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核心素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整体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名称第四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主要由《桥》、《穷人》两篇精读课文和《在柏林》一篇略读课文组成。《桥》描写了老支书在洪水袭来的时刻,镇定指挥全村人过桥撤离,舍己为人的故事;《穷人》记叙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桑娜和渔夫在自己家生活十分贫穷的情况下,收养了邻居家的两个孤儿。课文赞美了穷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在柏林》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令人凄楚的故事:一位后备役老兵已经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但还是被迫把妻子送进疯人院后再去参战。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以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为例,引导学生根据已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虚构的故事。《语文园地》学习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和情节描写刻画人物,通过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了解情节描写的作用,了解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尝试写出人物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积累古诗《回乡偶书》。
二、单元教学目标:1.教学内容: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小说。2.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课文主要由《桥》《穷人》《在柏林》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创编生活故事。三、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②语言运用:让学生通过读中悟的方式,发挥想象,尝试创编生活故事。③思维能力:观察身边的人、事,学会创编生活故事。④审美创造:让学生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了解小说的特点及魅力,体会小说的语言魅力和人物形象的鲜明。四、教学重难点:1.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小说。留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如,关注桑娜语言,动作,心理的内容,可以感受到她对丈夫的担忧,体贴,对邻居的关心。2.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通过小说情节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节去感受和体会人物形象,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来写场面。
单元主备人: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12、桥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②语言运用:认识并会写本课“咆、哮"等8个生字,学会本课新字词,了解课文内容。③思维能力: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④审美创造: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
思政元素:爱国主义教育,观看杨靖宇视频,谈感受。
2.学习重点难点:(1)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结合老支书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初读,了解梗概。
教师活动:描述导入,孕伏情感: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究竟发生了什么?学生活动: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学生读中了解课文发生了什么。
活动意图:通过描述事件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调动起学习课文的兴趣。
环节二: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1.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易错的字词。2.生字检测。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4.结合“奠”字理解“祭奠"的意思。5.老汉是个怎样的人?学生活动:1.学生自由读生词。2.个别抽查。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学生结合“奠”字理解“祭奠"的意思,想一想:在本课中是谁祭奠谁?5.学生说一说: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活动意图:生字词的检测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本课字词的掌握情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有助于培养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
环节三:初步理解课文
教师活动:1.默读课文。
2.思考、讨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3.根据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给课文分段。学生活动:1.学生默读课文。
2.学生思考、讨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3.学生给课文分段:突遇山洪1~4;疏导撤离5~13;桥塌殉职14~23;祭奠英灵24~27。
活动意图:通过默读课文,让学生归纳、概括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讲的是什么,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环节四:学习课文,感受洪水肆虐的危急与人们的恐慌。
教师活动:1.自由读文,把文读通,把文中能带给你害怕感受的句子多读几遍。2.随机交流:哪处让你最害怕,就读那一处。点拨语(可随机改变)(1)第一句:像泼,像倒,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2)第二句:把描写洪水凶猛的句子读出来。3.洪水中的人们是怎样的反应,从哪里体会到?学生活动:1.学生自由读文。2.随机交流:哪处让你最害怕,就读那一处。像泼,像倒,用有力的语气读。第二句:读出洪水的凶猛。3.找出洪水中的人们的反应的句子。
活动意图:通过反复朗读,交流句子带给学生害怕的感受,能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洪水中人们的心情,从而体会老党支部书的伟大。5.作业设计:基础:抄写字词。巩固:读好文中的短句子。提升:写一写人物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
6.板书设计桥山洪——咆哮而来势不可当人们——你拥我挤跌跌撞撞老汉——忠于职守舍己为人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12、桥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②语言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人物形象。③思维能力: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④审美创造: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思政元素:了解革命小说人物形象,如《小兵张嘎》2.学习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2)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3.教学准备: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环节一:复习听写,回顾前文。教师活动:1.老师听写词语。2.师:用上以上词语复述课文内容,并说说老汉是个怎样的人。学生活动:1.生写词语。2.生用上以上词语复述课文内容,说说老汉是个怎样的人。设计意图:温故知新的同时,学生对老汉的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环节二:感受危情,引生入境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2.交流。3.质疑。教师活动: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2.交流:(1)出示句子进行对比: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指导学生读出洪水的凶猛。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随机理解词语:跳舞、狞笑)5.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样的结果?(学生自由猜测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形势的紧张。学生活动:1.生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2.交流、对比句子,体会句子为什么好?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狂奔而来,势不可当。3.生理解:“咆哮”、势不可当"的意思。4.生读出洪水的凶猛。5.找出洪水凶猛的句子,读一读。6.体会桥的重要。7.生自由猜测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形势的紧张。
活动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相互交流可丰富学生的感悟。环节三:解决重点,体会精神1.请再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说一说。2.教师指导理解。教师活动:1.危急关头,年迈的村支书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他面对乱哄哄拥到木桥桥头的人们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请再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说一说。2.教师指导:(1)在老汉的指挥下,慌乱的村民们又是怎样过桥的?①学生理解“依次”的意思。“依次"的意思就是一个接一个的,非常有序。②引导学生排一下过桥的顺序:村民──党员──老汉。3.你觉得这是一名怎么样的老汉?学生活动:1.学生说一说:面对乱哄哄拥到木桥桥头的人们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读课文,找出感动的地方,读一读,说一说。(1)先村民到木桥前,便于指挥。(2)号召党员同志排后,体现党员同志的先进性。(3)不顾私情,支持让非党员村民先行,先人后己。(4)舍己为人,壮烈牺牲。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依次”的意思。3.学生说一说老汉的品质。忠于职责舍己为人。设计意图:在凸显人物精神的环节设计读一读、说一说的步骤,旨在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一个理性的层面,升华感情,加深对文本的理解。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做小练习册。巩固作业:品读短句。提升作业:看课外书。6.板书设计桥山洪——咆哮而来势不可当人们——你拥我挤跌跌撞撞老汉——忠于职守舍己为人
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
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13.穷人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感受小说的魅力,领悟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②语言运用:正确读写“溅、熄"等16个生字,正确认读“搁板、魁梧、勉强、蜷缩”等词语。③思维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④审美创造:领悟作者通过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尝试描写渔夫的心理活动;进一步感受桑娜和渔夫善良的品质。
思政元素:爱国主义教育,学生讲爱国主义故事。
学习重点难点:(1)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2)梳理文章记叙顺序,感知环境描写的作用。
2.教学准备:课件
3.学习活动设计:一课时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你们记得哪些穷人的故事?2.揭题: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3.作者简介。4.进题。学生活动:1.学生回顾以前学得相似课文。2.齐读课题。3.学生根据预习了解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活动意图:通过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给学生造成认知上的共鸣,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强烈兴趣。
环节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教师活动:1.教师出示初读要求。2.反馈初读情况。3.检查朗读朗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点评。学生活动:1.生自由读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学生个别读文。(师生评议,教师点评。)
活动意图:这是一篇篇幅很长的课文,在具体研究语言文字、体会语句内涵时,一般不能逐词逐句的去朗读、去品评,但是全程教学又不能出现盲区。因此安排这样一个通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的环节,不仅很好的避免了盲区,而且为下面的整体感知作了铺垫。
环节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
教师活动:1.学生自学:(1)教师巡视,排疑解难,提示方法:先将课文划分为几个部分,并归纳每个部分的内容。(2)同桌商议,互相修正补充。2.班级交流:根据需要,指名2--3人交流,适度点评。学生活动:1.学生自学:(1)学生根据预习先将课文划分为几个部分,并归纳每个部分的内容。(2)同桌商议,互相修正补充。2.班级交流,积极发言。
活动意图:新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和感悟,注重语文的人文性,但并不意味着不要工具性,并不意味着不要训练概括能力,而概括能力恰恰应该在长课文的教学中予以关注。因此,本环节特意安排这样一项训练,这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
环节四:引导读文,了解故事起因。
教师活动:我们先看第一段。课文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一个什么画面?师指点。课文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桑娜此刻恐惧的心理?(心惊肉跳)3.朗读指导。4.桑娜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夜深了。你们看,第二节写了几层意思?(三层)第一层:深夜不见丈夫归来。第二层:沉思:插叙从丈夫想到生活的贫穷。第三层:倾听风声,祈求上帝保佑。5.指导朗读第一层:焦急。第二层:沉思,是插叙,读得平静些。第三层:焦急地祈求。学生活动:1.学生思考:课文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一个什么画面?(海边上的小屋里,女主人公桑娜正在补破帆。)2.通过默读体会女主人的勤劳。3.体会人物桑娜。4.体会桑娜此刻恐惧的心理(心惊肉跳)会联系上下文解释:“心惊肉跳"。5.朗读。(根据老师的提示)6.全班齐读。7.体会第二节写了几层意思?(三层)8.再次朗读桑娜沉思的内容和桑娜说的话。
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抄写本课生字词。巩固作业:预习课文,做批注。提升作业:课外阅读半小时。
6.板书设计___桑娜:温暖而舒适——勤劳穷人非……不可——善良乐于助人渔夫:神态、言行——心地善良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13.穷人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感受小说的魅力,领悟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②语言运用:正确读写“溅、熄”等16个生字,正确认读“搁板、魁梧、勉强、蜷缩"等词语。③思维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④审美创造:领悟作者通过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尝试描写渔夫的心理活动;进一步感受桑娜和渔夫善良的品质。
思政元素:了解最近时事政治。
2.学习重点难点:(1)理清课文叙述顺序。(2)读懂桑娜的心理活动,感受桑娜善良的品质。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
环节一:温故知新
教师活动: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师点评)桑娜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夜深了。你们看,第二节写了几层意思?学生活动:1.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课文主要内容。2.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桑娜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夜深了。第二节写了几层意思?(三层。第一层:深夜不见丈夫归来。第二层:沉思:插叙从丈夫想到生活的贫穷。第三层:倾听风声,祈求上帝保佑。)
活动意图:学生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目的是为了与上节课的教学衔接,快速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去。
环节二:抓住重点,感悟桑娜品质(汇报交流,相机板书)
教师活动: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的哪些场景令你感动?你感动于什么?在你认为重要的地方用一两个词语或简练的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或由此想到的内容。2.走进桑娜和渔夫的内心地界,去感受他们那高尚而美好的心灵。“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心里是——”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桑娜从邻居家抱回孩子后的心情的词语。(忐忑不安)
(2)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嗯,揍我一顿也好!"(桑娜善良)学生活动:学生组内交流,自主探究1.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2.勾画重点句子,批注自己的体会。3.抓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句子,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活动意图:以此问题放手让学生阅读批注,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把目光集中在桑娜和渔夫的表现上(即文中的重点段落),此时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品味文字,感受桑娜的善良,进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尤其是在把课文中相关语段重组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品质,体会表达方法无痕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阅读教学所提倡的得意、得情、得法。
环节三:总结全文,回顾写作方法
教师活动:总结:我们在今后描写人物的时候,要学习本文中的一些写法,如环境描写、神态描写、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正侧面描写等,全方位塑造人物形象。学生活动:1.交流本课学到的方法。2.完成作业:穷人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结尾写道:“你瞧,他们在这里了。”你们想象一下,桑娜拉开帐子后又会怎样呢?
设计意图:课堂最后的环节让学生明确文章的写法,要他们清楚描写人物要运用多种方法,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
作业设计基础作业:完成同步课时练。巩固作业:预习14课。提升作业:看课外书半小时。
板书设计桑娜:温暖而舒适——勤劳穷人非……不可——善良乐于助人渔夫:神态、言行——心地善良
6.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
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14.在柏林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引导学生读小说,喜欢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②语言运用: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③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朗读,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④审美创造: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思政元素:结合当前时事政治,告诉学生爱国的重要性。
2.学习重点难点: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学习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至。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导入话题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1.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我们可以举出许多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作品,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2.请你们谈谈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新闻作品。学生活动:1.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新闻作品。2.齐读课题。
活动意图:找准话题导入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文本的情境,为体会文章的主旨服务。
环节二:深入文本层层剖析。
教师活动:(一)分组探究下列问题。1.两个小姑娘“不加思虑地嗤笑"和“再次傻笑起来”说明了什么?2.老兵所说的“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他们的母亲”如果改为“她"好不好?3.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和全文最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二)学生汇报以后,师生评价,教师点拨指导。1.说明了小姑娘的缺乏关怀之心和同情心,幼稚粗浅。2.“他们的母亲"揭示了老妇人和阵亡儿子之间的关系,用“他们的母亲”的称法更直指人心,失去儿子的极端痛楚显露无遗。3.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全文结尾处的“静”是慑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内心的流血。学生活动:(一)分组讨论老师提出的问(二)全班汇报交流1.说明了小姑娘的缺乏关怀之心和同情心,幼稚粗浅。(板书: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老妇人后备役老兵)2.“他们的母亲"揭示了老妇人和阵亡儿子之间的关系,用“他们的母亲”的称法更直指人心,失去儿子的极端痛楚显露无遗。(板书:失去三个儿子送妻子进疯人院)3.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全文结尾处的“静”是慑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内心的流血。
活动意图:战争是离学生们实际生活很远的内容,而本篇文章又短小精悍,所以这一部分可以给出较充分的时间让同学们畅所欲言,教师只需抓住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引入文章即可。
环节三:再探文题,品味主旨
教师活动:1.分组讨论: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评价。3.教师指导:首先,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作者将文章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摧残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这篇文章很短小,阅读时为情节吸引往往一气呵成,对其中的词句会有所疏忽。同时学生难以对文章的深刻意义深入地思考。教师应抓住词句引导学生感悟流淌在文字背后的深沉情感和沉重的主旨。
环节四:着眼结尾,感受技法
教师活动:1.出示问题:小说的结尾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正是有了前面的蓄势和铺垫,结尾时老兵满含血泪的控诉才更显沉重。请你找找前面有哪些铺垫呢?2.提问,评点。3.指导。学生活动:1.找找前面有哪些铺垫呢?2.生点评。
设计意图:当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后,对于文章蓄势和铺垫的手法学生将会比较容易地找出。
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抄写词语。巩固作业:完成小练习册。提升作业:看课外书。
板书设计在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老妇人:失去三个儿子后备役老兵:送妻子进疯人院词
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
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口语交际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了解理解人物形象的三种方法,感受小说的人物形象。②语言运用: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有着明显的感彩。写一写人在不安或犹豫时的心理活动。③思维能力:和同学交流,面对不同的人,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些什么?④审美创造:学会交流,交流中,能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思政元素:爱国主义教育,学生讲爱国主义故事。2.学习重点难点:交流时,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3.教学准备: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谈话导入教师活动:1.同学们,我们经常有一些自己觉得很好的想法,但是苦于得不到别人的支持,于是很着急,很失落。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同桌相互说一说。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学生活动:同桌相互说老师所提及的情境。2.读课题。活动意图:创设学生经常遇见的场景,营造出口语交际的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环节二:模拟交流教师活动:1.同学们要办一份报纸,要明确以下问题:(1)办报纸的目的是什么?(2)有哪些事情需要老师的帮助?(3)老师可能会提出些什么问题?你想怎样回答?2.模拟交流过程,评价同学表现。(1)小组讨论,设想一下交流过程。(2)总结。(3)点拨指导。(4)各小组依次模拟表演,其他小组评价。(5)教师评价。学生活动:1.学生思考:(1)办报纸的目的是什么?(活跃班级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2)有哪些事情需要老师的帮助?(在课外活动时分配出一定的时间;请老师把关报纸的质量;提供纸张和印刷)(3)老师可能会提出些什么问题?你想怎样回答?学生议论。2.模拟交流过程。(1)小组讨论,设想一下交流过程。(2)学生回答。(3)各小组依次模拟表演,其他小组评价。
活动意图:交流前先设想老师担心的一些问题,并给这些问题找到答案,做好预案,这样在和老师交流时,才能从容应对,不至于词不达意,或一时语塞。为适应实际交流的需要,教师详细指导,既教会学生怎样设想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又教会学生怎样应答,为实际交流做好准备。环节三:口语练习教师活动:1.情境。说服妈妈,让她同意你在家里养一只小狗。说服同学,在班里成立“生物角"。说服校长,在学校组织一次义卖活动。2.分小组领任务,每小组选择一个任务,小组内同学扮演不同角色来交流。学生活动:1.学生看练习内容。2.分小组领任务,每小组选择一个任务,小组内同学扮演不同角色来交流。设计意图:小组内同学扮演不同的角色来练习交流,还可互换角色,把自己想到的问题提出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中应对能力。环节四:课堂总结教师活动:1.要说服别人,支持我们做一件事情,要学会正确的口语交际。态度诚恳礼貌;讲明设想,说清目的;做好预案,从容回答。2.面对不同的人,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注意什么?学生活动:学生回顾:面对不同的人,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注意: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设计意图:对本堂课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本堂课重难点。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选择情境练习口语交际。巩固作业:预习园地四。提升作业:看课外书。6.板书设计请你支持我说想法,讲目的做预案,备应对
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
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根据给出的环境和人物,创编故事。②语言运用:明确虚构故事创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练习写虚构的故事。③思维能力:了解虚构故事的特点。④审美创造:根据给出的环境和人物,创编故事。
2.学习重点难点:(1)根据给出的环境和人物,创编故事。(2)想象一个完整并且吸引人的故事。
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重温故事内容,了解特点
教师活动:1.回忆本单元学过的三篇课文,指三名同学分别说说三篇课文的主要内容。2.教师总结:这三篇课文写的都是故事。学生活动:学生回忆本单元学过的三篇课文,说说三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桥》一名老党员在洪水袭来的时刻镇定指挥全村人过桥,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穷人》桑娜和渔夫在自己家生活贫穷的情况下,收养邻居家两个孩子。《在柏林》一位后备役老兵把自己的妻子送往疯人院,然后去参战。这三个故事都是虚构的,都非常感人。虚构的故事往往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因为作者可以充分发挥想象来写。
活动意图:回忆三篇课文,讲出三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要以虚构故事来引路,从而达到“读故事——写故事”的一个目的。
环节二:根据提供材料,创编故事。
教师活动:1.学生读一读课本上为我们提供的三组材料:环境和人物,然后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准备创编故事。2.教师指导。3.分组指导。4.综合以上素材展开联想:为什么只是爷爷和铁蛋?爷爷出现了什么情况?铁蛋怎么办的?5.习作开始,独立完成。学生活动:1.学生读一读课本上为我们提供的三组材料:环境和人物,然后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准备创编故事。2.教师指导。生写的时候注意: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任务的心理活动。3.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习作开始,独立完成。
活动意图:学生选择环境和人物后,先自己思考,然后教师分组指导,为学生的习作铺路搭桥,预防学生直接离题或不符合要求、无从下笔等情况出现。
环节三:相互交流习作,提出建议。
教师活动:1.教师巡视。2.提出建议,帮助修改。学生活动:1.学生交流习作,互相评阅。2.提出建议,帮助修改。
活动意图:学生相互修改习作,培养学生能力。
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完成习作草稿。巩固作业:修改习作。提升作业:看课外书。
6.板书设计:虚构故事情节曲折吸引人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完整
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
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语文园地四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
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学习古诗,感受中华古诗词的文化魅力。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感悟诗中所描绘的优美意境。背诵丰富古诗词的积累。②语言运用:积累古诗《回乡偶书》。③思维能力: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有着明显的感彩。写一写人在不安或犹豫时的心理活动。④审美创造:理解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理解积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3.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回忆课文,说形象
教师活动:1.请学生说一说本单元三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出示《桥》:老支书指挥全村人过桥,舍己为人。《穷人》:桑娜收养了邻居的两个孤儿。《在柏林》:后备役老兵送妻子进疯人院。主要人物分别是老支书、桑娜、后备役老兵。2.分别指名说一说老支书、桑娜、老兵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学生活动:1.学生说一说本单元三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谁?2.学生说一说老支书、桑娜、老兵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支书;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桑娜;心怀怨恨、孤独无奈的老兵。)
活动意图:学生回忆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然后讨论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学生很容易联系到学过的课文中去,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
环节二:理解形象,学方法。
教师活动:1.分组讨论: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2.引导:(1)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2)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教师指导:分别联系学过的课文的相关内容来解释课件内容。学生活动:1.生分组讨论: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2.学生回答预设:分别联系学过的课文的相关内容来解释课件内容。
活动意图:学生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找出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环节三:词句段运用
教师活动:一、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1.学生读课本上关于“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一段文字。2.教师指导朗读并适当解释。3.指名说说你理解到的关云长是什么形象?4.明确: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作用很大。5.再次朗读本段文字,说一说你的脑海中还出现了怎样的形象?(提示学生说具体,可以从穿着、武器、表情、语言等方面说一说。)6.谁还能说出一些突出人物形象的情节?二、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包含感彩1.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三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2.指名说说从句子中加点词语体会到的情感。3.教师指导。4.学生带上情感再次读句子。5.强调:从句子的重点词语中可以看出包含的感情,因为词语有感彩。三、尝试写出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1.出示:桑娜脸色苍白……嗯,揍我一顿也好!”2.学生自读课件内容,提示学生一定要读出桑娜此时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不安、害怕、担心……3.讨论: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样复杂的心理活动的?4.学生尝试写一段话,表现出自己在某一环境条件下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情。5.写完后小组内交流,评价。学生活动:1.学生读课本上关于“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文字。2.学生说说你理解到的关云长是什么形象?(武功高强的大英雄)3.再次朗读本段文字,说一说你的脑海中还出现了怎样的形象?4.学生说一些突出人物形象的情节。二、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包含感彩1.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三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2.学生说说从句子中加点词语体会到的情感。3.学生带上情感再次读句子。三、尝试写出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1.学生自读课件内容,提示学生一定要读出桑娜此时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不安、害怕、担心……2.学生讨论: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样复杂的心理活动的?3.学生尝试写一段话,表现出自己在某一环境条件下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情。活动意图:在学生体会出桑娜的心理活动之后,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心理活动的,这一环节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找出写作的方法,并尝试去写一写。环节四:日积月累朗读感悟2.情感升华3.拓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砼工合同模板
- 管材购销私人合同模板
- 二零二四年度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发泡混凝土生产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物业租赁合同及管理服务协议
- 2024年度便利店品牌保护加盟合同
- 2024年度高端服装定制生产与销售合同
- 2024版共享经济服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汽车制造电焊工程合同
- 2024山东省商品买卖合同
- 2024版汽车制造行业焊接技术咨询合同
- 2024合同Amazon店铺代运营协议模板
- 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正式版)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流程图
- 中职学生学情分析
- 钢管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 现场监护人培训
- 中班语言诗歌活动《月亮》课件
- 小学生爱国知识竞赛题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治指南
- 育婴员中级第三章教育实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