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试卷-_第1页
初三化学试卷-_第2页
初三化学试卷-_第3页
初三化学试卷-_第4页
初三化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化学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xxx分钟;命题人:xxx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

一、选择题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中子数

B.电子数

C.质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2.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能表示纯净物的是A.

B.

C.

D.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元素

B.钙元素

C.氢元素

D.铁元素4.某实验室废水含有较多的盐酸,排放前应加入某种试剂将废水调至中性,下列试剂中最合适的是()A.AgNO3溶液

B.NaOH溶液

C.稀醋酸

D.KNO3溶液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倾倒液体

D.加热液体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铝

B.铁

C.氧

D.硅7.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B.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C.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只含一种分子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8.家庭里发生的下列化学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铁锅生锈

B.大米霉变

C.煤气燃烧

D.豆腐切块9.下列化学用语中,只有微观意义的是A.Cu

B.3O

C.N2

D.CO210.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B.反应前后Co3O4质量改变C.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评卷人得

二、填空题11.(7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为

。(4)图C所示实验的现象为: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图D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所具有的性质为

。12.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1)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写出把硫酸转变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13.无土栽培是一种在营养液中培育植物的农业高新技术。因为硝酸钾属于

肥料,所以常用于配制营养液。小强要用5%的KNO3

溶液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硝酸钾溶液,配制此硝酸钾溶液的步骤为计算、

;14.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如H2+Cl2==2HCl,反应前后氢元素和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15.(7分)金属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铁、铜、铝、锌都是常见金属。(1)下列用品中,主要应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序号)。(2)辩证的研究金属锈蚀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金属,如图“取暖片”的发热过程就是利用铁生锈的原理。铁生锈的条件是

,防止自行车生锈的措施有

(写出一种即可)。(3)为了回收金属资源,从锁具加工厂的废旧黄铜粉末中(含有金属铜、锌),分离和提取出金属铜和ZnSO4溶液,其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Ⅰ)A是

。(Ⅱ)步骤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其目的是

。(Ⅲ)为达到实验目的,整个实验过程可以简化为

。16.(3分)在过滤操作过程中,必须要用到的仪器是:

、玻璃棒、铁圈、

等。17.(4分)从下列物质中,选择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相应的空格里。a.氧气b.活性炭c.干冰d.甲烷e.碳酸氢钠(1)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2)能用于焙制糕点的是________。(3)能用作气体燃料的是________。(4)能用于制糖工业中吸附色素的是________。18.某气体由SO2、H2、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测知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可能有的各种组成为

.19.(7分)人类生活离不开金属。(1)铁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某“取暖片”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其发热是利用铁生锈时会放热。发热剂需接触到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要与

、氧气等物质共同作用才会生锈。(2)CO、C均可和金属氧化物反应,这是因为二者均有

性,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学习金属性质。已知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发生置换反应。A.Cu和AgNO3溶液

B.Mg和MnSO4溶液

C.Mn和盐酸①写出Cu和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Mn、Ag、Mg、Cu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20.纯净物A可用作气体燃料。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质量的A与160gB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反应完全时,生成132gC和72gD(1)一个D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2)B、C、D三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下同),B、C物质中相同元素化合价

(填“相同”或“不同”)。(3)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

g,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则A物质的化学式为

。评卷人得

三、推断题21.(4分)下图中的六个圆A、B、C、D、E、F分别表示六种物质,蓝色溶液A与C反应能生成两种沉淀,B为氧化物,C、D、E、F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E中溶质可用于生产洗涤剂。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用两圆相切或“——”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六种物质之间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请利用初中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出六种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2)C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E与F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4分)下图是几种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物质B是一种红色固体粉末,该图体现了化合物F的四种不同化学性质,我能依据此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__E__________

G__________(2)物质E转变为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3.如图中的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且分别是由H、C、O、S、Cl、Na、Ca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其中A、E、H是氧化物;A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0%;I俗称小苏打,C、I分别与足量F反应的生成物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1)写出I的化学式

;E的化学式

。(2)在C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显

色.(3)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G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A、B均为纯净物,C、D、E均为混合物;①~⑤五条途径都会产生气体M,M可供给呼吸,实验室可利用途径①、②、③反应来制取M,工业上可通过途径④来生产M,自然界可通过途径⑤来提供M;途径①、②、③反应类型相同,途径①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N可作为途径②、③反应的催化剂。图中部分物质未写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M的名称为

,N的颜色是

;(2)常温下,A、B为固体,C为液体,写出途径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途径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属于__

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4)工业上需要大量的M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5)通过途径⑤提供M在自然界中被称为

作用。25.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B:

;C→D:

。(3)在图中的物质间还存在一些转化关系,他们分别是:

(填化学式)。评卷人得

四、探究题26.①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以及D,②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时分解放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③若将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1)写出各物质的名称:A

;B

;C

;D

;E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①、②、③有关的化学反应,并在括号内指出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①

;②

;③

.27.

(8分)已知A、B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A中不断滴加B,并测定所得溶液的pH值,如下图所示。(1)A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过程中,老师取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打乱顺序后,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的pH值,用其它方法对三种溶液进行探究。小聪和小明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小聪向所取溶液中加入

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结论:是a处溶液。小明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

。结论:是b处或c处溶液。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成分,小明又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离子有

(填写离子符号)

剩余一种为b处溶液,其中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是

。通过实验,同学们知道了酸碱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和用不同方法确定溶液成分。28.(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3)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外,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装置为

。(4)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无”)明显影响。29.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

两种物质。(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乙同学实验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猜想(2)成立丙同学实验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

色猜想(3)成立【总结反思】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1)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2)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

。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知识拓展】(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

(填“能”或“不能”)(2)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

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铝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0.(6分)植物不但进行光合作用,也同时进行呼吸作用。为了比较二者的不同,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一晴朗的早晨,选取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两盆,在花盆上各放入一杯澄清的石灰水,然后把其中一盆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袋罩住,放在阳光下;另一盆则用黑色塑料袋罩住,放在阴暗处(见下图)。傍晚,在塑料袋上都剪一小口,并插入燃着的木条试验,发现A中木条比B中更亮;而A中的石灰水保持澄清,B中变浑浊。请根据以上所述回答下列问题:(1)A中木条燃烧更旺,说明A中___________更多,从而说明在阳光照射下植物主要发生_____________作用。(2)A中石灰水保持澄清,而B中变浑浊,说明B中___________更多,从而说明在缺少光照条件下,植物主要发生_____________作用。(3)很多人喜欢在天刚蒙蒙亮时到茂密的林中进行晨练,请你结合该实验谈谈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

五、计算题31.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很多同学爱吃的某些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的化学式为C3H5ONx.回答下列问题:(1)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填最简整数比).(2)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则x的数值为

.32.造纸厂会产生含氢氧化钠的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为测定此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40g废水样品加入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49g.计算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评卷人得

六、简答题33.(2011年湖南衡阳,28题)由于人类过度使用化石燃料,已造成全球温度升高,异常气候频繁发生。为了减缓全球温室效应增强,各国都在提倡“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也就是说在生产和生活中要减少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请你就如何进行“低碳生活”提出三点建议。⑴

。⑵

。⑶

。34.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1)“萘胺”(C10H9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2)“萘胺”(C10H9N)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3)14.3g“萘胺”(C10H9N)中含有________g氮元素。

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考点:元素2.AB【解析】试题分析:纯净物是指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A中只含一种分子(一个该分子是由两个不同原子构成的)。符合要求。B中也只含一种分子(一个该分子是由两个相同原子构成的)。符合要求。C中含有两种分子,D中含有三种分子,都属于混合物。考点:从微观上认识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3.B【解析】试题分析: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钙元素主要存在于人体的骨骼中。考点:人体中的元素点评:这类知识点在中考中属于必考题型,不难,考生应注意积累,特别是一些细小的琐碎的知识点。4.B【解析】试题分析:A加入AgNO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硝酸,会污染环境;B加入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呈中性,对环境无污染;C加入稀醋酸和盐酸不反应,无法将废水调至中性;DKNO3溶液和盐酸不反应,无法将废水调至中性。考点:酸碱中和反应点评:酸碱中和反应类型的题目直接作为考察的点在选择题里面出现较少,常在填空题里或者实验探究题中出现,应引起注意。5.A【解析】试题分析: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防止引起失火。检查气密性,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捂住试管外部;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标签对着手心,瓶塞倒放;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用酒精灯外焰均匀加热。选A。考点:熄灭酒精灯;检查装置气密性;倾倒液体;加热液体。点评:实验是中考必考的考点,只有按照规范的实验操作做实验,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和安全。6.C【解析】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选项错误;B、铁元素在地壳中排第四位,故选项错误;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选项正确;D、硅元素在地壳中排第二位,故选项错误;故选C7.C【解析】略8.D【解析】试题分析:铁锅生锈;大米霉变;煤气燃烧这三个变化中都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豆腐切块属于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考点:物质的变化9.B【解析】试题分析:3O仅仅表示三个氧原子,只具有微观的意义。故选B.考点:化学用语10.B【解析】略11.(1)试管;(2)A

2KMnO4△K2MnO4+MnO2+O2↑(3)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4)生成黑色固体;3Fe+2O2===Fe3O4(5)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解析】试题分析:(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固体加热型的装置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为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4)图C所示实验的现象为: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5)图D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所具有的性质为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考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二氧化碳的性质12.(1)Fe2O3+6HCl=2FeCl3+3H2O(2)H2SO4+BaCl2=BaSO4↓+2HCl【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酸溶液都能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和水,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2)把硫酸转变成盐酸,即把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转变成氯离子,也就是把硫酸根离子转化成沉淀,因此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13.复合

量取

溶解【解析】试题分析: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能同时为植物补充钾元素和氮元素,所以硝酸钾属于复合肥;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但本题是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所以步骤为计算、量取、溶解。考点:溶液的配制点评:关于溶液的配制的题目一直是中考的必考点,常在双选中出现,得分率不是很高,注意仔细审题,避免粗心。14.;不是【解析】试题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使用的是大理石和稀盐酸,也就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考点:化学反应类别点评:此题考察知识点较为陌生,但仔细审题可知考察的思想和基本知识点都是中考要求的基本知识,此题有一定的难度,要多读提,多联系题干。15.(1)②

(2)接触潮湿的空气(氧气和水共同接触)

刷漆或涂油等

(3)(Ⅰ)Cu

(Ⅱ)Zn+CuSO4=ZnSO4+Cu

除去①中没有反应完的硫酸铜

(Ⅲ)向黄铜粉末中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后过滤

【解析】试题分析:(1)②铜制火锅,主要应用金属导热性;(2)铁生锈的条件是接触潮湿的空气(氧气和水共同接触),防止自行车生锈的措施有刷漆或涂油等;(3)由题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Ⅰ)A是Cu。(Ⅱ)步骤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其目的是除去①中没有反应完的硫酸铜。(Ⅲ)为达到实验目的,整个实验过程可以简化为向黄铜粉末中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后过滤。考点:金属的性质和用途;金属的锈蚀和防护;金属活动性;化学方程式。点评:金属的性质有导电性、传热性、延展性等;金属锈蚀是金属跟氧气、水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涂油、刷漆等是防止金属锈蚀的常用方法;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且位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6.漏斗、烧杯、铁架台【解析】根据过滤操作中所要用到的仪器分析即可,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铁圈、漏斗、滤纸等.17.(4分)(1)c(2)e(3)d(4)b【解析】分析: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活性炭和木炭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常用来吸附燃料、色素、气体和异味等.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可以做制冷剂和进行人工降雨;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碳酸氢钠可以做化工原料、食品的发酵剂和治疗胃酸过多等.解答:解:(1)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可以做制冷剂和进行人工降雨,故答案为:c(2)碳酸氢钠可以做化工原料、食品的发酵剂等,故答案为:e(3)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以做气体燃料,故答案为:d(4)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常用来吸附燃料、色素等,故答案为: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活性炭、氧气、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不仅要加强记忆,还要加强应用,并联系生活实际.本考点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8.SO2;;或CO2、H2;或SO2;、CO2、H2.【解析】试题分析: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而氢气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由此分析若该气体是一种物质,则一定是二氧化硫气体;因为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2.%>50%,而氢气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0,所以二者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物也可以满足要求,故若是两种气体的混合物,则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气的混合物;由以上分析可知,二氧化硫、氢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混合也可以满足要求.考点: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物质组成的确定.点评:此题难度较大,在分析时,可以用平均值法来分析,只要氧元素质量分数大于50%的气体和氧元素质量分数小于50%的气体混合时,都能达到要求.19.(1)水(2)还原性;2CuO+C

高温

2Cu+CO2↑(3)①Cu+2AgNO3=2Ag+C(NO3)2②MgMnCuAg【解析】试题分析:铁生锈需要和水和氧气同时接触,Cu和AgNO3溶液反应说明铜大于银,同理得到镁大于锰,锰能置换酸中的氢元素说明锰大于铜,考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CO和C的还原性

铁生锈的条件20.(1)3

(2)CD

不同

(3)44

C6H1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图示可知,(1)一个D分子中共含有3个原子;(2)氧化物为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故B、C、D三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CD,B、C物质中相同元素化合价不同,因为一种为单质一种为化合物;(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为:132g+72g-160g=44g;依据图示写出除A外的其他的化学式,分别计算126gC和72gD中的氧元素的质量,二者之和恰好等于反应物中氧气的质量,故A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设A的化学式为CxHy,则x/y=碳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与氢元素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比。考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1.(1)

(2)Ba(OH)2+H2SO4====BaSO4↓+2H2O(1分);(3)(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1分)【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可知,A为蓝色溶液为硫酸铜溶液CuSO4,C为碱: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钡,因为B为氧化物,而C→B,故B为水H2O;E中溶质可制洗涤剂,故E为碳酸钠溶液Na2CO3;图示中ENa2CO3与C碱反应,故C为氢氧化钡溶液Ba(OH)2;图示中ENa2CO3与F反应,而F为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氢氧化钠与Na2CO3不反应,故F为稀硫酸H2SO4,D为氢氧化钠NaOH;(2)氢氧化钡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Ba(OH)2+H2SO4====BaSO4↓+2H2O;(3)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现象为有大量气泡产生,考点:物质的推断22.CO2

Na2CO3

NaOH

Na2CO3+Ca(OH)2="="CaCO3↓+2NaOH【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中的叙述

B是一种红色固体粉末,该图体现了化合物F的四种不同化学性质,根据酸碱盐的性质,可知F一定为酸,A为碳或一氧化碳、B为氧化铁、C为二氧化碳、D为铁、E为可溶性碳酸盐、F为酸、G为可溶性碱,,故(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为C为CO2

;E为Na2CO3

G为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2)物质E转变为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考点:物质的推断及转化

23.(1)NaHCO3;H2O.(2)红.(3)SO3+2NaOH=Na2SO4+H2O(4)CaCO3CaO+CO2↑.【解析】

由于I为小苏打,所以为碳酸氢钠,而C和F反应产物和I与F反应产物相同,说明C为碳酸钠.而A为氧化物,且氧元素为60%,根据给定元素可以推断应该是三氧化硫.由于B与A反应,说明B为碱.而B能够转化为C(碳酸钠),且D为碱,也能转化为B,所以B为碱,为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以及氢氧化钠都能和F反应,则F为酸(盐酸、硫酸均可).而碳酸氢钠能够转化为H,H为氧化物,所以为二氧化碳或者是水,而D确定是碱,所以为氢氧化钙,G为碳酸钙.而E为水。(1)I为碳酸氢钠,由于钠元素为+1价,而碳酸氢根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其化学式NaHCO3;E的化学式H2O。(2)C为碳酸钠,其水溶液显碱性,所以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显红色。(3)A(三氧化硫)和B(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硫酸钠和水,其化学方程式SO3+2NaOH=Na2SO4+H2O。(4)写出G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CaO+CO2↑。24.(1)氧气

黑色(2)2KMnO4K2MnO4+MnO2+O2↑(3)2KClO32KCl+3O2↑

分解(4)分离液态空气法

物理(5)光合【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信息:实验室可利用途径①、②、③反应来制取M,工业上可通过途径④来生产M,自然界可通过途径⑤来提供M,可判断M为氧气;实验室利用的途径①、②、③反应类型相同,途径①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N可作为途径②、③反应的催化剂。故可推断N应为二氧化锰,颜色是黑色(2)常温下,A、B为固体,C为液体,说明A是高锰酸钾,B是氯酸钾,C是过氧化氢溶液,故途径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3)B是氯酸钾,故途径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2KCl+3O2↑;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4)工业上需要大量的M(氧气)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法,该方法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加以分离,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5)通过途径⑤提供M在自然界中被称为光合作用考点:氧气的制取25.(1)NaOH

Na2CO3(2)2NaOH+CO2=Na2CO3+H2O

BaCl2+Na2SO4=BaSO4↓+2NaCl(3)Na2CO3?NaCl

Na2SO4?NaNO3【解析】试题分析:(1)由转化图可知,A的溶液显碱性,因为能生成硝酸钠,故为氢氧化钠;B为碳酸钠;C为硫酸钠;D为氯化钠,故A物质的化学式为NaOH,B物质为Na2CO3(2)化学方程式:A→B为2NaOH+CO2=Na2CO3+H2O;;C→D:为BaCl2+Na2SO4=BaSO4↓+2NaCl;(3)图中的物质间还存在一些转化关系,他们分别是:碳酸钠转化为氯化钠;硫酸钠转化为硝酸钠。考点:物质的性质与转化26.(1)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四氧化三铁(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过氧化氢水和氧气;分解反应铁丝+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解析】试题分析: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说明C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暗紫色固体A是高锰酸钾,E是四氧化三铁,从而可以判断出A是高锰酸钾,B是锰酸钾,C是二氧化锰,D是氧气,E是四氧化三铁,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解:(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情况下加热能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所以A、B、C、D、E、F分别是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四氧化三铁.故填: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四氧化三铁.(2)①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和氧气;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③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铁丝+氧气四氧化三铁;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①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②过氧化氢水和氧气;分解反应;③铁丝+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7.(每空1分,共8分)(1)氢氧化钠(NaOH)

化学方程式略

(2)硫酸铜、无色

取少量该溶液,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H+

Na+

Cl-

、NaCl(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解析】(1)由溶液的酸碱度与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判断A溶液和B溶液;(2)小聪:由题意可知,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是可溶性的铜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由此可以推出原溶液中有剩余的氢氧化钠;小明:根据结论,由b处或c处的溶液的pH可知溶液的酸碱性,由酚酞在酸碱性的溶液中的变色分析.由溶液加入石蕊变成红色可知,溶液呈酸性,加入的酸是过量的,能把氢氧化钠全部反应掉,而且还有剩余,根据溶液中的溶质分析解离的离子.28.(共10分,每空1分)

(1)①铁架台

②集气瓶(2)B,

C或E或CE(3)CaCO3+2HCl=CaCl2+C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