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升华和凝华(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_第1页
3.4升华和凝华(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_第2页
3.4升华和凝华(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_第3页
3.4升华和凝华(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_第4页
3.4升华和凝华(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4升华和凝华一.基础过关1.日光灯管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因为管内钨丝中的钨先升华、后凝华(选填“升华”、“凝华”、“汽化”或“液化”)而形成的。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3410℃,则它的凝固点为3410℃。【答案】升华;凝华;3410【解答】解:灯泡用久之后,玻璃泡内壁要变黑,是因为钨丝在高温下,升华为钨蒸气,钨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又凝华为固态的钨附着在灯泡的内壁上造成的。钨是晶体,凝固点与熔点相同,即它的凝固点为3410℃。2.干冰(固态CO2)的制取是将气态的CO2加压低温处理变成固态CO2,该过程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干冰暴露在常温下时,它会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用干冰在舞台上产生的淡淡白雾,是由于干冰升华时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答案】凝华;升华吸热;液化【解答】解:(1)将气态的CO2加压低温处理变成固态CO2,是气态变为固态,即发生凝华现象;(2)用干冰在舞台上产生的淡淡白雾,是由于干冰升华为气态时吸热,降低了周围的气温;水蒸气则会遇冷液化为小水滴,即白雾;3.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甲中装的是冰水混合物,乙中装的是温度为﹣78.5℃的干冰,把它们同时放在20℃的同一房间中,一段时间后,甲的外壁N侧结了一层雾,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以上四个空在“内壁M”,“外壁Q”、“外壁N”、“内壁P”、“水雾”、“霜”中选填)【答案】外壁N;雾;外壁Q;霜【解答】解:甲内装的是冰水,其温度是0℃,乙装的是干冰(温度可以低到﹣78.5℃),室温是20℃,故房间里的水蒸气遇0℃的冰水混合物的杯子会液化成雾附着在甲杯子外壁,即外壁N处;然而房间里的水蒸气遇﹣78.5℃的盛干冰的杯子会凝华成霜附着在乙杯子外壁,即外壁Q处。4.小儿感冒发烧时,常用在额头贴“退热贴”。退热贴内部是一种固态物质,在使用过程中固体胶状物会直接消失,在这个过程中胶状物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该过程需要吸热(“吸热”、“放热”)。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的内侧(填“内侧”、“外侧”、“内、外侧”)。【答案】升华;吸热;内侧【解答】解:(1)退热贴内部是一种呈固态的胶状物,在使用过程中胶状物会逐渐消失,是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所以在这过程中胶状物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升华吸热;(2)寒冬,车窗玻璃的温度较低,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车内温度较高,车内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玻璃的内侧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5.小明将碘锤放入90℃热水中,看到碘锤中产生了紫色碘蒸气,这表明碘发生了升华现象,这是一个吸热过程(“吸热”、“放热”)。再将碘锤从热水中取出一段时间后,紫色碘蒸气逐渐消失,这表明碘蒸气发生了凝华现象,这是一个放热过程(“吸热”、“放热”)。【答案】升华;吸热;凝华;放热【解答】解:将碘锤放入90℃热水中,看到了碘锤中产生了紫色碘蒸气,这表明碘发生了升华现象,这是一个吸热过程;在将碘锤从热水中取出以后放置一段时间,紫色碘蒸气逐渐消失,这表明碘蒸气发生了凝华现象,这是一个放热过程。6.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中,水的状态可以发生多种变化,并在状态变化时会吸热或放热,小虎在归纳水循环示意图时忘了三个地方没有写全,请你帮他按已整理的格式补充完整(1)液化放热、(2)凝华放热、(3)熔化吸热;其中要完全实现第(3)种状态变化,需要满足的条件是:①温度达到熔点、②能够继续吸热。【答案】液化放热;凝华放热;熔化吸热;温度达到熔点;能够继续吸热【解答】解:由图可知,(1)处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放热;(2)处是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3)处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熔化吸热;物质熔化,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且能够继续吸热。二.选择题(共10小题)7.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③深秋,树上的白霜;④初春,冰雪消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答】解:①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属于液化现象;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在内表面发生凝华现象,形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③深秋,树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④初春,冰雪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②③。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北方冬天洁白的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收热量 B.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是汽化现象,放出热量 C.阳光下的雪人“流汗”是升华现象,吸收热量 D.用舌头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冰棒粘舌头是凝固现象,放出热量【答案】D【解答】解: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凝华放热,故A错误;B、樟脑球变小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B错误;C、雪人“流汗”是冰熔化成水,熔化吸热,故C错误;D、用舌头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冰棒粘舌头,舌头上的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D正确。9.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个世界水日,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如图所示水的物态变化,吸放热情况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冰融水开 B.雾绕险峰 C.露润绿叶 D.霜打枝头【答案】A【解答】解:A.冰融水开,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此过程吸热;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凝华过程放出热量,所以吸放热情况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10.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答案】A【解答】解:往冰上撒盐,使冰中参入杂质,降低冰的熔点,使冰熔化,熔化吸热,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在底部形成霜。11.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错误的是()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答案】C【解答】解:A、海水吸热,会汽化形成水蒸气,故A正确;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故B正确;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会凝固成小冰珠,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故C错误;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故D正确。12.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下列有关水的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B.盛夏,晾在外面的衣服很快变干 C.深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 D.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答案】B【解答】解: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A不符合题意;B、盛夏,晾在外面的湿衣服很快变干了,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故B符合题意;C、深秋,夜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需要放出热量,故C不符合题意;D、雾凇的形成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13.夏天,人们拆开雪糕包装纸时看到纸外面有层“白霜”,拆开后雪糕周围有“白气”冒出,这是由于()A.“白气”和“白霜”都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白气”和“白霜”都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D.“白气”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答案】C【解答】解:夏天,人们拆开雪糕包装纸时看到纸外面有层“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夏天剥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的周围冒“白气”,“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液化形成的。14.在观察碘的升华实验中,甲图用“水浴法”加热碘锤,乙图直接将碘锤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两种方法碘锤中都出现碘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碘的熔点是113.5℃、沸点是184.4℃,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400℃)()A.观察碘的升华实验,选用图甲装置更合理 B.乙装置中固态碘只发生升华现象 C.选用甲图的加热方式,最主要的目的是使碘锤受热均匀 D.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蒸气都会发生液化现象【答案】A【解答】解:A、观察碘的升华实验,选用图甲装置更合理,因为甲中水沸腾后温度保持100℃不变,达不到碘的熔点,碘不会发生熔化现象,但可以发生升华现象,故A正确。B、乙装置中,酒精灯外焰温度超过了碘的熔点和沸点,固态碘可以发生熔化现象,熔化后的碘会发生沸腾现象,固态碘也可以发生升华现象,故B错误。C、选用甲图的加热方式,最主要的目的是使碘不会发生熔化现象,只会发生升华现象,故C错误。D、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甲中碘蒸气只发生凝华现象,乙装置会发生液化现象,故D错误。15.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流泪”是液化现象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答案】C【解答】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B、蜡烛“流泪”是蜡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B错误;C、“霜”是水蒸气遇冷放热直接变成固态的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D、“雪”是水蒸气遇冷放热直接变成固态的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16.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窗玻璃上结有冰花。下列关于水珠、冰花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它们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 B.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外一侧 C.它们均是水蒸气液化形成 D.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内一侧【答案】D【解答】解:冬季,室内温度较高,而玻璃窗的温度较低,室内玻璃窗周围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会液化形成小水滴,若室外气温更低时,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还会凝华形成小冰晶,都会附着在玻璃的内侧,故D正确,ABC错误。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7.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常用的一种制冷剂,小明使用干冰做了下面几个实验。(1)把干冰放入试中,在试管口套气球(如图甲),气球会鼓起来。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的外壁出现了白霜(如图乙)。这是由于试管中干冰升华(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的过程中吸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使试管温度降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试管外壁放出(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形成霜。(2)取一块干冰放入常温下的水中(如图丙),杯中的水立即“沸腾”了,水中有大量气泡上升,并且在杯口出现大量“白气”,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A.水中的气泡,它的形成与水沸腾实验中气泡形成原因相同B.气泡内主要是气态的二氧化碳C.“白气”是气态的二氧化碳D.“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答案】(1)升华;吸收;周围空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