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件-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1_第1页
第27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件-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1_第2页
第27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件-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1_第3页
第27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件-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1_第4页
第27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件-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前三分钟1、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分角度:政治、经济、军事、外交)2、人民政权得到一定巩固后,1953年中共是如何做的?第27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与文革时期(1956—1976)教学目标:(1)通过时空体系构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2)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历程中的得与失(3)通过表格归纳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体会其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4)通过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预习检测)依据教材梳理1956—1976年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事件。《论十大关系》和“双百”方针中共八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八字方针”七千人大会“四个现代化”的提出文化大革命文革期间的两次调整十一届三中全会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三年恢复时期巩固政权一五计划制度建设4.25《论十大关系》1956年任务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毛泽东文集》第7卷(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七党和非党的关系

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九是非关系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经济关系方面政治关系方面对外关系方面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三个方面都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要给生产单位一定的独立性和权益,要关心群众生活,特别要使工人、农民在增产的基础上增加收入。链接高考:(2023·山东高考·8)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时指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各个生产单位部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毛泽东强调的是A.适当提高工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权B.适度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C.平衡工商企业改造中的公私关系D.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4.25《论十大关系》1956年4.28“双百方针”任务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发言时说:

“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

双百方针成为我国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指导方针。

郭沫若范文澜话剧《茶馆》话剧《蔡文姬》(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4.25《论十大关系》1956年4.28“双百方针”任务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9.中共八大的召开(3)评价: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内容:分析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确立主要任务: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1)背景:

吸取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

总结和借鉴“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材料一1956年4—5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材料二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材料三(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

依据材料概括中共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1)背景:

吸取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

总结和借鉴“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任务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1957年2月,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两类矛盾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用民主的、教育的的方法去解决开展整风运动(1957--1958)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发动进攻,所以进行反右派斗争。反右运动扩大化(1957-1958)夸大了阶级斗争,动摇了八大路线,挫伤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在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东方农业大国,在既没有先例又没有足够准备的条件下,在异常复杂的内外环境中,要独立地探索一条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事业。许多在事后看起来十分明白的事情,当时却未必能看得清楚。在大胆地摸索前进的过程中,既出现正确的或者比较正确的主张,又出现错误的主张,并且相互渗透和交织看,是并不奇怪的。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下册)》

(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任务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1958年三面红旗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二五”计划期间经济发展根据史料概括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任务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探究活动:互相交流、全班分享材料一:“三面红旗”,是指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高举“三面红旗”的时代已经过去50多年了。回过头来看,“三面红旗”的提出与实施,反映出一个盲目冒进的问题:总路线是在经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上的盲目冒进;“大跃进”表现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盲目冒进;人民公社化则是反映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方面的盲目冒进。(1)“三面红旗”是20世纪50时代中国共产党“左”倾错误的重要体现。根据材料一,指出“左”倾错误在经济建设上的特点,分析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该从“三面红旗”中吸取哪些教训?特点:盲目冒进。(2分)教训: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据国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②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③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④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等。(任答3点6分)失误总路线大跃进(生产力)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关系)特点多快好省大办工业、大办农业一大二公危害左倾冒进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损害农民积极性遇见问题,解决问题!1961年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4年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1962年召开了七千人大会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充实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及劳动生产率。1962年七千人大会期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人在一起结果: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但左倾错误思想并没有得到根本纠正。1961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1960年底城镇人口1.29亿的基数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到1961年底,全国减少城镇人口1300万,其中,精简职工950万人。该政策的实施是贯彻当时党路线方针的体现

B.延续了“左”倾错误的思想C.加剧当时中国面临的经济困难

D.有利于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任务二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即使在1966-1976年,我们经历了一场十年的错误实践——文化大革命,但是通过党和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了各种困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要成果。工业科技国防农业教育医卫精神面貌外交方面①基础建设: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②三线建设增强了国防力量,改善了工业布局。两弹一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国防现代化。①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迎来了新中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②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③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兴修水利、农田建设、培育良种、提倡科学种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铁人王进喜、好干部焦裕禄、好战士雷锋、科学家钱学森任务二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探究活动1:互相交流、全班分享三线建设材料二:1964年6—8月,毛泽东提出建设西部后方的主张: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8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等人向中共中央提出报告,建议一切新的建设项目,不在第一线建设;要把能搬的一线重要企业、科研机构、学校一部分迁移到三线、二线;今后一切新建项目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

——摘编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决策文献选载》材料三:到20世纪70年代末,三线地区的工业总产值由258亿元增加到1270亿元。建成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陕西航空等一批现代化生产和科研基地,成昆、湘黔等重要铁路,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德阳重型机器厂等工业基地以及攀枝花、十堰等新兴工业城市。

——摘编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决策文献选载》(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三线建设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三线建设的意义。(4分)

背景:①美国对华采取遏制政策,越南战争逐步升级;

②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在中国北方边境增设重兵;

③国防安全面临威胁;

④工业与科研力量比较集中,不利于备战。(任答3点6分)意义:①提高了国家的国防能力;

②改善我国国民经济布局;

③推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任答2点4分)任务二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探究活动2:互相交流、全班分享

中美关系改善材料四:……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中美《联合公报》(1972年)材料五: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增长,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并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严重威胁中国安全;长期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朝鲜战争停战后,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分裂中国的阴谋。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四,指出中美关系的焦点及美国的承诺。(6分)

(2)根据材料五,概括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8分)

焦点:台湾问题。承诺:一个中国;从台湾撤军。原因:美苏全球争霸中,美国处守势;美国深陷越战泥潭;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中国应对来自苏联威胁的需要;

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每点2分,任答4点得8分。)任务二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思考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及意义这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年代,一个奋发图强的年代,一个理想闪光的年代,一个意气风发的年代,一个欣欣向荣的年代!◎“铁人”王进喜◎“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地质之光”李四光◎“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培育了“铁人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这种在与自然灾害和物质匮乏斗争中形成的鲜明的时代精神,直到今天仍然鼓舞着人们奋勇前行。总结

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典例研析】(2024·甘肃高考·9)1959年,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夺冠,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自1961年起,中国队连续在三届世乒赛中战绩辉煌,宣告世界乒坛“中国时代”的到来;70年代初,“乒乓外交”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综上可知,这一时期我国乒乓球运动()A.掀起全球乒乓球热潮

B.实现了体育强国梦想C.兼具媒介和政治属性

D.已成为民族文化象征【答案】C据材料可知,中国世乒赛夺冠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且中国队在乒乓赛中的优秀战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70年代,“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关系僵局,乒乓球成为中美关系改善的重要媒介,由此可见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兼具媒介和政治属性【典例研析】(2024·安徽高考·8)图1所示为1956年4月上海市寿成区人民政府签发的恢复结婚证,印有“互爱互敬和睦团结,同心协力劳动生产”字样。这可用以说明()A.人民政府倡导新风尚

B.传统婚姻制度亟待改变C.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

D.经济互助稳定婚姻关系【答案】A【解析】据材料“人民政府签发的恢复结婚证”“互爱互敬和睦团结,同心协力劳动生产”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人民政府倡导婚姻新风尚的举措,【典例研析】(2023·江苏高考·10)1956—1957年,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译著中,以社会主义国家的著作为主,但资本主义国家的著作数量增长很快。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专家的人数和比重从1961年起逐渐增加,至1966年,日本和法国的专家人数居在华外国专家前两位。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三线建设缺乏专业人才

B.科技交流摆脱冷战影响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D.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