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同步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同步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同步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同步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同步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

西汉与东汉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纲要》(上)课时学习目标1.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封建国家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汉朝时期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2.课时学习目标(1)水平1—2学习目标:能够运用西汉疆域图,明确汉疆域的四至;能够运用相关文献记载《梳理和概括汉朝时政治制度的演进过程,了解汉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巩固大一统的重要举措,并认识它们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意义;结合相关文献记载,概述两汉后期的社会矛盾,分析导致两汉衰亡的原因。(2)水平3—4学习目标:搜集若干关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巩固”的学术观点,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评析学术观点,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比较秦、汉衰亡的异同点,并能阐述“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学习建议:“东汉的兴衰”一目可作为自主学习内容,“两汉的文化”一目中“两汉文学”可以作为项目化学习内容。前207前202前1419年25年220刘邦建汉秦朝灭亡曹丕灭汉东汉建立王莽覆灭楚汉战争东汉武帝即位西汉王莽新朝23年西汉灭亡汉高祖刘邦,在位时间:BC202年—BC194年汉文帝刘恒,在位时间:BC180年—BC157年汉景帝刘启,在位时间:BC157年—BC141年汉武帝刘彻,在位时间:BC141年—BC87年新朝开国皇帝王莽,在位时间:AC9年—AC23年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在位时间:AC25年—AC57年时空坐标“鉴秦”——汉初统治者面临形势?汉高祖刘邦“汉初,接秦之敝,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天下凋敝!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鉴秦”——汉初统治者怎么看?秦亡于未分封子弟。-孤立之败。(刘邦认为)始皇为帝,而弟子为匹夫,内亡骨肉根本之辅,外无尺土藩翼之卫。周行分封,享年八百;秦以孤立,十五年而亡。”---班固《汉书》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天下逾炽,兵马逾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法太极故也。--陆贾《新语》秦亡于暴政。--“事儿多”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兵皆罢归家”、释放奴婢为平民……;“什五税一”,即农民将收获物的十五分之一上交国家……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汉文帝诏令废除黥、劓、刖三种肉刑,改以笞刑代替。“鉴秦”——汉初统治者怎么办(1)?与民休息:爱惜民力、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减轻刑罚。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伯之间成群,文景之治,美哉!——《汉书·食货志》出现“文景之治”盛世局面。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鉴秦”-汉初统治者怎么办(2)?郡国并行王国叛乱尾大不掉“全国54郡,诸侯居39”…“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谋以逆京师”…“淮南王长废先帝法,不听天子诏,居处无度,出入拟于天子,擅为法令。”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BC202西汉建立BC180—BC141文景之治地方坐大

七国之乱BC156—BC87汉武帝时期匈奴侵扰边疆王国威胁中央杂念困扰一尊丞相威胁皇权公元前141年3月21日,17岁的刘彻登基,开启了他55年的汉帝国帝王生涯!二、西汉的强盛地方坐大

七国之乱(一)政治集权材料一: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史记•吴王濞列传》材料二:淮南王长废先帝法,不听天子诏,居处无度,出入拟于天子,擅为法令……——《史记•孝文本纪》问题:诸侯权力太大,如何破解?二、西汉的强盛地方坐大

七国之乱(一)政治集权推恩令前推恩令后“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贾谊1.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权力问题3:丞相权力太大,如何破解?问题4:帝国缺乏人才,如何破解?二、西汉的强盛地方坐大

七国之乱(一)政治集权1.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权力2.内外朝制,加强皇权皇帝中朝外朝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有事上报亲信近臣参与军国大事决策三公九卿逐渐成为执行机构二、西汉的强盛(一)政治集权1.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权力2.内外朝制,加强皇权3.察举制“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退,此所以劝善黜恶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

——《武帝纪》选官:察举制度方式:地方举荐皇帝策问标准:孝廉熟知经书目的:选才治国人才保障中央集权二、西汉的强盛(一)政治集权1.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权力2.内外朝制,加强皇权3.察举制4.刺史刺史六条问事一、豪强强占田宅超过定制,以强凌弱;二、郡国长官背公向私,侵渔百姓;三、郡国长官不恤百姓,肆意杀人;四、郡国长官任人不当,徇私弃贤;五、郡国长官的子弟仗势欺人,为非作歹;六、郡国长官与豪强勾结,背令枉法。中央集权君主专制选官监察二、西汉的强盛(二)经济集权1、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2、盐铁官营3、均输平准均输:将郡国上交给中央的多余物资运到所需地贩卖;平准:将商品贱买贵卖,平抑物价。4、算缗、告缗算缗:向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告缗:揭发偷税漏税。

二、西汉的强盛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二、西汉的强盛(三)思想控制董仲舒的新儒学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1、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2、设立五经博士,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熄灭,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二、西汉的强盛西汉疆域图(四)疆域开拓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二、西汉的强盛【随堂巩固】1.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丰五年前106年108郡、国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烈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C2.西汉分置铁官于四十郡,遍布全国。根据考古资料显示,华北、内蒙古、华东、中南以至新疆等地,已发现汉代冶铁遗址三十多处。汉代的矿场、大者一家千余人,小者亦数百人,这反映出汉代(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民营经济发展规模较大C.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D.铁犁牛耕技术普及全国4.董仲舒在《王道通三》中指出,当器大出现寒冷天气,当冬天出现暑热的天气,那么这一年一定是恶年,“人主当喜而怒,当怒而喜,必为乱世矣。是故人主之大守,在于谨藏而禁内,使好恶必当义乃出。”董仲舒这一论述意在(

)A.防止君主过度专制带来弊端

B.论证天人感应具有合理性C.表明君权神授应当顺应自然

D.强调君主治世应注重策略3.雕版墨印本《汉西域诸国图》是北京图书馆之馆藏文物,反映了汉代西域诸国分布以及交通路线。全图标注地名七十多处,形象地标注了天山、葱岭、北山、南山、石山和积石山,并清晰地绘出了中原通往西域的两条路线。对该图表述正确的是(

)A.是西汉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的佐证B.该图绘制技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C.是西汉政权有效管辖西域的历史依据D.对研究西域地理沿革有一定参考价值CDA关键问题:西汉后期的统治出现了什么问题?东汉建立后,光武帝是如何解决的,效果如何?问题:政治日益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措施:政治:a.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b.严格控制外戚干政;c.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d.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经济:a.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b.释放奴婢。思想:a.重视儒学效果: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史称“光武中兴”。

材料2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刘秀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先后颁布了六次解放奴隶、三次禁止虐杀奴隶的诏令。如26年下诏:“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30年宣布:“王莽时吏人没入为奴婢不应旧法者,皆免为庶人。”31年“诏吏人遭饥乱及为青、徐贼所略为奴婢下妻,欲去留者,恣听之。敢拘制不还,以卖人法从事”。35年三次下诏:“其杀奴婢不得减罪”;“敢灸灼奴婢,论如律,免所灸灼者为庶(民)”;“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1时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以法理严察,职事过苦,尚书近臣,至乃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

——《后汉书·申屠刚传》光武帝三、东汉的兴衰母后临朝君权旁落依靠宦官夺回君权把持朝政原因:①皇帝年幼即位,年寿不长,导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②东汉后期政治腐朽黑暗,正直官员和士人因“清议”而遭镇压,史称“党锢之祸”。③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④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军阀割据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灭亡: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东汉灭亡。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即位101131128151214寿命272313039363414

材料

东汉王朝是在南阳、颍川、河北等地的地主、官僚集团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刘秀本身是豪强地主,他的亲信、大臣也大都是这样。东汉建立后,追随刘秀的豪强地主,都封侯食邑,成了新的贵族。以这些新贵族、官僚为核心,联结地主、豪商,形成强大的豪强地主阶层。东汉王朝对豪强地主的利益,倍加保护。在经济上,维护豪强地主田庄的大土地占有制;在政治上,则通过“察举”和“征辟”的选举制度,保障他们从政的特权,使豪强地主牢牢地控制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权。——《中国古代史》(上册)问题:东汉灭亡的标志是什么,分析其衰亡的原因。三、东汉的兴衰问题:比较秦朝、汉朝灭亡的异同,体会“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材料1“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史记·项羽本纪》

材料2秦朝的速亡说明把法家作为国家唯一的政治统治思想是根本行不通的。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意见,把改造后的儒家思想作为王朝的正统思想,贬抑黄老刑名百家之言。秦朝统治者完全无视人民的意愿,不顾人民的死活,导致人民揭竿而起,最终使秦王朝被农民起义的浪潮所吞没,这使统治者不得不对民众的力量与作用重新加以认识。绝对的权力使秦始皇父子得以把统治者残忍自私、贪欲无限的劣根性毫无顾忌地展现出来,不但激化了社会矛盾,而且为赵高利用,是其二世而亡的重要因素。后世君主与思想家深刻反思:在承认君权至上的前提下,如何对君主权力加以适度限制,以防范君权走向极端而失控。崇尚武力,敌视和轻视少数民族,不惜代价地用战争手段加以打击,是导致秦朝速亡的重要因素。汉代以来,统治阶级总结了秦朝的教训,确定了中国历代王朝在民族关系上的羁縻政策。——王绍东《论“亡秦之鉴”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秦的衰亡对后世的影响:①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②民本思想的有限回归;③君主权力的适度制约;④民族问题上的羁縻政策。相同点:两朝后期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都很尖锐,都引发了农民起义不同点:秦朝的社会矛盾主要因暴政而急剧爆发激化,且直接亡于农民起义。汉代较为复杂,因土地兼并致使阶级矛盾尖锐,因外戚、宦官、官僚等统治阶级内部斗争而腐败,农民起义只是动摇了其统治基础,最终亡于军阀割据混战,且汉代的危机是逐渐累加的。三、东汉的兴衰分类内容影响史学①西汉司马迁:《史记》②东汉班固:《汉书》文学汉赋、乐府诗、五言诗科

技医学①《黄帝内经》②《神农本草经》③张仲景:《伤寒杂病论》④华佗:麻沸散、五禽戏数学《九章算术》其他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周髀算经》;③东汉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天文学专著《灵宪》农学①《氾胜之书》;②《四民月令》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赋辞藻华丽;诗歌反映社会现实;语言朴实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医圣”,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促进中国、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用于外科手术、健体强身任务:通过梳理两汉文化的基本史实,探究两汉文化繁荣的原因。四、两汉的文化材料

是岁(前110年)天子始建汉家之封……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史记·太史公自序》1.国家统一,政局安定;2.经济发展,社会繁荣;3.民族交融加强,对外交往频繁;4.对前代文化成就的继承和发展;5.统治者重视文化教育。问题:结合《史记》的创作背景和本课所学,分析两汉文化繁荣的原因大一统时代的文化气象任务:通过梳理两汉文化的基本史实,探究两汉文化繁荣的原因。四、两汉的文化任务:结合两汉治乱兴衰历史,探究两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1、“国家统一”的疆域认同:秦朝只维持了短暂统一,汉朝在恢复秦朝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开疆拓土,实现了长期统一。此后,统一多民族国家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导模式,也成为人心所向的必然归宿。即使是在分裂状态下,“分久必合”也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意识。2、“中央集权”的制度认同:秦朝建立后,废分封行郡县,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速亡使秦制遭到部分否定。汉承秦制,完善并发展,实现了长达四百年的有效统治,“中央集权”制度由此深入人心。3、“思想统一”的文化认同:秦汉时期是由文化多元到逐渐走向文化思想相对统一并确立社会主导思想的时期。汉代尊崇儒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统一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在中华民族中形成,影响深远。4.“大一统”的观念认同:秦朝建立前后,“大一统”观念逐渐形成。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采取措施,使“大一统”得以真正巩固和发展。此后,“大一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核。【随堂巩固】7.司马迁著《史记》、班固撰《汉书》均为私人撰著。魏晋以后,国家任用史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