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初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1F/1D/wKhkGWcJfgKAO2rzAAK9jn-OmHk175.jpg)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初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1F/1D/wKhkGWcJfgKAO2rzAAK9jn-OmHk1752.jpg)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初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1F/1D/wKhkGWcJfgKAO2rzAAK9jn-OmHk1753.jpg)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初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1F/1D/wKhkGWcJfgKAO2rzAAK9jn-OmHk1754.jpg)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初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1F/1D/wKhkGWcJfgKAO2rzAAK9jn-OmHk17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名校初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
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一直脩守过去的行为模式与习惯,不寻求改变,未来我们必将深受其苦。
B.漂流道两边的怪石嶙峋,地势险要,流泉飞瀑比比皆是。
C.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思。
D.像你这种偷梁换柱、李代桃骨的做法,迟早会被明眼人识破。
2.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年少时,眼神澄澈,心地纯良;长大了,受到名利、欲望、贪婪等熏染,变了质,走了味,失了魂。
B.原西南师范大学校长邱玉辉、高级工程师彭燕华、重庆大学教授尹超……等多位国内人工智能专家出席了大会。
C.医学专家指出,大量快速的进食冷饮,会损伤孩子稚嫩的胃黏膜,引起急性胃痉挛,导致腹痛,腹泻,食欲不振。
D.有一句名言:“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生就是“自我”不断实现的过程。
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名词是词类的种,属于实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例如:“娃娃”、“姑娘”、“青年”。
B.“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莫顿•亨特《走一步,
再走一步》)。
C.目之所及,距离森林边缘八、九公里的地方开满了黄灿灿的油菜花。
D.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新能源机械,强化工矿企业污水治理:这些都是环境治理的有效措施。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脏款执拗跋涉文质彬彬
B.碟片焕然谛结昭然若揭
C.荫庇磊落懈怠相德益彰
D.馈赠逞强褪色沥尽心血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干净。两季《中国诗词大会》①冠军身上散发的那种“闲
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小容,惊艳了无数人。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港乔。三毛曾说:②“读
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可能以为看过的书籍都成为了号苞:理,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谈
吐上、在胸襟中、③在气质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④
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丰富B.从容C.滋养D.昙花一现
2.文段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①B.②C.③D.@
6.2018年新年伊始,一档演绎经典诗词的节目一一《经典咏流传》走进公众视野。同学们为此开展了语文课外学习
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整理的材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以下题目。
在这个舞台上,既有“旧词新曲”的重新诠释,也有“化词入乐”的创造性chWn发。创作者借助音乐,把古典诗
词精准地嵌入当代语境时,古典诗词便不难与现代人的情感与心灵发生深深的共鸣与碰撞。
事实上,旧词新唱一直是经典传承的一条蹊径。只有把传统文化从“过去完成式”转化为“现在进行时”,经典
才能真正地焕发出新的光彩。不少古典诗词名作都曾被谱以新曲,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有的成为学
堂年歌,对中小学生起到了音乐启蒙的重要作用:有的因慷慨激昂,契合抗日救亡的时代主旋律而被传唱一时。改革开
放后,以王立平谱曲的《红楼梦》系列歌曲、谷建芬谱曲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等作品又让古典诗词焕发了新的生机。随着流行音乐的p6ng勃发展,除了“旧词谱新曲”的方式,另一种“化词入乐”
的创作手法更被广泛廖用。今人以古诗词名篇的题目、诗句为基础,大胆地采用“拿来主义”,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诠
释古典诗词,让听众在欣赏优美音乐的同时,也悄然走近了古诗词。
(1)对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划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乐偃)应(ying)“转”字第四笔是竖
B.乐®)应(ylng)“转”字第四笔是竖
C.乐(yuG)应(ying)“转”字第四笔是提
D.乐(yu3应(ying)“转”字第四笔是提
(2)节目邀请了知名歌手音乐人、港台节目主持人、文学院教授、文化名人兼作曲家作为鉴赏团成员,他们依次登台亮
相。
(一)请你根据以下“出场宣言”,分别找出与说话者身份搭配最恰当的选项(填写序号)。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经典走向大众,让传统焕发新生。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时光千年,距离万里,诗与歌让同文同种的我们用心交流。
C.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让我们用曾经的盛世文化去拥抱今天的文化盛世!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是一次经典诗词与流行音乐的碰撞!
①知名歌手音乐人②港台节目主持人
(二)如果你被邀请成为鉴赏团的成员,请仿照以上句子,也为自己设计一句符合身份的“出场宣言”。
(3)本节目内容异彩纷呈,题目《经典咏流传》也很有特点,请你结合开场词和主题曲说说对这一题目的理解。
开场词: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经典永流传,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
主题曲(节选):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唇齿留香满心田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文默写。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o《观沧海》中“,
"写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乡愁,是我们的民族记忆。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中“,”两句表现了戍边将士们思乡心切但又因功业未成而有家难归的矛盾心
理;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两句写出了诗人身在异乡时展读家书、夜
雨难眠的惆怅。
8.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古老的郊区公园里静悄悄的……
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谁能想到,你会
有这么一天?”
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A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
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
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摆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羯尽全力了吗?……”
他站起来,向大路走去。
1.节选文字出自前苏联著名作家,A处人物是。
2.是什么原因使他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这以后,他的人生走向如何?请分别用相关的情节概括回答。
二、阅读
9.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后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诗写了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2.作者是怎样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的?
3.“马”在古代诗歌中有丰富的内涵。诗人借“马”或表达积极性上的情感,或传达悲伤凄凉的情感,或对于平庸无
能的慨叹……下列诗句中借“马”传达悲伤凄凉情感的一项是:()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B.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0.予得双雁于衢①人,纯白色,极驯扰②可玩,置之云壑,不远飞翔。未几,陨其一,其一块独无僖③。因念
白鹅正同色,又性亦相类,乃取一只与同处。始也,两下不相宾接,见则东西分背,虽一盆饲谷,不肯并啜。如是五
日,渐复相就。逾旬之后,怡然同群。但形体有大小,而色泽飞鸣则一。久之,雁不自知其为雁,鹅不自知其为鹅,
宛如同巢而生者,与之俱化,于是验焉。
——《容斋随笔》
[注]①衢:衢州;②扰:顺服;③停伴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又性亦相关⑵如悬五日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予得双雁于衢人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置书云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形体有大小,画色泽飞鸣则一人不知画不愠(《论语》)
D.雁不自知基为雁基真无马邪(《马说》)
3.翻译下面句子。
逾旬之后,怡然同群。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11.等着我
张丽钩
这是一个高一女生交给我的作文,题目是“等着我”。
我蜷在床头,像个没活气儿的纸人,机械地摸到手机,拨打。刚按下4,手指就像被蛰般缩回。我撇掉手机,抱起
那个开满红黄花朵的小被,一朵一朵地抚弄那花,仿佛要将它们抚醒。
妈妈絮叨过多少遍:“这小被是我平生做的第一件棉活儿呢!引被子时,我的手被扎破了5次!”妈妈自怜又自
得地朝我举起一个摊开的手掌,拨浪鼓般地摇。我撇撇嘴:“还说呢,笨死了!"妈妈是个老师,做被子自然是短板,
但为了宝贝女儿,她毅然用惯拿粉笔的手拈起了钢针。犹记我小升初那年,我家搬家。门口堆了一堆旧家什。爸爸唤
来收破烂儿的,连卖带送,把小半个家打发出去了。我回身瞥见那床小被,豪气冲天道:“把这个也拿走吧!"妈妈
一听,惊得眼珠子都要滚出来了,劈手夺过小被,凶巴巴地对我说:“咋不把你老妈也卖了破烂儿呀!”
后来,我多次忆起这情景。我想,那小被上覆满了一个女人最初萌动的母性呢!还有,应是跟妈妈的身世有关吧。
我有个暴戾的姥爷,最大的爱好是往死里揍姥姥。妈妈7岁那年,被揍得半死的姥姥悲愤离家,不知所踪……有一回,
妈妈看倪萍主持的“等着我”节目,看得大泪小泪,爸爸也跟着抹泪。我骑坐在妈妈腿上,用腮去拭她的泪,俯在她
耳畔问:“妈妈,你是想去寻我亲姥姥吗?"妈妈听罢,大放悲声。
一年前,妈妈被一纸诊断书击垮——胃癌晚期。多少次,我掐青了大腿,希望从噩梦中醒来。然而,噩梦却在日
光下愈演愈烈。
弥留之际,妈妈抱着那床小被,将我唤至床前:“宝贝,妈妈一直对你隐瞒了一件事——你不是妈妈亲生的。15
年前,妈妈从一个陌生人手里接过了你。你赤身裹了这床小被。15年间,我拼死搂紧这床小被,不让它见天日。别怪
我编造扎破手指的谎言讴你,我无非想装得更像你亲妈。但我有时也会冒出一种戳心的念头——去'等着我'节目,
朝全国观众抖开这床小被,为我的宝贝寻到亲妈……我就要走了,唯一的愿望就是,我走后,你打这个电话:4006666892,
带着小被去见倪萍阿姨。或许,那丢了小被的女人也一直在苦苦寻找这床小被呢……”
直到今天,我都不知该不该打这个电话。我想,假如我真的去了那个寻亲节目,我最想寻的,怕也是那个忐忑地
紧紧搂了这小被15年的女人吧?我会对她说:“妈妈,等着我!来世,咱俩一定做亲母女。不过咱俩得倒过来,你做
女儿,我做妈妈”
我为此文打了满分,又兴奋地找到小作者,告诉她说,这篇小说深深打动了我。女孩闻声泪如雨下:“老师,可惜它
不是小说……”
1.根据文章的情节,以妈妈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主要情节
“我”小升初那年,家里卖破烂时(1)
妈妈看倪萍主持的“等着我”节目时妈妈看“等着我”节目时,百感交集,流下了大泪小泪
妈妈胃癌晚期弥留之际(2)
2.文章多处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我撇掉手机,抱起那个开满红黄花朵的小被,一朵一朵地切弄那花,仿
佛要将它们抚醒。妈妈一听,惊得眼珠子都要滚出来了,劈手夺过小被,均目目地对我说:“咋不把你老妈也卖了破
烂儿呀!”
4.说说“等着我”这个标题的含义及其作用。
1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和焚烧两种。简单填埋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造成了
严重的土地、水体及大气污染。而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可燃物,所含热值较高。如果有效地利用垃圾发电,每年可
为我国节约煤炭5000〜6000万吨,其资源效益表现良好。今年初,为破解“垃圾围城”的现实困局,多地掀起新一轮
规划建设垃圾焚烧厂的“热潮”。
(材料二)“十三五”规划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一览表(部分省市)
201/2020#
电区处理设♦规模(万电日)所占比例(1)处理设京技模(万电日)所占比例
・彳费位ME・埋蜂具它蜂燹俭乂它
仝国50.152352246663147.7159.H3&43543
&建0S41360J02405910J922528720
浙江2m3J050J05396011.744.7404526722
山西E760,40J0575二321.98U40M62362
今
内番古1.74044OJ0292712J060.710IM7325
(材料三)有专家表示,由于各地预估的垃圾产生量存在一定的超前性,随着未来垃圾分类利用、减量化等政策
举措的影响,未来小城市垃圾处理可能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因此“中小城市建设垃圾焚烧厂有其现实合理性,但
也不能够一拥而上”。目前我国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普遍较为薄弱,导致垃圾含水率较高,且因为混入较多不可燃的杂
质,大大增加了垃圾焚烧的难度,每吨垃圾燃烧产生的热值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5〜1/6。另外,垃圾焚烧发电模式
普遍存在着技术创新的短板问题,在涉及技术研发、运用等关键环节的体制建设方面,垃圾焚烧处理都存在着明显的
不足与改进空间,“这不是多建几个垃圾焚烧厂就能够解决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北极星环保网)
1.下列表述不得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以卫生填埋和焚烧这两种方式为主的。
B.在各地的规划中,预估的垃圾产生量通常要大于现实的垃圾产生量。
C.全国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低于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为垃圾含水率高。
D.在我国垃圾焚烧处理模式的发展前景方面,专家们的态度比较悲观。
2.“十三五”规划中我国垃圾处理方式将发生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怎样解决垃圾焚烧面临的问题?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
13.愿你策马扬鞭,归来仍是少年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48年毕业典礼致辞
同学们:
下午好!
时光如白驹过隙,三年的初中生活呼啸而逝,你们就要毕业了。这几天翻看你们的笔记,感受着你们心底的波澜。李
嘉乐同学写道:“有些事情,需要用消失来证明它的珍贵。那年的梳妆嫩柳,那年的断肠雨声,那年的枯黄落叶,那年的彻
骨寒风。”何奕萱同学写道:“几天之后,我们都已散落各方,只希望每个人回忆里都有花,是热血与轻狂并生,恣意绽
放。”杜晨雪同学写道:“我们永远不要断了联系,我们永远不要相忘于这广阔的世界,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我们。谢谢
你们,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如同流光溢彩的蝴蝶划过年华的书页,如同璀璨夺目的流星照亮我的夜空。
亲爱的同学们,多情自古伤离别。然而,月有盈亏,花有开谢,人生的重要阶段都是由一次次的离别分割而成的,我们
的缘分只是这三年的路程,老师只能送你到这里,同学只能伴你到这里。你们还要走更远的路,遇到更多的人,欣赏更美
的风景,相信你们这几年学到的本领,足以助你们砥砺前行,风雨兼程。莫愁前路无知己,他乡亦自有月明。
在你们即将走出校门之际,我代表初三全体教师再给大家几句叮咛:
愿你永远敬畏知识的力量,让学习伴你终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唯有不断地学习,能让我们精
神的世界碧空如洗,能让我们在一头雾水时拨云见日,能让我们的生命摆脱单调乏味而变得生动有趣。心中有岸,脚下有
船,矢志不渝,物我两忘,风雨兼程,且歌且行,所有的路都要这样去走,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愿你珍爱时间如生命,优化时间使生命充盈。“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这世上唯有
时间能对抗生命的飘忽易逝。在有限的时间内,拓展生命的宽度,增加生命的密度,把一天当两天过,把一辈子当几辈子
活,充分体验生命的无限可能,感受它的糟糕或者精彩。
愿你无论遭遇什么,都不要停下前行的脚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决定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智商和情商,
而是坚持不懈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可见,所有的天赋异禀,最终都敌不过持之以恒。
愿你耐得住寂寞和孤独,多与自己的心灵相处。世上没有喧嚷中催生的学问,只有安静中沉淀的智慧。你翻山越岭,
天地苍茫,寂静无声。你暗自饮泣,日月安详,高悬苍穹。没有什么可以真正帮到你,生命终归是一个人的战争。
愿你永远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重视过程,淡化结果。一飞冲天,和太阳肩并肩是一种幸福;坠落深渊,听四周虫鸣,
仰望星空也是一种幸福。生命的每个阶段,都应该如诗如画般地度过;如果一路不堪重负地狼狈前行不仅样子难看,而
且结果也必定不会别有洞天。
愿你的心胸装得下高山大海,装得下日月星河。我们既要为个“小我”而活,也要为一个“大我”而活。常怀爱人
之心,常怀悲悯之情。我们永远不要放弃做人的良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即使身在沼泽,也要心怀家国,
时刻不忘我们的使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不都是如此的
吗!
同学们,明天你们就要步入中考考场,老师们会再送上一程。你们在考场上奋笔疾书,我们在考场外深深祝福!愿你
大鹏一日乘风起,不负时光不负己。也愿你们以后的日子,在更广阔的天地纵横驰骋,不坠青云之志,永葆赤子之心,多年
之后回到母校,洗却征尘,你仍有如诗的情怀、清澈的眼神。再见了!同学们,愿你策马扬鞭,归来仍是少年!
谢谢大家!
(选自《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49年第五期,有改动)
演讲稿阅读•构成要素
1.阅读上面演讲稿,完成下列内容。
构成要素
《愿你策马扬鞭,归来仍是少年》
演讲者身份:
教师
演讲时间:
48.6.21
演讲的背景:
(1)
演讲的目的:
(2)
演讲的场合:
学校毕业典礼
现场观众的构成:
学生与教师
现场氛围;
庄重、热烈
演讲者的情绪(口吻):
⑶(至少两个词语)
听众的反应:
感动、深受鼓舞
演讲稿阅读•主体框架
2.演讲稿主体部分要将演讲的结构层次清晰地传达给听众。本文是否做到了这点?请结合演讲稿主体部分内容说明。
演讲稿阅读•开头结尾
3.演讲稿的开头和结尾非常重要。请你从这篇演讲稿的开头或结尾中住选三里,从听众的角度给予评价。
演讲稿阅读•材料反思
4.演讲稿论述材料要求翔实有力。填入文章空缺处最合适的一句话是()
A.一份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92%的坚持不懈的人最后都取得了成功。
B.来自《衢州日报(49年4月12日第2版)》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92%的坚持不懈的人最后都取得了成功。
C.来自《衢州日报(49年4月12日第2版)》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大多数坚持不懈的人最后都取得了成功。
演讲稿阅读•语言评析
5.这篇演讲稿大量使用或化用文言诗句,是否符合演讲稿的语言要求?请结合具体例子说明。
演肄诲*的要录
学府:多垂字典飞假用词次内|・
俞新:使用听众离态的表达.
生动:尽量使现点展达更为X港.
逢舍:号犬不同的场合、听众、立意.
三、语言表述
14.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题目。
请从“歌声思念毕业灿烂憧憬”这几个词语中任意选取(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话,并且运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不超过50个字)
四、写作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关于“起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揭示的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的人生哲理;“雄关
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的是直面挫折、从头再来的豪迈气概;“人生就像一个圆圈,每一个终点都是新
的起点”告诉我们的是在成绩面前要不骄不躁、不断进取的坚定信念。
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自拟一个包含“起点”一词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
【解析】
C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处心积虑”一般作状语,含贬义,指费尽心思做坏事。可改为“费尽心力”等。
2、A
【解析】
A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B省略号与“等”不能连用。C“腹痛,腹泻,食欲不振”中的逗号改为顿号即可。D“你
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属于完全引用,所以要把引号外的句号移至引号内。
3、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运用。A项各引号之间不用标点,去掉顿号;B项括号内的内容是补充引言的出处,去掉句末
的句号;C项“八九”连用表示概数,去掉顿号。故选D。
4、D
【解析】
D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A“脏款”应为“赃款”。B“谛结”应为“缔结”。C“相德益彰”应为“相得益彰”。
5、1.D
2.D
【解析】
1.D.昙花一现:指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不合语境。应为“过眼云烟”。
2.D句号应在后引号里边。
6、(1)C(2)(一)①D②B(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学习到更多知识,开阔
眼界,增长见识。(3)表示用吟咏、歌唱的形式表现经典;谐音“永”寓意传统文化永远流传。
【解析】
试题分析:⑴“学堂乐歌”中的“乐”正确读音中“yuG”;“广泛应用”中的“应”的正确读音是“ying”;“转”
字笔顺是:横一撇折一竖一提一横一横一竖折折一点。所以“转”字第四笔是提。据此,答案为C。(2)(一)本题作
答可依据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结合选项来分析作答。①知名歌手音乐人所讲的话要与音乐相关,选项D符合。
②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时光千年,距离万里,诗与歌让同文同种的我们用心交流”更符合港台节目主持人
的身份。据此,答案为①D和②B。(二)本题作答要明确自己的是学生,先用一句诗词开启,再本着学习的态度,仿
照给出的句子示例,谦虚地表达自己参与活动的目的即可。答案是多元的。(3)本题作答可结合“开场词”和“主题
曲”的内容,再结合题目《经典咏流传》来分析。如:“经典”指中国几千年灿烂的传统文化;“咏”表示用吟咏、
歌唱的形式表现经典;“咏”又与“永”谐音双关,“咏流传”又表达了传统文化永远流传的寓意。答案不唯一。
7、(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
计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
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潮、萧瑟、洪波、浊、燕然、勒、涨”等字词容易写错。
8、1.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
2.⑵当时保尔疾病缠身,丧失了战斗能力,又找不到工作,内心深感绝望,于是产生了这样的轻生念头。(1分)此后
保尔重新振作起来,尽管双目失明,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创作。(1分,如用“积极向上”
之类不涉及具体内容的文字作答不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这是对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
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这里学生应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所了解。
二、阅读
9、1.写了游子漂泊他乡,浪迹天涯(羁旅之苦)表达了思乡(孤寂、愁苦)之情
2.示例:作者选取了十个景物,以夕阳为大背景,形成不同的画面。用“小桥流水人家”这一温暖的画面,来反衬
(对比)“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景物所描绘的凄凉、萧瑟的画面,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凄凉、
孤寂、思乡之情。
3.B
【解析】
1.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
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
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
全曲主题。突出了作者凄凉、孤寂、思乡之情。
3.A我愉快地骑着马儿奔驰在春风里,一天的时间就把长安城的美景全看完了。把诗人中了进士后的喜悦心情表现得
淋漓尽致。B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这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
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C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词人冲锋陷阵,杀敌立功的英雄形象。只有B
项与此词“瘦马”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是一致的。
10、1.类似相似这,这样
2.C
3.十天过后,它们就像与自己的同类在一起一样,十分快活。
4.示例:天生万物,在一定条件下,久而久之都要发生变化,这是事物固有的规律。
【解析】
1.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应以课文下面的
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其中“是”,这样
的意思。
2.A项,于,从/比;B项,之,代词/连接主谓,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转折;D项,代词/反问语气。故选C。
3.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
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逾:超过;旬:十天;怡然:
快乐满足的样子。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
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
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旬,十天;怡然,高兴的样子。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故事主旨的理解。故事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说理。通过讲述故事来达到说理的最终目的。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事物
发展的规律:天生万物,久而与之俱化,固其理焉。即:天生万物,久而久之都要发生变化,这是事物固有的规律。
选自《容斋随笔》作者:洪迈年代:宋
参考译文:
我曾经从郑伯膺那里得到过一对大雁,毛色纯白,非常顺服可爱,把它们放到园内也不远飞。没有多久,其中一
只死去,另一只孤独无依。我想白鹅和它的颜色相同,二者性情也相似,于是就找来一只白鹅来与它作伴。开始的时
候,它们两个根本不相理睬,一遇见,就各奔东西,相对而立。即使用一个盆给它们喂食,也不一起进食。像这样过
了五天,渐渐互相接近。十天过后,它们就像与自己的同类在一起一样,十分快活。但是它们的体形一个大一个小,
其它如颜色、能飞、会叫都是一样的。时间长了,大雁不知道自己是雁,鹅也不知道自己是鹅了,就好像是在一个巢
里出生的那样亲密。世间万物久而久之都会发生变化,于此可以得到验证。
11、1.(1)当“我”说把小被拿给收破烂的时候,妈妈非常气愤地责备“我”
(2)妈妈弥留之际告诉了“我”真实的身世,并嘱咐“我”参加“等着我”节目寻亲
2.示例一:例句:“妈妈一听,惊得眼珠子都要滚出来了,劈手夺过小被,凶巴巴地对我说:'咋不把你老妈也卖了
破烂儿呀!'”为下文妈妈告诉“我”真实身世埋下了伏笔:15年前,她从一个陌生人手里接过了“我”,“我”赤
身裹了这床小被。作用:(1)暗示了我是养女的身份,使故事情节合情合理;(2)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示例二:例句:“有一回,妈妈看倪萍主持的‘等着我'节目,看得大泪小泪……”为下文妈妈让“我”带着小被去
“等着我”节目寻亲埋下伏笔。作用:含蓄交待下文妈妈让我去寻亲的原因,表现了妈妈对我离开亲生父母不知何时
才能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妈妈难以决定是否要让我寻亲的复杂心理。
3.(1)“抚弄”这里有“抚摸摆弄”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小被上的花深情爱抚的情态,表达了“我”
对妈妈的感激怀念之情。)
(2)“凶巴巴”在这里是“恶狠狠”的意思,细致传神地写出了妈妈听了“我”说要把小被卖掉时暴跳如雷的神态,
表现了妈妈对小被的珍视以及对女儿不懂得小被重要性而生气的感情。
4.含义:一是妈妈让“我”参加“等着我”节目寻亲(或是指央视大型公益寻亲特别节目“等着我”);二是“我”
让死去的妈妈等着“我”!来世,两人一定做亲母女。不过得倒过来,妈妈做女儿,“我”做妈妈。
作用:(1)故事围绕“等着我”展开,是文章的线索。(2)暗示了文章的中心:表现了养母与养女心心相印、一往情
深。(3)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解题时,围绕文章所写的内容,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或层次,然
后采用“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方式进行概括。注意概括语言的简洁性。本题作答注
意采用“妈妈+做了什么事”方式进行概括。
2.试题分析:对文章写作手法的考查。伏笔:文学创作中描写、叙述的一种手法。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
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这种手法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在戏剧创作中
又称“伏线”。本题作答从文章中找出设置伏笔的内容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3.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
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本题作答要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
析,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4.试题分析:(1)考查标题的含义。可以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去分析。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
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2)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
联主要情节,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标题有独特之处(修辞手
法或写作手法)的,可以从寓意含蓄深刻、制造悬念、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去分析。结合文章具体
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12、1.D
2.问题一:我国垃圾处理将以焚烧为主;各省焚烧方式占比都将大大提升。
问题二:与填埋方式相比,焚烧方式具有占地少、污染小、产热值高、资源效益好的优势。
3.①合理规划垃圾焚烧厂的建设。②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③创新技术改进垃圾处理体制。
【解析】
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结合材料内容分析选项。ABC三项与材料内容相符。D项内容“专家们的态度比较悲观”与
内容不相符。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表格内的数据。结合全国的“填埋”和“焚烧”比例分析得出:我国垃圾处理将以焚烧为主,原
因是:各省焚烧方式占比都将大大提升。结合两种处理方式相比,焚烧方式具有占地少、污染小、产热值高、资源效
益好的优势。原因是:而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可燃物,所含热值较高。
3.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三,结合垃圾焚烧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即可。结合“随着未来垃圾分类利用、减量
化等政策举措的影响,未来小城市垃圾处理可能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分析,建议:合理规划垃圾焚烧厂的建设;
结合“目前我国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普遍较为薄弱”分析,建议: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结合“垃圾焚烧发电模式
普遍存在着技术创新的短板问题,在涉及技术研发、运用等关键环节的体制建设方面,垃圾焚烧处理都存在着明显的
不足与改进空间”分析,建议:创新技术改进垃圾处理体制。
13、1.⑴学生即将参加中考,即将毕业;⑵给学生未来学习与生活给予指导与祝福;⑶深情、真诚、期盼、祝福。
2.做到了,这篇演讲稿在主体部分是以“愿你”并列展开,从六个不同角度表达对学生的叮咛与期盼。
3.⑴开头:演讲稿开头直接点明了演讲的背景,与每一个听众息息相关,能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然后引用三个同学
离别之际的话语,营造了伤感的氛围,能使大家下面关注演讲的内容,所以我认为是一个好的开头。
⑵结尾:演讲稿结尾再次给予听众鼓励,能够触动大家内心,缓解中考紧张情绪,也对未来充满信心;而且还对听众
发出了真诚的号召,鼓励大家付诸行动;最后还呼应了开头的伤感,使大家能从伤感中走出来,振奋人心。所以,我
认为是一个好的结尾。
4.B
5.答案示例:我认为使用或化用的文言诗句是准确而合适的,例如“莫愁前路无知己,他乡亦自有月明”两句化用自
《别董大》,其意是劝董大不要陷入离别伤感,要对未来抱有乐观的态度,用在此处非常准确地劝慰了陷入离别伤感的
同学;同时这些诗句也是初中同学学习过、熟知的,并不存在理解的问题,所以说非常适合听众和场合。
【解析】
1.(1)“演讲的背景”可分析“三年的初中生活呼啸而逝,你们就要毕业了”一句,即可得出学生即将参加中考,即
将毕业的答案。(2)“演讲的目的”可分析“我代表初三全体教师再给大家几句叮咛”“愿你永远敬畏知识的力量,让
学习伴你终生”“愿你无论遭遇什么,都不要停下前行的脚步”“愿你耐得住寂寞和孤独,多与自己的心灵相处”“愿
你的心胸装得下高山大海,装得下日月星河”等句,这是给学生未来学习与生活给予指导与祝福。(3)”演讲者的情
绪”要考虑到讲演的目的。为了达到指导的目的,就必须带着深情、真诚、期盼、祝福的情感,以便使学生们受到情
感上的震撼和理性的思索。
2.考查演讲稿主体部分的结构层次。主体部分是以“愿你”并列展开,“愿你永远敬畏知识的力量,让学习伴你终生”
等六个自然段从六个不同角度表达对学生的叮咛与期盼。层次清晰,条理分明。有助于听众的理解。
3.分析这篇演讲稿的开头或结尾的写作特点。如讲演稿的结尾,“同学们,明天你们就要步入中考考场,老师们会再送
上一程。你们在考场上奋笔疾书,我们在考场外深深祝福”这是给予听众鼓励,通过缓解中考紧张情绪来触动大家内心,
也对未来充满信心。“愿你大鹏一日乘风起,不负时光不负己。也愿你们以后的日子,在更广阔的天地纵横驰骋,不堕青
云之志,永葆赤子之心”这是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整式的加法和减法》听评课记录1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2.2 《应用举例》听评课记录3
- 生态供应链管理合同(2篇)
- 环境检测设备销售代理合同(2篇)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6.1.1《反比例函数》 听评课记录1
-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学习与探究 学用交通地图》听课评课记录1
-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2《我们怎样学地理》听课评课记录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6.2 《集体生活成就我》 听课评课记录4
-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听课评课记录(1、2课共4课时)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菱形》听评课记录
- 商业银行的风险审计与内部控制
- 2024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AB卷
- 2025年与商场合作协议样本(5篇)
- 网络与社交媒体管理制度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佣金返点合同范本6篇
- 2025-2030年中国配电变压器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GB/T 45120-2024道路车辆48 V供电电压电气要求及试验
- 2025年上海市嘉定区中考英语一模试卷
- 润滑油、润滑脂培训课件
- 2025年中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寒假综合实践活动作业展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