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件:税收原理_第1页
财政学课件:税收原理_第2页
财政学课件:税收原理_第3页
财政学课件:税收原理_第4页
财政学课件:税收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税收原理本章概要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因此税收理论在财政收入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章对税收的基本术语与分类做出介绍,并对税收原则、负担、效应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讨论最适度课税理论。财政学学习目标1.掌握税收基本术语与分类的理论知识。2.把握税收原则与负担及转嫁的判断标准。3.明确税收对经济活动各个方面的影响。4.深刻理解最适度课税理论的产生条件与运用范围。第一节税收的概念和特征一、税收的概念税收是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一)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二)政府征税的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三)政府征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四)政府征税需借助法律形式二、税收的特征(一)强制性(二)无偿性(三)固定性税收产生的条件

1.剩余产品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前提;2.经常化的公共需要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前提;3.独立经济主体的存在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前提;4.强制性的公共权力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的上层条件。税收是满足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第二节税收术语一、纳税人二、课税对象三、税率四、减税免税五、纳税环节六、纳税期限七、违章(法)处理一、纳税人纳税人(TaxPayer)又称纳税义务人,是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指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它与纳税人有时是一致的,如在税负不能转嫁的条件下;有时是分离的,如在税负可以转嫁的条件下。

纳税人是法律上的课税主体;负税人是经济上的课税主体。二、课税对象课税对象(ObjectofTaxation)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政府据以征税的依据。税源(SourceofTaxation)是税源是指税款的最终来源,或者说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宿。税目(ItemsofTaxation)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计税依据是指税法中规定的政府征税的实际依据。计税依据又称“税基”,税基只是课税对象的一部分。(一)比例税率(ProportionalTaxRate)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或同一税目,不论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二)累进税率(ProgressiveTaxRate)累进税率,是指同一课税对象,随其数量的增大,征收比例也随之增高的税率,表现为将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的课税对象适用由高到低的不同税率。(三)定额税率(Fixed-sumTaxRate)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是指以课税对象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固定的征税数额,它通常适用于从量定额计征的税种。三、税率比例税率单一比例税率如: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差别比例税率一般通过规定税目将课税对象划类的税种。调节利润水平、体现奖限政策产品差别比例税率增值税行业差别比例税率营业税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农业税有幅度的比例税率营业税中的娱乐业5——20%累进税率额累(绝对额)全额累进税率已取消,相当于若干比例税,计算简单;但税负不合理,特别是分界点处。超额累进税率一般所得税,计算公式:(所得额-扣除项目)×税率-速算扣除数率累(相对额)全率累进税率未实行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增值额/扣除项目金额定额税率单一定额税率同一税种只采用一种定额税率。差别定额税率地区差别定额税率资源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分类分项定额税率车辆税有幅度的定额税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四、减税免税减税免税是对某些纳税人或课税对象的鼓励和照顾措施。减税是从应征税款中减征部分税款;免税是免征全部税款。

税额=税基×税率(一)税基式减免(二)税率式减免(三)税额式减免五、纳税环节纳税环节(ImpactPointsofTaxation)是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凡只在一个环节课征的为一次课征制。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节征税的为多次课征制。六、纳税期限纳税期限是纳税人向政府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一)按期纳税按期纳税是根据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通过确定纳税间隔期,实行按日纳税。(二)按次纳税按次纳税是根据纳税行为的发生次数确定纳税期限。(三)按年计征,分期预缴按年计征,分期预缴是按规定期限预缴税款,年度结算后汇算清缴,多退少补。七、违章(法)处理违章(法)处理是政府对纳税人违反税收法律、法令和法规的行为所作的处理规定。它是维护税法严肃性的一种必要措施,也是税收强制性的具体体现。1、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识地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逃避国家税款的违法行为。在纳税义务已经发生并且能够确定的情况下,采取不合法的手段以逃脱其纳税义务的行为。2、骗税:是指采取弄虚作假和欺骗手段,将本来没有发生的应税行为虚构成发生了应税行为,将小额的应税行为伪造成大额的应税行为,从而从国库中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行为。3、漏税:是指纳税人出于无意而未交或少交税款的违章行为。4、欠税:是指纳税人不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违章行为。5、抗税:是指纳税人对抗国家税法,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一种违法行为。违章处罚措施:对上述现象根据情节轻重分别采取限期改正;加收滞纳金;罚款;扣押、查封财产;通知纳税人开户行暂停付款直至追究刑事责任。第三节税收分类税收分类就是按某一标准,把性质相同的或相近的税种归为一类,把不同的税种归入不同类,加以区分。一、以课税对象性质为标准划分流转课税、所得课税、财产课税、资源课税、行为课税二、以税负是否容易转移为标准划分直接税、间接税三、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划分价内税、价外税四、以计税依据为标准划分从量税、从价税五、根据税收使用和管理为标准划分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以税收收入的形态为标准分为实物税和货币税;以税收收入的用途为标准分为一般税和特定税;以税收的存续时间为标准分为经常税和临时税;以税种的独立性为标准分为正税和附加税;以纳税人的法律性质为标准分为自然人税和法人税。第四节税收负担与税负转移一、税收负担二、税负转移一、税收负担(一)税收负担的含义税收负担(TaxBurden)是指一定时期内由于政府征税而给纳税人造成的经济利益的损失,简称税负。(二)税收负担的分类1.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2.名义税负与实际税负(三)税收负担水平1.宏观税率2.最佳税率二、税负转移(一)税负转移与归宿的含义所谓税负转移(TaxShifting)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或压低商品购进价格等办法把税负转移给他人负担的一种经济现象。税负归宿(TaxIncidence)是与税负转移密切相联系的一个税收范畴。所谓税负归宿,一般是指处于税负转移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与税负转移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逃税。所谓逃税是指纳税人以不合法的手段逃避纳税义务,包括偷税、欠税、抗税等。(二)税负转移的方式1.前转(ForwardShifting)2.后转(BackwardShifting)3.混合转4.税收资本化所谓消转,自我消化税款。(三)税负转移的实现条件1.税种形式对税负转移的影响所得税不容易转移。2.商品供求弹性对税负转移的影响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比较,谁大谁主动,谁小多承担。转嫁因子=Es/(Es-Ed)为消费者承担的税收;-Ed/(Es-Ed)为生产者承担的税收。弹性是个代数值。政府征税PQ0DS3.课税范围:课税范围广的商品税容易转嫁,课税范围窄的难以转嫁。5、利润最大化:在税负和商品减少量之间进行权衡,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4、替代品与互补品:当分析替代品的税收效应,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比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会低估税收对价格的影响;分析互补品的税收效应,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比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会高估税收对价格的影响。(四)税负转移的效应1.利益再分配效应2.促进供求平衡效应3.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效应第五节税收原则财政原则

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税收原则是税收制度建立和税收政策贯彻执行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是知道课税对象选择、税制结构布局和税收征管方面的战略要求。税收的财政原则是指一国税收应保证政府职能的基本需要。横向公平纵向公平机会标准受益标准能力标准经济效率行政效率征收成本纳税成本第六节税收效应税收效应(TaxEffect)是指由于政府课税而减少了纳税人的经济利益,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是指由于政府征税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从而降低了商品的购买量和消费水平,进而影响纳税人的有关决策行为。不改变相对价格的情况下而改变效用水平。如:税收激励纳税人更努力工作来增加收入以弥补税收负担。等量不同税种对某一行为的影响是一样的,这就是税收效应等价。政府课征一次性税收的结果是使纳税人的收入减少,只能减少商品的购买量,从而降低了消费水平,但是他购买的商品数量组合不变。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因政府差别课税而对纳税人商品抉择方面的影响,纳税人针对不同行为的税收待遇不同,而采取的行为选择。不改变效用的情况下而改变相对价格。如:纳税人为减少税收负担而采取的就免不就征、就低不就高的行为选择。同一种税对不同行为的效应是不一样的。消费税——储蓄↑、消费↓;所得税——储蓄↓、消费↑。不同税种对同一行为的效应是不等价的,从而税种的选择是不可替代的。替代效应有两种:积极效应,替代效应与税收调节目标是一致的。如: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消极效应,不是税收调节的预期目标或与目标要求相反。如:高边际累进税率的所得税引起纳税人的闲暇替代部分工作。由于政府对不同商品实行差别课税,结果改变了纳税人的消费选择,消费者的满足程度相应下降。一、税收对生产及生产组织形式的影响二、税收对储蓄、消费的影响三、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四、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一、税收对生产及生产组织形式的影响税收对企业生产的短期影响在短期由于受时间制约,企业无法作比较大的调整,税收对企业生产的影响比较小。税收对企业生产的长期影响在长期由于不受时间制约,企业能对产出作比较大的调整,税收对企业生产的影响比较大。二、税收对储蓄、消费的影响收入效应纳税人将减少当期消费而增加当期储蓄。纳税人由于减少可支配收入,为维持原有的储蓄水平(预期未来消费所绝对必须的)就必须减少现期消费,从而相对提高储蓄在个人收入或收入增量中的比重。或者相反,为了维持现有的消费水平,必须减少储蓄在个人收入或收入增量中的比重。人们所取得的收入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储蓄,而储蓄则是为未来的消费。因此,消费与储蓄的选择也可以说是目前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选择。替代效应所得税征利息税,相当于未来消费要负担税收,会降低储蓄积极性。未来消费有弹性,就会增加现期消费,减少储蓄。消费税储蓄的利息不负担税收,相当于未来消费更合算。现期消费是有弹性的,在既定的收入中会倾向于增加储蓄。储蓄动机出于养老、支付子女教育费以及耐用品等生命周期需要当确定时,增加当前消费。当不确定时,增加储蓄。出于预防不测的保险动机,增加储蓄。高累进所得税率储蓄的妨碍作用大于促进作用。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会影响个人对收入状况的预期及未来消费水平,从而影响储蓄行为。税收对纳税人储蓄行为选择的影响方向是相反的,实际结果受纳税人对消费的时间、偏好、税制以及纳税人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三、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收入效应纳税人将减少当期消费而增加当期储蓄。纳税人由于减少可支配收入,为维持原有的储蓄水平(预期未来消费所绝对必须的)就必须减少现期消费,从而相对提高储蓄在个人收入或收入增量中的比重。或者相反,为了维持现有的消费水平,必须减少储蓄在个人收入或收入增量中的比重。替代效应所得税征利息税,相当于未来消费要负担税收,会降低储蓄积极性。未来消费有弹性,就会增加现期消费,减少储蓄。消费税储蓄的利息不负担税收,相当于未来消费更合算。现期消费是有弹性的,在既定的收入中会倾向于增加储蓄。储蓄动机出于养老、支付子女教育费以及耐用品等生命周期需要当确定时,增加当前消费。当不确定时,增加储蓄。出于预防不测的保险动机,增加储蓄。高累进所得税率储蓄的妨碍作用大于促进作用。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会影响个人对收入状况的预期及未来消费水平,从而影响储蓄行为。税收对纳税人储蓄行为选择的影响方向是相反的,实际结果受纳税人对消费的时间、偏好、税制以及纳税人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四、税收对投资的影响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主要反映在投资报酬、投资能力、投资风险和投资方向四个方面投资报酬投资报酬是指投资收益。税前投资报酬率=实现利润/投资额税后投资报酬率={实现利润×(1-税率)}/投资额征收企业所得税使企业投资报酬率降低,导致企业投资规模收缩。企业投资规模变化幅度同税率高低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投资能力对企业留利的影响企业留利是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股息以后保留在企业的利润,因此,企业所得税对企业留利的影响比较大。在企业实现利润水平既定的情况下,提高企业所得税,将减少企业留利。反之,将增加企业留利。除税率外,也取决于税基;如果税前优惠比较多,税基小,也有利于增加企业留利;反之,如果优惠控制比较严格,将减少企业留利。对企业折旧的影响折旧是固定资产消耗的价值补偿。如果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税收对企业折旧额没有影响。如果以贴现率按现值计算,缩短折旧期限,提高折旧率,使企业推迟纳税,相当于财政无息贷款,有利于企业增加投资能力,税收对企业折旧的形成和固定资产的足额补偿就会产生影响。对发行债券和股票的影响债券利息固定,并在企业成本费用中列支,税收对债券影响较小。企业所得税影响股息和红利的发放,个人所得税又影响股票的实际收益。如果投资者把投资作为报酬的函数,那么,税收直接影响股票的投资规模,间接影响企业获取资金的能力。对贷款的影响企业的利息在成本中列支。税前还贷增加企业还款能力,企业比较容易取得贷款,扩大投资。税后还贷企业归还贷款的能力受到一定的影响。投资风险税收对投资风险影响取决于税收对投资亏损的处理方式。不允许亏损弥补的所得税对投资风险的影响政府在企业赢利时征收所得税,企业亏损时不允许用利润弥补,政府只分享投资利润而不承担投资亏损风险,这不利于风险投资。因为税收减少了风险性投资的预期收益,却没有减少投资风险,增加了投资的相对风险。允许亏损弥补的所得税对投资风险的影响政府在企业赢利时征收所得税,企业亏损时允许用利润弥补,政府不但分享投资利润也承担投资亏损风险,这有利于风险投资。投资方向在所得税方面对一些投资项目给予比其它项目更多的税前扣除或抵扣优惠,就会使政策优惠项目的报酬率提高。在投资税方面对不同项目按不同税率征税会使税率较高的一些项目的投资能力受到更大的影响。由于税收政策制度不可能完全统一,因此,税收对投资方向也会带来一定影响。第七节最适课税理论一、最适课税理论二、最适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一、最适课税理论最适课税理论(theTheoryofOptimalTaxation)是以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为准则,对构建经济合理的税制体系进行分析的学说。它是研究如何以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征收某些大宗税款的理论。二、最适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直接税与间接税搭配理论(二)最适商品课税理论(三)最适所得课税理论(一)直接税与间接税搭配理论1.直接税与间接税应当是相互补充的而非相互替代。2.税制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政府的政策目标。(二)最适商品课税理论1.逆弹性命题。商品税税率的高低应与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小呈反比,又称拉姆齐法则。用公式表示为:tX/tY=ηY/ηX“逆弹性法则”的局限性:只考虑效率,没有考虑公平。社会可能宁愿以较高的超额负担的代价以求得更公平的收入分配的状态。拉姆齐法则的有效程度取决于:①社会对平均主义的偏好程度。若社会只关心效率,这样它还会严格地遵循拉姆齐法则。②穷人与富人在消费方式上的差异程度。若穷人与富人以相同方式消费两种商品,则对商品课以不同税率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