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2_第1页
2022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2_第2页
2022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2_第3页
2022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2_第4页
2022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北京专用)化学·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DCCDBABABCBBB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DDCDABADBDD1.【答案】D【解析】A、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符合低碳节能减排理念;B、提高场地造雪制冰效率,能够减少污染,符合低碳节能减排理念;C、氢燃料属于清洁能源,符合低碳节能减排理念;D、增大场馆周边亮化工程,会减少绿化面积,不符合低碳节能减排理念。故选D。2.【答案】C【解析】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的复杂的化学变化而形成的;其它燃料是经过人工化学合成的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酒精属于其它燃料。故选C。3.【答案】C【解析】鸡蛋富含蛋白质,大米富含糖类,西瓜富含维生素,花生油富含油脂。故选C。4.【答案】D【解析】A、地球上的水资源虽然很丰富,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并不是取之不尽的,故A错误;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故B错误;C、海水中除含有水外还含有其他矿物质,故海水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可以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有浮渣的是硬水,故D正确。故选D。5.【答案】B【解析】A、钻石(C)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错误;B、水晶(Si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C、食盐(NaCl)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但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D、钟乳石(CaCO3)是由钙、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B。6.【答案】A【解析】A、此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的构成没有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B、此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C、此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分子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分子是微观粒子,具有微粒的共性,会不断运动,故选项错误。故选A。7.【答案】B【解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不会产生大量白烟。故选B。8.【答案】A【解析】pH大于7,溶液显碱性,pH值越大碱性越强;pH小于7,溶液显酸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强;番茄汁(4.0~4.4)pH小于7呈酸性,故选A。9.【答案】B【解析】盐酸、醋酸和硫酸均属于酸,均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氯化钠属于盐,不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故选B。10.【答案】C【解析】A、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铜用于制作铜火锅是利用铜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氧气用于焊接金属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11.【答案】B【解析】A、聚乙烯是一种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不合题意;B、镁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符合题意;C、聚酯硬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不合题意;D、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是一种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不合题意。故选B。12.【答案】B【解析】由于分子是运动的,水果香味的分子通过运动能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能闻到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与分子体积、质量的大小,分子间的间隔等无关。故选B。13.【答案】B【解析】A、Cl2表示一个氯分子,还表示氯气,选项错误;B、化学式的前面写出数字表示分子的数目,即2Cl2表示两个氯分子,选项正确;C、元素符号从微观上表示1个原子,元素符号的前面写出数字表示原子的数目,即2Cl表示两个氯原子,选项错误;D、2Cl表示两个氯离子,选项错误。故选B。14.【答案】A【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铜、锌、铝、镁四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铜,A符合题意。故选A。15.【答案】D【解析】A、连翘苷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C、1个连翘苷分子中有72个原子,而不是连翘苷分子中有72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连花清瘟胶囊”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和流行性感冒,连翘是该药物的主要原料,其中含有的“连翘苷”化学式为C27H34O11,说明还含有其它成分,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6.【答案】D【解析】A、给液体加热,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总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要紧靠在烧杯内壁上,错误;C、稀释浓硫酸是将浓硫酸慢慢的注入水中,防止液体飞溅,错误;D、托盘天平的使用是左物右码,氯化钠要放在一张称量纸上称量,正确。故选D。17.【答案】C【解析】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利用的是汽油能够溶解油污,不符合题意;B、用醋洗去水壶上的水垢,是利用酸和水垢发生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符合题意;D、用水洗去盘子上的水果渣,是用水将水果渣冲洗掉,不符合题意。故选C。18.【答案】D【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子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铁的元素符号是“Ni”,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9.【答案】A【解析】A、小苏打即碳酸氢钠,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够消耗盐酸,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选项正确;B、烧碱就是氢氧化钠,也能够与盐酸反应俗称氯化钠和水,但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不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选项错误;C、食盐就是氯化钠,氯化钠不与盐酸反应,即食盐不消耗盐酸,不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选项错误;D、纯碱就是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速率太快,如果用纯碱治疗胃酸过多会给人体带来不适或伤害,选项错误。故选A。20.【答案】B【解析】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选B。21.【答案】A【解析】A、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此时电器正在通电可能引发危触电危险,此选项说法不合理,符合题意;B、炒菜的油锅着火,立即益上锅盖并关闭火源,可以隔离空气,降低温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此选项说法合理,不符合题意;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可以隔离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此选项说法合理,不符合题意;D、扑灭森林火灾,铲除火路走势前方树木设置隔离带,可以使大火没有了可燃物,而不能四处蔓延而得到控制,此选项说法合理,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22.【答案】D【解析】A、酚酞试液遇到水不变色,空穴3起空白对照作用,选项正确;B、空穴2和5中是酸溶液分别是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酸溶液,酚酞试液遇到酸溶液不变色,所以空穴2和5中的液体加入酚酞溶液后都为无色,选项正确;D、酚酞溶液遇到碱性溶液变红,孔穴6中溶液加入酚酞溶液后变红,说明碳酸钾溶液显碱性,选项正确;D、再向孔穴1中滴加足量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溶液呈中性或酸性,酚酞溶液遇到中性或酸性溶液均不变色,仍呈无色,即溶液的颜色变为无色,选项错误,故选D。23.【答案】B【解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能鉴别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若产生浮渣较多、泡沫较少的为硬水,反之则为软水,此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铁丝和银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Fe能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金属活动性是Fe>Cu;Ag与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是Cu>Ag,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Fe>Cu>Ag,此选项可以达到实验目的;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铁和氧化铁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不能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过量的稀硫酸中,此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无明显现象,不能验证NaCl溶液中混有盐酸,此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24.【答案】D【解析】1、①中固体不能全部溶解,是饱和溶液;②中固体全部溶解,说明固体是a物质,a物质t2℃时的溶解度是40g,恰好形成饱和溶液;③中固体不能全部溶解,是饱和溶液。故选D。25.【答案】D【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而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t1℃时,将40g固体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从t1℃到t2℃的变化过程中,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并且从曲线看出t2℃时,a的溶解度为40g,因此①中加入的固体是a,②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从t2℃到t3℃的变化过程中,再加入5g,固体不再溶解,③烧杯中仍是t3℃时的饱和溶液;因此②③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根据以上分析:A、①中加入的固体是a,正确;B、②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蒸发水后会析出晶体,正确;C、从t2℃到t3℃的变化过程中,再加入5g,固体不再溶解,③烧杯中仍是t2℃时的饱和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0g:100g=2:5;正确;D、②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从t2℃到t3℃的变化过程中,再加入5g,固体不再溶解,③烧杯中仍是t2℃时的饱和溶液,因此②③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错误。故选D。26.【答案】【解析】植物油中富含油脂,馒头中富含糖类,柠檬中富含维生素,鸡肉中富含蛋白质;故有:。27.【答案】(1)ab

;(2)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空气中的O2反应;(3)82【解析】(1)金属材料包括合金和纯金属;a、金面具残片所用的材料为金,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b、青铜神树所用的材料为青铜,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c、玉刀所用的材料是玉,不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故选ab;(2)出土的黄金面具依然金光灿灿,从物质化学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空气中的O2反应;(3)铅原子的原子核内有82个质子和126个中子,原子中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内质子数=82。28.【答案】(1)

;(2)AB【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用盐酸模拟胃酸,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2)用pH为1.5的盐酸模拟胃酸,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铝都显碱性,反应刚开始pH升高,随着盐酸与氢氧化铝、碳酸氢钠反应的进行,pH开始慢慢回落。A、由图片可以看出,胃酸中分别加入两种药剂,刚开始时碳酸氢钠pH上升的更高,故能快速降低酸性,此选项正确;B、由图片可以看出,加入氢氧化铝的pH能更长时间稳定于4、5之间,故药效持续时间更长,此选项正确;C、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会胃胀,而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无气体生成,故不会造成胃胀,此选项错误。故选AB。29.【答案】C、H【解析】二氧化碳和水共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反应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氧气中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丙烷一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故填C、H。30.【答案】(1)大豆

;(2)过滤出豆渣;(3)碳酸氢钠

;(4)用450mL0.5%NaHCO3溶液于25℃下浸泡,大豆在012h的浸泡时间内,随着时间增加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再降低(或在10h时蛋白质含量最高)

;(5)ABC【解析】(1)根据图1中的信息,纵坐标是蛋白质含量,可以直观的看出,大豆中蛋白质含量最高,故填:大豆。(2)过筛是将豆浆与不溶性的豆渣分离的过程,所以过筛的目的是:过滤出豆渣,故填:过滤出豆渣。(3)碳酸氢钠溶液是碳酸氢钠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即溶质是碳酸氢钠,溶剂是水,故填:碳酸氢钠。(4)根据图2中的信息,大豆用450mL0.5%NaHCO3溶液于25℃下浸泡,在012h的浸泡时间内,随着浸泡时间的变长,豆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随浸泡时间先升高再降低,且浸泡时间为10h时,豆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故填:用450mL0.5%NaHCO3溶液于25℃下浸泡,大豆在012h的浸泡时间内,随着时间增加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再降低(或在10h时蛋白质含量最高)。(5)A、根据题干信息,大豆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5000年的种植历史,并流传到世界各地,此选项正确;B、大豆中蛋白质的含量约为40%,豆腐是以大豆为原料的制品,故富含蛋白质,此选项正确;C、大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故是人体中蛋白质补充的来源之一,此选项正确;D、根据题干信息,大豆除作为供人类食用的粮食作物外,还广泛用在畜牧业的蛋白质饲料,大豆深加工产品还应用于生产保健品和医药等方面,此选项错误。故选ABC。31.【答案】

(1)

;(2)水

;(3)化学【解析】(1)乙酸在裂化炉中发生反应得到两种产物,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1个乙酸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1个乙烯酮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则生成的另外1个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其微观示意图为。(2)稀乙酸是乙酸的水溶液,则溶剂是水。(3)乙酸在吸收塔中与乙烯酮反应生成乙酸酐,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32.【答案】(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其充分反应

;(2)

;(3)除去难溶性物质;(4)NaCl、Na2SO4【解析】(1)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反应越充分,将天然碱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故填: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其充分反应。(2)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3)过滤器起到过滤作用,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因此除去难溶性物质;故填:除去难溶性物质。(4)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天然碱中还含有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钠,他们不参与反应,难溶性物质在过滤器中去除,所以残卤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钠;故填:NaCl、Na2SO4。33.【答案】(1)试管

;(2)A

;D

;(3)

;集气瓶

;B;D

;【解析】A(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固热型装置,故选A装置,因为氧气的易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所以选择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故收集装置选择C或D;(3)B装置为固液型发生装置,实验室一般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制取氧气是选用此装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B(1)仪器b的名称是集气瓶;(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一般用稀盐酸和碳酸钙,因此选用固液型装置,故选用B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但是能溶于水,因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故选用的收集装置为D;(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①试管;②A;③D;④;⑤集气瓶;⑥B;⑦D;⑧。34.【答案】(1)氢、氧元素

;(2)【解析】(1)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填:氢、氧元素。(2)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故反应方程式为:。35.【答案】(1)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2)c先变红,a后变红【解析】(1)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图中,a、c为用紫色石蕊水溶液润湿的小纸花,b为用紫色石蕊水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纸花,实验中观察到a、c变红、b不变红,说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2)实验中,观察到c先变红,a后变红,说明CO2的密度大于空气。36.【答案】(1)玻璃棒

;(2)③②①

;(3)过滤【解析】(1)仪器a的名称是玻璃棒;(2)除去粗盐中的泥沙首先是将粗盐溶解,然后是过滤除去粗盐中的泥沙,最后蒸发结晶得到不含泥沙的粗盐,故顺序为:③②①;(3)过滤是实现固液分离的操作,实验步骤②的名称是过滤。37.【答案】;(1)澄清石灰水

;稀硫酸

;(2)I、II中溶液均变为蓝色【解析】(1)碳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Ⅰ中出现白色沉淀,II中产生无色气体,则a为澄清石灰水;b为稀硫酸。(2)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均呈碱性,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故实验现象为I、II中溶液均变为蓝色。38.【答案】(1)加入Na2CO3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2)加入的Na2CO3溶液中也含有Na元素,也会使火焰呈现黄色;(3)0

;(4)其他条件相同时,在实验研究的NaCl溶液浓度范围内,NaCl溶液的浓度越大,融冰效率越高;(5)相等

;(6)④⑧

;(7)⑤~⑧中,NaCl溶液的浓度逐渐减小,可能会导致融冰效率降低【解析】(1)在实验1中,加入Na2C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即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判断出样品中含有CaCl2。故填:加入Na2CO3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2)根据题干信息,Na元素的焰色为黄色,而加入的Na2CO3溶液中也含有Na元素,也会使火焰呈现黄色,所以,无法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NaCl。故填:加入的Na2CO3溶液中也含有Na元素,也会使火焰呈现黄色。(3)该探究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所以加入的试剂总质量要保持一致,即每组实验中加入NaCl溶液、CaCl2溶液和水的总质量要一致;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每组加入试剂的总量为8g,即,故填:0。(4)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实验①~④中,加入24%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别为2g、4g、6g、8g,水的质量分别为6g、4g、2g、0g,所以,加入的水越少,混合后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