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考试(考试版A3)【测试范围:1-3单元】(浙江专用)_第1页
模拟试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考试(考试版A3)【测试范围:1-3单元】(浙江专用)_第2页
模拟试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考试(考试版A3)【测试范围:1-3单元】(浙江专用)_第3页
模拟试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考试(考试版A3)【测试范围:1-3单元】(浙江专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模拟卷(本试卷共6页18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测试范围:八年级下册第1-3单元5.难度系数:0.75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班级安排学习小组围绕“山水生活与一件事/物”进行读写探究,请你参与。●山水生活(12分)1.(4分)根据语境和提示,填写合适的内容。山水的生活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一种符号和共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陶渊明对生活安居乐业的向往,他选择隐居,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用成语替换画线内容)①。他不愿懂为人处世的道理(用成语替换画线内容)②,只一心追求着理想的社会。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提到,“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许多闲人未必能领略山水之趣,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也不必定要闲。只有“静”,让你的心空灵,才能在偶然间丢开一切,悠然遐想,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如王维感受空山雨后的凉秋,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体现悠然自得的隐居之趣;③。(请参照画线句,引用《桃花源记》中的句子进行仿写)。2.(8分)请根据“诗意浙江”主题,完成八下前三个单元关于古诗文整理的思维导图。自然美景,诗意生活,人所向往,让我们在“有声有色有情味”的古诗苑中漫步,含英咀华,再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礼吧。请根据相应主题,完成八下前三个单元关于古诗文整理的思维导图。●写一篇游记(14分)①科技的发展,使得交通越来越便利,人们出行的时间被极大地缩短,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得以成为可能,短时间的出行也变得更加从容。经济的发展,又促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人们更愿意为高品质的生活投入时间和金钱——旅行无疑就是很好的放松身心、开阔眼界的方式。②无论什么年纪,无论什么身份,无论贫穷富贵,旅行总能带给人们不一样的人生体会。因此,无论古今,旅行都是人们乐衷也是最普遍的认识世界、开阔眼界的方式。现代社会,伴随网络的普及,人们可以便捷地把旅行中的风景和故事通过朋友圈、微博等形式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而撰写一篇旅行游记,作为一次旅行的见证,给朋友的旅行提供一些帮助,是必不可少的技能。③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旅行记录呢?这在古人的游记中大有经验可循。A记述④谈及“游记”,不得不提的是《徐霞客游记》。该书是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三十余年旅行,记述各地胜地美景,死后由他人整理出来的著作。该书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详细记录地理环境的游记,亦可作为中国的旅游指南。该书是“日记体”编排,按每日旅途情况记述,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录。⑤以《游天台山日记》为例。作者详细地记叙了前后九天游览天台山的过程,对于天台山的著名景观,也详略结合地一一进行介绍和描述,最后还进行了全景式的描写。⑥日记形式的游记,重在每天都要记录,篇幅不需过长,但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用朴实的语言说清每天的旅行状况以及遇到的景象,所感受到的风土人情以及自己特别的心情和经历即可。这也是最易进行操作的一种游记形式,看似“流水账”的记录能留住旅行中的点点滴滴,还可以磨炼文字表达能力。B记述⑦以唐代僧人玄奘所撰《大唐西城记》为例。该书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献,记述了玄奘所亲历及听闻的一百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城邦的概况,包括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⑧该书是玄奘回国后根据自己游历中的见闻和思考而整理创作的,无疑是经过全局统筹的。与日记体相比,这种游记难度更大。因为经过的地方非常多,要记录的事情也会很多,整理起来也是很有难度的。⑨因此,在撰写这类游记时,必须要抓住重点,按地点记述一到两个最突出的景观,以其为中心对其周边的景观进行描述,也别忘了谈谈自己的感受。这些经过的地点,不需要面面俱到,有些只需要一笔带过就好。C分类别记述⑩以元代周达观所著《真腊风土记》为例,该书以城郭、宫室、服饰、官署、人物、语言等类为目进行详细介绍。作为现存与真腊同时代者对该国的唯一记录,不仅可作为游记的典范加以模仿,更是研究真腊和吴哥窟的重要文献。撰写这种游记需要对旅行地进行深入的了解与调查,介绍时也更要求细致客观,以描述性语言为主,最好是能在说明时对该地的自然及历史文化背景等也加以介绍,会使得内容更加丰富。这一类游记不仅是旅行记录,更能作为后来者的旅行攻略。⑪此外,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优秀的游记作品可供欣赏和学习。东晋时的佛教大师法显所撰《法显传》,又称《佛国记》,为我们展现了陆路上到达中亚、印度,并经马六甲海峡和南海返回中国途中的见闻。还有郑和船队翻译撰写的关于郑和远航的记录《瀛涯胜览》,近代中国最早的官方使团考察英法等国的报告《乘槎笔记》和《航海述奇》等等,都是很好的游记教科书。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这些游记有的偏重于名物考察,有的侧重于风土人情的描绘,有的则倾向于思想的探索,但都为当时的国人介绍了世间丰富的人情事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阅读这些书,我们也可以获得启示。⑫人生应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写游记的方式整理思绪,回顾旅行中的得失,学会换个角度看待世界,会使得旅行更有意义。总之,世界那么大,你应该去看看。【说明对象】3.(2分)根据选文内容,我们得知写游记可以按三种方式记述:A记述、B记述、C分类别记述。【说明语言】4.(4分)结合加点词,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该书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详细记录地理环境的游记,亦可作为中国的旅游指南。【说明方法】5.(4分)文章第⑦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分析其表达效果。【推理探究】6.(4分)“总之,世界那么大,你应该去看看。”请结合选文的说明顺序与写作目的,分析选文将这句话作为结束语是否妥当。●制一扇风筝(14分)◎材料一风筝的起源风筝,北方为“鸢”,南方称“鹞”。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是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飞鸟说等。观点虽不统一,但风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并无异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风筝,不过为木质。直至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那么,风筝的称呼从何而来呢?据记载,五代时期的李邺放纸鸢,在纸鸢的头部,以竹为笛,当风筝飞行的时候,它能发出像筝一样的声响,于是就有了“风筝”这一称呼。◎材料二风筝飞翔的原理当精巧的风筝自由翱翔于蓝天时,我们不禁会好奇,风筝是如何停留在空中的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拽住线轴时,风筝在空中的受力情况。如下图所示,AB代表风筝,它一共受到以下几个力的作用:风对风筝产生的向上的扬力F扬,线对风筝产生的斜向下的拉力与风筝自身的重力产生的合力F合。当______风筝就又能稳稳地在天空中翱翔了。◎材料三_______人们放飞风筝不只是为娱乐,筝面上彩绘题材丰富、色彩瑰丽,表达了人们祈福的美好心理。比如蝙蝠取“福”字谐音,放飞五只蝙蝠代表了“五福临门”,放飞更多只蝙蝠代表着“多福多寿”,而红色蝙蝠寓意“洪福齐天”。风筝外形多由几何图形构成,其六角、八角和正方形的设计,据说与象数和五行学说一脉相通,象征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和合共生。这种几何图形构成的外形结构,面面相对、角角相接稳定且富有美感,进而令人赏心悦目。鲳鱼鹞,它是温州特有的风筝,外形似鲳鱼的风筝,这可能跟地域有关,温州靠海,温州人接触鱼类海鲜较多,制作步骤也很简单,扎、糊、绘。风筝源自人们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们内心情感物化的体现。风筝高高飞上天,承载的是浓郁的乡土情怀,难忘的童年记忆,还有人们在千百年间传承的生生不息的中华传统文化。◎材料四_______温州刘氏风筝制作技艺始于清末民初,家族世代相传。最初创始人刘益卿曾以竹篾扎制会喷水的龙头风筝,构思精巧,形神唯妙,为人称道。刘氏风筝制作题材广泛,种类繁多,技艺精湛,通过风筝的图案形象,给人以祝福之意。在全国风筝界最具特色的汉字镂空文字风筝,可以说是刘氏风筝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这种风筝的特点就是在风筝形状各异,左右不对称,受风不均匀的情况下,打破常规,设计合理的骨架结构,使其在空中的稳定性得到保障。他们强调“做风筝的学问,既要好看,又要放得高,缺一不可。吃风、左右平衡、材料轻,是做风筝的三大要素。”刘氏风筝传人与温州瓯绣研究所的大师们制作了一批瓯绣风筝。温州瓯绣历史悠久,技术精湛,部分瓯绣飞天彩蝶与传统风筝艺术有机结合,成了全国第一只刺绣风筝。瓯绣飞天彩蝶表面光亮生动,色彩艳丽,立体感强,成为了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珍品。7.(2分)请仿照材料一和材料二,给材料三和材料四各拟写一个标题。8.(4分)同学们要参加“筝迎新年”作品展,请你结合材料三,从下面三种风筝图案中推荐一种最合适的,并说明理由。A.B.C.9.(4分)小语同学发现在将材料二整理到手帐上时缺失了一段文字,请你根据上下文及图示,将这段阐述风筝飞翔原理的内容补充完整。10.(4分)同学们打算在活动中,让结对学校的外国友人了解温州风筝,请结合以上四则材料准备一段120字左右的介绍词。小贴士:不一定按照顺序,可根据介绍需要自行调整;恰当使用提示词,如:首先、其次、因为、所以、不仅、而且……●饮一次春酒(16分)①农村的新年,是非常长的,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还有令家家邀饮春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在我的感觉里,其气氛之热闹,有时还超过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原因是: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厨房里,生怕撞来撞去,碰碎碗盏。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说话尤其要小心,要多讨吉利,因此觉得很受拘束,过了元宵,大人们觉得我们都乖乖的,没闯什么祸,佛堂与神位前的供品换下来的堆得满满一大缸,都分给我们撒开地吃了。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②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等,已经不稀罕了。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悦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缝的八宝酒了。③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④我喝完春酒田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母亲听了很高兴。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⑤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12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11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⑥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⑦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⑧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⑨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予,告诉他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岁了。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⑩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琦君散文《春酒》)11.(3分)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12.(4分)结合语境,比较原句和改句,你认为哪句表达效果更好?请说说理由。原句:“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改句:“花匠阿标叔也勤快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13.(4分)有同学提出文中大量笔墨在描写母亲,可将题目改为《回忆我的母亲》。你认为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理由。14.(5分)文章结尾说:“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真正的家醅”的理解。链接材料一:在上海求学时,母亲来信说她患了风湿病,手膀抬不起来,连最简单的缧丝髻儿都盘不成样,只好把稀稀疏疏的几根短发剪去了。我捧着信,坐在寄宿舍窗口凄淡的月光里,寂寞地掉着眼泪。深秋的夜风吹来,我有点冷,披上母亲为我织的软软的毛衣,浑身又暖和起来。可是母亲老了,我却不能随侍在她身边,她剪去了稀疏的短发,又何尝剪去满怀的愁绪呢!——《髻》链接材料二: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日里想,梦里思,“昨夜梦魂又飞归故里,躺在双亲的墓园中,拥吻着绿茵覆盖的芬芳泥土,望着悠悠出岫的白云,多年抑郁的情怀得以暂感舒松,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枕边,美丽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阔山遥”。——《乡思》●问一缕茶香(24分)兰雪茶[明]张岱①三峨叔知松萝②焙法,取瑞草试之,香扑冽。余曰:“瑞草固佳,汉武帝食露盘,无补多欲;日铸茶薮③,‘牛虽瘠,偾于豚上’也。”遂募歙人④入日铸,扚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藏法,一如松萝。他泉瀹⑤之,香气不出,煮禊泉,投以小罐,则香太浓郁。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以旋滚汤冲泻之,色如竹箨⑥方解,绿粉初匀;[甲]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取青媲白⑦,倾向素瓷,真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雪芽得其色矣,未得其气,余戏呼之“兰雪”。四五年后,“兰雪茶”一哄如市焉。越⑧之好事者不食松萝,止⑨食兰雪。兰雪则食,以松萝而纂兰雪者亦食,盖松萝贬声价俯就兰雪,从俗也。乃近日徽歙间松萝亦名兰雪,向⑩以松萝名者,封面系换,则又奇矣。(选自《陶庵梦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