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教学课件(急救方法和注意事项教程)_第1页
中暑教学课件(急救方法和注意事项教程)_第2页
中暑教学课件(急救方法和注意事项教程)_第3页
中暑教学课件(急救方法和注意事项教程)_第4页
中暑教学课件(急救方法和注意事项教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暑

定义

中暑是指高温、高湿环境中下发生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散热功能衰竭、水和电解质丢失过量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损伤性疾病。病因及诱因高温环境作业温度>32℃、湿度>60%通风不良的环境中长时间或强体力劳动促使中暑的原因获取过多外源热量产热量增加散热障碍汗腺功能障碍或衰竭体内严重缺钾中暑的发病机制正常人体在下丘脑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和散热均处于动态平衡,维持人体体温在37℃左右。当人在运动时,机体代谢加速,产热增加,人体借助于皮肤血管的扩张、血流的加速、汗腺分泌的增加以及呼吸加快等方式,将体内产生的热量送达到体表,然后再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及蒸发等方式散热,以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当气温超过皮肤温度(一般为32~35℃),或环境中有热辐射源(如电炉、明火等),或空气中湿度过高而又通风不良时,机体内的热难于通过辐射、传导、蒸发、对流等方式散发,甚至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造成体内热量蓄积从而引起中暑。中暑的分级重症中暑轻症中暑先兆中暑据《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将中暑分为以下3级:先兆中暑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口渴、乏力、多汗、头晕、眼花、耳鸣、头痛、恶心、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此时患者体温多为正常或略偏高。轻症中暑先兆中暑的症状加重,出现了早期循环功能紊乱,包括面色潮红或苍白、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脉搏细数、血压偏低、心率加快。此时体温可轻度升高。重症中暑热痉挛:主要表现有严重的肌痉挛伴有收缩性疼痛,肌痉挛以经常活动的四肢及腹部等肌肉为多见。多见于在高温环境从事体力劳动而有大量出汗的年轻人。

热衰竭:常发生在老年人以及未能热适应者,起病较急,先有眩晕、头痛、然后突然昏倒,平卧并离开高温场所即清醒。患者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弱或缓,血压偏低但脉压正常。热射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前驱症状有全身软弱、乏力、头晕、头痛、恶心、出汗减少。继而体温迅速增高可达41℃以上,出现嗜睡、谵妄和昏迷。皮肤干热,无汗,呈现潮红或苍白,周围循环衰竭时可出现紫绀。

日射病是指头部未戴帽或无遮阳的情况下,头部直接受太阳辐射,患者最初感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继而头痛剧烈、呕吐、谵妄、昏迷,头部温度常较体温高。

现场初步治疗

出现中暑前驱症状时,立即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或电扇下,最好移至室温<20oC的空调室,解松或脱去衣服以增加辐射散热;给予清凉含盐饮料;可选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用风油精涂擦太阳穴、合谷穴等穴位;体温高者给予冷敷或酒精擦浴等降温治疗;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降温治疗对患者可进行体表降温:用自来水或温水浸透的毛巾擦拭全身,不断磨擦四肢及躯干皮肤以保持皮肤血管扩张而促进散热,同时配合电扇吹风。头部、颈两侧、腋窝及腹股沟等大动脉处可置冰袋。病人如有寒颤则必须以药物控制,防止产热增加及乳酸堆积。循环功能无明显障碍者还可做冷水浴,即将患者浸入冷水中,保持头部露出水面。降温治疗

无论应用何种降温方法,只要待体温降至38oC左右即可考虑终止降温,同时又不让体温再度回升。降温时,血压应维持收缩压在90mmHg以上;并密切监测有无心律失常出现。

预后

中暑病死率在20%~70%之间,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死亡者中80%在50岁以上,但也有一定数量的年青人,尤其是剧烈运动者、孕产妇。有些中暑患者可遗留有轻度神经功能紊乱,严重肌肉损伤者可持续数周肌无力,重症热射病患者往往留有永久性脑损伤。

如何预防中暑饮水方面:首先应注意补充水分。夏季人体水分挥发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时身体已是缺水状态。另外,身体中的一些微量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被带走,应适当喝一些盐水。食物方面: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另外,还应多吃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苦瓜等。大量吃冷饮容易中暑,因为人体局部的温度突然降低会影响到各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睡眠方面:高温天气体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助预防中暑。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备防暑药: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就可服用所带药品缓解病情。

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时补充水分

科学的做法是每日清晨醒来喝一杯凉开水(约200毫升),一般上午2-3杯,下午3-4杯,晚上临睡前最好再喝一杯,一般夏日一天补充7-8杯水。同时,应少喝饮料。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因此,夏季应多喝白开水或淡盐(糖)开水。如何补充水分

1.应少量多次,每次100毫升为宜。饮水过多,大量水分进入血液中,使血量增加,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人体的渗透压降低,使水分吸收速度变慢,再者,喝的多排的多,使得大量盐份流失,破坏血液中盐平衡,很容易增加身体的疲劳感,引起肌肉痉挛。2.水的成分可以自行补充。一般在运动前可以按如下配方将水饮料备好:每1000毫升的凉开水中,加入食盐4克,葡萄糖100克和橙汁150毫升。这样既补充了水分,也补充了盐、葡萄糖和维生素,使体内水盐代谢平衡。3.剧烈运动中或后,不宜大喝冷饮,使肠胃血管受到冰冷刺激,引起血管突然收缩,使胃部痉挛,胃痛。再者,剧烈运动时,咽喉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突然受凉刺激,容易引起喉部发炎,出现咳嗽症状。夏季“冲凉”

这里所说的“冲凉”,并非泛指冷水浴,而是专指那种大汗淋漓,一拧开自来水龙头就冲洗的降温方法。多数人都认为此法爽心健体,殊不知,这种“快速冷却”的冷水浴,常常会“快活一时,难受几天”。炎夏,人们外出活动时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人体肌肤的毛孔都处于“张开”的状态,而“冲凉”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得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从而易引起高热症;同时,“冲凉”之时,因脑部毛细血管迅速收缩,也容易引起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重者还可引起休克;“冲凉”过后,人体抵抗力降低,感冒也容易“乘凉而入”。因此,夏季外出回家,应先用毛巾擦拭后,再采取一些清凉措施。防暑药的用药注意

清凉油:内含樟脑、薄荷油、桉叶油、桂皮油等。头痛头晕时,取少量涂于印堂穴和太阳穴,能提神醒脑,给人以凉爽、舒适之感。蚊虫叮咬、皮肤瘙痒或有轻微的烧伤、烫伤时,取少量涂于患处,能活血消肿、镇痛止痒。注意外擦时要远离眼睛,一旦进入眼睛速用清水冲洗。风油精:能清暑解毒,利湿除烦,镇痛祛风。可治疗中暑引起的头昏头痛,夏天夜晚因贪凉引起的腹痛等。对头昏头痛可外涂少许于前额及两侧太阳穴;对腹痛则可外涂于肚脐和尾骶部。藿香正气水:主要由藿香、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紫苏等中药组成,具有散寒化湿、和中祛暑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