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马铃薯制种及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脱毒马铃薯制种及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脱毒马铃薯制种及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脱毒马铃薯制种及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脱毒马铃薯制种及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CCSB0563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IDB63/TXXXX—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海东市乐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湟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纳添仓、蒲秀琴、董宇、张纲、徐淑华、叶广继、刘世安、王生财、祁玉梅、陈贤龄、祁生兰、贺双成、王毅、何春玉、青山、张建华、马长凤、祁惠莲、李淑贞。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1DB63/TXXXX—2024脱毒马铃薯制种及生产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脱毒马铃薯制种及生产的术语与定义、环境条件、脱毒组培苗的快繁、原原种生产、原种生产、一级种、二级种的生产、质量检验、产地检疫、定级标准、生产档案和标签等技术。本文件适用于脱毒马铃薯制种及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7331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8133马铃薯种薯GB20464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NY/T401脱毒马铃薯种薯(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1606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NY/T1962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检测NY/T2678马铃薯6种病毒的检测法RT-PCRNY/T2744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检测核酸斑点杂交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脱毒组培苗简称脱毒苗,是应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经检测确认不带PLRV、PVY、PVA、PVX、PVM或PVS等病毒和PSTVd的再生试管苗。3.2脱毒种薯2DB63/TXXXX—2024用脱毒苗经逐代繁殖种薯生产体系生产出来的各级种薯。脱毒种薯分为原原种、原种、一级种薯、二级种薯。3.3原原种用脱毒组培苗在防虫网、温室等隔离条件下生产,经检测符合GB18133要求的,用于原种生产的微型种薯。3.4原种用原原种做种薯,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的,经检测符合GB18133要求的,用于生产一级种薯的种3.5一级种用原种做种薯,在相对隔离条件下生产的,经检测符合GB18133要求的,用于生产二级种的种薯。3.6二级种用一级种做种薯,在相对隔离条件下生产的,经检测符合GB18133要求的,用于生产商品薯的种薯。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PVX:马铃薯X病毒(PotatovirusX、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PVY:马铃薯Y病毒(PotatovirusY、马铃薯重花叶病毒)。PVS:马铃薯S病毒(PotatovirusS、马铃薯潜隐花叶病毒)。PVM:马铃薯M病毒(PotatovirusM、马铃薯副皱缩花叶病毒)。PVA:马铃薯A病毒(PotatovirusA、马铃薯轻花叶病毒)。PLRV: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leafrollvirus)。PYDV:马铃薯黄矮病毒(Potatoyellowdwarfvirus)。PMTV:马铃薯帚顶病毒(Potatomop-topvirus)PSTVd: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spindletuberviroid)。5环境条件制种基地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要求,农业灌溉水质符合GB5084要求,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要求。6脱毒组培苗快繁3DB63/TXXXX—20246.1脱毒组培苗的培育6.1.1材料选择选用生产上主栽的优良品种块茎的休眠芽、刚出土幼苗的茎尖或田间成株上的叶芽作茎尖剥离材料。6.1.2培养基制备在每1000mlMS培养基中加GA0.2mg~0.3mg、6-BA0.1mg~0.2mg、NAA0.0lmg~0.05mg、泛酸钙1.5mg~2.5mg,PH值调至5.8~6.0之间,分装入管(瓶)。6.1.3灭菌121℃压力下高温灭菌20min,冷却备用。6.1.4茎尖剥离接种将入选材料放入纱布袋,用自来水冲洗1h后,在无菌条件下,放入70%~75%酒精中浸20s~30s,再用0.1%升汞液消毒8min~10min(或用3%次氯酸钠液加2滴~4滴吐温振荡消毒15min~20min),取出用无菌水充分冲洗3次~5次,用灭菌滤纸吸干材料表面水分,在体视解剖镜下用手术刀等工具快速地剥去幼叶,切取带1个~2个叶原基(0.1mm~0.4mm)的生长点,迅速接入装有茎尖分化培养基的试管或培养瓶中,每管(瓶)放1个生长点。注明品种、茎尖号、接种期。6.1.5培养条件日温20℃,夜温15℃,光照时数12h/d~14h/d,光照强度20001x~30001x条件下培养。6.2病毒检测6.2.1检测方法PLRV、PVY、PVA、PVX、PVM或PVS等病毒,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无阳性反应再用指示植物鉴定。PSTVd用往复双向聚丙胺凝胶电泳法(R)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鉴定筛选出不带PLRV、PVY、PVA、PVX、PVM、PVS和PSTVd的脱毒苗。6.2.2脱毒苗复检继代扩繁中选留的脱毒苗,每年至少做一次病毒复检。6.3脱毒苗组培快繁6.3.1脱毒组培苗来源经6.2.1检测合格的脱毒苗。6.3.2培养基MS培养基。121℃压力下高温灭菌20min,冷却备用。6.3.3快繁将脱毒苗剪切成1.0cm~2.0cm,带一叶一芽的茎段接种于继代培养基上,每瓶培养基接种10个~15个茎段待茎段长成高10.0cm左右小苗(培养15d~30d),进行切段转接,反复继代培养繁殖。4DB63/TXXXX—20246.3.4培养条件日温25℃,夜温15℃,光照时数12h/d~14h/d,光照强度20001x~30001x条件下培养。7原原种生产7.1隔离网室建立7.1.1环境条件在防虫网室、温室等隔离条件下栽培。7.1.2建设要求隔离网室高3.0m~3.5m,宽6.0m~10.0m。防止网室内地表积水和网室外水流入。用孔径60目~80目的隔离网纱。网室周围10.0m范围内不能有其它可能成为马铃薯病虫害侵染源或蚜虫寄主的植物。7.2移栽前准备7.2.1炼苗将苗龄30d左右,长到7片~8片叶的组培苗打开瓶盖,炼苗2d~3d。7.2.2苗床基质蛭石、草炭、珍珠岩或细砂均可作基质。生产原原种以蛭石或蛭石、珍珠岩混合基质为好,混合比例2:1,铺设厚度20.0cm~25.0cm。7.2.3消毒隔离网室和工具每次使用前应用75%酒精消毒。工作人员进出网室须更换鞋和工作服,并做好消毒。7.3管理7.3.1移栽将炼苗后的脱毒苗按300株/m2移栽到苗床,脱毒苗移栽后,轻细均匀喷水,使基质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7.3.2施肥小苗生根成活后(移栽后7d~10d),根据苗情喷施0.2%~0.3%N:P:K=2:1:3的营养液4次~6次,每7d~10d喷一次。7.3.3浇水基质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收前7d~10d停止浇水。7.3.4病虫害防治发现病株连同薯块拔除,带出网室外销毁。防治方法按照GB/T8321、NY/T496、NY/T1276执行。7.4收获、包装、贮存5DB63/TXXXX—20247.4.1收获定植后早熟品种60d~65d,中早熟品种65d~70d,晚熟种75d~80d实时收获。收获时避免机械损伤和品种混杂。收后摊晾4d~7d,剔除烂薯、病薯、伤薯及杂物。7.4.2分级按种薯个体重量大小依次分为5.0g以上、3.0g~5.0g、1.0g~2.9g三个分级。7.4.3包装包装采用尼龙网袋包装,每袋2000粒,按等级和收获期分品种装袋,作好标记,双标签,袋内袋外各挂标签。7.4.4贮存将种薯平摊或上架,置于1℃~3℃,相对湿度70%~80%,通风避光贮存。装袋不超过网袋体积的三分之二,平堆厚度为30.0cm左右。8原种生产8.1种薯准备播种前15d~20d,将贮存的原原种取出,剔除病薯,烂薯后,置于20℃~30℃,有散射光的室内,使其自然通过休眠发芽,促芽变绿。10.0g以上的薯块可切块播种,每块带2个以上芽眼。8.2播种8.2.1底肥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22.500t~30.000t(1500.00kg/667m2~2000.00kg/667m2)或商品有机肥3.000t~4.500t(200.00kg/667m2~300.00kg/667m2),N0.075t~0.150t(5.00kg/667m2~10.00kg/667m2P2O50.300t~0.450t(20.00kg/667m2~30.00kg/667m2K2O0.225t~0.300t(15.00kg/667m2~20.00kg/667m2)。8.2.2播种期5月上、中旬。8.2.3播种密度行距70.0cm~80.0cm,株距20.0cm~25.0cm。8.2.4播种方法人工点播或机械播种,5.0g以下的原原种播种深度6.0cm~8.0cm;5.0g以上的原原种播种深度8.0cm~10.0cm。8.3田间管理8.3.1追肥、中耕、除草、培土6DB63/TXXXX—2024齐苗后及时追施每公顷N0.075t(5.00kg/667m2),结合第一次中耕除草进行。7叶~8叶时第二次中耕,追施K2O0.150t(10.00kg/667m2)培土成低垄。现蕾开花期第三次中耕,培土成高垄。现蕾至盛花期,两次拔除混杂植株,异常株,包括地下块茎。8.3.2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早、晚疫病、炭疽病,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处理。马铃薯现蕾期开始喷施低毒高效杀菌剂,不同杀菌剂交替施用,每7d~10d喷施一次。齐苗后选用不同杀虫剂,每7d~10d防治蚜虫一次,连续3次~4次。防治方法按照GB/T8321、NY/T496、NY/T1276。8.4收获、包装、贮存8.4.1收获成熟后机械杀秧,杀秧7d~10d后收获。收获时避免机械损伤和品种混杂,收获后集中堆放3d~5d,适当降低水分,剔除烂薯、病薯、伤薯、畸形薯及杂物后入库保存。8.4.2包装采用吨包、木箱或网袋包装,做好标记。8.4.3贮存窖贮,码垛,避光贮存,空调库可散储,贮存温度1℃~3℃,相对湿度70%~80%。9一级种薯、二级种薯生产9.1种薯准备一级种薯选用通过休眠的原种做种薯,二级种薯选用通过休眠的一级种薯做种薯。在适宜的播期向前推15d~20d种薯出窖,室内催芽。催芽温度10℃~15℃,平摊在有散射光的地方,放3层~4层,隔5d~7d翻动一次,幼芽长到1.0cm~1.5cm,粗壮、变成浓绿色或紫色并有根原基出现时即可播种。9.2种薯切块9.2.1切刀消毒将配好的消毒药液(0.1%升汞、0.1%高锰酸钾、75%乙醇任选一种即可)倒入容器中,将两把以上切刀浸入药液中,切块时切刀交替使用。发现病薯或可疑薯块即淘汰,并更换切刀。9.2.2切块50.0g以下的薯块直接播种,50.0g以上的薯块切块播种。切块大小30.0g~50.0g,每块带1个~2个芽眼。9.3播种9.3.1播种方式及密度采用单垄单行或单垄双行种植,垄距70.0cm~120.0cm,根据不同播种方式确定。单垄单行垄距70.0cm,株距20.0cm~25.0cm;垄距90.0cm,株距15.0cm~20.0cm。采用单垄双行,垄距110.0cm~7DB63/TXXXX—2024120.0cm,株距25.0cm~30.0cm。种植密度还应视土壤肥力和品种类型确定,早熟品种每667m2播种5000.00株~5500.00株,中熟品种每667m2播种4500.00株~5000.00株,晚熟品种每667m2播种4000.00株~4500.00株。9.3.2底肥同7.2.2。9.3.3播种期播种期应根据气侯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5月上、中旬播种。9.4田间管理9.5收获、包装、贮存10质量检验10.1种薯质量原原种、原种和一级种薯、二级种薯的质量符合GB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