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鄂教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2.2把盐析出来教学设计科目授课时间节次--年—月—日(星期——)第—节指导教师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题目(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人教鄂教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2.2把盐析出来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节课以人教鄂教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2.2“把盐析出来”为核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理解溶解和析出的科学原理。设计思路如下:
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溶解知识,为新课内容做好铺垫。
2.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盐析现象的好奇心。
3.以分组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盐在不同条件下的析出过程。
4.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理解盐析的原理。
5.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盐析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6.最后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
1.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通过实验观察盐的溶解与析出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素养。
2.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升动手实践能力。
3.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提高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出科学原理。
5.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在实验过程中尝试不同方法,发现新的问题。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对的学生为三年级学生,他们在知识、能力、素质及行为习惯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1.知识层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如溶解、沉淀等概念,但对于盐的溶解与析出原理尚不熟悉,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化理解。
2.能力层面: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逐渐增强,能够完成简单的实验操作,但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尚待提高。
3.素质方面: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较为强烈,对科学实验充满兴趣,但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4.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上的纪律性较好,能够遵循教师的要求进行实验,但合作意识有待加强,有时在小组讨论中可能缺乏主动参与。
这些特点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如下:
-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有利于课程的学习和知识点的掌握;
-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更好地观察和记录;
-素质方面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行为习惯中的纪律性有利于课堂秩序的维护,但合作意识的不足可能影响实验效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合作意识,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资源-软硬件资源:实验桌椅、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量筒、称量纸、食盐、水等)
-教学材料:人教鄂教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
-教学手段:实物演示、分组实验、课堂讨论
-辅助材料:实验指导手册、实验报告单
-教学环境:科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实施过程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关于盐溶解与析出的预习资料,包括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设计预习问题:设计问题如“盐在水中溶解后,如何才能将其析出?”引导学生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学生反馈的预习笔记和问题,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根据预习任务,阅读相关资料,理解盐溶解和析出的基本原理。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尝试提出自己的见解。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问题提交至微信群,教师进行初步评估。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预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群等工具,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预习进度的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盐溶解的实验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把盐析出来”。
-讲解知识点:讲解盐溶解和析出的科学原理,结合实验步骤进行详细解释。
-组织课堂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盐在不同条件下的析出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解答疑问:在实验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实验中的观察现象。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盐析出的过程。
-提问与讨论:学生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时,向教师提问或与同学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盐溶解和析出的原理。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盐析出的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与盐溶解和析出相关的作业,如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不同条件下盐的析出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相关的科普文章、视频等资源,供学生深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独立完成作业,巩固知识。
-拓展学习:利用提供的资源,进行额外的学习和探索。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总结,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盐溶解和析出的原理,并通过实验掌握盐的析出方法。通过上述教学实施过程,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这些知识点和技能。知识点梳理1.盐的溶解
-溶解的定义:溶解是指溶质在溶剂中形成均匀溶液的过程。
-溶解的条件: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搅拌等都会影响溶解速度和溶解度。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量称为溶解度。
2.盐的析出
-析出的定义:析出是指溶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析出的原因:温度变化、溶剂蒸发、溶质浓度超过溶解度等都会导致溶质析出。
-析出的方法:可以通过降低温度、蒸发溶剂等方法使溶质析出。
3.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盐的溶解和析出过程,理解溶解和析出的原理。
-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量筒、称量纸、食盐、水等。
-实验步骤:
a.将一定量的食盐放入烧杯中。
b.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观察食盐的溶解过程。
c.等待溶液静置,观察食盐的析出过程。
d.记录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4.实验观察与记录
-观察溶解过程:观察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度和溶解程度。
-观察析出过程:观察食盐从溶液中析出的速度和形态。
-记录数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温度、时间、食盐的质量、溶解和析出的情况等。
5.实验分析与讨论
-分析溶解和析出的原因:根据实验观察结果,分析溶解和析出的原因,如温度变化、溶剂蒸发等。
-影响溶解和析出的因素:讨论不同因素对溶解和析出的影响,如温度、溶剂量、溶质种类等。
-应用与生活联系:探讨溶解和析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盐的溶解和结晶、化学实验等。
6.拓展知识
-溶解度的变化规律: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溶解和析出的化学原理:从分子层面解释溶解和析出的化学原理。
-盐的种类和性质:介绍不同种类的盐及其性质。
7.学习方法与策略
-观察与实验:通过实验观察溶解和析出的现象,加深对溶解和析出的理解。
-记录与总结: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思考与讨论:在实验过程中,积极思考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
-拓展与应用:通过拓展知识和生活联系,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作业布置与反馈作业布置:
1.设计实验:根据课堂所学,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不同温度下食盐的溶解度变化。要求写出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预期结果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2.观察记录:在家中尝试将食盐溶解在水中,然后通过蒸发水分的方式使食盐重新析出。记录实验过程,包括食盐溶解的时间、溶解量、蒸发的时间、析出的食盐形态等。
3.思考题:思考以下问题并写下你的答案:
-盐溶解在水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盐析出的过程中,溶剂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能想到哪些生活中的实例,涉及溶解和析出的过程?
4.拓展阅读:阅读关于溶解和析出的科普文章,了解相关科学知识,并撰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作业反馈:
1.实验设计方案:批改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重点关注实验步骤的合理性和实验目的的明确性。对每个学生的方案给出具体反馈,如步骤是否完整、逻辑是否清晰、是否有创新点等。
2.观察记录: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评估其记录的详细程度和准确性。对记录不完整或数据不准确的地方进行指正,并给出改进建议。
3.思考题答案:阅读学生的思考题答案,评价其理解程度和逻辑思维。针对答案中的不足之处,提供指导性的反馈,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4.拓展阅读读后感:评估学生的读后感,关注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溶解析出知识的运用。对读后感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探索科学知识。
反馈建议:
-对实验设计方案中表现优秀的学生,鼓励其进一步优化实验方案,可能的话,可以在课堂上演示其设计的实验。
-对观察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学生在下一次实验中注意观察细节,提高记录的准确性。
-对思考题答案中理解不深的学生,建议其复习课堂内容,必要时进行一对一辅导。
-对拓展阅读读后感,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典型例题讲解例题1:小华在进行食盐溶解实验时,发现当水量一定时,食盐的溶解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请解释这一现象。
答案: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使得食盐分子更容易被水分子包围并带走,因此食盐的溶解量增加。
例题2: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当食盐溶液冷却后,溶液中的食盐会逐渐析出。请简述食盐析出的过程。
答案:食盐析出的过程是当溶液冷却时,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食盐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增强,导致食盐分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形成晶体。
例题3:小刚想要制作一个饱和盐水溶液,他应该采取哪些步骤?
答案:小刚应该首先将食盐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并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接着,继续加入食盐并搅拌,直到食盐不再溶解,此时溶液即为饱和盐水溶液。
例题4:在一次实验中,小李发现食盐溶液在蒸发过程中出现了晶体。请解释这一现象。
答案:在蒸发过程中,水分逐渐减少,溶液中的食盐浓度不断增加。当食盐浓度超过其溶解度时,食盐会从溶液中析出,形成晶体。
例题5:小王想要加速食盐在水中的溶解,他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答案:小王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加速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提高水的温度,增加水分子的运动速度;
-搅拌溶液,增加食盐与水分子接触的机会;
-将食盐研磨成更细小的颗粒,增加其表面积,使其更容易与水分子接触。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实验操作与理论结合: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盐的溶解和析出过程,加深对溶解和析出原理的理解。
2.分组合作学习: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不一: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操作不规范、观察不细致等问题,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不一:部分学生对溶解和析出的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入,影响了实验过程中对现象的解释和讨论。
3.课堂时间分配不均: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完成实验较快,而部分学生完成较慢,导致课堂时间分配不均,影响了整体教学进度。
(三)改进措施
1.针对实验操作问题,可以提前进行实验操作的示范,让学生熟悉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操作不规范的问题。
2.针对理论知识理解问题,可以增加课堂讲解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更多的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溶解和析出的原理。同时,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针对课堂时间分配问题,可以提前预估实验操作所需时间,合理安排实验小组的数量和人员,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同时,可以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分享实验结果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板书设计-定义:溶质在溶剂中形成均匀溶液的过程
-条件:溶质种类、溶剂种类、温度、搅拌等
-溶解度:单位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量
②盐的析出
-定义:溶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原因:温度变化、溶剂蒸发、溶质浓度超过溶解度等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居民社区电动车充电桩安装及管理合同
- 2024版城东小学窗帘纱窗采购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影视制作授权合同
- 2024年度豆粕饲料出口许可合同
- 2024年工业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新型消声卷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玻璃的合同范本
- 2024年度技术转让合同:关于技术研发单位与企业之间技术成果的转让条款
- 特许经营合同范本深圳
- 拆除房租合同范本
- 保健按摩师(高级)技能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2-23-2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古代文学及古诗文鉴赏(一)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参考试题库600题(含答案)
- 上海市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岸电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课件-第十四课-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北师大版
- 招投标管理招聘面试题及回答建议(某大型国企)2025年
- 耳鸣的认知治疗干预
- 2024年浙江嘉兴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选聘研训员历年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珍爱生命阳光成长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