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机械运动2_第1页
专题08机械运动2_第2页
专题08机械运动2_第3页
专题08机械运动2_第4页
专题08机械运动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8机械运动(解析版)【内容播报】特别说明:典例是2023年的中考真题,即时检测是最新的全国各地的模拟题,好题冲关是2022年的期末考试题和2023年的模拟考试题和2023年的中考真题中经过多次筛选。知识点以挖空的形式设计,便于学生提前预习,考点通过方法总结,知识加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好题冲关分层设计,针对于不同的学生。知识点考点好题冲关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的测量(1典例+2即时检测)基础过关(21)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时间的测量(1典例+2即时检测)能力提升(21)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物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问题(1典例+2即时检测)真题感悟(13题)平均速度的计算(2典例+2即时检测)速度的图像问题(1典例+3即时检测额)掌握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方法;理解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想对性,能正确的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理解物体运动快慢,比较物体速度的大小;掌握物体速度的大小计算;知识点1:长度时间及其测量长度的测量(1)长度单位: ①基本单位:米,符号m;②常用单位及其换算 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2)测量工具 ①常用工具:_______________②精确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③测量过程 选:工具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量程和分度值 放: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 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测量结果要包括数值和单位【提示】当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一端,然后另一端的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就得出测量物体的长度了.时间的测量(1)时间单位 ①基本单位: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______②常用单位及其换算:1h=______min、1min=______s(2)测量工具:秒表或停表、石英钟、电子表等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2)减小方法:选用________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3)与错误的区别:误差只能减小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知识点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机械运动:我们把物体的________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参照物定义:在判断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时,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1)确定研究对象;(2)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参照物;(3)最后,把自己放到这个参照物上,去看被研究的物体.从而得出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理解为“参照物上长着观察者的眼睛”4.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提示】参照物不能选定研究对象本身,否则研究对象永远是静止的.知识点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比较的方法 (1)在相同时间比_____________(2)相同的路程比______________(3)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_______2.速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2)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理量(3)公式:(4)单位 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交通运输中的单位常用千米每小时,符号是km/h,这两个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m/s=3.6km/h(5)几种常见的速度值 人步行的速度约1.1m/s;轿车的行驶速度约33m/s3.运动分类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_________的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路程_______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4.速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或停表(2)原理:(3)实验结论: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运动,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提示】(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保持不变的,不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或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在这种情况下,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2)全程的平均速度不是各段平均速度的算术平均值.【答案】知识点1刻度尺s6060精密知识点2位置参照物知识点3通过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路程不变不相等考点一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选:合适的量程和分度值;放:有刻度的一边平行并且要紧贴被测物,且零刻度要对准被测物的一端;读:视线要垂直于刻度尺;记:数值(精确值和估读值)和单位;注意:估读时行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当刻度尺零刻度线磨损,也可以使用刻度尺,让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的一端,让另一端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即可;【典例1】(2023·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被测物体长度是cm。

【答案】12.42【详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合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2]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4.42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4.42cm2.00cm=2.42cm【变式1】(2023·四川泸州·统考一模)如图所示,刻度尺的量程为cm,分度值为cm。雾霾元凶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合m。

【答案】040.12.5×106【详解】[1][2]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大刻度为4cm,最小刻度为0cm,则尺的量程是0~4cm;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3]因1μm=106m故而2.5μm=2.5×106m【变式2】(2023·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二模)如图所示,小明用塑料刻度尺测出木块的长度为cm;若该刻度尺不小心掉落在操场上被阳光暴晒后,对该木块重新测量时,测量值会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2.56小于【详解】[1]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木块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8.56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2]若此刻度尺受热膨胀后,会使分度值的实际长度变长,而刻度依然是原来标注的刻度,所以用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会偏小。考点二时间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工具:机械停表、秒表等;常用机械停表:注意:不是所有的机械停表都是小表盘1圈是15min,大表盘1圈是30s;读数时,注意注意小表盘,指针是否过已过半刻度,未过时,秒针读0~30s,已过半刻度,秒针读30~60s;【典例2】(2023·江西·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用秒表记录的某同学跑400m的成绩,该同学的成绩是mins。

【答案】122【详解】[1][2]如图所示,大表盘的分度值为1s,小表盘的分度值为1min,小表盘的指针超出了刻度1,大于1min,大表盘的指针指向22s,故该同学的成绩是1min22s。【变式1】(2023·广东东莞·统考一模)秒表是上体育课时常用的测量工具,如图所示的秒表示数为。

【答案】140s【详解】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5min中间有5个小格,指针在“2”和“3”之间,读作2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s,读作20s,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变式2】(2023·广东惠州·惠州一中校联考一模)图是用停表测量校运会上男子3000m比赛成绩,从开始计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s;【答案】337.5【详解】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读数为5min37.5=337.5s考点三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问题参考系是指我们认为静止不动的那个物体,实际上绝对静止不动的物体根本不存在的;物体是否运动的判断的依据:两物体之间位置和距离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改变两物体发生了机械运动,如果没有发生改变,则两物体保持相对的静止状态;【典例3】(2023·四川甘孜·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热爱运动的小刚同学正在晨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远处的山为参照物,小刚是静止的 B.以远处的山为参照物,小刚是运动的C.以小刚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是静止的 D.以小刚为参照物,迎面跑来的同学是静止的【答案】B【详解】AB.小刚同学正在晨跑,以远处的山为参照物,小刚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所以小刚是运动的,故A错误,B正确;C.以小刚为参照物,路旁的树的位置相对于小刚的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树是运动的,故C错误;D.以小刚为参照物,迎面跑来的同学距离小刚越来越近,说明位置在不断变化,所以相对于小刚,迎面跑来的同学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B。【变式1】(2022·湖南长沙·校考模拟预测)古诗词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青山”为参照物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滚滚来”是因为水受到下滑力C.“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浓阴”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答案】C【详解】A.船行驶过程中,以船为参照物,“青山”与船之间不断发生位置变化,所以“青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故A错误;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滚滚来”是因为水受到重力,故B错误;C.“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浓荫”是指树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D.“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D错误。故选C。【变式2】(2023·云南临沧·统考一模)春节期间,道路拥堵,小明坐在静止的汽车里,某时刻发现自己在后退,爸爸解释说是前车在前进。小明觉得自己在后退是以为参照物的,该现象说明运动与静止是的。【答案】前车相对【详解】[1][2]以前车为参照物,小明与前车之间的位置在不断变化,则小明是运动的,所以小明觉得自己在后退;若以小明自己坐的汽车为参照物,小明与自己坐的汽车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小明是静止的,该现象说明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考点四平均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越快,其速度越大,反之,亦然;速度公式:(其中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此公式是速度的定义式,同时也可以求平均速度;注意:3.6km/h=1m/s.【典例4】(2022·江苏南通·统考二模)如图为长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与“天和号核心舱”对接前的图像,它们以相同的速度沿直线运行。从图示位置起,“天舟三号”开始加速运行,经40s与“核心舱”成功对接,则以“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三号”在40s内的平均速度为()

A. B. C. D.【答案】A【详解】图示的距离大约是两个L,以“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三号”在40s内移动的距离为平均速度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典例5】(2023·四川巴中·统考中考真题)巴中至成都高铁即将全线通车,其中巴中至南充段全长约为150km,设计时速为250km/h;南充至成都段全长约为210km,设计时速为350km/h。若列车按设计时速行驶,从巴中到南充需要h,从巴中到成都的平均速度为km/h。(不考虑中途停靠时间)【答案】0.6300【详解】[1]由可知,从巴中到南充需要的时间[2]从南充到成都需要的时间由可知,从巴中到成都的平均速度【变式1】(2023·江苏·泰州模拟)了网球被击出后某一段的运动轨迹,已知此次摄影的相邻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0.01s,网球的实际直径约为6cm。现将一把刻度尺放在照片上来估测网球的运动速度。由图可知,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是s,网球在AB段运动的实际平均速度约为m/s。

【答案】0.0520【详解】[1][2]根据题意可得,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照片中一个网球占据刻度尺的3个小格,即照片中网球的直径为,照片中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通过的路程为,已知网球的实际直径约为6cm,设网球实际通过的路程为s,由比例关系可得,解得则网球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变式2】(2023·安徽马鞍山·统考一模)小刘同学在早晨6:40从石家庄出发乘坐高铁去北京,8:10到达北京西站,全程297km,此过程中高铁行驶的平均速度为m/s。【答案】55【详解】高铁行驶的时间则高铁行驶的平均速度考点五速度的图像问题图象法是描述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有效手段,在物理学里经常用到。1.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两种图像:2.对图像的理解(1)在st图像中,图像的倾斜程度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即图1中,);(2)在vt图像中,越靠上的图像,其速度越大(即图2中,)【典例6】(2023·山东德州·统考中考真题)在某次测试中,甲、乙两车都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甲、乙两车都做加速直线运动 B.两车出发前相距,甲比乙晚出发5sC.在第10s时两车速度相等 D.内乙车相对于甲车向东运动【答案】B【详解】A.由图像可知,甲、乙图线都是倾斜直线,故两车均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图像中乙车是在离计时位置20m处出发,而甲车在乙车出发后5s才出发,故两车出发前相距20m,甲比乙晚出发5s。故B符合题意;C.甲、乙两车在10s时,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而甲车运动的时间小于乙车运动的时间,说明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C不符合题意;D.因为5~10s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车在乙车的后方,说明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1】(2023·安徽滁州·统考一模)如图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像得甲车速度为180km/hB.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乙两车各行驶2h,路程之比为3∶2D.甲车2h行驶的路程,乙车需行驶3h【答案】B【详解】A.由图可知,当t甲=2h时,s甲=180km,则甲车的速度,故A错误;B.由图可知,甲、乙两车的st图象都是正比例函数图象,则二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当t乙=3h时,s乙=120km,则乙车的速度乙车行驶2h,通过的路程为则甲、乙两车各行驶2h,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故C错误;D.由可得,甲车2h行驶的路程,乙车需行驶的时间为,故D错误。故选B。【变式2】(2022·福建莆田·统考一模)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同时出发B.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C.第4∼12s内,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D.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答案】C【详解】由图可知,甲物体的图像是倾斜直线,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说明甲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的速度为同理,乙物体在第、内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内乙保持静止;A.由图可知,甲物体从时出发,乙物体从时出发,因此甲、乙两物体不是同时出发,故A错误;B.由图可知,在第内,乙物体通过的路程为这段时间内乙物体的速度为则这段时间内乙物体的速度等于甲物体的速度,二者之间没有相对位置的变化,即没有相对运动,因此这段时间内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是静止的,故B错误;C.由图可知,第内,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由可知,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D.由图可知,在第内,乙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甲物体通过的路程,由可知乙物体的速度大于甲物体的速度,故D错误。故选C。【变式3】(2023·山东济宁·统考一模)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小球每隔1s所处的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球运动时间长。如图中的图像描述的是球的运动。

【答案】甲甲【详解】[1]相邻两球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左图可知,甲球运动了5s,乙球运动了3s,甲球的运动时间比乙球的运动时间长;因为甲球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可以认为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乙球在相邻的时间间隔内,路程逐渐的增大,所以乙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增大。[2]由右图可知,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的增大且成正比关系,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所以该图像与甲球的运动状态相符合。一、单选题1.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A.

B.

C.

D.

【答案】B【详解】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故A错误;B.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被测对象,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故B正确;C.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故C错误;D.刻度尺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故D错误。故选B。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C.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D.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答案】C【详解】A.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A错误;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B错误。C.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C正确;D.错误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而误差是在正确的测量下也会产生的,因此误差不可避免,测量中的错误可以避免,故D错误。故选C。3.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感舒适温度在35℃ B.一支普通圆珠笔的长度约40cmC.2个鸡蛋的重量约1N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答案】C【详解】A.人的体温在36℃~37℃之间,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拃)大约15cm,普通圆珠笔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7c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N,故2个鸡蛋的重量约1N,故C符合题意;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0次脉搏的时间约10s,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如图所示,一名普通初三学生站在灯杆旁边,一个石子以10m/s的速度从灯泡所在高度处开始匀速下落,则落地需要的时间约为()

A.0.2s B.0.6s C.1.2s D.2.4s【答案】B【详解】普通中学生身高约1.5m,灯杆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4倍,则灯杆高度石子以10m/s的速度从灯泡所在高度处开始匀速下落,则落地需要的时间约为,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5.高铁列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五一”期间,小丽乘坐高铁列车去游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时受非平衡力作用B.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牵引力没有做功C.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直线行驶过程中,列车的机械能不变D.放在桌面上的“纹丝不动”所选的参照物是窗外的树【答案】C【详解】A.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时,列车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平衡力作用,故A错误;B.列车在行驶过程中,沿牵引力方向运动,所以牵引力对列车做功,故B错误;C.列车在水平的高架轨道上匀速直线行驶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则动能不变,高度不变,则重力势能不变,所以机械能不变,故C正确;D.以窗外的树为参照物,的位置在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6.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搭载火箭成功发射,飞船人轨后,于30日16时29分,与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径向端口成功对接,对接后,它们一起绕地球转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发射时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 B.飞船入轨后不再受到地球的吸引C.飞船对接后受力平衡 D.火箭加速升空过程飞船的机械能增加【答案】D【详解】A.发射时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A错误;B.飞船入轨后做曲线运动,受力不平衡,仍然受到地球的吸引,故B错误;C.飞船对接后在轨道上运动时受到的力不平衡,因为飞船在轨道上做曲线运动,运动状态不断变化,故C错误;D.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高度增大,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飞船的机械能增大,故D正确;故选D。7.如图所示,一小钢球从光滑固定斜面的A点静止释放,相继经过B、C两点,,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钢球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钢球在AB、BC两段内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C.小钢球所受重力在AB、BC两段内做功相等D.就A、B、C三点而言,小钢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最大【答案】C【详解】AB.小钢球从A处由静止滚下,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速度越来越大,动能增大,BC段平均速度更大,故AB错误;C.AB、BC两段的高度相等,因此减少的重力势能相等,故小钢球在AB、BC两段内做功相等,故C正确;D.因为斜面光滑,所以整个过程中小钢球具有的机械能不变,故D错误。故选C。8.5G无人物品派送车沿直线路径前往派送点,完成任务后沿原路返回出发位置,其行驶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派送车从派送点返回出发点用时19minB.派送点到出发点的距离为1.6kmC.0~10min内派送车的平均速度为80m/minD.10~13min内派送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详解】A.由图可知,10~13min派送车处于静止状态,13~18min是从派送点返回出发点,派送点返回出发点用时为19min13min=6min,故A错误;B.派送点到出发点的距离为1.6km0.8km=0.8km,故B错误;C.0~10min内派送车的平均速度为,故C正确;D.10~13min内,图像平行t轴,派送车静止不动,故D错误。故选C。9.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10s~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 B.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C.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D.在0~10s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B【详解】A.在10s~20s内,乙同学通过的路程不变,即乙同学静止不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CD.由图像看出在0~10s内,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乙通过的路程为100m,甲通过的路程小于100m,根据可知,v甲<v乙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慢,乙的速度,故CD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10.(多选)如图1,在“雪如意”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举行的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比赛中,穿着专用滑雪板的运动员在助滑道上获得一定速度后从跳台飞出,身体前倾与滑雪板尽量平行,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落在倾斜的雪道上,其过程可简化为图2。体重为65kg的运动员从跳台O处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飞出,运动员在空中飞行2.7s后落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的倾斜直雪道P处,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A.运动员在O处的起跳速度v0的大小为18m/sB.OP间的直线距离为57.75mC.飞出后经1.35s运动员与斜面间的距离最大D.运动员落到斜面上时速度大小为m/s【答案】ACD【详解】A.依题意得,OP间的竖直距离为OP间的水平距离为由几何关系得,则,故A符合题意;B.OP间的直线距离为,故B不符合题意;C.运动员与斜面间的距离最大时,合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则有则,故C符合题意;D.运动员落到斜面上时速度大小为,故D符合题意。故选ACD。11.(多选)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乙车做的是加速运动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答案】AC【详解】A.由图示可知,乙车在每个10s内的路程分别是200m、250m、300m、450m,由此可知,在相等时间内,乙车的路程越来越大,故甲车的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由图示可知,在30~40s内,甲车的路程小于乙车的路程,所以由公式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小,故B错误;C.由图示可知,在0~40s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200m,所以由公式可知,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D.由图示可知,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300m,所以由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AC。二、填空题12.(1)如图,机械停表的示数为s;

(2)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cm。

(3)小明的身高是160;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一般不低于26;在学校上一节课时间是45(填上合适的单位)。【答案】246.5B3.15cm℃min【详解】(1)[1]由图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4”和“5”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4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6.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6.5s,即停表的读数为4min6.5s=246.5s(2)[2]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尺的刻线相垂直,所以B方法是正确的。[3]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1mm;物体左侧与4.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7.1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7.15cm4.00cm=3.15cm(3)[4]小明的身高是1.6m=160cm[5]人的体温为3637℃,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一般不低于26℃。[6]根据实际情况,在学校上一节课时间是45min。13.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在中学学生体育运动会的100m竞赛中,小华同学跑出了20s的成绩,则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m/s,合km/h。【答案】快慢518【详解】[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运动的路程和所用时间,可以计算运动的速度。[2][3]由知道,小华跑步的平均速度是14.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在整个1s内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m/s,小球在最后0.4s内的平均速度为m/s。【答案】12.500.1250.2【详解】[1]由照片可以看出,小球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不相等,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做变速直线运动;A点到F点所用的时间为1s。由图可以看出:小球在A点的位置坐标为0cm,在F点的位置坐标是12.50cm,则小球由A点到F点的路程为[2]从B点运动到E点的路程从B点运动到E点的时间tBE=0.2s×3=0.6s小球从B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3]小球在最后0.4s的路程,即从D点运动到F点的路程从D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15.一遥控小电动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在4s~8s内小车受到的牵引力恒为10N,则在4s~8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为N;在0~4s内小车受到的摩擦力N。

【答案】010【详解】[1]由图像可知,在4s~8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受到的合力为0N。[2]由于在4s~8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其牵引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故滑动摩擦力为10N,在0~4s内小车做加速运动,但其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均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也不变,为10N。16.甲、乙两辆小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题图所示,由图比较甲、乙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可判断运动较快的是车;甲车的速度大小为;乙车在内通过的路程为m.

【答案】甲15【详解】[1][2][3]根据图象可知,甲车6s内通过的路程为6m;乙车12s内通过的路程为3m,甲车的速度乙车的速度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运动较快的是甲车;乙车在20秒内通过的路程17.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在0~2s内两物体都做运动,运动速度更大的物体是;在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m/s。

【答案】匀速直线乙2【详解】[1]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在0~2s内,两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成正比,则两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2]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在0~2s内,乙运动的路程比较大,所以乙运动速度更大。[3]0~4s内乙的路程为8m,则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18.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东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1)甲车速度为m/s,在乙、丙两车中运动较快的是(选填“乙”或“丙”)车;(2)经过4s后,甲、丙两车相距m。

【答案】4乙12【详解】(1)[1]第一个图象是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甲=4m/s。[2]第二个图象是路程﹣时间图象,乙车与丙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车的速度为,,所以乙车的速度比丙车的速度大;(2)[3]甲车4s通过的距离为s'甲=v甲t=4m/s×4s=16m丙车4s通过的距离为s'丙=v丙t=1m/s×4s=4m所以经过4s后,甲、丙两车间的距离为s=s'甲﹣s'丙=16m﹣4m=12m三、计算题19.跳伞是一项极具挑战的运动,在某次跳伞表演中,某运动员从空中悬停的直升机上由静止开始下落,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前10s下落了250m,再下落50s到达地面,求:(1)运动员在前10s下落的平均速度;(2)直升机悬停位置距地面的高度。【答案】(1)25m/s;(2)550m【详解】解:(1)运动员在前10s下落的平均速度为由图可知,10s后该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由可知,最后50s下落的距离为则直升机悬停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为答:(1)运动员在前10s下落的平均速度为25m/s;(2)直升机悬停位置距地面的高度为550m。20.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门口出发,到达公园参加活动,途中有一半路程骑得慢,路程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求:(1)小明从家门口到公园的平均速度;(2)小明骑得较快的一半路程的速度;(3)小明若全程都用较快的速度,从家门口到公园所用的时间。

【答案】(1)2.4m/s;(2)6m/s;(3)600s【详解】解:(1)由图可知,小明从家门口到公园通过的总路程s=3600m,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由图可知OA段通过的路程s1=1800m,所用时间t1=5min,AB段的路程与OA段的路程相同,但所用时间较长,说明速度较快的是前半程OA段,则较快的OA段的平均速度为(3)若全程都用较快的速度,从家门口到公园所用的时间为答:(1)小明从家门口到公园的平均速度2.4m/s;(2)小明骑得较快的一半路程的速度是6m/s;(3)小明若全程都用较快的速度,从家门口到公园所用的时间是600s。21.小涵和小轩是双胞胎兄弟,他们家到学校的距离为1000m。某次他们一起从家里出发上学,如图是他们这次上学过程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图像,问:(1)他们在什么时间在途中相遇?小涵比小轩早多少分钟到学校?(2)小轩在途中停留了多长时间?他上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两位小数)(3)小轩在上学途中最快的步行速度是多少?【答案】(1)4min,3min;(2)8min,1.11m/s;(3)3.33m/s【详解】解:(1)由图可知,当两人通过的路程相等时,即从家出发后4min时他们相遇;小涵到学校用时12min,小轩到学校用时15min,因为他们同时从家出发,所以小涵比小轩早到学校的时间为(2)由图可知,小轩从出发后第2min到第10min通过的路程没有变化即静止,因此小轩在途中停留的时间为已知小轩从出发到学校用时为通过的路程即家到学校的距离s=1000m,则小轩上学的平均速度为(3)由图可知,小轩从家到学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0~2min,通过的路程s1=400m,所用的时间为则0~2min的平均速度为第二个阶段为2min~10min,小轩静止即v2=0;第三个阶段为10min~15min,通过的路程为所用时间为则10min~15min的平均速度为即,所以小轩在上学途中最快的步行速度是3.33m/s。答:(1)他们在从家出发后4min在途中相遇,小涵比小轩早3min到学校;(2)小轩在途中停留了8min,他上学的平均速度是1.11m/s;(3)小轩在上学途中最快的步行速度是3.33m/s。一、选择题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教室的地面面积约为 B.正常人的脉搏可以跳动200次C.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D.一瓶矿泉水的体积是200L【答案】C【详解】A.教室的地面积约为,故A不符合题意;B.正常人的脉搏可以跳动70次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由生活常识可知,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故C符合题意;D.一瓶矿泉水的体积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以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5m/sB.中学生登上一层楼所做的功约为1500JC.成年人呼吸一次的时间约0.1sD.电压不超过220V对人体来说都是安全的【答案】B【详解】A.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m/s,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一层楼的高度约3m,因此中学生登上一层楼所做的功约为W=Fs=Gh=500N×3m=1500J,故B符合实际;C.正常成年人呼吸一次的时间约2s,故C不符合实际;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指不高于36V的电压,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3.甲、乙两人进行100m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米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A.同时到 B.甲先到 C.乙先到 D.不能确定【答案】B【详解】设甲用的时间为t,则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第二次比赛时,甲用的时间乙用的时间,即t甲<t乙,因此还是甲先到达终点。故选B。4.如图甲所示,物体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运动的v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8s内,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B.4∼8s内,物体运动的距离为0.6mC.4∼8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8∼12s内,物体运动的距离为2.4m【答案】D【详解】A.由图象知,4∼8s内,物体运动速度逐渐变大加速运动,故A错误;B.由图象知,4∼8s内,物体运动的距离,故B错误;C.由于4∼8s内物体加速运动,不是平衡状态,所以水平方向物体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不平衡,故C错误;D.由图象知,8∼12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距离s'=vt'=0.6m/s×4s=2.4m故D正确。故选D。5.质量相同的A、B两物体在两台机器的牵引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

A.A、B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6秒A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B物体的平均速度C.机器对A物体的拉力小于A的重力D.B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受到一对非平衡力作用【答案】D【详解】A.由图像可知,A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因此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少,因此做的是减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物体A前6s的平均速度物体B前6s的平均速度,因此前6秒A物体的平均速度小于B物体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C.因为货物A做匀速向上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货物A受到的重力等于拉力,故C错误;D.由上可知,货物B做减速直线运动,非平衡状态,因此受到的非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D。6.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如图所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关系,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4s,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A.10km B.20km C.30km D.40km【答案】C【详解】由图可知纵波的传播速度为横波的传播速度为设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s,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4s,则有,即,解得。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7.某队伍接到命令后出发某地抗灾,途中得知有新任务,要求通讯兵告知,已知队伍长6千米,队伍移动速度为5千米每时,通讯兵由队尾移动至队头再返回的过程中,共用时30分钟,则传令兵的速度为(

)A.18km/h B.20km/h C.24km/h D.25km/h【答案】D【详解】设通讯兵的速度为v,队伍长s队伍=6km,传令兵由队尾移动至队头所用时间,通讯兵再由队头移动至队尾的过程中所用时间,共用时30分钟,即,则解得v=25km/h,或﹣1km/h,但﹣1km/h应舍去。故选D。8.有一圆形跑道,跑道长120m,甲、乙同学沿跑道同时同地反向匀速跑步时,每隔20s相遇一次,已知甲、乙速度之比为2∶3,如果甲、乙同学以原速度沿跑道同时同地同向跑步,下一次相遇是()A.100s B.200s C.300s D.400s【答案】A【详解】设甲的速度为,因为甲、乙速度之比为2∶3,所以乙的速度为1.5。因为甲、乙同学沿跑道同时同地反向匀速跑步时,每隔20s相遇一次,即解得。则若甲、乙同学以原速度沿跑道同时同地同向跑步,解得。故选A。9.(多选)疫情期间,深圳用图乙中的无人机运送图甲中的核酸样本,无接触、无拥堵、用时短、效率高,用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新冠疫情的防控需要。图丙为用无人机运输的过程中,无人机从悬停到竖直下落至地面的vt图像,则无人机()A.在0~1s内不受力 B.在1~3s内重力势能增加C.在3~6s能机械能减少 D.在6~7s内下落2米【答案】CD【详解】A.在0~1s内无人机速度为0,处于悬停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升力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B.丙图为无人机从悬停到竖直下落至地面的vt图像,在1~3s内,无人机(质量不变)加速下落,高度降低,无人机的重力势能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C.在3~6s内,无人机的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无人机的机械能减少,故C符合题意;D.在6~7s内无人机加速下落,运动路程为对应的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大小,故D符合题意。故选CD。10.(多选)如图所示,小丽要测量小车从A滑到C的过程中在AB段、BC段、AC段的平均速度,A、B、C三处的时间如图中方框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较大的坡度,可快速完成实验B.实验中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C.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小车从A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D.如果小车未到达C点就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小【答案】AD【详解】A.实验中斜面的坡度如果较大,小车在斜面运动会较快,不利于时间的测量,故A错误,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小车在BC段所用的时间小车在AB段所用的时间由题意可知,小车在BC段和在AB段的路程相等,由可知,由于小车在BC段所用的时间小于小车在AB段所用的时间,所以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在AB段的平均速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小车从A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如果小车未到达C点就停止计时,会导致所测时间偏小,由可知,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D。二、填空题11.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频闪”照片如图,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3位置的路程是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m/s。

【答案】3.600.9【详解】[1]木块从1位置到3位置通过的路程为[2]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的运动速度为12.请读出所列各仪表的读数:温度计的示数为℃,秒表的读数为s,被测物体的长度为cm。

【答案】7277.52.25【详解】[1]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且液柱在零刻度线上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指针在“4”和“5”之间,偏向“5”一侧;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即秒表的读数为。[3]在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被测物体左侧与刻度线对齐,读作,右侧在和刻度线之间,读作,所以被测物体的长度为13.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5次“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判断的理由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木块,木块从a位置到e位置运动的速度为。【答案】匀速通过的路程相等0.8【详解】[1][2]由图示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木块每个0.02s,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1=2.60cm1.00cm=1.60cm,s2=4.20cm2.60cm=1.60cms3=5.80cm4.20cm=1.60cm,s4=7.40cm5.80cm=1.60cm木块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相等,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3]木块从a到e位置的速度14.年月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如图是仪仗兵擎举国旗入场的画面,此时,相对于仪仗兵,国旗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根据图片判断,该国旗的长度为288(填长度单位);现场传来《我和我的祖国》的伴奏声让人泪目,人们根据声音的判断伴奏声是小号发出的。

【答案】静止音色【详解】[1]由图可知,此时国旗相对于仪仗兵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此时国旗相对于仪仗兵是静止的。[2]根据图片我们判断国旗的长度为2.88m,即。[3]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人们根据音色判断伴奏声是小号发出的。15.如图为重庆地铁二号线东起渝中区较场口站,途经九龙坡区,西至大渡口区,向南延伸至巴南区鱼洞站,全程约,跨越4个行政区,辐射9个片区。某次小明和小宇兄弟二人分别去大坪和鱼洞办事,他们8:40坐二号线同时从较场口出发,8:55分小明到达目的地,10:16分小宇到达目的地。由此可知轻轨的平均速率约为,较场口到大坪的轻轨线路长约。(假设到站停车时间不计,运行中各段的平均速率都相等)【答案】205【详解】[1]小宇乘坐轻轨从始发站到终点站所用时间为轻轨的平均速率约为[2]较场口到大坪的时间为较场口到大坪的轻轨线路长约为16.2022年11月3日,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正式完成。如图所示,中国空间站在自己的轨道上环绕地球运行。

(1)中国空间站与地面控制中心通过传递信息;(2)货运飞船“天舟六号”将70公斤的水果包裹从地面的航天发射场运送到空间站,水果包裹的动能(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若中国空间站在1min内运行的路程是456km,则它的平均速度是m/s。【答案】电磁波变大7600【详解】(1)[1]太空是一个真空环境,中国空间站与地面控制中心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2)[2]货运飞船“天舟六号”将70公斤的水果包裹从地面的航天发射场运送到空间站,水果包裹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3)[3]天和核心舱的平均速度为17.一辆汽车以恒定的输出功率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在第10s时速度达到15m/s,通过的路程为80m,在0~1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m/s;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大小为4000N,则汽车匀速行驶时的功率为kW;在0~10s内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所做的功为J。

【答案】8606×105【详解】[1]由题知,在0~10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s=80m,则在0~1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2]由图可知,10s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15m/s,此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牵引力汽车行驶时的功率为[3]因为汽车的功率不变,所以在0~10s内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所做的功18.小明同学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路程(s)一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设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两次物体运动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根据图象可以判断F1F2,v1v2(均选填“>”“<”或“=”)。

【答案】=>【详解】[1]同一物体,则重力不变,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变;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故两次拉动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相等;由图象可知,两次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F2=f[2]由st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第一次通过的路程大于第二次通过的路程,所以v1>v2。19.在今年的“5·12”专题教育活动中,我们知道了地震预警的原理。当地震发生时会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且破坏性较弱,当我们捕捉到纵波的信号后,可以利用电磁波抢在横波之前发出避险警报信息,以减小灾害损失。我们还可以借助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监测震源的位置,图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由此可知横波的速度为km/s,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米。

【答案】3【详解】[1]由图像可知,当t横=25s时,横波传播的路程s横=75km=7.5×104m横波传播的速度[2]当t纵=20s时,纵波传播的路程s纵=100km=1×105m纵波传播的速度设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s,由题意可得,,s=7.5×104m三、计算题20.小明骑车在某段平直的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共用时12s,小明重450N,图甲是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小明在t=7s时刚好到达这段路程的中点,图乙是动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1)自行车在第8~9s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多少?(2)自行车在0~7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1位小数)(3)小明骑自行车在水平地面行驶时,自行车与地面的受力面积为2×103m2,对地面的压强为3.3×105Pa,求自行车的重力?【答案】(1)30N;(2)3.3m/s;(3)210N【详解】(1)由v﹣t图像可知,自行车在第8s~9s时做匀速直线运动,由F﹣t图像可知,在第8s~9s自行车的动力为F=30N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自行车所受的摩擦阻力为f=F=30N(2)由图知7~12s自行车匀速,速度为4m/s,故7~12s行驶的路程为s=vt=6m/s×3s=30m小明在第7s时刚好到达这段路程的中点,所以,0~5s通过的路程为s′=s=30m自行车在0~7s内的平均速度为(3)由得,小明骑自行车在水平地面行驶时,F=pS=4.3×105Pa×20×103m2=660N因自行车在水平地面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小明与自行车的重力之和,自行车的重力G车=F﹣G小明=660N﹣450N=210N答:(1)自行车在第8s~9s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30N;(2)自行车在0~7s内的平均速度是3.3m/s;(3)小明骑自行车在水平地面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为3.5×105Pa,自行车的重力210N。21.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s)﹣时间(t)图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1)若传感器在发出信号后0.01s收到从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传感器多远?(2)若显示物体的s﹣t图像如图甲,物体在0至15s的运动情况如何?(3)如图乙所示,一物体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传感器显示物体的s﹣t图像如图丙。求:在0至15s物体受到的阻力多大?【答案】(1)1.7m;(2)物体静止在离传感器20m的地方;(3)10N【详解】解:(1)超声波在0.01s内的路程是物体到传感器距离的两倍,则物体到传感器的距离为(2)由图知:物体在0至15s内物体的路程不随时间变化,由此可知物体的位置不变,则物体静止在离传感器20m的地方。(3)由图像可知:在15s内,物体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和阻力f二力平衡,故阻力答:(1)物体距离传感器1.7m;(2)在0至15s内物体静止在离传感器20m的地方;(3)在0至15s物体受到的阻力为10N。1.(2023·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11日,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随后航天员开展货物转运等工作。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惯性逐渐变大B.飞船沿轨道绕地球运行,运动状态不再改变C.飞船与空间站完成交会对接后,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静止的D.空间站中的航天员通过超声波与地面控制中心传递信息【答案】C【详解】A.火箭点火后速度越来越快,其质量不变,所以惯性大小不变,故A错误;B.飞船沿轨道绕地球运行,方向不断改变,因此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B错误;C.飞船与空间站完成交会对接后,飞船相对于空间站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静止的,故C正确;D.空间站中的航天员通过电磁波与地面控制中心通信,故D错误。故选C。2.(2023·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姐姐和弟弟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某一天吃过早餐后,姐弟俩约定从小区门口出发去学校大门口会合。作出他们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中的两条实线所示,弟弟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弟弟比姐姐早5min离开家B.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相同C.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均为100m/minD.姐姐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详解】A.根据上图可知,计时的第5分钟弟弟才出发,姐姐比弟弟早5min离开家,故A错误;B.由上图可知,弟弟的平均速度为姐姐的平均速度,故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不相同,故B错误;C.根据上图知,姐姐自515分钟通过的距离为0,即处于静止状态,故姐姐行走的时间为t=20min10min=10min故姐姐行走时的速度,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均为100m/min,故C正确;D.因姐姐自515分钟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故选C。3.(2023·贵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摄影爱好者捕捉到的“乌鸦骑乘老鹰”的精彩画面,下列能描述图中两者相对静止的成语是()

A.分道扬镳 B.背道而驰 C.并驾齐驱 D.各奔东西【答案】C【详解】A.分道扬镳原指分路而行,后多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彼此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相对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背道而驰原指朝着相反的方向跑,比喻行动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完全相反,彼此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相对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并驾齐驱原指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一齐快跑,比喻齐头并进,彼此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相对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D.各奔东西指各自走各自的路,彼此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相对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2023年5月30日上午,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载着带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六号飞船点火升空。升空过程中()

A.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B.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D.以发射塔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答案】C【详解】AC.升空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和飞船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飞船也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B.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与飞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航天员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D.以发射塔为参照物,飞船远离发射塔,飞船与发射塔位置发生变化,飞船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2023·上海·统考中考真题)甲车从P出发、乙车从Q点出发,甲乙相向而行;乙比甲早出发1s,甲到Q点时,乙离P点1m,求此时乙到Q的距离()

A.可能为2米 B.可能为4米 C.一定为8米 D.一定为6米【答案】B【详解】由图像可知,甲的速度乙的速度设PQ的距离为s,甲到Q点时,乙还未到达P点,且离P点1m,则解得;s=9m则此时乙到Q的距离当甲到Q点时,乙已经过P点,且离P点1m,则,解得:s=3m则此时乙到Q的距离故此时乙到Q的距离可能是4m,也可能为8m,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6.(2023·四川达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A、B两个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以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叠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分别用水平方向的拉力F甲和F乙使AB一起向右运动,甲运动的st图像和乙运动的vt图像分别如图丙、丁所示,已知F甲=1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甲<F乙B.甲、乙两图中AB之间的摩擦力均为10NC.拉力F甲与拉力F乙的功率相等D.甲、乙两图中地面受到的摩擦力相等【答案】D【详解】AD.A、B两个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以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叠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根据st、vt图像分析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根据甲图可知,A、B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为10N,图乙中,与地面之间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摩擦力不变,而B给A的摩擦力刚好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力相等,且与A给B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因为A给B的摩擦力与F乙为一对平衡力,因此F乙=10N,故A错误,D正确;B.甲图中,A木块相对与B木块静止,无摩擦力产生,摩擦力为0,故B错误;C.根据st图像可知,甲图中运动的速度为乙图中运动的速度为6m/s,由可知,力F甲与拉力F乙的功率不相等,故C错误。故选D。7.(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距离天和核心舱,正以相对核心舱的速度向核心舱匀速直线运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后天舟六号到达天和核心舱B.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六号是静止的C.以天舟六号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D.以天舟六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