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空坐标课程标准1.了解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2.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15、16世纪17、18世纪1765年19世纪中期1866年20世纪初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历史概念世界市场: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狭义的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相互间通过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关系建立起来的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广义的世界市场则表示发展为世界规模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整体或总体。世界市场促进商业贸易,商业贸易巩固、扩大世界市场。它发端于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一、世界市场的形成思考:古代东西方商业贸易主要是间接贸易,这种贸易方式有何问题?问题:贸易可能中断;中间商多,利润低。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路线一:从中亚由陆路沿里海、黑海到小亚;路线二:先由海路至波斯湾,后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东岸的叙利亚一带;路线三:先由海路至红海,然后再由陆路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注意:红海以东是由阿拉伯商人掌握;地中海一带为意大利商人所垄断。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一)形成的过程时间重大事件主要途径发展15世纪末至16世纪17世纪至18世纪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殖民扩张殖民扩张争夺霸权商品输出掠夺原料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雏形出现);欧洲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越来越来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绝大多数亚非拉被卷入资义经济体系,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结合教材知识完成下列表格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一)形成的过程【知识回顾】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经济侵略方式时期本质表现目的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控制殖民地的市场控制殖民地的经济命脉开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开银行、办工厂、修铁路、开矿、贷款都是列强经济侵略掠夺财富的手段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二)形成的原因材料1: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材料2:西班牙人劫掠阿兹特克帝国,劫掠印加帝国,劫掠特们所侵略的其他国家,这是最直接的攫取财富的手段……材料3:工业革命后,工厂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工厂所需的原料也需从世界各地获取,资产阶级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推销工业产品,收购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材料4: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

——摘编自杰克逊·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史》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二)形成的原因1.根本推动力:资本主义开放性和扩张性;2.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3.助推剂:两次工业革命;4.技术条件: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三)形成的特点1.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2.开放性、扩张性:资产阶级极力向外扩张,国际分工发展,垄断企业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3.不平等性:资本主义国家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4.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客观上促进人类的社会进步;5.欧美主导:以欧美工业国家为中心。一、世界市场的形成(四)形成的影响材料:世界市场形成的每一个阶段都跟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2.对欧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市场,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欧美的全球中心地位奠定了经济基础;1.对世界: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相互联系,随着全球贸易的扩张,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开启;3.对殖民地:①导致亚非拉的贫穷落后,加剧了东西方的差距,使得近代东方从属于西方;②客观上接受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加速了落后地区的现代化过程,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知识回顾】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有哪些?材料: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荷兰商人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并先后创建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荷兰人发展出近代的信贷、金融、簿记体系,把阿姆斯特丹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摘编自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及罗翠芳《荷兰商人资本谈微》

贸易中心转移;世界贸易格局的演变;商品流通的种类和数量增多;商业贸易范围扩大;出现了新的商业经营方式。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一)贸易中心的转移1.欧洲贸易中心的改变: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②里斯本(葡)、塞维尔(西)、安特卫普(比)、阿姆斯特丹(荷)、伦敦(英)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中心。①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下降;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一)贸易中心的转移2.新的亚洲贸易中心的形成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南亚、东南亚、东亚,建立殖民地或定居点,在东亚海域展开了激烈的商业竞争。3.新的贸易航线、枢纽的形成葡萄牙殖民者经营从印度经澳门至日本的三角贸易。西班牙殖民者开辟了从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果阿、澳门、长崎、马尼拉等地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材料:但实际上,想要将商船送到东印度,就必须克服诸多困难。首先,需要能经受远洋航行的坚固船只,不管是自己建造还是购买或租赁,然后还必须得进行舾装。出于安全考虑,前往东印度的航海至少需要三到四艘船一起行动。为了和东方进行商品交换,好要准备大量白银。另外,还需要雇用相当数量的以船长为首的船员、水手、医生人员,必须为他们提前发放酬劳。这一切,自然需要庞大的资金。加上往返东印度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投资在此期间是无法回收的……

——羽田正:《东印度公司与亚洲之海》思考:欧洲与东方的贸易存在哪些阻碍?这一问题如何解决?成本高、风险大,资金周转时间长,有能力有意愿参与的人少。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1)商品交易所1.近代西方①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比利时)开业;②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伦敦皇家交易所◎安特卫普商品交易所◎中世纪欧洲集市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1.近代西方(2)创立银行①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商人创立了银行;②1694年,经英王特许,英格兰银行创立。职能:为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提供资金和信用◎威尼斯银行◎英格兰银行特权:地位:

在接受政府存款、向政府提供贷款以及发行银行券等方面有一定特权;

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银行。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1.近代西方(3)证券交易所:17世纪后,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4)百货公司:(5)有限责任公司:1892年,德国出现有限责任公司,各国相继采用。◎伦敦证券交易所◎世界上首家百货公司,于1852年在巴黎开业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1.近代西方(6)股份制贸易公司:目的:代表:性质:特点: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葡萄牙东印度公司有效垄断对外贸易;②法、荷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美洲、加勒比海);①英、荷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印度、东南亚);①享有国家给予的经济、政治、军事特权;②垄断对外贸易;③殖民扩张。(根据教材史料阅读与历史纵横概括)具有部分国家职能、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对外贸易的商业公司;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1.近代西方①对世界:②对欧洲:③对殖民地:(6)股份制贸易公司: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和金融业的创新;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殖民掠夺,也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思考: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英国解散东印度公司的原因影响:材料:19世纪初,英国很多棉纺织品都是来自印度,垄断的东印度公司成了英国国内大多数利益者的绊脚石。1858年,英国政府通过《印度统治法》,取缔了东印度公司,英国政府开始直接统治印度。250多年历史的东印度公司终于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①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主义思想盛行。②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不利于英国对外商品倾销和掠夺原料。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2.近代中国(1)背景: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入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2)表现:银行②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中国通商银行;①1865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盛宣怀股票①1872年开业的轮船招商局发行的股票;②1876年开始筹办的开平矿务局发行的股票;证券机构①1882年上海平准股票公司;大型百货①1900年香港先施百货公司;◎中国通商银行◎轮船招商局股票积极:

①有利于近代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加速自然经济解体;

②有利于抵制列强侵略;

③有利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④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3)影响:局限:

①起步晚;

②发展不独立(官僚干预、外资干预)由官僚主导到官商合作;

③具有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特征。材料:中国的证券交易始于19世纪后半期的上海,1882年上海平准股票公司成立,开证券公开交易之先河,中国早期的证券市场很不规范,且带有明显的殖民地色彩。晚清时期,引进西方近代股份制,其直接目的就是让官督商办企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首次引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三)商品种类和数量增多①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②来自东方的香料大量涌入欧洲等地。◎新航路开辟后亚欧非美之间的贸易1.欧洲商品市场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D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三)商品种类和数量增多18世纪后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后来,美国等国也开始向中国贩卖鸦片2.奴隶贸易非洲黑人奴隶成为贸易商品,16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支配了早期的奴隶贸易,英国后来居上。3.鸦片贸易◎黑奴贸易◎英国东印度公司鸦片仓库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四)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16世纪17世纪17世纪中期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称霸世界“海上

马车夫”荷兰英国击败荷兰进一步确立海上霸权英国击败法国“日不落帝国”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多中心新格局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年份国家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