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楼三楼连接通道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停车楼三楼连接通道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停车楼三楼连接通道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停车楼三楼连接通道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停车楼三楼连接通道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页共9页停车楼三楼连接通道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上部结构采用钢板梁结构,通道总宽3.35m,跨径布置为11.2m+3m(悬挑),全长14.2m,采用工厂制造现场吊装施工,下部结构采用矩形截面柱式墩下接桩基础,主墩桩基直径为1.0m,为嵌岩桩,桩基嵌入中风化岩层不小于3倍桩径。区位图2.设计依据与业主签订的合同3.设计规范(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4)《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2019版)(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3362-2018)(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7)《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2231-01-2020)(9)《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10)《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11)《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12)《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2015)(1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14)《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15)《重庆市城市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86-2015)(16)《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1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8)《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19)《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20)《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21)《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22)《钢结构通用规范》(GB55006-2021)4.技术标准及荷载设计值(1)主桥宽度:0.15m(栏杆)+3.05m(人行净宽)+0.15m(栏杆)=3.35m(2)人行荷载:3.5kPa(3)设计抗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桥梁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桥梁抗震设防措施等级7。(4)桥下净空:桥下不通车(5)设计安全等级:一级(6)结构重要性系数:1.1(7)设计基准期:50年(8)环境类别:1类(9)设计通行能力:0.8×2400×3.0=5760P/h5.建设条件(本节摘自勘察报告)5.1自然地理概况位于重庆市渝北区机场东一路,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7’00”~106°49’00”,北纬29°43′00”~29°44′00”,距市区直线距离19km。场地周边城市道路路网已基本完成,交通较为便利。5.2气象、水文拟建场地位于重庆市渝北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7.8℃,月平均气温最高32.8℃(8月),最低6.3℃(12月)。日极端最高气温为43.5°C(2006年8月25日),最低-1.8℃(1975年12月15日)。夏季地表平均温度为29.6℃,日变幅23.7℃;最高为61.7℃,最低20.2℃。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区内以降雨为主,雪、冰雹少见,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41.8mm,降雨多集中在4~9月,其降雨量最高达866.2mm,占年降雨量的76%。近20年(70~89年),暴雨、大暴雨主要集中在6~8月,日降雨量达195.3mm。1日最大降水量206.11mm(1996年7月21日),雨季在5月~9月,一次连续最大降水量190.9mm(1956年6月24日21:00时~6月25日15:46时,历时18小时46分)。暴雨出现的次数多,大暴雨出现的次数少,大暴雨出现的概率只占15~20%。每年出现暴雨或大暴雨一般只有一次,出现两次的概率10~15%,出现3次的概率为5%。全年平均雾天日数30~40天,最大年雾天日数148天。5.3地形地貌本项目位于重庆渝北区航宾大道旁,周边均有市政道路可达场地,场地总体交通较为方便。拟建场地原始地貌为构造剥蚀浅丘地貌,现状地形已被人工整平,地势较为平坦。场地内一般地形坡角2°~5°。拟建用地红线范围内最高高程383.95m,最低高程380.03m,地形高差约3.92m。5.4地质构造场地地质构造单元位于重庆—沙坪向斜的南端东翼(见图3.3-1构造纲要图),岩层呈单斜产出,在场地周边基岩露头处测得岩层产状:岩层倾向332º~350º,倾角∠5°~18°,优势产状:346º∠12º,不同岩性的交界面见,尤其是砂岩与泥岩交界面由少量薄层泥质充填,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裂隙J1产状:倾向144°,倾角70°,,张开度一般2~20mm,无充填,裂面较平直,间距0.2~0.6m,裂隙面间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裂隙较发育。裂隙J2产状:倾向200°,倾角60°,裂隙间距1.0~3.0m,张开度1~3mm,延伸5~20m。裂隙面平直,裂隙无充填,属软弱结构面,结合很差,裂隙较发育。5.5地层岩性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的砂质泥岩及砂岩。现由上至下分述:5.5.1第四系全新统(Q4)1、素填土(Q4ml):杂色,主要由黏性土、砂岩、泥岩碎块石组成,硬杂物粒径约50mm~320mm,最大粒径约550mm,约占总重量的30~60%,结构主要呈稍密状,局部呈松散状,稍湿,为机械无序抛填,回填年限超10年。该层分布于整个厂区,本层本次勘察钻探揭露最大厚度3.80m(ZY30)。5.5.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2、砂质泥岩(Sm):红褐色,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主要由黏土矿物组成,见灰绿色砂质条带或团块。强风化岩体发育风化裂隙,岩体较破碎,手捏易碎;中等风化岩体较完整,钻孔所取岩芯多呈岩质较硬,锤击声哑,岩芯呈柱状,短柱状,局部为块状。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为场地主要岩性,钻探揭示最大厚29.89m(ZY20,未揭穿)。3、砂岩(Ss):灰色~灰黄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及暗色矿物,细~中粒结构,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强风化层岩芯破碎,呈碎块状或短柱状,强度低;中等风化层岩芯呈柱状,短柱状,局部为饼状。该层为拟建场地次要岩层,分布于整个场地,钻探揭示最大厚30.22m(ZY2,未揭穿)。5.6地震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6.0.12条,场地建(构)筑物为标准设防类标准设防类(丙类)。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拟建场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一组。5.7成桩可行性分析场地局部地段土层深较厚,为素填土,由于人工填土结构以稍密状为主,局部呈松散状,具有遇水湿陷的特点,土质均匀性差,硬质物分布不均匀,颗粒级配较大,易塌孔,需对土层部分采取护璧措施;下伏基岩较完整,稳定性较好,易成桩。对上部土层采取护璧措施后成桩是可行的。据前述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拟建建筑物性质,本工程部分拟建建筑物持力层深度较大,可选用桩基础。可供选择的桩基方案机械成孔灌注桩。桩基施工应做好以下措施:a、桩基施工时,应注意垮塌现象的发生,做好井壁的防护措施(护筒防护或强夯、注浆等地基加固后再施工),防止塌孔、埋钻、倾斜、漏浆、缩孔等现象发生。b、建议施工前进行试桩工作以确定施工参数,堆于孔口弃土应及时运离场地(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时设置护筒)。c、场地勘察局部钻孔存在地下水,对成桩质量产生影响,施工前应疏导、切断所有可能流入场内的地表、地下水,且基础施工中应采取相应的疏排水措施(配置排水设备),以确保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影响孔壁稳定性,地下水不易控制,且降水对周围环境一般会产生不利影响,需要降水时建议进行专门的降水设计及监测。建议在少雨季节施工。d、收集/借鉴周边相邻建筑物的桩基施工经验。桩基础场地适应性较强,变形协调能力较好,综合本场地岩土层分布、厚度、基岩面起伏程度及拟建建筑物要求,建议拟建建筑物优先采用中等~大直径嵌岩桩基础,桩端置于同一岩体上,成桩工艺建议选取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不受地下水位高低、周边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具有施工机械简单、操作方便、工期短、成本较低、无挤土等特点,但缺点是孔壁易受扰动,容易出现塌孔、缩径等现象。目前重庆市内大多采用旋挖成孔,其生产效率高,污染少,当采用合理的护壁措施后,亦可减轻或避免塌孔缩径等现象。根据现场钻探揭露,建设场地内的素填土组成物质杂乱,均匀性差,呈松散~稍密状态,局部含泥岩块石,整体压缩性较大,属新近回填的欠固结土,在旋挖成孔时易塌孔;而粉质黏土(可塑状)厚度差异较大,在场地内分布不均匀,含水率和压缩性较大,力学性质差,在场地大面积回填后转变为超固结状态,在旋挖成孔时亦会发生缩颈现象。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场地素填土较薄区域采用加设孔口护筒的干作业旋挖成孔工艺,在深厚素填土区域可采用全长钢护筒护壁旋挖成孔工艺。综上述,建议拟建建筑物优先采用中等~大直径嵌岩桩基础,成桩工艺建议采用加设孔口护筒的干作业旋挖成孔工艺或全长钢护筒护壁旋挖成孔工艺。当采用桩基础时,在隐伏岩面较陡地段的嵌岩深度应适当加深,宜满足桩基础外侧与岩面间有足够的水平距离。5.10岩土参数取值拟建场地中等风化基岩岩体较完整,裂隙发育一般,浅基础下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中10.4.2条:当岩体完整、较完整、较破碎时,岩质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由岩石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乘以地基条件系数确定。岩体较完整时,地基条件系数取1.40~1.10,本次勘察场地内岩体为较完整,岩石地基条件系数取1.2。泥岩中等风化层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8.83MPa×1.2=10596kPa;砂岩中等风化层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31.1MPa×1.2=37320kP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第4.2.6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列公式确定:式中: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地基极限承载力分项系数,对土质地基取0.50,对岩质地基取0.33;fuk——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Pa)。砂质泥岩中等风化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0596×0.33=3497kPa;砂岩中等风化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37320×0.33=12315kPa;拟建场地地基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见表3.4。

表3.4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岩、土名称岩石单轴抗压强度(MPa)重度(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抗剪强度参数抗拉强度(KPa)天然饱和c(kPa)φ(°)素填土天然——20.0*按载荷试验确定5*28*——饱和——21.0*3*22*——强风化砂质泥岩——24.0*300*——————强风化砂岩——24.2*500*——————中风化砂质泥岩8.835.9225.0*3497——————中风化砂岩31.122.925.2*12315——————岩层层面————————5018——裂隙————————3515——岩性名称基底摩擦系数岩石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frb(kPa)侧阻力标准值(kPa)变形模量(Mpa)弹性模量(Mpa)泊松比(μ)素填土0.25——————————强风化砂质泥岩0.30220100——————强风化砂岩0.35340160——————中风化砂质泥岩0.45410——740*1040*0.32*中风化砂岩0.551200——2800*3300*0.25*土体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素填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取8MN/m4。岩体水平抗力系数砂质泥岩岩体水平抗力系数取90MN/m3,砂岩岩体水平抗力系数取420MN/m3。备注1、带“*”号者为经验值;3、应加强施工及运营环境的控制,当地下水、施工扰动、开挖卸荷、人类活动、爆破等不利作用较明显时设计参数建议值应视情况作适当调整;4、当桩顶水平位移大于《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T50-043-2016)表10.3.8-1值或灌注桩配筋不小于0.65%时,土体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适当降低。5、表中填土为现状填土,未来压实填土设计参数应通过现场原位测试最终确定,素填土负摩阻力系数建议取0.25;6、当地基处于浸水工况下:砂质泥岩地基承载力特征:5.92MPa×1.20×0.33=2344kPa砂岩地基承载力特征:22.9MPa×1.20×0.33=9068kPa;7、按照《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附录G表G.0.4,岩土体与M30砂浆的极限黏结强度标准值取表中经验值。6.材料6.1钢材主梁:Q355C钢材:钢材应采用符合《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18)的要求钢筋:设计采用HRB400、HPB300钢筋,HPB300钢筋其质量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17)的规定,HRB400钢筋其质量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18)的要求。除特别说明外钢筋直径≥16mm的钢筋连接采用等强度直螺纹机械连接,连接等级达到Ⅰ级标准,连接区段内的接头率不大于50%,并满足规范(JGJ107—2023)要求6.2混凝土盖梁C40;桩基础均为C35砼。C4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18.4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d=1.65Mpa,弹性模量Ec=3.25x104Mpa。C35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16.1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d=1.52Mpa,弹性模量Ec=3.15x104Mpa。配制混凝土所采用的水泥、砂、石、水等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拌制、运输和浇注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执行。水泥应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6.2节相关要求;沙子等细集料应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6.3节相关要求;石子等粗集料应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6.4节相关要求。此外,也应符合规范所规定其他相关的质量检验及质量标准。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碱含量不大于1.8kg/m3,不得采用有碱活性反应的骨料。7.结构设计要点:主梁采用钢板梁,梁高60cm,顶板、底板均厚16mm,腹板厚12mm,主梁钢构件采用工厂加工,现场吊装焊接。主墩采用盖梁直接桩基,盖梁截面100cm×120cm(宽×高),桩基直径1.0m,桩基入岩深度不小于3倍桩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2864KN,桩基采用机械成孔。天桥采用防滑地砖铺装。天桥钢结构部分采用多重防腐涂装。8.计算采用桥梁专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2017建立模型计算主梁模型强度及刚度,计算模型如下: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结果1截面顶缘应力包络图2截面底缘应力包络图基本组合下主梁最大拉应力为55Mpa,最大压应力为-54Mpa,均满足于规范要求。3挠度活载挠度如下:恒载挠度如下:活载挠度为3.5mm,小于11200/600=18mm,主梁刚度满足要求。预拱度取值为恒载+1/2活载=3mm4基频主梁1阶竖向频率为6.3Hz,满足规范要求。9.施工9.1钢结构制造、安装钢构件制造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公路钢结构桥梁制造和安装施工规范》(JTGT3651—2022)、《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的要求。翼缘或腹板的工厂拼接接头不应设在同一截面上,应尽量错开≥300mm,接头位置宜设在距支座约为1/3~1/4梁距的范围内。天桥主梁分段预制,现场拼装,故对主梁各构件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在钢梁预制完成后,均对主体尺寸严格校验。在出厂前进行钢箱梁主梁系自由状态预拼装。在钢结构加工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焊接方法,合理的施焊程序,减小焊接残应力及变形,严禁采用锤击方法矫正焊接变形。本项目设计图中钢结构尺寸均为理论值,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工艺与条件进行下料;本项目施工图统计的工程量为理论值,施工单位投标报价时应根据各自的加工制造工艺计算实际的用钢量。上部结构建议采用工厂分段预制,现场焊接拼装施工。施工单位根据吊装能力及结构受力特点等,进行箱梁分段及拼装方案设计,呈报监理认可后方可实施。钢结构制造所用的材料应符合现行设计规范、标准,除必须有材料质量证明书外,还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下料前应对钢材进行矫正和清理。钢结构吊装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吊装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评审后方可实施。钢结构涂装:外表面涂装:钢桥面铺装底涂层钢结构涂装前的清理标准:Sa2.5级,粗糙度Rz=40~80μm,并要求结构件外露棱角做倒角处理,倒角半径R≥2mm。本钢结构连廊的构件防火做法(耐火等级一级):钢梁应采用40mm厚涂非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耐火时间不低于2.0h;并严格按照《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以及《建筑构件用防火保护材料通用要求》进行抽样检测和施工。钢结构焊接的接缝处,其顶板、底板、腹板应错开焊接,并不得与横隔板重合,且应与纵肋拼接接缝错开。钢板的对接、拼接,焊缝为一级,顶板、底板、腹板之间的焊缝等级为一级,其余的角焊缝等级为二级。梯道梁与主梁顶板、腹板的角焊缝等级为二级。各主要焊缝均应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9.2砼结构施工施工必须严格遵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的要求。施工前应重新复核图纸中桩基坐标,若图纸中桩基位置与现场差距较大,应及时通知业主及设计单位。桩基施工时应采用多种方法校核基础位置,以确保其准确。桩基中心位置偏差桥台群桩不大于10cm,桥墩单桩不大于5cm,孔径不小于设计桩径,倾斜度不大于桩长的1/100。下部结构的施工,施工单位应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如地质情况与地质钻孔资料出入较大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混凝土结构外模尺寸准确,表面平整光洁,涂刷脱模剂。墩柱建议采用整体定型钢模板。梯道、墩、柱等部分砼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牌的水泥,并应尽可能采用同一料场的石料砂料,外掺剂也采用同一产品,以保证结构外观色泽一致。砼结构外模,尺寸准确,表面平整光洁,涂刷正规的脱模剂。墩柱宜采用整体定型钢模板。梯道板要求表面毛面。施工前应对人行天桥施工范围内的重要管网位置进行核实,并迁改受施工影响的管线,避免影响管线及施工人员的安全。为确保钻孔桩承载力,在施工过程中,钻孔时应密切观察出渣情况,并分段提取钻渣,与地质钻孔资料对比分析,若与地质资料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以便对桩长进行调整。桩基础钻孔时应严格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有关规程执行,钻孔宜一次成孔,减少中途停顿。钻孔桩清孔:各桥桩基础均按嵌岩桩设计,当采用干法施工时,清楚全部沉渣;采用水下施工时,沉渣厚度不得大于5cm。全桥桩基础用超声波法检验桩身质量和完整性,应每根桩都进行检测。声测管应下端封闭、上端加盖、管内无异物;声测管连接处应光滑过渡。应采取适宜方法固定声测管,使之成桩后相互平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