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3年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F/0D/wKhkGWcJdKiAcyA0AAGVVBFJShs217.jpg)
![北京市西城区2023年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F/0D/wKhkGWcJdKiAcyA0AAGVVBFJShs2172.jpg)
![北京市西城区2023年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F/0D/wKhkGWcJdKiAcyA0AAGVVBFJShs2173.jpg)
![北京市西城区2023年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F/0D/wKhkGWcJdKiAcyA0AAGVVBFJShs2174.jpg)
![北京市西城区2023年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F/0D/wKhkGWcJdKiAcyA0AAGVVBFJShs21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西城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1.在“奋斗中铭记历史,奋进中开拓未来”主题教育活动中,同学们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
情境:下面是同学们为2023年6月29日“全国科普行动日“宣讲活动查阅的相关资料。根据要求完成问
题。
要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辗转回国,在
(que侑)物资与技术支持的情况下,(tOngxiao)达旦研究材料,风餐露宿实地考察,为发现大庆油田、
胜利油田立下汗马功劳:“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服从祖国需要,带领团队在(hu&ngli台ng)艰苦的大
西北(m台itou)苦干,解决了中国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问题……一大批科学家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
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根据文段中的汉语拼音,在下面的方格里,按顺序写出词语、达旦、、苦干
(2)文段中的“辗”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辗转”一词在文段中应选第种解释。
(WK)(MH)4映0
O<jtt»ISSilU,剧~
不联.O妹过讦多人岬或皿
许多为力,〜值件,-上常.
广东等雄.
一
(3)“批”字的第四笔是
AL
BL
C./
D.
【答案】(1)①.缺乏②.通宵③.荒凉④.埋头
(2)①.车②.②⑶D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
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缺、宵、埋”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部首查字法和词语解释。
“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车”。
从“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辗转回国”中的“辗转”可知,指李四光在回国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和不易。
故选②。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批”的笔顺是横、竖钩、提、横、竖提、撇、竖弯钩,第四画是“一”。
故选D。
2.根据要求完成下题。
“神舟”往返、“天宫”建成、“嫦娥”探月、“天问”探火……索浩瀚宇宙,我们的研究从未间断;
发展航天事业,我们勇敢迎接热战。今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再次向世界展现了我
国航天事业的生机与活力。
(1)从下列词语中,选出与文段里的“间”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A.间接
B.间距
C.亲密无间
D.黑白相间
(2)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与文段中“生机”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春风吹过,大地万物复苏,充满了生机。
B.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旅游业带来勃勃生机。
C.只要有一线生机,鲁滨逊就不轻言放弃
D.生机盎然的校园承载着我们美好的回忆。
【答案】(1)B(2)C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多音字辨析。
间:[jian]解释:1、方位词。中间。2、方位词。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3、一间屋子;房间。4、房屋的
最小单位。5、姓。“即。
[jian]解释:1、空隙。2、嫌隙;隔阂。3、隔开;不连接。4、挑拨使人不和;离间。5、拔去或锄去
(多余的苗)。
在文段中,“我们的研究从未间断”中的“间”字读作"jian",意为"间断、隔开”。
A.间接---jian;
B.间距---jian;
C.亲密无间---jian;
D.黑白相间一jian;
故选Bo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多义词。
“再次向世界展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生机与活力”中“生机”指的是我国航天事业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A.“春风吹过,大地万物复苏,充满了生机”中的“生机”指的是春天到来后,大地上的生物重新焕发
生命力的状态,与文段中的含义相近。
B.“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旅游业带来勃勃生机”中的“生机”指的是旅游业因协同发展而展现出的繁荣景
象,也符合文段中的含义。
C.“只要有一线生机,鲁滨逊就不轻言放弃”中的“生机”指的是生存的希望或机会,与文段中描述的
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充满生命力的状态不同。
D.“生机盎然的校园承载着我们美好的回忆”中的“生机”指的是校园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状态,与文
段中的含义相似。
故选Co
3.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将序号用“J”标出。
(1)A.兴旺xTngB.剥削xu@C.栖息xTD.厚知非福yan
(2)A.单押diaoB.依假wViC.汤匙chiD.翻箱倒柜
(3)A.争热zhiB.分外fenC.惊厚huangD.见微知蓍zhCi
(4)A.处境chuB.侵袭qinC.徘彳@huaiD.玲珑剔透ti
【答案】(1)C
(2)B
(3)A
(4)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1)C.栖息xi---qio
故选Co
(2)B.依偎w亩---weio
故选B。
(3)A.争热zhi---zhio
故选Ao
(4)D.玲珑则透ti---tT»
故选Do
4.下列词语中有一组出现了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彻底利益出版万象更新
B.搅拌严峻耽搁司空见惯
C.挪移寂寞建树心平气和
D.清脆截然责认不可思议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D.责认—责任;
故选Do
5.下列诗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一个是错误的()
A.终日不成拿章:文章。
B.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C.力是其智弗若与为:因为。
D.或日中则如盘盂及:至U,到了。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A.“终日不成章”中“章”指的是布帛上的纹理,不是“文章”。
故选Ao
6.同学们在梳理古诗的过程中有很多感悟与发现。根据提示将下面的学习单补充完整。
诗句我的发现
有“月”这一景物的诗句:
我发现:诗人常借助“月”这一景物表达
例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自己的情感。
例2:______________
耐人寻味的咏物诗句: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
《石灰吟》
__________,__________=——《竹石》
【答案】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②.千磨万击还坚劲③.任尔东西南北风④.诗人
“托物言志”,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词名句的运用。
含有“月”景物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描绘了海上明月升起的壮丽景
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于谦《石灰吟》,意思: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
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郑燮《竹石》,意思: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
南北风。我发现:这些咏物诗句不仅描绘了物体的特性,如石灰的坚韧和竹子的顽强,更通过物体寄托了
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7.毕业之际,请你选择一句诗送给母校的老师或同学,表达感谢、不舍或勉励……
我选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我想把这句诗送给:
我选这句诗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②.老师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赞美老师的
诗句。这两句诗常被人用来赞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如同春雨润物。赞扬了老师不图名利、默默奉献的无私
精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结合材料”选择一句诗送给母校的老师或同学,表达感谢、不舍或勉励”,根据所学内容,关于表达感
谢、不舍或免了的诗句即可。
比如:我选择的诗句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想把这句诗送给: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们
我选这句诗的理由:老师们如明灯照亮我们求知的道路,如园丁悉心呵护我们成长。他们的付出如阳光般
温暖、无私。“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能够很好地传达我们对老师们的感恩之情,虽然我们
的报答微不足道,但老师们的教育之恩我们将铭记于心。
8.小华与同学分享读书经验时,引用一句话来告诉大家,读书时要好好下一番苦功夫,书中的每个字都价
值千金,从下列语句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A.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C.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D.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理解。
A.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也要多走路,增长自己的阅历和实践经
验。
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指听了某人的一席话,其见解深刻、启发性强,比读十年书还有用。
C.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年轻时不珍惜学习的时光,不知道勤奋学习的重要性,等到年老
时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读书。
D.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读书时需要全神贯注、用心思考,因为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巨大的价
值,值得我们去珍惜和发掘。
结合语境可知,引用“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形容读书时要好好下一番苦功夫,书中的每个字都价值
千金最恰当。
故选Do
9.小华的成长纪念册中有下面几句话,选出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二年级时,学校组织我们参观了举世闻名的故宫博物院。
B.我在参加三年级硬笔书法比赛时,本巧现超地认真检查。把不满意的字改了又改,最终取得了优异的
成绩。
C.五年级时,我在班级阅读分享会上讲述诸葛亮的故事,使更多同学感受到他的是罩多谋。
D.今年,我在“奋斗的历程”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阅谈了很多革命先烈的故事。他们为了革命的胜利虺
汤眉冬、视死如归、令人敬佩。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B.走马观花: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本用以形容科举中第后得意、愉快的心情。现多用以比喻匆忙、粗
浅地了解事物。结合所给语境,抓住关键词“认真检查”可知词语使用不正确;
故选Bo
10.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部分章节内容的梗概,按要求完成练习。
不久后,法院终于要审理那个案件。汤姆克服恐供,指出印江•乔埃才是真正的环人。不料,乔埃却逃
走了。
几天后,汤姆、贝琪和几个朋友到一个迷宫般的岩洞里玩。汤姆和贝琪光顾着玩,大家走散,迷路了。
他们在洞里历尽波折,也没有找到出口。更可怕的是,他们还在洞中发现了印江•乔埃。
汤姆努力让自己勇敢起来,一边照顾贝琪一边寻找出口。他用风筝线绑在石头上探路,终于找到了出
口,带着贝琪成功脱险。
为避免再有人在那个山洞迷路,洞口被封了起来。汤姆知道后,便把印江•乔埃在洞里的事情告诉了法
官。法官带人去查看,发现印江•乔埃已经死在洞中,真正的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部作品。从下列作品中,选出作者也是马克•吐温的
一项,将序号用“标出。
A.《威尼斯的小艇》
B.《骑鹅旅行记》
C.《鲁滨逊漂流记》
(2)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有很多生动的描写。下面的句子用夸张的写法表现出人们看到汤姆和贝
琪时激动的心情。从“热”“安静”“喜欢”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接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安
热喜欢
静
选择的词语是: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部分梗概或整部作品,主人公汤姆•索亚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假如他就是你身边的小
伙伴,你愿意与他做朋友吗?结合这段梗概或整本书中的内容说明理由。
【答案】(1)A(2)①.安静②.教室里安静极了,连掉下一根针对声音都听得见。
(3)我愿意和他交朋友。汤姆是一个勇敢、有正义感的孩子,他政做很多冒险的事情,可见其勇敢,他在
法庭审理杀人案的时候,克服对乔埃的恐惧,为彼得作证,可见其富有正义感。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作家及其作品。
《威尼斯的小艇》是马克•吐温撰写的文章。文章描绘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异国风情。
故选Ao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例句“泪水如雨,洒了一地”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据此仿写。先选择出所要表达内容的词语,运用例句
相同的修辞手法,语言通顺,表达合理即可。
示例:喜欢——过生日那天,爸爸给我买了我最喜欢的书,我喜的快要发疯了。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开放探究。
结合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主人公汤姆•索亚的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愿不愿意与其交朋友,观点不
唯一,只要理由和观点匹配,语言通顺合理即可。
示例:我不愿意和他交朋友。因为汤姆虽然聪明但是却调皮、捣蛋,不爱学习,总逃学去钓鱼。
11.在经典名著阅读分享会上,你将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向大家推荐一本经典名著,并介绍与这本书相关
的读书方法。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阅读交流卡片。
推荐的经典名著:《》
读书方法:
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介绍使用这种方法的好处:
【答案】①.鲁滨逊漂游记②.通读③.对于长篇名著来说,只读个别章节对于整本书来说,
无异于盲人摸象,无法窥见作品的全貌,更无法领会全书丰富的精神内涵。通读名著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对名著主要内容的阅读,从而获得一个完整的阅读认知和体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阅读策略和方法。
本题要求推荐自己熟悉的经典名著及读书方法。读书方法有:泛读,泛读就是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
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精读,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
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
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
书方法。通读,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
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跳读,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
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
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据此作答。如:我推
荐的经典名著是《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的人物刻画、深刻的社会描写
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而闻名。在阅读这部巨著时,我采用了“精读+主题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在
于:不仅能让我沉浸在作品的世界中,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还能提升我的文学鉴赏能力
和批判思维,让我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能获得知识和智慧的增长知识。
12.阅读理解
旧居忆伟人
①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是李大钊在故乡之外与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住所,现在已经向公
众开放。在这座幽静古朴的小院里,李大钊的半身铜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②院子不是很大,但是很温馨。记得那是一年冬天,大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李大钊看着仿佛被铺上一
层厚棉絮的地面,对他的女儿和儿子说:“雪下得多大啊!你们快拿着扫帚到院子里去扫雪,要高兴的话,
堆个大雪人也好。”孩子们的外祖母心疼地说:“天这么冷,你还叫孩子们去扫雪,要是冻病了,可怎么
办?”李大钊用手轻托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慈祥的目光从晶亮的镜片中透出来。他笑意盈盈地说:“孩子
应当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身体经常活动,也会增强抵抗力,老在家里不动弹,
就更怕冷了。”
③随后,他招呼孩子们拿上簸箕和扫帚到院子里去。他对孩子们说:“将来谁也不能当寄生虫,谁要是
不劳动,谁就没有饭吃!”说完,他率先俯下身子挥起扫帚开始扫雪,一边扫一边给孩子们讲新奇的故事。
孩子们也跟着扫起来,不仅不觉得冷,反而是越扫越带劲...
④院子的西厢房里放置着一架黑色老式风琴,那是李大钊带着儿女从小市场里淘回来的。随着孩子们渐
渐长大,李大钊稍有空闲,便会用音乐来陶冶他们的心灵。夏天的晚上,李大钊常把孩子们喊进书房,教他
们唱《国际歌》,并讲解歌词的意义。他还叮嘱孩子们,唱的声音不能太高,不能让街上的警察和暗探听见。
听了父亲的话。孩子们都会意地点点头。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将全部的情感都融入到歌声里。孩子们
都深受感染,动情地唱了一遍又一遍。
⑤这座承载着李大钊和家人欢声笑语的小院,也见证了他“铁肩担道义”的革命情怀。
⑥1926年3月18日、为反对八国通牒,数千学生和群众来到天安门召开国民大会,会后前往段祺瑞执
政府门前游行请愿。
⑦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李大钊,参与部署了这次活动。游行队伍中,李大钊昂首挺胸,目
光炯炯,神情庄重而严肃。
⑧反动政府无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正义要求,疯狂地向示威群众开枪扫射。面对反动政府的血腥镇压,
李大钊不顾个人安危,指挥群众疏散。眼见有几个受伤的青年倒在了地上,李大钊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
用一双有力的大手把他们搀扶起来。他环视四周,沉稳地组织其他人掩护伤员撤离。
⑨随后,李大钊组织召开北京党组织的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新的战斗计划...
⑩多少年过去了,如今驻足于这座清幽古朴的院路,凝视着李大钊的半身铜像,我们仿佛依然可以看到
他那高大的身影:身着一件灰布旧棉袍,戴着眼镜,儒雅而有风度。平静而慈祥的脸上,目光总是那么坚定。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第②至③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阅读第③自然段,选出对孩子们“越扫越带劲”理解最准确的一项,将序号用“标出。
A.赶紧扫完让父亲继续讲故事
B.抓紧时间干活怕外祖母心疼
C.扫雪劳动中身体越来越热
D.从父亲的言行中受到了鼓舞
(3)阅读第6至9自然段,在文段中标画相关语句,在文旁作批注。
具体要求:至少从两个角度进行批注(对人物形象的体会、对精彩描写的鉴赏、阅读中产生的思考或疑问、
为进一步加深理解想要查阅的资料……)
(4)结合短文内容,从两个角度写出李大钊给你留下的印象,并分别写出理由。
(5)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开头相呼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选出下列表述中不恰当的一项,将字号用
标出。__
A.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
B.突显李大钊的光辉形象
C.增强感染力,耐人寻味
D.承上启下过渡更加自然
(6)小华拿来一张李大钊雕像照片,这是他在河北的大钊公园里拍摄的。这座雕像由两块巨大的花岗岩
组成。创作者力争用传神的雕刻手法,展现出李大钊先生的精神品质。将短文与这雕像照片对照起来看,
把下面的图示补充完整。
提示:
①仔细观察雕像图片。
②再谈《旧居忆伟人》,关注人物描写、关键事件等。
③结合图片和短文想开去(人物品质、相关事件、时代背景、相关资料……)。
(7)短文借助多种描写方法具体表现人物品质。请你从以下两个情境中任选一个,写几句话。至少运用
两种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突出人物特点。
情境1:老师认真地为同学辅导功课。
情境2:他主动热情地帮助别人。
【答案】(1)短文第②至③自然段主要讲述了李大钊在冬天的大雪天气中让孩子们去扫雪,教育他们不能当
寄生虫,要学会劳动,从小养成吃苦习惯。(2)D
(3)面对反动政府的血腥镇压,李大钊不顾个人安危,指挥群众疏散。眼见有几个受伤的青年倒在了地上,
李大钊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用一双有力的大手把他们搀扶起来。他环视四周,沉稳地组织其他人掩护伤
员撤离。李大钊是一个忠于革命、沉着冷静、舍己为人的人。
随后,李大钊组织召开北京党组织的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新的战斗计划……李大钊新的战斗计划是什么呢?
(4)①为人慈祥:对待孩子们,关心呵护、鼓励他们吃苦,具有教育者的耐心和细心。②革命情怀饱满、
铁肩扛道义:在反对八国通牒的示威游行中,即使面对恶劣的镇压条件,他也始终保持镇静冷静,即使有可
能面对生命危险,也毫不退缩地指挥撤离和救治伤员。(5)D
(6)李大钊的英勇无畏坚定的目光教育孩子扫雪、唱《国际歌》、参与组织反对八国通牒的国民大会游行
李大钊的爱国热情、革命理想
(7)情景2:他,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孩,一头乌黑的卷发看上去油油的,皮肤黑黝黝的。第一次见到他时,
不禁有一阵反感。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让人“讨厌”的人,总是主动热情地帮助别人。有一次我发烧了没有力
气打扫教室卫生,他走过来对我说,“你好好休息,我帮你来扫”,顿时,我热泪盈眶,不只是发烧的泪水,
还是感动的泪水。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概文章内容概括。
根据第②段中“孩子应当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身体经常活动,也会增强抵抗
力,老在家里不动弹,就更怕冷了。”第③段中“将来谁也不能当寄生虫,谁要是不劳动,谁就没有饭
吃!”“他率先俯下身子挥起扫帚开始扫雪,一边扫一边给孩子们讲新奇的故事。”可知②③段主要讲述
李大钊在冬天的大雪天气中让孩子们去扫雪,并教育他们要学会劳动,从小养成吃苦习惯。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②段中“将来谁也不能当寄生虫,谁要是不劳动,谁就没有饭吃!”“他率先俯下身子挥起扫帚开
始扫雪”可知孩子们“越扫越带劲”是从父亲的言行中受到了鼓舞。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批注指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作用是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可以从对人物形象
的体会、对精彩描写的鉴赏、阅读中产生的思考或疑问、为进一步加深理解想要查阅的资料等入手。
从“面对反动政府的血腥镇压,李大钊不顾个人安危,指挥群众疏散。眼见有几个受伤的青年倒在了地
上,李大钊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用一双有力的大手把他们搀扶起来。他环视四周,沉稳地组织其他人
掩护伤员撤离。”可以看出李大钊的沉着冷静,不顾个人安危也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从“随后,李大钊组织召开北京党组织的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新的战斗计划……”产生疑问,李大钊新的
战斗计划会如何。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从“面对反动政府的血腥镇压,李大钊不顾个人安危,指挥群众疏散。眼见有几个受伤的青年倒在了地
上,李大钊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用一双有力的大手把他们搀扶起来。他环视四周,沉稳地组织其他人
掩护伤员撤离”“李大钊组织召开北京党组织的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新的战斗计划……”展现李大钊饱满
的革命情怀,忠于革命、沉着冷静、舍己为人。
从“孩子应当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身体经常活动,也会增强抵抗力,老在家
里不动弹,就更怕冷了”“夏天的晚上,李大钊常把孩子们喊进书房,教他们唱《国际歌》,并讲解歌词
的意义。”展现李大钊为人慈祥,对待孩子们他关心呵护,非常有耐心,循循善诱。
【小问5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段落作用。
文章首尾呼应,都提到了“李大钊的半身铜像”,一能使结构更加完整和严谨;二能使含义更加深刻,使
情感更加强烈,使主题更加突出,从而加深读者印象,引起读者共鸣,提高表达效果。
选择不恰当的,故选D。
【小问6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的理解。
仔细观察雕像图片,做到关注人物描写、关键事件。当看到李大钊宽大的肩膀时,想到文章第⑧自然段李
大钊“铁肩担道义”,展开想象,心中仿佛能想到李大钊组织掩护伤员撤离的英勇无畏。
当看到李大钊坚定的目光时候,想到第②自然段教育孩子扫雪,第④自然段中教孩子们唱《国际歌》,第
⑥自然段中参与组织反对八国通牒的国民大会游行,能想到李大钊的爱国热情、革命理想。
【小问7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描写方法。
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五种,即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
态描写,即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进行描写。
情境1中可以描写老师认真的神情和动作,同学学习时候的认真的神态。情境2中可抓住他的外貌进行描
写,还可以着重描写他主动热情地帮助别人的动作和神态。
情境1:阳光斜洒在教室的一角,老师弯腰伏案,手指轻轻滑过书页上的难题,耐心地解释着每一个步
骤。她的声音温和而坚定,如同春风拂过心田。同学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眼中闪烁着领悟的光芒。老师
的嘴角微微上扬,那是对知识传承的欣慰微笑,也是对学生进步的力量无声赞许。
情境2:人群熙攘的街头,他像一阵暖风穿梭其间。看到老人提着重物步履蹒跚,他快步上前,微笑着伸
出援手,“我来帮您吧。"他的话语简单而真诚,动作利落又不失温柔。老人的脸上绽放出感激的笑容,
而他只是轻轻点头,转身又投入了下一次的助人之举,留下一串温暖的足迹。
13.同学们准备围绕北京中轴线制作展板,下面是他们查阅相关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一]
北京中轴线北端为北京鼓楼、钟楼。南端为永定门。纵贯北京老城。全长7.8公里,是由一系列古代
皇家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和居中历史道路、现代化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共同构成的城市历史建筑群。
为了加强对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并为申遗工作提供法制保障,《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22年
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明确,中轴线的具体遗产点位包括北京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太庙、天
安门广场建筑群筑等,还包括中轴线居中对称格局下形成的历史城廓、历史街巷、城市标志物、景观视廓、
历史河湖水系、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资源。
(选自《北京日报》)
[材料二]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保存最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集中展现了13世纪至今中华文明在
城市规划建设上的伟大创造与杰出才能。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这样描述北京中轴线:“全世界最长,也最
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
北京中轴线,彰显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例如,北京钟鼓楼里设有计时仪器、定更之鼓、报时之钟,
凭借其高大的建筑形体和特殊的扩音构造,向当时的人们推送时间,充分展现了古人的智慧。
北京中轴线见证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鹿续不绝的发展;也见证了大国首都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风
貌。在修缮、疏解、更新中。北京中轴线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与历史一同“成长”,前门大街推动传统老字
号商业升级,突出字老字号“氛围感”和“体验感”:四联美发博物馆、盛锡福帽子博物馆等提供沉浸式消
费体验,让游客在新体验中感受老字号的情怀。
[材料三]
时间景观()
2019年故宫首次面对公众开放夜场.
恢女“一岗三分地”的种植.参观者特别是中小学生,
年先农朱
2019可以看到水稻、家(shu)子、谷子、麻梁、大豆田7维物.
名为“时间的故事”数字互动体的限,让这鄢物完成
2022年被楼修耳(ql)的“时间建筑”.以更加亲民的面孔走遗现代化
的北京.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周末,妈妈带滑豆豆在北京中轴线上参观、游玩。午饭时间到了,妈妈特意给豆豆点了一道京味美食烤
鸭。
豆豆好奇地问:“妈妈,吃完烤鸭,咱们还去哪里呀?”妈妈笑了笑说:”在北京中轴线上,聚集着不
少中华老字号。内联升鞋店、吴裕泰茶庄、六必居酱园……这些老字号都是历史悠久的老店,咱们可以去好
好逛一逛。”
正说着,烤鸭端上来了。“好香的味道!”豆豆凑上去闻了闻,情不自禁地夸赞起来。
“豆豆,慢慢吃,一会儿咱们还可以去参观博物馆。行走在中轴线上,到不同类型的博物馆里参观体验,
见是别有一番呼通。”
(1)根据材料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X”
①《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22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②[材料一]主要介绍了北京中轴线申遗的目的和申遗工作的进展。
③[材料一]和[材料二]都采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2)[材料二]中引用了建筑学家梁思成对北京中轴线的描述,联系上下文体会引用的好处,选出表述不
准确的一项
A.引用建筑领域专家的相关表述,可以增强说服力。
B.引用的内容与前文的介绍相呼应,增强了表现力。
C.引用的话详细介绍了中轴线的景观,很有想象力。
D.引用的这段描述饱含赞美热爱之情,增强感染力。
(3)[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选出对其作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A,以钟鼓楼为例展示古人的智慧才干,真实可信,更具说服力。
B.列举鼓接里的仪器,生动形象地介绍古人是如何计算时间的。
C.以鼓接为例,印证中轴线建筑的对称、有序,表达准确严谨。
(4)根据[材料三]表格中第三列的内容,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最适合填在第一行括号里的一项
A.命名原因
B.历史背景
C.亲民新体验
D.现代新技术
(5)联系上下文,分别写出[材料四]中“味道”一词的意思:
第一处:_____________
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学们想在展板中介绍“中轴线上的老字号”,可以重点参考哪些材料,选择正确的一项
A.[材料一]和[材料二]
B.[材料二]和[材料三]
C.[材料一]和[材料四]
D.[材料二]和[材料四]
(7)同学们围绕“北京中轴线正在焕发新活力”在展板上设计了一个专栏,正在就备选素材进行讨论。
请你从以下备选素材中推荐一个案材,完成推荐表。
观点素材(填写序号)结合推荐的案材简述推荐理由
北京中轴线正在焕发新活力
备选素材:
A.鼓楼增设数字互动体验展;B.先农坛恢复“一亩三分地”的种植;C.推动传统老字号升级
(8)展板最后个版块为“我为北京中轴线申遗送祝福”,每个同学都要在展板上留言。把你的祝福语写
在下面的横线上。
祝福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J②.X③.X(2)C(3)A(4)C
(5)①.烤鸭的美味味道。②.到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参观体验所得到的感受和印象。(6)D
(7)①.B②.先农坛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文化遗产,通过恢复“一亩三分地”的种植和相关活动,
重现了清朝皇帝每年春节时的祭祀活动,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了游客和市民的参观和关
注,为北京中轴线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文化内涵。
(8)祝愿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希望这条历史悠久的道路能够更好地发挥文化遗产的作用,让世界更多地
了解中国的悠久文化和历史。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结合材料一可知,《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22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故此项判断为正确。
材料一主要介绍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并没有申遗的目的和申遗工作的进展。故此项判断
为错误。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材料二没有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故此项判断为错误。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
引用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描述北京中轴线的话是为了说明北京中轴线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城市中轴线
之一,并非详细详细介绍了中轴线的景观,而是对中轴线的长度和伟大进行了总体描述。
故选Co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
结合上文“北京中轴线,彰显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可知,钟鼓楼的例子是为了展示了古人的
智慧和才干,增强了说明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故选Ao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的拟写。
结合材料三中“首次面对公众开放夜场"、"恢复'一亩三分地’的种植"和“名为'时间的故事'数字
互动体验展”都属于“亲民新体验”。
故选Co
【小问5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含义。
本题要求联系上下文,分别写出材料四中“味道”一词的意思。
第一处:正说着,烤鸭端上来了。“好香的味道!”豆豆凑上去闻了闻,情不自禁地夸赞起来。可知,味
道指的是烤鸭散发出的食物香气。
第二处:“行走在中轴线上,到不同类型的博物馆里参观体验,见是别有一番味道。”可知,味道指的是
在北京中轴线,不同类型博物馆所具有的独特的风格或氛围。
【小问6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
材料二提到北京中轴线的老字号以及它们的历史和现状,材料四描述了豆豆和妈妈参观老字号的经历,提
供了相关信息。
故选Do
【小问7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本题要求围绕“北京中轴线正在焕发新活力”,从鼓楼增设数字互动体验展、先农坛恢复“一亩三分地”
的种植、推动传统老字号升级中任选一个作为素材,并结合素材简述推荐理由。
例如:推动传统老字号升级,这一素材展示了北京中轴线如何通过升级老字号商业来焕发新活力,使其在
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符合“焕发新活力”的主题。
【小问8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和发展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通过《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保护条例》的实施,明确了中轴线的具体遗产点位,包括各种古代皇家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历史道路、
现代化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等。其次,通过修缮、疏解、更新等方式,北京中轴线正以全新的姿态与历史
一同“成长”。结合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创作一条包含对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的赞美和对未来发展的美好
祝愿的祝福语。以下是一条可能的祝福语:
例如:愿北京中轴线这条历史文化的长廊,永葆魅力,光辉永驻,顺利申遗成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璀
璨明珠。
14.从下面内容中选择一个,按要求完成习作。
内容一:在参加“奋斗中铭记历史,奋进中开拓未来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收获颇丰:或增长了知识、
学会了本领,或收获了友谊、懂得了道理”。回顾难忘的小学生活,你一定也有很多收获。选择一个你印象
深刻的内容,写一篇习作的自拟。
内容二:每个人都对自己拥有美好的期待,长大后的你会是怎样的?以《做未来的自己》为题写一写。
【答案】例文:
难忘的学校生活
岁月像湍湍激流,不断冲刷我的记忆,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许多事情已经模糊,但在我心灵深处,有一件
事,一直令我难忘。
记得那是去年的秋天,老师为了让我们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我们的观察力,组织了一场拔河比赛。
老师把我们分为两个队,一个是猛虎队,另一个是雄鹰队。我被分到了雄鹰队。两队实力相当,互不相让,
同学们一个个英姿飒爽、昂首挺胸,一场针锋相对的比赛即将展开了。随着老师的哨声,比赛开始了。双方
队员握紧绳子,他们一个个脚蹬着地,身体向后倾,拼命向自己的方向拽绳子。绳中间的红绸带一会儿移向
猛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劳务派遣合同范本
- 买卖借款合同范例
- 2025年背枪带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兼职快递合同范本
- 安达市水果种植收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生物制药研发股份认购合同
- 医疗物资采购合同范本
- 企业劳动专用合同
- 分期借贷合同范例
- 借用店铺合同范本
- 维克多高中英语3500词汇
- 【课件】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课件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 GB/T 6417.1-2005金属熔化焊接头缺欠分类及说明
- 科创板知识测评20个题目的答案
- 2023年湖北成人学位英语考试真题及答案
- 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黄相怀)课件
- NY∕T 4001-2021 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版)》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论
- 汉声数学图画电子版4册含妈妈手册文本不加密可版本-29.统计2500g早教
- 中国监察制度史
- 搬家公司简介(15个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