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互动课堂综合法和分析法_第1页
数学互动课堂综合法和分析法_第2页
数学互动课堂综合法和分析法_第3页
数学互动课堂综合法和分析法_第4页
数学互动课堂综合法和分析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互动课堂疏导引导1。综合法与分析法的思维特点分析法是从命题的结论出发,分析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若能够肯定这些条件都已具备,就可以判定结论是正确的.分析法的特点:有些题目用一般方法较难入手时,可以用分析法探索解题思路,然后再倒回去,得到问题的解决;也可以用分析法直接书写解题过程,步骤要清楚,书写要严格.综合法是从命题的条件出发,经过逐步的逻辑推理,最后达到问题的解决。综合法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数学知识的各个方面,是解决问题非常重要的方法.分析法是和综合法相比较而清晰的。综合法逐步推求已知条件的必要条件.而分析法步步逆向寻求未知事项成立的充分条件,所以分析法和综合法从思维过程看是互逆的,叙述形式也有区别.一般说来,当题目已知条件较少,发展已知较困难时,可逆向思考,由果索因,用分析法解决.一般地,对于命题“若A则D”用综合法证明时,思考过程可表示为:综合法的思考过程是由因导果的顺序,是从A推演达到D的途径,但由A推演出的中间结论未必唯一,如B、B1、B2等,可由B、B1、B2能推演出的进一步的中间结论则可能更多,如C、C2、C1、C3、C4等。最终,能有一个(或多个)可推演出结论D即可.用分析法思考数学问题的顺序可表解为:(对于命题“若A则D”)分析法的思考顺序是执果索因的顺序,是从D上溯寻其论据,如C、C1、C2等,再寻求C、C1、C2的论据,如B、B1、B2、B3、B4等,继而寻求B、B1、B2、B3、B4的论据,如果其中之一B的论据恰为已知条件,于是命题已经得证。2.应用分析法和综合法证明问题需注意以下问题(1)应用综合法时,应从命题的前提出发,在选定了真实性是无可争辩的出发点以后(它基于题设或已知的真命题),再依次由它得出一系列的命题(或判断),其中每一个都是真实的(但它们并不一定都是所需求的),且最后一个必须包含我们要证明的命题的结论时,命题得证.同分析法一样,并非一上来就能找到通达命题结论的思路,只是在证明的过程中对每步结论进行分析、推敲、比较、选择后才能得到。当然,在较多地积累一些经验,掌握一些证法之后,可较为顺利地得到证明的思路.而在证明的叙述时,直接叙述这条思路就够了。(2)应用分析法时,并非一开始就确信由结论出发所产生的那些推断(或命题)都正确,各个推理步骤及依次考虑的概念、定理、法则等都合适.这种推理方法仅仅是建立与需要证明的命题的等效关系,因而需要从这些关系中逐个考察,逐个思索,逐个分析,逐个判断,在得到了所需的确定结论时(它们是已证的命题或已知的条件),才知道前面各步推理的适当与否,从而找出证明的路子.(3)综合法和分析法是直接证明中最基本的两种方法,也是解决数学问题时常用的思维方式,在实际证明命题时,应当把分析法与综合法联合起来运用,即当遇到较难的新命题时,应当先用分析法来探求解法,然后将找到的解法用综合法叙述出来。这样,可以培养我们逻辑思维的能力和数学论证的能力,使我们知道应该从何处入手,并明了为什么要这样证明的理由,而不至于盲目揣测,更不至于束手无策.规律总结1。综合法证明的方法是“执因索果”.此法的特点是表述简单,条理清楚。2。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先作语言的转换,如把文学语言转换为符号语言,或把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等,还要细致分析.把问题中的隐含条件明确表示出来。3.分析法证明数学问题是“执果索因",便于解题思路的探录。4.使用分析法时要把握三点:(1)寻找使命题成立的充分条件时,往往先寻找使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再考虑这个必要条件是否成立.(2)分析法和综合法要结合起来使用,也就是说“两头凑",会使问题轻易解决.活学巧用例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PA⊥底面ABCD,求证:PC⊥BD。证明:(综合法)∵PA是平面ABCD的垂线,PC是平面ABCD的斜线,如图连结AC、BD,则AC是PC在底面ABCD内的射影.又∵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C⊥BD.故PC⊥BD.点评:本例图形具有很多性质,从不同的审视角度去分析,可以得到多个证明方法,如可以转化为线面垂直来证线线垂直,也可以用向量来证明(因为图形中有AB、AD、PA两两垂直的基向量)等。例2已知a>b>0,求证:.证明:∵a>b>0,∴,即。进而,于是,即,∴.点评:综合法从正确地选择已知其为真实的命题出发,依次推出一系列的真实命题,最后达到我们所要证明的结论。在用综合法论证命题时,必须首先找到正确的出发点,也就是能够想到从哪里起步。我们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广泛地联想已知条件所具备的各种性质,逐层递进,步步为营,由已知逐渐地引导到结论.例3已知a、b、c为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证明:左边=(+)+()+()—3,∵a、b、c为不全相等的正数,∴,,≥2,且这三式的等号不能同时成立.(否则a=b=c)∴(+)+()+()-3>6-3=3,即点评:本题用综合法证明的出发点是以不等式的左端入手,加以变形,灵活运用平均值不等式,这是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主要技巧。为创造应用条件,常把分子分成若干部分,对每部分运用重要不等式,然后相加或相乘.例4求证:。证明:当ac+bd<0时,成立.当ac+bd≥0时,欲证成立,只需证(ac+bd)2≤(a2+b2)(c2+d2),即2abcd≤a2d2+b2c2,只需证a2d2+b2c2-2abcd≥0,即(ad-bc)2≥0.因为(ad—bc)2≥0成立,所以当ac+bd≥0时,点评: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关键是寻求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因此常对原不等式化简,常用的方法有:平方、合并、有理化、去分母等,但要注意所有这些变形必须能够逆推.本题ac+bd符号不定,不能直接平方,而应对其符号进行讨论。例5已知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且0<x<1,求证:logx+logx+logx<logxa+logxb+logxc.证明:要证明logx+logx+logx<logxa+logxb+logxc,只需要证明logx[··]<logx(abc)。由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