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金属的化学性质-区课教案设计_第1页
9-2金属的化学性质-区课教案设计_第2页
9-2金属的化学性质-区课教案设计_第3页
9-2金属的化学性质-区课教案设计_第4页
9-2金属的化学性质-区课教案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完整word版)9-2金属的化学性质,区优质课教案设计(完整word版)9-2金属的化学性质,区优质课教案设计PAGEPAGE1(完整word版)9-2金属的化学性质,区优质课教案设计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历城区双语实验学校宫淑波备课标(一)课程标准:在“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之(二)认识几种化学反应1.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二)化学具体目标:1。认识氧气、二氧化碳、铁、酸、碱、盐等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关系,能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解释简单的化学问题。5。能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6。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进行加工.10.初步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二、备重点、难点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金属与酸的反应;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其中“一、金属与酸的反应,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其反映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初中化学的两大基本规律之一,属于核心知识体系.教材重点确定为:1。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重点知识:1。铝、铁、铜等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2.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及三条应用规律。重点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锌、铁、铜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科学探究,经历“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2.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用化学语言表述金属反应的相关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加工。重点情感类目标:1.体验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乐趣.2。通过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规律对生产、生活现象进行解释,进一步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化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难点: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三、根据金属活动性顺表判断能否发生置换反应,需要比较、分类、演绎等方法进行信息加工,需要学生较为缜密的形象和逻辑思维,大多数学生会感到困难。因此把教学难点确定为: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备教学过程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反应物反应现象反应速率大小比较稀盐酸铝丝小铁钉铜丝实验结论——综合建模:1、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是;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是。2、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小结:根据金属能否与酸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也可以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较强弱。由此推出,金属活动性顺序:_______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活动目的】1。通过对金属与酸的反应的探究实验,能够说出Mg、Fe、Cu、Al、Zn与酸的反应的主要现象,能初步感受到这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能较为熟练地写出化学方程式.2。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用化学语言表述金属反应现象,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加工。【活动过程】金戒指展示活动情境-—组长合理分工—-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获取信息——分析归纳总结——交流探究,反思——应用反馈【活动策略】这里主要运用到的问题探究活动策略有:为学生创设引导其提出问题的问题情境策。问题探究方法的选择策略要致力于挑战性、竞争性学习环境的营造策略.营造一种对话、交流和质疑的课堂交流环境策略。【活动评价】采用活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当堂检测”。【构建动场】请大胆猜测以下反应能否发生?反应生成什么?1、Fe+ZnCl22、Fe+CuSO4历史记载:葛洪是我国晋代著名的炼丹家。一次,葛洪之妻在葛山用铁勺盛满曾青(HYPERLINK”http:///view/1538554.htm”\t”_parent"硫酸铜溶液).几天后,葛洪拿那个铁勺使用,奇妙的现象出现了:铁勺变成“铜勺",红光闪闪,葛洪的徒弟高兴得跳了起来:“HYPERLINK”http:///view/344708.htm”\t"_parent”点铁成金啦!"【活动二】实验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供选择的试剂有:锌片、铜丝、大铁钉、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1、以下实验设计能发生反应的打“∨”,不能反应的打“×”;小组讨论选择实验证明活动性:Na〉Zn〉Cu>Ag,Fe>Cu〉AgCuSO4溶液AgNO3溶液NaCl溶液ZnFeCu2、实验:先在试管中倒入1~2ml溶液,再放入金属,特别注意不要再移动试管和金属。注意静置观察.实验设计现象活动性比较方程式【实验结论—-综合建模】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们的中置换出来2、金属+(位于其后的金属)盐溶液==+3、置换反应:由一种和一种反应生成新的和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活动目的】1.通过对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的探究实验,能够说出Fe、Cu、Zn与盐溶液的反应的主要现象,能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能较为熟练地写出化学方程式.2.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用化学语言表述金属反应现象,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加工.【活动过程】湿法炼铜情境——学生设计并讨论实验方案—-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获取信息——分析归纳总结-—交流探究,反思——应用反馈【活动策略】这里主要运用到的问题探究活动策略有:为学生创设引导其提出问题的问题情境策。问题探究方法的选择策略要致力于挑战性、竞争性学习环境的营造策略。营造一种对话、交流和质疑的课堂交流环境策略.【活动评价】采用活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当堂检测"。【综合建模】1、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1)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Au最弱.(2)氢前的金属+酸生成氢气,Cu、Ag等不能.(3)前换后的盐溶液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再来谈一谈鉴别真假黄金的几种办法。【当堂检测】1、判断以下反应能否发生:⑴Al+H2SO4⑵Zn+HCl⑶Fe+H2SO4⑷Cu+H2SO4⑸Ag+HCl2、下列反应是置换反应的是()3、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与稀硫酸反应;当把Y放入X的盐溶液中时,Y表面有X析出。则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