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湖南师大附属中学高考冲刺模拟试卷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根据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学说揭示出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本质B.细菌的抗药性突变都是长期滥用抗生素的结果C.进化过程中具有捕食关系的动物发生共同进化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下列关于变异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倍体育种目的是得到具有优良性状的单倍体B.人工诱变处理可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性状C.通过杂交、筛选,可定向集合亲本的优良基因D.DNA重组技术可克服物种间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3.肿瘤细胞一旦死亡就会释放钾离子到细胞外,钾离子通常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细胞外增加的钾离子可降低免疫细胞活性,阻止它们的抗肿瘤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发挥抗肿瘤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外高浓度钾离子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减少C.细胞外低浓度钾离子是免疫细胞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D.死亡的肿瘤细胞释放钾离子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性4.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建构模型法、同位素标记法、荧光蛋白标记法、类比推理法、假说一演绎法等方法或技术。下列研究中,使用的方法或技术不相同的一组是()A.T2噬菌体侵染实验和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B.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C.制作生物膜模型和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D.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和现代生物学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5.如图是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的传递机制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若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e过程发生于核糖体中B.若该图表示膝跳反射的过程,则b表示大脑皮层,c表示相应肌肉C.若图表示内环境中成分的单方向联系,a为组织液,b为淋巴,c为血浆D.若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d和e为不同物质6.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1比值的是()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与含15N的DNA数量之比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C.酵母菌同时进行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并消耗相同葡萄糖时,吸入的O2与产生的CO2总量之比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7.将乳酸菌接种在充满5%葡萄糖溶液的培养瓶中,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定时取样并调查菌体密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乳酸菌分解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B.乳酸菌分解葡萄糖的过程属于物质氧化分解过程C.菌体内NADPH和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下转化为乳酸D.因缺乏其他营养物质,瓶中乳酸菌不会大量增殖8.(10分)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RNA聚合酶在细胞核内合成后,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质B.蛋白质和脂质是核膜的主要成分,核膜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C.人体内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孔的数量多,核仁体积大D.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内DNA的含量保持稳定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为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信息传递和调节的问题:(1)在A、B、C三图中,靶细胞对信息的接受具有相似的结构基础,即_______,其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因其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而具有特异性。(2)方式_______可表示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在免疫调节中也存在这种信息交流方式,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方式B中的靶细胞只能是甲状腺细胞,此时信息分子是____________,其分泌量受到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信息分子的调节,这是__________调节机制。(4)在体温调节过程中下丘脑传递信息的方式有_________(填字母);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下丘脑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增多,由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5)若方式C中的神经细胞受到适宜刺激,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则图中a段表示__________电位,b点时Na+________(内、外)流,c点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此时K+________(内、外)流。若添加了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通道蛋白抑制剂)后,则a段电位的变化曲线是(______)10.(14分)新型冠状病毒英文缩写为COVID-19,是一种RNA病毒。该病毒入侵人体后,先在细胞内大量增殖,然后释放出去侵染更多细胞。病毒释放的过程会导致细胞解体,免疫系统识别到解体细胞释放出来的物质发生免疫反应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细胞因子若分泌过多,就会造成自体细胞损伤,尤其是使患者肺功能受损。(1)免疫系统消灭侵入人体的COVID-19,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功能。(2)被COVID-19侵染的呼吸道细胞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其表面含有________可被________细胞识别,识别后的细胞增殖分化并发挥免疫效应。此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3)将治愈患者的血浆输入其他患者体内具有较好疗效。专家检查康复人数发现其体内含有多种COVID-19抗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冠状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2019年全国多个城市出台了本市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我们每天产生的塑料垃圾是惊人的,怎样处理塑料垃圾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能分解聚乙烯(塑料的成分)的微生物:聚乙烯分解菌,它能分泌聚乙烯降解酶降解塑料,从中获取能量。(1)聚乙烯分解菌与目前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筛选聚乙烯分解菌过程中,应选择含___________丰富的垃圾场土壤,制作培养基时,应将___________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并使用___________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3)在制备培养基时,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量各组分,将其溶解、定容后,需先调节培养基的pH,再灭菌倒平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倒平板时的温度一般是5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所选土壤样品中聚乙烯分解菌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甲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10、140和149,取平均值133。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和176,取平均值124。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___________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5)为测定聚乙烯降解酶降解塑料的能力,需要先将该分离出来,常用凝胶色谱法,凝胶色谱法分离聚乙烯降解酶的基本过程:样品加入后进行洗脱,而后收集聚乙烯降解酶。最后收集到的蛋白质样品与刚洗脱时收集到的蛋白质相比,分子质量较___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12.研究小组探究不同浓度的IAA、乙烯利及二者的混合溶液对大豆下胚轴不定根形成的影响,结果如下。组别A组B组C组A0A1A2A3B0B1B2B3C0C1C2C3IAA010501000105010001050100乙烯利00001010101050505050不定根平均数量(条)12213228101928357161936请回答:(1)对大豆的下胚轴进行激素处理时常用浸泡法,这种处理方法对激素浓度和处理时间的要求是____________。(2)A组实验中IAA对大豆下胚轴生根的作用____________(表现/未表现)出两重性,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3)本实验表明不同浓度的IAA和乙烯利混合溶液共同作用时乙烯对植物不定根形成过程中有促进和抑制两种相反的调控作用。①支持乙烯对不定根形成有抑制作用的证据是___________;②支持乙烯对不定根形成有促进作用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4)进一步研究发现生长素能调控不定根发育的相关基因的表达,说明激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详解】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并未从本质上解释遗传和变异,A错误;
B、细菌的抗药性突变是不定向的,其抗药性升高是人为使用抗生素后选择的结果,B错误;
C、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捕食关系的动物发生共同进化,C正确;D、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新物种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如四倍体西瓜的培育,D错误。
故选C。2、A【解析】
1、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2、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详解】A、单倍体育种的主要目的是可以在明显缩短育种年限,A错误;B、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用紫外线、X射线诱变处理能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性状,B正确;C、杂交育种是指通过杂交、筛选,定向集合亲本的优良基因,可将多个优良性状组合在同一个新品种中,C正确;D、基因工程技术可对目的基因进行定向操作,克服物种间远缘杂交障碍,D正确。故选A。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及其应用,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掌握生物变异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识记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原理、方法及优缺点等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项。3、C【解析】
癌细胞的特征:(1)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细胞表面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降低,导致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减小,易于扩散转移;(4)失去接触抑制。【详解】A、发挥抗肿瘤功能的细胞是效应T细胞,A错误;B、细胞外高浓度钾离子导致免疫细胞活性降低,并非数量减少,B错误;C、细胞外增加的钾离子可降低免疫细胞活性,因此细胞外低浓度钾离子是免疫细胞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C正确;D、死亡的肿瘤细胞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D错误。故选:C。关键:识别并消灭肿瘤细胞通过细胞免疫中的效应T的接触引起,不是浆细胞,浆细胞只是产生抗体,发挥体液免疫的功能。4、A【解析】
遗传学中常见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有:
(1)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研究的伴性遗传等。
(2)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指的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3)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详解】A、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所用的方法为同位素标记法,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用该方法,A符合题意;B、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不符合题意;C、制作生物膜模型和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都用到了构建模型的方法,C不符合题意;D、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和现代生物学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都运用了荧光标记技术,D不符合题意。故选A。本题考查科学实验的实验方法,掌握不同阶段各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B【解析】
翻译即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机器。非条件发射是先天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细胞外液组成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细胞外液相互联系。上图也可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下丘脑和垂体都是内分泌腺。【详解】A、若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e过程为翻译过程,发生于核糖体中,A正确;B、膝跳反射中枢在脊髓不在大脑皮层,B错误;C、组织液、淋巴、血浆的流动方向是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少部分组织液可通过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渗入血浆,组织液可穿过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液,淋巴液通过淋巴循环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浆,C正确;D、若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d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e表示促甲状腺激素,D正确。故选B。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对于真核生物来说,转录发生在细胞核,而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对于原核生物来说,转录和翻译都发生在细胞质中,拟核周围。组织液、淋巴、血浆三种细胞外液间的流动关系如下:6、C【解析】
1、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子细胞中;2、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反应式是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3、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个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1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减数第二次分裂1个卵细胞+3个极体;4、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详解】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为2个,所以不含15N的DNA与含15N的DNA数量比=(8-2):2=3:1;A正确;B、Yy×Yy→3Y_、1yy,Rr×RR→1R_,所以后代表现性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3:1,B正确;C、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分解1mol葡萄糖需消耗6molO2,并生成6molCO2,进行无氧呼吸时消耗1mol葡萄糖生成2molCO2,所以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相同时吸入O2的量与两者产生的CO2总量之比6:(6+2)=3:4,C错误;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因此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3:1,D正确。故选C。结合基因分离的实质、有氧呼吸的过程、卵细胞的形成和DNA的复制方式分析选项是解题的关键。7、C【解析】
乳酸菌分解葡萄糖的过程为细胞呼吸,属于物质不彻底氧化分解过程,氧化分解后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另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菌体内NADH和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下转化为乳酸。【详解】A、乳酸菌分解葡萄糖释放的能量中约69%的以热能形式散失,A正确;B、乳酸菌分解葡萄糖的过程属于不彻底氧化分解过程,B正确;C、NADPH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产物,C错误;D、菌体繁殖需要除C、H、O
外其他元素,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等,培养瓶中仅含葡萄糖溶液没法大量繁殖,D正确。故选C。8、A【解析】
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详解】A、RNA聚合酶属于蛋白质,其合成场所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后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A错误;B、蛋白质和脂质是生物膜包括核膜在内的主要成分,核膜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B正确;C、人体内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由于DNA转录生成的mRNA要经过核孔出来,所以核孔多,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而蛋白质又在核糖体上形成,所以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仁体积大,C正确;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内DNA和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其含量保持稳定,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9、受体A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效应T细胞识别裂解靶细胞等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反馈B和C抗利尿激素静息电位内流外负内正外流A【解析】
题图分析:上图中,A表示通过细胞的直接接触进行信息交流;B表示信号分子通过血液循环与靶细胞进行信息交流;C表示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下图中,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由于K+外流所致,Na+与动作电位形成有关,所以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通道蛋白抑制剂)对静息电位没有影响。【详解】(1)在A、B、C三图中,靶细胞对信息能够接受,是因为具有相似的结构基础,即受体,其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因其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而具有特异性。(2)精卵细胞的识别是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完成的,如图中A方式;在免疫调节中也存在这种信息交流方式,例如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效应T细胞识别裂解靶细胞等。(3)B图中的靶细胞若是甲状腺细胞,则信息分子是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其分泌量受到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两种信息分子的调节,这属于反馈调节机制。(4)在体温调节过程中下丘脑传递信息的方式有B和C,例如甲状腺激素分泌可通过B方式,即下丘脑通过释放相关激素分级调控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肾上腺素分泌直接受下丘脑的传出神经支配,即C方式。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下丘脑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由垂体释放后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5)图中a段表示静息电位。受到适宜的刺激后,Na+内流逐渐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b点时Na+内流,当达到峰值后,Na+通道关闭,K+外流,逐渐恢复静息电位,由图可知,此时c点膜两侧的电位仍表现为外负内正。若添加了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通道蛋白抑制剂)后,会抑制动作电位产生,但对静息电位没有影响,故a段电位的变化曲线如A所示。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膜的信息交流和兴奋产生的形成机理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0、防卫靶细胞抗原T细胞COVID-19含有多种不同的抗原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解析】
1、免疫系统有三大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2、体液免疫主要依靠抗体发挥作用,细胞免疫主要依靠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详解】(1)人体可通过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阻止并消灭侵入机体的COVID-19,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2)被COVID-19侵染的呼吸道细胞在免疫学上称为靶细胞,可被效应T细胞识别。COVID-19表面含有可被T淋巴细胞识别的相应的抗原,T淋巴细胞识别COVID-19后被激活,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此过程属于细胞免疫。(3)一种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康复者体内含有多种COVID-19抗体,说明COVID-19含有多种不同的抗原。由于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不稳定,所以更容易发生变异。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11、聚乙烯分解菌有细胞结构,新型冠状病毒无细胞结构废旧塑料(聚乙烯)聚乙烯高压蒸汽避免调pH时再次造成微生物污染温度过高不便于用手操作,温度过低培养基将发生凝固乙同学乙同学的结果中,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悬殊小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通过色谱柱的路程较短,移动速率较快【解析】
选择培养基是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可用来微生物计数。【详解】(1)聚乙烯分解菌属于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2)要筛选聚乙烯分解菌,应选择含废旧塑料(聚乙烯)丰富的垃圾场土壤,制作培养基时,应将聚乙烯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并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3)为避免调pH时再次造成微生物污染,需先调节培养基的pH,再灭菌倒平板。倒平板时的温度一般是50℃的原因是温度过高不便于用手操作,温度过低培养基将发生凝固。(4)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悬殊,故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5)在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聚乙烯降解酶的过程中对分子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免疫治疗肿瘤介绍
- 医疗实验室废水处理与环保要求考核试卷
- 信托公司资产质量评估与控制考核试卷
- 康复外出学习心得
- 纺织工厂消防安全培训
- 中耳炎的治疗
- 蓝玉项链公园规划
- 慢性脊柱病健康教育
- 吞咽困难康复训练
- 患者健康教育程序
- 02565+24273中医药学概论
- 2023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直属单位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2024-2025学年度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卷(含答案)
- 《旅游概论》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1000亩水产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量子计算与区块链
- 微电子器件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 广东珠海市驾车冲撞行人案件安全防范专题培训
- 2022版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基础培训课件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多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 广州市海珠区六中鹭翔杯物理体验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