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人教版)(辽宁专用)_第1页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人教版)(辽宁专用)_第2页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人教版)(辽宁专用)_第3页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人教版)(辽宁专用)_第4页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人教版)(辽宁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考试时间:80分钟试卷满分:8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人教版2024第1~3章第2节。5.难度系数:0.7。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估测的数据,最接近于实际的是(

)A.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15m/s B.普通中学生脚长为40cm

C.人体正常体温是38℃ D.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答案】D

【解析】解:A.中学生100m赛跑大约需要14s,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可得平均速度为:v=st=100m14s≈7.1m/s,故A选项错误;

B.普通中学生正常的脚掌的长度大概是25cm,故B选项错误;

C.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故C选项错误;

D.人的心脏跳动1min在60~70次范围,即心脏跳动一次大约是1s,故2.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红坐在车厢向另一列火车观望。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前进了,但是“驶过”对面列车的车尾时,小红发现她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原来是对面的列车向反方向开去了。“开始前进了”和“停在站台上”是因为小红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另一列火车

自己乘坐的火车 B.自己乘坐的火车

站台

C.站台

另一列火车 D.另一列火车

站台【答案】D

【解析】解:小红坐在车厢向另一列火车观望,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前进了,是以另一列火车为参照物,另一列火车反方向运动时,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前进;后来以站台为参照物,发现自己坐的列车没动;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选择的参照物不同造成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D正确。

故选:D。3.甲、乙两物体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4s

内,甲的速度是10m/s

B.0−4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C.0−8s

内,甲通过的路程是40m

D.0−8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答案】B

【解析】解:A、由图可知,0~4s,甲的速度为:v甲=s甲t=40m−20m4s=5m/s,故A错误;

B、0~4s,乙的速度为:v乙=s乙t=20m4s=5m/s,甲乙的速度相同,所以0−4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故B正确;

C、0−8s

内,甲通过的路程是:4.如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水银酒精冰铁铜熔点/℃−39−117015351083沸点/℃3577810027502595A.水银温度计可以测量酒精的熔点 B.酒精温度计可以测量沸水的温度

C.铜块可以放在铁锅里加热熔化 D.将铜块倒入沸腾的水银中会熔化【答案】C

【解析】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水银的凝固点(熔点)为−39℃,而酒精的熔点为−117℃,低于水银的凝固点,所以水银温度计不能测量酒精的熔点,故A错误;

B、酒精的沸点是78℃,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酒精温度计不能测沸水温度,故B错误;

C、铜的熔点是低于铁的熔点,铜块放在铁锅里,铁锅的温度可能高于铜的熔点,所以铜可以熔化,故C正确;

D、沸腾的水银的温度是357℃,低于铜的熔点1083℃,所以将铜块倒入沸腾的水银中不会熔化,故D错误。

故选:C。5.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下列对诗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调来分辨的【答案】A

【解析】解:A、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故A正确;

B、声音的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听到狗的叫声,知道人回来了,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C错误;

D、“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故D错误。

故选:A。6.下列特殊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20圈,则该铜丝的直径为5.00cm

B.用三角板和直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为2.50cm

C.将薄厚均匀的纸带紧密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n圈,纸带的厚度为D2−D12n

D.测量这本书的厚度为H,查看书的最大页码为n,则一张纸的厚度为【答案】C

【解析】解: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将其紧密排绕在粗细均匀的铅笔上20圈,测出20圈总宽度再除以20,故A错误;

B、用三角板和直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为2.50cm−1.00cm=1.50cm,故B错误;

C、将薄厚均匀的纸带紧密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n圈,纸带的厚度为D2−D12n,故C正确;

D、测量这本书的厚度为H,查看书的最大页码为n,则一张纸的厚度为2Hn,故7.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机械运动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该图表明物体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图乙:该图是小车从光滑斜面上滑下过程中的速度情况

C.图丙:该图中甲、乙两车在第10s相遇,0~20s乙车的平均速度为1m/s

D.图丁:该图中在5s~15s物体的运动速度是0.4m/s【答案】BCD

【解析】解:A、甲图为s−t图象,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故A错误;

B、图乙中的速度是越来越大,而小车从光滑斜面上滑下过程中的速度越来越大,故B正确;

C、由图象看出两车在第10秒钟时路程相同,即两车相遇。

由图象可知,乙车从0到20s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20m,则乙车的平均速度v乙=s乙t乙=20m20s=1m/s。故C正确;

D、由s−t图象可知,在5s~15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的路程s=6m−2m=4m,运动的时间t=15s−5s=10s,8.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

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

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答案】ABD

【解析】解: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弦振动部分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故A合题意;

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由于两根弦的粗细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故B合题意;

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可使弦的振幅不同,从而发声的响度不同,不能影响音调,故C不符合题意;

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可使弦振动的频率加快,音调提高,故D合题意。

故选:ABD。9.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0~35min内对物质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在15~20min内没有吸收热量

B.该物质熔点为80℃,熔化过程持续了大约15min

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且为液态

D.除图甲中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停表【答案】BD

【解析】解:A、该物质在15~20min内正在熔化,持续吸热,故A错误;

B、该物质熔化是温度在80°C不变,熔点为80°C,熔化时间t=25

min−10min=15

min,故B正确;

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且为固液共存状态,故C错误;

D、因为需要记录时间,所以需要停表,故D正确。

故选:BD。第Ⅱ卷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共12分。10.学完测量知识后,炎炎进行读数练习。炎炎读出图甲中木块长度是4.00cm,可知他是利用了______(填“A”或“B”)刻度尺读数;如图乙所示是炎炎用停表记录自己绕操场慢跑一圈的时间,此时停表示数为______s。

【答案】B

187.5

【解析】解:(1)由图甲可知,A刻度尺,1cm之间有2个小格,其分度值为0.5cm;B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其分度值为0.1cm=1mm,使用B刻度尺分度值较小,用B刻度尺测量较准确,B刻度尺读数是以cm做单位要读到小数点后两位,即木块长度是4.00cm,所以炎炎利用了B刻度尺读数;

(2)停表小表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读作3min,指针未超过中线,靠近“3”;大表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表盘指针在7.5s,因此停表读数为t=3min7.5s=187.5s。

故答案为:B;187.5。11.观察图中烟囱中冒出的烟和小旗,可以判断甲车______向右行驶,乙车______向右行驶(以上两空均选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答案】不一定

一定不

【解析】解:从图上烟的方向可以判断风的方向是向左的,

图中甲物体的小旗向左飘,我们可以判断甲物体可以静止,可以向右运动,也可以向左运动,向左的速度必须小于风速;图中乙物体的小旗向右飘,我们可以判断乙物体一定向左运动,且向左运动的速度大于风速,一定不向右行驶。

故答案为:不一定;一定不。12.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中______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______℃。【答案】乙

−4

【解析】解:甲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上示数越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值,分度值为1℃,因此图甲中的温度值为4℃;乙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下示数越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值(也可以用负数来表示),分度值为1℃,因此图乙中的温度值为−4℃。

因为正午气温要高一些,所以乙温度计测量的是晚上的气温;

故答案为:乙;−4。13.《最强大脑》节目中,有一位神奇的挑战者,他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就能将红酒杯震碎,震惊了所有人。这个表演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_____,其中魔术师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到红酒杯的。【答案】能量

空气

【解析】《最强大脑》节目中,有一位神奇的挑战者,他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就能将红酒杯震碎,震惊了所有人。这个表演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此时杯子和魔术师之间是空气,魔术师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红酒杯的。

故答案为:能量;空气。14.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s−t图象如图甲所示,初始时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由图甲可知在0~t1时间内,两车速度vA______vB(填“>”、“<”或“=”);在t2~t3时间内,若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______(填“东”或“西”【答案】>;东;12m/s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0~30s,A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sA=600m;在0~70s,B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sB=840m,则vA=sAtA=600m30s=20m/s;vB=sBtB=840m70s=12m/s,比较可知,两车在0~t1时间内的速度vA>vB;由题图可知,在15.寒冷的冬季,浑河结上了厚厚的一层冰,当外界气温为−20℃时,冰面温度为______℃,而冰面下与河水交界处的温度为______℃。这时,在冰面上撒一些盐,会使部分冰熔化。这说明了盐可以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熔点。【答案】−20

0

降低

【解析】解:因为气温是−20℃,故河面上的冰也是−20℃,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冰的下表面是0℃,而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所以河底的水温为4℃;冰雪中撒入盐后,降低了熔点,冰雪就会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开始熔化,可以使冰雪尽快地熔化,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冰,能在更低温度下熔化。

故答案为:−20;0;降低。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16.图甲是某物体运动时的s−t图象,请在图乙中画出它的v−t图象。

【答案】

【解析】根据图甲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速度为v=st=30m6s17.如图所示,在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敲击它们,能发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甲图是音阶re(2),乙图是mi(3),丙图是音阶fa(4),丁图是音阶do(1)。请你根据所给信息画出乙瓶中水位的位置。【答案】解:敲打瓶子时,是瓶子和瓶内的水在振动,瓶内的水越少,其振动越快,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由题意可知,甲图是音阶re(2),乙图是mi(3),丙图是音阶fa(4),丁图是音阶do(1),则乙瓶子的水位,如下图所示:

【解析】敲打瓶子时,是瓶子和瓶内的水在振动,瓶内的水越少,其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根据频率和音调的关系,结合水位的不同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此类题目的难点和易混点是弄清究竟是哪一部分在振动发声。可联系装水的烧杯进行实验探究,经过对比可增强记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18.在长度、时间测量中完成下列问题:

(1)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图1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2)图2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所测球的直径是______cm。

(3)图2乙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s。【答案】C

1mm

1.55

32

【解析】解:(1)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故A错误;

B、刻度尺零刻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且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故B错误;

C、刻度尺放置方向与被测长度一致,且刻度紧贴物体,故C正确;

D、刻度尺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故D错误。故选C;

(2)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示数为2.55cm,所以球的直径为d=2.55cm−1.00cm=1.55cm;

(3)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0min和1min之间,偏向1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2s,因此秒表读数32s。

故答案为:(1)C;(2)1mm;1.55;(3)32s。19.如图是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

(1)甲实验说明发声的音叉在______,若把该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水面溅起水花;

(2)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______越大;

(3)丙实验说明声能传递________,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医院中的__________(选填“B超仪”或“碎石机”)。【答案】振动

响度

能量

碎石机

【解析】解:(1)发声体在振动,因此发声的音叉振动可以让水花溅起来;月球上没有空气,但是发声体还是在振动,所以振动的音叉还是可以使得水面溅起水花;

(2)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所以音叉的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

(3)声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B超仪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碎石仪需要有能量才能碎石,所以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1)振动;能;(2)响度;(3)能量;碎石机。20.暑假,小阳去水上游乐场游玩,从滑道上冲下来的感觉太刺激了,他想知道物体从斜面上下滑时的速度怎样变化,于是他利用带有刻度的斜面、小车、木块、挡板等实验器材、“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实验原理是______。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稍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如果坡度太小,则小车可能______。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A、B和C不同时刻,小车通过斜面B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B、C点计时均准确,则会影响vAB、vBC、vAC三者中______个(选填1、2、3)。

(7)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答案】v=st

刻度尺

停表

便于记录时间

不能下滑

0.5

变速

2

【解析】解:(1)该实验是通过测量路程和时间来计算平均速度,所以该实验原理是v=st。

(2)长度的测量用刻度尺,时间的测量用停表。

(4)BC段路程5dm=0.5m,时间1s,代入表达式

v=st=0.5m1s=0.5m/s(5)AB段2s移动4dm,BC段1s移动5dm,做变速直线运动。

(6)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B、C点计时均准确,则会影响vAB、vAC。

(7)若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所测的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故答案为:(1)v=st;(2)刻度尺

停表;(3)便于记录时间21.小康探究物质A和物质B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所用装置如图甲(a)、(b)所示,在安装上各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其错误之处分别是(a)______;(b)______。

(2)本实验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3)调整好器材后,他们开始实验,如图乙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填“a”“b”或“c”)。

(4)在实验过程中,他们每隔1min记录一下物质A和物质B的温度,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里。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______(填“物质A”或“物质B”)是晶体,它在4~7min这段时间内处于______(填“固态”、“固液共存状态”或“液态”)。

物质A、物质B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记录表时间/min0I23456789101112物质A的温度/℃40444648484848484848495154物质B的温度/℃60616263646667697174778185(5)小康在实验中发现所选物质熔化时间过长,请你为他提出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温度计碰到试管底部

试管B碰到了烧杯底

停表

b

A

固液共存状态

将物质的量减半

【解析】解:(1)由图甲装置可知,在安装上有两处明显的错误,其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碰到试管底部,试管B碰到了烧杯底;

(2)因为实验过程需要记录时间,故还需要一个停表;

(3)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不能俯视或仰视,所以b方法正确;

(4)A和B两种物质都在不断吸收热量,物质A在第3

min~9

min这段时间内,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物质A是晶体。物质B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所以物质B是非晶体。因为A晶体的熔点是48C,它在4min~7min这段时间内处于熔化过程,所以它在这段时间内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5)物质熔化时间过长,将物质减半后,实验过程中物质需要吸收的总的热量减半,故可以缩短时间。

故答案为:(1)(a)温度计碰到试管底部;(b)试管B碰到了烧杯底;(2)停表;(3)b;(4)A;固液共存状态;(5)将物质的量减半。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22.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条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时相对于同一参考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求:

(1)乙物体的速度。

(2)t=15秒时,甲、乙之间的距离。【答案】解:(1)由图可知,乙物体通过100m所用的时间为30s−10s=20s,

则乙物体的速度:v乙=s乙t乙=100m20s=5m/s;

(2)由v=st可知,t=15s时,乙通过的路程:s乙23.某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停靠站到达时刻开车时刻里程/km上海…18:000蚌埠22:0022:15484济南03:0403:12966北京08:00…1463(1)列车由上海站驶往北京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这列火车向着山崖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的地方鸣笛,经过3秒后司机听到了回声,则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若这列火车长240m,以20m/s的速度通过一个长2000m的隧道,这列火车通过隧道用了多长时间?【答案】解:(1)由列车时刻表可知,列车由上海站驶往北京站全程的路程s=1463km,列车由上海站驶往北京站全程的时间t=18:00−8:00=10ℎ;

列车由上海站驶往北京站全程的平均速度:v=st=1463km10ℎ=146.3km/ℎ;

(2)由v=st可知,声音在3s内传播的路程:s声=v声t1=340m/s×3s=1020m;

火车3s内运行的路程:s车24.小明家最近购置了一台5座小型家用汽车,小明结合刚刚学过的物理知识对汽车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如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防冻液含量/%30405060708090混合液的凝固点/℃−17−28−32−49−48−46−28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例不当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