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_第1页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_第2页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_第3页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_第4页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目录

第一单元我们在长大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第三单元进化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

1.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乳牙),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

是(恒牙)o

2.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体重并非每年匀速增长。出生后,

我们经历了了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后的一年内),第二

个高峰期是进入(青春期)后。

3.(青春期)是我们(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女孩大约(10岁)

开始,而男孩要稍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

着巨大的变化。

4.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7至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平均增长量,男、女生

分别达到了(6.9)厘米和(5.5)厘米,体重增长更为迅速,男、女生分别达到

了(6.6)千克和(4.5)千克。伴随着身体素质的提高,青少年(青春期发育)

和(性发育)的年龄不断提前。

5.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1)性意识骤然增长,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3)

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对自我的认识和

评价过高或过低。(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情绪不稳定,容易与老师家长对立;

(5)兴趣爱好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有强烈的集体

归属感和依赖性。

6.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答:(1)正确与异性交往;加强锻炼;(2)不吸烟、酗酒。(3)男生不拔胡

须;拔胡须会损伤毛囊,会使细菌侵入人体。(4)女生要注意月经期卫生,要使用

符合卫生标准的卫生巾,避免着凉,适当运动。(5)不穿高跟鞋(6)不束胸勒腰

等。

7.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怎样做?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洗手、不挖鼻孔)。(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

食卫生(合理安排每天进餐的次数和时间)。(3)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正确

的阅读姿势、正确的书写姿势、注意采光与照明)。(4)加强体育锻炼(游泳、跑

步、踢球)。(5)保证充足的睡眠(小学六年级学生每天要保证10小时的睡眠时

间)。(6)不迷恋电脑。(7)科学用脑(五要素: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反复强化、

勤于思考、适当休息)。

第二单元

1.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遗

传)。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

这种现象称为(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

7fr白勺

2.(孟德尔)是著名的遗传学家,也是现代遗传学之父。

3.种豆得豆,种瓜得瓜;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虎父无犬子;有

其父必有其子

就是(遗传现象)。

4.有关变异的谚语或俗语如:一树之果一有苦有甜;龙生九子一个个不同;一母

之子一有愚有贤;一猪生九崽一连母十个样。

5.(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

(可遗传的变异),。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

异,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如:用眼不当造成近视。

6.(袁隆平)是我国著名水稻专家,他经过多年选育培育杂交水稻新品种,2001

年2月,他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7.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比如用(X射线)照射种子。

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

瘦肉型猪。“丰田十号”的玉米种子种植出来的玉米都是穗大粒饱的,这是遗传。

将种子带到太空环境中,然后带回地面是属于(人工变异培育)。

8.美国有一位牧民,他在自己的羊群中发现了一只腿短背长的羊,这只羊长

得很像猎犬,连最低的羊栏也跨不过去,后来,他用这只羊培育成一种腿短背长

的良种羊一一安康羊。他利用偶尔发现的现象,培育出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这

其中包含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答:羊群中有腿短背长的羊是因为变异的缘故,这位牧民又利用了遗传规律

让这种变异遗传下去。

第三单元

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1822年被人们发现的,恐龙属于爬行动物,它生活在

距今6500万年前,恐龙是卵生的。地球上大部分地区都曾有过恐龙的分布。所有

关于恐龙的知识都是来源于对(化石)的研究。写出你知道的几种恐龙,会飞的

恐龙如(翼龙)(飞龙),水里游的恐龙(鱼龙)(蛇颈龙),吃肉的恐龙有(霸

王龙),吃植物的的恐龙有(梁龙)。

2.(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

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化石是人类认识古生物、研究地质运动的重要依据和线索。脚印化石属于遗迹

化石;三叶虫化石属于外壳化石,鱼化石属于残骸化石。大自然中的化石如:(恐

龙化石、植物化石、三叶虫化石、鱼化石)。

3.科学家们发现,许多化石所代表的生物在地球已经不存在了如:恐龙、奇

虾、渡渡鸟。科学家们发现,现在一些生物与(远古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太,

我们称为“活化石”如:大熊猫、银杏、蜂螂、白鳍(qi)豚、水杉、中华鲍(x

un)o

4.科学家发现,海豚和非洲猩猩身体某些部位的骨骼排列基本相同。说明它们可

能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5.达尔文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他在观察、研究大量动物

的基础上,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

的结果。达尔文的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学的经典理论。

6.1850年左右,英国曼彻斯特城地区的黑色尺蟆蛾数量要比浅色的数量多,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7.(澄江生物化石群)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8.生物的形态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是(进化)的结果。如:

极地狐狸的耳(短圆),可减少(热量的流失);非洲沙狐的耳(长而大),有利

于在炎热环境中(散热)在自然选择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生物不断进化,是为了(适应它们生存的环境)。

9.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答:化石的形成过程:①动物死亡后软体组织被分解,骨骼、牙齿等坚硬组

织被保存下来;②随着时间推移,坚硬组织被沉淀层包围并被矿物化;③数千年

后,地壳运动把化石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④岩石的侵蚀和坍塌使化石暴露出来。

10.通过对化石的研究科学家发现了什么?

答: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

中就出现了,而(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

晚的地层中才出现。

11.为什么几千万年后,这些生物还是老样子?

答:一是它们的生活环境变化不大,二是它们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

12.为什么同一种生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答:这种生物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在生物一代代变异过程中,适应环境的

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则被淘汰,这样生物就不断的得到进化。

13.恐龙灭绝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答:物种灭绝作为地球上生命进化史的一种自然现象,本是正常事件,如恐

龙的灭绝。但是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目空一切的参与大自然的事物后,这个

灭绝时间表大大提前了。如果人类在无视自然规律,肆意破坏自然环境,那么人

类也终将退出生命的舞台。

14.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1)达尔文认为:①生物最初是由(非生物)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各种

生物存在(共同)的祖先。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

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③生物通过(遗传)、

(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

地发展着、进化着。

15.“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是什么?

答:“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只有那些适合并

主动适应周围变化的生物才能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其他不能适应环境的生物将

被淘汰。

第四单元

1.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的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

(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

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一棵树可以成为许多生物的栖息地。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之

间会形成(互助合作)关系或(敌对)关系。

2.合作关系的生物有:小丑鱼和海葵,蜜蜂和花,啄木鸟和树,鸟和果实、

鳄鱼和鳄鸟。

生物为了生存,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猎取食物,于是它们之间就形成了(敌

对关系)。敌对关系的生物有:熊吃鱼,小鸟吃虫,捕蝇草和飞虫。

3.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生物离不开合适的(环境)。动植物的生存本领

是其(适应环境)的结果。

4.仙人掌适应沙漠的特征是:(1)仙人掌把易散发水分的叶长成(针状),

以减少水分蒸发的面积;(2)仙人掌的茎叶外生(蜡质),也能减少水分蒸发,(3)

茎肥厚多汁,能(储存水分)。

5.骆驼是最能适应于干旱环境的动物,被人们称为“沙漠之舟”骆驼适应沙

漠的特征是:(1)骆驼脚掌宽大、脚垫厚实,有利于在沙漠行走;(2)鼻孔可关闭、

睫毛粗长可抵御风沙;(3)驼峰可存储水分和能量。

6.浅海生活的小动物有的透明,有的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是为了水底

和水面的天敌难以发现他们。动物的隐身妙法是动物适应环境,保护自己的一种

特殊本领。生物学上把这种本领称为(“拟态)”。如(叶形鱼)、(竹节虫)。让身

体表面有着适当的颜色,避过敌人,在生存竞争中保护自己,这种保护自己的方

法就是(保护色)。

7.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

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食

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

动物)。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生产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叫(消费者),专门吃

动植物残骸或废弃的食物,同时还留下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物质,它们有一个荣誉

称号一一大自然的清洁工,科学家称它们为(分解者)。分解者如(蘑菇)、(蚯蚓)、

(屎壳郎)、(霉菌)(蛆虫)等。

8.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

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叫做

(生态平衡)。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

灾难。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行为:(过度放牧);(过度捕捞);(滥施农药)等。

保护生态平衡、珍惜动物的途径: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制作喂鸟器、建

设生态工程。(桑基鱼塘)是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通过桑叶养蚕、蚕粪喂鱼、

塘泥肥桑,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生态农业包括:(桑基鱼塘)、(稻田养鱼)、

(立体农业)。

第五单元

1.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虽然看不见它,但能

感觉到它。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

或(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能以不

同的方式被(储藏)和(运用)。

2.能量的重要特点是:(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打开电视机,

电能就转换成(光能)和(声能);搓手,动能就转换成了(声能)和(热能)。

3.家中和工业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

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被称为(不可以再生性能源);还有一些能源是(可

以再生的),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它们被称为(可再生性能源)。

4.地球上的几乎所有的能源都来自(太阳能)。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

5.几种有开发前景的的新能源:(潮汐能)、(核能)、(地热能)。水能不属于

新能源。

6.未来住宅在哪些方面利用了自然能源?

答:(1)房子的北面不能从太阳中获得能量,所以窗户要小,以减少散热。

(2)朝南的大窗户和玻璃暖房射进大量的阳光,且不易散热,所以房间里较为温

和。(3)所有的窗户都是双层,甚至三层玻璃,以保持室内的温度。(4)阁楼和

外墙厚厚的隔热材料阻止了散热。(5)屋顶上的太阳能板吸收热能,这些热能为

房子提供了大量的热水。(6)热交换器可以从地下水管中抽水。冬天,用热交换

器从地下吸取热量,给房子供暖;夏天,热交换器把热水排入地下,使房子保持

凉爽。(7)地热收集器从地下吸收热量,用来给玻璃房加温。(8)车库装有汽车

充电器,这样,汽车蓄电池可以在夜里进行充电。

第六单元

1.“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这些成语说的就是(拓展)能力。我们要把课堂

上学到的知识尽可能的(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去,(解释)更多的现象,(探究)

更多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能像滚雪球那样,知识(越积越多),本领(越练越强)。

2.火箭升空利用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气垫船能在水面高速滑行

是利用了(物体与空气的摩擦力小)的原理。瓶子吹泡泡的实验是利用了空气的

(热胀冷缩)原理。“烧不死的鱼”的实验说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气垫汽车是

利用(空气动力)原理前进的。像纸板托水杯、马德堡半球实验、吸盘挂钩、虹

吸管、钢笔吸墨水等现象原因都是因为(有大气压力)。

3.我知道了探究的主要步骤是:(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