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01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_第1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01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_第2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01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_第3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01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_第4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01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0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史)形成与发展(中国近代史)救亡图存(中国现代史)伟大复兴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起源(先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魏晋南北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繁荣(隋唐)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辽宋夏金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奠定和面临的挑战(明清)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中华民族的抗战和人民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线索内容总览考向分析纲要通史选必融合新情境练目录项目简介投资亮点可行性介绍需求分析解决的问题【专题概要】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起源——即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中华文明具有多元性特征,之后走向一体,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结合。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国家经历了从早期国家到大一统国家的转型。1、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特征,通过各文明的碰撞交流交融,中华文明逐渐走向一体,多元一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2、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早期国家对地方的管理日渐严密,为后来秦汉时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从早期国家向统一国家的转型时期,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相互联系,典型体现在各诸侯国的变法之中。专题0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学习目标课程标准核心素养核心概念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之间的关系。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产生的原因和早期国家的特征3.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4.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意义。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是经济、政治的表现时空观念:了解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理清夏商周的政权更替,了解春秋战国的诸侯国位置。史料实证:通过考古材料(遗址、甲骨文、青铜铭文)和传世文献,认识奴隶制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了解商鞅变法和百家争鸣内容历史解释: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和早期国家的特征;理解百家争鸣家国情怀:感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中华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理解华夏认同、应时而变。多元一体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家国同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华夏认同商鞅变法百家争鸣.课标及素养距今170万年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公元前476年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的奠基公元前221年元谋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秦统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东周时空坐标PARTONE考向分析真题类型考点素养考察2024年1月浙江卷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历史解释2023年广东卷周王干预诸侯国内政(国家治理)历史解释;史料实证2023年湖南卷中华文明起源;秦国官僚制度相对完善历史解释;史料实证2023年江苏卷宗法制遭到破坏历史解释2023全国乙卷生产技术的进步唯物史观2023浙江六月卷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史料实证2023五省新课标卷战国时治国方略史料实证2023福建卷商王巡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023湖北卷象形文字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023年山东卷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唯物史观2022年年北京卷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022年福建卷中华文化的扩展历史解释;史料实证2022年辽宁卷民本思想历史解释2021年全国乙卷社会生产的发展对分封制的影响历史解释;唯物史观考向盘点先秦时期(上古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时期;近三年的趋势是:1、考查的力度越来越大;其中素养考查对史料实证考察的力度较大。2、考查角度多样化:从生产发展到政治制度到文化思想;从文明起源到“多元一体”观;有政治制度、私有财产、治国方略、文化血脉等。3、对早期政治制度相对考察较多;对文化血脉、文化扩展越来越重视。注意对早期政治制度掌握和理解注意对先秦文化发展的掌握和理解;重视文化认同另:春秋战国是一个是大变革时期,注意该时期的“变”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萌发以及民族交融和民族认同。加大对学科素养史料实证的认知不同的视角考向分析1、构建本专题知识架构,注重结构化的知识结构。2、注意对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认知和掌握3、注重对先秦文化的掌握,落实文化认同。4、了解“多元一体”的民族观,落实民族认同。5、注意该时期的“变”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萌发6、落实学科素养,特别是对史料实证的重视。7、多视角分析问题8、新情境试题训练9、选择性必修内容丝滑融合。考向结论PARTTWO纲要通史考点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石器时代代表性文化遗存旧石器时代(约170万年前--约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距今5千年)文化遗存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人

渔猎、采集、用火群居生活距今约7000-5000年前: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彩绘陶器、粟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水稻、养蚕缫丝约5000年前:龙山文化黑陶(蛋壳陶)红山文化(辽河上游)良渚文化(长江下游)玉器、祭坛、神庙2.石器时代代表性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1)中国原始社会经历约200万年历史,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三个阶段;(2)旧石器时代前期,因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过着群居生活、处于原始人群阶段;(3)旧石器时代晚期

,出现的母系氏族公社,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4)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父系氏族公社,社会贫富分化和不平等开始出现,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国家产生新知讲解2、原始社会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早期国家的产生(唯物史观)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生产力发展定居生活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变化产品有了剩余私有财产出现权贵阶层出现早期奴隶主战俘和负债氏族成员早期奴隶启继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出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禹建夏(最早奴隶制国家建立)文明定义: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物质资料生产不断发展,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社会分工和分化加剧,由社会分工和阶层分化发展成为不同阶级,出现强制性的公共权力——国家。

文明是在国家管理下创造出的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方面的发明创造的总和素养培养3、阅读教材“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从中我们可以提取哪些信息?提示信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奠定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基础。汇聚中原多元一体多元一体:多元是指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化遗存分布广泛,各具特色;一体是指不同的文化遗存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史论阐释红山文化牛梁河遗址探究①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反映了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积累。②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社会组织扩大,氏族组合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氏族首领的权力以神话的形式得到巩固和加强;原始宗教的复杂化是社会组织变化的反映;红山文化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曙光。③贵族墓葬分布在祭祀遗迹附近,每墓中心有石椁(guǒ),随葬玉器等贵重物品----社会分化加大,部落出现权贵阶层,人类即将迈入文明的门槛。④该文化遗址启示----中华文明即将产生。

碧玉龙玉猪龙史料实证(2023·新课标卷,第43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不间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融汇各地域文化的涓涓细流,内涵不断丰富,影响逐渐扩大,形成“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气象。选择一个地域,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地域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要求:选择的地域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课堂练习(2023·新课标卷,第43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不间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融汇各地域文化的涓涓细流,内涵不断丰富,影响逐渐扩大,形成“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气象。选择一个地域,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地域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要求:选择的地域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课堂练习【答案示例】地域:黄河流域。观点: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论述:黄河流域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动植物资源丰富,中国先民很早在这里繁衍生息。旧石器时代有丁村人、蓝田人等,新石器时代出现了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代代先民繁衍生息、辛勤劳动,刻画出中华文明的成长轨迹。

新石器时代,先民使用磨制石器工具,开创了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创造了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生活逐渐稳定,由此进入农耕文明。农耕的发展促进了制陶等手工业的发展,产生精美的陶器代表:彩陶和黑陶。生产的发展还催生了文字的出现,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就表达了先民的需求和意愿。

由于农耕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化随之出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山西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礼器,阶级阶层分化明显,中国即将进入阶级社会的门槛。传说中的黄帝就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尊称为华夏始祖,成为中华民族的纽带和精神核心。因此,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的起源过程中占据中心地位。指出地域明确论点指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指出代表性地域文化代表论述文明起源发展历程总结性语言示例二地域:长江流域。观点:长江流域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论述:长江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就生活着长阳人、和县人等。进入新石器时代后,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这里的居民开始种植水稻,并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出现了良渚文化,这里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城墙和宫殿等遗址。这些遗迹的出现,证明良渚文明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所以,长江流域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课堂练习考点二中国境内早期的国家一、从部落到国家三皇神话色彩浓重五帝华夏始祖黄帝联合炎帝,组成炎黄部落联盟万邦时代禅让制根据推举和考察,由舜继承尧的首领之位邦国都城规模较大,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认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各氏族部落间相互交融、认同,体现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趋势二、国家产生——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统治状况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中央设有一系列机构与职官;对夏部族以外的地方进行间接统治文化遗存二里头遗址认识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与私有制相适应的,主要方式有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三、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政治统治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实行内外服制文化殷墟遗址;甲骨文——成熟文字;发达的青铜文明影响范围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认识甲骨文反映了商朝的社会状况,体现了商朝统治的神权色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思考】商汤灭夏之后,如何进行有效统治是首要问题。结合所学思考,商朝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度?【答案】原因:商朝是中国早期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非常浓厚,商朝没有能力对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实行直接控制。内外服制是当时能够达到有效统治的最佳方式。知识梳理四、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政治统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目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作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共和行政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召公、周公共同执政认识分封制促进了中原与边远地区的文化交流;宗法制与分封制相辅相成,形成家国同构的政治格局五、商和西周的社会经济农业地位是主要生产部门工具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为主,青铜农具极少土地制度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手工业青铜铸造是主要部门认识井田制是经济基础,其兴衰决定了宗法分封制的发展状况概念阐释井田制西周时期,道路和河渠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作“井田”。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实际上为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知识梳理家国同构,血缘政治——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特征史料探究分封制与国家治理材料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根据材料,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分封制实施产生的影响。【答案】创新:在原有邦国区域内建立诸侯国。影响: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助于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消极:地方拥有较大权力,容易对中央构成威胁。主题探究图一、图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些政治制度和国家特征?图一: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图二:政治制度:图一:分封制;图二:宗法制。国家特征:政权与族权相结合;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国”与“家”相结合(家国同构);社会等级森严。权力分配制度权力继承制度根据父系血缘亲疏分享政治权利问题探究中国早期国家的主要特征1.政治(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甲骨文、祭祀);(2)血缘纽带与政治权力相结合,家国同构(分封制、宗法制);(3)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从内外服制到分封制)。2.经济(1)青铜铸造发达(大量青铜器);(2)土地国有制,集体劳作(井田制)。3.文化(1)成熟的文字(甲骨文、金文);(2)西周产生早期“民本”思想(敬天保民);(3)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开始形成(礼乐文化)。深化拓展考点三、诸侯纷争和变法运动一、列国纷争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背景周王室衰微;大诸侯国试图建立霸权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地主阶级力量壮大;权力下移表现齐、晋、楚、吴、越等先后建立霸权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长期兼并,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影响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奴隶制瓦解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公元前256年周朝灭亡认识政治秩序发生根本性变化:从等级分权向专制集权过渡;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评价:“三家分晋”作为春秋与战国时代的分界点,具有划时代意义,它是当时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标志,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遭受重大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知识梳理二、华夏认同原因中原各国社会发展先进;列国纷争,打破原有民族界限概况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影响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认识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民族交融加深;华夏文化影响扩大,为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民族交融】民族交融指各民族之间在交往交流的过程中,互相渗透,在优秀文明成果上相互吸收、相互认同,在此基础上产生共同性因素,逐步走向一体。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各少数民族交融的实质是华夏文化影响范围的扩大。三、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经济发展领域表现认识农业铁器牛耕的使用;水利灌溉工程的兴建铁器牛耕促进小农经济产生,为精耕细作提供了条件,也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手工业冶铁技术出现;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商业货币流通广泛,中心城市涌现,有的工商业主富比王侯知识梳理2、商鞅变法(1)背景①经济:生产力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②政治: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③军事:各国兼并战争日益激烈;④思想:法家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内容作用影响认识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顺应了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引发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变革上层建筑的时代需求使变法成为潮流政治: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社会:实行什伍连坐;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增加了赋税收入,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3、商鞅变法内容及影响4、孔子和老子思想家孔子老子历史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主张及成就核心:“仁”;政治:“为政以德”;社会秩序:克己复礼;教育:“有教无类”,推动私学发展;文化:整理“五经”,传承夏商周文化唯心论:“道”为本原,天人合一;辩证法:事物存在对立统一的矛盾;政治: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认识孔子代表了旧贵族的利益,对周天子仍抱有期望老子探讨“道”不是为了探寻事物本原,而是为规范社会秩序找寻依据【概念阐释】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乱作为。既尊重自然,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知识梳理5、百家争鸣(1)背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士阶层的崛起;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各国争相招揽人才含义众多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内容儒家孟子:人性善、“仁政”;荀子:人性恶、隆礼重法道家庄子:逍遥自由阴阳家邹衍:五行“相生相胜”墨家墨子:代表下层平民利益,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法家韩非:法治、中央集权影响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②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③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认识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百家争鸣与精神觉醒】材料兴盛于战国的百家争鸣导致了古代中国思想界认识领域的全面活跃,为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一种特有的、全新的思维模式。在争鸣中形成的儒、墨、法、道等学派,影响了后来整个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体系和社会生活……为了给统治阶级提供改革方案,寻求出路,百家争鸣的思想家纷纷用现实主义、人文主义的眼光,深入探究各种政治原理,并将思维的角度置于天人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这标志着人类精神的觉醒。——摘编自杨俊明《百家争鸣与古代中国人类精神的觉醒》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答案】意义:推动了思想领域的活跃;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为统治阶级提供了改革方案;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促进了人类精神的觉醒。知识阐释PARTTHREE选必融合《中外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2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P9选择性必修一:第7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P44选择性必修三: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P2选择性必修二: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P2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P19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P56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P69教材融合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西周统治者为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2、战国法家思想形成之前,统治者已经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3、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出现在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子产“铸刑书”引发了一场辩论。这是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选必一)4、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在思想界体现为儒家与法家之争。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孔子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不要过度消耗民力。孟子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5、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代表人物是商鞅与韩非。商鞅在秦国颁行了一系列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韩非提倡君主不要谈礼义,而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君主赏罚分明,则臣民必能守法奉令。为保证法令畅通,韩非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在重视富国强兵的君主选必融合看来,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难以落到实处。孟子虽然说“仁者无敌”,实际上却无助于国君实现他们的强国抱负。相反,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秦王嬴政读过韩非著作后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子产铸刑书选必融合二、古代的劳动工具(1)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强大动力。(3)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生产经验,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工具的进步。1、人类的耕作工具种类繁多,材质主要有骨、竹、木、石、蚌、铜、铁等。石器质地坚硬,比骨、竹、木器更为耐用。2、旧石器时代石器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新石器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磨制。对早期人类来说,石器的制作并不简单,要经过选料、打击、磨光等一系列工序,有的还要钻孔,这些工序需要专人完成。3、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现了铜,并逐渐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从目前发现的考古资料看,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地区。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青铜在当时是珍贵的资源,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选必二)唯物史观选必融合三、农业的出现

1、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在产生之初,以采集和渔猎为生。2、大约1万年前,农业出现,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相对稳定的食物供应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也使人类有条件从事各种物质文化创造活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都是一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1)人类生产自己需要的产品,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2)农业的出现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从最初搭建临时的窝棚,演变为建造长期的住所,并逐渐形成聚落。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制陶、采矿、冶炼等手工业劳动。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也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3)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很早就认识到天文知识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几乎在所有早期文明古国中,天文历法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选必二)知识梳理四、春秋战国时期的血缘认同与文化认同中华文明多元起源。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考古发现证明,无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还是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选必三)选必融合PARTFOUR新情境练1.(2024贵州4月适应考)殷墟第三期墓葬中,仅有小贵族随葬劣质铜明器。到第四期,中、小贵族墓葬则普遍存在劣质铜明器和仿铜陶礼器,而高级贵族随葬品始终有成套优质铜明器。该现象说明商代晚期A.墓葬规制遭到破坏B.社会等级发生了变化C.宗法制度受到挑战D.贵族间贫富差距拉大【答案】D【解析】此题为推理判断题;要求根据题干材料内容得出一个结论。题干讲到第三期到都四期的变化是第三期只有小贵族墓葬存在铜明器和仿铜陶礼器,到第四期则中小贵族“普遍”存在这种现象,高级贵族无多大变化,这说明中、小贵族与高级贵族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了,故选D;材料只涉及随葬品的优劣,没有涉及规制(如随葬品的数量等),排除A;材料中看不出社会等级的变化,只是贵族内部的变化,排除B;未体现宗法制遭到破坏,排除C;故正确答案未D。新情境练早期人类遗址距今年代意义重庆巫山人遗址距今214万年将中国古人类的历史前推了44万年,颠覆了人类180万年前走出非洲的论断陕西上陈人遗址距今约212万年将陕西古人类的历史提前了近一百万年河北泥河湾遗址距今时间上限在200万年以上是中国第三个具有200万年历史的古人类遗址2、小明同学在学习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时,上网查阅资料后整理的如下表格,据此可以推断出()A.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B.远古人类使用打制石器C.早期人类懂得人工取火

D.早期人类过着群居生活【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中的信息重庆巫山人遗址将中国古人类的历史前推了44万年,颠覆了人类180万年前走出非洲的论断”;“陕西上陈人遗址将陕西古人类的历史提前了近一百万年”;“河北泥河湾遗址,是中国第三个具有200万年历史的古人类遗址。”可以推断出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A项正确;表格中未涉及远古人类使用打制石器的信息,排除B项;早期人类懂得人工取火表格中未体现,排除C项;表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