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卷02-【学考复习】2024年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考点归纳与测试(新教材专用)(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测试卷02-【学考复习】2024年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考点归纳与测试(新教材专用)(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测试卷02-【学考复习】2024年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考点归纳与测试(新教材专用)(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测试卷02-【学考复习】2024年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考点归纳与测试(新教材专用)(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测试卷02-【学考复习】2024年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考点归纳与测试(新教材专用)(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卷02(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公路上行驶的一辆罐装车上贴有如图所示标志,罐内装载的化学品可能为

A.浓硫酸 B.乙醇 C.汽油 D.有机过氧化物【答案】A【解析】A.浓硫酸会腐蚀皮肤,属于腐蚀品,A符合题意;B.乙醇属于易燃品,不属于腐蚀品,B不符合题意;C.汽油属于易燃品,不属于腐蚀品,C不符合题意;D.有机过氧化物属于强氧化剂,D不符合题意;故选A。2.下列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A.HCl B.SO2 C.CO2 D.NH3【答案】D【解析】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NaOH和CaO;A.HCl属于酸性气体,能被碱石灰吸收,HCl不能用碱石灰干燥,A不选;B.SO2能被碱石灰吸收,SO2不能用碱石灰干燥,B不选;C.C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被碱石灰吸收,CO2不能用碱石灰干燥,C不选;D.NH3属于碱性气体,不能被碱石灰吸收,NH3能用碱石灰干燥,D选;故选D。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检验草木灰中含钾元素B.验证氨水呈碱性C.探究NaHCO3的热稳定性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答案】B【解析】A.观察钾元素的焰色时需透过蓝色钴玻璃滤掉黄光,故A错误;B.氨气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变红色,故B正确;C.加热固体,试管口应略朝下倾斜,以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故C错误;D.二者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杂,故D错误;故选B。4.下列化学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A.检验的方法是先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水和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C.蒸馏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液体中D.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搅拌【答案】A【解析】A.检验的方法是先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无Ag+、等,再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A正确;B.由于水的密度比四氯化碳小,二者是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物质,所以在将水和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分液时,要先将下层的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然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上层的水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B错误;C.蒸馏实验过程中,温度计是用来测定蒸气温度的,因此温度计的水银球要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C错误;D.过滤时玻璃棒不能搅拌,否则会将滤纸弄破,导致过滤失败,D错误;故选A。5.配制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时,下列情况会使所得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A.转移溶液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C.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D.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补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答案】B【分析】先分析操作方法对溶液体积V、溶质的物质的量n的影响,然后结合分析配制误差,若V偏小、n偏大,所得溶液浓度偏高,反之偏低,以此进行判断。【解析】A.转移溶液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根据可知,所得溶液浓度偏低,故A错误;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加入蒸馏水体积偏小,根据可知,所得溶液浓度偏高,故B正确;C.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配制结果,故C错误;D.再补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根据可知,所得溶液浓度偏低,故D错误;故选B。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的摩尔质量是2gC.1mol的质量是17gD.1mol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答案】C【解析】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只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不是物理量,故A错误;B.的摩尔质量是2g/mol,故B错误;C.1mol的质量为1mol×17g/mol=17g,故C正确;D.未说明是否为标准状况,不能判断1mol所占的体积,故D错误;故选C。7.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是A.SO3 B.Na2O C.NO D.SiO2【答案】B【解析】A.SO3是非金属氧化物,故A错误;B.Na2O是金属氧化物,故B正确;C.NO是非金属氧化物,故C错误;D.SiO2是非金属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B。8.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散剂只能是液体B.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C.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D.煮沸饱和溶液可以制得胶体【答案】C【解析】A.胶体分散剂可以是气体,如空气中形成的雾,选项A错误;B.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形成的是浊液,选项B错误;C.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选项C正确;D.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到红褐色得到氢氧化铁胶体,煮沸饱和溶液,促进氯化铁水解,可能得到氢氧化铁沉淀,选项D错误;故选C。9.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的电子式: 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C.乙烯的结构式: D.氯离子结构示意图:【答案】B【解析】A.的电子式是,故A错误;

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质量数为18,该原子表示为,故B正确;C.乙烯的结构式为,故C错误;D.氯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故D错误;故选B。10.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干馏 B.乙烯聚合 C.石油分馏 D.石油裂解【答案】C【解析】A.煤的干馏是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生成煤焦油、焦炭、炉煤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故不选A;B.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乙烯聚合是化学变化,故不选B;

C.石油分馏是根据石油里各种成分的熔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D.石油裂解是大分子烃断裂为乙烯、丙烯等小分子烃,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D;故选C。11.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的中含有的电子数为B.溶液中含有数目为C.8gCuO与足量充分反生成Cu,则转移的电子数为D.标准状况下,44.8L水含有的分子数目为【答案】C【解析】A.的物质的量为:,中含10个电子,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含电子数为,故A错误;B.没有告诉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含有数目,故B错误;C.8gCuO的物质的量为,0.1molCu足量充分反生成Cu,转化电子的物质的量为:,转移的电子数为,故C正确;D.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D错误;故选C。12.下列方程式能表示相应变化的是A.醋酸在水中电离:B.海水提溴:C.将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D.将氢氧化钡滴入稀硫酸中:【答案】C【解析】A.醋酸属于一元弱酸,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故A错误;B.题中所给离子不遵守原子守恒,正确的是Cl2+2Br-=2Cl-+Br2,故B错误;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难溶于水,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发生CaCO3+2H+=Ca2++CO2↑+H2O,故C正确;D.丢失一个方程式,正确的是Ba2++2OH-+2H++SO=BaSO4↓+2H2O,故D错误;故选C。13.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A.、分别与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14.下列变化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粗盐的提纯 B.钢铁的锈蚀 C.食物的腐败 D.金属的冶炼【答案】A【解析】A.粗盐的提纯中除去杂质离子发生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钢铁的锈蚀是发生了电化学腐蚀,以吸氧腐蚀为主,铁被氧化,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食物的腐败过程中有氧气参与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金属的冶炼过程有金属单质产生,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故选A。15.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钠很软,能用小刀切割 B.Na2O2可作供氧剂C.Na元素的焰色呈黄色 D.钠着火时,可用水灭火【答案】D【解析】A.钠很软,将钠分成若干小块时,可用小刀切割,A正确;B.常温下,Na2O2能与CO2、H2O反应生成O2,所以可作供氧剂,B正确;C.含Na元素的物质燃烧时,会产生黄色火焰,所以钠元素的焰色呈黄色,C正确;D.钠在常温下就能与水剧烈反应,所以钠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D错误;故选D。16.春秋初年我国已掌握了冶铁技术,其部分原理是Fe2O3+3CO2Fe+3C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Fe2O3可用作外墙涂料C.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2D.Fe2O3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Fe(OH)3【答案】B【解析】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故A错误;B.氧化铁是红棕色粉末,常用作外墙涂料,故B正确;C.氯气氧化性强,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故C错误;D.Fe2O3不与水反应,故D错误;故选B。17.钠与氯均为人体的常量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Cl水溶液呈碱性B.NaCl属于离子化合物C.生理盐水是0.9%的NaCl水溶液D.食盐是厨房常备调味品【答案】A【解析】A.NaCl是强酸强碱盐,其水溶液呈中性,A错误;B.NaCl是由Na+和Cl-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B正确;C.生理盐水是0.9%的NaCl水溶液,C正确;D.食盐是厨房常备调味品,D正确;故选A。18.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下表中(“→”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a→b→cABCFeD【答案】D【解析】A.SO2和氧气反应生成SO3,SO3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故不选A;B.NO和氧气反应生成NO2,NO2和水反应生成HNO3,故不选B;C.Fe和Cl2反应生成FeCl3,FeCl3和Fe反应生成FeCl2,故不选C;D.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加热分解生成,→不能一步实现,故选D。19.食醋是生活中常用调味品。某品牌食醋中的乙酸(分子式为C2H4O2,相对分子质量为60)含量为3.0g/100m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A.30g/L B.3.0g/LC.5.0mol/L D.0.50mol/L【答案】D【解析】某品牌食醋中的乙酸含量为3.0g/100mL,则在100mL溶液中含有3.0g醋酸,其物质的量是n(C2H4O2)=,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故选D。20.下图为自然界氮循环的示意图,其中哪一过程属于人工固氮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解析】过程①氮气和氧气在闪电作用下反应生成NO,是自然固氮,过程②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高温下反应生成氨气,属于人工固氮,过程③为含氮部分转化为尿素,不是氮的固定,过程④是细菌分解生成氨气,则属于人工固氮的是过程②,故选B。21.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A.钠是活泼金属,应采用电解氯化钠熔融物法制取,故A正确;B.铝是活泼金属,应采用电解氧化铝制备金属铝,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不导电,故B错误;C.Fe、Zn、Cu等中等活泼金属用热还原法冶炼,故C正确;D.Hg、Ag等不活泼金属采用热分解法冶炼,加热氧化汞可以获得金属汞,故D正确。故选B。22.云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是滇青铜文明的代表性文物之一。下列有关该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A.青铜是合金 B.青铜是铜单质C.表面的铜绿是CuO D.在青铜器上鎏金是化学变化【答案】A【解析】A.青铜是铜、锡的合金,A正确;B.青铜是铜锡的合金,属于混合物,B不正确;C.CuO呈黑色,不呈绿色,表面的铜绿是Cu2(OH)2CO3,C不正确;D.在青铜器上鎏金经过物理工艺完成,是物理变化,D不正确;故选A。23.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燃料的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B.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化学反应中既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 D.如图所示反应为放热反应【答案】B【解析】A.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选项A正确;B.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主要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系,而与反应条件无关,选项B错误;C.化学变化的特征之一就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选项C正确;D.如图所示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反应为放热反应,选项D正确;故选B。24.某学生用锌片、铜片、发光二极管、滤纸、导线等在玻璃片制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当滤纸用醋酸溶液润湿时,二极管发光。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电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B.锌片为电池的负极C.外电路中电子由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D.铜片上的电极反应:Cu2++2e-=Cu【答案】B【解析】A.电池工作时,该装置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B.电池工作时,锌片为电池的负极,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C.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锌片经导线流向正极铜片,故C错误;D.电池工作时,醋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H3COOH+2e—=2CH3COO—+H2↑,故D错误;故选B。25.已知合成氨反应的浓度数据如下:起始浓度/(mol·L)1.03.002s末浓度/(mol·L)0.61.80.8用氨浓度的增加来表示2s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0.2mol·L-1·s-1 B.0.4mol·L-1·s-1 C.1.2mol·L-1·s-1 D.0.8mol·L-1·s-1【答案】B【解析】用氨浓度的增加来表示2s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故选B。26.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B.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生成物C.正、逆反应速率均为零 D.该反应达到最大限度【答案】D【解析】A.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一定相等,与起始量、转化率有关,故A不正确;B.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故B不正确;C.为动态平衡,平衡时反应速率不为0,故C不正确;D.平衡状态时该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故D正确;故选D。27.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NaCl B. C.NaOH D.【答案】C【解析】A.NaCl中只含离子键,A不符合题意;B.中只含共价键,B不符合题意;C.NaOH中含离子键和O-H共价键,C符合题意;D.氯化镁中只含离子键,D不符合题意;故选C。28.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关于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核外电子数为18 B.核外有3个电子层C.属于带负电荷的粒子 D.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答案】D【分析】中核电荷数为16,核外电子层数为3,核外电子总数为18,说明该粒子为硫离子,然后根据硫的结构与性质进行判断。【解析】A、核外电子数为18,故A正确;B、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B正确;C、属于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粒子,故C正确;D、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故D错误;故选D。29.下列属于长周期元素的是A.Si B.K C.P D.He【答案】B【解析】A.Si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P是短周期元素,C不符合题意;B.K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K是长周期元素,B符合题意;C.P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P是短周期元素,C不符合题意;D.He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一周期,He是短周期元素,D不符合题意;故选B。30.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硅可用于生产玻璃B.硅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C.硅是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D.高纯度的硅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答案】B【解析】A.生产玻璃的原料是二氧化硅、碳酸钠、碳酸钙,所以二氧化硅可用于生产玻璃,故A正确;B.Si是亲氧元素,则Si在自然界中以氧化物或硅酸盐的形式存在,自然界中没有硅单质,故B错误;C.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硅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高纯度的硅可以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故C正确;D.高纯度的硅为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故D正确。故选B。31.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酸性:H2CO3>HNO3B.碱性:NaOH>KOHC.非金属性:S<Cl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F【答案】C【解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N>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所以酸性:HNO3>H2CO3,A错误;B.元素的金属性:K>N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碱性就越强,所以碱性:KOH>NaOH,B错误;C.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S<Cl,C正确;D.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Cl<F,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F,D错误;故选C。3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碱 B.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盐C.漂白粉属于混合物 D.属于新型的含碳化合物【答案】C【解析】A.属于盐,故A错误;B.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盐,可能为金属氧化物,如CuO,故B错误;C.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组成的混合物,故C正确;D.属于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不是新型的含碳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C。33.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A.甲烷与丙烷 B.乙烯与乙烷 C.氧气与臭氧 D.正丁烷与异丁烷【答案】A【解析】A.甲烷与丙烷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2个-CH2-,互为同系物,A正确;B.乙烯中含双键,与乙烷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B错误;C.氧气和臭氧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C错误;D.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故选A。34.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醋酸除水垢 B.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C.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 D.乙烯与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答案】B【解析】A.醋酸除水垢主要是醋酸和碳酸钙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A错误;B.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属于氯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正确;C.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属于氧化反应,C错误;D.乙烯与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属于加成反应,D错误。故选B。35.下图是三种常见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D.在催化作用下,丙和液溴发生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答案】C【分析】根据原子成键特点知,碳原子能形成4个共价键、H原子能形成1个共价键、O原子能形成2个共价键,根据分子比例模型及原子成键特点知,甲、乙、丙分别是甲烷、乙烯、苯。【解析】A.甲烷性质较稳定,不易被一般的强氧化剂氧化,所以甲烷不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B.碳碳不饱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B错误;C.丙为苯,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故C正确;D.在催化作用下,苯和液溴发生反应生成溴苯和HBr,属于取代反应,故D错误;故选C。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表示,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C.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毛织品和蚕丝D.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新制的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答案】D【解析】A.淀粉和纤维素均是高分子化合物,但是其聚合度不同,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肥皂的主要成分为高价脂肪酸钠,由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生成,故B错误;C.毛织物含有蛋白质,蚕丝的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用灼烧法不能鉴别,故C错误;D.葡萄糖含有醛基所以能和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与新制得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沉淀,故D正确;故选D。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的分子式为 B.乙酸分子中所有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C.乙酸分子中的官能团是 D.乙酸分子中只存在极性键【答案】C【解析】A.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分子式为,故A错误;B.乙酸分子中含有-CH3,不可能所有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C.乙酸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官能团是,故C正确;D.乙酸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分子中存在非极性键C-C键,故D错误;故选C。3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金属钠可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B.乙醇分子中的官能团是羟基C.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氧化成乙酸D.生活中可以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是利用食醋中醋酸的酸性【答案】A【解析】A.金属钠与乙醇、水均可以反应产生氢气,无法用金属钠可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A选项错误;B.乙醇分子的结构简式为,其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羟基,B选项正确;C.重铬酸钾是强氧化剂,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氧化成乙酸,C选项正确;D.生活中可以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水垢主要成分有碳酸钙、氢氧化镁等,碳酸钙、氢氧化镁能和醋酸反应,是利用食醋中醋酸的酸性,D选项正确;故选A。39.合理用药能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下列用药行为合理的是A.过量使用抗生素 B.过量使用止痛药C.过量使用镇静剂 D.按医嘱服用药物【答案】D【解析】A.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过量使用会抑制体内的有益菌,使肠道菌群失衡,A错误;B.止痛药是指可部分或完全缓解疼痛的药物,过量使用会影响血液系统,导致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的下降,出现免疫力低下,B错误;C.镇静剂是指抑制某些器官和组织的功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起到镇静作用的药物,过量使用镇静剂可以抑制脑细胞的功能,引起患者记忆功能下降等,C错误;D.药品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需按医嘱服用药物,D正确;故选D。40.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列描述或做法违背环境保护理念的是A.工业“三废”直接排放 B.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D.厨余垃圾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料【答案】A【解析】A.工业“三废”直接排放,会污染大气、水源、土壤等,A符合题意;B.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可有效保护土壤及生态环境,B不符合题意;C.绿水青山可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营造身心健康的氛围,所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C不符合题意;D.厨余垃圾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料,既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浪费,又保护了环境,D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10分)某实验小组用下列图示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其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1)甲装置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试管A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2)已知NH3+HCl=NH4Cl,若甲装置试管B中已集满氨气,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的现象为。(3)实验室还可以用装置乙制取氨气,试剂可选用(填字母)。a.浓氨水和生石灰

b.浓氨水和无水氯化钙

c.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4)按丙装置图组装仪器后,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出,打开止水夹,产生红色喷泉。则烧瓶中气体和烧杯中的液体可能为下列选项中的(填字母)。a.氨气和酚酞溶液

b.氯化氢和紫色石蕊溶液

c.氨气和紫色石蕊溶液【答案】(1)CaCl2+2NH3↑+2H2O防止反应生成的水蒸气冷凝后又流回到试管底,使试管底因受热不均而破裂(2)试管口有白烟产生(3)ac(4)ab【分析】装置A中,采用固、固加热法制取氨气,发生反应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生成的NH3密度比空气小,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为尽快收集到纯净的氨气,试管口放一团疏松的棉花。【解析】(1)甲装置试管A中,发生NH4Cl与Ca(OH)2的复分解反应,从而制得氨气,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为防止试管炸裂,试管A管口略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反应生成的水蒸气冷凝后又流回到试管底,使试管底因受热不均而破裂。(2)已知NH3+HCl=NH4Cl,若甲装置试管B中已集满氨气,则可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进行检验,现象为:试管口有白烟产生。(3)a.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