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黄冈市余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学术界长期流行一种见解,认为老子、庄子为道家,这是一种误解。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老子学派、庄子学派。老子与庄子没有直接的传承关系。老子与庄子都从未自称为“道家”,只有儒家自称为儒,墨家自称为墨。儒墨两家各有自己一派的传承关系。孔子、子思、曾子、子夏、孟子、荀子均有传承关系,墨家有巨子相袭制度。儒墨两家,系统清楚,号称显学。汉代司马谈《论大家要旨》第一次提出“道家”名称,反映了汉朝政治统一后,思想界趋向统一的思潮趋势。汉初道家是吸收儒、墨、阴阳、名、法各家思想而创立的新体系。老子、庄子是阴阳、名、法出现以前的人。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它形成于东汉末年,方术、巫术是它的前身。神仙方术信仰由来已久,古代巫、史、祝、卜是与神打交道的专家,他们处在国家的领导层。民间巫术用符水治病,借卜筮占吉凶。战国以后,神仙方士宣传吃不死之药可以长生,投合上层贵族要求长期享乐的欲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广大群众缺医少药,方士们用符水治病,驱鬼祭神,在下层群众中也得到推广,还没有系统的理论。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生困苦,才出现了《太平经》。此书成书时间约在东汉安帝、顺帝统治时期,此书为集体创作,书成于于吉、宫崇等人之手。道教建立后,沿着两条路线传播。上层路线与历代朝廷、官方相配合,可以称为正统的官方道教。还有在社会下层广大群众中传播的道教,它与民间巫术、符咒结合得比较紧。农民起义往往利用道教这个组织形式。黄巾起义就是第一次道教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例子。宋代的方腊,清末的义和团也属这一类。理论研究,典籍著作,教义发挥,与佛教之间长期互相争辩,属于官方道教。从北宋开始编辑道教全集《道藏》多达七千多卷。官方道教与民间道教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如民间与官方的道教都很重视符咒、炼丹、气功等。佛教到后期,大乘兴起,崇拜的偶像越来越多,引出了许多佛,不止释迦牟尼一位。道教到了南北朝时,神也越来越多,有等级品位,老子这个形象也被塑造得更加神秘,演变成“太上老君”。老子是哲学家,不是宗教家。与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情况不同。老子的著作是学术性的,不是宗教性的。老子哲学讲无为、清静、合一,与道教的宗教修养有关,但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与道教毕竟有所不同。老子被奉为道教教主,那是很晚的事了。东汉末年,汉中张鲁信奉五斗米道,令信徒们念《老子》五千文。念《老子》的也仅限于汉中地区巴蜀的五斗米道。中原广大地区的道教徒信奉《太平经》,这是一百多卷的大书,内容庞杂,没有多少老子的思想。1.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老子庄子为道家时所用依据的一项是(
)A.“道家”名称是汉代司马谈在《论大家要旨》中第一次提出的。B.儒墨两家各有自己一派的传承关系,系统清楚,号称显学。C.孔子、子思、曾子等自称儒家,墨子等自称为墨家,老子、庄子从未自称为“道家”。D.老子与庄子没有直接的传承关系,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老子学派、庄子学派。2.对原文有关老子的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东汉末年,老子的思想对道教的影响,仅限于汉中地区巴蜀的五斗米道,其他地方根本没有影响。B.官方道教与民间道教都很重视理论研究、典籍著作、教义发挥,并不是绝对对立的。C.南北朝时,老子演变成“太上老君”,是受佛教大乘兴起的影响。D.《老子》不是宗教性的著作,东汉末年,汉中张鲁开始把它奉为道教典籍。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与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一样,都是随着宗教的发展而从人变成神的。B.老子被奉为道教教主,是因为其哲学思想为道教的宗教修养提供了理论基础。C.黄巾起义、方腊起义、义和团,都是以《太平经》为指导思想的农民起义。D.道家的出现,是汉朝政治统一后,思想界趋向统一的思潮发展的结果。参考答案:1.B
2.D
3.C【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不属于作者否定老子庄子为道家时所用依据的,B项,是为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有“儒家”“墨家”之说,与否定老子、庄子为道家的说法无关。故选B。【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错在“仅限于汉中地区”“中原广大地区的道教徒信奉的《太平经》,没有多少老子的思想”,说明中原地区也有,只是少而已。B项,“官方道教与民间道教都很重视理论研究、典籍著作、教义发挥”错误。官方道教与民间道教都很重视的是巫术、符咒、炼丹、气功。C项,文章是说“道教与佛教一样,都经历了由一元神到多元神的变化”,不是说“道教是受佛教的影响”。故选D。【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C项,“黄巾起义……指导思想的农民起义”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农民起义往往利用道教这个组织形式。黄巾起义就是第一次道教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例子”分析可知,文章只叙述了“黄巾起义等利用道教的,没说《太平经》。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散文”何谓郭英德在中国古代文化语境中,作为一种文体,“散文”的内涵和外延一直相当模糊。首先,以韵律作为分类标准,“散文”可以与“韵文”相对称。古人曾经在“韵”“散”区别的意义上,界说“诗”与“文”两种文体,有时称为“韵语”和“散语”;有时称为“诗律”与“散文”;有时则分辨押韵与不押韵,将不押韵的文本称为“散文”。但是,在中国古人的文体辨析中,是否有韵律,并不足以区分“诗”与“文”,我们既不能说散文是非韵文,也不能说非韵文即散文。其次,以语体作为分类标准,“散文”可以与“骈文”相对称,排比俪偶为“骈文”,散行直言为“散文”。“散文”与“骈文”相对称的文体意义,到南宋时开始逐渐确立,并大量使用。如吕祖谦认为:“散文以深纯温厚为本,四六须下语浑全,不可尚新奇华巧而失大体。”他说的“四六”即指骈文。但是,奇偶相生、骈散相杂,原本就是汉语文章的特点。因此在历代写作实践中,骈散之分,从来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骈文容有散行之气,散文也不乏骈偶之语。周必大早就认识到:“四六特拘对耳,其立意措辞,贵浑融有味,与散文同。”所以今人也常常以“散文”统称散体文与骈体文,甚至统称赋,并从学理上探求其相通相融,认为古典散文的研究应该包括骈文和赋在内。第三,以典籍目录作为分类标准,“散文”隶属集部典籍,经籍、史籍、子籍之文不属于“散文”。南朝梁萧统编纂《文选》,基本上采取了这一选文标准。但是谁也无法否认,经籍、史籍、子籍之中包含着大量的散文(或称“古文”)。经籍如《尚书》《春秋左氏传》,后人称为“史传散文”;《论语》《孟子》,后人称为“诸子散文”;即便《礼记》中的诸多篇章,也进入后人的“散文”视野。所以刘熙载说:“《六经》,文之范围也。”在中国古代典籍文献中,早就形成一个以经部为源头与规范,史部、子部分流殊派,集部蔚为大观的“散文”世界。因此从整体上看,中国古代散文历时久远,歧义纷呈,旁枝杂出,的确难以“正名”。“散文何谓”,这恐怕已经是,并且永远是一个难以准确回答、也不必准确回答的问题。当然,中国古代散文的体制、语体、体式无论多么纷繁,多么变动,就其内涵而言,应该有着一脉相承的审美对象和精神结构,借用萧统《文选序》的概括,就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我觉得,这一概括,虽然模糊,却也实用,不仅可以指称古代的散文,也可以指称现当代的散文。至于“散文”的外延,完全可以是流动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因时不同,因体不同,甚至因人不同。“定体则无,大体须有”,这是文体的特质,其实也是“文学”的特质。因此,从汉语文章的实际出发,“中国古代散文”不能仅限于那些抒情写景的所谓“文学散文”,“而是要将政论、史论、传记、墓志以及各体论说杂文统统包罗在内,不仅如此,而且连那骈文辞赋也都包括在内”(郭预衡《中国散文史·序言》)。这种广义的“散文”观念,超越了20世纪以来学术界对“散文”的内涵与外延的纷繁歧异的辨析,更为符合中国古代文学的实际面貌。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曾经将“散文”与“韵文”相对称,在“韵”和“散”的区别意义上界定“诗”与“文”两种不同文体。B.“诗”与“文”在古人的文体辨析中清晰的,但现在我们既不能说散文是非韵文,也不能说非韵文是散文。C.以语体作为分类标准,古人将“散文”与“骈文”相对称,散行直言的称为“散文”,排比俪偶的称为“骈文”。D.奇偶相生、骈散相杂是汉语文章的特点。在历代写作实践中,骈散之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两者互相兼容。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今人常常将散体文和骈体文统称为“散文”,甚至将散体文和骈体文统称为赋,并探究他们相通相融之处,认为古典散文研究应包括骈赋。B.萧统的“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观点概括出了散文的内涵,这不仅可以指古代散文,也可以指现当代散文。C.“散文何谓”是一个难以准确回答的问题,因为中国古代散文历史久远,歧义纷繁,旁枝杂出,难以“正名”。D.中国古代散文就其内涵来说有着一脉相承的审美对象和精神结构,无论体制、语体、体式如何纷繁变动。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籍《尚书》《春秋左氏传》以及《礼记》中的诸多篇章被后人纳入“散文”,说明古代典籍文献中经籍、史籍、子籍之中包含着大量的散文。B.萧统编纂的《文选》基本以典籍目录作为文体分类的标准,将“散文”归属集部典籍,经史子籍不属于“散文”,这成为后人选文的重要依据。C.“定体则无,大体须有”是文体的特质,因而散文的外延完全可以是流动的、开放的、包容的,它因时、因体、因人而不同。D.广义的“散文”不能仅限于抒情写景的散文,也应包括政论、史论、传记、墓志以及各体论说杂文,甚至连骈文辞赋都包括在内。参考答案:6.B
7.A
8.B6.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本题B项中,“‘诗’与‘文’在古人的文体辨析中是清晰的”错误,原文认为,在古人的文体辨析中,是否有韵律不足以区分“诗”与“文”。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比如本题B项,“‘诗’与‘文’在古人的文体辨析中是清晰的”错误,原文认为,在古人的文体辨析中,是否有韵律不足以区分“诗”与“文”。本题属于局部筛选信息,答题时确定答题段落,仔细阅读,筛选出文中的与选项相对应的重要语句,然后与选项相对照,找出选项表述与文章表述异同,判断正误。7.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本题A项中“甚至将散体文和骈体文统称为赋”错误,原文是“今人也常常以‘散文’统称散体文与骈体文,甚至统称赋”,意思是赋也被统称在散文之内。故选A。8.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是考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表述能力。本题B项中“这成为后人选文的重要依据”错。从原文“但是谁也无法否认,经籍、史籍、子籍之中包含着大量的散文”可知这一推论错误。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对语文教材修订的思考杨
丽对学生时代语文课文的回忆,是贯穿生命始终的一件乐事。《丰碑》中身落白雪的军需旅长的凛然与无私,朱自清《背影》中老父亲爬月台时的心酸与伟岸,《少年闰土》中深蓝夜空下那个项带银圈、手捏钢叉的十一二岁的捕猹少年的机灵与果敢,让我们一遍遍感受着民族精神、亲情、友情的震撼人心。看,这些少时课本上的文字,都已经根深蒂固于青年人的成长中,成为构建精神世界的一砖一瓦,作为他们精神根基的一部分。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每次学生语文教材的修订都会掀起一阵大讨论。不论是2013年对鲁迅的散文诗《风筝》的替换,还是2014年上海市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新版语文课本对《寻隐者不遇》、《登鹳雀楼》等8首古诗的删除,或是如今对《谁勇敢》一文的撤换、《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被换为《智取生辰纲》、《洲际导弹自述》被改为《网络表情符号》,都引起人们的议论,对这些修改,除了诟病或挑剔,显然也有一些积极的解读。如避免学生理解偏难、减轻学生负担、为避免学生盲目勇敢导致受伤、更契合现代和谐社会导向、更切合互联网时代的学生生活……然而,这些修改到底该不该,进步还是退步,还都需要专家或使用教材的师生来认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教材没有几十年不变地原地踏步。语文教材一成不变或倒退复古,都不利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与发展。用心的教材内容应该突出时代特征,把握时代精神,用灵动有力的语言描绘大美的中国梦。文学作品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独立思考和积极思辨的精神,而不是寻章摘句或不假思索、人云亦云。用语文塑造青少年的思想之魂、精神之魂,中国梦的实现也才能有更加坚实的青年基础。“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在对蕴含思想深度的文章的选择和解读上表现得更加明显。教材编撰部门、学生、家长,针对不同的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章要符合所有人的口味本身就是一种妄想,所以我们也不必因为教材选择而焦虑。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和精神力量的渠道绝非只有教科书这一条。背负着从少年到老年的精神塑造重任的,除了教科书,更有课外读物、历史文物、人生经验与阅历。我们对教科书,不必过分盲目信仰,但在删改上仍需要无比认真地对待。对于极富思想性的文学作品,我们不能单纯地“贴标签”,用好坏对错来评价。时代是在发展进步的,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主旨在与现实的摩擦中契合而又不契合,那些曾经被认为是错误的观点看法在今天有了新的价值。教科书内容的更迭正是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社会气质和价值取向。所以,教材删改争议越大越不能大意、随意。在部分学生还没有足够的能力选择自己的教科书内容时,教育部门就要当好这个把关人。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他当时曾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而这次的“换血”中,也增加了古诗文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比重,让下一代在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握紧青少年手上的“文化之根”,让中国梦的实现有着更加厚重的文化根基。修订版教材虽然引起了一些争议,但仍然值得人们期待。修订总是在争议之中不断完善的。彼时的真理也可能沦为此时的谬误,而唯一的方法就是与时俱进,步步完善。这样,既有利教育现状,也连接中国的未来。(选自《中国青年网》2016年5月25日,有修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丰碑》中的军需旅长,《背影》中的老父亲,《少年闰土》中的捕猹少年,让我们一遍遍感受着民族精神、亲情、友情的震撼人心。B.教材编撰部门、学生、家长,针对不同的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章符合所有人的口味本身就是一种妄想。C.只有用语文塑造全国人民的思想之魂、精神之魂,中国梦的实现也才能有更加坚实的青年基础。D.用心的教材内容应该突出时代特征,把握时代精神,用灵动有力的语言描绘大美的中国梦。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2013年对鲁迅的散文诗《风筝》的替换,如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被换为《智取生辰纲》,都是为了避免学生理解偏难。B.2014年上海市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新版语文课本对《寻隐者不遇》、《登鹳雀楼》等8首古诗的删除,是出于减轻学生负担的考虑。C.如今语文教材修订对《谁勇敢》一文的撤换,是为了避免学生盲目勇敢而导致受伤。D.将《洲际导弹自述》被改为《网络表情符号》,更切合互联网时代的学生生活,是与时俱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独立思考和积极思辨的精神,用语文塑造青少年的思想之魂、精神之魂,是语文教材的根本。...B.学生、家长,针对不同的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章符合所有人的口味本身就是一种妄想,所以教材编撰部门对教材删改争议完全不必在意。C.语文教材一成不变或倒退复古,都不利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与发展,教材修订要突出时代特征,把握时代精神,用灵动有力的语言描绘大美的中国梦。D.对于极富思想性的文学作品,我们不能单纯地“贴标签”,用好坏对错来评价,因为时代是在发展进步的,那些曾经被认为是错误的观点看法在今天有了新的价值。参考答案:1.C
2.A
3.B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题中C项,原文第三段“用语文塑造青少年的思想之魂、精神之魂”,“全国人民”为偷换概念。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种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题中A项,“《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被换为《智取生辰纲》”,是为了更契合现代和谐社会导向。属张冠李戴。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题中B项,“完全不必在意”错,原文为“教材删改争议越大越不能大意、随意”,属曲解原意。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人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秦军走。始皇闻之,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昏聩,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粗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也?”
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
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是:正确B.始皇闻之,见谢王翦
谢:道歉
C.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
委:推卸D.令壮士击,大破荆军
破:打败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王将军老矣,何怯也!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B.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
蚓无爪牙之利D.荆数挑战而秦不出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说明王翦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
①非六十万人不可
②唯大王更择贤将
③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④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
⑤坚壁而守之,不肯战
⑥亲与士卒同食A.①②⑥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信年轻壮勇,曾大败燕军,擒获太子丹,秦王对他评价很高。李信过于轻敌,导致他征荆兵败。B.面对李信的失败,始皇幡然悔悟,及时向王翦道歉并重新起用王翦,满足了王翦对兵力的要求,为后来大败荆军奠定了基础。C.出征前,王翦向始皇多多地讨要良田园林宅院,是为了妥善地安排自己的子孙,使自己领兵征战无后顾之忧。D.王翦坚守不战,是为了激发士气,避敌锐气,以便寻找最合适的作战时机,最后终于大败荆军。14(10分)翻译句子(1)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5分)译文:(2)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5分)译文:参考答案:10、C、委:交给,交付11.C.第一个“之”是协调音节的助词,不翻译;第二个“之”是助词“的”。A
何,多么。B“因”,“于是”,连词D“而”是连词,表转折12.D.②是王翦的推辞之语,④陈述一个事实,⑥体现王翦爱兵。13.C.“为了妥善地安排自己的子孙,使自己领兵征战无后顾之忧”不当。14(10分)(1):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逼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闻”“日”“西”“虽”“独……乎”各1分)(2)楚王得知王翦增兵而来,就竭尽(或全部派出)全国军队来抗拒(或抵抗)秦兵。(“益”“乃”“悉”“以”“拒”各1分)文言翻译:秦国将领李信,年轻气盛,英勇威武,曾带着几千士兵把燕太子丹追击到衍水,最后打败燕军捉到太子丹,秦始皇认为李信贤能勇敢。一天,秦始皇问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国,由将军估计调用多少人才够?”李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他的话是对的。”于是就派李信及蒙恬带兵二十万向南进军攻打楚国。王翦的话不被采用,就推托有病,回到频阳家乡养老。李信进攻鄢郢,攻下它,于是带领部队向西前进,与蒙恬在城父会师。其实,楚军正在跟踪追击他们,连着三天三夜不停息,结果大败李信部队,秦军大败而逃。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见到王翦道歉说:“我因为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逼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王翦推辞说:“老臣病弱疲乏,昏聩无能,希望大王另择良将。”秦始皇再次表示歉意说:“好啦,将军不要再说什么了!”王翦说:“大王一定不得已而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满口答应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始皇亲自到灞上送行。王翦临出发时,请求赐予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王翦出发后到了函谷关,又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有人说:“将军请求赐予家业,也太过分了吧。”王翦说:“这么说不对。秦王性情粗暴对人多疑。现在大王把全国的武士调光特地委托给我,我不用多多请求赏赐田宅给子孙们置份家产来表示自己出征的坚定意志,竟反而让秦王平白无故地怀疑我吗?”楚王得知王翦增兵而来,就竭尽全国军队来抗拒秦兵。王翦抵达战场,构筑坚固的营垒采取守势,不肯出兵交战。楚军屡次挑战,始终坚守不出。王翦让士兵们天天休息洗浴,供给上等饭食抚慰他们,亲自与士兵同饮同食。过了一段时间,王翦派人询问:“士兵玩什么游戏?”回来报告说:“正在比赛投石看谁投得远。”于是王翦说:“士兵可以派用了。”楚军屡次挑战,但是秦军不肯应战,就领兵向东去了。王翦趁机发兵追击他们,派健壮力战的兵丁实施强击,大败楚军。
略5.阅读下面一段古文,完成9--11题王珪,字叔玠,太原祁人也。季叔颇,当时通儒,有人伦之鉴,尝谓所亲曰:“门户所寄,唯在此儿耳。”开皇末,为奉礼郎。及颇坐汉王谅反事被诛,珪当从坐,遂亡命于南山,积十余岁。高祖入关,除太子中舍人,寻转中允,甚为太子所礼。后以连其阴谋事,流于巂州。建成诛后,太宗素知其才,召拜谏议大夫。贞观二年,代高士廉为侍中。太宗尝闲居,与珪宴语,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之姬,瑗败籍没入宫,太宗指示之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取此妇人为是耶,为非耶?”太宗曰:“杀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是非,何也?”对曰:“臣闻于管子曰:‘齐桓公之郭,问其父老曰:‘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桓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今此妇人尚在左右,窃以圣心为是之,陛下若以为非,此谓知恶而不去也。”太宗虽不出此美人,而甚重其言。时太常少卿祖孝孙以教宫人声乐不称旨,为太宗所让。珪及温彦博谏曰:“孝孙妙解音律,非不用心,但恐陛下顾问不得其人,以惑陛下视听。且孝孙雅士,陛下忽为教女乐而怪之,臣恐天下怪愕。”太宗怒曰:“卿皆我之腹心,当进忠献直,何乃附下罔上,反为孝孙言也!”彦博拜谢,珪独不拜。曰:“臣本事前宫,罪已当死。陛下矜恕性命,不以不肖,置之枢近,责以忠直。今臣所言,岂是为私?不意陛下忽以疑事诮臣,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而罢。翌日,帝谓房玄龄曰:“自古帝王,能纳谏者固难矣。昔周武王尚不用伯夷、叔齐,(周)宣王贤主,杜伯犹以无罪见杀,吾夙夜庶几前圣,恨不能仰及古人。昨责彦博、王珪,朕甚悔之。公等勿以此而不进直言也。”十三年,遇疾,寻卒,年六十九。(选自《旧唐书》,有删节)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卿乃问朕是非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齐桓公之郭
辍耕之垄上C.而甚重其言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为太宗所让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王珪“直言进谏”的一组是①陛下以庐江取此妇人为是耶,为非耶②陛下若以为非,此谓知恶而不去也③太宗虽不出此美人,而甚重其言。④但恐陛下顾问不得其人⑤陛下忽为教女乐而怪之⑥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②④⑤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珪的叔叔王颇是当时大儒,认为王珪很有能力,但王珪却因罪躲在南山中十多年,未能施展才能。B.王珪曾侍奉东宫太子――李建成,很得太子信任。不久,建成被杀,王珪既而侍奉唐太宗,依然继续为官,但很多时候,太宗对他还是心存戒备的。C.王珪借古事劝谏君主,唐太宗虽不采纳,但是认为他说的有道理。D.本文一方面塑造了敢于劝谏君主的“谏臣”王珪的形象,另一方面也塑造了一个善于反思、勇于自责的唐太宗的形象。参考答案:9.C
10.D
11.B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居有间,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鞠武谏曰:“不可。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太子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鞠武曰:“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且以雕鸷之秦,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燕有田光先生,其为人智深而勇沈,可与谋。”太子曰:“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鞠武曰:“敬诺。”出见田先生,道“太子愿图国事于先生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1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受而舍之
舍:丢弃B.祸必不振矣
振:拯救C.北购于单于
购:联系D.不顾国家之大害
顾:考虑12.下列加点的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②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B.①良曰:“长于臣。”
②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C.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太子受而舍之D.①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②计浅而怨深1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为鞠武反对太子收留樊於期理由的一项是(
)①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②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③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④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⑥且以雕鸷之秦,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⑤D.①④⑥1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将樊於期得罪了秦王,逃到燕国,太子丹接纳了他,并让他住下来,这引起了鞠武的恐慌。B.鞠武希望快把樊将军送到匈奴,以消除秦国攻打燕国的借口,并联结齐、楚、匈奴对付秦国。C.太子丹认为鞠武的计划需要的时间太长,迂阔而不近于事情,于是留下樊於期共谋抵抗秦国的方法。D.鞠武拿大雁的羽毛放在炉炭上一下子就烧光了作为比喻,说明太子丹的做法无异于引火烧身。参考答案: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描述漫画《脱贫致富多少年,一趟医院回从前》,并揭示寓意((6分)参考答案:(1)漫画的主体是一个怒发冲冠的人,尖利的牙齿上写着“**医院”字样,左下方是两个垂头丧气的人,只穿着短裤,抬着担架,上面躺着一个病人。(2)寓意是讽刺了医院唯利是图,乱收费,导致医疗费过高的现象。【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描述漫画《脱贫致富多少年,一趟医院回从前》,并揭示寓意”,这是考查图文转换。所给的材料是漫画,题干中给出漫画的标题。对于第一问,应抓住漫画上的内容,按照顺序进行描述;对于第二问,应抓住标题、主体进行分析,“脱贫致富多少年,一趟医院回从前”,这是讽刺医院的乱收费现象。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漫画类题目解题指导:1.细看画面构成,明确画面指向。2.找准讽刺、颂扬的对象。(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3.联系现实,运用联想想象,揭示本质。画面—社会生活,物—人,人一一类人。漫画解题方法总结:“四看一联系”,一看漫画的标题(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二看漫画中的构成要素(抓住他们之间的联系),1.主体(一个或多个;人或物),2.“次主体”(其他人或物),3.要素的动作、神态、服饰、身份等。三看漫画的语言文字、符号。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四看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一联系:联系社会现实。8.根据语境,在横线处补写上老者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4分)在一辆公交车上,一名乘客在喝完可乐之后,顺手把空瓶子扔在了地上,旁边的乘客纷纷摇起了头。这时候,一位女售票员走了过来,义正辞严地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没有公德心啊,把空瓶扔在车厢内。”顺手把瓶子拣了起来,众人给予了肯定的眼神。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售票员顺手打开车窗,把瓶子扔到了窗外。这时候,一个老者开口了:“
。”听完老者说的话,售票员脸红得低下了头,显然她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参考答案:年轻人,公德心并不只是体现在你这小小的公交车里,而更应该体现在整个社会啊。在批评别人的同时,首先做好自己吧。(4分,答对一句给2分)9.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据媒体披露,自80年代以来、为了城市发展需求,上海的有70%左右的旧式石库门里弄已被拆除。虽然很多老建筑都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却最终都难逃厄运。那么,如此______地拆,谁给了开发商那么大的胆子,(
)?人家胸有成竹,说辞很現成,所谓“三普点”,严格说就还没有列入受文物法保护范围,只意味着经过评估有可能成为文物。所以,拆了也就拆了,其奈我何?而且还争分夺秒地,免得真被认定为文物就不能拆了!要论历史悠久、文物繁盛、上海和西安、落阳、北京都没法比。按理,人文素养较高的上海,应该更珍重自己并不算长的历史、保护好自己。上海也确实想过保护石门,比如数年前“新増四个历史风貌保护区,石库门弄堂被纳入”之类的新闻,曾让人且惊且喜。据说,石库门还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理由是有利于抢救城市遺产,传承优秀文化。但是目前,上海石库门还只是被笼统地归在住宅类之中,以新里、日里区分。因此,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大量石库门旧式里弄被列入其中,而且不少地块在多年前已被批给了开发商进行开发。一方面______地拆除石库门建筑,一方面还要将石库门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何等________。拥有霓虹闪烁的东方明珠,却失去了古朴厚重的石库门的上海,是淹没于______的繁华气息的上海,终将是失去烟火气和生命力的上海。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据媒体披露,自80年代以来,由于城市发展需要,上海约有70%左右的旧式石库门里弄已被拆除。B.据媒体披露,自80年代以来,为了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上海约有70%左右的旧式石库门里弄已被拆除C.据媒体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财经学院《新媒体运营》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茶叶产业可研究报告
- 茶具设计课题研究报告
- 重庆财经学院《高级数字摄像与编辑》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财经学院《电子商务平台数据分析》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白银人造仿真树施工方案
- 玻璃展展会搭建施工方案
- 潮汐车道红绿灯课程设计
- 潮州电缆防火涂料施工方案
- 2021新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习题:突破练16份 含解析
- 高校外籍学生意识形态适应方案
- 2024年地下水监测打井施工合同
- 绩效管理2022-2023-2学期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中秋节》完整教学课件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中颗粒物的测定-称重法-编制说明
- 2024-2030年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恢复驾驶资格科目一汽车类考试题库被吊销补考用450题
- 床单洗涤与更换制度
- 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协议
- 三角函数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含答案)
- 家政岗前培训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