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_第1页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_第2页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_第3页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_第4页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学生对放大镜很熟悉,本届六年级学生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他们的科学学习,但是他们对于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并不了解。本课就是让学生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发现放大镜的结构、功能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1:观察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这是一组有结构的材料,在教学中,老师可以三个镜片一起发给学生,让学生一起观察比较;也可以逐个出示分发镜片,让学生逐个镜片仔细观察后再综合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种材料分发方式呢?两种方式各有优点,一起分发比较省时间,逐个分发学生对该镜片的观察会更加关注和仔细。该活动是本节课两大观察活动之一,我推荐逐个分发器材,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关注力观察。探索2:比较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镜片有何不同。这一活动指向凸度对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影响。老师需要为学生准备至少三种直径相同但凸度不同的放大镜。和探索1不同的是,这个活动需要同时向学生呈现三种放大镜镜片,以便学生观察和比较。让学生亲历观察和记录,以体验获取感知,发现凸度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做记录时需要注意:1.画图尽量精准,三种镜片的凸度要明显有区别。2.表格1中镜片的特点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拓展:自制放大镜。这是一个实证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该活动我给每组学生准备了装水的烧杯,先让学生观察是否能放大物体图像。当学生看到放大的物体图像时还是十分惊奇的。接着给学生展示了装水的球形烧瓶和试管,引导学生思考这三种装水的容器和放大镜有什么共同点。既自制了放大镜又归纳总结了放大镜的特点。最后提醒孩子课后利用学具袋中的水滴盘制作水滴放大镜,也可以利用家里的物品自制放大镜。把五种镜片分开装在盒子里,并做标签,方便学生领取和归还。根据教学设计,本节课我使用了三种凸透镜、平面镜和凹透镜,爱牛公司制作的这三类镜片是十分好用的。2.怎样放得更大怎样放得更大?学生很容易就想到将两个凸透镜组合在一起观察的方法,这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两个放大镜来制作“组合凸透镜”,也就是简易显微镜,让学生体验显微镜的发明历程,并尝试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感受技术的进步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聚焦: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把物体的图像放的更大?也许你的班级上有个别想法不同的学生会回答:“制作凸度更大的放大镜。”的确,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可这样的回答往往让老师们很难顺利进入下一教学环节。此时,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向学生解释呢?可以试试这样说:“人们在磨制放大镜的过程中,发现要制作放大倍数更大的镜片,焦距就要越小,但是标准焦距是有限制的,所以人们无法磨制出具有更大放大倍数的镜片。”爱牛器材:三种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探索环节活动一:制作组合凸透镜。我的做法和教材中有些不同。教材中提供给学生两个放大镜镜片来制作,我提供给学生三个放大镜镜片,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由选择其中两个镜片。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学生会制作出放大倍数不同的组合凸透镜,做好后可以交换观察。探索2:在第一个放大镜下增加一个放大镜,并和第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这里教师要提醒[学生]放大倍数大的镜片要放在下面。至于原因,和凸透镜成像原理有关,无需向学生解释。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是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内容,是学生已经认识了放大镜特点以及利用两面放大镜自制简易显微镜后,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的一次探索实验。学生对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充满天生的喜爱,关键是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记录的习惯。学生往往将使用显微镜和成功获得观察结果感到兴奋,但对观察后的记录和分析较为疏忽。根据学生学习特性,将本节课重点放在显微镜的正确使用,难点放在观察后的记录和分析,帮助学生对记录的分析和研讨上促进思维的发展和自身学习的反思。探究活动一:利用不同观察工具观察蝴蝶结构并记录教材设计是利用三种不同工具分别蝴蝶身体的不同微小结构部分。为了聚焦观察对象的结构特点,通过问题引导驱动学生挑战观察难度最大的微小结构,让学生主动认真去观察自己希望了解的结构;其次,引导学生必须用自己的记录呈现观察内容。三种观察工具,是一个有序的观察过程,课堂上我是要求学生先用肉眼观察,然后发放放大镜观察,以此让学生每一个环节的观察都趋向细致、清晰。随后,开展显微镜使用的指导使用,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的关键问题是:蝴蝶翅膀是怎样的结构才能让它如此轻盈的飞行,翅膀到底有什么?(或者蝴蝶的触角是怎样的结构特点?)用关键新问题促进学生思维从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记录。探究活动二:使用手持式显微镜观察本环节是在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后再次利用手持式光学显微镜观察,从教学逻辑上说是用不同显微镜进行同质任务。前一个环节的光学显微镜使用是全新的,学生学习的认知负荷较大。因此本环节我没有开展。将使用手持式显微镜的观察活动能够延后到下一课。但是,学生使用显微镜中已经产生了光线不足的疑惑,引出自带光源的显微镜使用就顺理成章延后一课。活动环节三:交流研讨教学中学生的绘画记录能力有待提高,因此课堂上教师利用手机及时拍摄和记录学生显微镜下的观察结果,非常重要。研讨环节分为两个步骤实施:第一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交流,交流的指向是显微镜观察到细节和放大镜、肉眼观察到的区别有哪些?研讨环节,要充分让学生表达自己观察到的细节,教材中对蝴蝶翅膀上的“鳞片”是作为观察任务表述的。但是学生的观察反馈来看,其实学生是不理解的,学生自己的记录也无法呈现这一个细节的。教师拍摄的照片,此时能发挥重要作用了。清晰度越高的照片对促进细节的理解越重要。此外,上课前,也要搜集部分蝴蝶翅膀显微镜下的照片,指导学生能做好更认真的观察和记录铺垫。微小世界的学习,学生兴趣浓郁,非常希望能够有更多实验标本可以观察。因此本课教学中,身边微小的物体,可以提供较为充足的材料。当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后,包括小晶体材料、昆虫标本、以及实验室能够准备的玻片标本都能及时提供学生,拓宽对微小世界的认识宽度。 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本课主要由“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两个活动组成,重点活动是指导学生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虽然本课活动对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难度,但这是学生第一次观察细胞、认识细胞,学生兴趣浓厚、十分兴奋。为了能更加详细地讲解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更为了能留给学生充足的实验和观察时间,我将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理论学习,1.复习显微镜的使用。2.学习如何制作洋葱细胞玻片标本;第二课时:实践操作,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上一节课学生已经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所以本节课对显微镜使用的复习采用视频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全面回顾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对于本节新课内容“学习如何制作洋葱细胞玻片标本”,我采用“自学教材→演示实验→观看视频”的模式,力求用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该重点知识。实验操作时有一种情况是学生和老师都不愿看到的,那就是受到材料的限制一个小组只有一至两个操作员,其余的孩子只能观看,没有动手的机会。因此本节课我准备了充足的器材,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动手制作一张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每个同学观察自己制作的标本后可以再观察组内其他同学制作的标本。在课堂上,我先给学生提供制作玻片标本的材料盒,待小组四人全都做好标本后,留下标本,其余器材收拾好放回材料区,整理好的小组才能领取一台显微镜观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显微镜,防止学生将显微镜弄湿弄脏影响使用。在观察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部分的学生因为制作的标本太厚而看不清细胞,对这类学生我单独辅导后再让他们领取材料盒重新制作一张标本。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学生上一节课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对显微镜的使用有了一定的操作经验,对洋葱内表皮细胞结构、形态等有了直观的认识。前一节课结束时就有学生留下问题:洋葱有内表皮,是否也有外表皮?外表皮有细胞吗?本课就是从遗留问题引入学习:洋葱外表皮有细胞吗?其他更多的生物是否也是细胞组成的?细胞的结构形态是否相同呢?学生对观察微小世界的兴趣、积极性无需调动,完全从心底里充满无限向往。必须认真加以引导的是他们的记录,必须激励认真做好记录的学生。课堂上通过两个手段:第一,评价方式。能够观察实验中做到认真、准确、详细记录的学生奖励一张“实践果”(科学奖励卡之一);第二,引导学生注重证据意识的积累,“我们判断不同生物的结构细胞是否相同,要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交流?”上述两种方法有效促进学生认真观察的基础上自觉记录。本节课观察的材料准备必须丰富,材料准备有两个途径:一是学生自备食材,只须能制作成透光的材料都可以;二是教师准备玻片标本,提供学生观察了解,特别是动物类的一些标本。上课的反馈来看,学生更希望自己动手制作玻片标本进行观察,上课甚至有学生不惜利用蚊子拍死的瞬间,将鲜血制作成了血液玻片标本进行观察,强烈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能够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制作。课堂学习时间所限,每位学生一般制作两种不同的玻片标本,画出两种不同的细胞记录。课堂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是对不同观察细胞的交流和研讨。交流环节必须让学生远离显微镜和实验材料。全部交流环节要依托自己的记录。其次交流活动要围绕核心问题展开:生物的细胞形态是怎样的?不同的生物细胞形态相同么?有什么区别呢?对于同一种观察生物的细胞是否相同?为了激励学生交流的参与积极性,还设置了记录标本竞猜环节:展示的是什么细胞?你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学生对多肉细胞的交流因所记录的差异引起很大的争议,也由此产生进一步观察的兴趣。由于课堂制作和观察时间不足,最后决定下一节课增补多肉植物玻片制作和观察的任务。研讨的最后环节,指向大概念的归纳性问题:我们所观察的这些生物细胞形态结构相同吗?有没有不是细胞构成的生物呢?由此可以推断,细胞和生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对比,产生自己的概念性理解。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六上科学第一单元第六课,是学生学习了细胞玻片标本制作,以及显微镜的使用后的又一次新的学习挑战任务——观察水中会运动的微小生物。本课有以下几个活动:一是学习制作水中微小的生物玻片标本,并开展观察任务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二是对比资料分析自己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可能是什么。聚焦的问题真实、难度大,课堂过程越有效。我的做法:出示一杯清澈的液体,告诉学生,这是取自野外的清水,很多居民平时都会直接饮用,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可取?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很快聚焦到一点:肉眼观察的清澈,很有可能不干净,甚至会有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微生物。随后引入正题:水中可能会有微小的生物。这些生物会是怎样的呢?我们怎么才能观察到?我们该怎么尝试认识可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呢?引向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对比资料等。第一个探究活动是学习制作玻片标本,直接启发学生,我们需要什么材料制作玻片标本,说说自己的理由。学生很自然迁移细胞标本的制作材料,教师在引导学生收集信息的时候,几乎可以不做任何补充——只需要反问学生,诸如:你认为需要碘酒吗?你认为微小的生物会运动,你有什么好方法?等等,学生自然就会自悟式的做出自己的反思和调整。为了引发更多学生思考,也可以采用呈现上节课材料,小组讨论分析哪些可以使用哪些不能使用,然后全班反馈。这个环节重点是观察、记录并对比资料辨别观察所得微小生物是什么名称。我提前准备了微小生物资料图片,并随机出示。学生观察记录后很快就会提问,老师这是什么微小的生物?此时教师出示提前准备好的水中微小的生物图片,指导学生对比辨别是什么。为了研讨时的复盘,课堂上我用手机拍摄了显微镜下微小的生物照片,用于辅助学生研讨环节时的交流信息补充,引导学生关注细节记录的重要性。第二个环节是研讨,研讨环节要回顾课堂基本问题:根据自己的观察,清水可以直接饮用吗?你的证据是什么?你观察到什么?你有什么理由证明是微小的生物?——指向微小的生物也是生物的核心特征。并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关注微小的生物的主要特征进行辨别——指向观察对象重要特征以及细节的描述。爱牛材料的爱不释手,本节课再次提供了手持式简易显微镜。简易的手持式显微镜操作简便、自带光源,学生对带光源的简易显微镜充满了使用热情,因为普通光学显微镜对光的烦恼一直是他们的心头之痛;其次调节旋钮操作方便,寻找标本的成功率提高,是学生的最爱和首选。 7.微生物与健康活动一:研讨交流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课前,教师将微生物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分为微生物与食品、医药、污水与垃圾处理、动植物品种改良四个方面的内容。每个小组从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前搜集视频资料,学习以后整理成文稿,在课堂上汇报交流。在学生搜集视频资料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介入检查学生所选择的视频是否合适。以下是部分小组找到的视频资料和他们整理的文稿。1.微生物与食品(以酵母菌为例)2.微生物与医药(以新冠病毒的致病原理和青霉素的发现为例)3.废水和垃圾中的微生物相较于图文资料的学习,学生更喜欢视频资料的学习。但是,提取视频资料中的有效信息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学生缺少使用图形组织器的意识,一般都是长篇大论,在汇报交流中也会让倾听的同学觉得冗长、枯燥。活动二:梳理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这个活动中,各小组回顾并交流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用文字和箭头梳理从古至今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1.我们的地球模型《地球的运动》这个单元本届六年级学生在五年级的时候已经学过了,因此在准备这个单元的时候我思考了以下几种方案。1.不上新课,只做总复习和练习。2.将几节课合并在一起上,只讲重难点。3.按照教材一课一课时上下去。究竟采用哪种方式呢?我想应该先了解学生的学情。所以,我做了一次学情调查,发现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对于本单元知识记忆尤新,掌握扎实,一大部分学生需要提示才能想起来,一小部分学生遗忘较多。这一调查,我排除了第一种方案,认为第二种比较适合我班学生。在单元备课中,我又发现新教材中的探索活动很多和老教材中不一样了,且教学目标也有了一些变化,最后我决定还是一课一课时稳扎稳打地开展教学。1.用橡皮泥制作地球结构模型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三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而橡皮泥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我班就有个别学生没忍住扣了一部分自己玩捏了起来。我反思这和我活动前没有立好规矩有直接关系。我应该在活动前提示学生所有的橡皮泥都要用来制作模型。2.在切地球结构模型的环节,我让学生用自己的尺子来切。考虑到橡皮泥十分柔软,要像锯木头一样一前一后地切,但用力要小,如果一刀用力切到底,模型就扁了。尽管如此指导,还有几个小组的模型剖面切的很不清晰。3.在制作地球海陆分布模型时,我给每组发了一个地球仪,让学生边观察边画,这样制作出来的模型更加美观和真实。这个活动比较遗憾的是没有足够的泡沫球,小组中只有一位同学能够动手画。这让我想到如果爱牛公司可以开设一个网店,老师可以自由随意购买像泡沫球这类的耗材,对科学老师来说是多美好的事情啊!制作地球自转模型,教材中采用橙子和吸管为材料。如果采用橙子,还需要准备水果刀切橙子,勺子挖果肉,这样就会有学生禁不起食物的诱惑吃起来,而且桌面会弄得脏兮兮的。考虑到这些干扰因素,我就直接采用前面一个海陆分布模型来制作自转模型。只需再提供一根金属丝插入模型中,就能制作完成,既方便又达到了教学目的。虽然我将三个实验的材料装在一个盒子里,但是学生领器材时是分实验分次领取的,这样不会对学生造成干扰。 2.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与“太阳光的照射”“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转”三个因素有关。这个答案早已得到证实,可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古人是如何追求这一真理的呢?本节课就是在古人提出“昼夜交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基础上,对昼夜交替现象展开假设和探究。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一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形成假设环节,教材要求学生画图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我先让学生参照书本中提到的四个假说完成作业本中①②③④的画图,再思考还有哪些假说并完成⑤的画图。原以为是一项十分简单不需多费口舌的任务,结果却让我大跌眼镜。学生的画图五花八门,所画的图表达不出假说的意思。我只好重新返工,在黑板上一幅一幅地教学生画。这也提醒我不要高估学生的画图表达能力。另外,关于假说,可以不止4种,5种,6种,甚至更多。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答案。2.在做模拟实验时,假说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和假说3“地球自转”,学生很容易就完成了实验并且看到了昼夜交替现象。但在做假说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和假说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时遇到了困难。学生将手电筒放在桌子上,发现光只能照射一个方向,而假说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和假说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却需要光向四面八方照射。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让学生将手电筒原地旋转起来,让手电筒的光一直照着地球。后来,在交流的时候我又提出了这个问题还可以如何解决,不少学生都说出换一个球形的灯泡模拟太阳,用蜡烛模拟太阳。这里建议爱牛公司可以增加器材,让实验更加方便。3.有一个小细节是我在观察学生模拟实验时发现的:有的小组把铁丝(地轴)横着放进行模拟实验,有的小组斜着放,有的小组竖着放。发现后我让学生都将铁丝斜着放来做模拟实验。为什么必须将铁丝斜着放做模拟实验呢?这是课后反思时陈老师给我提出的疑问。我一下给问懵了,心想地轴是倾斜的,模拟实验不是应该更加接近真实吗?陈老师继续给我解惑:“本节课就是回归古人的研究,这个时候古人知道地球是倾斜的吗?”我恍然大悟,在提出假说环节我还提醒学生要站在古人的立场上思考,怎么到了模拟实验时自己就忘了呢!想想自己还是对教材理解不够透彻,备课不够仔细啊。 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本课教材围绕继续寻找证据解释“昼夜交替现象”,设计了2个活动。一是阅读史料,人类在探索地球运动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学说——“地心说”、“日心说”,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后,可以确定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为进行模拟实验提供关键信息;二是改进地球模型、再次进行模拟实验,并用连续组图的形式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4.谁先迎来黎明地球自转方向是本课的探究重点,而关于时区的认识又是本课的难点所在。教材的内容分成四个部分:1.提出问题:,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谁先迎来黎明?2.模拟实验: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相同?3.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4.认识世界时区图。在课堂上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确定不同地区即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关系,二、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学生在小地球仪上就找到了,当我出示一张中国地图时,很快就确定位置关系了。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大部分学生的思维都会比较一致,认为只有两种:顺时针和逆时针。但是到底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却只能是相对的了解,让学生在做汽车,做转椅的试验中,明白,其实我们人类相当于坐在地球这个大转椅上,看到的方向和实际地球转动的方向刚好相反。认识时区和时差这个部分,让学生先自己看视频,明白地球的自转,每15度转一个小时。然后自学课文中的内容,甚至还要详细解释什么是地球上的经线。 5.影长的四季变化教科书直接给出了"古人的观测发现"的图片,大部分学生能立即发现规律,快速作出回答。为了加深学生对日影四季变化规律的认识,可以采用由学生自行绘画、测量和比较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在制作简易。圭表的探索活动中,教科书给出的示意图过于简单,因此,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准备的物品进行设计和制作。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研讨实验步骤、明确分工上,以提高学生对实验探究的设计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优化自己的方案。学生制作完成后,自然而然就进入了模拟实验环节。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结合生活体验,说出正午太阳在不同季节的位置,才能正确进行模拟实验。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小组共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的方法,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一机研分地球公转的特征。学生处干信息高度通电畅的状态。可以立即输入所学也能立即讨论疑问,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与速度,也提高了学生的专注度,为准确全面了解地球公转特征打下基础。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公转特征中与四季变化相关的证据,得出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再通过证据的层层呈现,让学生逐渐发现四季变化与公转有关的证据中,近日点和远日点并不能作为四季变化与公转有关的证据。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以及批判性思维。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学生是有一定的认识基础的。在二年级时,学生学习了关于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科普知识,也有一定的思维导图归纳能力,可以培养单元学习结束后用思维导图归纳知识的习惯。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尤其要表达清楚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运动特点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学生对概念关系的表达是验证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地球运动的关键。 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对于工具,学生通常能说很多,但对于技术,学生的认知还停留在具体事、物的层面,此处提问是为了唤醒学生对工具和技术的关注与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因此无论学生回答得是否完备,都应当给予鼓励和认可,即使是一些错误的观点,也可以暂时搁置,让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纠正。首先让学生在不用任何工具的情况下打开核桃,当学生发现徒手取核桃仁很困难时,自然会想到借助工具来完成任务。然后让学生使用不同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慢慢总结出方便取出核桃仁的方法,也就对技术有了亲身的体会。最后让学生使用核桃夹取出核桃仁,即将特定工具与普通工具进行对比,使学生深刻意识到特定工具是为了特定情形、运用了特定技术而设计改进的工具,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工具与技术关系的理解。让学生从理论回到实际生活中去,感受工具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理解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场景,恰当地使用工具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本课是"工具与技术"单元的起始课,大部分学生对于工具和技术有模糊的认知,如工具是平时经常使用的物品,技术是科学知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工具和技术的具体定义,对工具和技术的关系也不清楚,因此,需要教师借助一系列的探索活动来帮助学生形成新认知。本课立足于学生对工具与技术的前概念,引导他们经历"没有工具→使用工具→使用特定工具"的探索流程,从而发展学生对工具与技术的新认识,让他们意识到技术创造了工具,如何使用工具就是一门技术。 2.斜面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这是一种在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本课学生通过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并进行实验研究,利用数据了解斜面的作用,以及认识不同坡度的斜面的省力规律。学生通过“搭建各种不同的斜面拉动木块测量拉力”的实验和模拟制作螺丝钉螺纹的活动,体会到“动手做”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科学的结论不止一个,科学的发现是在实践中获得的,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3.不简单的杠杆学生在《斜面》一课中已经做过了关于简单机械的研究,《不简单的杠杆》一课安排了一个最原始也最贴近“杠杆”发明和产生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学生大多看到过,但是不一定亲自动手操作过。这样的安排既减小了难度,也增加了学生在研究杠杆过程中的趣味性。联系生活实际的环节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原来杠杆装置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审加清晰地掌握杠杆装置的基本结构,能自户找到杠杆装置的特点,成功画出杠杆装置的示意图,为接下来探索活动的记录环节做好充分准各。学生学习科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获得一定量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以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在本课教学中,设计了用木尺作杠杆撬动大石块的模拟测试活动,并用小石块代替用手撬以确保活动的客观性。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对比每次画下的杠杆装置图和对应的撬动结果,学生就能发现杠杆的支点不同,其作用效果就不同,从而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杠杆的原理,为初中阶段的深入学习莫定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运用适当的语言组织教学,让学生借助实验帮助卡和汇报帮助卡自由发言,相互交流,最后总结得出结论。 4.改变运输的车轮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工具和技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过探究了解了杠杆、斜面这些简单机械的作用。轮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品,活中经常见到,但学生对这些物品不一定都有研究、有思考。借助这些经验,生在进行测试活动时积极性会更高。本课的活动主要在室外进行,学生比较兴奋,往往容易忘记记录,教师要注意提醒。此外,受器材、场地的限制,每个小组都只有一次机会,每个学生只能获得一种工具运送一段距离的经验和感受。为了避免在填写记录过程中学生主观猜测,实验结束之后一定要组织学生组内交流,每个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小组商定后共同填写记录。 5.灵活巧妙的剪刀剪刀教学不仅仅是教授操作技巧,更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需要知道剪刀的种类和用途,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剪刀的使用方法。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在教学中也要注重技巧的讲解和演示。这需要我们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对于剪刀的不同用途和使用方法,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讲解,并通过实际演示来展现其操作技巧。剪刀技巧的掌握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不断的练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实践环节的安排和重视,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更好地掌握技巧。在实践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向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纠正不足,并提升操作技巧。 6.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课堂教学内容能紧紧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好地理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习掌握知识就是要在动手,动脑,和做中得到。模拟活字印刷的活动,在活动体验中,学生将了解活字印刷的简单工序,感受它的魅力。通过与手工抄写的对比活动,学生将深刻体会到活字印刷的省时、省力,感受它对文化传播所起的巨大贡献。7.信息的交流传播书本和电脑是学生获取相关资讯的重要工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对它们都有所接触和了解。但是,关于这两种工具所提供的信息的形式以及传播信息的效果,学生并没有深入思考。因此,本课让学生通过“制作萝卜独轮车”活动,亲身经历使用信息传播工具的过程,比较并研讨不同信息传播工具的优缺点,进而发现不同传播工具之间的差异。制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用到剪刀、小刀、尺子等工具,而独轮车本身也包含了本单元学习的一些技术。制作完成后,学生对“工具和技术”的认识会更加全面,再通过比较和交流,他们会发现"工具和技术"更多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圆满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第四单元能量1.各种形式的能量1.学生不知道怎么统计《调查家用电器》,该如何应对?在教师指导下查看电器铭牌或询问家长获得常用电器的使用功率,或是通过网络查询获得指定型号电器的功率。使用时长可以以一周为统计单位,再取平均值。最后使用“消耗能量=使用时长*电器功率”的方法进行计算。2.学生无法感知化学能的变化,该如何做出解释?对于化学能的解释,教师可以用燃烧花生仁得到热能等小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原来花生仁等食物中存在化学能,最好强调化学能的储存性质,即化学能通常以各种化学药品、化学物质等形式储存,再结合各类实例与图片进行解释。针对化学能的变化,教师要强调一种能量的消耗往往伴随着另一种能量的产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来理解。3.如何填写能量记录表?一是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要有选择性地请学生把有代表性的能量形式写到班级记录表中,这样可以让班级记录表所呈现的信息相对丰富完整;二是集体汇总时,鼓励学生对班级记录表的信息进行补充完善,如果涉及的能量表现形式不全面,教师可以出示相应的图片,如超声波清洗眼镜、磁悬浮列车等利用声能与磁能这些较少见的能量形式,让学生进行补充记录。关于能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本课的重难点就是通过观察推理,知道能量拥有各种各样的形式。通过观察分析,知道能量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并找出能量转化的证据。 2.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1.学生比较家用电器电能消耗时,一方面不认识家用电器铭牌,不能从中获取所需信息,另一方面不会计算电能消耗情况,怎么办?学生要看懂家用电器的铭牌信息,需要教师进行指导。首先教师可以选取台灯、洗衣机等常见的家用电器作为例子进行讲解,其次指导学生通过观察铭牌信息,获取家用电器功率信息,最后电能的计算需要教师结合教材“提示”部分进行讲解,并额外补充电能计算公式,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使用公式时注意数据的单位。计算公式使用“电量=功率*时间”,单位依次为“千瓦时(或度)”、“千瓦”、“小时”。2.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以家中能量的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以能量形式、能量转换、能量消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使用课前调查、课中分析、统计等手段,进一步了解能量,意识到能量会消耗,从而自觉形成节能意识,提出有效的节能办法,逐步养成节能习惯。对家庭中用于出行和使用的物品展开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对能量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等名称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来看待能量。进一步了解能量,意识到能量消耗之大,从而自觉形成节能意识,提出有效的节能方法,逐步养成节能习惯。 3.电和磁1.学生对于电路的学习是在四年级,到现在学生已经生疏了。上这节课之前最好能给学生先复习有关电路的知识,以及如何正确连接电路。2.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将电路中的导线拉直,放置在指南针的上方,并让导线的方向与磁针所指的方向一致。为什么要让导线与小磁针平行呢?如果学生没有提问老师自己也需要提出并给学生解惑。3.本节课实验多,要注意的细节很多,老师要做到先扶后放。如果全都要扶时间不够,如果放的太多学生实验极大可能会不成功,个中窍门得自己反复磨课才会清楚。我的疑问与解答:电如何会生磁呢?如何从实验现象中得出这一发现呢?难道说看到小磁针发生偏转就认定是通电导线产生了磁吗?我想这样的证据是不够的。铁钉靠近小磁针也一样能让小磁针发生偏转呀,为什么不说通电导线产生了像铁钉一样的物质?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回归到实验:导线与小磁针平行,通电后小磁针发生了偏转。如果电有了铁钉一样的性质,那么通电导线应该紧紧吸住小磁针,而不会发生偏转。如果电有磁铁一样的性质,那么就有可能发生吸引或者排斥现象。我认为小磁针发生偏转实际是一种逃离,是一种排斥。仔细分析实验现象,排除了铁,那么只剩下了磁铁。因此得出“电产生了磁”这一科学道理。4.电能和磁能1.教材探索1中有这样一句话:用砂纸把接线头打磨光亮。这是什么缘故呢?老师在教学中可不要忘记这个知识点噢,一般导线的金属部分会有一层氧化膜,这层氧化膜起到绝缘的作用,因此要用砂纸将这层氧化膜磨去,使导线导电性更好。这个过程可以由老师帮助学生完成,从而节约课堂时间。2.为了方便操作,我为学生准备了鳄鱼夹导线,直接将电磁铁的导线头夹住即可,也方便断开电路。想法很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使用鳄鱼夹导线后电磁铁无法吸起大头针了,不使用鳄鱼夹导线,电磁铁才能吸起大头针。这个发现让我猜想鳄鱼夹导线会损耗一部分的电量,导致电流变小,电磁铁磁性减弱。3.教材中只用一节电池做实验,如果这节电池是上节课用过的,那么实验效果不是特别好,吸起的大头针不够多。教师可以提供一节全新的电池,也可以提供两节用过的电池串联。4.在搬运大头针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将大头针吸起搬运到指定位置会采用抖动的方法让大头针掉落下来,而不是采用断开电流让大头针自由掉落。因此,实验前,老师要提醒学生搬运的过程中不得剧烈抖动电磁铁,只能通过接通电流和断开电流的方法搬运大头针。器材的分发与管理:1.先让学生领取制作电磁铁的器材,将做好的电磁铁给老师检查后再领取“搬运大头针”的器材。这样分发器材能方便老师检查学生制作的电磁铁是否合格。2.完成“搬运大头针”的实验后,将所有器材放回水槽,并放在桌角,不允许学生动。这样的管理让学生在交流研讨时更加专心专注。3.在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时,让材料员到材料区领取一个指南针研究。在判断出电磁铁的南北极后不着急上交器材,如果交流研讨时有个别小组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让这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电磁铁,在全班进行重新实验。待研讨结束或者课堂最后再归还器材。5.电磁铁1.在提出问题:“我们制作的电磁铁和哪些因素有关?”后,我班学生能很快说出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然后就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