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7 《荷叶·母亲》 课件_第1页
【新教材】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7 《荷叶·母亲》 课件_第2页
【新教材】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7 《荷叶·母亲》 课件_第3页
【新教材】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7 《荷叶·母亲》 课件_第4页
【新教材】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7 《荷叶·母亲》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叶·母亲冰心导入《母亲》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请同学们诵读这首小诗,从中你能感受到怎样的情感?这是一曲母爱的颂歌。当心灵需要寻找归宿时,母爱就是最安全、最温馨的寄寓之所。母亲那温暖宽厚的怀抱永远是儿女灵魂的避风港。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冰心生命深处最真切的体验,是冰心毕生歌颂和追求的主题。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培养语感。2、鉴赏文章象征、借景抒情等写作手法,品析文章精美的语言。3、领悟文章中美好的母子亲情。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被称为“世纪老人”。

1919年8月,冰心在《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写作背景

冰心的创作曾受泰戈尔影响,其作品风格与泰戈尔有相似之处。作品都简洁、清新、细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撷取细小的物象,捕捉刹那间的灵感,抒发内心丰富的情感,蕴含着深深的哲思。

本文是作者看见雨中的红莲垂在荷叶下,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就好像母亲呵护着自己的儿女,不让他们受到伤害一样,从而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散文诗。字词积累并蒂(

)攲斜()

姊妹()

徘徊()

菡萏(

遮蔽()流zhuǎn()荫bì(

)心xù()dìqīzǐpáihuáihàndànzhē转蔽绪词语解释花瑞:菡萏:攲斜:徘徊:这里指花带来的好兆头。荷花的别称,这里指红莲含苞未放。倾斜,歪斜。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整体感知朗读文本,把握感情基调,注意节奏变化,感受“我”的心情变化。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感情基调:低沉朗读节奏:缓慢有些烦闷整体感知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感情基调:不安朗读节奏:急促仍是不适意

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感情基调:无助朗读节奏:稍缓慢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整体感知

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感情基调:轻松朗读节奏:稍快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感情基调:感动、昂扬朗读节奏:欢快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整体感知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自然环境红莲的形态心情

本文主要描写的事物是“红莲”。作者一共四次写到红莲,每一次看红莲时的自然环境和红莲的形态是怎样的?作者的心情如何?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开满亭亭

烦闷雷声大作,雨愈下愈大左右攲斜不适意雨肆意地下着,大荷叶慢慢倾侧了下来被大荷叶覆盖不宁的心绪散尽雨势并不减退,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水珠不动摇深深受感动文本研读1、本文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写与祖父赏莲,作平淡的铺垫,是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文本研读2、作者说“深深地受了感动”,仅仅是因为看到了什么而感动,还是因为联想到了什么而感动呢?

首先看到在狂风暴雨中,是荷叶用脆弱的身躯为红莲挡住了风雨的侵袭。由这幅情景联想到母亲对儿女的呵护,荷叶保护红莲就像母亲保护儿女一样。作者内心被深深触动,想到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地帮助自己。让人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文本研读3、作者借助圣洁美丽的景物赞美了世上至善至美的亲情,美丽的景和感人的情是通过优美的语言传达给我们的,你认为哪句话写得美?①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开满”和“亭亭”写出花开得很精神抖擞的样子,富有生命力。②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繁密”写出了雨下得急,“攲斜”写出了红莲不堪风雨侵袭楚楚可怜的样子。文本研读③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几句运用了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直接抒发了对母爱的赞美之情。“心中的雨点”象征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结尾句直抒胸臆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表达了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爱恋。文本研读4、这里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用荷叶覆盖红莲,象征母亲对女儿的心灵庇护。母亲没有正面出场,只写到一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身边”。作品写母亲,完全使用象征手法,对雨中红莲与荷叶情态的细腻描写是作品的精彩之处,既表现出母爱的动人,也表现出女儿对母亲的深厚依恋。“母亲”正是这样一个母爱的化身。课堂总结这首散文诗通过写红莲盛开、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对儿女的呵护及关爱,歌颂了伟大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依恋之情。写作特点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写荷叶在风雨中保护红莲的景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的赞美之情。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荷叶象征母亲,红莲象征被母亲的爱呵护着的“我”,白莲象征失去母爱而被环境所击倒的孩子,以细腻的手法衬托出母亲高大慈爱的形象。对比阅读比较上一节课学过的《金色花》,它们有什么不同?相同之处:《金色花》《荷叶·母亲》母爱主题象征手法语言清新雅致对比阅读不同点《金色花》《荷叶·母亲》人物形象淘气的孩子和贤淑的母亲呵护心灵、保护孩子的母亲思想内容孩童对母亲的热爰和亲昵少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构思角度模仿儿童的口吻和心理,想象虚拟之境描写眼前之景、现实之事语言风格活泼、口语化典雅、书面化对比阅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它有诗的情绪与想象,像诗一样精粹、凝练,却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而是以散文形式呈现。阅读下面描写母爱的古诗,思考散文诗有怎样的特点?当堂检测

用“母亲啊,你是________,我是________,除了你,谁是我_____________。”的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