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湖南省常德市历史高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干:以下关于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隋炀帝时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唐朝时期,科举考试实行九品中正制宋朝时期,科举考试实行糊名制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实行八股文2、题干:以下关于鸦片战争后我国历史事件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进一步侵略我国,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题干:以下哪个朝代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4、题干:以下哪个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淝水之战D、嘉峪关之战5、题干:以下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错误的是:A.秦始皇通过战争统一了六国B.秦始皇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C.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D.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中国进入了一个长期的政治统一时期6、题干:以下关于《史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史记》的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C.《史记》共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D.《史记》中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事件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B、印刷术使得书籍大量复制成为可能,为知识的普及做出了贡献C、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改变了战争的面貌D、指南针的发明,使得航海技术有了质的飞跃,但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关系不大8、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C、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D、直接导致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9、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中华文明史上的千古一帝”?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康熙帝10、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魏源撰写《海国图志》B.鸦片战争C.洋务运动D.戊戌变法11、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A.阿基米德B.毕达哥拉斯C.拉丁D.阿尔·哈桑12、以下哪项不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代表学派?A.儒家B.道家C.法家D.神学13、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春秋战国时期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推行儒家思想D.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14、在辛亥革命中,以下哪位人物被誉为“中华民国国父”?A.康有为B.梁启超C.蔡锷D.孙中山15、以下哪个朝代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A.北宋B.南宋C.金D.元16、以下哪项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不平等条约?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巴黎和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第二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太史公自序》载:“夫学者载籍极博,信之极难,辨之极要。是以君子贵其难而贵其易,是以君子贵其疑而贵其信。”材料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敬告青年”的六项标准,其中包括:1.坚实之科学知识;2.热爱自家之语言文字;3.热爱自家之历史;4.实利主义的人生态度;5.政治的自觉;6.剥削阶级的觉悟。问题:1.根据材料一,简述“贵其难”和“贵其易”的含义。2.根据材料二,分析陈独秀提出的“敬告青年”的六项标准体现了哪些思想。第三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是我国某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表(部分)。年份农业生产手工业商业交通1780稳步发展落后略有发展落后1840逐渐衰退落后发展迅速落后1870稳步发展发展突飞猛进发展1890严重衰退发展稳步发展发展材料二:以下是我国某历史时期的政治状况表(部分)。年份政治体制军事外交1780君主专制落后封闭1840君主专制落后封闭1870君主专制发展封闭1890君主专制发展封闭问题: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以下观点:“我国在19世纪后半叶开始走向近代化。”第四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下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两个重要事件。事件一: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事件二: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问题:1.事件一中提到的“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什么?2.事件二中提到的“改革开放”对我国有哪些重要意义?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认识。2025年湖南省常德市历史高考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干:以下关于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隋炀帝时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唐朝时期,科举考试实行九品中正制宋朝时期,科举考试实行糊名制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实行八股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点。A项,隋炀帝时期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表述正确。C项,宋朝时期,科举考试实行糊名制,表述正确。D项,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实行八股文,表述正确。B项,唐朝时期,科举考试实行的是科举制,而不是九品中正制,表述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B。2、题干:以下关于鸦片战争后我国历史事件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进一步侵略我国,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A项,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表述正确。C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表述正确。D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表述正确。B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进一步侵略我国,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表述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B。3、题干:以下哪个朝代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答案:A解析:秦朝的秦始皇(嬴政)被后人尊称为“千古一帝”,他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因此,正确答案为A。4、题干:以下哪个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淝水之战D、嘉峪关之战答案:A解析: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发生在三国时期,是孙权和刘备联军对抗曹操的大战。在这场战役中,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成功地击败了曹操的军队,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因此,正确答案为A。5、题干:以下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错误的是:A.秦始皇通过战争统一了六国B.秦始皇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C.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D.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中国进入了一个长期的政治统一时期答案:B解析:秦始皇在位期间确实推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但选项B中的表述是正确的。秦始皇通过战争统一了六国,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使中国进入了一个长期的政治统一时期。因此,选项B并不是错误的说法。6、题干:以下关于《史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史记》的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C.《史记》共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D.《史记》中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事件答案:D解析:《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确实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共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事件。因此,选项D中的描述是正确的,并不是不正确的说法。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B、印刷术使得书籍大量复制成为可能,为知识的普及做出了贡献C、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改变了战争的面貌D、指南针的发明,使得航海技术有了质的飞跃,但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关系不大答案:D解析:指南针的发明不仅对航海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还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方向导航,如风水、建筑等,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关系密切。因此,D选项的说法不正确。8、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C、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D、直接导致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确实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辛亥革命后的一种文化思潮,虽然受到辛亥革命的影响,但并不是直接导致的。因此,D选项的说法不正确。9、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中华文明史上的千古一帝”?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康熙帝答案:A解析: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名嬴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秦朝。因此,他被后世尊称为“千古一帝”。其他选项中,汉武帝、唐太宗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但在“千古一帝”的称号上,秦始皇更为突出。10、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魏源撰写《海国图志》B.鸦片战争C.洋务运动D.戊戌变法答案:B解析: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场战争导致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魏源撰写《海国图志》是鸦片战争后的一种思想反映,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则是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尝试自我振兴的重要事件,但它们不是近代史开端的具体标志。11、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A.阿基米德B.毕达哥拉斯C.拉丁D.阿尔·哈桑答案:A解析:阿基米德(Archimedes)是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数学、物理和工程学等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因此被誉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数学家,拉了是古罗马的诗人,阿尔·哈桑是阿拉伯的数学家,虽然他们在各自领域也有重要贡献,但与阿基米德的广泛影响力相比,他们的称呼通常不会有“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这样的表述。12、以下哪项不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代表学派?A.儒家B.道家C.法家D.神学答案: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一次大繁荣,其中儒家、道家、法家是三大代表学派。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强调仁爱和礼治;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李耳)和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强调法治和中央集权。而神学并非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派,它是中世纪欧洲宗教哲学的一部分,与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无关。13、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春秋战国时期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推行儒家思想D.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答案:B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诞生,因此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春秋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酝酿期,汉武帝推行儒家思想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14、在辛亥革命中,以下哪位人物被誉为“中华民国国父”?A.康有为B.梁启超C.蔡锷D.孙中山答案:D解析: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是革命的指导思想,并在1912年元旦宣告成立中华民国。因此,孙中山被誉为“中华民国国父”。康有为、梁启超是清末民初的维新派代表,蔡锷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军事将领,虽然也有重要贡献,但并非“国父”。15、以下哪个朝代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A.北宋B.南宋C.金D.元答案:A解析: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和宋代最著名的八位文学家,其中北宋的欧阳修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文学成就高,对后世影响深远,因此选A。16、以下哪项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不平等条约?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巴黎和约》答案:D解析:《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不平等条约,分别签订于1842年、1895年和1901年,标志着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巴黎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签订的,主要涉及欧洲战后领土和政治格局的调整,与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无关。因此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答案: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1.夏、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护王权。2.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3.汉朝:实行三公九卿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4.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政治体制更加完善。5.宋朝: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等机构。6.元朝:实行行省制,使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的管理。7.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使皇权更加集中。8.清朝:实行满洲贵族统治,设立军机处,强化中央集权。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2.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3.为后世政治制度提供借鉴。4.加剧社会矛盾,导致政治腐败。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首先,考生应梳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包括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政治制度特点。其次,考生应分析这些政治制度对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影响。最后,考生应结合所学知识,对古代政治制度的利弊进行评价。在答题过程中,考生应注意条理清晰,论证充分,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第二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太史公自序》载:“夫学者载籍极博,信之极难,辨之极要。是以君子贵其难而贵其易,是以君子贵其疑而贵其信。”材料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敬告青年”的六项标准,其中包括:1.坚实之科学知识;2.热爱自家之语言文字;3.热爱自家之历史;4.实利主义的人生态度;5.政治的自觉;6.剥削阶级的觉悟。问题:1.根据材料一,简述“贵其难”和“贵其易”的含义。2.根据材料二,分析陈独秀提出的“敬告青年”的六项标准体现了哪些思想。答案:1.“贵其难”指的是学者在研究中要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如对历史记载的甄别、对古籍的考订等;“贵其易”则是指学者在研究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理解历史文献中的易被忽视或误解的内容。2.陈独秀提出的“敬告青年”的六项标准体现了以下思想:科学主义:强调青年要具备坚实的科学知识,追求真理。语言文字的民族性:提倡热爱自家之语言文字,强调文化自信。历史意识:提倡热爱自家之历史,以史为鉴。实用主义:倡导实利主义的人生态度,关注现实问题。政治参与:强调政治的自觉,关注社会变革。社会责任:倡导剥削阶级的觉悟,关注社会公平正义。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历史文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材料一体现了历史研究中的严谨态度和方法论;材料二则通过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标准,展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潮流和主张。解答时,需结合材料内容,准确理解关键词汇和思想内涵。第三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是我国某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表(部分)。年份农业生产手工业商业交通1780稳步发展落后略有发展落后1840逐渐衰退落后发展迅速落后1870稳步发展发展突飞猛进发展1890严重衰退发展稳步发展发展材料二:以下是我国某历史时期的政治状况表(部分)。年份政治体制军事外交1780君主专制落后封闭1840君主专制落后封闭1870君主专制发展封闭1890君主专制发展封闭问题: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以下观点:“我国在19世纪后半叶开始走向近代化。”答案:1.正确。根据材料一,19世纪后半叶我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和交通均有所发展,特别是商业和交通的发展尤为显著,说明我国在这一时期开始迈向近代化。2.从政治体制来看,虽然19世纪后半叶我国仍实行君主专制,但军事和外交方面有所改善,如军事发展、外交逐渐开放,这为我国近代化进程提供了一定的条件。3.尽管我国在19世纪后半叶开始走向近代化,但这一进程是曲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食品质检员行业发展动态与答案
- 食品质量信任体系的构建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计算机基础考试知识预测试题及答案
- 心肌缺血患者麻醉管理
- 二手车评估行业的挑战与应对试题及答案
- 建筑市场监管软件培训
- 汽车美容师心理素质与工作表现关系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美容师持续创新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宠物饮食中科学研究的价值试题及答案
- 水泵工考试题目及答案
- CSSD灭菌物品召回管理
- 4.1 公民基本义务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 第三单元第三课信息检索的方法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西交大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2025广德辅警考试题库
- 2025年供水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 腹外疝围手术期护理
- 2025年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接触网工职业技能鉴定题库(技师)题库
- 2025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真题及答案
- 人教版选修三单词表
- 2025年山西地质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