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1页
【历史】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2页
【历史】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3页
【历史】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4页
【历史】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中国历史朝代速记口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朝代更替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我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其中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东周前期——春秋后期——战国时间公元前770年建立者周平王都城洛邑一、王室衰微这一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和变化的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逐渐遭到破坏,后人称之为“礼崩乐坏”。(分封制、礼乐制)“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候出。”

春秋时期

【合作探究】春秋时期王室衰微有何表现?西周分封制层层分封土地和人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向周王进献贡赋春秋王室衰微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没权)周王室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没地)诸侯国各自为政(没臣)不再定期朝觐天子和向周王室缴纳贡赋(没钱)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继位的周恒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此事说明东周初年A.周天子在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B.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C.周天子已不能对各诸候国发号施令D.诸侯国对周天子已不存在纳贡义务A周王室地位不断下降,大诸候国势力雄厚,拥有强大的影响。一、王室衰微

春秋时期郑国九鼎八簋按照周礼规定,诸候最多只能使用七鼎六簋。郑国国君使用九鼎八簋,是僭越礼制的行为。材料一“天子适诸候,日巡狩;巡将者,巡所守也。诸候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西周初年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材料二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仅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周王的权威明显削弱材料研读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候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材料中的“方伯"指一方诸候之长。想一想:从我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之后,整个政治格局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周天子已失去对国家的实际统治权,大国诸侯操纵政治,竞相角逐,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王室衰微因果关系诸侯争霸二、诸侯争霸战争目的:争夺霸主地位1.齐桓公2.晋文公3.秦穆公4.楚庄王5.吴国6.越国口号:尊王攘夷尊王:表面上尊重周天子,利用天子的影响号令诸侯。攘夷:低于周边少数民族的侵扰思考:周王室已经衰微了,为什么当时那些霸主要以"尊王"为口号,作为争霸行为的旗帜?结合材料和课本P30相关史事,分析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的原因。材料一春秋争霸形势图材料二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以此为王者之事也。——《公羊传•僖公四年》1.地理位置优越;2.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3.齐桓公重用管仲。材料三子日:“桓公九合诸候,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齐桓公相关典故:尊王攘夷老马识途晋文公相关典故:退避三舍城濮之战楚庄王相关典故:一鸣惊人问鼎中原越王相关典故:卧薪尝胆【合作探究】在评价诸侯争霸时,有人说:“春秋无义战”,即春秋时期没有正义的战争,因为残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有人说,春秋时期的战争,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你如何看待这一时期的战争呢?学法指导——评价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方法:①要一分为二,辦证、客观评价;②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评价。材料一积极影响:(1)有利于国家的局部统一[合作探究]你如何看待春秋时期的战争呢?积极影响(1)有利于国家的局部统一材料二诸侯国在争霸的过程中不断地扩展自己的辖地,吞灭了周国的戎狄部族。这些地区的戎夷部族,迅速与华夏文化融合,成为华夏族的一员,对华夏文明的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简明春秋史》积极影响(2)为民族交融创造了契机。材料三,据《春秋》记载,242年间,列国进行的战争共483次。这些军事行动和朝聘盟会实际上是大国对小国的掠夺。此外,小国人民还得为大国统治者服兵役和劳役。——《中国古代史(上)》消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灾难。三、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农、手工、商业)1.农业:耕作方式改进——牛耕(春秋后期出现)材料一:孔子弟子冉耕,别号伯牛;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名子耕。材料二:宗庙之酒(作祭品用的牛)为畎亩(田间,田地)之勤。——《国语•晋语》三、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农、手工、商业)1.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铁制农具(春秋后期出现)春秋时期的铁农具,大多数是在木器上套一层铁质的锋刃[探究]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有何意义?生产工具的演变(以耜为例)(1)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粮食产量有了明显增长,人口也不断增多;(2)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三、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农、手工、商业)2.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分工更加细致,铸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和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三、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农、手工、商业)3.商业: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各诸侯国统治者对经济活动提供一定的鼓励和保护,金属货币在当时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本课小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