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4篇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供参考选用】【目录】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坚守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写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崭新篇章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志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定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2023年又将其确定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与重点任务,对于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和全体中华儿女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时代民族工作重大成就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处于新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根据对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科学研判,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并将其确立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民族工作面临一些新形势新任务,在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等方面都面临一系列挑战。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结构出现重大变迁,新兴阶层不断涌现,思想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外部干预渗透破坏日益加剧,一些长期累积的深层次问题开始显现,一些新的苗头性问题也开始出现,对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形成重大冲击,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伟大复兴面临严峻挑战。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论断。在当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五个并存”的时代特征,指出要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并反复强调加强精神力量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提出要把党的民族政策贯彻落实好,把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抓好,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不行;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根本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确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将其确定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和发展,成为引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旗帜和灵魂。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别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的引领下,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施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产业扶持、资金投入、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提升等扶持政策,我国民族地区整体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阻碍当地脱贫致富的“穷根”被逐渐斩断。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民族地区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全面小康。全国民族自治地方420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迎来历史性变迁。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通过脱贫攻坚奔小康,各族群众有了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好的医疗卫生条件、更优质的生活环境。新时代10年间,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10.2%。民族地区的人均寿命大幅度提高,西藏人均寿命10年间提高了4岁。一些新中国“一步跨千年”的“直过民族”又经历了一次从贫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大力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涵更加丰富。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2014年、2021年)、两次中央统战工作会议(2015年、2022年)、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2014年、2020年)、两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2015年、2020年)、两次全国宗教工作会议(2016年、2021年)及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等一系列会议,形成了党中央关于做好民族、宗教、西藏、新疆等方面工作的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深入开展文化润疆,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铸魂等工程,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立正确的“五观”,使“三个意识”“四个共同”“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等观念在各族群众心中深深扎根。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推进,极大增强了各族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对中华文化可以实现现代化并且继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前发展的自信心明显增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持续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在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坚定“文化自信”,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指明了方向。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丝路精神、探月精神等,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生动写照,为构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提供了精神动力。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不断丰富和凸显,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升级,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从2010年到2020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1505万增长到3371万,流动率从13.5%增长到26.9%。少数民族人口向东部地区集聚趋势加强,人口数量从1102万人增加至1631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比重从9.8%提升至13%。各民族流动人口的大幅度增加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大融居的格局更加稳固,为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加深厚的社会基础。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保、就业等公共事业的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各族人民群众共享日益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我国建成了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医保体系、社保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普通话普及率从70%提高到近81%,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比例超过95%,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了坚实基础。不断完善民族领域的政策法规,加强民族工作能力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原则推动新时代涉民族工作制度和政策法规稳步调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先后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等重要法律法规,中央相关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对涉民族宗教工作的政策法规进行梳理研判,及时推动立改废释等工作,不少地方对原有强化民族差异性、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规文件予以修改或废止。教育法增加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内容,全国各地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为了更好体现民族政策的公平性,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进行调整,缩小加分幅度,在区域内更加精准合理。认真总结民族工作领域的经验教训,有效防范处置重大风险隐患,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针对民族工作所处的阶段性特征及局部地区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的现实,防范化解民族领域的重大问题隐患、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安定与长治久安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新疆、西藏,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治藏方略,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活动得到有效遏制,西藏实现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新疆呈现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网络舆情得到有效管控。与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重视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相比,与改革开放以来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注重发展经济相比,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以处理好“四对关系”为根本方法,更加注重精神力量建设工作,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开创了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促进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新时代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健康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局面更加巩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二、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推进“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中产生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一论断为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发展举旗定向,纠正了民族领域的一些思想认识问题和实践偏差,有力促进了民族政策法规的调整完善和民族工作的健康发展。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必然要求”概括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的重大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国家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总体保持了团结稳定的良好局面,但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破坏活动一刻也没有停止,在特定区域,对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还一度造成过严重影响,“三股势力”仍然是影响各民族根本利益的重大挑战。一些思想认识误区和错误观点仍然根深蒂固,误导各族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国家观与民族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越是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内外敌对势力越是会在裂解中华民族上大做文章,妄图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从外部看,一些国家妄图保持战略优势地位,频频制造民族话题攻击、抹黑我国,粗暴干涉我国内政,公然践踏国际法秩序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企图使民族问题成为让我国社会冲突动荡的祸根。从内部看,经济社会发展并不自然而然带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果忽视思想工作,反而可能会出现越是生活环境变好,越是跟中华民族共同体疏远的消极心理。特别是一些特定历史阶段的具体民族政策和措施,没有与时俱进调整优化,有的偏离了原有意图,固化了民族差异,滋长了一些人的狭隘民族意识。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我国民族关系主流是好的,民族团结的基础日益稳固,但还存在一些影响民族关系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民族地区发展迈上新台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较重,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任务艰巨,尚未完全嵌入“双循环”新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少数民族的心理落差。另一方面,影响民族和谐的现象和问题依然存在,一些民族地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较低,影响各民族间情感亲近和心灵相通甚至国家认同;一些地区不同民族群众因历史记忆、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影响,相互间还有成见或偏见,在社会生活中存在歧视性言行;一些地方以保护文化多样性为名,仍固守愚味落后的生活方式和陈规陋习。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不匹配、不适应的问题和短板。如把民族工作看小了,认为民族工作只是针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工作,是民族工作部门的工作;把职能任务看轻了,认为只要不出事就行;把工作重心看偏了,过于强调差异性,忽视共同性,过于注重“管肚子”,轻视“管脑子”;把工作格局看窄了,没有调动各方面共同做,没有带动全社会共同做;把风险隐患看低了,对苗头性问题麻痹大意,对明摆着的问题怕担责绕着走。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四个“必然要求”极大提升了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意义的认识。坚持“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准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实体属性、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和“大一统”演进规律,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四对关系”等一系列重要理论判断,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吃立不倒、挺立潮头。唯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仅是针对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的各项工作,也是加强新时代文化建设和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对于更好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世界文明格局的变迁中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基础,更好地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业各项工作尤其是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三、高度重视当前民族工作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新号角,我们的勇气和信心不断增强。但是,越是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越是进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深处,越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越是感到民族工作领域面临风险挑战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从古至今,民族问题一直是影响各个国家乃至世界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或重大问题,仅20世纪就在一战、二战和冷战后分别发生了三次大的民族主义浪潮,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民族问题热度上升,民族主义呈现新的特点。当前比较典型的现象有以下几方面。美国福音民族主义崛起,鼓吹“白人至上”“美国优先”,对内撕裂美国、对外霸凌他国。近年因弗洛伊德事件引发的“黑命贵”运动,进一步加剧了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矛盾。欧洲极右翼民族主义复燃,一些国家右翼政党趁机重登政治舞台,法国等地不断爆发骚乱,外来穆斯林移民与本土居民的矛盾凸显。欧洲民族分离主义再度活跃,英国的苏格兰、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独立呼声渐涨。第三世界宗教民族主义滥觞,印度、缅甸、斯里兰卡、苏丹、土耳其等国政党军方煽动“主体宗教”教众情绪,造成族群冲突不断。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造成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引发的民族分离运动不断蔓延;俄乌冲突旷日持久,深刻影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积怨已久的巴以冲突再次爆发,在全球引发剧烈震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巴以冲突影响的蔓延导致地区形势和国际格局更趋复杂。新世纪至今20多年,世界因为民族问题导致的战乱纷争、国家分裂,教训惨痛。与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相比,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不仅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大踏步推进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持续向前,并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然而,面对中国实力迅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持续上升的客观现实,美国不甘心霸权衰落,到处纠集盟友、挥舞大棒、制造动乱,将我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不断升级对我国的遏制打压力度。我国目前尚未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台独”势力活动猖獗。与此同时,境内外的敌对势力妄图采取各种手段干扰破坏我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民族地区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更为直接。在以美西方为首的敌对势力的种种手段中,“民族牌”成本最低、影响却最广泛。美国国会、政府、智库、媒体齐上阵,对我国民族政策污名化、妖魔化;同时拉帮结派在民族问题上对我国围堵攻击,企图将民族主义浪潮引向我国,挑拨我国民族矛盾。新疆、西藏等地的民族分裂余毒还没有完全肃清。涉民族因素网络舆情更趋复杂,民族领域的风险挑战不容低估。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还存在诸多短板。一方面,受三年疫情和国际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面临不少困难,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推进乡村振兴甚至保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受经济、社会、文化基础条件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推进现代化的任务很重。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使民族地区发挥好自身优势,更好地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难度和挑战不小。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往往也在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有力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但在局部地区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制约因素。从总体上看,我国民族关系是好的,在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化,跨族通婚率不断上升。但受历史上的民族纠纷等问题及现实资源竞争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地方民族关系有待进一步修复。交往交流相对容易,交融交心难度不小。四、进一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2023年10月27日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工作等重点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当前民族工作的方向和实践路径。进一步提升全党和全社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意义和任务要求的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一思想论断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纲领,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时代探索,这一思想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理论指南和根本遵循。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要求,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纲领。要以主线来统领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抓住重点、带动全局,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物质和精神不可偏废,要把“管肚子”与“管脑子”两方面工作同时抓好。精神层面的工作如何抓、如何更有成效,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看在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方面做得怎么样,是不是实现了“三个赋予”,即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着力推进和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大体系建设。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要加强理论研究体系、宣传教育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在理论研究体系方面,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在宣传教育体系方面,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政策法规体系层面,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理论建设方面,必须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明确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战略任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在精神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和抓手。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准确把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科学内涵和工作路径,面向各族群众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为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基础条件。准确把握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民族之间的交融发展是历史大趋势,随着现代化进程还会进一步加强。要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减少制约交融发展的各方面障碍,消除各民族之间的隔阂,实现心灵相通。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结合起来,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以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新格局,切实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加快推进新时代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建设,完善民族工作治理体系,提升民族工作治理能力,促进民族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民族地区各项工作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工作有机衔接、相互促进的新体制新机制,确保民族工作不偏离这条主线,使这条主线成为更好推进民族地区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坚守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这一重要论述既回顾历史又观照现实。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植根于悠久的历史传统,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对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勇往直前的强大力量具有重大意义。发扬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从政治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数千年来,“大一统”是贯穿中国历史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一条主线,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中华民族一直持有“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天下大同”的理念,把“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其中,秦王朝统一六国,废分封行郡县制,在中国历史上开启了“统一性”政治理念的实践和制度化,建立了多民族统一国家,逐步形成“大一统”的政治共同体。“大一统”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牢固需要树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要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维度发力实现真正的“一统”。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民族工作的全过程。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相互影响,给我国既带来重大战略机遇,也带来严峻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维护国家统一视为核心利益,带领各族人民坚决反分裂、反干涉,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凝聚成维护国家统一的强大力量。凝聚各民族共同历史记忆,从文化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不仅是记忆,更是文化的传承。各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对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着重要支撑和价值共振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民族始终以统一为主流,中华文明也始终以统一为正轨,“炎黄子孙”这一共同的历史起源使中华民族结合成紧密的整体。从秦汉雄风到大唐气象,再到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近代以后,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各民族同胞共御外敌、同赴国难的历史记忆得到全面巩固,抗日战争使得中华民族意识空前增强。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的历史奇迹成为各民族最深刻的记忆。共同记忆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流变,是中华民族根基性情感联系,体现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强化了各民族对中华文明的归属感。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在共同创造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要深入挖掘各民族共同历史记忆,诠释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内涵,实现历史文化的统一性表达、大众化表述、创新性传播,激发各族儿女对共同历史记忆的认同,实现历史记忆与优秀文化的传承,在润物无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从经济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历史上,我国既有农业民族,也有畜牧民族、渔猎民族等。各民族依托各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彼此交流互补,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统一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发展日新月异,各族人民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致力于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富裕。共同富裕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既反映了各族群众物质生活改善的程度,也体现了各族群众精神生活充实的内涵。因此,推进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新征程上,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更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把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战略任务,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提升西部经济发展速度,以均衡发展推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票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同志们:现代化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促进作用,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不争事实。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继中国梦理念之后,提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动力的又一原创性论断。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不是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量,更离不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坚实基础。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么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与本质联系是什么?中国式现代化理念的提出对新的历史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何影响?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形态?借此机会,我将围绕上述问题,与同志们共同探讨,以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展新的视野。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推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旨内涵与民族性特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最大的梦想,也是人类文明史上国家发展的伟大奇迹。伟大梦想的实现离不开强大动力的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动力量。现代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通行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将有助于人们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并积极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之中。(一)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旨内涵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沿,指由落后的农业社会发展为先进的工业社会的历史进程,表征为工业化及相应的城市化。尽管基于不同的视角,人们对现代化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对现代化是近代以来各国或地区通过社会转型走向发达过程的这一本质的理解已为众人所接受。现代化对人类社会的效应是双重性的,一方面现代化带来了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经济实力快速提升,社会现代化不仅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也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但另一方面现代化也对社会与人的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现代化问题”,主要包括拜金主义盛行与传统价值丧失、人的活动片面化、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盛行与资源危机加深等问题。我国属于现代化后发国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快速现代化产生的问题与原有社会问题相互纠结,出现了有着本土特征的一些问题,如:部分道德失范、贫富两极分化、生活方式畸形、腐败现象严重、拜金主义滋长与人文精神失落等。对我国现代化问题的反思,不应成为现代化发展的阻力,而应积极应对,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增强现代化发展的动力。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党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基于本国国情的科学理论,既是对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的反映,也是对我国现代化问题的积极回应,更是对中国式现代化“为了谁”“是什么”及其“如何推进”等本质问题的科学阐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将现代化理念与特殊国情相结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中国政治经济与历史文化的个性特征,是基于中国国情,并适合自己的现代化。习近平强调:“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一种模式,对其内涵的理解,既要考虑全球现代化的背景,更应结合中国现代化的具体实践。其一,中国式现代化符合现代化的普遍规律。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不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作为一种由传统向先进社会制度结构的变革,它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挑战,并能最大限度地推进社会进步,也是迄今为止最为理性的大规模的社会行为,现代化由一些共同要素所构成,既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也涵盖识字率、教育水平、富裕程度、社会动员程度的提高与更复杂、多样化的职业结构,现代化过程既包括物质、结构和观念等方面静态的“现代”状态,又包括动态的“化”的过程。其二,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具体表现为两点: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与最大优势,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来的实践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二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突出体现在制度层面,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是西方现代化的根基,我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执政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的深刻阐释。(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性特征社会现代化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现代化极大地释放了人的创造能量,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推动了科学技术、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拓展了人类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构建了更广阔的人类发展平台。中国式现代化在促进我国人与社会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的同时,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推力。基于全球化视角,现代化的发展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都体现着普遍性与特殊性,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因此,在考察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作用时,既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充分考虑全球化影响及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世界现代化发展价值取向、发展基本条件和途径等方面的共性,又要从中华民族的具体情况出发,体现中国特色。现代化是迄今最为理性的大规模社会行为,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世界性,又具有显著的民族性,这种民族性的基础是全体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主要是由我国多民族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文化特色所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多民族社会历史条件的独特性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历史条件都是长期发展的积淀,并成为后来发展的基础。基于历史发展脉络,不同国家由于所处地缘环境及其选择的发展道路不同,必然会形成特有的社会历史与现实条件,并成为不同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条件是中国式现代化产生的根基,其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被动现代化时期,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历史的转折点,在极大提高生产力的同时,巩固了资本主义在各国的统治地位,也开启了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侵略、殖民与掠夺,而此时的中国还沉浸在闭关锁国的昏睡中,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与封建制度的腐朽堕落,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外因与内因,此阶段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是停滞的、被动的。其二,主动现代化时期,面对旧中国错失工业革命发展机遇所遭受的历史耻辱,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难之际力挽狂澜,从根本上终止了中国在世界体系中极速衰落的颓势,开启了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由在世界现代化潮流中的被动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向,将建立独立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奋斗目标。其三,拓展现代化时期,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历史性的创新与飞跃。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与重大原则,并以创新的理论体系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拓展了现代化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由于现代化的同质性,全球化下的大多数国家都要走上相同或相似的道路,其经济、社会面貌、社会体制均趋于相似性,但与其他社会因素相比,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有着显著的差异性,其差异不仅表现在程度上,更体现在内容与样式上,甚至是本质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期历史实践特性决定了它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佳结合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逻辑起点与动力之源。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与根基性表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党站在历史和时代制高点上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既是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根基,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在民族复兴视域中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论域中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态,将为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性表达提供新的思路。(一)民族复兴视域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中国历经深重灾难的砥砺,中国共产党人从建党之初就一直以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并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坚强武器。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1943年毛泽东思想被正式提出,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的新境界,他们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为不同时期的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提供了理论基础与行动指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各族人民凝心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各族人民主体意识的激发,激励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复兴伟业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与根本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首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各民族人民的努力奋斗,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的根本保证。民族团结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衡量民族工作好坏的标准。民族团结源于全体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认同,如果缺乏认同,那么各民族之间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旨在帮助各族人民在心理上、情感上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其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科学思想的指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的基本要求。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使所有成员都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就必须引领他们以超越性的“认同”奔向共同目标。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中国化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充分发挥其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及其民族工作的价值引领。第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民族成员的共同愿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实现民族团结的内在要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体现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更应体现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可以使各民族凝心聚力,通过“五个认同”根基性表达的利益性诠释,提升民族成员共享的价值意旨,将精神力量转化为促进各族人民砥砺前行的力量,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跃迁成为现实。(二)时代论域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性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推力,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其实现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我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外复杂势,更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强团结和凝心聚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共同体意识强调主体认同的身份归宿感,是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个体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稳定的社会历史联系和共同文化纽带。指涉多元族群在交生活实践中所逐渐内生且不断聚合的共识性价值与共鸣性情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历史形塑的精神引领与民族国家价值诉求的社会表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根基,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能量之源。中国式现代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新的时代论域。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需要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更需要全体民族成员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着多元族群的价值共享,确证了共同体成员归宿认同的心理基础,并以“五个认同”阐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旨趣,共演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性表达。首先,多元一体的结构格局成为国家统一之基。国家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只有当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个体利益与共同体利益协调统一,民族共同体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也是客体,只有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才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维护国家和平稳定。其二,命运与共的共同愿景是民族团结之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民族团结的根本保证。全体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帮助各族人民在心理上、情感上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真正做到凝心聚力。其三,荣辱与共的情感认同成为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集体意识是客观存在并在人脑中形成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情感、态度、评价和认同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总和。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精神生活状况已成为衡量国家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动力之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有利于升华共享价值的时代意旨、确证民族成员归属认同的心理基础,从而构建多元主体的精神家园,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魂。三、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形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向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论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因承载着共同的价值内蕴而紧密联系、相互贯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基础,有着深厚民族性的中国式现代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指向功能。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向,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实践、价值与制度新形态,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新的思路。(一)坚持性质指向,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新形态性质指向是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内在属性与根本特征的应然性明确,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区别于其他类型民族共同体的明显特征。领导力量与道路选择是性质指向的核心要素,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表明,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之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前提与保障。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具有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这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式现代化场域中必须遵循性质指向的应然性。坚持性质指向,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新形态主要体现为:其一,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性质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各族人民进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彰显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鲜明的现实特征和根本政治优势。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创新与中国现实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始终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其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规定,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政治文明层面的体现,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形态创新赋予了内在规定性,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现实要求,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属性的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要求;其三,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代规定,世界上没有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拓的现代化新路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成果凝聚全体民族成员的共同意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使之成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二)坚持内容指向,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新形态内容指向是指中国式现代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过程中的顶层设计及其关注重点的现实确定,即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关注的内容与实践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精神与物质文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特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与“中国特色”有机融合的产物,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具有根基性功能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形态的创新提供了可能。首先,“人口规模巨大”既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主体的巨大,也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任务的艰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要实现现代化的全面覆盖,离不开对全体民族成员价值共识与情感共鸣的凝聚,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增强全体民族成员的国民意识,将人口规模巨大的困难因素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推动力量;其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重要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将推动各族人民充分发展、共同富裕及全面进步作为实践内容,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最为重要的特征,贫困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是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富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民精神力量的增强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在实践中要注重协调发展,以共同富裕为基础,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从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这一共同体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底蕴,也是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内化为每个民族成员的心理意识,外化于实际行动,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最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表明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异于西方依靠战争、殖民与掠夺的发展模式,而是坚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融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国的发展推动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应局限于树立狭隘的民族意识,而应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论指引下,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世界价值。(三)坚持价值指向,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新形态价值指向是指中国式现代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演进方向与价值追求的未来导向。中华民族源于华夏大地,是以传统文化为纽带,历经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的发展形态,直至新中国的成立,才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可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矛盾论,抓住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而提出来的重要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其在当代发展中的现实基础和实际需要,深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现实的融合,开拓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审时度势,明确提出的新理念与新论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创新与突破,其价值指向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追求。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和形成的,它不仅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了新的价值形态。其一,以“真正共同体”的实现为价值取向。“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但在资本主义“虚假的共同体”内,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创造是不能实现的,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共同体阶段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共同协调发展,“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为“真正的共同体”形成创造条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以“真正的共同体”构建作为价值取向,重塑新的价值形态;其二,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为价值共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一种现实共同体的形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旨在凝聚全体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共识与情感认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向着最高理想进行实实在在努力;其三,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价值旨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中国式现代化主动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纳入其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同时,也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做出贡献。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指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应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为目标,更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价值旨归,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生成的载体,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原动力。(四)坚持发展指向,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新形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只有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指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才能行稳致远。中国式现代化符合中国国情,其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反映了人类发展规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形态的创新提供了必然选择与发展指向。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与重大原则等科学内涵深刻总结与深入阐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深入领会、准确把握这一论断不仅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统领作用,能进一步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轨道不断前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短暂的阶段性工作,而是我们党做出的事关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的一项重大政治性决策,应成为一种制度加以贯彻落实。所谓制度形态是指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活动规程和行为准则,也指特定历史环境中的法令、礼俗等规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形态是新时代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进程中应具有的特征与需要。基于发展指向,中国式现代化为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新形态的作用体现为三点:其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功实践提供保障,实践形态的性质和方向的标志是制度形态,“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们开辟了一条达到理想的道路”,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凝聚全体民族成员的共同价值,并激发其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与活力;其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创新提供可能。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践创新,也是一种新的理论模式的创新,思想理论的创新要依托制度的改进,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离不开制度建设和创新,否则思想理论创新将变成空话;其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实现提供规范。制度作为一种规范与准则,承载着实现理想的使命,同样也具有实现价值的功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以相应的制度作为依托,中国式现代化为我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形态的创新提供了可能,也为其价值的实现提供了规范与保障。同志们,“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个重大亮点,也是重大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学习和理解这一新的论断,不仅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引领价值,也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也为我国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有效的现实路径。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向,从不同的视角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的形态,将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辟全新向路。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以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志们: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开放包容,是中华大地上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文化基因。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华文化认同是深蕴在全体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纽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实践,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为新的历史起点上民族工作和思想文化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是对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情感认同与意识归属。面向未来,要根植于中华民族灿烂文明,推动中华文化融合发展,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情感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心理归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精神文化力量。一、中华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动力中华文化认同是全体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优秀精神等的认可与赞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生成发展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根植于中华民族伟大实践,涵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面向未来,要矢志不渝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由文化观引领民族观,由民族观拱卫国家观”,以共有中华文化认同为支点,切实增进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文化根脉中华民族是中华各民族在五千多年互动交往中所形成的内涵丰富、结构复杂的民族实体,“是中华大地各类人群浸润数千年中华文明,在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人们共同体”。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相伴相生、相互促进,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繁荣的精神源泉。面向新征程,坚定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推进中华民族进入不可逆转的复兴征程。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文化基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在中华民族各个历史发展阶段,都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指引中华民族赓续发展,中华民族的每一次发展进步,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浸润。古代王朝国家,无论是汉族统治者抑或是少数民族政权,都以中华文化正统自居,秦朝“书同文”、北魏孝文帝改革等都彰显了对中华民族共有文化的强烈认同。鸦片战争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但中华文明并未中断,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前进。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带领中华民族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辛探索中,始终高度重视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能量。从“民为邦本”到“以人民为中心”,从“协和万邦”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论断都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丰厚沃土。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始终引领着中国人民阔步向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二)中华文化认同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根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强大精神纽带,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繁荣发展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因此,要以中华文化为依托,着力加强中华文化认同建设,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石。中华文化认同是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路径,是凝聚中华儿女精神力量的情感纽带。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民族文化交掣汇聚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内生于中华文化传承之中,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孕育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沃壤”。回望历史发展,“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中华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重要时刻都能发挥其强大的引领力,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立足当代,中华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滋养,中华文化认同是引领中华儿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大潮中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中华文化认同是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心理基础。“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是中华各民族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共同创造、共同培育、共同弘扬的文化体系,是各民族文化长期交流交融的文化结晶”。中华文化认同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感链接,各族人民在对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化知识整体了解基础上,切实提升对共有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以共同文化认同拉进各族人民的心理距离,发展相依互补的民族关系,进而“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形成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格局。(三)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觉到自为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基石,“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的力量源泉”,中华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底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保障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华文化认同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涵,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重要情感纽带,是推动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情感归属转化为行动自觉的重要精神力量。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觉”到“自为”的内生动力。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从“自在”到“自觉”的演化历程,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身份认同从自在的民族身份认同转化为了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新时代以来,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在“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上,逐步走向自为发展阶段,由此,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开始由“自觉”向“自为”发展。中华文化认同是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发展的重要依托,有助于推动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归属感进一步内化为“中华儿女内生的意志和自主的行为”,成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动维护和对中华民族精神价值等的积极践行。当前,中华文化认同是联系国家、民族、政党、道路认同的精神纽带,各族人民在对中华文化共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对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以中华民族认同为支点切入国家政治生活,进而提升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意识,厚植各族人民家国情怀。继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熔铸在各族人民内心深处,使各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主动践行中华民族价值观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理想目标共同团结奋斗。二、以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理路文化认同是民族成员对其所属文化的承认、认可和赞同,并由此产生归属意识,进而转化为行动自觉的过程。中华文化认同是各族人民对共有中华文化真切感知基础上所形成的情感皈依与价值归属,进而转化为行动自觉的过程。“中华文化认同是整合、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力量”。以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共享中华文化知识体系为起点,强化各族人民的身份认同;以共有中华民族精神、共生价值观念凝聚各族人民的共同情感、共同价值,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基石;以共同意识指导各族人民行为实践,使中华文化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中华文化认同建设深化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全面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一)真切感知:以共享文化强化中华民族身份认同人与文化密切相关,“人是文化、历史的产物”,文化也是由人民所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精华,同时也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创共享的文化精华。中华文化既包含文物、历史典籍等物质文化,也包含语言文字、书法艺术、价值观念等精神文化,还包含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行为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的统一。对中华文化的真切感知是各族人民对自己所属的文化的具体内容、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的认同与了解,是中华文化认同生成的基础,是全体中华儿女对自身民族身份的确认,和对自身所属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起点。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是一种实体性认同,包含对中华各民族、中华民族整体认同以及在实践中对中华民族的主动维护。以共享文化强化中华民族身份认同,要着眼中华文化建设发展全局,全面提升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内涵的认知,通过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和饮食文化等,切实提升各族群众对共有中华文化的整体认知。要以共享中华文化符号塑造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文化符号认同是各民族成员建构文化身份、生成价值观念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情感纽带。通过展示、弘扬中华文化符号,“打造具有象征性、代表性的共同文化符号”,将文化符号全面融入社会教育等方式,使中华文化符号内化于各族人民内心深处,切实提升各族人民对共有中华文化的真切感知。要以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深化中华民族身份认同。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赓续发展的根基和命脉。坚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加深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发展脉络的认识与了解,深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知。在对共享中华文化真切感知的基础上,切实增强各族人民的身份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文化根基。(二)情感皈依:以共有精神增进中华民族情感认同情感认同是个人对自我共同体身份的理性确认,是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心理归属和情感皈依,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根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是中华儿女在长期历史中发展沉淀、共有共享,精粹性的内容与品质,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原初动力,是凝聚各族人民共同情感的重要精神纽带。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要以中华民族精凝聚各族群众共同心理,以共同心理塑造共有价值,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归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文化基础”。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生动呈现,是中华儿女勇毅前行的精神动力。“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历朝历代各族人民在与封建剥削阶级相斗争、同帝国主义相抗争以及积极融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共同推动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共同熔铸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引领中华民族复兴崛起。通过大力宣传各民族精神,以民族精神濡染全体人民。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精神,瓦氏夫人抗倭、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戌边等都是各族人民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以各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共同情感,使之成为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力量之源。通过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发挥共有民族精神在推进中华文化认同中的关键作用,将“中华民族精神深深融进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弘扬中国精神,使中华儿女真切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强大凝聚力,切实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情感皈依和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三)价值认可:以共生价值形塑中华民族价值认同价值是人的需要与满足这种需要的客体属性在特定方面的交汇点,“价值认同是民族成员在多元语境中的价值判定,以及自主选择、自觉接受、真诚遵守的结果”。中国价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构成,“包括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观”。中国价值认同是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中所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精神认同与心理认可,是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追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中国价值根植于悠久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发扬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之中,是具有高度概括性、普遍适用性、广泛接受性的共同价值观念和精神力量。自春秋以降,“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价值观念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天下大同”“亲仁善邻”等思想,已经内化为各族人民内心深处的价值理念,指引着中华民族阔步向前。从纵向历史来看,中国价值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并随时代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价值选择与精神追求。无论是古代“大一统”的共同理想,抑或是近代“中华民族是一个”的价值追求,还是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目标指向,中国价值始终是引领中华儿女阔步向前的精神动力。立足当前,中国价值更是真切影响着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探索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已然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思想引领。涵盖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主张,规范着中华儿女的价值追求,形塑着中国人民的行为方式。此外,中华文化中蕴含的“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社会观与文明观,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思想基石。中国价值具有凝聚人心、推进发展的重大作用,是规范个人行为、促进民族交融、推动国家交流的精神因子,是凝聚各族人民力量共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之源。(四)主动践行:以共同意识指导中华民族行为认同感性的情感态度需要内化为理性的价值共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文化认同的主动践行是文化认同由认知、情感、价值转化为行动自觉的过程,是内化到外化的结果。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行为认同,“表现为愿意为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克服困难付出自觉性行为的态度和行为倾向”。以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使中国价值内化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识,以共同意识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形态采集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吕梁学院《成本会计模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临时活动场地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南宁货车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个人担保书填写说明3篇
- 2024年上门女婿财产分割及婚姻关系解除协议书3篇
- 洛阳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池塘养殖学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水利工程劳务分包协议样本
- 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精彩选集
- 办公物业招投标攻略流程掌握
- 盘扣支模架工程监理细则
-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综合管理平台方案
- (正式版)SH∕T 3006-2024 石油化工控制室设计规范
- 2023年新版医学心理学试题库
- 重庆市黔江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 DL-T5054-201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规范
- 城市生命线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解决方案
- 交响音乐赏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安交通大学
- 中药独活课件
- 企业EHS风险管理基础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华东理工大学
- 2024年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全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