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乌鲁木齐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①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默武,不是
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
的智慧结晶,其诸多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
②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精神支撑。
《周易》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以宽
厚之德对待天下民众和事物。《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论语》中
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激发人们弘扬光明正大的德性,自觉把“道”弘扬光
大。这种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经过中华儿女的践行传承与历史长河的淘
洗积淀,形成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推
己及人”的人己关系准则,以道德秩序构造出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
③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理想支撑。
《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推崇天下为公的治世之道,倡导公
共意识、公共道德,引导人们超越个体,各有所养、各尽所能,胸怀天下、谋求大
同。中国古人讲,“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认为“天下”并不是个
别人、个别国家、个别民族的天下,而是所有人、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天下,表达
出所有人、所有国家、所有民族都应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守望相助的愿望和理想。
④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实践支撑。
“讲信修睦”源自《礼记•礼运》,讲的是要相互讲信守义、建立和睦关系;“亲仁
善邻”出自《左传•隐公六年》,讲的是要亲近仁道、友善邻国,这是治理国家的方
略。中华文明是推崇信义、和睦、仁道、友善的伟大文明。个人、团体、民族、国家
之间讲信守义、和睦相处、仁爱相助、友善邻里,是中华民族基于明德追求与大同理
想而形成的处世之道、交往之道。丝绸之路就是这种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
结出的硕果。南北朝时期沈约在《宋书》中讲“舟舶继路、商使交属”,记载了丝绸
之路上商贾、使者来往频繁的热闹场面与繁荣景象。
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其他重要元素,也为共同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起到了重
要作用。比如,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
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等,都对中华文明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
仰等的拘囿,形成开放包容、平和中正的文明特质作出了贡献。
⑥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是中华文明思想理念的精华,同时也为新时代中国坚定
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历史根基、提供了充沛文
化滋养。
⑦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中华文明
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着热爱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谐的理念。新中国成立70多年
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中国积极
参与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进程,反对军备竞赛,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
任理事国和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
⑧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中华文明
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着天下大同、共生并进、交通成和的理念。今日中国以促进全球
共同发展的大国担当将这些理念发扬光大。中国毫不动摇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
界经济。
⑨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以天下
论者,必循天下之公。”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能够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
度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问题,坚持团结合作,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中国坚
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
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
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⑩求和平、谋发展,凝结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智慧。中华文明突出
的和平性,给予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底气和丰富智
慧。我们要继续深入挖掘中华文明和平性的丰富内涵,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
展,提出更多中国方案,使之在人类应对风险挑战、开辟光明未来的道路上彰显更大
的价值、更强的力量。
(摘编自王杰《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超)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所以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
B.“推己及人”的人己关系准则是经过中华儿女的践行传承与历史长河的淘洗积淀而
形成的。
C.中华民族基于明德追求与大同理想而形成了讲信守义、和睦相处、仁爱相助、友善
邻里的处世之道、交往之道。
D.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是我们
的大国担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不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哪些元素对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的塑造起了作
用,将不利于对其进行深入理解。
B.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精神支撑、理想
支撑和实践支撑。
C.中华文明思想理念精华中的和平性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历史根
基、提供了充沛文化滋养。
D.中国能够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问题,坚持团结合作,是与
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分不开的。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⑤段中提到的“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生态理念
的一项是()
A.《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B.汉代董仲舒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谓之德
道”。
C.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石门自然村房前屋后种植树木,同时对古树名木也采取积极的
保护措施。
D.2023年8月24日,日本向大海排放福岛核污染水,并计划在未来30至40年内排
放130多万吨。
4.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5.当今的中国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请结合材料概述我国在建设美好世界
中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且说贾元春,因在宫中自编《大观园题咏》之后,忽想起那大观园中景致,
自己临幸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敢使人进去骚扰,岂不寥落。况家中现有几
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却又想到宝
玉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若不命他进去,只怕他冷清了,一时不大畅
快,未免贾母王夫人愁虑,须得也命他进园居住方妙。想毕,遂命太监夏忠到荣国府
来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
贾政、王夫人接了这谕,待夏忠去后,便来回明贾母,遣人进去各处收拾打扫,
安设帘幔床帐。别人听了还自犹可,惟宝玉听了这谕,喜的无可不可。正和贾母盘
算,要这个,弄那个,忽见丫鬟来说:“老爷叫宝玉。”宝玉听了,好似打了个焦
雷,登时扫去兴头,脸上转了颜色,便拉着贾母扭的好似扭股儿糖,杀死不敢去。贾
母只得安慰他道:“好宝贝,你只管去,有我呢,他不敢委屈了你。况且你又作了那
篇好文章,想是娘娘叫你进去住,他吩咐你几句,不过不教你在里头淘气。他说什
么,你只好生答应着就是了。”一面安慰,一面唤了两个老嬷嬷来,吩咐:“好生带
了宝玉去,别叫他老子唬着他。”老嬷嬷答应了。
宝玉只得前去,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这边来。可巧贾政在王夫人房中商议事
情,金钏儿、彩云、彩霞、绣鸾、绣凤等众丫鬟都在廊檐底下站着呢,一见宝玉来,
都抿着嘴笑。金钏一把拉住宝玉,悄悄的笑道:“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
会子可吃不吃了?”彩云一把推开金钏,笑道:“人家正心里不自在,你还奚落他。
趁这会子喜欢,快进去罢。”宝玉只得挨进门去。原来贾政和王夫人都在里间呢。赵
姨娘打起帘子,宝玉躬身进去。只见贾政和王夫人对面坐在炕上说话,地下一溜椅
子,迎春、探春、惜春、贾环四个人都坐在那里。一见他进来,惟有探春和惜春、贾
环站了起来。
贾政一举目,见宝玉站在跟前,神彩飘逸,秀色夺人,看看贾环,人物委琐,举
止荒疏,忽又想起贾珠来,再看看王夫人只有这一个亲生的儿子,素爱如珍,自己的
胡须将已苍白,因这几件上,把素日嫌恶处分宝玉之心不觉减了八九。半晌说道:
“娘娘吩咐说,你日日外头嬉游,渐次疏懒,如今叫你和姊妹在园里读书写字。你可
好生用心习学,再如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宝玉连连的答应了几个“是"。王夫
人便拉他在身旁坐下。他姊弟三人依旧坐下。
王夫人摸掌着宝玉的脖项说道:“前儿的丸药都吃完了?"宝玉答道:“还有一
丸。”王夫人道:“明儿再取十丸来,天天临睡的时候,叫袭人伏侍你吃了再睡。”
宝玉道:“只从太太吩咐了,袭人天天晚上想着,打发我吃。”贾政问道:“袭人是
何人?”王夫人道:“是个丫头。”贾政道:“丫头不管叫个什么罢了,是谁这样刁
钻,起这样的名字?”王夫人见贾政不自在了,便替宝玉掩饰道:“是老太太起
的。”贾政道:“老太太如何知道这话,一定是宝玉。”宝玉见瞒不过,只得起身回
道:“因素日读诗,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因这个丫头姓花,
便随口起了这个名字。”王夫人忙又道:“宝玉,你回去改了罢。老爷也不用为这小
事动气。”贾政道:“究竟也无碍,又何用改。只是可见宝玉不务正业,专在这些浓
词艳赋上作工夫。”说毕,断喝一声:“作业①的畜生,还不出去!”王夫人也忙道:
“去罢,只怕老太太等你吃饭呢。”宝玉答应了,慢慢的退出去,向金钏儿笑着伸伸
舌头,带着两个嬷嬷一溜烟去了。
(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有删改)
注:①业:罪孽。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探春、惜春和贾环见到宝玉进来便站了起来,待王夫人拉宝玉坐下后他姊弟三人才
依次坐下。整个过程中迎春没有起立行礼,这是因为她是一个性格豪爽,不拘小节的
贵族小姐。
B.选文中王夫人的语言和动作无不表现出对宝玉的极端宠爱,主要是因为另一个亲生
的儿子贾珠已不在人世,她的后半生只有这承欢膝下的亲生儿子宝玉可以依靠了。
C.原名珍珠的袭人和原名鹦哥的紫鹃都是贾母一手调教出来的大丫鬟,贾母把她们分
别给了宝玉和黛玉使唤。作者曹雪芹用“贤袭人”“慧紫鹃”表达出对二人的评价和
欣赏。
D.宝玉引用的“花气袭人知昼暖”诗句源于陆游的《村居书喜》,但有一字之差,原
句为“花气袭人知骤暖”,意思是当你闻到浓郁的花香时,就知道天气突然变暖和
了。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宝玉是个撒娇歪缠的浑小子,“扭股儿糖”这一细节表现出了宝玉与祖母之间的感
情,对于老一辈人来说,膝下天伦不仅有孝敬之时,也有这种无理取闹之时。
B.小说善用视角转换和对比来表现人物心理,如贾政看到宝玉和贾环这一段文字,视
角转到贾政身上,只是一瞬,三个儿子的比对却令他的心思百转千回。
C.贾政对宝玉取“袭人”的名字先是深表不满,在王夫人让宝玉“回去改了”时又说
“究竟也无碍,又何用改”,这说明封建家长贾政是一个出尔反尔、言行不一的人。
D.慈母百般回护,严父自有标准,宝玉的心忽忽悠悠,一静一动,一沉一浮,选文写
尽了家庭谈话中各种心理起伏,具体到场景中则是无处不在、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
8.在选文中,作者是如何将宝玉对父亲的畏惧心理表现出来的?
9.请你结合《红楼梦》整本书,简要分析贾宝玉这一文学形象。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
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
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
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
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
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
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
材料二:
四十三年,晋文公与秦穆公共围郑,讨其助楚攻晋者,及文公过时之无礼也。
初,郑文公有三夫人,宠子五人,皆以罪蚤死。公怒,概逐群公子。子兰©奔晋,从晋
文公围郑。附兰事晋文公甚谨爱幸之乃私于晋以求入郑为天司。晋于是欲得叔詹为
戮。詹闻,乃自杀。郑人以詹尸与晋。晋文公曰:“必欲一见郑君,辱之而去。”郑
人患之,乃使人私于秦曰:“破郑益晋,非秦之利也。”秦兵罢。
晋文公欲入兰为太子,以告郑。郑大夫石癸日:“吾闻姑姓乃后稷之元妃,其后
当有兴者。子兰母,其后也。且夫人子尽已死,余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晋以为
请,利孰大焉!”遂许晋,与盟,而卒立子兰为太子,晋兵乃罢去。
(节选自《史记•郑世家第三十》)
注释:①子兰,即公子兰,郑文公的儿子,后成为郑穆公。
10.材料二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时兰事晋A文公甚谨B爱C幸之D乃私E于晋F以求G入郑H为太子。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再等的一项是()
A.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扎,与“沛公军霸上”中的“军”用法和意义相同。
B.执事,本意指办事的官员,文中代指对方(秦穆公),在古代用以表示谦虚。
C.行李,现在通常指行旅人出行时所带的东西,本文指外交使者,是古今异义。
D.与,意义是“结交、同盟”,和“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的“与”意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耳串的一项是()
A.秦、晋围郑,主要是由于晋国想要报复郑国,与秦国自身关系不大。同时,晋秦两
国军队并未合兵一处,这为下文烛之武劝退秦军创造了可能。
B.烛之武先分析了存郑对秦国的益处,再分析了亡郑对秦国的不利,然后再用晋国历
史上背信弃义的史实来瓦解秦晋联盟,成功说服秦穆公撤兵。
C.郑文公因怒而驱逐了郑国的所有公子,子兰逃奔到了晋国。后来在“晋侯、秦伯围
郑”时,追随晋文公,并借机成功回国,当上了郑国的太子。
D.材料一对烛之武的语言进行了详细描写,表现了烛之武长于辞令的形象,材料二则
侧重历史事件过程的叙述,较全面地揭示了秦晋退兵的原因。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今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
14.两篇选文结尾都提及晋国退兵,原因有何不同?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甲)登岳阳楼
萧德藻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①游。三年夜郎客,一沱②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注释]①浪荡:放浪游荡。这里是游来荡去的意思。②沱:同“舵”,这里代指船。
(乙)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涧流。
15.下面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的“孤舟”句和萧诗的“一花”句写出了两位诗人乘船在湖上漂泊的生活。
B.杜诗“凭轩”句和萧诗“看山”句,都抒写了诗人登楼远望,无限感慨之情。
C.这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不以己悲”、关注社稷安危的豪壮之情。
D.杜诗以咏叹登楼始,以感慨家国多难结,诗风苍凉沉郁;萧诗以浪迹江湖始,以登
楼揽胜结,诗风清新飘逸。
16.两首诗都以《登岳阳楼》为题,但蕴含的思想感情不同,请简要分析。
四、默写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曾皙用
,”两句描绘了暮春时节人们在沂水边快乐游玩的情
景,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2)《阿房宫赋》中,杜牧用“,,告诫后世统治者如
果不能汲取秦覆灭的教训就会重蹈覆辙,向当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3)“管弦”本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管乐和弦乐的统称,古代诗文中常以“管弦”代
指音乐来抒发情感,例如“,”。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的名字,注定她与青蒿
一生结缘。50多年来,屠呦呦带领团队鱼_倾尽一生心血研究,让我国从
谈“疟”色变到实现无疟疾。
在众人眼里,屠呦呦拥有着克服困难的巨大勇气,就像一株挺立的青蒿,倔强、
执著地向高处生长:皓首穷经埋在古籍中,收集2000多种方药、筛选380余种中药提
取物,只为快速找到抗疟灵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在②________之际,却意外在古
籍《肘后备急方》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得到灵
感……执著于真理、躬耕于医药,屠呦呦使青蒿素及其制剂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治疗恶
性疟疾的首选药物,她也因此成为了世界医药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坐标。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面对
的荣誉,潜心科研的屠呦呦没有停下攀登的脚步,依旧钟情科学、向医而
行。在屠呦呦心中,I虽然青蒿没有艳丽的花朵、扑鼻的香气,却能挽救许多生命,其
有奉献精神的植琳她说:“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
的淡泊;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
不得改变原意。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我喜欢青蒿一样的宁静、淡泊和正直。”从语义
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六、材料作文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鲁迅先生说,我在解剖别人,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当今网络时代,我们接受的信息更加丰富,也更习惯对别人指手画脚,而忽视对
自我的解剖。盯着别人,只会让自己受制于人;剖析自我,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继承鲁迅先生剖析自我的精神。请结合材料写一篇
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七、基础知识
2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喟然(kui)铿尔(keng)忖度(cundu6)庠序(xiang)
B.大霰(kuan)中音(zhdng)困困焉(qun)便嬖(pianpi)
C缎回(man)迪迤(1iyi)鼎铛(ch。ng)参乘(sheng)
D.靖山(yao)剽掠(pido)为国者(wei)妃嫔(ping)
23.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哂笑褊小疏浚援木求鱼
B.肯蒙勾当彘肩怵然为戒
C.罪愆寒喧涔涔人为刀俎
D.黜恶埋怨顷刻酬踌满志
24.下列各项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端章甫”中的“端”指端着:“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是做小相时的穿
戴。
B.《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善于描写战
争和记叙外交辞令。
C.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亚父:对对方的尊
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D.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按照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按
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话剧、歌剧、舞剧。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A.“所以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错误,结合原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
智慧结晶,其诸多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可知,两者无因果关系。选项
“所以”强加因果。故选A。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B.“精神支撑、理
想支撑和实践支撑”错误,结合原文“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塑造中华
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实践支撑”可知,选项“精神支撑、理想支撑”扩大范围。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万物共同在一起生长而不
互相残害,道在一起施行而不相违背,小德就像流行的河水一样浸润滋养万物,大德
使万物全都充实地生长、变化、发展,天地之所以大,原因就在这个地方。这段话反
映出宇宙和大自然法则中的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也体现出一种兼收并蓄、博大恢弘
的品格。符合“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生态理念。B.天和人的关系,把天和人和二为
一,让万物都处于一种和谐的相处状态。(天人之间)内涵相同道理相同,运动时互
相补益,彼此之间和谐顺遂彼此包容接受,把这称为道德。这段话强调人与自然之间
整体有序的和谐状态。符合“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生态理念。C.“房前屋后种植树
木,同时对古树名木也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助力生态建设,符合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生态理念。D.日本的行为是不利于生态发展的,违背“万物
并育”的理念。故选D。
4.答案:①引用论证。引用《礼记》与《左传》中的话来支撑第④段的核心句;引用
《宋书》的话证明丝绸之路的客观存在。
②举例论证。丝绸之路就是这种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结出的硕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结合原文“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
道,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实践支撑。'讲信修睦'源自《礼记•礼运》,
讲的是要相互讲信守义、建立和睦关系;'亲仁善邻’出自《左传・隐公六年》,讲
的是要亲近仁道、友善邻国,这是治理国家的方略”可知,引用《礼记》与《左传》
中的话来支撑第④段的核心句“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
平性提供了实践支撑”;结合原文“南北朝时期沈约在《宋书》中讲'舟舶继路、商
使交属',记载了丝绸之路上商贾、使者来往频繁的热闹场面与繁荣景象”可知,引
用《宋书》的话证明丝绸之路的客观存在。结合原文“丝绸之路就是这种讲信修睦、
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结出的硕果。南北朝时期沈约在《宋书》中讲'舟舶继路、商使
交属',记载了丝绸之路上商贾、使者来往频繁的热闹场面与繁荣景象”可知,运用
举例论证,论证丝绸之路就是这种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结出的硕果。
5.答案:①和平建设方面:建国后,从不主动挑起战争和冲突;反对军备竞赛,积极
参与国际维和事宜。
②经济发展方面: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战略,积极推进世界经济
发展。
③国际秩序方面:坚持团结合作,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国际关系基
本准则,积极推动全球体系健康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结合原文“新中国成立70多
年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中国积
极参与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进程,反对军备竞赛,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
常任理事国和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可知,在和平建设方面:建国后,从不主动
挑起战争和冲突;反对军备竞赛,积极参与国际维和事宜。结合原文“中国毫不动摇
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
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可知,在经济发展方面: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
策,奉行互利共赢战略,积极推进世界经济发展。结合原文“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决
定了中国能够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问题,坚持团结合作,决
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
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一切形
式的单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可知,在国际秩序
方面:坚持团结合作,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积
极推动全球体系健康发展。
6.答案:A
解析:A.“这是因为她是一个性格豪爽、不拘小节的贵族小姐”错误。迎春是荣国府
贾赦与妾室所生的女儿,贾琏同父异母的妹妹,贾宝玉的堂姐。迎春老实无能,懦弱
怕事,有“二木头”的绰号。她没有起立行礼是因为她比宝玉年长,不需起立行礼。
故选:Ao
7.答案:C
解析:C.“这说明封建家长贾政是一个出尔反尔、言行不一的人”错误。贾政的态度
变化源自于贾政自己内心的纠结:贾政对宝玉在诗词歌赋上的才华有一定程度的欣
赏,但鉴于科举应试的需要,他认为“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
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红楼梦》第九回)。他对宝玉不读圣贤
书先是深表不满,但用诗词来取名“究竟也无碍,又何用改”。不能说明“贾政是一
个出尔反尔、言行不一的人”。
故选:Co
8.答案:①典型的神态描写。当听到父亲叫他时,兴致全无,脸色大变,几乎被吓
坏。②典型的语言描写。当父亲不满“袭人”这个名字时,他一五一十地解释。③一
系列动作描写。去见父亲时,他磨磨蹭蹭、慢慢吐吐,极不情愿。
解析:本题筛选的内容要既是人物描写,又能体现宝玉的畏惧心理。
根据“惟宝玉听了这谕,喜的无可不可”可知,这是对人物的表情描写,一个“喜”
字写出人物心理。根据“好似打了个焦雷,登时扫去兴头,脸上转了颜色,杀死不敢
去”可知,这是对人物的神情描写。
根据“因素日读诗,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花气袭人知骤暖。'因这个丫头姓花,
便随口起了这个名字”“宝玉连连的答应了几个‘是”可知,这是对人物的语言描
写。
根据“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这边来”“宝玉答应了,慢慢的退出去,向金钏儿笑着
伸伸舌头.带着两个嬷嬷一溜烟去了”等内容可知,这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
宝玉前面的行为“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这边来”与后面的行为“带着两个嬷嬷一溜
烟去了”形成对比。
9.答案:①出身不凡,嫡派子孙。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备受贾母等众人的
宠爱。②相貌俊美,聪明灵秀。如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的命名、对联均
形神兼备,是宝玉体悟自然、聪明灵秀的表现。③尊重女性,平等待人。宝玉鄙薄自
己为粗蠢浊物,赞美女儿纯洁可贵,以怡红公子自居,对女儿难能可贵的珍惜与爱
护,超越阶级乃至世俗的价值观念。如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中对丫鬟晴
雯的迁就。④思想叛逆,行为“出格”。“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
乖张,那管世人诽谤”,“于国于家无望”,足见一斑。
解析:①贾宝玉是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贾府通称宝二爷。因衔玉而诞,
系贾府玉字辈嫡孙,自幼深受祖母贾母疼爱,住贾母院。据此概括出:出身不凡,嫡
派子孙。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备受贾母等众人的宠爱。
②根据“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
波”,结合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的命名、对联均形神兼备。据此概括
出:相貌俊美,聪明灵秀。
③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
觉浊臭逼人”,结合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中对丫鬟晴雯的迁就。晴雯说
喜欢撕扇子,宝玉便把手上的扇子递给她撕。麝月来劝,宝玉又夺过麝月的扇子给晴
雯撕了,说是“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又值几何。据此概括出:尊重女性,平等
待人。宝玉鄙薄自己为粗蠢浊物,赞美女儿纯洁可贵,以怡红公子自居,对女儿难能
可贵的珍惜与爱护,超越阶级乃至世俗的价值观念。
④《西江月》中写宝玉“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
诽谤”“于国于家无望”,他对八股文深恶痛绝,将“仕途经济”的说教斥之为“混
帐话”。他不肯走当时一般贵族子弟所走的“学而优则仕”的“为官做宦”的道路。
据此概括出:思想叛逆,行为“出格”。
10.答案:BDF
解析:“甚谨”修饰“事”,应是“时兰事晋文公甚谨”。其后断开:“乃”有承接
之意,其前断开;“以求人郑为太子”是说请求晋国能帮助自己回国做太子,表意完
整,其前断开。综上应在BDF三处断开。句意:当时子兰侍奉晋文公非常恭谨,受(晋
文公)宠爱,于是私下请求晋国能帮助自己回国做太子。
11.答案:B
解析:B.“在古代用以表示谦虚”有误,“执事”这里用来表示对对方的恭敬。
故选:Bo
12.答案:B
解析:B.”烛之武先分析了存郑对秦国的益处,再分析了亡郑对秦国的不利”有误,
从原文“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来看,是先分析了亡郑对秦国的不利,再分析了存郑对秦国
的益处。
故选:Bo
13.答案:(1)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
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
(2)现在围攻正急,晋国以此作请求,好处哪个更大啊!
14.答案:①材料一晋国撤兵的原因主要是“不仁”“不知”“不武”;②材料二晋
国撤兵的原因是:叔詹已死,无借口;秦晋联盟已解,需面对;公子兰已立,有好
处。
解析:材料一说到“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
其还也”。晋国撤兵的原因主要是“不仁”“不知“不武”。材料二说到“詹闻,乃
自杀。郑人以詹尸与晋”。叔詹已死,无借口;还说到“郑人患之,乃使人私于秦
曰:'破郑益晋,非秦之利也。‘秦兵罢"。秦晋联盟已解,需面对;还说到“遂许
晋,与盟,而卒立子兰为太子”。公子兰已立,有好处。
15.答案:C
解析:C.萧诗没有抒发“关注社稷安危的豪壮之情”。诗歌以深沉的感慨写出八百里
洞庭的阔大气象,诗中全无迁客骚人满目萧然的伤感,表现出诗人无比宽广的胸怀和
对美的孜孜不怠的追求。故选C。
16.答案:萧德藻诗:①偏居一隅,不得自由的慨叹。诗人多年夜郎为客,被俗世所
累,不能尽情邀游,只能在湖南游来荡去。②游览洞庭湖的喜悦心情。诗人身在洞庭
之上,目接湖光山色,细察鹭飞,宏观天末,兴致勃勃,但觉意犹未尽,所以登上岳
阳楼。杜甫诗:①身世之悲。颈联写自己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极其孤
苦。②忧国忧民的情怀。尾联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写
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解析:萧德藻诗:①偏居一隅,不得自由的慨叹。首联便发感慨:“不作苍茫去,真
成浪荡游。”“苍茫”原意指旷远无边的样子,“浪荡”则指放浪游荡。可叹不能像
范蠡那样,乘扁舟到遥远的五湖去,在那海阔天空处尽情遨游,却违背着心愿,被拘
在湖南游来荡去。颔联承上,叙述自己几年来的“浪荡游”。他三年夜郎为客,今秋
今日又泛一叶扁舟在洞庭湖上,的确是不曾挪离湖南一步的浪荡游。②游览洞庭湖的
喜悦心情。颈联写游洞庭。身置八百里洞庭之上,目接湖光山色,诗人不由得兴致勃
勃。忽而在白鹭翩翩起飞处,他捕捉到了美,从而激起了灵感,吟出了诗句;忽而又
在那遥远的天尽头,他看到了隐隐青山。尾联上句说“犹嫌未奇绝”,意犹未尽;下
句说“更上岳阳楼”,干脆弃周登岸,他要高瞻远瞩,在更开阔的视野中,去发现
“奇绝”的景色。杜甫诗:①身世之悲。颈联“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
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
既“老”且“病”,漂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
浩渺,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②忧国忧民的情怀。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
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
的哀伤。
17.答案:(1)浴乎沂,风乎舞零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海老去无心听管
弦,病来杯酒不相便)
18.答案:攻坚克难(戮力同心、迎难而上)一筹莫屐山穷水尽纷至沓来/接连不断/
数不胜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语境“带领团队”“倾尽一生心血研究”“实现无疟疾”,说明是齐心合
力,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圆满的完成任务,所以此处可填“攻坚克难或戮力同心或迎
难而上”。
攻坚克难:常常用来形容或鼓励人们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圆满的完成任务。/戮力同
心:形容齐心合力,团结一致。/迎难而上:就算遇到困难也不退缩,迎着困难去克服
它。
第二空,上句说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下句说却意外得到灵感,横线处在转折前承接前
一句,应该是说没有办法,无路可走了,所以此处可填“一筹莫展”或“山穷水
尽”。
一筹莫展:指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常用于形容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山穷水尽:山
和水都到了尽头,没有路可走了。比喻陷入绝境。
第三空,上文接连列举多个荣誉,说明屠呦呦获得的荣誉很多,一个接一个,连续不
断,所以此处可填“纷至沓来”或“接连不断”或“数不胜数”。
纷至沓来:形容连续不断地到来。/接连不断:一个接着一个,连续不间断。/数不胜
数:形容数量多得难以计算。
19.答案:青蒿虽然没有艳丽的花朵、扑鼻的香气,却能挽救许多生命,是具有奉献
精神的植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共有两处语病:
一是语序不当,“虽然青蒿……”错误,两个分句是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应放在
第一个分句的主语后面,应改为“青蒿虽然……”;
二是成分残缺,“具有奉献精神的植物”前缺动词,应改为“是具有奉献精神的植
物”。
所以,画线句应改为:青蒿虽然没有艳丽的花朵、扑鼻的香气,却能挽救许多生命,
是具有奉献精神的植物。
20.答案:①原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形式整齐、音韵和谐,增添了文采,增强
了气势,彰显了屠呦呦的质朴追求。②原句把“青蒿一样的”修饰语单独成句,运用
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强化了她对青蒿的喜爱和赞美之情。③原句运用比喻的修
辞手法,分别用蒿叶、蒿花、蒿茎比喻宁静、淡泊、正直,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屠呦呦
潜心科研、不慕名利、执著追求的高尚品格。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和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效果上:原句三个分句分别从“我喜欢……,蒿叶一样的……”“我喜欢……,蒿花
一样的……”“我喜欢……,蒿茎一样的……”来写,结构一致,构成排比,形式整
齐、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医师节精彩演讲稿(9篇)
- 中学生学习保证书
- 梦课件素材教学课件
- 弥勒金辰时代广场招商提案
- 影像科报告诊断质量评价标准
- 脑瘫案例课件教学课件
- 机车车辆空气调节系统 第3部分:能源效率 征求意见稿
- 护理课件讲解教学课件
- 2024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护理人员招聘(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余杭区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 2024-2030年中国青霉素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3-The-road-to-success
- 蓝色简约世界标准日(标准体系促发展 良好行为增效益)
- 中职英语1 基础模块 Unit 3 shopping
- 2024年高压电工操作证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共三套)
- 人际需求和孤独感在青少年网络游戏障碍与抑郁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 医美行业分析报告
- 广州介绍课件
- 中国普通食物营养成分表(修正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期中综合测试卷
- 2024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英语仿真模拟卷03(全解全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