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南州六月荔枝丹》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高教版(2023-2024)中职语文职业模块南州六月荔枝丹
第一部分课文解读
内容解读
一代文豪苏轼于花甲之年贬谪惠州,在惠州生平第一次吃到荔枝,写了《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诗,对荔枝极尽赞美至能事:“……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自此以后,苏轼还多次在诗文中表现了他对荔枝的喜爱之情。其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二句最为脍炙人口。解读者多以为东坡先生在此赞美岭南风物,从而抒发对岭南的留恋之情,其实这是东坡先生把满腹苦水唱成了甜甜的赞歌。《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我国著名科普作家贾祖璋的作品。作者结合人们的日常经验,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将荔枝的形态结构、生产种植及相关历史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向读者娓娓道来。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穿插其间的古诗文使全篇富于典雅的文化气质,达到了科学性、趣味性、通俗性、人文性的融合统一。
全文结构明晰,层次分明。标题借用一句诗“南州六月荔枝丹”,短短七个字,包含了荔枝生长的地域,成熟的时间以及鲜明的光泽。以这句诗作标题,能激发人丰富的想象,并且有文学气息,同文章本身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作为一篇说明文,全文采用了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引用等说明方法,以达到准确、客观、具体、科学的效果;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不仅能充实文章内容、丰富读者知识,还可以使文字生动活泼,引发读者兴趣,也寓科技知识于文学描写,使读者可由文学欣赏获得科学知识。
结构思路
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引出全文说明对象“荔枝”。开头写作者小时候读《荔枝图序》的故事,是为全文做铺垫,引出文章的说明重点。
第二部分(第2段至第10段)依次说明荔枝的生态特征。按由主到次的顺序,说明荔枝果和荔枝花的特征。第2段至第9段按由表及里的顺序说明荔枝果的特征。第2段至第5段按照观察顺序说明荔枝果的外形特征,包括外壳、颜色、形状、大小。第6段至第9段按照空间顺序说明荔枝的果实特征,包括壳膜、果肉、特性、果核。第10段则说明荔枝花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11段至第14段)说明荔枝的生产情况。第11段说明荔枝的产地分布,第12段说明关于荔枝的书籍,第13段说明荔枝的生长气候和移植,第14段介绍荔枝果“因地制宜,努力发展本地区的特产"的发展建议。
写作技巧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在这篇文章中有很好地展现。
打比方。使被说明的事物形象更加生动。如把荔枝比作“绛囊”“红星"珊瑚珠”,把成片的荔枝林比作“飞焰欲横天"红云万几重”,把稀奇的荔枝品比作“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
列数据。使得事实确凿,更具说服力。如介绍荔枝大小时说,“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到二十克”;如介绍荔枝储藏时说,“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摄氏度到5摄氏度,可以储藏30天左右";又如介绍荔枝结实时说,“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两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等。
举例子。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说服力。如唐明皇为了让杨贵妃吃上鲜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为证明广东很早就有荔枝,用了“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的例子。
语言特色
本文作为一篇说明文,语言有两大特色,即文学性和科学性。
文学性。集中体现在大量诗词典故的运用上,既让说明过程生动形象,又使文章诗意盎然。“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分别出自郭明章《荔枝》诗、北宋邓肃的《看荔枝》诗,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荔枝绚丽的颜色;“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夸张地写出了吃毕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的情景。
科学性。集中体现在用词准确、周密。“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作者用推测语气,说将来也许有可能发生这种事,如果改成“将来是完全可能的事”,就变成了肯定语气,指将来必然产生这件事。“荔枝的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溜渣滓”,这一组句子中“通常”“一般"的表述,既准确写出了实际情况,又在数量、范围上加以限制,这样使语言更周密,更好显示说明文的科学性。
第二部分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一、了解本文标题的含义;了解荔枝的结构及生长知识。
二、体会文中说明方法使用的好处,以及说明语言的生动和准确。领悟作者在课文中引用典故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引用等说明方法。深入理解本文的结构方式。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生动准确的语言以及尝试着自己写作中添加一些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明确:回望长安是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平日紧闭的宫门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打开了。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团团尘土。宫内,妃子嫣然笑了。没有人知道是送荔枝来的啊。
史载杨妃爱吃鲜荔枝,李隆基每年都命令从南方飞马运送到长安,劳民伤财。
荔枝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水果中的珍品。苏东坡也作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明朝更有人对它推崇备至作《荔枝歌》曰:“海内如推百果王,新鲜荔枝总第一”,索性把它奉为“百果之王”了。
那荔枝究竟有怎样的魅力使得绝世美人对它钟爱有加,文人骚客对它推崇备至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说明文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南州六月荔枝丹》跟随作者贾祖璋一起来揭开荔枝的神秘面纱。
二、题目解读
提示:补充一首七言律诗
荔枝
(明)陈辉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明确:《南州六月荔枝丹》这个标题正是出自于这首诗的。“南州"这里是泛指我国南部地区;“六月”指的是荔枝成熟的季节,生活中观察很仔细的人就会发现实际上六月根本就没有荔枝,而是到七、八月份才会上市。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里的六月实际上是指阴历的六月;“荔枝"不用解释;那“丹”字呢?荔枝是什么颜色的呢?所以这里的“丹"就是红的意思,说的是荔枝成熟后的颜色。作者以这一诗句作为文章的题目,既鲜明,又醒目,同时想读者介绍了荔枝的四个信息,那四个呢?南部地区,是不是荔枝的产地;“六月”点名了荔枝的成熟期,一个“丹"字就告诉了我们荔枝的颜色,荔枝二字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
三、整体感知
从全文看,先介绍荔枝的生态结构,再介绍荔枝的生产情况,这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进行的,符合普通读者对荔枝的认识要求。从介绍果实的层次看,先介绍壳,次介绍膜,再介绍肉,最后介绍核,这是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说明的。从介绍外壳的层次看,先介绍壳面构造,次介绍颜色,再介绍外形,最后介绍大小、重量,这是按照观察顺序说明的。从介绍有关荔枝生产的一些情况的层次看,先介绍产地历史,次介绍果谱,再介绍移植教训,最后提出发展生产的建议,这是按照了解历史经验到借鉴历史经验的由实而虚的逻辑顺序来写的。
1、提问:文章开头为什么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
文章开头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并设置疑问,作用有三点:一是使读者对鲜荔枝的形态有个初步的印象;二是引起阅读的兴趣;三是引出下文。
2、提问:作者介绍荔枝的生态是按怎样的先后顺序进行的?为什么不按先花后果的生长、成熟顺序说明,而要先说果实后说花?
明确:作者由外壳一直说到内核,亦即由表及里;这是符合人们认识荔枝果先外观后内部的先后顺序的。另外,本文题目是《南州六月荔枝丹》,可见重点是介绍成熟时的荔枝的果实,为了突出介绍的重点,把它作为主体,进行详细介绍,所以先说果、后说花先主后次也是恰当的。何况第1段摘引的《荔枝图序》中的片断也是关于果实部分的内容,因而先果后花也显得行文自然。
3、提问:介绍荔枝生产方面的有关知识为什么按照由实而虚的顺序进行安排?
明确:因为产地和荔枝谱是客观存在,而且与现实中的荔枝生产有直接关系,理应先说,而有关移植以及生产销售的前景,是发展方向,是对将来的展望,显然是虚的,理应后说。
4、提问:从荔枝的生态到生产,以荔枝的生态特点为主,其他生产方面相关知识为次,为什么这样安排呢?
明确:因为荔枝的果实是有关荔枝知识的重点,同时也是一般读者最感兴趣、最乐于了解的知识,因此作者写作时,把它作为主体,进行详细介绍;同时荔枝的生态特点已经基本稳定,人们认识已经很充分,而后者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所以这种安排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的。
四、品读鉴赏
提示:主要赏析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说明方法,常见的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下定义、分类别、作解释、列图表等。
1.引用是本文最突出的说明方法。
本文引征的诗文资料极其丰富,而且贯串行文的始终。标题引明人的诗句,开头段即引白居易《荔枝图序》收引人入胜之效,且为后文写对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依据,同时引出下面关于荔枝形态的说明;后面引用郭明章、邓肃、陈辉的诗句来描绘荔枝成熟时色彩的绚丽和景象的热烈;引用《四川果树良种图谱》和《中国果树栽培学》的记载来说明荔枝的大小、重量;引徐勃的诗句状写壳内薄膜的色美、质薄;再引《荔枝图序》中的一句来说明荔枝肉的色泽莹白与滋味的鲜美;引该文中的句子来说明荔枝不耐贮藏的特性,并引杜牧一首绝句来佐证;在说到荔枝在我国栽培历史的悠久时,又援引了宋代蔡襄、清代陈鼎的有关专著;在说到荔枝的产地时,又引述了汉武帝迁怒养护人、宋徽宗移植福建荔枝于宣和殿、宋徽宗写诗吹嘘此事、明代文征明写诗赞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四条资料和几句诗来说明荔枝“性喜温暖”、“不宜"北移的特性;最后,在展望现代化的荔枝生产的前景时,又引用苏轼的名句作衬,且古今对比,深化了文章主题。
2.除引用外,本文还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什么方法起到什么作用呢?
明确:
打比方。可使被说明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使人易于理解,增加了作品的文学情趣。如说明荔枝壳面形态时,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说明荔枝的果形时说“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介绍优良的荔枝的种子时说“形状很小,有似丁香";在说明荔枝外壳的色泽时把荔枝比作“绛囊”“红星"珊瑚珠”等。
列数字。使事实确凿,更具说服力。如介绍荔枝大小时说,“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20多克";介绍荔枝贮藏时说,“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C到5°C,可贮藏三十天左右”;介绍荔枝结实时说,“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等等。
举例子。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说服力。如说明荔枝的颜色时,就举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为例;为了说明荔枝肉质易变、不耐贮运,用了唐明皇为让杨贵妃吃上鲜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为证明我国广东很早就有荔枝,用了“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的例子。事例既有来自史籍的,还有来自现实、来自调查材料、来自科研成果的,都体现了作者注重知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五、课堂小结
文章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引用等多种说明方法,由主到次,由表及里地描写了荔枝的生态特征,介绍了有关荔枝生产方面的知识,科学性、知识性极强。同时,本文引用了大量诗句和掌故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文学意味,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1.条理分明,层次清楚,结构严密,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2.引用诗文,生动形象,富于文采;
3.事实确凿,数字具体,科学性强。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介绍一种你熟悉并喜爱的水果。(要求抓住事物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说明,并尝试适当增加其文学色彩。)
第三部分教学建议
建议一:采用自主阅读、写作实践法。
《南州六月荔枝丹》文字浅显,结构清晰,运用过去掌握的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学生不难把握本文的要点。但要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运恰当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征,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本文可采用自主阅读法和写作实践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自学习惯的形成,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拓充知识,更好地锻炼归纳表达能力。
建议二:
本文是一篇典范的科学小品,同时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优美的文学性,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十分突出。课前应布置学生复习说明文相关知识,如常用的说明顺序有哪些、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等,用知识引领学生的自主阅读。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师要从阅读方法上给予指导,让学生学会通过抓关键语句(如段落的中心句、表示说明顺序的词语等)来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理清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说明文要求用语准确,表达科学,本文是这方面得典范。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文本,在具体的语境中去体会、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从中感受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
本文语言准确却并不古板枯燥,得益于打比方、引用这两种说明方法的运用,要体会严谨的科学说明中充盈的文学艺术之美。
要学以致用,研读课文之后马上进行写作实践,或模仿,或借鉴,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和多种说明方法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物产。
第四部分练习参考答案
旁批
A.(1)用童年趣事做引子,生动自然地引出说明对象荔枝。(2)援引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辨析其中正误,引出后文的相关内容,后文多处与之照应。(3)说明科学需要有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和质疑思辨的精神。
C.“成熟的”“大多数"都是限定语。如果没有“成熟的”这个限定,读者会以为未成熟的荔枝也是多为深红色或紫色;如果没有“大多数"这个限定,读者会以为所有成熟的荔枝都是深红色或紫色。可见,缺少了这些限定语,描述就不准确,而准确性正是科普文语言的首要要求。
第二问是让学生从文中再找出一些有限定语的句子,意在使他们从中体会科普文语言的严谨科学,同时培养精细阅读的习惯。
E.不能放到后面。从内容上说,这里写荔枝的贮藏是紧承上一段的内容,上一段在讲荔枝肉的时候,后半部分已涉及到荔枝的保存,这一段接着讲荔枝的贮藏,承接自然;从逻辑上说,人们食用的是荔枝肉,荔枝的贮藏就是要尽可能保证荔枝肉不变质,所以在介绍荔枝肉之后讲荔枝的贮藏,逻辑关联更紧密。荔枝的贮藏虽然也与其种植有关(尤其是种植地域的局限会带来运输的不便),但其联系不如前面的紧密,所以荔枝贮藏的内容放到荔枝肉的介绍后面更合适。
F.作者并非不赞成研究荔枝的移植,因为上文已经说过“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但在科学还没有发展到移植荔枝的水平时,现实的水果生产应该着重于“适用风土,因地制宜”,这才是“切合实际的做法”。所以,一方面是未来努力的方向,一方面是现实生产的策略,二者并不矛盾。
联系人们生活需要讲解科学知识,是科普文特性的表现。因为科普文的对象是非专家的普通读者,科普文的目的不仅是一般地普及、传授科学知识,更要使读者将这些科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这体现了科普文面向大众、面向社会、面向生产生活的特殊品格和价值。
课后题
感悟
(1)外在形态(左图):②深红、紫色、淡红、淡黄③心脏形、卵圆形、圆形④通常直径三四厘米,重十余克到二十余克
内部结构(右图):②(假种皮)多数白色半透明,味甜微酸③荔枝核(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多为棕褐色④荔枝花: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花形小,绿白色或淡黄色,一般分雌雄,“十花一子"
(2)文献:记述荔枝的古籍数目(已知共十三种)及其记述地域的分布;蔡谱的历史地位(世界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及内容
习性: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生长北限(成都、福州);古人移植荔枝的历史故事;对未来荔枝北移的展望
前景:发展传统生产,因地制宜;逐步充分满足人民食用荔枝的需求
品读
(1)做对比。通过将缯的质地(光亮滑润)与荔枝壳的质地(粗糙)进行对比,说明白居易《荔枝图序》对荔枝壳的描述不准确,同时也加深了读者对荔枝壳形态的认知。
(2)举例子。淡红色的荔枝不常见,这里举出例子,一方面证明了说明内容,一方面加大了信息量,也方便读者查找。
(3)摹状貌。“上大而下稍小”准确简练地描摹了一般荔枝的外形。
(4)列数据。精确说明荔枝的尺寸和重量,体现科学性。
(5)引文献。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话,一方面证明“荔枝不耐贮藏”,一方面增强了内容的文学性和历史感,说明荔枝贮藏问题在我国久有关注。
(6)打比方。用“丁香”比拟优良荔枝种子的形状,突出其“小"的特点。
探究
本题意在使学生体会科普文的文体特点和价值。科普文的价值是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使大众在日常生活生产中运用这些知识,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网店商品介绍的价值是通过对物品特性有针对性的介绍,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提高销售额。所以二者的目的、价值诉求是根本不同的,用本文作为网店商品介绍是不合适的。可引导学生从这个角度做具体的思考和辨析。
网店的荔枝介绍,应该针对消费者的需求,从口味、新鲜度、价格等方面加以说明。当然,品种不同,网点定位不同,具体的介绍内容以致语言风格也相应地不同,但面向消费群体设定、瞄准商业价值进行介绍则是基本的原则。
第五部分相关资料
作者简介
贾祖璋(1901-1988),浙江海宁人,著名科普作家与编辑家,中国科学小品文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普作协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四、五届中央委员。代表作有《鸟类研究》、《鸟与文学》、《生物素描》、《碧血丹心》、《生命的韧性》、《生物学碎锦》、《花与文学》、《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贾祖璋科普文选》等。
1922年,在《时事新报·学灯》发表第一篇地理知识科普作品《钱江潮》。1925年,结合工作自学日、英、德文,以读日文生物书较多,通过实地观察、研究和收集中国古代的鸟类文献,开始写作有关鸟类的文章。1927年,在周建人主编的《自然界》杂志发表《中国产鸟类报告》,之后又写了《杜鹃》、《鸳鸯》、《燕》、《雁》等科普小品。1928年,他的第一本科普读物《鸟类研究》出版,成名作《鸟与文学》完稿。1931年出版了《鸟与文学》、《普通鸟类》、《世界禽鸟物语》和《鸟类概论》4本著作。1934年9月20日,陈望道主编的《太白》杂志创刊,开辟科学小品专栏,贾祖璋为此专栏写稿,成为我国科学小品最早的几位著名作者之一。这一期间,他又先后出版了《动物珍话》、《达尔文》、《笼鸟饲养法》等科普著作。1951年出任开明书店编审部副主任,主编《进步青年》杂志。1952年12月,开明书店与青年出版社合并为中国青年出版社,贾祖璋任出版社编委会委员兼四编室(自然科学)主任,主持《青年科学技术活动》等丛书的编辑工作。1957年出任副总编,除参与多种大型丛书的策划和组织实施外,还分管《旅行家》、《农村青年》等期刊。1958年调科学普及出版社任副总编,分管生物科学编辑室及《知识就是力量》、《科学大众》、《学科学》3种期刊。
拓展阅读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贾祖璋
花朵的红色是热情的色彩,它强烈、奔放、激动、令人精神振奋。红紫烂漫的春天,活力充沛,生气蓬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人们一边赞叹,一边不免提出疑问,寻求科学的解释。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当它是酸性的时候,呈现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当它是碱性的时候,呈现蓝色,碱性较强,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是。而当它是中性的时候,则是紫色。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除了红花以外,还有黄色、橙色的花。橙色与柑橘,南瓜等果实的色彩相似,而最典型的是胡萝卜,所以表现这种色彩的色素,就被称为胡萝卜素。
至于白花,那是因为细胞液里不含色素的缘故。有些白花,例如菊花,萎谢之前微染红色,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变色的一个特殊例子是添色木芙蓉,早晨初开白色,中午淡红,下午深红,一日三变,愈开愈美丽。又如八仙花,初开白色微绿,经过几天,变成淡红,或带微蓝,它不像添色木芙蓉那样朝开暮落。至于一般的花,大都初开时浓艳,后渐淡褪。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需要用物理学原理来解释。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或水滴的折射,会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短不同,红光波长,紫光波短。酸性的花青素会把红色的长光波反射出来,送到我们的眼帘,我们便感觉到是鲜艳的红花。同样,中性的花青素反射紫色的光波,碱性的花青素反射蓝色的光波,胡萝卜素有不同的成分,便分别反射黄色光波或橙色光波。白花不含色素,但组织里面含有空气,会把光波全部反射出来。有的花瓣,表面有较多的细微而排列整齐的玻璃球似的突起,看起来好像丝绒,能够像金刚石那样强烈地反射光线,色彩就更为鲜艳,如某些月季花就是。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有它生理上的需要。光波长短不同,所含热量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含热量多;蓝、紫光波短,含热量少。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较柔嫩。在野生状态,红、橙、黄花都生长在阳光强烈的地方,反射了含热量多的长光波,不致引起灼伤,有保护的作用。蓝花都生长在树林下、草丛间,反射短光波,吸收微弱的含热量多的长光波,对它的生理作用有利。白花也多阴性植物,有些夜间开放,反射了全部的光波,是另一种适应措施。自然界少有黑色的花,只有少数的花偶然有黑色的斑点,因为黑色吸收全部的光波,热量过多,容易受到伤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设计基础与创新实践教程-课件 【ch08】数模混合电路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 民宿承包经营合同7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课件 【ch07】创业管理强化
- 公司用车协议合同范本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照明系统设计合同(04版)
- 立医院医用控温仪二零二四年度采购及质保服务合同
-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合同
- 合作经营储煤场地合同
- 全新牛羊买卖合同协议范文
- 2024版技术转让合同范本:某生物医药技术转让协议3篇
- 双绞线链路测试报告
- 少先队主题班会工作汇报模板009号课件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课件(第1课时)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拓展提优练习
- 中南大学《高等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
- 企业应急管理及能力提升培训课件精选
- 首末件检查记录表
- 《二外西班牙语3》课程教学大纲
- 大数据及信息安全最新技术
- 房屋装修改造维修项目施工方案
-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03人物形象-2022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全面解读精讲精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