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甘肃省民乐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甘肃省民乐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甘肃省民乐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甘肃省民乐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甘肃省民乐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甘肃省民乐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高原鼠兔是小型植食性动物,为青藏高原的特有种。它们成群结队大肆啃食牧草,曾被视为草场退化的元凶。高原鼠兔占藏狐总食物来源的95%,藏狐能有效控制高原鼠兔的数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一只藏狐捕食一只高原鼠兔,将获得其10%-20%的能量B.小鸟通过高声鸣叫为鼠兔传递行为信息示警C.可通过出生率预测藏狐未来的种群数量变化D.藏狐再次被捕到的概率降低,导致估算出来的种群密度偏大2.如图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成分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图,则①~⑤所代表的成分分别是()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3.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有关的4个实验,对上述实验分析错误的是()①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注入静脉→胰腺不分泌胰液③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④小肠黏膜+稀盐酸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胰腺分泌胰液A.①和②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是稀盐酸的刺激部位B.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C.①与③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减法原理D.在稀盐酸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分泌4.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B.乙图细胞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伴X隐性遗传病D.丁图中Ⅱ号和Ⅲ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某些昆虫分泌的性外激素属于化学信息B.蜜蜂跳舞告诉同伴采蜜方向属于行为信息C.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非生物环境D.信息传递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6.已知A、a和B、b两对基因都与子叶颜色有关,同时具有A和B时子叶为红色,否则为黄色。下列过程和结果能验证这两对基因的自由组合的是()A.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红色与黄色的比为9:7B.Aabb与aaBb杂交,子代红色与黄色的比为1:3C.AaBb与aabb测交,子代红色与黄色的比为1:1D.AaBb产生了四种配子,且相互之间随机融合7.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摄入的食盐过多,会引起细胞外液的量减少B.剧烈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会使血浆的pH下降C.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D.负反馈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8.(10分)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不相同B.下丘脑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C.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速度慢,作用范围更为广泛D.大脑皮层产生渴觉时,垂体合成和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二、非选择题9.(10分)图1是在发酵罐内利用三孢布拉氏霉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过程中,菌体生物量及β-胡萝卜素产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2是样品层析结果及与β-胡萝卜素标准样品的比对。回答下列问题:(1)β-胡萝卜素常用的提取方法为_____________法,实验表明,石油醚的提取效果远好于丙酮和酒精,原因是____________。(2)图1中,菌体的最快增长出现在第______________h左右,菌体的生物量到达最大值后下降,为保证连续的生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3)纸层析法分离样品中色素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将萃取的胡萝卜素样品与β-胡萝卜素标准样品进行比对,结果如图2。据图2分析可知,色带_____________为β-胡萝卜素。10.(14分)如图甲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图乙表示的是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请据图回答:(1)在寒冷环境中,血液中含量会增加的激素有__________(填字母),体温调节过程属于_________调节。(2)A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是________,B激素通过________作用影响垂体的活动。(3)D代表的激素是__________,影响其分泌量的刺激主要是__________。(4)骨骼肌受神经支配,运动神经末梢和骨骼肌之间靠Ach(乙酰胆碱)传递信息,Ach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在没有神经冲动传过来时,Ach存在于图乙中[]__________中。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Ach进入③__________中,然后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5)研究表明,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它除与病毒结合之外,还能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__________病。11.(14分)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为有包膜病毒。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0-200nm。颗粒表面有棒状突起,使病毒看起来如同花冠,故而得名。2019-nCoV基因组长度为29.8Kb,为单股正链RNA(正链RNA能与核糖体结合,具有mRNA的功能),结构不稳定,容易产生基因突变,给疫苗研制带来困难。“万众一心战疫情”,逆行的医生进入重症病房,与时间赛跑,严防病毒入侵,长时间的不进食不喝水,成为新时代可歌可泣的人。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感染新型肺炎冠状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_____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_____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2)长时间不进食而饥饿的医生,血糖的主要来源是:_____;他们的血糖能保持相对稳定,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密切相关,与正常情况相比,这些医生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比值_____(偏低/偏高)。(3)长时间不喝水会使医生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位于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_____,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同时在_____产生渴觉。(4)某患者再次感染时很快就会产生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可由_____分化而来。(5)科研工作者正努力研制预防新冠肺炎疫苗,将疫苗注射人体后会进入血液循环,病毒选择性的入侵肺部细胞,说明它能够识别并结合肺部细胞表面受体,从而寄生在宿主细胞中,_____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被_____免疫产生的抗体所凝集,使之失去感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12.2020年年初爆发的沙漠蝗虫灾害持续数月,席卷了从西非、东非、西亚至南亚的20多个国家,这轮蝗灾的主角沙漠蝗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严重威胁所过之地的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和人民生计,导致全球性的粮食危机。请回答下列问题:(1)爆发期的沙漠蝗虫的空间特征是___________。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沙漠蝗虫迁徙到新环境后种群密度短期内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评估沙漠蝗虫对当地生态造成的危害,主要需要调查当地群落的______________。(2)沙漠蝗群中蝗虫数量可达几十亿只,在其迁移途中,可以吃掉数以吨计的地面上各种植被。蝗虫同化的能量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了控制蝗灾,可以创造不利于蝗虫生活的生态条件,例如修筑堤坝、疏浚河道、挖排水沟等方法,这是从根本上降低蝗虫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3)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和生物防治等防治措施可快速有效地控制蝗灾,和前者相比,生物防治的优势是_________。生物防治可以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方面即可)。(4)蝗灾过后当地群落的演替属于_________________类型,人们积极清除蝗灾影响,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对植物和动物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分为增长型、稳定性和衰退型,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物理信息包括声、光、颜色等。这些物理信息往往表达了吸引异性、种间识别、威吓和警告等作用;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详解】A、生态系统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0%-20%,一只藏狐捕食一只高原鼠兔,将获得远超过其10%-20%的能量,A错误;B、小鸟鸣叫属于物理信息,因此小鸟通过高声鸣叫为鼠兔传递物理信息示警,B错误;C、可通过年龄组成预测藏狐未来的种群数量变化,C错误;D、利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时公式为:N=M×n/m。其中N-种群数量,M-被捕捉后并标记的对象数量,n-重捕个体数量,m-重捕个体中被标记个体的数量,藏狐再次被捕到的概率降低,即m减小,则估算的N将偏大,D正确。故选D。2、B【解析】1、体液可分为两大部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内的称为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60%,存在于细胞外的称为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成分可以相互转化,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合成为内环境,其中的成分与生活在其中的细胞成分也可以相互转化。2、题图分析,图中①为细胞外液,②为血浆,③为淋巴,④为组织液,⑤为细胞内液。【详解】图中的突破口是②③④之间的关系,根据淋巴由组织液渗入到毛细胞淋巴管产生,然后回流到血浆中来突破,可知②③④为细胞外液,即①为细胞外液,其中③是淋巴,进而确定②为血浆,④为组织液,⑤为细胞内液,即①~⑤所代表的成分分别是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故B符合题意。故选B。3、B【解析】题意分析:①与②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其结果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②与④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含有小肠黏膜的化学物质,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①和②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是稀盐酸的刺激部位,A正确;B、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其功能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B错误;C、①与③组成的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去除神经,采用的方法是减法原理,实验结果说明胰腺的分泌存在除神经调节以外的其他方式,C正确;D、通过与实验①和②的结果相比较,实验③的实验结果说明小肠黏膜在稀盐酸的刺激下产生某种物质可以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D正确。故选B。4、B【解析】分析各图形:甲图: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1和2、3和4);其中1和2上含有一对等位基因A、a,3和4上含有一对等位基因D、d;乙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图:遗传系谱图表现为“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因此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丁图:为雄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图,两对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且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XWY。【详解】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2×1/4=1/8,A错误;B、乙图细胞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每种形态的染色体有4条,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B正确;C、丙图家系中患病的双亲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表明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错误;D、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而丁图中Ⅱ号和Ⅲ号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B。5、C【解析】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经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解】A、某些昆虫分泌的性外激素是一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A正确;B、蜜蜂跳舞通过特殊的行为告诉同伴釆蜜方向,属于行为信息,B正确;C、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既可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来源于生物,C错误;D、信息传递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如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故选C。6、A【解析】1、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指的是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即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红色子叶的基因型为A_B_,黄色子叶的基因型为A_bb、aaB_和aabb。【详解】A、9:7是9:3:3:1的变式,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红色子叶与黄色子叶的比为9:7,说明AaBb的个体能够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符合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Aabb与aaBb杂交,无论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红色子叶、黄色子叶比例均为1:3,B错误;C、AaBb与aabb测交,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子代红色子叶与黄色子叶的比应为1:3,若子代红色子叶与黄色子叶的比为1:1,则说明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只有AaBb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才能说明符合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故选A。7、D【解析】1.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的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这属于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详解】A、人食用过咸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造成细胞失水,细胞外液总量增多,A错误;B、剧烈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不会引起血浆的pH下降,B错误;C、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会作为信息分子参与呼吸运动的调节,显然二氧化碳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C错误;D、负反馈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的过程中存在的负反馈调节起到了维持甲状腺激素含量相对稳定的作用,D正确。故选D。8、D【解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传递方式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递质)激素及其他化学物质调节方式反射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作用对象效应器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联系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详解】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不相同,前者是反射弧,后者是体液运输,A正确;B、下丘脑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B正确;C、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速度慢,作用范围更为广泛,C正确;D、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9、①.萃取②.石油醚为水不溶性有机溶剂,沸点高,萃取效果好③.100④.连续加入新的培养液,同时排出代谢产物⑤.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⑥.I【解析】据图分析:图1中,在发酵罐内利用三孢布拉氏霉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过程中,β-胡萝卜素产量应该是三孢布拉氏霉处于稳定期时进行连续培养时获得的产量最高。图2表示用纸层析法鉴定胡萝卜素的实验过程。【详解】(1)β-胡萝卜素常用提取方法为萃取法溶解;实验表明,石油醚的提取效果远好于丙酮和酒精,原因是石油醚为水不溶性有机溶剂,萃取效果好。(2)据图分析可知:图1中,菌体的最快增长出现在第100h左右;菌体的生物量到达最大值后下降,其原因是营养物质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积累,故为保证连续的生产,应采取的措施是连续加入新的培养液,同时排出代谢产物。(3)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快;从图中分析可知,色带Ⅰ为β一胡萝卜素。【点睛】本题主要色素提取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胡萝卜素的提取与鉴定理解与运用。识记相关知识并能运用术语分析作答是解题关键。10、(1).ABC(2).神经﹣体液(3).促进(4).反馈(5).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6).血糖浓度变化(7).①突触小泡(8).突触间隙(9).自身免疫【解析】据图甲分析,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甲状腺激素,C表示促甲状腺激素,D表示胰岛分泌的相关激素。据图乙分析,①表示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②表示突触前膜,③表示突触间隙,④表示突触后膜。【详解】(1)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所以血液中A、B、C三种激素都增加。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同时也有甲状腺激素等参与,所以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2)分析题图可知,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对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有促进作用,B是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作用影响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3)分析题图可知,D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影响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因素是血糖浓度的变化。(4)分析题图乙可知,①是突触小泡,Ach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在没有神经冲动传过来时,Ach存在于①突触小泡中;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Ach进入③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5)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抗体作用于自身的正常细胞,这属于自身免疫病。【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过程,需要学生识记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识记常见激素的种类和功能,理解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对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属于对识记内容的考查。11、(1).体温调节(2).甲状腺激素(3).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4).偏低(5).下丘脑(6).抗利尿激素(7).大脑皮层(8).记忆细胞和B细胞(9).效应T细胞(10).体液【解析】1、新型肺炎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且单股正链可以直接作为模板进行翻译,因此新型肺炎状病毒属于RNA病毒,且能直接进行复制和翻译。2、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可以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进而促进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相关激素。【详解】(1)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人感染新型肺炎冠状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使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促进细胞代谢,使产热增加。(2)长时间不进食而饥饿的医生,血糖的主要来自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他们的血糖能保持相对稳定,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密切相关,这些医生血液中降低血糖的胰岛素较低,升高血糖的胰高血糖素偏高,故两者的比值与正常情况相比偏低。(3)长时间不喝水、饮水不足会使医生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故同时会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4)某患者再次感染时很快就会产生抗体,二次免疫过程中,产生抗体细胞(浆细胞)可由记忆细胞和B细胞分化而来。(5)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被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所凝集,形成细胞沉淀,使之失去感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点睛】本题重点考察了新冠病毒的免疫过程,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病毒的入侵、生活方式等进行逐步分析,考察了学生获取信息结合知识点分析问题的能力。12、①.成群分布(成群型、集群型、集群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