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5月份质量监测高二地理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我国西部某省为促进新能源发电消纳,采用不同类型电源配合出力供电,总体优先新能源出力的模式。图为“该省枯水季节一天内火电、水电、风电和光伏电源配合出力情况(标★的为优先出力发电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①~④分别为()A.光电、风电、水电、火电 B.光电、水电、火电、风电C.火电、水电、风电、光电 D.水电、火电、光电、风电2.优先新能源出力的供电模式产生的生态效益是()A.降低用电成本 B.防治水土流失C.减轻大气污染 D.促进西部发展【答案】1.A2.C【解析】【1题详解】为促进新能源发电消纳,在不同类型电源配合出力供电过程中,总体优先新能源出力。其中①②为优先出力发电类型,①只分布在白天,为光伏发电;②全天都有分布,为风电;因为是枯水季节,水力不能优先出力发电,但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应尽可能配合出力,故③为水电;火电具有充分的可控制性,可做配合出力的补充电源,④为火电,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2题详解】优先新能源出力的供电模式能够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减轻大气污染,C正确;降低用电成本、促进西部发展不属于生态效益,AD错误;优先新能源出力的供电模式对防治水土流失影响小,B错误;故选C。【点睛】与广泛使用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相比,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开发利用的非常规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核聚变能、天然气水合物能源等。其主要特点是:可再生、分布广、低污染;能量密度低,单机容量小;间歇性、周期性、随机性、波动性等。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0°8′N,100°6′E)成功发射,并于26日凌晨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神舟十七号的航天员于4月30日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神舟十八号发射时,与我国处于同一天的范围大致占全球的()A.1/24 B.1/8 C.7/8 D.23/244.与神舟十八号发射时晨昏线相符的是()A. B. C. D.5.与4月25日相比,4月30日南通()A.日出方位向南偏移 B.正午日影长度增加C.昼夜长短差值减小 D.日落时间向后推迟【答案】3.D4.B5.D【解析】【3题详解】计算日期范围需先确定0~1时所在的时区。神舟十八号发射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是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可知此时东十二区是2023年4月26日0时59分,即全球只有东十二区是4月26日,而西十二区向东到东十一区均为4月25日,即与我国处于同一天的范围共有23.5个时区,全球共有24个时区,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4题详解】发射时为4月25日,北极圈内只有部分区域出现极昼现象,AC不符合题意。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时。神舟十八号发射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E经线地方时)是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结合选项,为了方便计算,可按21时进行计算),可计算此时地方时6时所在经线度数为105°W,地方时18时所在经线度数为75°E。B图为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度数为75°E,B符合题意;D图为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度数为55°E,不符合题意。故选B。【5题详解】与4月25日相比,4月30日太阳直射点北移,日出方向向北偏移,A错误;南通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与直射点间的纬度差减小,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正午日影长度减小,B错误;南通位于北半球,此时太阳直射点北移,南通昼渐长夜渐短,昼夜长短差值增大,日落时间向后推迟,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地球上有两条日期分界线,一条是地方时0时所在的经线,另一条是国际日界线,大致与180°经线重合。但在现实背景下,计算日期范围应采用时区,即先计算0~1时所在的时区,该时区向东到东十二区为新的一天,该时区西侧第一个时区向西到西十二区为旧的一天。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测影法推算当地昼长和太阳高度。下图为“学生依据某日实践活动中获得的部分数据绘制的学校旗杆杆影变化图(图示时间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必备实验器材包括手表、指南针和()A.量角器 B.照相机 C.圆规 D.卷尺7.该中学最有可能位于()A.海南 B.云南 C.福建 D.湖南8.该日该地昼长最接近()A.7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5小时【答案】6.D7.A8.C【解析】【6题详解】据材料可知,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测影法推算当地昼长和太阳高度,读图可知,测影法需要获取学校旗杆杆影长度,因此实验器材还需要卷尺,D正确;量角器通常用于测量角度,圆规用于绘图,照相机不是必备实验器材,ABC错误,故选D。【7题详解】读图可知,北京时间9:20和16:00时,杆影长度相等,这两个时间距离当地正午时差相等,由此可得知当地正午地方时12:00时,北京时间为12:40,当地经度是110°E,排除BC;通过杆影变化可知,当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北,说明当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最有可能是海南,A正确,排除D,故选A。【8题详解】由上一题得知,当地正午时,北京时间12:40,日落时北京时间是19:16,该地昼长=(19:16-12:40)✖2=13时12分,因此,该地昼长最接近13小时,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昼夜长短的季节信息:因春秋分时昼夜平分,故昼长于夜时为当地夏半年,昼短于夜时为当地冬半年。具体如下所述:A、昼长于夜或昼长>12小时为夏半年,即北半球接近7月,南半球接近1月;B、昼短于夜或昼长<12小时为冬半年,即北半球接近1月,南半球接近7月;C、日出早于6点(如5点),日落晚于18点(如19点)为夏半年;D、日出晚于6点(如7点),日落早于18点(如17点)为冬半年。和田玉形成于地下高温高压环境,按其产出环境可分为山料、山流水料、籽料和戈壁料。籽料表面光滑圆润、质地细腻紧密,是新疆软玉中的上品。图1为“和田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和田玉所属岩石类型对应图2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10.籽料最可能集中分布在()A.① B.② C.③ D.④11.形成和田玉的必要条件是()A.岩浆活动 B.冰川侵蚀 C.风力搬运 D.风化作用【答案】9.C10.C11.A【解析】【9题详解】读题干“和田玉形成于地下高温高压环境”可知,和田玉所属岩石类型是变质岩。读图2可知,戊可以形成喷出岩和丁,则戊是岩浆,丁是侵入岩;喷出岩可以形成戊和甲,则甲是沉积物,沉积物形成乙沉积岩,乙沉积岩和丁侵入岩都可以形成丙变质岩。综上所述,和田玉所属岩石类型对应图2中的丙,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读题干“籽料表面光滑圆润、质地细腻紧密,是新疆软玉中的上品”,说明籽料经历了流水侵蚀,磨平了棱角,表面光滑圆润,③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流速减缓,和田玉石经过山区的流水侵蚀,在③处沉积下来,形成籽料,故选C。【11题详解】读题干“和田玉形成于地下高温高压环境”可知,和田玉所属岩石类型是变质岩,形成和田玉的必要条件是岩浆活动,形成高温高压的环境从而使岩石变质,而冰川侵蚀、风力搬运和风化作用对形成和田玉作用不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岩石是指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依据其成因可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浆岩是由地壳下面的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等疏松沉积物团结而成的岩石。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化学性活泼的物质(水气、各种挥发性气体和热水溶液)渗入的作用下,在固体状态下改变了原来岩石的结构、构造甚至矿物成分,形成一种新的岩石称为变质岩。第29届和33届夏季奥运会分别在中国北京(40°N,116°E)和法国巴黎(49°N,2°E)举行。图1和图2分别为“两城市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为巴黎,降水变率较大 B.图1为北京,冬季气温较低C.图2为巴黎,阴雨天出现少 D.图2为北京,气温年较差小13.两城市地带性植被类型的主要特征是()A.板状根系发达 B.叶片退化成刺 C.群落结构简单 D.季相更替明显14.导致两城市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地势 D.植被类型【答案】12.B13.D14.B【解析】【12题详解】巴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图1是北京,图2是巴黎,巴黎全年降水均匀,图1降水变率大。A错误;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枯燥;B正确;巴黎阴雨天多,C错误;北京气温年较差大,图2气温年较差小,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板状根属于热带雨林植被的特征,A错误;叶片退化成刺主要是因为气候干旱,巴黎和北京的气候并不干旱,B错误;位于中纬度,水热条件好,群落结构较复杂,C错误;巴黎和北京植被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季相更替明显,D正确;故选D。【14题详解】巴黎和北京纬度差异不大,都属于中纬度,A错误;巴黎主要受西风影响,北京是受季风环流的影响,B正确;巴黎和北京的地形地势差异不大,C错误;巴黎和北京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且植被是气候的表现,而不是成因,D错误;故选B。【点睛】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原因是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带季风气候的原因是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受冬季风的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风强度指数是表示夏季风强弱的物理量,数值越大表示夏季风势力越强。下图为“距今100万年以来黄土高原地区夏季风强度指数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乙时期我国()A.北方降水明显增多 B.非季风区范围缩小C.海陆之间温差减小 D.梅雨历时显著延长16.与乙时期相比,甲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答案】15.A16.D【解析】【15题详解】夏季风强度指数数值越大表示夏季风势力越强。乙时期夏季风强度指数明显增大,说明夏季风势力增强。夏季风增强,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增多,北方降水明显增多,A正确。非季风区是指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某一时期夏季风的增强不会导致非季风区范围的改变,因此,乙时期非季风区范围不会缩小,B错误。夏季风的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夏季风势力越强,说明海陆之间温差越大,C错误。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天气现象,夏季风势力越强,雨带推移速度越快,在江淮地区停留时间短,乙时期梅雨历时显著减少,D错误。故选A。【16题详解】甲时期夏季风强度指数较小,夏季风势力较弱,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盛,因此黄土高原地区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力沉积,形成黄土高原深厚的黄土层,D正确。甲时期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小,流水侵蚀和沉积作用都较弱,AB错误。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黄土高原地区风力沉积作用更显著,C错误。故选D。【点睛】中国地理上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这两区的界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大,降水较多;非季风区则受夏季风影响较小,降水较少。不整合面指上下地层间有沉积间断或缺失的地层界面。某区域经历多次地质事件,出露中生代和晚古生代地层。下图为“该区域地形地质图及部分地质年代简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该地整体呈现出“簸箕型”地貌,“簸箕”开口向()A.西南 B.西北 C.东北 D.东南18.该地区持续沉积的地质年代是()A.泥盆纪 B.石炭纪 C.三叠纪 D.侏罗纪19.该地区第一次抬升出现的不整合面是()A. B. C. D.【答案】17.A18.B19.C【解析】17题详解】根据图中等高线地形图可知,该地等高线分布并不均匀,该地区的地形形成“簸萁型”地貌,根据等高线数值变化,东北、东南方向地势高,且河流干流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从而判断,该簸萁开口向西南方向,A正确,排除BCD。故选A。【18题详解】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正常情况下,沉积岩层自下而上逐渐变新,结合图文材料,泥盆纪只有D2出露,缺失D1、D3,并未接受持续沉积,A错误;图中C1、C2、C3顺序排列,岩层未缺失,接受持续沉积,B正确;图中未体现三叠纪与侏罗纪,缺失该地层,CD错误。故选B。【19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晚古生代形成年代更久远,中生代相对更新,且沉积岩层符合下老上新的排列顺序,K1地层属于中生代的白垩纪,形成更晚,不可能出现第一次抬升出现的不整合面,ABD错误;不整合面指上下地层间有沉积间断或缺失的地层界面,地层D2—C1之间缺失地层D3,出现了不整合面,C正确。故选C。【点睛】地质年代从古至今依次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古生代又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又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又分为: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某天气系统于2024年1月20日起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使该地天气出现较大变化。下图为“2024年1月22日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天气系统是()A.反气旋 B.气旋 C.暖锋 D.冷锋21.此时,北京的风向为()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22.长沙此时最可能()A.狂风暴雨 B.细雨连绵 C.漫天飞雪 D.风和日丽【答案】20.D21.B22.C【解析】【20题详解】由图可知,我国中东部没有闭合等压线,不存在高压或者低压中心,不是反气旋或者气旋控制,AB错;我国中东部等压线密集,且西北部为高压,东南部为低压,1月22日为冬季,西北为冷气团,冷气团向暖气团主动推进,此时控制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为冷锋,C错,D对。故选D。【21题详解】由图中等压线走向可知,北京西北为高压,东南为低压,气压梯度力从西北指向东南,向右偏转之后,风向应为西北风,B对,ACD错。故选B。【22题详解】由上题和图中等压线判断,长沙此时正受到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冷锋影响,应为阴雨天气,D错;此时长沙气温为-1℃,露点温度也是-1℃,说明已经降水,由于温度为零下,故应该是降雪天气,C对,AB错。故选C。【点睛】常见天气系统有锋、低压、高压等;气旋(也叫低压系统)和反气旋(也叫高压系统)是从气流状况区分的。根据锋两侧冷、暖气团移动方向和结构状况,一般把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冷锋是冷气团推动着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的锋;暖锋是暖气团推动着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的锋。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6分。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重庆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种类完备。槽谷、绝壁、峰柱、天坑、地缝、溶洞、天生桥、暗河、竖井、石林、峰丛等各种形态俱全。重庆岩溶土地面积4873.72万亩,是全国8个石漠化严重地区之一。近年来,在石漠化治理中,重庆因地制宜探索出了“生态产业+生态治理”模式。如今,一大批特色种植业基地从以前裸露的石头山“长”出来,让石漠化土地“披绿生金”。材料二图1为“重庆小寨天坑外部景观图”,图2为“重庆小寨天坑内部景观图”。(1)描述天坑的地貌景观特征。(2)简析天坑景观形成过程。(3)说明石漠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答案】(1)形态独特,四周为峭壁,底部平坦;规模较大,深度可达数百米,口径大;岩石裸露,有植被覆盖;底部可能发育有地下河或溶洞,具有神秘感。(2)地表水沿裂隙下渗形成地下河和地下溶洞;地下河持续溶蚀,地下溶洞持续扩大;受重力影响,溶洞上方岩体崩塌形成天坑。(3)水土流失加剧,耕地面积减少;部分地区气候恶化,旱涝灾害频发;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水资源不足,加剧旱灾。【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重庆喀斯特地貌为材料,涉及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和天坑形成过程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地理事物形成过程的能力,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景观示意图,天坑是一种特殊的地貌景观,其特征是四周为绝壁环境,底部较为平坦,形状类似水井,且规模巨大。图示景观可以看出天坑内部空间巨大,垂直深度大,具有幽深封闭的特点。此外景观图示可以看出天坑内部岩石裸露,有植被覆盖,且多溶洞和地下河。【小问2详解】结合“小寨天坑景观”示意图和岩溶地貌的成因可分析,天坑为溶蚀作用形成,地表水沿石灰岩裂隙下渗,在下渗过程中不断溶蚀,形成地下河和溶洞。溶蚀作用不断增强,地下溶洞扩大,受重力影响,溶洞上方岩体崩塌,形成天坑。【小问3详解】石漠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主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石漠化加剧水土流失,土地生产力大幅下降;石漠化导致土壤层变薄,土壤贫瘠,肥力下降,无法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从而降低了农业产量。其次,石漠化地区岩石裸露,缺乏植被覆盖,导致地表水缺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灌溉需求,进一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国土面积使澳大利亚大气活动中心的势力、位置、性质发生季节变化。下图为“某日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1)判断此时澳大利亚所处的季节,并说明理由。(2)写出甲地的气候类型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锋面并推断该锋面过境乙地时可能带来的天气变化。【答案】(1)冬季。理由:澳大利亚大陆被高压控制,说明副热带高气压带移到30°S以北,且范围较大,西南部有一低压槽存在,说明副极地低气压带移到50°S附近;由此判断太阳直射点移到北半球,澳大利亚处于冬季。(2)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成因: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东澳大利亚暖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3)冷锋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带来降水天气。

【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某日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冷锋和天气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此时澳大利亚大陆被高压控制,且高压中心大致位于30°S附近且靠北,说明副热带高气压带移到30°S以北,且范围较大,西南部有一低压槽存在,推测其为副极地低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移到50°S附近且靠北;由此判断气压带往北移动,太阳直射点移到北半球,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此时处于冬季。【小问2详解】读图,甲处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北部,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甲地位于大分水岭东北部,东南信风从海上带来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丰富降水。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增温增湿,所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小问3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槽线发育于低压槽,从图中来看,低压槽线以西吹来自高纬度的偏西(或偏西南)风,属于冷气团;以东吹偏北风,来自低纬,属于暖性气团;偏西(或西南)风主动向偏北风移动,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天气系统。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乙地在冷锋过境前,西侧南侧等压线较为密集,产生的风力较大,云层增厚;冷锋过境时,导致当地的暖湿气流遇冷形成降水天气,大风袭来导致气温下降,气压升高。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缅油气管道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在贵州安顺实现油气管道分离,原油管道延伸到重庆,天然气管道则南下到达广西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