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章测评(B)_第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章测评(B)_第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章测评(B)_第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章测评(B)_第4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章测评(B)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

第2章测评(B)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

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座高山上的哪些成分可以构成生物群落?()

A.全部鸟类

B.全部马尾松

C.全部生物

D.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答案:C

解析: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是群落,包括了所有生物。

2.下列有关群落物种组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A.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群落中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个体数目多少

C.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可用物种丰富度衡量

D.一般来说,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

答案:B

解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物种组成可用物种丰富度衡量,

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不同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不同,不同群落的优势种

也不同。

3.下列关于群落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北方针叶林主要由常绿针叶树种组成

B.热带雨林中的生物种类繁多

C.草原的气候特征是每年降雨量很多

D.荒漠年降雨量很少

答案:C

解析: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

4.由于生活习性的不同,“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鲤鱼、鳍鱼)分布在池塘的不同水层

中,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A.水平结构

B.垂直结构

C.初生演替

D.次生演替

答案:B

解析:由于生活习性的不同,“四大家鱼”分布在池塘的不同水层中,这是水生动物的分层

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5.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的乔木构成一个种群

B.竹子的高矮,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C.冬季,云龙湖中的群落只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

D.两个物种的生态位越相近,种间竞争越激烈

答案:D

解析: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的乔木有多个物种,不能构成一个种群,A项错误;群落的垂直

结构指的不是一个种群内高矮不同的个体,而是不同物种(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不同分

布,B项错误;冬季云龙湖中的群落既有水平结构,也有垂直结构,C项错误;两个物种的生

态位越相近,说明它们共同竞争的资源和空间比例越大,种间竞争也就越激烈,D项正

确。

6.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会发生的是()

A.有机物越丰富,土壤的透气性越差

B.地衣使土壤中有机物减少

C.灌木容易得到阳光而取代草本植物的优势地位

D.微生物随有机物增加而减少

答案:C

解析: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有机物越丰富,土壤的透气性越好。地衣中的藻类能

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且能分泌有机酸等,使土壤中有机物增加。在裸岩到森林的演

替过程中,微生物随有机物增加而增加。

7.冬天来临后,仓鼠会进入冬眠状态,群落中的这种变化描述的是群落的()

A.数量特征

B.垂直结构

C.水平结构

D.季节性

答案:D

8.下图是生态位关系图,其中完全符合竞争是不对等的、乙的生态位空间有较大比例被

共占的一组是()

答案:D

解析:A项图显示甲、乙有共同的环境梯度,存在竞争,但是乙的空间被共占的比例较

小;B项图中,甲、乙几乎没有共同的环境梯度,竞争比例小;C项图中甲、乙没有共同的

环境梯度,不存在竞争;D项图中,甲、乙有共同的环境梯度,且乙的生态位空间有较大比

例被共占,甲、乙竞争不对等。

9.海洋水域的上层绿藻较多,中层褐藻较多,下层红藻较多。这种分布主要决定因素是

()

A.不同水层的温度不同

B.不同水层的含氧量不同

C.不同水层的pH不同

D.不同波长的光对水的穿透能力不同

答案:D

10.热带雨林中常见“绞杀”现象,即某些大型藤本缠绕在高大乔木上,依靠乔木的支撑爬

到雨林高层接受光照,最终将乔木“缠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藤本植物借助乔木争夺更多的光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大型藤本植物属于生产者,与高大乔木之间是竞争关系

C.农田里菟丝子也缠绕在大豆等其他植物上,它们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D.乔木被大型藤本“绞杀”,说明藤本植物是优势物种

答案:D

解析:藤本植物借助乔木争夺更多的光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大型藤本植物属于生产者,

与高大乔木之间是竞争关系;农田里菟丝子也缠绕在大豆等其他植物上,它们的种间关系

是寄生;热带雨林中乔木属于优势物种。

11.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往往是有规律的

B.草原中的群落只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

C.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各物种的数量往往是不变的

D.群落演替都要从初生演替开始

答案:A

解析:草原群落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B项错误;演替达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中

的物种组成还会发生少量的变化,各物种的数量也会出现波动,C项错误;群落演替分为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D项错误。

12.在废弃的池塘中长出树林,大约要经历4个阶段:①干涸池塘阶段;②灌木阶段;③乔木

阶段;④草本植物阶段。演替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T③T④

B.②一③一④一①

C.①一②T④T③

D.①一④T②T③

答案:D

解析:废弃的池塘上发生的演替应为次生演替,其初始阶段应为干涸池塘阶段,往下依次

为草本阶段、灌木阶段和乔木阶段。

13.下图为甲、乙、丙三种生物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已知甲和丙之间不存在捕

食关系,则甲和乙、乙和丙的种间关系分别是()

u时间

A.竞争、竞争B.捕食、寄生

C.寄生、竞争D.捕食、互利共生

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乙和丙表现为“同生共死'’的同步变化,则乙与丙之间为互利共生关系;

甲和乙表现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故甲和乙之间为捕食关系。

14.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右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电灯

灯罩

—土壤样品

T—金属筛网

Q——广口瓶

A.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

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

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

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

答案:D

解析:采集的原理应是利用土壤动物的避光、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A项错误;灯罩

的功能是保证更多的光线和热量集中到土壤样品上,B项错误;一些小动物正是通过金属

筛网向下移动进入广口瓶的,C项错误;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

作用是杀死样本,并进行防腐处理,D项正确。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1个

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5.关于池塘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垂直方向,鱼类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鱼类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依赖于溶解氧

C.池塘中的群落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

答案:BC

解析:池塘中,植物的垂直分层导致以不同植物为食的鱼类也出现分层,如四大家鱼中以

浮游植物或浮游动物为食的鳍鱼、觞鱼分布在水的上层,以沉水植物为食的草鱼分布在

水的中层,而肉食性的青鱼则分布在水的下层;池塘中从岸边到中心分布着不同类群的植

物,必然导致池塘中的动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有差异,故池塘中的群落有水平结构。

16.下列有关种间或种内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寄生生物一定是动物,宿主可能是动物也可能是植物

B.种间竞争必然导致一种生物灭亡,另一种生物生长得更好

C.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一旦分开,两种生物有的能独立生活

D.食物短缺时妒鱼以幼小的妒鱼为食,不属于捕食,属于种内斗争

答案:CD

解析:病毒、细菌等微生物以及个别植物也可以进行寄生生活;两种具有种间竞争关系的

生物的生存能力相当时,不会导致一种生物灭亡,两种生物可共同生活;互利共生的生物

分开后至少有一种生物不能独立生活,比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分开,根瘤菌无法独立生

活;大统鱼吃小妒鱼属于种内斗争。

17.下列关于落叶阔叶林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的水平结构与环境条件无关

B.群落结构的改变与季节变化有关

C.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D.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答案:BCD

解析: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光照强度的不同、土壤湿度

和盐碱地的差异、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

分布着不同的生物,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因此群落的水平

结构与环境条件有关。

18.下列研究某原始森林的种群和群落所涉及的问题中,属于种群水平研究范畴的是

()

A.各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B.单位面积印度榕树的数量

C.各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D.各种群的年龄结构

答案:BCD

解析:各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种间关系,是群落水平的研究范畴;单位面积印度榕树

的数量属于种群密度,各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和各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三者都属于种群水平的研究范畴。

19.下面是某地沙丘上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沙丘上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引起上述群落演替的环境因素最可能是该地区雨水增多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中所有种群的数量都呈“S”形增长

D.不同时期群落中优势种群不同与植物对光、肥、水等的生长需求不同有关

答案:c

解析:在沙丘、裸岩等上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项正确;植物类群的增加受多种环

境因素影响,如土壤含水量、温度、光照、矿质元素等,不同地区、不同植物、不同生长

时期影响因素不同,干旱地区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水,B、D两项正确;演替中优势

种的数量会增加,而劣势种的数量一般会减少,甚至消失,C项错误。

20.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

植和封山育林的措施对其进行了治理。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

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①②③的种群密度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C点后,该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一定是乔木

B.图中A-B阶段,物种②种群密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C.图中O-A阶段,群落中不存在分层现象

D.图中8一。阶段,物种②比物种①更能耐受弱光环境

答案:D

解析:由于山区坡地水资源短缺,c点后,该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不一定是乔

木,A项错误;图中A—3阶段,物种②种群密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项

错误;图中O—A阶段,群落中同样存在分层现象,C项错误;图中阶段,物种①的数

量不断减少甚至消失,而物种②的数量减少,但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故物种②

比物种①更能耐受弱光环境,D项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4分)

21.(10分)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回答下列问

题。

(1)图中A装置是,B装置是o

(2)图中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的习性进行采集的。

(3)许多土壤小动物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原因

是O

(4)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o

答案:(1)诱虫器吸虫器(2)避光、避高温、趋湿(3)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

能力,而且身体微小(4)使空气流通

解析:(1)图中A、B装置分别是诱虫器和吸虫器。(2)诱虫器营造的是有温度差异、明暗

差异和湿度差异的环境,所以该装置是利用土壤小动物的避光、避高温、趋湿的特性进

行采集的。(3)部分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强,且身体微小,所以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记重

捕法进行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4)为了使空气流通,应将土壤与花盆之间保留

一定的空隙。

22.(10分)下图是一个云杉林群落被砍伐后所发生的几个变化阶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

列问题。

云杉林A

砍云杉定居阶段

(云杉、杨、,桦混爻

阔叶树种阶段I

消(桦树、山杨群落)

退生

杂草I.落

一砍伐遗迹

(1)“砍伐消退''过程说明了o

(2)从群落演替类型方面来看,“复生”过程属于。

(3)云杉林被砍伐后发生变化的方向和速度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其中,来自群落内部的

因素有,来自外界环境的因素

有o(各举两例)

(4)新生的云杉林和砍伐前的云杉林不完全一样了,原因是o

答案:(1)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一定影响(2)次生演替(3)种子的数量和散布、动物

的活动人类活动、气候变化(4)演替需要的时间长,在此期间环境条件可能会发生变

化,而且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1)人类活动会影响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人类砍伐可以使云杉林消退。(2)

云杉林消退后仍保留原有土壤条件和植物种子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3)影响群落演替的根本因素是内部环境的变化,如种子的数量和散布、动物的活动等,

但外界环境的变化,如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也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4)演替

需要的时间长,在此期间环境条件可能会发生变化,而且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

导致新生的云杉林和砍伐前的云杉林不完全一样。

23.(11分)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

叶林逐步得以恢复,其群落变化顺序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草丛群落一针叶林群落一针阔叶混交林群落一常绿阔叶林群落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演替。草丛群落T针叶林

群落过程中,某些植物种群之间存在着种间竞争关系,这属于水平研究的问

题。针叶林群落逐渐取代了草丛群落,其主要原因是。

(2)4种群落的名称是根据群落中的命名的。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

象较为(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

(3)欲调查草丛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

到。

答案:(1)次生群落针叶林中的植物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2)优势种群复杂针叶林中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

(3)样方随机取样

解析:(1)常绿阔叶林遭到砍伐后,原有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

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在该条件下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群落中各

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群落的演替情况等都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针叶林

中的植物比草丛中的植物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因而针叶林群落比草丛群落具有更大

的竞争力,在演替过程中能逐渐取代草丛。(2)群落的名称是根据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命名

的。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导致动物也

具有类似的分层现象。与草丛群落相比,针叶林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更复杂,故动

物分层现象较复杂。(3)常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

样。

24.(10分)生态位表示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阈值。在自然环境里,

每一个特定位置都有不同的生物,其活动以及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取决于它的特殊结构、

生理和行为,故具有自己的独特生态位。

(1)据生态位内涵可知,每种生物占有各自的空间,在群落中具有各自的功能和营养位置,

以及在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变化梯度中所居的地位。一个物种的生态位是按其—

来确定的。

(2)在某时期内,该草场蝗灾严重,为了掌握灾情,对该草场的几种蝗虫的种群密度进行调

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狭翅雏蝗

一宽须蚁蝗

-O-红腹牧草蝗

亚洲小车蝗

1015202530

蝗虫密度/(只由々)

①调查某种蝗虫若虫(跳蛹)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法。根据实验结果可建立—

模型。当蝗虫密度小于15只/n?时,的采食不能促进牧草的再生长。

②为避免农药灭蝗虫带来的环境污染,现行大面积施用蝗虫微抱子虫(蝗虫的寄生虫)可

以很好地控制蝗灾,此方法属于防治。草原群落的是区别不同草

原群落的重要特征。

答案:(1)食物和生存空间(2)①样方数学亚洲小车蝗②生物物种组成

解析:(1)据生态位内涵可知,每种生物占有各自的空间,在群落中具有各自的功能和营养

位置,以及在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变化梯度中所居的地位。因此,一个物种的生态位

是按其食物和生存空间来确定的。(2)①调查植物或活动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均可

采用样方法。根据实验结果可建立数学模型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由图中曲线可知,当蝗虫

密度小于15只/n?时,主要是亚洲小车蝗对牧草产量影响较大,因为亚洲小车蝗的采食导

致牧草产量下降,因而不能促进牧草再生长。②为避免农药灭蝗虫带来的环境污染,现在

实行大面积施用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