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北京市延庆区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详解)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9/1A/wKhkGWcIQvWACyyHAAGs5OVOZSE518.jpg)
![2023-2024学年北京市延庆区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详解)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9/1A/wKhkGWcIQvWACyyHAAGs5OVOZSE5182.jpg)
![2023-2024学年北京市延庆区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详解)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9/1A/wKhkGWcIQvWACyyHAAGs5OVOZSE5183.jpg)
![2023-2024学年北京市延庆区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详解)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9/1A/wKhkGWcIQvWACyyHAAGs5OVOZSE5184.jpg)
![2023-2024学年北京市延庆区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详解)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9/1A/wKhkGWcIQvWACyyHAAGs5OVOZSE51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
化学试卷
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
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Na23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溶液因盐类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A.CH3cOOH溶液B.A1CL溶液
C.NaHSO4溶液D.NaHCC)3溶液
2.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
A.IpB.2dC.3fD.4s
3.下列物质用途或事实与盐类的水解无关的是
A.用FeCh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
B.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用于泡沫灭火器
C.明矶[化学式为KAl(SC)4)2121120]可用作净水剂
D.由FeCL6H2。制取无水FeCL固体时,需在HC1气流中蒸发
4.锌铜原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丽的是
(含KCI饱和溶液的琼胶)
A.锌是负极,铜是正极
B.电子从铜片经电流表流向锌片
C.盐桥是离子导体,形成闭合回路
D.铜片上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
5.2022年3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天宫课堂”授课活动。王亚平将小苏打和醋酸混合,得到过
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液体球”,结晶后得到了热的“冰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醋酸钠是弱电解质
B.常温下,醋酸钠溶液的pH>7
C.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结晶形成热“冰球”的过程属于放热过程
D.向过饱和醋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可以促进醋酸钠晶体析出
6.下图所示装置的烧杯中均盛有O.lmoLI^H2sO4溶液,其中铁片最易被腐蚀的是
7.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化学用语书写不正卿的是
A.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2e-=Cu
B.用Na2cO3溶液清洗油污的原因:2H2O+CO|.H2CO3+2OH-
C.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CaSO4(s)+CO1-(aq)CaCO3(s)+SO^(aq)
+
D.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水的pH<7:H20,H+OHAH>0
8.下列图示或化学用语表示不氐确的是
H:C1:
3s3p
B.基态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
A.HC1的电子式
式
力Z、
C.Px轨道的电子云轮廓
D.C「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图
A.AB.BC.CD.D
9.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叙述中,不乏俄的是
A.电负性:Br<Cl<FB.原子半径:C1<S<P
C.第一电离能:P<S<C1D.金属性:Li<Na<K
10.用如下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空气
铁粉+炭粉一段时间后,试管发热,
+NaCl溶液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水一^
A.铁发生的电极反应:Fe-3e-=Fe3+
B.炭粉的存在对铁腐蚀的速率无影响
C.导管口产生气泡证明铁发生了析氢腐蚀
D.试管恢复至室温后,导管末端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11.已知反应:①CH/g)+2C12(g)=CH2cL(g)+2HCl(g)叫<0
②CH4(g)+4Cl2(g)=CCl4(g)+4HCl(g)AH2
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C-HCl-ClH-ClC-Cl
键能/(kJ-mo]T)abc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AHj=2(c+<7-a-/?)kJ-mol1
C.CH2Cl2(g)+2Cl2(g)=CCl4(g)+2HCl(g)M=△4-AH1
D.AHj=2AH2
12.ImLO.lmol-r'FeC^溶液与3mL0.1mol-V'KI溶液发生反应:
3+2+
2Fe(aq)+21(aq).2Fe(aq)+12(aq),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亚做的是
c2(Fe2+)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c2(Fe3+)xc2(r)
B.在上述溶液中加入Fes。,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C.在上述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呈红色,表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
D.在上述溶液中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产生黄色沉淀,说明Ksp[Agl]<Ksp[AgCl]
13.室温时,向20mL的HA酸中滴加O.lmolLiNaOH溶液,其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
做的是
pH4
10-/
8-卜
L.▲..,▲一.▲一,4.,A,.
0102030
加入、涪演仇和,ml
A.HA是弱酸
B.a点,溶液中微粒浓度:c(A)>c(Na+)>c(HA)
C.a点H2O的电离程度大于b点
D.滴加NaOH溶液至pH=7时,溶液中4A」)=c(Na+)
14.锂电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图装置,放电时可将Li、CO2转化为Li2c。3和C,充电时选用合适催化剂
使Li2cO3转化为Li、CO2和。2。下列有关叙述不亚做的是
电极X电极丫
-I-,充电
r—出气
C、Li2cCh
1—放电
j—进气
聚合物电
解质膜
A.放电时,Li+向电极丫方向移动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co2+4Li++4e-=2Li2CC)3+C
C.充电时,电极丫应与外接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Li2cO3—4e-=3CC)2T+4Li+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15.锂(Li)元素常用于电池制造业。
I.对锂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研究
(1)基态L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其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填“s”“d”“ds”或
“P”)区。
(2)基态Li原子的电子发生跃迁形成激发态Li原子时,(填“吸收”或“释放”)能量。
(3)下图为元素(部分)的第一电离能(6)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原子序数
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A(Li)>人(Na)的原因:
II.钻酸锂(LiCo。2)电池和磷酸铁锂(LiFeP。,)电池是两种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对其组成元素结构及性质的
研究
(4)基态0原子中有个未成对电子,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的符号是。
(5)Li、0、P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
(6)Co3+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与(填“Fe”“Fe2+'或“Fe3+”)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
布。
16.己知:25℃时,CH3coOH和NH3・H2。的电离平衡常数近似相等。
(1)关于0.1mol・L-iCH3co0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25℃时,测得0.1mol・L-iCH3coOH溶液的pH=3,则由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为mol-L^o
②CH3coONa溶液显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o
(2)关于0.1mol・L-i氨水,回答下列问题。
①NH3・H2。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b==
②25℃时,O.lmobL-1氨水的pH=。
③25℃时,向10mLO.lmoM/i氨水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Cl)>c(NH4)>c(OH)>c(H+)
b.c(Cl)=c(NH4)+C(NH3«H2O)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浓度为0』5mol-LTi的盐酸标准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1)准确量取25.00mL待测液需要使用的仪器是25mL__________(选填酸式、碱式)滴定管。
(2)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为mL»
-0
(3)滴定过程中,左手轻轻旋动滴定管中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始终注视
(4)滴定时,若以酚酰为指示剂,滴定达到终点标志是
(5)滴定前读数及滴定后读数如下表所示。
0.15mol-K1盐酸体积(mL)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
滴定前读数滴定后读数
第一次25.000.7020.60
第二次25.004.0024.10
第三次25.001.1021.10
由实验数据可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6)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得的待测液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填字母)。
a.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
b.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储水
c.部分标准液滴出锥形瓶外
(7)利用(5)测定值计算,25.00mL待测液中加入mL盐酸标准液,充分反应后溶液pH变为13。
18.烧碱、氯气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习惯上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工业生产叫做氯碱工业,图(a)是离子交换膜法
电解饱和食盐水示意图。
fafb
图(a)
(1)氯气的逸出口是(填字母),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装置中的离子膜只允许Na+离子
通过,浓度较大的NaOH从□(填字母)流出。
(2)氯的许多化合物既是重要化工原料,又是高效、广谱的灭菌消毒剂。次氯酸为一元弱酸,具有漂白和杀菌作
用,向次氯酸的稀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请判断电离平衡移动的方向(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
"不移动")o
加入的物质
NaOHH2OH2SO4
次氯酸电离平衡移动的方向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3)次氯酸的电离程度大小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其电离平衡体系中各成分的组成分数b
,、c(X)
倒x)=---------------------?X为HC1O或CIO-]与pH的关系如图(b)所示。HC1O的电离常数Ka值为
L'7c(HC10)+c(C10J,
图(b)
(4)可以利用氯碱工业的副产物氢气设计成如图卜)所示的氢氧燃料电池,以实现物质的综合利用。写出该燃料
图⑹
负极:;正极:
19.常温下,某小组同学用如下装置探究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
实验传感器
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序号种类
电导率向蒸储水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少量
①
传感器蒸储水。
传感器二____
磁子三烝"水
向滴有酚酷溶液的蒸储水中加入Mg(OH)2粉末,隔一段时间
pH传
''二一;磁力
…।一上二4厂搅拌器②后,再向所得悬浊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一段时间后,仍存
感器
在Mg(OH)2粉末。
I.实验①测得电导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已知:i.在稀溶液中,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
(1)a点电导率不等于。的原因是o
(2)由图1可知,在Mg(OH)2悬浊液中再加入少量蒸储水的时刻为(填“b”“c”或“d”)点。
(3)分析电导率在de段逐渐上升的原因:d时刻,e[Mg(OH)2]--------(填或“=")
7irsp[Mg(OH)2],导致(结合化学用语说明)。
II.实验②测得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2
1
0
9
8
7
6
5
4
z/s
图2
已知:ii.25℃,%[Mg(OH)2]=5.6xl()T2
iii.酚酸变色范围:
PH<8.28.2WpHW10>10
颜色无色淡粉色红色
(4)实验②过程中,溶液颜色变化为:先变红,=
(5)图2中DE段pH低于BC段pH的原因是。
(6)Mg(OH,常被用于水质改良剂,能够使水体pH约为9,进而抑制细菌的生长。25℃时,水体中
c(Mg2+)约为mol-171o
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
化学试卷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溶液因盐类的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A.CH3coOH溶液B.Al.溶液
C.NaHSO4溶液D.NaHCC)3溶液
【答案】B
【详解】A.CH3coOH溶液呈酸性是因为CH3coOH是弱酸,在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不是因为盐类的水解,A
项错误;
3++
B.A1CL溶液是强酸弱碱盐,A13+会发生水解:A1+3H2O/Al(OH)3+3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
呈酸性,B项正确;
C.NaHSCU溶液呈酸性是因为NaHSCU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产生大量氢离子,不是因为盐类的水解,C项错误;
D.NaHCCh是强碱弱酸盐,HCO;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呈碱性,D项错误;
答案选B。
2.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
A.IpB.2dC.3fD.4s
【答案】D
详解】根据第一电子层上只有Is,第二电子层只有2s、2p,第三电子层只有3s、3p、3d,第四电子层只有4s、
4p、4d、4f;
答案选D。
3.下列物质的用途或事实与盐类的水解无关的是
A.用FeJ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
B.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用于泡沫灭火器
C.明研[化学式为KAl(SC)4)2-12H2O]可用作净水剂
D.由FeCL6H2。制取无水Fed?固体时,需在HC1气流中蒸发
【答案】A
【详解】A.用FeCL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发生反应2Fe3++Cu=2Fe2++Cu2+,与水解无关,故A正确;
B.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用于泡沫灭火器是由于AF+与HCO3发生双水解反应
3+
A/+3HCO;=Al(OH)3+3CO2?,与水解有关,故B错误;
c.明帆(KA1(SC)4)2」2H2O)用于净水是由于AF+水解产生A1(OH)3胶体,使悬浊物沉降,可以净水,与水解有
关,故C错误;
+
D.Fe3+在水中会水解Fe3++3H2。Fe(0H)3+3H,加热会促进Fe3+的水解,故由Fe。-6凡0制取无水
FeC1固体时,需在HC1气流中蒸发,抑制Fe3+的水解,与水解有关,故D错误;
故选A。
4.锌铜原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氐确的是
(含KCI饱和溶液的球股)
A.锌是负极,铜是正极
B.电子从铜片经电流表流向锌片
C.盐桥是离子导体,形成闭合回路
D.铜片上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
【答案】B
【分析】该原电池中,Zn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Cu作正极,电极反应为:
Cu?++2e-=Cu,盐桥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详解】A.由分析可知,Zn电极作负极,Cu作正极,故A正确;
B.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Cu电极作正极,Zn电极作负极,则电子由锌片流向铜片,故B错误;
C.原电池中,盐桥中K+向正极移动,cr向负极移动,即盐桥是离子导体,故C正确;
D.该电池Cu作正极,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Cu2++2e=Cu,故D正确;
故选:B„
5.2022年3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天宫课堂”授课活动。王亚平将小苏打和醋酸混合,得到过
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液体球”,结晶后得到了热的“冰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醋酸钠是弱电解质
B.常温下,醋酸钠溶液的pH>7
C.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结晶形成热的“冰球”的过程属于放热过程
D.向过饱和醋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可以促进醋酸钠晶体析出
【答案】A
【详解】A.醋酸钠属于盐,在水中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A项错误;
B.常温下,醋酸钠中CH3coey+H2。CH3C00H+0H,故溶液呈碱性,pH>7,B项正确;
C.结晶后得到了热的“冰球”可知,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结晶过程属于放热过程,C项正确;
D.醋酸钠溶液已经处于过饱和状态,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会促进醋酸钠晶体析出,D项正确;
答案选A。
6.下图所示装置的烧杯中均盛有0.10101・17口2$。4溶液,其中铁片最易被腐蚀的是
【答案】D
【详解】金属腐蚀快慢顺序为电解池阳极〉原电池负极〉化学腐蚀〉原电池正极〉电解池阴极,A中Fe发生化学
腐蚀,B中Fe作阴极被保护,C中Fe作正极被保护,D中Fe作负极加速被腐蚀,故选D。
7.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碑的是
A.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2e=Cu
B.用NazCOs溶液清洗油污的原因:2H2O+CO|-H2CO3+2OH
C.用饱和Na2c。3溶液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C)4:CaSO4(s)+COf-(aq)-CaCO3(s)+SO;-(aq)
D.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水的pH<7:H2。.H++0HAH>0
【答案】B
【详解】A.电解精炼铜,纯铜作阴极的主要反应:Cu2++2e-=Cu>故A正确;
B.多元弱酸的酸根水解分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水解离子方程式:H20+C01-HC0;+0H,溶液显碱
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故B错误;
C.用饱和Na2c。3溶液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4发生沉淀转化,
CaSO4(s)+COj(叫).CaCO3(s)+SO^(aq),故C正确;
D.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升温促进水的电离,c(H+)增大,pH<7,故D正确;
故选B。
8.下列图示或化学用语表示不思理的是
H:C1:
3s3p
B.基态18Ar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
A.HC1的电子式
式
z
会、(+17)288
C.Px轨道的电子云轮廓
D.C「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图
A.AB.BC.CD.D
【答案】C
【详解】A.HC1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H:C1:,故A正确;
B.基态18Ar原子的价层电数为8,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故B正确;
3s3p
C.Px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为纺锤形,s轨道呈球形,故C错误;
D.C「核外18个电子,其离子结构示意图(1)288>故D正确;
故选C。
9.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叙述中,不E项的是
A.电负性:Br<Cl<FB.原子半径:C1<S<P
c第一电离能:p<s<ciD.金属性:Li<Na<K
【答案】C
【详解】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依次减小,故电负性:Br<Cl<F,故A正确;
B.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半径依次减小,故原子半径:C1<S<P,故B正确;
C.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P元素3P能级为半满结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与之相邻元
素,故第一电离能:S<P<C1,故c错误;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故金属性:Li<Na<K,故D正确;
故选Co
10.用如下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空气
铁粉+炭粉一段时间后,试管发热,
+NaCl溶液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水一^
A.铁发生的电极反应:Fe-3e-=Fe3+
B.炭粉的存在对铁腐蚀的速率无影响
C.导管口产生气泡证明铁发生了析氢腐蚀
D.试管恢复至室温后,导管末端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答案】D
【分析】铁粉、碳粉、氯化钠溶液和空气构成原电池,发生铁的吸氧腐蚀。
【详解】A.铁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A错误;
B.炭粉存在,构成原电池,加快铁腐蚀的速率,故B错误;
C.导管口产生气泡,是由于反应放热,不能证明铁发生了析氢腐蚀,故C错误;
D.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导管口产生气泡,试管恢复至室温后,导管末端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故
D正确;
故选:D。
11.已知反应:①CH4(g)+25(g)=CH2cU(g)+2HCl(g)AHx<0
②CH4(g)+4CU(g)=CCL(g)+4HCl(g)AH2
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C-HCl-ClH-ClC-Cl
键能abc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AHj=2(c+<7-a-/?)kJ-mol1
C.CH2C12(g)+2C12(g)=CC14(g)+2HC1(g)A^=AH2-AH1
D.NH\=2AH2
【答案】C
【详解】A.AH1<O,即AH1=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0,则①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
量,A错误;
B.AHi=反应物总键能-生应物总键能,即AHi=(4a+2b-2a-2d-2c)kJ-moH=2(a+b-c-d)kJ-moH,B错误;
C.由②-①式可得:CH2C12(g)+2Cl2(g)=CCl4(g)+2HCl(g),则由盖斯定律得:AH=AH2-AHI,C正确;
D.AHi=2(a+b-c-d)kJ-mol1,AH2=(4a+4b-4c-4d)kJ-mol-1=4(a+b-c-d)kJ-mol-1,则AH]=gAW,,D错误;
故选C。
12.ImLO.lmol-lr'FeCl3溶液与3mL0.Imol-IJ'KI溶液发生反应:
3+2+
2Fe(aq)+2r(aq).2Fe(aq)+I2(aq),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c2(Fe3+)xc2(F)
B.在上述溶液中加入FeSC>4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C.在上述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呈红色,表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
D.在上述溶液中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产生黄色沉淀,说明Ksp[Agl]<Ksp[AgCl]
【答案】A
【详解】A.平衡常数K等于生成物浓度幕积与反应物浓度幕积之比,反应
c2(Fe2+)xc(I)
2Fe3+(aq)+2r(aq).2Fe?+(aq)+I,(aq)的平衡常数K=、),故A错误;
c(FeIxc-II)
B.加入FeSCU固体,亚铁离子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B正确;
C.在上述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呈红色,则铁离子不能完全转化,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表明该反应存在限度,
故C正确;
D.反应达到平衡时c(cr)>c(r),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产生黄色Agl沉淀,则I-优先沉淀,说明Ksp[AgI]<
Ksp[AgCl],故D正确;
故选:Ao
13.室温时,向20mLO.lmolLi的HA酸中滴加(MmoLCNaOH溶液,其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
°'~io~_20~~30~~'_>
加入NaOH溶液体和ml
A.HA是弱酸
B.a点,溶液中微粒浓度:c(A-)>c(Na+)>c(HA)
C.a点H2O的电离程度大于b点
D.滴加NaOH溶液至pH=7时,溶液中c(A)=c(Na+)
【答案】C
【详解】A.LT的HA中,HA对应的pH大于1,HA是弱酸,故A正确;
B.20mL0.1mol-LT的酸HA中滴加O.lmoLL-NaOH溶液10mL,则HA酸会剩余,同时产生NaA,a点溶质为
等浓度的HA和NaA,溶液显示酸性,则HA电离大于A-水解,则浓度{A-)>c(Na*)>c(HA),故B正确;
C.b点溶质为NaA,A-发生了水解反应,促进了水的电离,a点主要由于HA的电离而使溶液呈酸性,抑制了水
的电离,所以a点水的电离程度小于b点,故C错误;
D,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A-)+c(OfT)=c(Na+)+c(H+),当滴加NaOH溶液至pH=7时,
C(M)=C(H+),则c(A-)=c(Na+),故D正确;
故选C
14.锂电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图装置,放电时可将Li、CO2转化为Li?CO3和C,充电时选用合适催化剂
使Li2cO3转化为Li、CO2和。2。下列有关叙述不亚做的是
电极X电极丫
-I",充电
f—出气
1—放电
j—进气
聚合物电
解质膜
A.放电时,Li+向电极丫方向移动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co2+4Li++4e-=2Li2CC)3+C
C.充电时,电极丫应与外接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Li2cC)3—4e-=3CO2T+4Li+
【答案】D
【分析】放电时为原电池,X极上Li失电子,则X为负极,丫为正极,正极上CO2得电子生成C和Li2co3,负极
反应式为Li-e=Li+,正极反应式为3cChT+4Li++4e=C+2Li2co3,放电时阳离子移向正极丫、阴离子移向负极X;
充电时为电解池,原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接、作阳极、阴极,阴极上Li+得电子生成Li,阳极上
Li2cCh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和。2,阳极反应式为2Li2co3-4e=2CO2f+O2T+4Li+,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放电时为原电池,X为负极,丫为正极,阳离子移向正极,即Li+向电极丫方向移动,故A正确;
B.放电时丫为正极,正极上C02得电子生成C和Li2CC>3,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co2+4Li++4e=2Li2cCh+C,故
B正确;
C.充电时为电解池,原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接,即充电时电极丫应与外接直流电源的正极相
连,故C正确;
D.充电时为电解池,阳极上Li2c。3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和阳极反应式为2Li2co3-4e=2CO2f+O2T+4Li+,
故D错误;
故选:D。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15.锂(Li)元素常用于电池制造业。
I.对锂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研究
(1)基态L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其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填“s”“d”“ds”或
“P”)区。
(2)基态Li原子的电子发生跃迁形成激发态Li原子时,(填“吸收”或“释放”)能量。
(3)下图为元素(部分)的第一电离能(4)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原子序数
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Li)>/i(Na)的原因:
II.钻酸锂(LiCo。2)电池和磷酸铁锂(LiFeP。,)电池是两种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对其组成元素结构及性质的
研究
(4)基态O原子中有个未成对电子,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的符号是。
(5)Li、0、P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
(6)Co3+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与(填“Fe”“Fe2+w或“Fe3+”)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
布。
【答案】(1)①Is22sl②.s
(2)吸收(3)Li与Na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Na>Li,原子半径Na>Li,失电子能力Na>Li,故
Ii(Li)>Ii(Na)
(4)①.2②.2p
(5)O>P>Li(6)Fe2+
【小问1详解】
Li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第IA族,则基态L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ls22si,处于元素周期表中s区,故
答案为:IS22S\s;
【小问2详解】
基态Li原子的电子发生跃迁形成激发态Li原子时,需要吸收能量,故答案为:吸收;
【小问3详解】
越容易失去电子,电离能越小,Li与Na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Na>Li,原子半径Na>Li,失电子能力Na
>Li,故第一电离能:Ii(Li)>Ii(Na);
【小问4详解】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Is22s22Pt核外电子轨道排布图为0E3ETE,原子有2个未成对
Is2s2p
电子,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的符号是2p,故答案为:2;2p;
【小问5详解】
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O>P>Li,电负性:O>P>Li,故答案为:O>P>Li;
【小问6详解】
Fe、Fe2\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分别为[Ar]3d64s2、[Ar]3d6,[Ar]3d5,故Fe?+的核外电子排布与Cc>3+相同,故答
案为:Fe2+o
16.己知:25℃时,CH3co0H和NH3・H2。的电离平衡常数近似相等。
(1)关于0.1mol・L“CH3co0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25℃时,测得0.1mol・L-iCH3coOH溶液的pH=3,则由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为mol-L^o
②CH3coONa溶液显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o
(2)关于O.lmoMJ氨水,回答下列问题。
①NH3・H2O的电离方程式为,NH34hO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b==
②25℃时,氨水的pH=。
③25℃时,向lOmLO.lmoMyi氨水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Cl)>c(NH4)>c(OH)>c(H+)
b.c(Cl)=c(NH4)+C(NH3«H2O)
【答案】(1)①.IxlO-u②.碱性CH3COO+H2OCH3COOH+OH
c(NH;)c(0H)
(2)①.NH3・H2ONH4+OH-②.一^—————,③.11④.b
C(NH3-H2O)
【小问1详解】
①CH3co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等于溶液中OH的浓度,则pH=3的CH3coOH溶液中,由水电离
1义1f)T4
出的H+的浓度为-----mol/L=lxlO-^mol/L;
IxlO3
②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CH3coONa溶液中CH3co0-发生水解反应:CH3COO+H20CH3COOH+OH-,溶
液显碱性。
【小问2详解】
①NH3・H2O是一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为为NH3・H2ONH:+OH\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b=
c(NH:)c(0H)
C(NH3H2O)
②因为25℃时,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而0.1mol・L"CH3coOH溶液的pH=3,c(H+)=lxlQ-
1x10-14
3mol/L,故25℃时,0.1mol・L-iNH3・H2O溶液中c(OH)=lxl()-3moi/L,c(H+)=-----------mol/L=1x10-11mol/L,
lxlCf3
pH=ll;
③25℃时,向10mL0.1mol・LT氨水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得到NH4cl溶液,NH;发生水解生成NE-HzO
和H+,溶液呈酸性,c(H+)>c(OH)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l-)>c(NH:)>c(H+)>c(OH)根据物料
守恒:C(C1-)=C(NH:)+C(NH3・H2。),故选b。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浓度为0.15mol-l7】的盐酸标准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1)准确量取25.00mL待测液需要使用的仪器是25mL__________(选填酸式、碱式)滴定管。
(2)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为mLo
=0
(3)滴定过程中,左手轻轻旋动滴定管中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始终注视
(4)滴定时,若以酚献为指示剂,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5)滴定前读数及滴定后读数如下表所示。
0.15mol-V1盐酸体积(mL)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
滴定前读数滴定后读数
第一次25.000.7020.60
第二次25.004.0024.10
第三次25.001.1021.10
由实验数据可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6)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得的待测液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填字母)。
a.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
b.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储水
c.部分标准液滴出锥形瓶外
(7)利用(5)测定值计算,25.00mL待测液中加入mL盐酸标准液,充分反应后溶液pH变为13。
【答案】(1)碱式(2)26.10
(3)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
(4)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红色
(5)0.12mol/L
(6)ac(7)2
c(HC/)xV(HC/)
【分析】用盐酸标准液滴定NaOH待测液,利用反应的n(H+)=n(OH-),可知c(NaOH)=酚献
7(NaOH)
遇碱变红,反应后溶液红色褪去,现象明显,可指示反应终点,代入数据即可求得n(NaOH),进而求得烧碱的纯度。
【小问1详解】
待测液为NaOH溶液,用碱式滴定管量取;
【小问2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滴定开始时读数为0,结束时读数为26.10,则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为26.10mL;
【小问3详解】
用盐酸标准液滴定待测NaOH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始终注视锥形瓶内溶液
的颜色变化;
【小问4详解】
盐酸标准液滴定待测NaOH溶液时,以酚酰做指示剂,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红
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红色;
【小问5详解】
从表中数据可得出,三次实验所用盐酸的体积分别为19.90mL、20.10mL、20.00mL,则平均所用盐酸的体积为
O.lSmol-L'xZOxlQ^L
20.00mL,c(NaOH)==0.12mol/L;
25x10%
【小问6详解】
a.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则n(NaOH)偏大,消耗V(HC1)偏大,c(NaOH)偏大,a符合题意;
b.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储水,对标准液的用量没有影响,c(NaOH)不变,b不合题意;
c.部分标准液滴出锥形瓶外,则V(HC1)偏大,c(NaOH)偏大,c符合题意;
故选ac;
【小问7详解】
pH为13时,c(H+)=1x10-13mol/L,贝!|c(OH-)=lxl(yimol/L,则有
0.12mol•「x25xlO3L-0.15mol-L^xV(HC1)
=0.1机。//L,解V(HCl)=2mLo
[25+V(HC1)]X10-3L
18.烧碱、氯气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习惯上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工业生产叫做氯碱工业,图(a)是离子交换膜法
电解饱和食盐水示意图。
fafb
图(a)
(1)氯气的逸出口是(填字母),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装置中的离子膜只允许Na+离子
通过,浓度较大的NaOH从□(填字母)流出。
(2)氯的许多化合物既是重要化工原料,又是高效、广谱的灭菌消毒剂。次氯酸为一元弱酸,具有漂白和杀菌作
用,向次氯酸的稀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请判断电离平衡移动的方向(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
“不移动”)=
加入的物质NaOHH2OH2SO4
次氯酸电离平衡移动的方向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3)次氯酸的电离程度大小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其电离平衡体系中各成分的组成分数5
,、c(X)
2(x)=---------------------?X为HC1O或C1CT]与pH的关系如图(b)所示。HC1O的电离常数Ka值为
L'7c(HC10)+c(C10
5678910
pH
图(b)
(4)可以利用氯碱工业的副产物氢气设计成如图(c)所示的氢氧燃料电池,以实现物质的综合利用。写出该燃料
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图(c)
负极:__;正极:
【答案】⑴①.a②.2Cl、2e-=C12T③.c
(2)①.正反应方向②.正反应方向③.逆反应方向
(3)10-7.5(4)①.H2-2e-+20H-=2氏0②.Ch+4e-+2H2O=4OH
【小问1详解】
如图所示,a口通入精致的饱和食盐水,应为电解池的阳极,电解NaCl溶液时,阳极是阴离子放电发生氧化反
应,即氯离子失去电子生成氯气,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r-2e-=CLT,氯气的逸出口是a口;阴极发生2H2O+2e-
=2OH+H2t,装置中的离子膜只允许Na+离子通过,浓度较大的NaOH从c□放出,故答案为:a;2Cr-2e=CbT;
c;
【小问2详解】
次氯酸的稀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C10UH++C10,加入NaOH时,NaOH中和氢离子使平衡正向移动;弱电解质
的电离符合越稀越电离,加水使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加入H2SO4溶液,硫酸电离出氢离子,氢离子浓度增大,使
电离平衡逆反应方向移动,故答案为:①正反应方向;②正反应方向;③逆反应方向;
【小问3详解】
由HC1O的电离平衡HC1OUH++CK?,可知其电离常数Ka="H)<(0°),如图(切所示,X为HC1O或C1O;
c(HClO)
二者相等时Ka=c(H+)=10-5,故答案为:10-7.5;
【小问4详解】
如图(c)所示的氢氧燃料电池,碱性介质中负极是氢气失去电子生成水,负极反应式为: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轨道交通总承包合同样本
- 度进口合作三项合同
-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服务合同协议版
- 楼盘营销策划与代理合同
-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中的标准化问题
- 挂绳高空作业施工方案
- 拆除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 生态文明教育在校园的实践与推广
- 现代企业综合管理能力提升及领导力培训方案研究报告
- 国庆节营销活动方案模板
- 河道清淤安全培训课件
- 2024年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7.3.1印度(第1课时)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 骨科手术中常被忽略的操作课件
- 《湖南师范大学》课件
- 《病原与感染性疾病》课程教学大纲
-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作文题目
- 2024年高压电工操作证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共三套)
- 《糖拌西红柿 》 教案()
- 2024-2030年山茶油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规划建议研究报告
- 弹性力学数值方法:解析法:弹性力学中的变分原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