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04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在秩序中讲好文明的故事素材:当地时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通过决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由15个建筑要素构成,全长7.8公里。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北京中轴线起源于元代。随着元大都的建立,中轴线雏形开始显现。城市建设者以积水潭为中心勾勒出城市中轴线,形成了最初的城市布局。到了明代,北京中轴线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内城和外城的建设使中轴线向南延伸至永定门,形成了择中而居、东西对称的布局,造就了今天我们所见的7.8公里长的中轴线。北京中轴线一共15个遗产构成要素,是统领整个老城规划格局的建筑与遗址的组合体。北京中轴线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群、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组成。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见证了影响中国都城营建传统两千余年的理想都城秩序。晨钟暮鼓,既象征国家的典仪,也融入了人民的生活之中。北京中轴线饱含着文明之美,是一个国家所有民众同享的财富,“美美与共”的思想更随着申遗得到世界的认同。而建筑中暗含“守中守正”的秩序观念也展现出当代中国的时代风貌,在世界格局趋于复杂的当下呼唤整体与和谐。适用话题:世界遗产文旅焕新适用话题:世界遗产文旅焕新古都新魂世界之光文化永续文化自信城市文明传统价值角度1、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于城之轴触摸古都的历史文脉。申遗给北京带来了巨大活力,激发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唤起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和自觉,大家一起来开展创作,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其价值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北京中轴线保护本身,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北京中轴线的成功申遗,标志着中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又一重要成就,也是对北京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展示和推广。随着北京这座古城的不断发展,北京中轴线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轴线,正逐渐成为中国文化面向世界展示的窗口,向世界讲述着中国的故事。角度2、申遗成功,文化永续。北京中轴线申遗的过程中,北京市民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钟鼓楼脚下百姓的老房子连房顶都焕然一新,百姓自己家的社区也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无论是皇家宫苑还是坛庙城楼,都已成为公众共享的空间。漫步于这条历史与现代交织的中轴线上,每一步都似乎在跨越时空,让我们得以触摸北京的历史脉络,感受古都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这些遗产点不仅在建筑艺术上各具特色,更承载着人们对传统价值和秩序的追求,拥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角度3、中华文明“中”、“和”文化传统的有力见证。《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意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和”意为均衡有序,和谐稳定。“中”、“和”理念落实在城市选址、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等层面,即表现为追求以中为尊、均衡对称的布局。《吕氏春秋》说:“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中国古代典籍将都城选址的“择中”位置与天地万物的调合、国家社会的安定紧密联系在一起。北京中轴线作为都城的核心建筑群,通过择中选址、对称格局,象征并强化了国家政权的崇高性和礼仪秩序的重要性。同时,中国古代城市和建筑又具有居北面南的朝向。《周易》说,“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对“择中”观念的强调及居北面南的朝向共同建构了中国都城中轴线的规划格局。均衡对称分布于北京中轴线之上与两侧的建筑群,表现出从区域选址到建筑设计层面一以贯之的规划理念和秩序观念,体现出中国自古以来通过城市营造寄托社会和谐安定的美好追求。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居中布置国家纪念性建筑,东侧中国国家博物馆、西侧人民大会堂分别对应太庙、社稷坛,坚持了中华文明“中”、“和”理念,延续了“左祖右社”的文化传统,表达了中国长期以来对人和现实社会的尊重,为北京中轴线突出价值的时代完整性提供了重要支撑。角度4、中国独特建筑美学和审美意趣的物质见证。北京中轴线的规划格局体现了《考工记》所载理想都城范式,展现出气势恢宏、秩序井然的整体空间形态,在和谐统一的秩序中蕴藏着对比与变化,营造出富于韵律变化、礼乐交融的空间体验。北京中轴线的各区段蕴含着严整的比例关系。内城区段从钟楼至景山北门,从景山北门至故宫午门,再从午门至正阳门箭楼,三段距离相同,均约等于故宫和景山,即宫城和御苑的进深。天安门广场在规划设计时也延续了传统格局与尺度。这些比例关系构成了北京中轴线与宫城建筑群尺度的内在联系,塑造了段落节点间的韵律节奏,使北京中轴线各部分与整体尺度形成了有机统一的关系,将历史与现代的城市空间融于一体。北京中轴线之上及其两侧的建筑形制遵循严格的等级性、制度性,根据位置、功能、使用者的差别,在建筑台基、屋身、屋顶、材料、色彩、装饰等各个方面采用系统化的设计语言,将等级差异性蕴含于内在秩序性,构成统一整体。角度5、延续至今的国家礼仪传统的特殊见证。自古以来,礼仪祭祀活动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就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左传》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北京中轴线凸显了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和建设对于礼仪秩序的强调,并与百姓日常生活所需的多元功能空间串联,展现出北京老城丰富而多样的文化传统。北京中轴线上的宫苑建筑与其两侧的祭祀建筑均围绕着礼仪制度进行规划和建设。角度6、中轴线是北京的“龙脉”。北京中轴线经过7个多世纪的积淀和完善,既吸收前代都城规划设计理念和实践成果,延续古老的以中轴线为都城规划设计基准线的历史传统,又根据北京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增加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内涵,彰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和创新性。北京中轴线历经元、明、清3个由不同民族建立的王朝并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见证了儒、释、道以及各种与农业相关的自然神信仰的并存,贯穿了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集中体现。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向世人展示了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成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得到了世界广泛认可,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增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力量。让北京中轴线焕发时代新韵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尹双红北京中轴线全长7.8公里,北端为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东西对称布局于两侧。这条中轴线,是全世界现存最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被誉为“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它记录了中华文明的精彩记忆,是中国传统文化活的载体。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前不久,《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实施,为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提供方向策略和基础依据。从编制《北京中轴线风貌管控城市设计导则》,到发布《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再到《规划》公布实施,不断构建系统、规范、有效的保护管理机制,正是为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具有遗产内涵多元、载体多样、空间多点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必须坚持整体保护。以钟鼓楼文物修缮和展示提升工程为例,在修缮过程中,不仅遵从“修旧如旧”的原则,还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让钟鼓楼景观视廊得到极大提升,再现了钟鼓楼地区别具特色的老城风貌。实践证明,坚持整体保护,才能更好延续历史文脉。统筹考虑遗产及其周边环境,对北京中轴线及其环境实施全要素保护和全过程保护,必将带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北京中轴线,是历史轴线,也是发展轴线。从修缮保护文化遗产,到治理周边环境,再到改造具有传统建筑风貌的商铺……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断丰富文化供给、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就能最大程度释放综合效益,让市民切实感受到保护带来的好处,吸引更多人成为中轴线保护的支持者、参与者。中轴线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合力。《规划》提出,建立健全职责清晰、运行顺畅的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同时还对产权主体、在地居民、外来游客、专家学者及社会大众分别制定鼓励与支持策略。加强统筹协调,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遗产保护效能,必能让中轴线更好融入城市更新。如今,北京中轴线迸发出新的生命力,更加彰显古都魅力。未来,随着申遗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北京中轴线必将焕发时代新韵,更好助力历史文化传承。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新京报社论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这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世界遗产提供了强大助力。前不久,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前述三处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居世界前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文化不是要简单复古,城市建设会不断融入现代元素,但必须同步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此次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保护名录,应当说就是北京“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体现。这不仅是对我国古代建设和现代城市规划成果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北京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的充分肯定。北京中轴线纵贯“老北京”南北,穿越700多年沧桑历史,也见证着2000余年中国传统都城营建的理想秩序,至今仍呈现着清晰的活化形态,与北京市民朝夕相伴、和谐共生。正如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所说的,北京中轴线的申遗工作,其实是北京老城保护、北京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在申遗过程中,对于“北京中轴线”价值的传播,形成了一种社会凝聚力。这其实也是说,此次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也是全体市民努力的结果。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中华文明延续性很重要的物质见证。中轴线申遗给北京带来了巨大活力,激发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也唤起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和自觉。其价值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北京中轴线保护本身,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实,保护好和传承好文化和自然遗产,也是此次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重要启示。一直以来,北京市各层级、各部门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保护传承好文化和自然遗产。将文脉传承与城市更新提升结合,让文化和自然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这不仅向世界讲好了首都故事、中国故事,还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提供了北京方案、中国方案。以文化和自然遗产为牵引,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同样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华夏大地上遗留着灿若星辰的文化和自然遗存,这是一代代中国人留下来的文明痕迹,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进入名录的当然要持之以恒地保护好,不在名录的也要保护好,并努力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利用好现有文化和自然遗产,也要避免各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守好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安全红线、底线和生命线,筑牢“应保尽保”的法治屏障。同时,我国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相对分散,也要建立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保护遗产,人人有责。这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之路。如北京中轴线一样,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不仅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血脉,也是世界大家庭的一员,这就需要加强交流互鉴。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倡议,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自然遗产亮丽多姿。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薪火相传守护每一项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与时俱进激活保护利用创新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文明的路径。历久弥新的城市之脊不同于其他一些文明的城市是从较小的聚落逐步扩展而形成的,中国的都城和作为区域行政中心的城市,往往是在建立之初就经过了较为详尽的规划,并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延续了这种经过规划的城市形态。自肇建迄今,北京中轴线对北京城市发展持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展现出传统规划理念持久的生命力。北京中轴线位于北京老城中心,纵贯老城南北,成为统领整个老城规划格局的城市之脊。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发展具有极强的连续性,各个遗产构成要素之间密不可分。到了20世纪,北京中轴线经过了公众化的转变。天安门前原宫廷广场,被改造为城市公共空间;昔日的皇家专属区域,逐步转变为博物馆、公园,成为市民进行文化、体育活动的区域。目前,北京中轴线所有遗产构成要素保存状况良好,与古代礼仪传统、传统建造技艺、民俗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认定、研究、记录、展示、物质遗存保护、技艺传承等多种途径得到保护。北京中轴线展现了中国文化对秩序的追求,展现了理想都城严整、宏阔、壮丽的景观特征,是中国现存历代都城中能够完整体现都城礼仪秩序、规划思想的历史遗产。北京中轴线是“以中为尊”文化传统的生动实践,反映了通过城市建设,营造社会秩序、规范社会生活的美好愿望。从文明演变来说,北京中轴线包含了元、明、清及近现代750年城市演变的历史积淀,是多个深刻影响中国和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见证了中国社会从王朝统治转变为现代国家的历史变革。在制度与历史层面,北京中轴线为延续至今的国家礼仪和业已消逝的城市管理方式提供了有力的物质见证。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是都城营建中塑造城市形态的核心建筑群。北京中轴线以独具匠心的选址,整体展现传统都城理想范式的规划格局,富于层次、秩序而又蕴含对比、变化的建筑形式,紧密联系的视觉景观,成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北京中轴线的规划格局反映出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念和哲学理念,展现了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质,呈现出气势恢宏、大度雍容、纲维有序、礼乐交融的壮美景象。其规划理念源自中华文明传统中正和合的哲学理念、择中的文化传统,展现了中华文明独特的文化特征和审美追求。此次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东亚地区城市形态类遗产的空白。申遗成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北京已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强制力的保护法规和保护管理规划,相关保护与管理措施能够有效保证北京中轴线免于受到城市发展改造等因素的负面影响。北京中轴线作为世界遗产,向世界讲述了一个中华文明传承延续、古今交融的中国故事,也向今天的人们呈现了一个“何以中国”的物质见证,更为今天北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为抓手带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为探索我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古代都城保护理念与做法,妥善处理好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辩证关系,提供了中国案例和中国经验。(来源:人民日报。作者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古都之脊”何以绽放时代光彩作者:王珏;来源:人民网一条中轴线,全长7.8公里,纵贯北京老城南北,连通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前不久,“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五十九项世界遗产。堪称“古都之脊”的北京中轴线及其承载的文化历史,再次吸引国内外关注目光。中,是建筑形制。《吕氏春秋·慎势》记载:“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中国古代都城营建,从选址到布局都讲究“中”。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经过不断演进发展,呈现了对称布局的理想都城规划范式。至今,这条轴线仍统领着城市的发展,彰显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中,是礼仪秩序。北起钟鼓楼,南到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东西对称布局于两侧,北京中轴线的建筑和景观展现出中国传统都城对礼仪和秩序的尊重。如今,北京中轴线上的宫苑建筑和礼仪祭祀建筑,已转变为对公众开放的公园或博物馆。升旗仪式、阅兵典礼、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等,传承了国家礼仪文化。“以中为尊”,在古今交融中,相关礼仪、秩序不断赓续传承。中,是价值精神。北京中轴线不仅为中华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提供了特殊的物质见证,其中蕴藏的“天人合一”理念,也体现出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认识和思考。可以说,北京中轴线超越了7.8公里的物理尺度,不断展示着中国传统世界观、价值观,注解着中国人的宇宙观、哲学观,拓展着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展现了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映照着新时代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历史性成就,中华大地上的丰富文化遗产绽放出时代光彩。以此为新起点,持续加大保护力度、做好保护传承利用的大文章,才能让北京中轴线进一步焕发时代新韵,更好传承历史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以此次申遗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应持续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模式,从法规体系、管理体系、保护措施、价值传播、资金保障、公众参与等方面,带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妥善处理好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辩证关系。同时,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社区居民、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活化利用,并通过建立展示体系、举办专题展览、创作文艺作品、举办公众大赛等方式,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与时俱进构建更完善的保护、展示机制,有助于实现《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遗产保护共治、成果共享”的愿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有力推动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敦煌研究院运用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等技术对洞窟进行实时监测,为开展预防性保护提供数据支撑;新通航的京杭运河杭州段二通道,让古运河卸下了高频率通航的担子,也助力实现了货畅其流……放眼全国,推动保护和利用相得益彰,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呈现更加夺目的光彩,必能更好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这条线,承载了几代人烟火气北京晚报
2024年7月30日夜幕初垂,乐声悠扬。鼓楼内,一束暖光点亮中心券洞,百余名观众围坐在幕布前,欣赏原创皮影戏《钟鼓奇谭》,悠享夏夜美好时光。7月27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当晚,钟鼓楼开启为期一个月的夜场活动,广邀市民游客,分享申遗成功的喜悦,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中轴线北端,“暮鼓晨钟”曾把握着这座城市的脉搏。时光流转,如今沿着这条“线”一路向南,红墙古建、胡同小院、街巷肌理,疏朗开阔的景致,烟火繁华的气息,汇成古都独有的韵味。古建与人居共生钟鼓楼脚下,广场上踢毽会友,小院里种花喝茶……69岁的范来友过着惬意的“老北京”生活。近年来,北京中轴线申遗带动老城整体保护,不仅提升了老街坊们的居住环境,更让大家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今年,范来友有了一个新身份——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监督员,他和老街坊们一道,守护起家门口的文化遗产。“我们希望在保护历史的同时,努力留住老北京的传统生活方式。”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所所长李荫心说,2021年至2023年间,钟鼓楼经历了两场声势浩大的修缮工程,同时,在钟鼓楼周边改造的过程中,相关部门编制了保护规划,严格管控建筑高度、街巷肌理,系统治理和修缮平房区街巷和院落。如今,鼓楼上按照文献复原的更鼓会定时敲响。鼓声依旧。由鼓楼望向景山万春亭,一条壮美的轴线一览无余。中学生杨自若经常登上景山,走进社稷坛、太庙、天坛,和小伙伴们一起为游客做公益讲解。3年前,她参加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入选了官方“北京中轴线申遗助力团”,便与这条“线”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发组织志愿讲解活动。“希望更多的中小学生加入我们,亲身感悟中轴线、守护中轴线,树立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理念。”申遗12年来,北京市不断发掘和完善文化遗产价值,包括钟鼓楼、景山在内的一批重点文物启动腾退、修缮,还原中轴历史风貌。历史与现代交融古老的建筑正以独有的方式,诉说着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周礼·考工记》描述了古代都城营造的规范。北京中轴线完美再现了其中“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格局,“祖”为太庙,“社”为社稷坛。太庙建筑群中,大量现代建筑近几年逐步完成了腾退拆除。“先后拆除了体育场、劳动剧场、办公用房等非文物建筑,共计6000多平方米。”劳动人民文化宫副主任简耀先说,拆除腾退的过程中,还有新发现,“地下还有一些遗址,展示了太庙的演变过程。我们将这些遗址全部保护起来。”走进北京中山公园,古柏青葱,古建清幽。这里是北京第一处转变为城市公园的皇家坛庙——社稷坛,是北京中轴线公众化的开端。青白石砌筑的社稷祭坛内,按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中黄铺设五色坛土,吸引不少观众驻足拍照。观众看得见的是五色土,看不见的是在共享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这里的每一抔土都被细心呵护。“2015年,我们首次引入科技手段提取土样,检测了五色土中的61种元素组成部分。”中山公园管理处遗产办公室主任盖建中指着坛中的五色土,细细解读,“实验证明,社稷坛的坛土最大限度保持了历史信息的完整。现在我们看到的五色土是1909年清代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遣官祭祀时保留下来的。”近年来,中山公园加强对社稷坛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举办中山公园社稷文化展,开展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发设计文创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讲述鲜活故事,弘扬古都文化。古朴与活力相连北京中轴线,宛如一条穿越700多年的时光长河,将古朴智慧与当代活力紧紧相连,在北京老城交织成一幅壮丽画卷。登上北京中轴线的南端点——永定门城楼,向北望去,平坦宽阔的南中轴御道向远处延伸,一直通向正阳门箭楼。古朴的石板路两侧,绿意悠悠,市民游客或沿途漫步,或坐在石凳上休憩。东城区国资委副主任林凌南指着永定门公园内的一片绿地介绍,这里曾是北京自动化仪表二厂的所在地,正好处于南中轴景观视廊上。“我们从2020年起启动腾退工作,经过多方统筹协调,2022年9月正式将厂房腾退拆除,恢复了历史风貌。”还有更多信息被保留下来,呈现给世人。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张利芳说,中轴线南段道路的考古工作中,发现了永定门内中轴历史道路遗存、珠市口段排水沟渠遗存等,“北京中轴线的历史画卷更加真实、立体。”如今,南中轴御道景观修建工程处处都参照“文物”标准,御道上的石材用料、铺设方式和道路尺度都按照老规矩实施。永定门公园增加了夜景照明,夜晚,点点灯光与远处的现代化景观形成古今交融的风貌。“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将推动沿线15处遗产构成要素,讲好中国故事,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评估专家郑军感受着城市的变化。他说,中轴线申遗过程中,北京充分考虑文化遗产对人的影响和意义,使市民切实感受到保护带来的好处,“历史文化金名片被擦亮,市民在自豪的同时,更能够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数字媒介重塑北京中轴线文化表达北京中轴线见证着“中”“和”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城市格局,中华文明与新时代精神交相辉映。我们一直积极向世界讲好古代中国和当代中国的故事,最终的目的是希望更多人了解北京中轴线背后中华文明的价值,保护、尊重、传承中轴线文化与北京城市文明、中华文明。如何在数字媒介时代下发挥技术与数字平台、内容表达上的协同作用,如何在新媒体语境下提升中轴线文化代际传承与国际传播效果,是中华文化在当代传承发展亟待研究的课题。中国,中国人,中华民族,“中”之于每个中国人具有特殊意义。北京中轴线这一宏伟构想自元、明、清三代持续演变,贯穿着宫殿、庙宇、园林和其他历史建筑,沿着胡同民居次第展开,形成了气势恢宏、纲维有序的北京城,诠释着古都的文化韵味与历史印记。北京中轴线不只是中国社会历史变革和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见证,也是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念的具体体现。它在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京味特色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现代国家象征和北京国际城市形象的重要代表。这条千古唯一的轴线反映了中国社会对礼仪和秩序的深刻重视,体现了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和谐共生。新时代,这条历史悠久的古都脊梁依然保持着自我更新和不断演变的活力,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韧性。在中轴线文化的记录和传播过程中,曾经历了从“文化的编年史:静态的纪实与传统的叙事”到“叙事的转型期:动态的叙事与多元的展现”的发展阶段。起初,中轴线的记录主要依靠摄影等静态媒介,这些以直接纪实为主的作品,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历史的瞬间,但其表达形式相对单一,无法充分展现中轴线文化的动态和多维度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进入数字媒介时代,中轴线的叙事方式经历了重要的转变。电影、电视纪录片等动态媒介的出现,不仅在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作为主流媒介的影视作品也在文化传播和审美表达上实现了新的飞跃,极大地扩展了中轴线文化的受众范围,挖掘了中轴线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底蕴。《北京中轴线》《永恒之轴》等纪录片中的情景再现、互动体验等形式在叙事与表现方式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公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和更强的情感共鸣。21世纪初开始,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决策下,中轴线的整体保护目前已成为“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的抓手。数字媒介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便利,尤其是社交媒体、虚拟现实等的大量运用同时改变了大众的思维方式、表述方式、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甚至文化遗产观本身。数字媒介所呈现的自由性、解构性、平等化、多元化和创造性成为文化遗产当代传承中不可忽视的特征。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中已明确数字媒介对于北京中轴线价值的宣传与推广、进而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影像技术重新塑造了中轴线的数字保护与文化表达,沉浸文化场域则进一步重塑了中轴线的互动体验与现代连接,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全新的方案与途径。在北京中轴线上解锁时代新韵张若彤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增至59项。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成型、调整于明清,发展、保护于近现代,历经700逾年累进而厚重的历史积淀,不同年代的历史古迹与现代建筑于一脉汇聚辉映,可谓一线牵一城,文脉凝古今。以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为契机,壮美有序的古老城市画卷焕发出了崭新的活力。传承保护整体化,绽放文遗新彩。北京中轴线纵贯老城南北,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天坛和先农坛、太庙和社稷坛分列东西两侧,从皇家祭祀到暮鼓晨钟,从王朝宫殿到共和国广场,15处文化遗产串起老城元明清三代至今的历史变革,也见证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赓续不绝。近年来,在新版城市总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政策规划的指导下,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协调机制建立完善,作为一处整体的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开展了持续的遗产保护、考古研究、环境整治等工作。先农坛区域古建筑保护规划面积近20万平方米,在“修旧如旧”修缮原则下钟鼓楼景观视廊得到极大提升,景山寿皇殿建筑群经腾退、修缮、布展正式回归……在12年的申遗保护时间里,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充分地保障了遗产地价值的延续与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串珠成链、聚链成群,北京中轴线始终鲜活,一路向前。发展应用公众化,凝结精神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北京中轴线是历史的轴线,也是共享发展的轴线。110年前,社稷坛从皇家坛庙转变为城市公园,迈出北京中轴线公众化的第一步。故宫、太庙、天坛历史上都曾是皇家专用的宫苑和祭祀场所,面向公众开放后成为文化交流和教育的重要平台。文化展、主题影像展等丰富多彩的宣传交流活动阐述着鲜活历史文化故事,互动课堂上观众亲手体验榫卯结构、手工拓印等非遗项目,“数字打更人”项目广泛发动公众对身边建筑、文物拍照,形成的数据同步实时传送到遗产监测平台。有人管、再利用、出效益,通过深度挖掘文遗背后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富矿,中轴线上的文物保护利用正在从展柜“走”向百姓生活,成为每一个人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强大载体,守护文化瑰宝、守望中华文明的氛围愈发浓厚。交流合作全球化,讲好中国故事。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互鉴而发展。作为中国古代都城“中和”理想模式的活化石,北京中轴线是全世界现存最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展现出13世纪至今都城规划对于礼仪和秩序的强调,对社会和谐安定的美好追求,被誉为“老城的灵魂和脊梁”,以审美的方式传承着“何以中国”的文化力量,是华夏大地上割舍不断的精神纽带,更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在世界城市规划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风雨七百载,申遗十二年。在“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际,免签政策的实行推动众多外国游客乐享“中轴游”。我们要以申遗成功为新的起点,切实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深入挖掘北京中轴线内涵价值,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项目,充分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中轴线贯穿于城市之中,将这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它是城市价值的标尺,更是中华文明的压舱石。我们要保护、利用、传承好北京中轴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赋予其生生不息的活力,弦歌不辍赓续千载,浩瀚文脉薪火相传。素材运用一览【角度1】文化韵味与历史印记中国,中国人,中华民族,“中”之于每个中国人具有特殊意义。北京中轴线这一宏伟构想自元、明、清三代持续演变,贯穿着宫殿、庙宇、园林和其他历史建筑,沿着胡同民居次第展开,形成了气势恢宏、纲维有序的北京城,诠释着古都的文化韵味与历史印记。北京中轴线不只是中国社会历史变革和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见证,也是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念的具体体现。它在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京味特色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现代国家象征和北京国际城市形象的重要代表。这条千古唯一的轴线反映了中国社会对礼仪和秩序的深刻重视,体现了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和谐共生。【角度2】数字媒介重塑文化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进入数字媒介时代,中轴线的叙事方式经历了重要的转变。电影、电视纪录片等动态媒介的出现,不仅在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作为主流媒介的影视作品也在文化传播和审美表达上实现了新的飞跃,极大地扩展了中轴线文化的受众范围,挖掘了中轴线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底蕴。《北京中轴线》《永恒之轴》等纪录片中的情景再现、互动体验等形式在叙事与表现方式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公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和更强的情感共鸣。数字媒介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便利,尤其是社交媒体、虚拟现实等的大量运用同时改变了大众的思维方式、表述方式、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甚至文化遗产观本身。数字媒介所呈现的自由性、解构性、平等化、多元化和创造性成为文化遗产当代传承中不可忽视的特征。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中已明确数字媒介对于北京中轴线价值的宣传与推广、进而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角度3】守护传承文化遗产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守护文化遗产,是物质上的继承与保护,更是精神上的积淀与升华。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觉坚持推进北京中轴线保护发展,这条“文化之脊”必将见证这座城市、这个国家在新征程上更加光明的未来。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保护好历史遗存,以创新的手段、深厚的情怀、匠心的精神,讲述传统文化故事,擦亮中轴线这张“金名片”。保护遗产,既是守护历史记忆,也以保护促进改善民生为旨归。北京中轴线不仅是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更是人们生活其中的美好家园。【角度4】儒家“中正”哲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在儒家经典著作《中庸》中有如下表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北京中轴线正与之对应,为中华文明“中”“和”的哲学理念提供了罕见的物质见证。它见证了延续至今的国家礼仪文化。自肇建迄今,北京中轴线对城市发展持续发挥着巨大影响力,展现出传统规划理念持久的生命力,是北京的脊梁和灵魂。因此,北京中轴线的价值核心可以概括为“中和位育”。天地垂象,象天设都,便有了《吕氏春秋》中所说:“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天上紫微垣,人间帝王城,紫微垣居于中天,北京这座人间的帝王城也由其中轴线确定了原点和坐标,于是建筑守中。天地守中,人心守中,建筑守中。北京中轴线宛如“中”字的“丨”,是基准和准则。【角度5】天人合一,彰显和谐之美天地之中,时空流转。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万事万物有中点就有两端,于是便有天地、阴阳、南北、东西。天地之间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于是便有了阴阳来复、四季更迭、二十四节气等,是为天地之和。人伦之内,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为五伦,均为对称出现。因此有了人心中的和乐,家庭的和睦,人我的和敬,人与自然的和顺,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平,是为人心之和。在天地人伦之下,建筑也有自己的和谐之美。《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北京中轴线中心突出,两翼对称,起伏悠扬,自然成章,既铿锵又婉转,既对称又呼应,是为建筑之和。北京中轴线是一条均衡协调而又韵律生动的空间序列,如同音乐一般,而“乐”的精神正是追求和谐。大乐与天地相合,中轴线左右相对,前后相承,便如同对称的“中”字,是这人间帝王城的“中和韶乐”。【角度6】儒家“礼制”的集中体现古时礼制重重,上至帝王,下至黎庶,均有一套完整的礼制规范需要遵守,如天坛皇穹宇,层层铺排,递进展开,一层一层地烘托出核心建筑的重要地位中轴线上各个建筑群的功能、方位、形制、色彩和纹饰各不相同,其根本宗旨为遵照礼制,其营建以《周礼·考工记》为蓝本,因此是“依礼营建”。【角度7】化育万物,各得其所,为人与天地的文化体现北京中轴线在历朝历代都有其不同的体现,历经元、明、清三朝,如今依然发挥着它的作用,依然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在这条中轴线上孕育生活,城市在这条中轴线上发育生长,时代在这条中轴线上化育生养,所以这条中轴线是一条具有生命的轴线,是“技近于道”的精神与升华,是“以游无穷”的自由与创造,今天的北京城便在这样的演变中应运而生。北京中轴线既涵盖着中国的“天地”观,也包含着中国的“宇宙”观,是人与天地的文化体现,也是人继往开来的精神表达。北京中轴线见证了三朝帝王的成败荣辱,展开了华夏文明的历史画卷,演奏着起伏悠扬的城市旋律,是活化的文化遗产。【角度8】发掘领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激扬文化自信以门、水、仓、墙、山、塔、居、馆、坛九大主题系统化挖掘和展示以中轴线为载体的古今故事,解读中轴线文化的内涵和哲理,生动诠释“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一线中轴,承古通今。【角度9】用烟火温度传文化生气如果把北京中轴线视为“骨架”,那么烟火生活是“血肉”,中华文化是“灵魂”,让中轴线如树木的年轮般不断茁壮的,是无数人的传承和守护。《最美中轴线》第三季从“人民性”的立场出发,用扎根生活的温暖笔触,走近一个个具体的人,悉心串起老百姓与中轴线的独特烟火记忆,以此唤起更多人对于中轴线的亲近意识、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角度10】用传播热度亮文化锐气如何为中轴线的文化传播插上一双有力的翅膀?“孔子”在节目中给出指引:“我们要用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房屋和器物,来把我们的历史,变成除了文字之外立体的东西……用一些遗存的东西,来展示和解释我们的文化家底。”北京卫视《最美中轴线》的文化热切之心。自第一季起,节目就开启了“文化+音乐”的融合创新,以音乐和文化的双向奔赴与彼此赋能,为中轴线打造传得开的靓丽名片。【角度11】中轴线,读懂中国肇始于元、成型于明、完善于清、发展于近现代的距今有700余年的北京中轴线,是由宫殿坛庙、御道街市、城门城楼、山水桥梁、报时建筑、纪念碑、纪念堂、广场等一系列古代皇家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居中道路,以及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共同构成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既是古都北京的象征,又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宇宙观、价值观,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角度12】丰富多元,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毋庸置疑,北京中轴线的形成是儒家思想的产物,体现着儒家崇尚的礼乐文明。比如,天坛供奉昊天上帝以及与天有关的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太庙供奉皇帝的祖先及宗室和有功的大臣;社稷坛供奉社稷之神……这些都是儒家礼制的正祀。然而,北京中轴线所体现出的信仰是多元的。这里有丰富的佛教文化,比如清代紫禁城慈宁宫就是皇宫中供奉佛像的重要场所。清乾隆年间在景山峰顶建了五座佛亭,每座亭内供奉一尊佛像,统称“五方佛”。明清时期,中轴线上还修建了一些道教建筑,如紫禁城内的钦安殿、天穹宝殿和位于紫禁城西北方的大高玄殿,位于中轴线西侧的火神庙供奉火德真君,均是道教活动场所。此外,还有萨满教祭祀场所,等等。北京中轴线上多种宗教和谐共处,正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表现。【角度13】以和为贵,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紫禁城作为宫城,在北京中轴线上处于核心地位,其中前三殿和后三宫作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处理政事、举行盛典和日常生活起居的前朝与后廷,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前三殿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及其相关区域的总称,均位于中轴线上,又都以“和”字命名,再清晰不过地反映了“和为贵”的理念和追求。此外,三大殿区域还有协和门和熙和门,也以“和”字命名。而后三宫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其相关区域的总称,三宫名称都源于《周易》,亦与“和”密切相关。其中,《乾》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名言佳句】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设想一下,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其情景当然是不堪设想也不忍设想的。——庞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如果说动植物的生命奥秘在于一代一代地复制基因,那么文化的生命就在于某些基本精神的代代相传。——莫砺锋文化是一种养成了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余秋雨智慧的畅想、文化的传承,和具体的技术实现的可能性相结合,会为我们带来宝贵的战略机会。——潘柱廷由于有所共鸣与传承,人类才不至于过分地迷失和绕圈子走老路,由于有所区别,人类才会有发展。——王蒙一个国家的科技落后了,可以很快迎头赶上;一个国家的经济衰落了,也能补救。惟独一个国家的文化不复存在了,也就意味着亡国后,这个国家不可能复活了。历史上的几个文明古国,不是亡在经济和科技的被打垮,而是自身的文化被摧毁。——南怀瑾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和与自由。——张岱年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习近平【论点提炼】文化复兴为民族复兴铸魂。优秀传统文化是创新的力量源泉。大国崛起,从文化复兴开始。坚定文化自信,挺起精神脊梁。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从申遗护遗开始。传统文化,接地气才能更持久。致敬传统文化,对话现代科技。传承优秀文化,留住民族之根。素材链接
王珮瑜的走红
当下的京剧市场,其整体毕竟还是处于受众少、市场占有率小的困境中。墨守成规,怯于求变;形式繁复冗长,令年轻人难以接受,造成了其在互联网时代的曲高和寡,地位尴尬。这也使得“王珮瑜”们的探索,更引发我们对京剧究竟能否振兴更多的关注与思考。
京剧振兴能否走通,取决于能否通过创新,在遵循自身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吸收新的、现代的审美元素和艺术观念。回顾历史,京剧其实具备创新的“基因”和“血脉”。戏曲本身就吸收融合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各种文化艺术精华,展现着独特的中华审美风范。当年,更是因徽班大胆借鉴、吸收别的剧种,这门经典艺术才得以诞生。在此后的发展中,不断的变革成为京剧前进的不竭动力。比如,梅兰芳大师在化妆、唱腔、调式、服装等方面都进行过改良。他将京剧的技术和思想两方面分开改革,拓展艺术“移步不换形”的绝妙方法,就此推动了京剧大发展。
实现京剧的创新,首先需要的不是坐而论道,而是真正的躬身以行——王珮瑜最大的价值,也许正在于此。事实上,对王珮瑜的努力,在业界也不乏批评声。有人认为,频频亮相,削弱了“角儿”的“神秘感”,还有人批评,不断跨界创新,就是“不务正业”。相对于京剧本身的缺乏变革,这种固步自封的观点,也许才是真正的症结。“我觉得,重要的是把过去的伤痛带来的很多遗憾,变成资源、变成资本,变成今天继续出发的一个理由,而不是一直追忆过去的辉煌,或者徘徊在曾经的伤痛里,那没有任何意义。今天有很多的京剧从业者都在做着力所能及的努力,多少戏曲和京剧昆曲的主播在新媒体平台上想尽各种办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蜂巢布包头拖鞋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股东权益让步协议
- 机构在线课程设计
- 2024年甲乙双方股权转让及附属协议
- 2025至2030年中国流程车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版货物买卖与运输承包合同3篇
- 2024年环保设施运行质量控制员劳动合同3篇
- 2025年度桉树木材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合作合同3篇
- 2024年生态工程:废液处理劳务外包合同3篇
- 2025版学校食堂餐饮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合同范本3篇
- 老人及儿童合理用药课件
- 《格林童话》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课件
- 私立民办高中学校项目投资计划书
-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学设计及授课计划表
- “销售技巧课件-让你掌握销售技巧”
- 2019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修一UNIT 2 单词短语句子复习默写单
- 房地产项目保密协议
- 汽车配件产业园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
- 【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仓储管理现状及问题和优化研究150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