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云南省普洱市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云南省普洱市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云南省普洱市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云南省普洱市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云南省普洱市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有各自特定的内涵,关注点也各有侧重,但二者在价值追求、规范要求以及作用功能方面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相融性与互促性。新时代应注重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相结合,推动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从概念的渊源上来说,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是普遍与特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职业道德是伴随社会分工而产生的,有了职业分工,人与人及各行各业之间就有了因职业而发生的职业关系,就有了因职业需要而产生的职业行为,因而也就产生了调节职业关系与指导、约束人们职业行为的职业道德。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应当遵守相应职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原则。工匠精神源于“工匠”这一特定职业。我国古代有“士农工商”四民之谓,其中的“工”从一般的意义来说就是指工匠,原指有手艺专长的人。《周礼·冬官考工记》对于“工匠”职责有明确的界定:“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工匠"的职责是造物,精湛的技艺是工匠的立足之本,“工匠精神”是指“工匠”所具备的心无旁骛、臻于化境的精神追求。从概念的发展演化来说,现代的工匠精神具有了普遍性的特点,已不局限于从事手工业劳动的“工匠”这类群体的特有精神,成为推及任何职业领域的概念。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成为各行各业劳动者都应追求的职业品格。与此相应,职业道德作为一个普遍概念,包含所有职业都应当具备的职业品格,同时,作为一个特殊概念,则是指各行各业基于责、权、利统一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当承担的特定的责任与义务,每一种职业由于其职业权利与义务不同,职业活动的特点不同,职业道德要求也就不同。比如,军人的职业道德是服从命令、能征善战: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工匠精神的内涵不会因职业不同而发生改变,职业道德则会因每一种职业的特殊社会职能而呈现出差异。从关注的侧重点来看,工匠精神侧重于工作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和产品的精致、优质与卓越,职业道德则侧重于职业活动中与职业价值观相关的人与产品、人与人、职业与职业的关系,尽管工匠精神也通过对职业活动与产品的态度折射与凝结着从业者之间以及从业者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但其侧重点在于技术层面体现出的专业技能,其实质是基于对职业的敬畏与热爱,持之以恒地专注于把工作做好而生发出来的精神追求。职业道德的关注点在于由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从业者必须遵守和执行的职业承诺与职业行动。除了与工匠精神一样追求执着专注于工作自身外,职业道德还必须适应它的职业对象的特定要求,必须忠实履行其社会职能,同时,还必须处理好因社会分工而导致的各类职业内部以及与其他相关职业的关系。任何职业都必须在与其他相关职业的协同中,才能履行好其社会能,职业道德为处理相关职业之间的关系提供规范,维护公平竞争环境,确保职业相关群体的权益得到尊重。(摘编自都爱红《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材料二:工匠精神可以提升职业道德建设的专业高度。工匠精神是劳动者敬业美德的升华。发端于传统社会工匠实践活动的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文明进程中日益显示出跨越时空的伦理价值。古往今来,凡是在职业岗位和专业领域追求至臻境界的劳动者,在职业和专业目标锚定后,都能够做到方向不移、努力不懈、忘我付出。劳动者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严格要求,塑造了不断追求完美和卓越的工匠精神、劳动者以专业的职业素养升华了“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的敬业美德。专心敬业既是劳动者的职业道德,也是劳动者安身立业、成就事业的精神品格。工匠精神要求劳动者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身处何种岗位,都应当对自己选择的职业和工作执着专注、心无旁骛、倾心投入,工匠精神超越了把职业作为谋生手段的功利观念,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视岗位工作为职业使命和职业理想,能够主动履行职业义务和职业责任。在职业岗位上传承弘扬工匠精神。强调:“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集知识、技能、创新和美德于一身的大国工匠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亟待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工匠精神强调劳动者对专业技术的超越性追求,它在职业道德上表现为劳动者主动地追求职业生涯和岗位工作的完善与卓越。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坚守,不仅是为了向他人和社会提供精良产品和优质服务,而且更为看重附着在产品和服务之上的良心、荣誉以及人格等道德要素。把工匠精神融入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的全过程和全领域,就是要在践行普遍性职业道德规范基础上,面对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职业越来越专业化和岗位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以职业活动的专业性为抓手,提高劳动者职业道德建设的针对性,鼓励更多劳动者立足本职工作,在“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工匠精神的感召下,练就高强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书写属于劳动者自己的精彩动人的“工匠故事”。(摘编自孙春晨《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的丰富内涵》)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工匠精神源于“工匠”这一特定职业,但时至今日它已成为推及各行各业的概念,且其内涵不因职业不同而发生改变,体现出普遍性的特点。B.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因职业活动特点不同,应遵守的职业道德会出现差异,但对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等职业品格的追求是一致的。C.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不把职业作为谋生手段,而将其视为使命和理想,他们主动履行职业义务和责任,主动追求职业岗位的完善与卓越。D.在社会分工更细化、职业更专业化、岗位要求更高的当下,培养出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是与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相符合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军人的职业道德不同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这是因为军人和教师的职业分工不同,对其职业关系和职业行为进行调节和指导、约束的要求会呈现出差异。B.不同于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要求从业者必须在与其他相关职业的协同中履行好自身的社会职能,体现出对职业活动中人与产品、人与人等关系的处理。C.劳动者若能对自己从事的职业、身处的岗位执着专注、心无旁骛、倾心投入,坚持对专业技术的超越性追求,就能达到职业岗位和专业领域的至臻境界。D.劳动者应在职业活动中努力践行工匠精神,惟其如此,他们才能真正做到将附着在产品和服务之上的良心、荣誉以及人格等道德要素放在首要位置。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画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跨,岩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庄子·养生主》)B.虞山王叔远……贻余核舟一。长仅捌分。中作篷栊.两面共四扇,各有枢可开合。开则内有栏。船首一老,皤腹匡坐。左右各一方几、一书卷。(李日华《六研斋笔记》)C.观其釽,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塘;观其断,岩岩如琐石……当造此剑之时……欧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袁康《越绝书》)D.有一妪名黄道婆者,乃教以杆弹纺织之法。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矣。(王应奎《柳南续笔》)4.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后三段采用并列式结构,论述了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的概念渊源、概念演化、侧重点。B.材料一综合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述全面深刻,说服力强。C.材料二采用总分结构,主体部分从两方面论述工匠精神可以提升职业道德建设的专业高度。D.材料二作者引用的话,意在强调在职业岗位上传承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5.李斌在《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中说:“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请结合两则材料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链接材料:2024年3月1日晚,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揭晓,南方电网云南昆明供电局继电保护工、特级技师李辉入选。他1992年参加工作,从事继电保护专业一线工作32年以来,一直用专业技能守护着电网安全。他说,自己的名字里有“辉”字,注定要为守护万家灯火奋斗一生。30多年来,继电保护经历了从电磁型保护到整流型保护,再到晶体管、智能化保护的技术迭代,每一次技术革新、李辉都追赶着变化,不断更新知识。他从零学习编程、画电路图、应用专业软件,弄不懂的问题就向专家请教、做试验验证,成为一名继电保护专业全能型专家。近年来,随着光伏等绿色清洁能源在电网应用,电气量精准测量成为一个行业难题。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发“智能矢量测量分析仪”,实现电气量测量自动化,既节省了人力,还让测量更加精准,从业以来,李辉带领团队先后完成技术攻关60余项,取得国家专利50余项。〖答案〗1.C2.A3.D4.B5.①李辉在工作过程中保持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跟随时代变化学习专业知识,练就了高强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体现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②李辉以守护万家灯火为目标,参加工作32年来一直奋斗在电力一线,他践行“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的敬业美德,超越了把职业作为谋生手段的功利观念。

③李辉发挥工匠精神,持之以恒专注于工作,努力不懈,忘我付出,带领团队取得多项成果,最终称为集知识、技能、创新和美德于一身的大国工匠,成功走上技能报国之路。〖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不把职业作为谋生手段”错误,曲解文意。从材料二可知,工匠精神“超越了把职业作为谋生手段的功利观念”,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这并不是说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不把职业作为谋生手段。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B.“不同于工匠精神,职业道德……体现出对职业活动中人与产品、人与人等关系的处理”错误,曲解文意。从材料一“尽管工匠精神也通过对职业活动与产品的态度折射与凝结着从业者之间以及从业者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可知,工匠精神也能体现出对职业活动中人与产品,人与人等关系的处理。C.“劳动者若……就能达到职业岗位和专业领域的至臻境界”错误,于文无据。材料二并未提到劳动者这样做以后就能达到“职业岗位和专业领域的至臻境界”。D.“惟其如此,他们才能真正做到将附着在产品和服务之上的良心、荣誉以及人格等道德要素放在首要位置”错误。从材料二“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坚守,不仅是为了向他人和社会提供精良产品和优质服务,而且更为看重附着在产品和服务之上的良心、荣誉以及人格等道德要素”可知,选项因果关系错误,劳动者看重附着在产品和服务之上的良心、荣誉以及人格等道德要素,正是践行工匠精神的内容,且选项说将这些道德要素“放在首要位置”也不准确,原文是“更为看重”。故选A。【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画横线句子是说工匠应有精湛的技艺。A.是说庖丁解牛的技艺十分精湛,能支撑材料一画横线句子;B.是介绍王叔远所刻的一只小核舟,展现了他的精湛技艺,能支撑材料一画横线句子;C.是说欧冶子铸剑技艺精湛,所造宝剑的剑身文采、光泽、锋刃都非同一般,能支撑材料一画横线句子;D.是说黄道婆传播纺织之法,造福天下百姓,并未提及技艺的精湛,不能支撑材料一画横线句子。故选D。【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材料一综合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错误,材料一没有运用对比论证,“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都是材料一的论述对象,对二者的分别论述不属于对比论证。故选B。【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的含意的能力。李辉追赶每一次技术革新的变化,不断更新知识,并不懂的问题就向专家请教、做试验验证,体现出他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这都是他努力践行工匠精神的表现。据此可总结出第①点。李辉践行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他说自己注定要为守护万家灯火奋斗一生,在从业32年来真正做到了一点,一直坚守在继电保护专业一线,体现出“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的敬业美德。据此可总结出第②点。李辉的工匠精神为他的成功铺就了通天大道,正是他对工作的执着专注、努力付出,促使他完成了60余项技术攻关,取得了50余项国家专利,被评为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据此可总结出第③点。(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绿油油的麦芽王哲在我国的最北边,大雪封山的时候很冷,冷到一口唾沫掉地上都能结冰碴子。大栓在村口发现洪恩的时候,洪恩已经被雪埋住了。大栓开始以为是傻狍子被人撵急了钻雪窠子里了,他上去一脚踢在隆起的雪包上,然后便看见一个人撅着屁股趴在雪地上。大栓费了很大劲儿才把洪恩弄到家里,但洪恩浑身都是冻伤,躺在炕上已经不能说话了。这时候大栓想到了老胡,老胡懂点儿医道,村里谁有个小灾小病的都先找他捅咕捅咕,他要没辙了,再去镇上请郎中。老胡给洪恩把了脉,又把眼睛翻开看看,然后说,没事儿,都是冻伤,缓一阵子就好了。洪恩敷上了老胡用獾子油熬制的冻疮膏,躺了没几天勉强可以开口说话了。他告诉大栓和老胡,他是一家生药铺的二柜,因为和大柜有矛盾被东家开除了,他本来是来投一个朋友的,可朋友如今已经不在了……说到这里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大栓说,洪大哥没事儿,你要不嫌弃以后就在这儿待着吧!老胡说,大栓说得对,你现在无家可归了,以后就把这儿当你的家吧!洪恩看着大栓和老胡不说话,只是一个劲儿流泪。老胡说,大栓,洪恩既然倒在咱村口,那说明和咱村有缘,好人也不能让你一人做了。尽管大栓不愿意,但老胡还是说服大栓把洪恩送到自己家里。老胡说,不管怎么说我也是半拉郎中,他现在还有病,你有啥能耐和我争?洪恩对大栓千恩万谢,住在了老胡的家里。后来村里人知道有个外乡人遇难了住在老胡家里,都纷纷拿着东西前来看望,还有人拎着酒和肉。洪恩在这个村子一住两个月,病好得也差不多了。他几乎成了吃百家饭的,只要随便走进一家,大家都会热情地招待他。但最让他感动的还是老胡,他全身大面积都有冻疮,开始的时候躺也不是坐也不是,很难受,老胡就给他熬草药喝,让他少受不少痛苦。另外老胡给他单独收拾出一间屋子,从不让老婆孩子进去。他虽然是个落难之人,但老胡对他一向很敬重,跟他说话也是商量的口气。洪恩曾经问过老胡,为什么对自己这么好?老胡说,谁让你遇上我了?洪恩明白,换做任何一个人落难了,只要遇上老胡,他都会这样对待的。洪恩感叹地说,老胡哥,我真不知怎么谢你了!老胡说,我又不是为了让你谢我!洪恩本来对人性丧失信心了,他一门心思地为东家劳碌从无二心,可东家还是不信他,把他扫地出门了。是这个村子和这个村子的人让他对生活又有了希望。老胡在听完洪恩对往事的诉说后,对洪恩说,但凡人做事儿,老天都看着哪!不是老天没长眼,是我们求的太多了。老胡家过得还不错,在村南有好几垧地的麦田,播下种子以后,洪恩经常陪着老胡在麦地边儿走走。天蓝得仿佛像刚用水洗过了一样,几只山鸟儿落在麦田里吱吱地叫着,刚刚萌芽的麦田绿蒙蒙的,有一股清香飘浮在空中,很好闻。洪恩说,老胡哥,我看种地真不错,比做生意强多了!老胡说,种地是靠天吃饭,旱涝成灾的,弄不好就会颗粒无收。洪恩说,起码省心。老胡说,我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你不一样。总有一天你会离开这里的。老胡说得没错儿,刚要收麦子的时候,洪恩所在的生药铺东家不知通过什么途径找到这里,说错怪洪恩了,现在他已经把大柜撵走了,要请洪恩回去当大柜。洪恩临走的时候,全村人都出来送他。老胡和大栓套了一挂马车一直把洪恩送到城里。洪恩拽着老胡和大栓的手说,大恩不言谢!送走了洪恩,大栓和老胡回到村里天已经黑了。大栓对老胡说,哎,你说这小子以后发达了,能不能把咱哥俩忘了?老胡说,你说啥呢?大栓说,我怎么看他不把咱哥俩当回事儿了?老胡说,你知道啥!依我看洪恩是个有心人,再说了,我们帮他是看他落难了,又不是图他啥!三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洪恩走了以后再也没回来。一次大栓去城里看亲戚,听说洪恩做了生药铺大柜后发了大财,便去生药铺看他。他一到生药铺门口,正好洪恩从屋里出来上了一辆黄包车,他赶紧喊洪恩的名字,可洪恩连头也不回坐着车走了。大栓很生气,回村便把这件事儿告诉了老胡。老胡沉吟一下说,他可能没听见呢!大栓说,我离得那么近,他咋会听不见?明明是听见了也不搭理我!老胡说,大栓,这事儿过去了,以后不要再提了!大栓说,怎么能不提呢?当年我们那么帮他,要不是我把他背回来,他早冻死了。因为这年天旱,附近的几个村子都颗粒无收,大家都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好不容易盼到春天要下种了,大家都很犯愁。这时候,洪恩忽然派了一个伙计赶着大车挨家送麦种,只是没有老胡和大栓的。大栓问赶车的伙计,为什么没我的。伙计说,这你要去问我们东家。大栓气得真想揍洪恩一顿。老胡呵呵地笑了,然后调侃大栓说,你也别着急,也许咱的恩太大了,他一时还不上。大栓说,啥?小恩都还了,大恩反倒不还了,这世上就没这个理儿啊?所有的村民得了麦种以后,都在欢天喜地地播种。只有老胡和大栓的地里冷冷清清的。老胡架不住大栓撺掇,还是套了一挂车准备到城里去看看洪恩。他只想和洪恩叙叙旧。当车经过自己和大栓家地头儿的时候,老胡被两片地里绿油油的麦芽惊呆了。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洪恩被东家开除,在投靠朋友不得之后遭遇雪难,而恰巧被大栓发现,故事便由此展开。B.大栓和老胡都是热心肠,他们争着收留洪恩,最后还是老胡以懂医道理由占了上风。C.村民纷纷看望洪恩,热情招待他,体现出费孝通所说的“乡土社会”具有温暖人情的特点。D.大栓从城里生气而归,一是气洪恩三年都没有回村里看看,二是气洪恩故意不搭理他。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细节描写生动,如洪恩“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只是一个劲儿流泪”,这些细节表现出洪恩对被开除的往事难以释怀。B.小说的语言独具匠心,如“傻狍子”“獾子油”等北方物产,“雪窠子”“捅咕捅咕”“半拉”等方言,都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C.小说插叙老胡为洪恩单独收拾出一间屋子的情节,既体现出老胡对洪恩的敬重,突出人物形象,又丰富了小说的内容。D.小说善用对话来塑造人物形象,如老胡多次说帮洪恩不图什么,表现了老胡不求回报的心理,反衬了大栓的自私狭隘。8.小说中画横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并非闲笔,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9.高三(1)班举办“学写小小说”主题活动,李老师提出小小说要注意写好结尾,通过巧妙构思在结尾处完成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突转。请据此简要赏析本篇小说的结尾。〖答案〗6.D7.B8.①环境方面,渲染氛围。画横线部分通过对湛蓝的天空,鸣叫的山鸟,嫩绿清香的麦田的描绘,展现了山村的宁静美丽,渲染了和谐的氛围。

②人物方面,烘托心情。此时经历过巨大挫折的洪恩又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这幅美丽的画面正是他美好心情的体现,烘托了洪恩内心的宁静美好。

③情节方面,为后文作铺垫。“刚刚萌芽的麦田绿蒙蒙的,有一股清香飘浮在空中,很好闻”,为后文洪恩以麦种回报村民并送老胡和大栓两片绿油油的麦芽的情节作铺垫。

④主旨方面,深化小说主题。这段细腻的景物描写与小说标题相照应,体现出作者对山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人性之美的歌颂。9.①小说结尾洪恩对老胡和大栓的报恩方式出人意料。大栓和老胡对洪恩有救命之恩,按照常理,洪恩发达后应首先回报,但在洪恩为全村人送麦种时,却独独忘了老胡和大栓;正当费解之时,结尾“两片地里绿油油的麦芽”惊尽了老胡,也惊呆了读者。

②但这样的报恩方式又在情理之中。说前文多处巧设伏笔,如洪恩感叹真不知怎么谢老胡,分别时又对老胡和大栓说大恩不言谢,面对大栓的怀疑老胡说洪恩是个有心人等,这些情节都使故事的结尾合乎情理,让人信服。

③结尾的巧妙构思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同时也意味深长,引人深思,更好地揭示了小说关于人与人之间互助与感恩的主题。〖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一是气洪恩三年都没有回村里看看”错误。大栓从城里生气而归,就是怀疑洪恩明明听见他喊却故意不搭理他,如果是气洪恩三年都没有回村里看看,大栓都不会去生药铺看洪恩。故选D。【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A.“这些细节表现出洪恩对被开除的往事难以释怀”错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表现出洪恩对自身现状的无奈,“只是一个劲儿流泪”表现出洪恩被大栓和老胡的盛情深深感动。C.“小说插叙老胡为洪恩单独收拾出一间屋子的情节”错误,小说对这一情节的叙述是顺叙,并非插叙。D.“反衬了大栓的自私狭隘”错误,大栓确实没有如老胡一般不求回报,但说其“自私狭隘”也是言过其实。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环境方面,渲染氛围。“天蓝得仿佛像刚用水洗过了一样,几只山鸟儿落在麦田里吱吱地叫着,刚刚萌芽的麦田绿蒙蒙的”,展现了山村的宁静美丽,渲染了和谐的氛围。人物方面,烘托心情。洪恩本来对人性丧失信心了,是这个村子和这个村子的人让他对生活又有了希望,这幅美丽的画面正是他美好心情的体现,烘托了洪恩内心的宁静美好。情节方面,为后文作铺垫。描写刚刚萌芽的麦田为后文“洪恩忽然派了一个伙计赶着大车挨家送麦种”,洪恩以麦种回报村民,“当车经过自己和大栓家地头儿的时候,老胡被两片地里绿油油的麦芽惊呆了”,并送老胡和大栓两片绿油油的麦芽的情节作铺垫。主旨方面,深化小说主题。这段细腻的景物描写“麦田绿蒙蒙的”与小说标题“绿油油的麦芽”相照应,天蓝,鸟鸣,麦田清香,体现出作者对山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大栓和老胡收留洪恩,村民纷纷看望洪恩,热情招待他,体现对人性之美的歌颂。【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小说结尾洪恩对老胡和大栓的报恩方式出人意料。大栓和老胡对洪恩有救命之恩,“洪恩忽然派了一个伙计赶着大车挨家送麦种,只是没有老胡和大栓的。大栓问赶车的伙计,为什么没我的”,正当费解之时,结尾“当车经过自己和大栓家地头儿的时候,老胡被两片地里绿油油的麦芽惊呆了”,也惊呆了读者。但这样的报恩方式又在情理之中。说前文多处巧设伏笔,如“洪恩感叹地说,老胡哥,我真不知怎么谢你了”,分别时“洪恩拽着老胡和大栓的手说,大恩不言谢”,大栓说“我怎么看他不把咱哥俩当回事儿了?”老胡说“你知道啥!依我看洪恩是个有心人”,这些情节都使故事的结尾合乎情理,让人信服。通过巧妙的构思,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让读者迫切的想知道洪恩是不是忘恩负义,同时也意味深长,引人深思,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更好地揭示了小说关于人与人之间互助与感恩的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历览近代之士自其敷奏之日始进之年而耻已存者寡矣!尝见明初逸史,明太祖训臣之语曰:“汝曹辄称尧、舜主,主苟非圣,何敢谀为圣?主已圣矣,臣愿已遂矣,当加之以吁喘①,自居皋、契之义。朝见而尧舜之,夕见而尧舜之,为尧舜者,岂不亦厌于听闻乎?”又曰:“幸而朕非尧舜耳。朕为尧舜,乌有汝曹之皋、夔、稷、契哉?其不为共工、醒兜,为尧、舜之所流放者几希!”此真英主之言也,坐而论道,谓之三公。唐宋盛时,大臣讲官,不辍赐坐、赐茶之举,从容乎便殿之下,因得讲论古道,儒硕兴起。及其季也,朝见长跪、夕见长跪之余,无此事矣。不知此制何为而辍,而殿陛之仪,渐相悬以相绝也。(节选自龚自珍《明良论》)材料二:景公燕赏于国内,万钟者三,千钟者五,令三出,而职计②莫之从。公怒,令免职计,令三出,而士师③莫之从。公不说。晏子见,公谓晏子曰:“寡人闻君国者,爱人则能利之,恶人则能疏之,今寡人爱人不能利,恶人不能疏,失君道矣。”晏子曰:“婴闻之,君正臣从谓之顺,君僻臣从谓之逆。今君赏谗谀之民,而令吏必从,则是使君失其道,臣失其守也。先王之立爱,以劝善也,其立恶,以禁暴也。昔者三代之兴也,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故明所爱而贤良众,明所恶而邪僻灭,是以天下治平,百姓和集。及其衰也,行安简易,身安逸乐,顺于己者爱之,逆于己者恶之,故明所爱而邪僻繁,明所恶而贤良灭,离散百姓,危覆社稷,君上不度圣王之兴,而下不观惰君之衰,臣惧君之逆政之行,有司不敢争,以覆社稷,危宗庙。”公曰:“寡人不知也,请从士师之策。”国内之禄,所收者三也。(节选自《晏子春秋·谏上第一》)〖备注〗①吁:表示否定,此处指提出异议。②职计:古官名,掌管府库财务。③士师:古官名,掌管法律诉讼。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历览近代之A士B自C其敷D奏之日E始进F之年G而耻H已存者I寡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辄,指总是,与《促织》中“辄倾数家之产”的“辄”意思相同。B.季,指末世,与《鸿门宴》中“项羽季父也”的“季”意思不同。C.万钟,指万钟俸禄,泛指优厚的俸禄,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D.禁,指制止,与《与妻书》中“必不能禁失吾之悲”的“禁”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太祖认为即使君主已经是圣君,臣子的愿望已经实现,臣子仍然应当向皋、契学习,敢于对君主提出不同意见,龚自珍十分赞同此观点。B.龚自珍盛赞唐宋兴盛时期的君臣关系,当时皇上对大臣和讲经史的官员赐坐、赐茶,使他们可以随便在皇上休息的别殿谈论古代治国之道。C.景公向晏子抱怨如今自己不能宠爱谁就让谁得利,也不能厌恶谁就疏远谁,已经失去了国君的权威,晏子听后,总结这种情况就叫作“逆”。D.晏子认为夏、商、周三代社会安定、百姓和睦,是因为君主宠爱有利于国家的人,厌恶有害于国家的人,使得贤良之人增多,奸邪之人消失。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知此制何为而辍,而殿陛之仪,渐相悬以相绝也。(2)臣惧君之逆政之行,有司不敢争,以覆社稷,危宗庙。14.材料一中被明太祖训斥的臣子和材料二中使景公不悦的职计、士师是同一种臣子吗?为什么?〖答案〗10.BEG11.A12.C13.(1)不知道这个制度为什么中止,而君臣之间的礼节,逐渐差距越来越大以至完全相互隔绝了。

(2)我担心您有违背政道的行为,有关部门的官吏不敢规劝,而使得国家倾覆,宗庙危亡。14.不是同一种臣子。被明太祖训斥的臣子惯于吹捧,动不动就称君主为圣明的尧舜;而职计、士师忠于职守,没有屈从君主不合理的命令,故二者不同。〖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遍览近代读书人,从他们向皇帝陈述政治主张,开始做官时起,具有廉耻心的人已经很少了!“近代”作定语,修饰“士”,中间不可断开,“士”作“览”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所以B处断句;“敷奏”指向君主陈奏,“始进”指开始做官,“敷奏之日”“始进之年”结构相同,语意完整,单独成句,所以EG处断句。故选BEG。【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错误。意思不同。总是;/就、便。句意:你们总是称主上为尧,舜。/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B.正确。末世;/少,幼。句意:到了唐宋衰落之时。/是项羽的叔父。C.正确。句意: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D.正确。制止;/禁受、禁得住。句意:是用来制止暴虐。/必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故选A。【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C.“晏子听后,总结这种情况就叫作‘逆’”错误。从材料二“君僻臣从谓之逆”可知,君主行为邪僻而臣子服从叫作逆,事实上职计、士师并没有服从景公,故景公所处的情况不能叫作“逆”。故选C。【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何为”,宾语前置,应为“为何”,为什么;“辍”,停止、中止;“悬”,差距大。(2)“逆政”,违背政道;“争”,同“诤”,规劝;“危”,使……危亡。【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不是同一种臣子。根据原文“汝曹辄称尧、舜主,主苟非圣,何敢谀为圣?主已圣矣,臣愿已遂矣,当加之以吁喘,自居皋、契之义。朝见而尧舜之,夕见而尧舜之,为尧舜者,岂不亦厌于听闻乎”可知,被明太祖训斥的臣子惯于吹捧,动不动就称君主为圣明的尧舜;根据原文“景公燕赏于国内,万钟者三,千钟者五,令三出,而职计莫之从。公怒,令免职计,令三出,而士师莫之从”可知,而职计、士师忠于职守,没有屈从君主不合理的命令,故二者不同。参考译文:材料一:读书人都懂得廉耻,那么国家就永远不会有耻辱了;读书人不懂得廉耻,这就是国家的最大耻辱。(我)遍览近代的读书人,从他们向皇帝陈述政治主张,开始做官时起,具有廉耻心的人已经很少了!(我)曾经看过明朝初年民间流传的史书,(记载)明太祖训诫群臣的话:“你们总是称主上为尧,舜,如果主上并不是圣君,(你们)怎么能吹捧他是圣君呢?(即使)主上已经是圣君,臣子的愿望已经实现了,也应当敢于对主上提出不同意见,做皋、契那样的贤臣。早上见面称主上为尧舜,晚上见面称主上为尧舜,那像尧舜一样的君主,难道不也听得厌烦吗?”又说:“幸好我不是尧舜。(如果)我是尧舜,哪有像你们这样的皋、夔、稷、契的贤臣呢?你们不像共工、醒兜那样,被尧、舜流放的恐怕很少!”这真是英明君主的话啊。坐在殿堂之上谈论治国方略(的大臣),在古时被称为三公。唐宋兴盛之时,(皇上对)大臣和讲经史的官员,不停止赐坐、赐茶的举动,(使他们可以)随便在皇上休息的别殿,谈论古时的治国之道,学问渊博的大儒就越来越多。到了唐宋衰落之时,除了臣子早上朝见皇上长跪、晚上朝见皇上长跪之外,就没有这些(赐坐赐茶、讲经论道的)事了。不知道这个制度为什么中止,而君臣之间的礼节,逐渐差距越来越大以至完全相互隔绝了。(节选自龚自珍《明良论》)材料二:齐景公在国都内宴请并赏赐(臣子),获万钟俸禄赏赐的有三人,获千钟俸禄赏赐的有五人,命令多次发出,但职计没有听从景公的命令。景公大怒,下令罢免职计,命令多次发出,但士师没有听从景公的命令。景公不高兴。晏子拜见(景公),景公对晏子说:“我听说统治国家的君主,宠爱谁就能让谁得利,厌恶谁就能疏远谁。现在我宠爱一个人却不能让他得利,厌恶一个人却不能疏远他,已经失去国君的权威了。”晏子说:“我听说,君主行为端正而臣子服从叫作顺,君主行为邪僻而臣子服从叫作逆。现在您赏赐谗佞阿谀的人,却命令官吏一定服从,就是使君主丧失准则,臣子失去职守了。先王确立所爱,是用来鼓励从善,确立所恶,是用来制止暴虐。从前夏、商、周三代兴盛的时候,对国家有利的人(君主)就宠爱他,对国家有害的人(君主)就厌恶他,所以明确所宽爱的则贤良之人就增多,明确所厌恶的则奸邪之人就消失,因此天下清明安定,百姓和睦团结。等到夏、商、周三代衰败的时候,(君主)行为安于简慢轻率,身体安于放纵享乐,顺从自己的人(君主)就宠爱他,违背自己的人(君主)就厌恶他,所以明确所宠爱的则奸邪之人就增多,明确所厌恶的则贤良之人就消失,百姓分离逃散,国家危亡倾覆。您上不考虑圣贤君主(使国家)兴盛(的原因),下不审察昏惰君主(使国家)衰亡(的教训),我担心您有违背政道的行为,有关部门的官吏不敢规劝,而使得国家倾覆,宗庙危亡。”景公说:“我不明智啊,请求听从士师的办法。”国都内(赏赐不合理)的俸禄,收回来了很多。(节选自《晏子春秋·谏上第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谒文宣王庙①罗隐晚来乘兴谒先师,松柏凄凄人不知。九仞萧墙堆瓦砾,三间茅殿走狐狸。雨淋状似悲麟②泣,露滴还同叹凤③悲。傥使小儒名稍立,岂教吾道受栖迟。〖备注〗①本诗作于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其时佛道盛行,儒学衰微。文宣王,即孔子。②悲麟:《孔丛子·记问》记载:“子曰:‘今宗周将灭,天下无主,孰为来哉。’遂泣曰:‘予之于人,犹麟之干兽也,麟出而死,吾道穷矣。’”③叹凤:《论语·子罕》记载:“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上句叙事,紧扣诗题,统摄全诗,交代了时间、人物、事件以及缘由。B.首联下句写景,孔庙树木凋零的环境与《蜀相》中“柏森森”的环境不同。C.颔联对仗工整,“九仞”“三间”相对,前者言围墙之高,后者言荒殿之多。D.颈联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雨”“露”以人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16.诗歌是如何表现奉儒尊儒的情感的?请结合后三联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借景抒情:颔联描绘了孔庙墙内堆满破碎砖瓦,殿中常有狐狸出没的景象,以此破败之景反衬诗人对孔庙往日辉煌,被人尊奉的怀念。②用典抒情:颈联运用孔子悲叹麒麟之死,凤凰不至的典故,慨叹当下正如孔子所说的一样处于世衰道穷之时,表现出对儒学没落的深深忧虑。③直接抒情:诗人在尾联发出誓言,自己若能稍有名气,决不会让儒学受此冷落,直抒胸臆,表达了尊奉儒学、重振儒学的雄心。〖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前者言围墙之高,后者言荒殿之多”错误,“九仞萧墙堆瓦砾,三间茅殿走狐狸”,原本高高的围墙上堆满了瓦砾,几间茅殿中有狐狸出没。两句话表现的都是建筑的破败,环境的荒凉。故选C。【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一般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事、用典抒情等。需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借景抒情:颔联中“瓦砾”“茅殿”“走狐狸”极言孔庙荒凉破败,借今朝衰颓之景反衬孔庙昔日的辉煌,引发诗人心中对往昔孔庙被人尊奉的怀念。用典抒情:颈联“悲麟泣”“叹凤悲”结合注释可知,运用了典故,麒麟已死,凤凰不至,儒道衰败,表现出对儒学没落的深深忧虑。直接抒情:尾联“傥使……岂教……”,诗人发出誓言,自己若能稍有名气,决不会让儒学受此冷落。诗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运用排比句摆出一系列“秦爱纷奢”的罪证,其中运用对比手法突出阿房宫音乐声之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秦观《鹊桥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先指出牛郎、织女重聚相守的时光短暂,紧接着就写两人分别时的依恋与怅惘。(3)小刚夜登黄鹤楼,看着宽阔的江面和皎洁的月亮,心中无限感慨,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古人借“江”“月”抒情的诗文,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2)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二十年来,我记不清有多少次重回老院。不知为什么,只要路过前门,脚就会往东一拐,①地走进那条老街,一直走到老院。记得阔别多年第一次重回老院,是2003年的冬天。那时候,老街尚未改造,老院尚未拆迁,依旧是我小时候见到的模样。尽管有些破旧,老院却如风雨故人,那样亲切,在寒风中迎着我。老院最里面的东头是我家的那三间房子:灰瓦,红门、绿窗;地砖、窗台,房檐;清风,朗日,花香。日子好像定格在往昔。记忆中,墙上贴着我儿时最喜欢的哈琼文的年画《祖国万岁》,我在床上和弟弟演着八路军打日本兵的节目,打得②;读高中时,几乎每个周末的下午.在饭桌前,一个要好的同学和我面对面坐着,天马行空,一聊聊一个下午:寒冬的夜晚,秫秸纸糊的顶棚上,耗子大爷③地四下乱窜,咬噬着上面的干糊,发出窸窸窣窣的响声……像走马灯一样,那些画面一一浮现。我推开房门走了进去,除墙角堆放着管道之类的东西,屋里空荡荡的。我却似乎能看到屋中央煤火炉升腾起淡蓝色的火苗,闻到炝锅的葱花味儿和炉盘上烤窝头片的焦香。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各项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存在的语言现象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C.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 D.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20.请从句式的角度简要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答案〗18.①情不自禁(不由自主)②不可开交(难分难解)③肆无忌惮(无所顾忌)19.B20.①“灰瓦,红门、绿窗”“地砖、窗台,房檐”“清风,朗日,花香”都是由三个名词并列而成的,这构成了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的排比句式,形象展现了“我”家三间房子的环境,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②画波浪线部分整句和散句相结合,长句和短句相结合,使得文本错落有致,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体现出语言的和谐之美。〖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从前后文语境可知,“我”只要路过前门就会往东拐去老院,且“不知为什么”,由此可知“我”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故填“情不自禁”,或者“不由自主”。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第二空,前文说“我”和弟弟上演八路军和日本兵的大战,根据“打得”,横线处应填修饰“打”的程度十分激烈的成语,可填“不可开交”,或者“难分难解”。不可开交:比喻纠缠在一起,无法摆脱或结束。难分难解:指双方争吵、斗争、比赛等相持不下,难以分开;有时也形容双方关系十分亲密,分不开。第三空,修饰“私下乱窜”,前文称耗子为“大爷”,由此可知耗子乱窜的行为应是毫无顾忌的,故可填“肆无忌惮”,或者“无所顾忌”。肆无忌惮:指恣意妄行,毫无顾忌。无所顾忌:没有什么顾虑和惧怕。【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院”比喻成“风雨故人”,“迎着”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老院人的情态动作。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自己的心”比喻成“玉壶中的冰心”。B.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二月春风”比喻成“剪刀”,“裁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春风人的情态动作。C.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枫树描绘成一个偷喝了天酒、稍显醉意的小调皮,而孤松则成了小枫的掩护者,“偷”“掩”赋予小枫、孤松人的情态动作。D.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借问汉宫谁得似”是问,“可怜飞燕倚新妆”是答。故选B。【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灰瓦……”“地砖……”“清风……”由三个名词并列构成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的排比句式,“老院最里面的东头是我家的那三间房子”,形象展现了“我”家三间房子的环境,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灰瓦,红门、绿窗;地砖、窗台,房檐;清风,朗日,花香”为整句,并且都是短句;“老院最里面的东头是我家的那三间房子”为散句,并且是长句,整散结合,长短结合,使得文本错落有致,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体现出语言的和谐之美。(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太阳是个脾气暴躁的大火球,②总是向宇宙中乱“扔”东西,③这些东西包括由电子和质子等带电粒子组成的等离子。①它们又热又快、⑤有着很强的战斗力。⑥但值得幸运的是,⑦我们的地球拥有磁层——即由流动的地球外核形成的强大磁场,⑧能够抵御得住这些东西的袭击。A?在地球深处,有着由铁、镍等金属元素组成的熔融液体。当地球旋转时,地核会产生电流,电可以生磁,因而产生了磁层。当来自太阳的等离子体高速向地球冲来时,地球磁层会把它们拒之门外。但也会有一小部分等离子体从地球的两极趁虚而入,与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