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全国真题古诗文综合阅读
一、(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古诗文阅读课,围绕“问天”这一主题,老师选取了下面三篇
诗文,请完成7〜12题。(20分)
【甲】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朋鸟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选自《李清照集笺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乙】《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拉扶摇
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
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节选自《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
【丙】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
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
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日:,日初出沧沧速通及甚目中如探涉此丕为近煮热而远者这
壬?”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谓汝多知乎?”
(节选自《列子集注•汤问篇》中华书局2018年版)
7.下列对甲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上阕主要写实景,开头写天、云、雾、星河、千帆,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
色图卷。境界开阔,气势磅礴。
B.“路长嗟日暮”化用《离骚》诗意,感叹人生之路漫长修远,但是自己已至暮年。表达词人
珍惜学习时光的紧迫感。
C.“九万里风鹏正举”借用庄子《逍遥游》中大鹏的形象,希望大鹏送自己去往海上仙山,体
现词人消极避世的思想。
D.全词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词人性情
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答案】D(A选项词的上阕主要写的是梦境,不是实景。B选项“珍惜学习时光的紧迫感”理
解错误。C选项“希望大朋鸟送自己去往海上仙山,体现词人消极避世的思想”理解错误。)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有怪者也______(2)去以六月息者也______
(3)孔子不能决也______(4)孰谓汝多期乎
【答案】(1)记载(2)离开(3)判定,决断(4)同“智”,智慧
9.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答案】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答案】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答案】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了正午距离人近。
11.丙文中,两小儿辩的是怎样的问题?从他们的辩论和''孔子不能决”,你读出了什么?(3
分)
【答案】两小儿就太阳距离地球远近的问题进行了辩论。他们的辩论反映出对自然现象的探求。
“孔子不能决也”,表明即使是广闻博识的圣人也不是无所不知的,还可以看出孔子对待知识
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2.古人叩问苍天,寻找万物发展的情理,探索精神本原。这三篇诗文有情趣有理趣,表现了
古人的哲思和情怀,请分享你的阅读收获。(3分)
【答案】这三篇诗文里有李清照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有庄子对于相对空间位置的辩证思
考,有两小儿对自然现象的探求,既有哲学思考,又有生活情趣。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古人的
探求精神、理性思考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二、(2024年内蒙古赤峰市)班级微信公众号设立了“君子风范•古代先贤”推介专栏。小文
梳理资料,探究“君子”内涵,请帮她完成以下任务。
【资料卡片一】“君子”品性的时代表达
子夏日:“博学而笃居天下之广居,立天君子养心莫善
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于诚,致诚则无它
中矣。”道。得志,与民由之:不事矣。
(选自《论语•子张》)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选自《荀
子曰:“贤哉,回也!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子•不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选自《孟子译注》)
乐。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雍也》)
子曰:“君子道者三,
我无能焉:知者不惑,仁
者不忧,勇者不惧。”
(选自《论语•宪问》)
【资料卡片二】“君子”品行的名士典范
予自钱塘移守胶西①……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②,盗贼满野。狱讼充斥,
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
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囿③,
洁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
尝不从。撷④园蔬,取池鱼,酿秫酒⑤,渝⑥脱粟⑦而食之,日:“乐哉!
游乎!”
(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释】①胶西:指密州,今山东渚城县。②岁比不登:指连年灾荒欠收。
③园囿(ybu):菜园,果园。④撷(xi6):钩下,取下。⑤秫(sh丘)酒:
黄米酒。⑥渝(yue),煮。⑦脱粟:糙米。
20.【缘声求义】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断两处)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答案】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21.【因言求义】下面是小文设计的“解文释义探究单”,请帮她填写完整。
解文释义探究单
作品相关语句思考探究
《论语》中有多则语录和轶事围绕君子
“君子道者三。我
人格展开。比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无能焉;知者不
《论语》乎”,这里的“君子"意思是①______。
惑,仁者不忧,勇
孔子认为其具体表现为
者不惧。”
“知”“②______”“勇”。
富贵不能淫,贫贱孟子丰富了君子人格的内涵。以“大丈
不能移,威武不能夫”为君子作注。“富贵不能淫”可译为
《孟子译注》
屈。此之谓大丈③______。三个“不能”,充分彰显了君
夫。子④的品格。
荀子主张君子“⑤",与子夏
君子养心莫善于
所讲的“笃志”有相近之意。“笃志”意思
《荀子》诚,致诚则无它事
是⑥______。“致诚”“笃志”是进德修
矣。
业的至高境界。
苏轼堪称君子人格的典范。他在生命的
低谷仍“无所往而不乐”,有颜回“在陋
予既乐其风巷”仍“不改其乐”之贤。初到胶西,“盗
《超然台记》俗之淳,而其吏民贼满野,狱讼充斥”,此句可译为
亦安予之拙也。0____。“处之期年”,“期年”意思
是⑧______,此地便和乐安宁、民风淳
厚……
“君子”人格,自古而今都是被公众认可的理想人格,它的内涵在时代的演进
中不断丰富、延展。
【答案】①.有高尚品德和修养的人②.仁③.富贵权势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④.
坚守原则、不屈服于外界压力(意对即可)⑤.致诚⑥.坚定志向⑦.盗贼到处都
是,案件也多不胜数⑧.满一年
22.【联文求义】“君子风范•古代先贤”专栏,上一期推介的是诸葛亮。请结合资料卡片及
阅读经验,参照上期推介语,为苏东坡写一段推介文字。(不得抄录“解文释义探究单”中的
相关内容;80字左右)
诸葛亮推介语: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能“决胜千里之外”;他高瞻远瞩、励精图
治,为汉室兴复鞠躬尽瘁;他治家谨严,告诫后人应崇尚节俭、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答案】示例:苏东坡是乐观的典范,无论处境多艰,都能自得其乐;他为官亲民,致力于改
善民生;他文采斐然,诗词文章流传千古。其君子风范,令人敬仰!
【参考译文】
资料卡片一
《论语•子张》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多思考当前的事
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雍也》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
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
啊!”
《论语•宪问》孔子说:“君子所遵循的三个方面,我都没能做到: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
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孟子译注》(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
走在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
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
他的意志屈服。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荀子•不苟》君子修养心性没有比真诚更好的了,做到了真诚,那就没有其他的事情了。
资料卡片二
我从钱塘调任到胶西做太守……刚到之时,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
而厨房里空荡无物,每天只吃枸杞和菊花,人们本来就怀疑我会不快乐。在这里住了一年后,
我的面容却更加丰腴,头发也由白日渐变黑。我既喜欢这里风俗的淳朴,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
惯了我的愚拙无能。于是,在这里修整花园菜圃,打扫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的树木,用
来修补破败的地方,只做简单修缮的打算。
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我不时和大家一
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这台高大而安稳,深广而明亮,夏天凉爽冬天温暖。无论
是雨落雪飞的早晨,还是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宾客也没有不跟从着我的。我
们采摘园子里的蔬菜,捕捞池塘里的游鱼,酿造黄米酒,煮糙米来吃,(大家)说:“多么快
乐呀!在这里游玩!”
三、(2024年河北省)学习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时,小冀同学查找了一
些资料。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8分)
定风波①苏轼
三月七日②,沙湖③道中遇雨,雨具先去④,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⑤且徐行。竹杖芒鞋⑥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⑦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⑧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人出游遇雨,却不慌不忙,在雨中吟咏长啸,聆听雨韵,思索人生。那“穿林打叶”的
风雨,可以不去留意,把它们当作背景音乐;那料峭的春风,最多不过把酒吹醒,让人感到微
冷而已。胸怀坦荡,可以包容天地,听任自然。这样,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照耀,都能
随遇而安。人生何尝不会“栉风沐雨”?只要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顺境不骄,逆境不惧,就
会少些烦恼,多些宁静和快乐。作者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现了乐
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注释】①选自《东坡乐府笺》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定风波,词牌名。②(三
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这时苏轼被贬居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沙
湖〕在黄州东南三十里处。④(雨具先去〕有人带雨具先走了。⑤(吟啸〕高声吟咏。⑥【芒
鞋〕草鞋。⑦[料峭〕形容微寒。⑧(萧瑟〕指风雨吹打树木的声音。
资料一:
[甲]
苏子瞻以诗得罪,贬黄州。
资[乙]
料子♦在黄州及岭奏①叠耳起不招客桐与谙则必出m跖客;所与游者,
夹亦不尽择。
[丙]
东坡在黄,即坡之下,种稻为田五十亩,自牧一牛。
(选自《苏东坡轶事汇编》)
①(岭表)古地区名。即岭南、岭外。
资料二: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日螺师店,予买田其间。
(选自《东坡志林》)
资料三:
公幅巾①芒麝②,与田父野老相从溪谷之间,筑室于东坡。
(选自《东坡乐府笺》)
①1幅巾〕裹头用的丝巾。②1芒履〕芒,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可用以
编织草鞋。屏,草鞋。
资料四:
尝与孙绰①等泛海,风起浪涌,诸人并惧,安②吟啸自若。
(选自《晋书》)
①(孙绰〕东晋文学家。②(安〕即谢安,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一蓑烟雨住平生(《定风波》)
(2)亦不尽岸(资料一•乙)
(3)与田父野老相丛溪谷之间(资料三)
(4)诸人并限(资料四)
【答案】(1)任由、任凭(2)挑选(3)跟随(4)害怕,恐惧
5.下列对“资料一•乙”中画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瞻在黄州/及岭表每旦起/不招客相与/语则必出而访客
B.子瞻在黄州及岭表/每旦起/不招客相与语/则必出而访客
C.子瞻在黄州/及岭表/每旦起不招客/相与语则必出而访客
D.子瞻在黄州及岭表/每旦起不招/客相与语/则必出而访客
【答案】B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而遂晴,故作此词。(《定风波》)
【答案】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因此做了这首词。
(2)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日螺师店,予买田其间。(资料二)
【答案】(离)黄州东南三十里是沙湖,又叫螺师店。我在那里买了田地。
7.从小冀同学查找的资料看,苏轼号“东坡居士”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答案】(1)“东坡”是作者耕种、放牧之地;(2)是作者居住的地方。(3)是作者淡泊名利
的精神的象征。
8.“回首向来萧瑟处”中的“回首”有两个意思,请写出来。
【答案】(1)表面意思: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2)深层含义: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
的感悟和反思。
9.苏轼在风雨中“吟啸”,谢安在风浪中“吟啸”。他们在困境中的做法给了你什么启示?
【答案】示例1:苏轼的“吟啸”告诉我们:要有不畏惧困难的精神,要有乐观豁达的胸襟。
示例2:谢安的“吟啸”告诉我们:遇事要沉着冷静,临危不乱。
【参考译文】
《定风波》: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
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因此做了这首词。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
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驹•马,这都是小事情又
有什么可怕?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
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
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资料一:
[甲]苏东坡字子瞻,凭借(自己写的)一首诗歌获得罪过。被贬到黄州。
[乙]苏轼在黄州和岭南时,每天早上起来,如果不是召唤人来和他聊天,就一定会出门拜访
客人。交往的人也不怎么挑选。
[丙]苏轼(居住)在黄州(东坡:位于湖北黄冈赤壁之西),于是在(黄州的赤壁以西的)
东坡的下面,(亲自)耕种了五十亩水稻,亲自放牧一头牛。
资料二:
(离)黄州东南三十里是沙湖,也叫螺师店。我在那里购买了田地。
资料三:
戴着幅巾穿着芒鞋,和乡间老农一起跟随着在山溪野谷中游历,在东坡盖了房子。
资料四:
(谢安)曾经和孙绰等人去泛海游玩。(一次)大风刮起波浪汹涌,许多人都害怕,(谢安)吟
唱吹口哨和平时一样镇定。
四、(2024年甘肃省临夏州)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4分)
【甲】月夜忆舍弟【乙】秦州杂诗①(其一)
杜甫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水落鱼龙②夜,山空鸟鼠③秋。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注释】①秦州:甘肃天水古称。安史之乱后,杜甫弃职携眷西行,客居秦州三个月,写下著
名的《秦州杂诗二十首》。【甲】诗也写于秦州。②鱼龙:指鱼龙川,今名北河。③鸟鼠:指鸟
鼠山,位于今甘肃渭源县。与“鱼龙”指代秦州境内山水。
18.安史之乱使杜甫弟兄分散,【甲】诗从两个感官角度描写了笼罩着悲凉气氛的边地
秋夜之景,【乙】诗则借两个地名来表现秋的肃杀凄凉,暗示秦州也不是乐土。
【答案】①.视觉、听觉②.鱼龙、鸟鼠
19.两首诗创作背景相同,请简要说说抒发了杜甫怎样的情感。
【答案】两首诗都抒发了杜甫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饱受艰难困苦的忧虑关怀之情,对身处战乱、
兄弟离散的忧虑、牵挂和思亲之情,对自身辗转漂泊、老病无成的伤感之情,以及渴望安宁、
向往和平的愿望。
五、(2024年青海省)中国古典诗文中不乏体现忧国忧民的作品。为了锤炼思想,获得情感的
激励,班级开展了“见贤思齐•修身心”古诗文阅读活动,请你阅读以下三段文本,完成下面
小题。
【文本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
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文本二】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文本三】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
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到官四月,
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有删改)
11.读文本•明节奏:
下面的句子该如何划分朗读节奏呢?请用“/”标记出来。(划两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答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2.理文意•析字义:
为了更好地读懂文本,同学们就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以上诗文,将下表补
充完整。
文言语
方法及示例释义
句
未学家课内迁移法:予学求古仁人之
尝:______
居心
止宿公语境推测法:“未尝家居,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包车送员工合同范例
- 医院担架服务合同范本
- 互联网商标设计合同范本
- 个人建房外包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 学校
- 低租金租房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 合肥
- 农村建筑标准合同范例
- 供电设施租用合同范本
- 加工牛肉出售合同范本
- 2025年广东广州市海珠区官洲街道办事处政府雇员招聘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道路交通安全法》课件完整版
- 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 2025年中粮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小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 湖北省七市2025届高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一模考试英语试题讲评课件
- 切削加工中的刀具路径规划算法考核试卷
- 《推拿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4年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中级)专业知识和实务试卷及解答参考
-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真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