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怀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一、积累与运用。(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4分)1.根据语境完成题目。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借助新闻这一媒介,我们了解了许多载入中国史册的大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度长江,控制军事要塞;跳水姑娘吕伟(líng)____空飞跃,勇夺亚运会贵冠;____,____……让我们关注社会生活,在信息世界尽情遨游!(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要塞(líng)空飞跃(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改为;改为。(3)结合第一单元课文内容,为横线处续写恰当的语句,使其与上文语意连贯,句式大致相同。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胆怯(què)不辍(chuò)殚精竭虑(dān)合颜悦色(hé)B.畸形(jī)粗糙(cāo)深恶痛疾(wù)惨绝人寰(huán)C.镌刻(juàn)杀戮(lù)震聋发聩(zhèn)正襟危坐(wēi)D.教诲(huǐ)由衷(zhōng)眼花潦乱(liáo)抑扬顿挫(cuò)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B.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C.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用五个抑扬顿挫的喜剧短片讲述了发生在中国东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乡故事。D.机器人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的诞生,标志着人工机器人不仅有创造能力,还可以成为情商和智商4.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融时,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②走进图书馆,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映照得明亮。③因此,只要我们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托和重塑。④然后翻开书,进入思想的丛林,我们会顿觉油墨的芬芳沁人心脾。A.“我们”是代词,“油墨”是名词,“走进图书馆”和“映照得明亮”都是动宾短语。B.“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融时,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这个句子中,“人和事”作主语。C.“只要我们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托和重塑。”一句是假设关系的复句。D.将选文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②④①③。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该节目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感感受。B.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了汉语的规范化,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C.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完善和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D.今年“五一”期间,某市消费者举报中心共接到投诉电话6起,同比下降了一倍。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新闻特写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消息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就属于新闻特写。B.《藤野先生》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之所以让“我”难忘,是因为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计四联,一般要求颔联、颈联的上下句是对仗句。7.名著阅读。赏析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评价下面选段中的人物。然而大家都对我说……他对弟兄的忠诚是尽人皆知的。自从当红军总司令以来,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苦,早年往往赤脚走路,有一个冬季专吃南瓜过活,另一个冬季专吃牦牛过活,从不诉苦,难得生病,度量很大,万事采用民主方式,永远忠于自己所信仰的主义。……“我以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年轻强壮的妻子康克清述说她的丈夫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再次,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共同生活,跟他们时常谈话。”(1)语段中描述的人是谁?根据文段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2)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原著中其他具体事例简要说明。8.综合性学习。诚信既是立身之本,又是处世、治国之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本月学校将开展“人无信不立”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1)【探“诚信”之义】为了探究诚信的传统内涵,请你搜集中国古代关于诚信的一条名言、一个故事,填在下表相应的空白处。故事如:曾子烹彘①;名言如:轻诺必寡信。②。(2)【访“诚信”之人】为了弘扬当代的诚信美德,你所在的小组将采访下面的诚信模范,请你围绕主题拟写两个采访问题,完善下面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采访主题:挖掘当代诚信的内涵采访对象;叶石云(2020最美诚信浙江人)2009年,叶石云的父母相继病逝,仅剩11岁的他毅然决定用瘦小的肩膀扛起父亲因病欠下的债务,这些债,没有一张借条,当时才上小学五年级的叶石云,根据亲友提供的线索寻找、核实父亲所欠债务,并将共计3万元的债务记录在册,经年累月,他节衣缩食,勤工俭学,在漫漫还债路中,践行着作为儿子的担当和承诺。2015年12月26日,17岁的他终于还清了父亲生前欠下的最后一笔100元的债务。2020年9月24日叶石云被评为“最美诚信浙江人”,他用最简单淳朴的守信和感恩之心,为这个社会注入正能量。采访问题:①;②。(3)叶石云获得“最美诚信浙江人”称号,你对“诚信”有了哪些新的认识?9.古诗文名句填空。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晴川历历汉阳树,”是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大漠的雄浑壮丽之美:“,”是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桢发出了“岂不罹凝寒?”的赞叹;面对情谊深厚的故乡水,李白发出了“,”的思乡之情。二、阅读与理解。(36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10.“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言文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释】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1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①相与步于中庭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③轼诣武卫营④卒全其城13.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14.下列各句中与“以虞水之再至”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春冬之时(《三峡》)B.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D.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全红婵:入水微涟漪夺冠无波澜①光明社东京奥运会2021年8月8日电8月5日下午,在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十米台决赛中,中国14岁小将全红婵无悬念夺冠。全红婵五套近乎完美的动作中,三个动作得到满分。而总分466.20分这一分数,创造了近四届奥运会该项目的得分新高。②网友戏称全红婵是“压水花的天才”,也有人将她比作“会水花消失术的小仙女”。③全红婵有着和她14岁的年龄极不相符的成熟和冷静。五套动作,全部完成得无懈可击,入水时几乎看不到水花溅起,以无与伦比的技术动作彻底征服了裁判。比赛结束后,就连她的场上对手以及她们的教练都走上前来向她表示祝贺。④昨天的预赛是全红婵首次站在国际大赛的赛场上。她的“首秀”一度出现起伏,第三跳明显失误,仅得到47.85分。但在教练的指点之下,她很快调整心态,第四跳、第五跳均有上佳表现,最终以预赛第二名的好成绩晋级半决赛。在5日上午的半决赛中,全红婵以415.65分力压队友陈芋汐,排名第一,而且在第二跳时也拿到了满分。⑤用“横空出世”这个词来形容全红婵并不为过。今年7月,中国跳水队公布了参加奥运会的10人名单。作为中国体坛最辉煌的“梦之队”,10人当中有9位是世界冠军。唯一一位非世界冠军,就是全红婵。她还是中国代表团400多名参赛运动员当中年龄最小的。此时,距离她入选国家队还不到1年。⑥全红婵不仅在时间上是“踩线”入选中国奥运代表团的,而且在年龄上,她也是刚刚“踩线”。因为14周岁是参加奥运会的年龄最低线,而2007年3月28日出生的她,距离这个标准刚刚过了四个月。⑦据介绍,全红婵的父母都是农民,母亲身体还不太好,常年需要治病。家庭环境的艰难让全红婵变得十分坚强,也让她十分懂得体贴父母。⑧小小的年纪,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就站到奥运会的舞台上,有人问她会感觉到压力吗?她回答说:压力很小,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实力。⑨据她的教练何威仪称,全红婵的特点是综合能力强、爆发力突出,而且她的身体条件好,手的形状很适合压水花。另外,训练刻苦,再加上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她能在小小年纪获得奥运会金牌也就不足为奇。(文/王东,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7.请找出这则消息的导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请说说第③段中加点词“几乎”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作者说“用‘横空出世’这个词来形容全红婵并不为过”,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第⑦段是消息结构的哪一部分?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扎根雪域边陲的格桑花①日拉山巍峨雄壮,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就在其环抱之中。②老乡长桑杰曲巴的故居,如今成了展览馆,墙上陈列着的几排老照片中,一张青春的面孔引人注目,这就是“七一勋章”获得者、玉麦守边人卓嘎。那时她不过20岁,笑容灿烂,眼中有光。③数十年光阴流转,曾经的少女容颜渐老,鬓角染霜。不变的是坚定的眼神以及她对玉麦的守望。④玉麦位处喜马拉雅山的崇山峻岭之中。这里自然条件恶劣,无法种植粮食,进出玉麦要翻过重重雪山。⑤乡亲们陆陆续续都搬迁离开了,玉麦居民只剩下桑杰曲巴和卓嘎、央宗3个人。⑥“为什么我们不离开?”卓嘎问。⑦沉默良久,桑杰曲巴告诉卓嘎:“你们阿妈是在这里过世的,我们也会在这里死去。我们死后,会有人替我们守住这里,这个人,必须是中国人。”⑧桑杰曲巴每次巡边都会带上五星红旗。人走到哪里,红旗就插到哪里。映着山岭、森林和蓝天,红旗高高飘扬。年轻的卓嘎继承了父亲的信念——“守护玉麦的土地,就是守护这个国家。”⑨卓嘎成了玉麦乡最坚定的守望者。穿上及膝的牛皮长靴,把鞋口的带子扎紧,一次次翻越山川,一趟趟行走峡谷……⑩冬天,大雪覆压日拉山,雪没过小腿肚,卓嘎很小心,一步一个脚印,生怕一脚踩空,雪透过鞋口渗进来,那种程度的冰冷将使自己无法行走。⑪每次运送物资,这样的路要走一整天。为了降低风险,卓嘎尽可能减少穿越日拉雪山的次数,尽可能采购更多的物资,一次性全部运回。进山的路只有不到一米宽,牛马只能前后走成一排,卓嘎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头顶的积雪和脚下的悬崖令人胆战心惊。行走时,冷风直往脖子里灌,卓嘎用布把头脸和脖子都包裹起来,也只能略微挡住一些冷风。⑫鞋子坏了,卓嘎用牛毛织成线,一点点把破开的鞋子缝好,缝缝补补,直到鞋子最终无法修复。一个冬天,她就能穿坏两到三双牛皮长靴。⑬除了运送物资,放牧也艰险万分。在玉麦,放牧同时也是巡边。玉麦向南,海拔遽然下降——这里森林茂密,昏暗幽深,让人难以穿越;这里蚊虫成群,嗡嗡作响,让人不得安宁;这里遍地沼泽,泥泞湿滑,让人难以行走……但卓嘎和妹妹央宗对这里却十分熟悉,她们清楚地知道哪里适宜悬挂国旗、刻画中国标记。随着她们的脚步,一面面国旗、一个个中国标记被留在这里。⑭条件的艰苦砥砺着信念的成长。数十年岁月悠悠,卓嘎牢记着青年时代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信念,始终不渝。玉麦,因人的信念闻名于世。⑮“争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如今,越来越多人像卓嘎一样投身守边事业。青年卓嘎对玉麦的期待已化为现实——玉麦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幸福生活像盛开的格桑花一样越发鲜艳。(文/徐驭尧,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注释】格桑:在藏语中是“美好、幸福”的意思,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的野花的代名词。2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守边人的形象。(答出两方面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⑬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文章为什么以“扎根雪域边陲的格桑花”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第⑮段画直线句子给你带来怎样的启迪?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简要谈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50分)2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重读,我们往往会有新的发现。重读文学名著,也许能够常读常新;重读身边的他,也许会有全新感受;重读春夏秋冬、山川自然,也许产生别样体悟。在重读中,我们收获,我们成长。请以“重读”为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①将题目填写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中心明确,内容充实,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sài;凌(2)度;渡;贵;桂(3)示例:歼-15舰载战斗机惊天一着,彰显“强兵”方面的巨大进步。【解析】【分析】(1)“要塞”yàosài,意思是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凌空”língkōng,意思是高高地升起在天空中;“飞跃”fēiyuè,意思是飞腾跳跃;注意:凌空飞跃不是成语,只是词组。
故答案为:sài;凌
(2)“横渡长江”中“横渡”的意思是从江河湖海的此岸到达彼岸。形近字“度”有“度过”一词,意思是生活了一段时间,一般和时间搭配。“桂冠”意思是用月桂树枝叶编成的帽子,古希腊人授予诗人或竞技优胜者。后习俗以桂冠为光荣的称号。日常表达中一般没有“贵冠”这一说法,《淮南子·泰族训》有云“今重法而弃义,是贵其冠而忘其头足也。”后取“贵冠履轻头足”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
故答案为:度;渡;贵;桂
(3)题干分析:捕捉关键词“第一单元课文内容”可知续写语句的内容要结合课本;捕捉关键词“续写”“语意连贯”“句式”可知续写语句的形式要仿照横线前文写一个复句,前句是主谓结构,后句是这一事件的意义。故答案为:歼-15舰载战斗机惊天一着,彰显“强兵”方面的巨大进步。【点评】⑴本题考查字音知识。注音题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需要拼写的词语;按照正确的拼音进行拼写,确保每个音节都是完整的,没有遗漏或错误;拼写完成后,检查每个音节是否准确无误,确保没有多音字或歧义字。看拼音写汉字题也是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需要填写的汉字;确认每个拼音的正确读音,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根据拼音的读音,思考对应的汉字,并确定正确的字义和字形。
⑵本题考查字形辨析。错别字修改题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需要找出的错别字。在解决错别字问题时,需要对字形、字义和语境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平时可以多进行汉字的练习和记忆,提高自己的语言基础能力。⑶本题考查句子仿写。在仿写句子时,首先分析题干中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明确其特点和要求。其次,根据题目的要求和自己的理解,构思仿写的句子,确保其符合题目要求。需要注意保持句子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的一致性,同时要关注语境和情感色彩的符合度。2.【答案】B【解析】【分析】A.胆怯(què)——(qiè)合颜悦色——和颜悦色
B.正确
C.镌刻(juàn)——(juān)震聋发聩——振聋发聩
D.教诲(huǐ)——(huì)眼花潦乱——眼花缭乱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3.【答案】C【解析】【分析】A.藏污纳垢: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B.建树: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通常用来指人。
C.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不符合语境,使用错误。
D.标志:表明某种特征。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选词填空,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4.【答案】D【解析】【分析】A选项中“走进图书馆”和“映照得明亮”都是动补短语。B选项中“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融时”是介词结构作状语;“我们”是句子的主语。C选项中“只要……就”是条件关系的关联词。D语段写了读书的过程,按先后顺序排列,是正确的。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词性、词语结构、句子结构和复句类型的知识点。对于知识点复杂的选择题,首先要有积累良好的基础知识再谈做题。做题时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和选项;仔细分析每个选项,理解其含义和正误。也可以根据题目要求和自己的理解,排除一些明显错误的选项。5.【答案】B【解析】【分析】A.语意重复,去掉“当务之急”;B无误;C.语序不当,改为“建立和完善”;D.搭配不当,“一倍”改为“一半”。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6.【答案】A【解析】【分析】A.有误,应该是: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BCD.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7.【答案】(1)朱德。作者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主要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大家的评价和妻子的讲述来表现他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和立体。(2)【示例1】他为人朴实、待人真诚、乐于助人。在他不忙的时候会帮助农民种田种地,常常帮他们搬运谷物;【示例2】他善于带兵,有作战智慧。他和士兵们共同生活,与民众保持友好关系,得到了大家的广泛信任。他在作战前总是要勘查地形,精密计划一切,主要战术总是很成功;【示例3】他有坚定的信仰。他坚持不懈地寻找共产党的踪迹,最后终于在遥远的柏林找到了中国共产党,并立刻申请加入【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中“他对弟兄的忠诚是尽人皆知的”的性格,“红军总司令”的职务,“早年往往赤脚走路”等细节可推断所描述人物为朱德。文段写作手法可从“大家都对我说”“当别人请他年轻强壮的妻子康克清述说她的丈夫时”判断为侧面描写,并且有他人评价和妻子讲述两个角度。多角度刻画人物可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
故答案为:朱德。作者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主要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大家的评价和妻子的讲述来表现他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和立体。⑵朱德作为红军领导人物之一,性格鲜明。可从待人接物、领兵打仗、思想精神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论述时所选事例要与分析角度相一致。
故答案为:【示例1】他为人朴实、待人真诚、乐于助人。在他不忙的时候会帮助农民种田种地,常常帮他们搬运谷物;【示例2】他善于带兵,有作战智慧。他和士兵们共同生活,与民众保持友好关系,得到了大家的广泛信任。他在作战前总是要勘查地形,精密计划一切,主要战术总是很成功;【示例3】他有坚定的信仰。他坚持不懈地寻找共产党的踪迹,最后终于在遥远的柏林找到了中国共产党,并立刻申请加入【点评】⑴本题考查名著中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判断题有赖于学生对名著的扎实阅读。练习时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目中提供的人物信息和背景,明确其身份和特点。然后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和自己的知识,判断人物的身份和特点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文段的手法分析可当作阅读理解题来分析,判断手法后,结合内容分析表达效果。⑵本题考查评价名著中人物的表达能力。人物形象的分析题需要基于对故事情节和背景的细致阅读,读书时要注意关注人物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成长经历等。根据名著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表现以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等方面,探究其形象的意义和价值。8.【答案】(1)商鞅立木/尾生抱柱/季布一诺(或:一诺千金)/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或:退避三舍)/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言不信者,行不果/人无信不立/人背信则名不达/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君子一言,驷马难追(2)在还债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艰难;对于你为父亲还债这件事,周围人是如何看待的(3)围绕“诚信”回答,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分析】(1)“曾子烹彘”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的一篇文章,说的是曾子的妻子出门时为了安慰孩子,假意哄骗孩子回来杀猪,而曾子信守诺言给孩子杀猪的故事。启示是父母对孩子说话要算数,处世为人要讲诚信的问题。告诉人们的道理是:轻易得到的许诺总是缺少信用。
“轻诺必寡信”出自老子所著《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意思是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告诉人们的道理是:轻易得到的许诺总是缺少信用。注意题目要求是“中国古代”的名言和故事,不可写外国名言或故事。
故答案为:第1空、商鞅立木/尾生抱柱/季布一诺(或:一诺千金)/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或:退避三舍)/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第2空、言不信者,行不果/人无信不立/人背信则名不达/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君子一言,驷马难追(2)题目中“为了弘扬当代的诚信美德”是本次采访的目的,“拟写两个采访问题”是本题的答题指向。但本题提供了采访对象的基本材料,可以通过材料提炼出采访问题。因此本题可以当作阅读理解来进行解题。叶石云的材料可概括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勤俭节约,替父还债;第二部分是因此被评为“最美诚信浙江人”。根据他还债的艰难的经历可提出采访问题“在还债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艰难”,根据他被评为诚信模范的经历可提出采访问题“对于你为父亲还债这件事,周围人是如何看待的”。
故答案为:第1空、在还债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艰难第2空、对于你为父亲还债这件事,周围人是如何看待的(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题目中“新的认识”主要是要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展开,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故答案为:围绕“诚信”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点评】
⑴本题考查成语故事、名言积累。成语、名言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日常积累,建议多看《史记》或成语故事等。
⑵本题考查新闻采访问题的拟写。拟写新闻采访问题类题目是情境题,本题难度较小,可当做阅读理解进行解题。一般设计新闻问题采访需要明确采访的目标和主题,同时要考虑到受访者的背景和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⑶本题考查围绕主题发表议论的表达能力。谈认识类题目看似开放,但要审清题目中关键词,这类题目往往要结合答题者自身的学习生活展开。9.【答案】山山唯落晖;芳草萋萋鹦鹉洲;大漠孤烟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松柏有本性;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解析】【分析】第1、2、3、6是古诗词上下句默写。“唯”“萋萋”“洲”等字为易错字。第4、5、7、8为理解性默写。结合“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可推导答案为“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结合“情谊深厚的故乡水”“李白”“思想”可推导出答案为“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故答案为:山山唯落晖;芳草萋萋鹦鹉洲;大漠孤烟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松柏有本性;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点评】综合性理解性默写题会设计情境,将上下句默写和理解性默写结合,本质上仍旧考查的是学生基本的古诗词背诵功底,因此做好日常积累,仔细审题即可。【答案】10.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飞来窜去。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11.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解析】【点评】考查诗句内容技巧赏析。诗歌赏析题一般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和对创作背景的了解。诗句内容题难度较低,日常认真听课的学生,和古诗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都可完成。表达手法范围比较宽泛,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时留心理解。10.题目中“什么意思”指向诗句的翻译,“作用”要注意分析本句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思想。本句描述了边海百姓的艰难生活,展现那个时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惨痛景象。11.“表现手法”类型较多,因此需要学生在考试前对本诗有扎实的学习。本诗的主要手法为白描,“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全诗采用白描手法,使边海贫民悲惨的生活图景跃然纸上,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同情。【答案】12.散步;只,只是;到……去;最终,终于13.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14.B15.①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②苏轼把自己的住所建造在河堤上,(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16.宦途失意的苦闷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意思对即可)。【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含义。文言实词有赖于日常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记忆更有效。
(2)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断句。断句的基础是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虚词的作用,认识句子结构,要注意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3)本题考查文言文中虚词作用的判断。日常学习中要留心积累“之”等常见虚词的用法。
(4)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文言文句子翻译遵循字字落实的原则,不轻易更改语序。
(5)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比较阅读中,要注意两篇文章相关联的内容,以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帮助理解课外文言文。12.“步”①行走。②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③行走时两脚的距离。④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⑤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⑥同“埠”,多用于地名。⑦姓。
“但”①只,仅,只是。②不过,可是。③徒然。④姓。
“诣”①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②[造诣]学业或技艺所达到的程度。
“卒”①兵。②旧称差役。③死亡。④完毕,终了。⑤终于。
故答案为:散步;只,只是;到……去;最终,终于13.本句句意为“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你们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效力。”根据句意,捕捉虚词“矣”“虽”字帮助断句。
故答案为: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14.题目中“之”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选项中“之”意思是“的”;
B选项中“之”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选项中“之”意思是“这样”,主要用在主谓句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变主谓句为主谓短语,能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强调谓语,舒缓语气的作用;
D选项中“之”意思是“的”。
故答案为:B15.①翻译时注意古今异义词“庭下”,注意关键字词“如”“交横”“盖”,注意判断句式“也”。
②翻译时注意名词作动词“庐”,注意关键字“过”,注意结合上下文理解代词“其”的意思。
故答案为: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②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16.【甲】文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苏东坡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乙】文中有关苏东坡的事迹题目已给出概括,两件事情都与他为官,关爱百姓有关,因此能容易答出“勤于政事,爱护百姓”的答案。
故答案为:宦途失意的苦闷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意思对即可)。【答案】17.8月5日下午,在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十米台决赛中,中国14岁小将全红婵无悬念夺冠。18.几乎,差不多的意思,表明全红婵入水时基本看不到水花溅起。体现出新闻语言表述的准确性。19.中国跳水队公布的参加奥运会的10人名单中,全红婵是唯一一位非世界冠军;全红婵是中国代表团400多名参赛运动员当中年龄最小的;全红婵入选国家队还不到1年就获得奥运会金牌。20.背景;第⑦段介绍全红婵的家庭环境,塑造了全红婵坚强、懂事的形象,同时也说明全红婵的成功来之不易。【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消息的导语定位能力。消息中的导语在电头之后,是正文部分的第一句。
(2)本题考查消息中语言准确性的赏析。消息是新闻中的一类,语言也具有准确性的特点,可参考说明文词语分析的思路。
(3)本题考查消息中的内容理解。消息中关键词语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消息结构的辨析。消息一般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可对应标题、导语、主体、结尾、背景,结合每段的具体内容进行推导。17.消息的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通常用来概述消息的主要内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光明社东京奥运会2021年8月8日电”是电头。“8月5日下午,在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十米台决赛中,中国14岁小将全红婵无悬念夺冠。”是导语。
故答案为:8月5日下午,在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十米台决赛中,中国14岁小将全红婵无悬念夺冠。18.题目中关键词“几乎”“表达效果”说明本题是词语分析题,可参考阅读理解的答题思路。首先解释词语意思。其次要解释词语的语境义。最后注意本材料是新闻体裁,新闻的语言具有准确、生动、具体等特点。
故答案为:几乎,差不多的意思,表明全红婵入水时基本看不到水花溅起。体现出新闻语言表述的准确性。19.本题虽然也关注词语,但更重要的关键词是“原因”。所以要结合材料中对全红婵在跳水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的介绍来解释“横空出世”。横空出世,汉语成语,拼音是héngkōngchūshì,意思是形容人或物高大,横在空中,浮出人世,或比喻卓尔不群。出自《念奴娇·昆仑》。
故答案为:中国跳水队公布的参加奥运会的10人名单中,全红婵是唯一一位非世界冠军;全红婵是中国代表团400多名参赛运动员当中年龄最小的;全红婵入选国家队还不到1年就获得奥运会金牌。20.消息的结构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个部分,有时根据需要还包括背景材料。根据标题“全红婵:入水微涟漪夺冠无波澜”可知,第7段对于全红婵父母的介绍与她跳水夺冠这件事本身并无关联,属于家庭背景的介绍。
故答案为:背景;第⑦段介绍全红婵的家庭环境,塑造了全红婵坚强、懂事的形象,同时也说明全红婵的成功来之不易。【答案】21.卓嘎继承父亲的信念,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坚守着祖国的边疆。22.热爱祖国:通过桑杰曲对卓嘎说的话,以及杰曲巴每次巡边都会带上五星红旗,人走到哪里,红旗就插到哪里;执着坚守:玉麦的自然环境恶劣,他们仍然坚守祖国的边疆;矢志不渝:乡亲们陆陆续续都搬迁离开了,玉麦居民只剩下桑杰曲巴和卓嘎、央宗3个人坚守在那里;百折不挠:雪域边境环境极其恶劣,他们都想尽办法克服。23.排比,写出了放牧中的种种艰险,突出了玉麦环境的恶劣,体现了卓嘎爱国主义之情。增强语势。24.贯穿全文的线索;格桑花在藏语中是“美好“幸福”的意思,象征着守边人像格桑花一样美丽坚忍。25.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言之成理即可。【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全文概括的能力。概括要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进行表述。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分析要建立在梳理文本事件的基础上。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分析。修辞手法常考的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公司转让合同范本
-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学专业能力综合》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数学物理方程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济宁医学院《复变函数本》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咨询服务协议范本
- 标准的劳务合同范本
- 聘用至退休合同续签书
-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公司商铺租赁合同
- 不能过户房屋买卖合同正规范本
- 暨南大学《经济学》考博历年真题详解(宏观经济学部分)
- 传统运动疗法易筋经教案5
- GB/T 8014.1-2005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第1部分:测量原则
- 股票基础知识(入市必读)-PPT
- eNSP简介及操作课件
- 公文与公文写作课件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七章运动技能的协调控制
- 节后复工吊篮验收表格
-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版
- 气管套管滑脱急救知识分享
- 压缩空气系统管道阻力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