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惠民县联考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山东省惠民县联考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山东省惠民县联考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山东省惠民县联考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山东省惠民县联考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第1页,共6页2024年山东省惠民县联考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A卷(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4分)若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点P(﹣2,6),则k的值是()A.﹣3 B.3 C.12 D.﹣122、(4分)如图①,点从菱形的顶点出发,沿以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图②是点运动时,的面积()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则菱形的边长为()A. B. C. D.3、(4分)若是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则()A., B., C., D.,4、(4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C.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D.正方形的对角线不一定互相平分5、(4分)某同学一周中每天完成家庭作业所花时间(单位:分钟)分别为:35,40,45,40,55,40,1.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35 B.40 C.45 D.556、(4分)一元二次方程x2=x的根是()A.=0,=1 B.=0,=-1 C.==0 D.==17、(4分)下列式子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A. B.C. D.8、(4分)一次函数y=-3x+m的图象经过点P-2,3,且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则△AOBA.12 B.1 C.3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9、(4分)如图,将三个边长都为a的正方形一个顶点重合放置,则∠1+∠2+∠3=_______.10、(4分)方程=-1的根为________11、(4分)直线y=k1x+b与直线y=k2x+c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k1x+b>k2x+c的解集为_____.12、(4分)实验中学规定学生学期的数学成绩满分为120分,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王玲的三项成绩依次是100分,90分,106分,那么王玲这学期的数学成绩为_____分.13、(4分)已知点P(3﹣m,m)在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14、(12分)如图,在正方形中,点是对角线上一点,且,过点作交于点,连接.(1)求证:;(2)当时,求的值.15、(8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m为常数)(1)求证:不论m为何值,该方程总有实数根;(2)若该方程有一个根是,求m的值。16、(8分)已知在▱ABCD中,点E、F在对角线BD上,BE=DF,点M、N在BA、DC延长线上,AM=CN,连接ME、NF.试判断线段ME与NF的关系,并说明理由.17、(10分)已知四边形中,,垂足为点,.(1)如图1,求证:;(2)如图2,点为上一点,连接,,求证:;(3)在(2)的条件下,如图3,点为上一点,连接,点为的中点,分别连接,,+==,,求线段的长.18、(10分)如图,在中,按如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②以点C为圆心,C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D;③连接BD,与AC交于点E,连接AD、CD;(1)求证:;(2)当时,猜想四边形ABCD是什么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3)当,,现将四边形ABCD通过割补,拼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B卷(5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9、(4分)已知△ABC中,AB=12,AC=13,BC=15,点D、E、F分别是AB、AC、BC的中点,则△DEF的周长是_____.20、(4分)在正方形ABCD中,E在AB上,BE=2,AE=1,P是BD上的动点,则PE和PA的长度之和最小值为___________.21、(4分)某学习小组有5人,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分别是102,106,100,105,102,则他们成绩的平均数_______________22、(4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与点B重合,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__).23、(4分)如果+=2012,-=1,那么=_________.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24、(8分)已知:如图,在中,延长到,使得.连结,.(1)求证:;(2)请在所给的图中,用直尺和圆规作点(不同于图中已给的任何点),使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只作一个,保留痕迹,不写作法).25、(10分)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D、E分别是AB、AC的中点,F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EF∥DC,(1)求证: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2)若EF=2cm,求AB的长.26、(12分)小李从甲地前往乙地,到达乙地休息了半个小时后,又按原路返回甲地,他与甲地的距离(千米)和所用的时间(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小李从乙地返回甲地用了多少小时?(2)求小李出发小时后距离甲地多远?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点P(﹣2,6),从而可以求得k的值.【详解】解:∵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点P(﹣2,6),∴,得k=﹣12,故选:D.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

根据图②可以发现点E运动5秒后△ABE的面积停止了变化,且为最大面积,由此结合图①,当点E在CD上运动时,△ABE面积最大,从而得出AC=5,CD=,然后根据△ABE最大面积为2得出△ABC面积为2,所以菱形ABCD面积为4,从而再次得出△ABC的高为4,然后进一步利用勾股定理求出菱形边长即可.【详解】如图,过C点作AB垂线,交AB于E,由题意得:△ABC面积为2,AC=5,DC=,∵四边形ABCD是菱形,∴AB=DC=BC=,∴△ABC面积==2,∴CE=4,∴在Rt△AEC中,AE==3,∴BE=,∴在Rt△BEC中,,即,解得:.∴菱形边长为.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与三角形动点问题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3、D【解析】

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知,m、n应满足以下4个关系式:,解之即得.【详解】解:由题意是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于是m、n应满足,解得,,故选D.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认真审题并列出m、n应满足的4个关系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4、D【解析】

用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矩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本选项正确;B.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本选项正确;C.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本选项正确;D.正方形的对角线一定互相平分,故该选项错误.故选D.本题考查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矩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性质进行判断是解题关键.5、B【解析】试题分析:∵这组数据40出现的次数最多,出现了3次,∴这组数据的众数是40;故选B.考点:众数.6、A【解析】

移项后用因式分解法求解.【详解】x2=xx2-x=0,x(x-1)=0,x1=0或x2=1.故选:A.考查了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法.7、B【解析】

根据将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乘积形式即为因式分解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左边是单项式,不是因式分解,B.左边是多项式,右边是最简的整式的积的形式,是因式分解;C.右边不是积的形式,不是因式分解,故错误;

D、右边不是积的形式,不是因式分解,故错误;;

故选:B.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8、C【解析】

由一次函数y=−3x+m的图象经过点P(−2,3),可求m得值,确定函数的关系式,进而可求出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的坐标,从而知道OA、OB的长,可求出△AOB的面积.【详解】解:将点P(−2,3)代入一次函数y=−3x+m得:3=6+m,∴m=−3∴一次函数关系式为y=−3x−3,当x=0时,y=−3;当y=0是,x=−1;∴OA=1,OB=3,∴S△AOB=12×1×3=3故选:C.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y轴交点坐标求法,正确将坐标与线段的长的相互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9、【解析】

利用重合部分的角相等和等角的余角相等,逐步判定∠2=∠COB

,即可完成解答。【详解】解:如图∵都是正方形∴∠FOC=∠EOB=∠DOA=又∵∠2+∠EOC=∠BOC+∠EOC=∴∠2=∠BOC∴∠1+∠2+∠3=∠DOA=故答案为。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重合部分的角相等和等角的余角相等的知识,其中确定∠2=∠BOC是解题的关键。10、【解析】

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详解】解:去分母得:,解得:,经检验是分式方程的解,故答案为: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注意要检验.11、x>1【解析】

根据图形,找出直线k1x+b在直线k2x+c上方部分的x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解:由图形可知,当x>1时,k1x+b>k2x+c,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x>1.故答案为x>1.本题考查了两直线相交的问题,根据函数图象在上方的函数值比函数图象在下方的函数值大,利用数形结合求解是解题的关键.12、100【解析】

利用加权平均数的公式直接计算.用91分,90分,81分别乘以它们的百分比,再求和即可.【详解】小惠这学期的体育成绩=91×20%+90×30%+81×10%=88.1(分).故答案为88.1.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本题的关键,是一道常考题.13、m>3.【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点P在第二象限,所以,,解得:考点:(1)平面直角坐标;(2)解不等式组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14、(1)详见解析;(2)【解析】

(1)连接CF,利用HL证明Rt△CDF≌Rt△CEF,可得DF=EF,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EF=AF,所以得出DF=AE.(2)过点E作EH⊥AB于H,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再求出AE,根据特殊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比求出EH和AH,可得BH,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E2即可.【详解】(1)连接CF,∵∠D=∠CEF=90°,CD=CE,CF=CF,∴Rt△CDF≌Rt△CEF(HL),∴DF=EF,∵AC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CAD=45°,∴△A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EF=AF,∴DF=AE.(2)∵AB=2+,∴由勾股定理得AC=2+2,∵CE=CD,∴AE=.过点E作EH⊥AB于H,则△AE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H=AH=AE=×=1.

∴BH=2+-1=1+.在Rt△BEH中,BE2=BH2+EH2=(1+)2+12=4+2.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灵活运用.15、(1)见解析;(2)【解析】

(1)分类讨论:当m=0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有一个实数解;当m≠0时,计算判别式得到△=(m-1)2≥0,则方程有两个实数解,于是可判断不论m为何值,方程总有实数根;

(2)将代入原方程,即可求出m的值.【详解】(1)解:当时,原方程化为,解得,此时该方程有实数根;当时,此时该方程有实数根;综上所述,不论m为何值,该方程总有实数根.(2)解法1:把代入原方程,得,解得,经检验是方程的解,的值为.解法2:,该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设该方程的另一个根为.,解得.把代入原方程,得,解得.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b2-4ac有如下关系:

①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②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③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

也考查了方程的解的定义.16、ME=NF且ME∥NF,理由见解析【解析】

利用SAS证得△BME≌△DNF后即可证得结论.【详解】证明:ME=NF且ME∥NF.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EBM=∠FDN,AB=CD,∵AM=CN,∴MB=ND,∵BE=DF,∴BF=DE,∵在△BME和△DNF中,∴△BME≌△DNF(SAS),∴ME=NF,∠MEB=∠NFD,∴∠MEF=∠BFN.∴ME∥NF.∴ME=NF且ME∥NF.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17、(1)见解析;(2)见解析;(3)【解析】

(1)如图1中,作DF⊥BC延长线于点F,垂足为F.证明△ABH≌△DCF(HL),即可解决问题.

(2)如图2中,设∠BAH=α,则∠B=90°−α;设∠ADE=β则∠CED=2∠ADE+2∠BAH=2α+2β.证明∠ECD=∠EDC即可.

(3)延长CM交DA延长线于点N,连接EN,首先证明△ECD为等边三角形,延长PD到K使DK=EQ,证明△EQC≌△DKC(SAS),推出∠DCK=∠ECQ,QC=KC,推出∠PCK=∠DCK+∠PCD=30°=∠PCQ,连接PQ.证明△PQC≌△PKC(SAS)推出PQ=PK,可得PK=PD+DK=PD+EQ=5+2=7,作PT⊥QD于T,∠PDT=60°,∠TPD=30°,作CR⊥ED于R,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求出RC,RQ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证明:如图1中,作DF⊥BC延长线于点F,垂足为F.∵AH⊥BC,

∴∠AHB=∠DFC=90°,

∵AD∥BC,

∴∠ADF+∠AFD=180°,

∴∠ADF=180°−90°=90°,

∴四边形AHFD为矩形,

∴AH=DF,

∵AH=DF,AB=CD,

∴△ABH≌△DCF(HL)

∴∠B=∠DCF,

∴AB∥CD.

(2)如图2中,设∠BAH=α,则∠B=90°−α;设∠ADE=β,则∠CED=2∠ADE+2∠BAH=2α+2β.∵AB∥CD,AB=CD,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B=∠ADC=90°−α,

∴∠EDC=∠ADC−∠ADE=90°−α−β,

在△EDC中,∠ECD=180°−∠CED−∠EDC=180°−(90°−α−β)−(2α+2β)=90°−α−β

∴∠EDC=∠ECD,

∴EC=ED.

(3)延长CM交DA延长线于点N,连接EN,∵AD∥BC,

∴∠ANM=∠BCM,

∵∠AMN=∠BMC、AM=MB,

∴△AMN≌△BMC(AAS)

∴AN=BC,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D=BC,

∴AD=AN,

∵AD∥BC,

∴∠DAH=∠HAD=90°,

∴EN=ED,

∵ED=EC,

∴EC=DE=EN,

∴∠ADE=∠ANE,∠ECM=∠ENM,

∵∠ADE+∠ECM=30°,

∴∠DEC=∠ADE+∠DNE+∠NCE,

=∠ADE+∠ANE+∠ENC+∠DCN

=2(∠ADE+∠ECM)=2×30°=60°.

∵EC=ED,

∴△ECD为等边三角形,

∴EC=CD,∠DCE=60°,延长PD到K使DK=EQ,

∵PD∥EC,

∴∠PDE=∠DEC=60°,∠KDC=∠ECD=60°,

∴∠KDC=∠DEC,EC=CD,DK=EQ,

∴△EQC≌△DKC(SAS),

∴∠DCK=∠ECQ,QC=KC,

∵∠ECQ+∠PCD=∠ECD−∠PCQ=60°−30°=30°,

∴∠PCK=∠DCK+∠PCD=30°=∠PCQ,

连接PQ.∵PC=PC,∠PCK=∠PCQ,QC=KC,

∴△PQC≌△PKC(SAS)

∴PQ=PK,

∵PK=PD+DK=PD+EQ=5+2=7,

作PT⊥QD于T,∠PDT=60°,∠TPD=30°,

∴TD=PD=,PT==,

在Rt△PQT中,QT=,∴QD=,

∴ED=8+2=10,

∴EC=ED=10,作CR⊥ED于R,∠DEC=60°∠ECR=30°,

∴ER=EC=5,RC=,RQ=5−2=3

在Rt△QRC中,CQ=.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面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18、(1)证明见解析(2)四边形ABCD是菱形(3)【解析】

(1)依据条件证即可;(2)依据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判定即可;(3)割补后,图形的面积不变,故正方形的面积就等于菱形的面积,求出菱形面积即可得正方形的边长.【详解】(1)证明:在和中,,,;(2)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是菱形;(3)解:,,,四边形ABCD的面积,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全等的证明、菱形的判定、正方形的性质,正确理解作图步骤获取有用条件是解题的关键.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9、20【解析】

首先根据△ABC中,点D、E、F分别是AB、AC、BC的中点,判断出四边形DBFE和四边形DFCE为平行四边形,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DE、EF、DF的值,进而得出△DEF的周长.【详解】解:∵△ABC中,点D、E、F分别是AB、AC、BC的中点,∴DE∥BC,DF∥AC,EF∥AB∴四边形DBFE和四边形DFCE为平行四边形,又∵AB=12,AC=13,BC=15,∴DB=EF=AB=6DF=CE=AC=6.5DE=FC=BC=7.5∴△DEF的周长是DE+EF+DF=7.5+6+6.5=20.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即可得解.20、【解析】

利用轴对称最短路径求法,得出A点关于BD的对称点为C点,再利用连接EC交BD于点P即为最短路径位置,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详解】解:连接AC,EC,EC与BD交于点P,此时PA+PE的最小,即PA+PE就是CE的长度

∵正方形ABCD中,BE=2,AE=1,

∴BC=AB=3,

∴CE===,故答案为.本题考查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径问题以及正方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利用正方形性质得出A,C关于BD对称是解题关键.21、103【解析】

首先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表示出他们的平均成绩,接下来对其进行计算即可.注意:加权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的区别.【详解】由题意得,某学习小组成绩的平均数是(102+106+100+105+102)÷5=103,故答案为:103.此题考查平均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均数的计算公式.22、1-1【解析】

让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加1可得到所求点的坐标.【详解】∵﹣2+1=﹣1,∴点B的坐标是(1,﹣1),故答案为1,﹣1.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即: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23、1.【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