2025届湖南省衡阳县第五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湖南省衡阳县第五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湖南省衡阳县第五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湖南省衡阳县第五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湖南省衡阳县第五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湖南省衡阳县第五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中段给予适宜的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正确表示兴奋传导的是A. B.C. D.2.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稳定的环境中生物不会发生进化,更不会形成新物种B.如果没有突变,基因重组也就没有意义,生物就不可能进化C.有性生殖通过提高繁殖速率来加快生物进化的速度D.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就越强3.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下列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的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A. B.C. D.4.“朵朵葵花向太阳”的生理基础是A.茎的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B.茎的背光侧细胞分裂快C.光合作用需要更多的光D.茎的背光侧细胞伸长的快5.种群是一个有一定特征的、能自我调节的、动态变化和发展的有机体。以下关于种群特征及种群动态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所有生物的个体数量B.高等动物由于生殖力较低,出生率通常低于低等动物C.种群内个体的死亡不利于保持物种的延续和遗传多样性D.种群可通过定向变异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来适应环境6.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B.糖原C.胰岛素 D.血红蛋白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图1表示人体内E2(一种雌激素)、胰岛素分泌的部分调节过程,器官甲是血糖调节的中枢。图2表示脂肪细胞中胰岛素作用机制及游离脂肪酸(FFA)对糖代谢的作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器官甲是_____。排卵前,E2含量升高导致器官乙对器官甲分泌的①敏感性升高,有利于合成和分泌E2,这属于_____调节。(2)在饥寒交迫时,器官甲一方面可通过分泌_____(填激素中文名称)间接升高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产热;另一方面可通过释放_____直接调控胰腺中的_____细胞分泌_____(填激素中文名称),提高血糖浓度。(3)根据图2可知,胰岛素与_____结合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增加_____,从而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4)Ⅰ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说明Ⅰ型糖尿病是一种针对胰岛B细胞的_____病。Ⅱ型糖尿病常见的病因是胰岛素抵抗,即靶器官对胰岛素不敏感。机体为克服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会_____(填“增加”或“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量。(5)游离脂肪酸(FFA)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据图2分析,游离脂肪酸在胰岛素抵抗形成中起的作用有_____。①抑制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②使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③使胰岛素和IR结合后形成的细胞内信号转导缺失④引起胰岛素与IR的结合发生障碍8.(10分)下图为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②细胞器是_________。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2)在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该处细胞膜的膜_______(填内或外)为负电位。(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9.(10分)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珠江三角洲某城乡结合部利用农田、鱼塘等,构建了含植物(芦苇、藻类植物等)、动物(青鱼、浮游动物等)、微生物等多种生物的人工湿地,用于治理由排放的粪便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并将净化后的水再排入自然水系,保护水体。经过几年治理,该区域呈现“鱼翔浅底”“水鸟翔集”等美丽景象,从而成为居民喜爱的漫地公园。请回答:(1)调查该鱼塘中青鱼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鱼塘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这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___________的结果。(2)粪便污水中的含P有机物被湿地的___________(生态系统成分)转化为磷酸盐,一部分被植物通过___________方式吸收进入体内,最终形成___________(写出两种)等有机物,各级消费者沿着___________捕食利用,从而将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3)湿地公园的建成,大大改善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在增强,这种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10.(10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对促进月季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作为实验观察的指标,通过曲线图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2)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进行预实验,进行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3)若横坐标仍然为生长素类似物2,4-D浓度,纵坐标改为“促进”或“抑制”的作用效果,曲线图应该怎样画?(4)“唤醒沉睡的种子,调控幼苗的生长。引来繁花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靠的是阳光雨露,离不开信息分子。”这说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除激素的作用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二者共同完成。11.(15分)如下图是自然条件下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模型,请回答:(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___________特征,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2)图中曲线是反映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__________模型,用该模型解释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________,以利于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增加。(3)图中A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______型,A点后种群的增长速率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4)研究还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调查统计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__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重复观察统计田鼠数量,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___________,以利于鼠害的防治。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静息电位时,膜内外的电位差是外正内负,受刺激部位产生兴奋,变为动作电位,电位差为外负内正,且兴奋具有双向传递性。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兴奋的产生和传导,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2、B【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环境条件保持稳定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如基因突变等原因,而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在稳定的环境中生物会发生进化,也会形成新物种,A错误;B、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如果没有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B正确;C、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基因重组,增加变异的多样性从而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C错误;D、越高等生物,适应能力不一定越强,D错误。故选B。3、A【解析】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A装置上的的热光源会使土壤小动物进入到下方的收集瓶中;BCD装置没有造成收集瓶中避光、避热的环境。故选A。4、D【解析】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所以,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葵花”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向光侧的浓度,茎的背光侧细胞伸长的快;B中细胞分裂快应该是在细胞分裂素的作用下实现的,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单侧光对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重新分布造成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5、B【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生物的种群密度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个体的数量,这个范围可以指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A错误;B、高等动物生殖力较低,所以出生率较低等动物低,B正确;C、种群内个体的死亡和新生使得基因代代相传,既有遗传也有变异,有利于保持物种的延续和遗传多样性,C错误;D、变异是不定向的,种群不能通过定向变异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来适应环境,D错误。故选B。6、C【解析】A、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糖原是动物多糖,存在于肝脏和肌肉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C、胰岛素是分泌蛋白,由胰岛B细胞分泌到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D、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下丘脑②.正反馈③.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④.神经递质⑤.胰岛A细胞⑥.胰高血糖素⑦.胰岛素受体IR⑧.细胞膜上GLUT4的含量⑨.自身免疫病⑩.增加⑪.①④【解析】1、题图分析,图1中,器官甲是下丘脑,器官乙是垂体、器官丙是卵巢,排卵前,E2含量升高导致器官乙对甲器官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敏感性升高,有利于合成和分泌E2,这属于正反馈调节。下丘脑通过胰腺调节血糖平衡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雌激素使胰岛素生理效应下降,使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的葡萄糖含量减少,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能力减弱。2、图2示表示胰岛素对脂肪细胞、肌肉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调节机制。葡萄糖转运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在胰岛素的信号刺激下,转移到细胞膜上,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肌肉等组织细胞,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详解】(1)器官甲是血糖调节的中枢,所以器官甲是下丘脑;排卵前,E2含量升高,导致器官乙对甲器官分泌的①敏感性升高,促进器官乙合成并分泌促性腺激素,进而促进E2性激素的分泌,这属于正反馈调节。(2)在饥寒交迫时,器官甲(下丘脑)可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间接升高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另一方面可通过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A细胞,调节胰腺中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提高血糖含量。(3)根据图2可知,图中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IR结合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增加细胞膜上GLUT4的含量,从而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以降低血糖浓度。(4)Ⅰ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说明Ⅰ型糖尿病是一种针对胰岛B细胞的自身免疫病;Ⅱ型糖尿病常见的病因是胰岛素抵抗,即靶器官对胰岛素不敏感。机体为克服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5)①结合图2分析,游离脂肪酸在胰岛素抵抗形成中可能起的作用有抑制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①正确;②不会使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因为胰岛素抗体的产生引发的自身免疫病,②错误;③若游离的脂肪酸使胰岛素和IR结合后形成的细胞内信号转导缺失,则会阻止胰岛素的作用,显然与胰岛素抵抗现象不符,③错误;④游离脂肪酸可能会导致葡萄糖的摄取利用能量降低或引起胰岛素与IR的结合发生障碍使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进而表现为胰岛素抵抗,④正确。故选①④。【点睛】本题结合性激素的分泌和胰岛素对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调节机制图解,考查人体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体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能根据图中信息答题。8、(1).线粒体(2).神经递质(3).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4).内(5).兴奋或抑制【解析】图表示突触结构,其中①是轴突、②是线粒体、③是突触小泡、④是突触前膜、⑤是突触后膜。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详解】(1)②有两层膜,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该细胞器是线粒体。在神经元间传递兴奋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而不能由突触后膜传到突触前膜。(2)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膜电位为外正内负。(3)神经递质(兴奋性递质或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后膜电位变化,下一个神经元细胞产生兴奋或抑制。【点睛】考点是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考查对突触结构和传递信息的方式的掌握情况,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9、(1)①.标记重捕法②.生态位③.协同进化(2)①.分解者②.主动运输③.DNA、RNA、磷脂、ADP、ATP、NADPH④.食物链(网)⑤.P元素以含P有机物(3)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2.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有: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空气、水、矿物质、阳光、热能;②生产者:属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③消费者:属异养生物(各种动物);分类: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④分解者:属异养生物(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其作用为:分解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

生态位: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因此,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小问1详解】青鱼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因此,调查青鱼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鱼塘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即占有相对稳定的空间和资源,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这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小问2详解】粪便污水中的含P有机物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转化为磷酸盐,而后可被植物吸收利用,即一部分被植物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进入体内,最终形成DNA、RNA、磷脂、ADP、ATP、NADPH等含磷的有机物,而后被各级消费者沿着食物链(网)捕食利用,从而将P元素以含P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即在生物群落内部磷元素是以含P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小问3详解】湿地公园的建成,大大改善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随着该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的提高,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因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在增强,即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该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点睛】熟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生态位的含义以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也是本题额考点之一,共同进化的含义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高低也是本题的重要考点。10、(1)①.根的长度②.在10-8mol·L-1的浓度之前,随着2,4-D溶液浓度增大,生根效果逐渐增强;在10-8~10-6mol·L-1的浓度范围内,随着2,4-D溶液浓度增大,促进作用逐渐减弱;2,4-D溶液浓度大于10-6mol·L-1之后,抑制生根(2)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3)(4)基因(表达调控)、环境(因素调节)【解析】1、生长素相对集中地分布于分生组织中,通过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促进伸长区细胞的伸长生长,这种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2、在进行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实验时,要设置含有适宜浓度的浓度梯度去处理扦插枝条,根据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找到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该试验的自变量为2,4-D溶液浓度,其他变量都为无关变量,都应保持相同;由图可得,在10-8mol·L-1的浓度之前,随着2,4-D溶液浓度增大,生根效果逐渐增强;在10-8~10-6mol·L-1的浓度范围内,随着2,4-D溶液浓度增大,促进作用逐渐减弱;2,4-D溶液浓度大于10-6mol·L-1之后,抑制生根。【小问1详解】该实验是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对促进月季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自变量为2,4-D溶液浓度,还可以用根的长度等作为实验观察的指标。通过实验结果可得,在10-8mol·L-1的浓度之前,随着2,4-D溶液浓度增大,生根效果逐渐增强;在10-8~10-6mol·L-1的浓度范围内,随着2,4-D溶液浓度增大,促进作用逐渐减弱;2,4-D溶液浓度大于10-6mol·L-1之后,抑制生根。【小问2详解】预实验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小问3详解】若横坐标仍然为生长素类似物2,4-D浓度,纵坐标改为“促进”或“抑制”的作用效果,则曲线图为:【小问4详解】“唤醒沉睡的种子”的激素是赤霉素,与“瓜熟蒂落”有关的激素是乙烯和脱落酸,而这些生命活动还需要阳光雨露等环境因子的影响,这说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除激素的作用外,还需要基因(表达调控)、环境(因素调节)二者共同完成。【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要求考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掌握探究实验的原则,能根据表中数据完善实验步骤,并能分析实验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