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1页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2页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3页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4页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前两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传说黄帝发明了舟车、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而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纺轮和骨针。此外,人们还发现了一些可能与造车相关的工具遗迹。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A.考古发现与传说均可采信 B.考古发现能印证部分传说C.传说往往比考古更有价值 D.传说与考古发现没有关联2.商朝时期,占卜之风盛行,国家大事诸如祭祀、征战、田猎、收成等都要通过占卜来决定,占卜所用的龟甲和兽骨上刻有大量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从这些甲骨文的内容可以看出,商朝()A.内服与外服的关系 B.青铜器制作工艺精湛C.已经有了成熟历法 D.社会政治与经济状况3.《后汉书》记载,公元前560年,楚共王去世,楚人商议谥号,说“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这可以印证,当时的楚国()A.宗法制度加强 B.已有华夏认同观念C.分封制度破坏 D.成为各诸侯国之主4.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关爱百姓;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强调百姓的重要性;荀子主张“君舟民水”,认为百姓能决定君主的统治。这反映了先秦儒家()A.重视民众力量的思想倾向 B.倡导统治者与民平等C.治国思想获得统治者青睐 D.追求个人自由与公平5.如图为秦朝中央和地方机构关系示意图。这可用以说明秦朝()A.中央与地方矛盾消除 B.国家政令难以畅通C.垂直管理体系的建立 D.地方政府权力扩大6.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一后,原来的六国贵族借着儒家的“克己复礼”妄图恢复周朝的分封制,以取得失去的权势。所以,对于刚刚统一的秦朝来说,统一思想就是维护大一统的关键措施,一场统一思想的文化运动就开始了,手段是激烈了点,但客观效果是明显的。该学者()A.主张秦统治者应以儒家思想治国 B.认为“克己复礼”已经不合时宜C.反对秦始皇对文人进行思想钳制 D.有肯定“焚书坑儒”事件的倾向7.公元9年,王莽诏书称:“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王莽这样做的目的是()A.平均分配土地 B.实行土地国有 C.遏止土地兼并 D.增加财政收入8.表1为《后汉书》中记载的发生于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时的两则史事。这两则史事反映出的政治举措是()表1史事1建武六年(公元30年),条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史事2建武七年(公元31年),光武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令还复民伍A.精简机构 B.整顿吏治 C.惩处腐败 D.铲除朋党9.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宋文帝刘义隆推行土断政策,即通过清查户籍,将侨置郡县的流民编入当地户籍。这一政策的推行主要是为了()A.增加国家赋税和兵源 B.提高南朝的农业产量C.推动民族之间的交融 D.改变士族的特权地位10.曹魏时期,曹操为了壮大自身实力,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大力推行唯才是举的政策。他广纳贤才,不论出身高低贵贱,也不论品行是否有瑕疵,只要有一技之长或治国理政才能的人,就可以得到重用。这()A.标志着九品中正制正式确立 B.是对传统选官方式的突破C.使曹魏政权走向士族化道路 D.导致人才选拔标准的混乱11.《隋书》《资治通鉴》等文献中都有对隋朝粮仓数量和储粮规模的记载。表2所示为后世学者对隋朝部分粮仓储粮情况的统计。表2学者及相关文献粮仓名称储粮数量[唐]杜佑《通典》洛口仓约2400万石[清]顾炎武《日知录》含嘉仓约580万石上述材料有助于说明隋朝统治者()A.生活奢侈浪费 B.崇尚军事武备 C.统治手段残酷 D.重视粮储工作12.隋朝时期,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大运河,工程规模浩大,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运河连接了南北诸多水系。这一工程的主要意义在于()A.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B.满足隋炀帝个人游玩需求C.加速隋朝统一全国的进程 D.成为古代水利工程的开端13.有历史学家在论述古代某一官署时写道:东汉时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该历史学家论述的官署是()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政事堂14.唐朝后期,由于藩镇势力膨胀,威胁到中央,皇帝开始大力提拔宦官,令其掌握禁军,对禁军将领的任命愈发谨慎,从而使禁军的控制权发生变化。这实质上反映了()A.宦官势力的崛起 B.中央集权的加强C.藩镇割据的消除 D.皇权专制的强化15.如图为某同学在历史研究中所搜集到的《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这幅地图最适合探究唐朝()A.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 B.与海外各国贸易繁荣程度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状况 D.海路重于陆路的交通格局16.唐朝时期,诗歌创作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昌盛局面,涌现出了众多闻名遐迩的诗人,如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通俗易懂的白居易等。他们的诗作风格多样,涵盖了边塞风光、民生疾苦、山水田园等广泛题材。这一现象反映出唐朝时期()①古典文学臻于成熟 ②社会环境的开放包容③文化氛围自由活跃 ④边疆地区的深度开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秦穆公时期,为了实现秦国的强大,秦穆公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策略。他重视人才,招揽了百里奚、蹇叔等贤臣,让他们为秦国的发展出谋划策。对内大力修明政治,整顿吏治,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同时,积极发展生产,鼓励农耕,兴修水利,提高农业产量。对外不断开疆拓土,扩大秦国的领土和影响力。——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译本)材料二战国时期,燕国燕昭王即位后,为了改变燕国弱小的局面,他采取了谦卑的态度,用丰厚的礼物招揽贤能之士。出台制度鼓励农业生产,对生产积极的国民给予税收优惠。他关心百姓的疾苦,对死者进行悼念,对孤儿进行慰问,与百姓同甘共苦,赢得了百姓的拥护。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燕国的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摘编自刘向《战国策·燕策》(译本)(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穆公治理秦国策略出台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穆公和燕昭王举措的共同成效。(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秦朝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核心理念,实行严刑峻法,通过严苛的法律和严厉的惩罚来加强对民众的控制。法家思想强调君主的权威和绝对权力,注重以法治国。汉初,统治者目睹了秦朝因暴政而迅速灭亡的惨状,深刻吸取了其中的教训。他们采用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尽量减少政府对民众的干预,让百姓能够休养生息。这一政策使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逐渐稳定。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升。为了加强思想统一,维护政治稳定,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将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儒家强调君臣父子的伦理秩序和仁政理念,有利于巩固统治。——摘编自翦伯赞《秦汉史十五讲》(1)根据材料,指出秦汉时期治国思想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汉时期治国思想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宽广的胸怀治理国家。他深知纳谏的重要性,虚心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魏征等贤臣的直言进谏,这使他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政策中的偏差和失误。他广纳贤才,任用了一大批有才能、有德行的大臣,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专长,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出谋划策。在经济上,他积极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障农民有田可种,减轻他们的赋税和徭役负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在民族关系方面,他采取开明友善的政策,平等对待各少数民族,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通过和亲、册封等方式加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和交流,赢得了各民族的拥护和爱戴,被尊称为“天可汗”。材料二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怀着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改革决心,励精图治,致力于整顿吏治。他选拔了一批有能力、有担当的官员,严厉打击贪污腐败,清除了官场中的积弊,营造了一个相对清明的政治环境。同时,他大力发展经济,采取了一系列鼓励生产、促进商业繁荣的政策,如减轻赋税、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等,使得唐朝的经济迅速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在他的治理下,唐朝进入了全盛的“开元盛世”时期,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然而,唐玄宗却在其统治后期逐渐沉迷于享乐之中,不理朝政。他还重用杨国忠等奸臣,任由他们结党营私、贪污受贿,导致政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逐渐尖锐。这种巨变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使唐朝由盛转衰,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国家陷入了长期的动荡和混乱之中。——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胡戟等《二十世纪唐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治国举措。(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