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镇隆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茂名市镇隆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茂名市镇隆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茂名市镇隆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茂名市镇隆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茂名市镇隆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丰子恺故居—一钩新月天如水(1)桐乡石门镇,缘缘堂。(2)一个初冬的上午。我将手肘支在方桌上,将身体舒展成他穿棉袍时的闲适样子,望见了江南初冬依然绿影婆娑的院子,绿影婆娑的时光深处慢慢出现了一些声音和画面——春天里两株开满花的树下,跑过几只小鸡,有燕子呢喃;夏日午后门外传来货郎的叫卖声,傍晚的芭蕉树下,摆起了客人小酌的桌子;花坛边洋瓷面盆里游着一群蝌蚪……他从秋千上抱下老三或老四,说,在面盆里,小蝌蚪永远不会长成青蛙的,来,我们送它们回家!(3)这些场景,是缘缘堂的主人——丰子恺先生漫画里的场景,也是他《缘缘堂随笔》里真实的生活场景。而缘缘堂则是他曾经的现实家园和精神乐园。(4)我将目光收回,落到了桌面隐隐发亮的木纹理上,肘关节与桌面接触的一小片肌肤上,有一丝隐隐的温暖。这是错觉,错觉还牵引着我闻到了他略带烟味的呼吸,一个眼神睿智、端庄平和的白发长者立在了我的眼前。寒风中他身穿黑棉长袍,头戴黑棉帽,棉帽上趴着一只黑白色小猫。(5)民国大师无数,而丰子恺是难得的一位德才兼备的艺术家、教育家。沿着他一生的脉络探寻,你会发现,他是一个在爱与慈悲里成长的幸运儿。丰子恺出生于一个有染坊、有良田的大户人家。阳光雨露没有宠坏那个叫“丰仁”的孩子,反使他成长为知书达理、谦恭好学的少年。入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正式更名为丰子恺,也遇到了生命里十分重要的两位大先生——李叔同(弘一法师)、夏丏尊。他们之间长达一生、直抵灵魂的情缘,给了他深远的影响。他的婚姻虽是媒妁之言,夫妻竟一生恩爱、生死相随,育有七个子女。这一切因缘,造就了他“光风霁月”般的人格。(6)在与他同时代挚友们的记忆里,他获得了这样的评价:巴金说他是“一个与世无争、无所不爱的人,一颗纯洁无垢的孩子的心”。朱光潜在《丰子恺的人品和画品》里说:“他老是那样浑然本色,无忧无嗔,无世故气,亦无矜持气”。(7)丰子恺的画,重于身边平凡事,如姐姐缝衣,弟弟上学,大人醉酒,孩童用两个蒲扇当自行车骑,也有描绘将一个个孩子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针砭时弊的题材。人间万物,在他的笔下是小可爱、小情趣,又是大悲悯、大气象,深得人心。(8)他的代表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仿佛就是他人画合一的写照:简洁,平和,澄静,深邃,阔远。(9)1927年初秋,二十九岁留日归来在上海教书的丰子恺恳请李叔同为寓所起名。李叔同让他在纸上写上许多他喜欢而又能互相搭配的字,团成小纸球撒在释迦牟尼画像前的供桌上抓阄。奇妙的是,丰子恺两次都抓到了“缘”字,便取名“缘缘堂”。后来无论迁居哪里,他都把李叔同写的“缘缘堂”匾额挂在家里,“犹是形影相随,至于八年之久”。1933年春天,在母亲的心心念念下,丰子恺用稿费在故乡的梅纱弄里,自家老屋后建好了一幢三开间砖木结构的高楼,加之前后两个小院,一个极具深沉朴素之美的“缘缘堂”诞生了。(10)搬家那天,热闹如戏场。丰子恺充满深情地写道——“我们住新房子的欢喜与幸福,其实以此为极!”“民国二十二年春日落成,以至二十六年残冬被毁,我们在缘缘堂的怀抱里的日子约有五年。现在回想这五年间的生活,处处足使我憧憬”。除了偶尔往返于沪杭等地,他大部分时间都与全家老小住在缘缘堂,完成了近二十部著作。神奇的小院见证了天真如孩童、深邃如老者的一代大师生命里最幸福的时光。让人痛心疾首的是,短短五年后,幸福和缘缘堂一起,在日寇的炮火中化为乌有。(11)颠沛流离、九死一生,是抗战时期丰子恺一家辗转逃难于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的写照,而一个个噩耗追随着他的脚步接踵而至——1938年1月,他在江西逃难时,“缘缘堂”被炮火夷为平地;1942年他在重庆避难时,“慈父”弘一法师在泉州圆寂;战争结束的次年,战乱中一直与他通信在精神上支撑着他的夏丏尊辞世,未能见上最后一面……(12)文革中,他因散文《阿咪》获罪,一家人住的日月楼被安置进了四五家人,丰子恺只得睡在连接阳台的走廊上,用棕绷搭个小床,棕绷太短,便在脚那头放个凳子,蜷缩着睡。小床边摆一张小方桌,就是他的书桌。无数个不眠之夜,唯有一钩新月静静陪伴一团蜷缩的身影。如此境地,他却说“天于我,相当厚”。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怀着对苍生的大爱,他完成了弘一法师的遗愿、师生间灵魂的相约——《护生画集》。(13)“我是是一个天真的,热情的,好奇的,不通世故的孩子”,“在中国,我觉得孩子太少了。成人们大都热衷于名利,萦心于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实业问题……孩子们呢……弄得像机器人一样。长此以往,中国恐将全是大人而没有孩子,连婴孩也都是世故深通的老人了。”(14)时光隧道里传来的这一段话,振聋发聩。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最准确的一项是A.缘缘堂是丰子恺最喜爱的居所,在这里有他快乐的时光,而日月楼则是他的伤心之所,文革遭遇让他刻骨铭心,无法释怀。B.丰子恺在缘缘堂的生活是幸福的,五年间他完成了近二十部著作,然而缘缘堂被毁、流离失所的逃难生活和两位尊师相继辞世,让他感到很无助。C.文章的语言简洁干净,朴实无雕琢,以时间为线索将丰子恺的多彩人生向读者娓娓道来,字里行间表达了对丰子恺的敬仰之情。D.文章采用第二人称,描绘丰子恺的生活场景,叙述丰子恺的人生经历,自由直接,像是与读者面对面的叙谈,仿佛亲眼所见。5.“一钩新月天如水”在文中有多重含意,请简要分析。6.丰子恺为什么说“在中国,我觉得孩子太少了”?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参考答案:4.C

5.①代指丰子恺的绘画作品《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②象征着丰子恺故居具有深沉朴素的特点。③象征着丰子恺的画品和人品:简洁、平和、澄静、深邃、阔远。

6.(1)丰子恺认为,在中国成人们大都热衷于名利,萦心于社会实际问题,使孩子受到影响,失去了孩子本应有的真率与趣味。所以丰子恺说“在中国,我觉得孩子太少了”。(2)丰子恺的这个观点很有道理。他不但用绘画和文章关注着儿童的成长,而且自己也保持着赤子之心和童心,这使他成为一个优秀的具有独特人格的画家。现实社会中,由于受成人社会的影响,我们的儿童有失去童心的危险,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4.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最准确的一项”,这是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比较多,有语言的分析,有内容的概括,有情感的表达。首先要分析每个选项考查的方向,然后与文本进行比对。A项,“而日月楼则是他的伤心之所”错误,文中没有提及日月楼是作者的伤心之所,而且可从文中第十二段“如此境地,他却说‘天于我,相当厚’”句看出,作者对文革中的遭遇也不是无法释怀。B项,“让他感到很无助”错误,文中没有“无助”之意,文章第十一段只是叙述了这些事情,但并没有陈说丰子恺的感受和表现。D项,“文章采用第二人称”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采用的是第三人称。5.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要分析“‘一钩新月天如水’的多重含意”,这是针对文章标题设题,是考查散文标题的含意。解答此类题目一般先理解其本来意思,然后到文中圈出与标题相关的内容,理解其深层意思,同时还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文章第八段说“他的代表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由此可知,“一钩新月天如水”是代指丰子恺的绘画作品《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这是其本义;文章第三段说“这些场景,是缘缘堂的主人——丰子恺先生漫画里的场景,也是他《缘缘堂随笔》里真实的生活场景。而缘缘堂则是他曾经的现实家园和精神乐园”,可见“一钩新月天如水”还象征了丰子恺故居的特点;如文章第八段“他的代表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仿佛就是他人画合一的写照:简洁,平和,澄静,深邃,阔远”,“一钩新月天如水”又象征着丰子恺的画品和人品,即简洁、平和、澄静、深邃、阔远。考生只要找到这些与标题相关的内容,答题就容易多了。6.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丰子恺为什么说‘在中国,我觉得孩子太少了’?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这是考查学生探究文本内涵的能力。本题包含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即丰子恺说“在中国,我觉得孩子太少了”的原因,首先到文中找到题干中的引文,在十三段,文中说“在中国,我觉得孩子太少了”,这就找到了答题的区域,后面说“成人们大都热衷于名利,萦心于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实业问题……孩子们呢……弄得像机器人一样。长此以往,中国恐将全是大人而没有孩子,连婴孩也都是世故深通的老人了”,可见,丰子恺认为,在中国因为成人大都热衷于名利,这会对孩子造成影响,让孩子们失去本来应该有的真率和趣味。第二个问题,要求谈一谈对丰子恺这一观点的认识,考生需要先表态,即认可丰子恺的这个观点,从文中来看,丰子恺“是一个天真的,热情的,好奇的,不通世故的孩子”“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怀着对苍生的大爱”,这使他成为一个优秀的具有独特人格的画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受成人世界的影响,儿童有失去童心的危险,这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本题虽然看似是开放题,但答题的时候还是要立足文本,要秉持着“以文解文”的原则,圈出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概括。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材料一提起“人工智能”,人们总是想到科幻小说或电影里的虚构情节。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每天都在使用人工智能了,只是可能没意识到而已。把人工智能等同于机器人是常见的误解。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容器,这个容器不见得非得是人形。如果说人工智能是大脑的话,机器人就是身体,这个身体不一定是必需的。比如智能手机里的语音助手,控制它的软件和数据就是人工智能,它发出的说话声音是这个人工智能的拟人化体现,但是语音助手本身并没有机器人的外形。人工智能是个广义的概念。从手机里的计算器到无人驾驶汽车,再到未来可能改变世界的重大变革,都属于人工智能的范畴。人工智能分为三类。擅长某方面单一功能的叫弱人工智能。例如有可以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但它只会下象棋,你若问它明天的天气,它就不知怎么回答了。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称为强人工智能。教育学家弗雷德森把“智能”定义为“一种宽泛的心理能力,能够进行思考、计划、理解复杂理念和从经验中学习等操作”,强人工智能在进行这些操作时应该和人类一样得心应手。第三种是超人工智能。著名的人工智能思想家波斯特罗姆这样描述超人工智能:“它在几乎所有领域,包括科学创新和社交技能,都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聪明很多。”现在我们的世界中弱人工智能已经无处不在。你的手机里就充满了弱人工智能系统。当你用地图软件导航、接受音乐电台推荐、查询明天的天气时,其实都是在利用弱人工智能。百度之类的搜索引擎也是一个巨大的弱人工智能,背后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排序方法和内容检索。军事、制造、金融等领域也早已广泛运用各种复杂的弱人工智能。创造强人工智能则要难得多。迄今为止,人类的大脑是我们所知宇宙中最复杂的东西。要想创造一个达到人类智能水平的电脑,需要解决的困难可能超乎想象。首先要有具备人脑运算能力的硬件。事实上,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中国的天河二号每秒能进行3.4亿亿次运算,早已超过这个运算力了。但更困难的还在于,怎样利用这样的运算能力让电脑真正模拟人脑。不过,硬件的发展和软件的创新都是以指数级增长的速度发生的,开端可能像蜗牛漫步,但是后期会跑得非常快,强人工智能可能比我们预期的更早降临。然后,人类就可以做好迎接超人工智能降临的准备了。(取材于[美]雷·库兹韦尔等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机器人不一定具有人工智能,二者没有必然联系。B.人工智能是个广义概念,它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C.目前生活中实际运用的人工智能都是弱人工智能。D.在未来社会人工智能有可能全面地远远超越人类。2.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弱人工智能”的一项是(3分)A.自动扫地机器人

B.纳米涂层手机屏幕C.垃圾邮件过滤器

D.汽车雷达感应系统

3.根据“材料一”,下面图形中对人工智能发展速度和趋势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材料二1956年,科学家马文·明斯基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1997年,名为“深蓝”的人工智能击败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那时候人类以为,围棋不会被人工智能破解,因为围棋需要的计算量太大了。一盘围棋可以出现多少种可能?这个数字等于目前观测到的全宇宙原子数的平方,再乘上100亿。计算破解行不通,人工智能采用了两个新招数。第一招,“向人学”:“看”人类怎么下棋。第二招,“自学”:人工智能每天自己跟自己对弈100万局。在对弈过程中,人工智能还有两个策略:一是“看大局”,给每一个落子后的局面评分,直接排除掉那些明显拖累局面的“烂棋”;二是“看细节”,给每一个落子的后续发展打分,倘若推算几步后发现发展不妙,立刻抛弃这条路,不再继续。大局分和细节分,二者取个平均分,就是谷歌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的下棋思路。简单,但管用。2016年3月,AlphaGo以4:1战胜了九段棋手李世乭。这场胜利震动了世界。因为AlphaGo下棋的方式太像人类了,如果只看棋谱不看思考时间,根本看不出对弈双方谁是人类。许多人都在惊呼:人工智能已经变得越来越像人了!一旦人工智能可以模仿人脑,它将具备人类经过生命数十亿年演化才获得的大部分心智能力。物理学家霍金呼吁人们警惕人工智能即将对人类生存构成的威胁——不久前,他因此“荣获”了“卢德奖”,一个专门授予反科学、阻碍技术进步人士的“奖项”。人工智能正在让一部分人失业,这的确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假如你从事的是程序性的工作,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的,在自动化浪潮前,都有失业的危险。因此,理性的人应该努力转向人工智能还没有太大竞争优势的非程序性工作,比如需要具体评估每颗牙怎么补、与每个患者怎么沟通的牙医——假如有个牙科钻头在你的嘴里,相信你并不希望它握在机器人手中。(取材于游识猷的相关文章)4.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围棋需要的计算量太大,所以AlphaGo花了19年才完成了全部计算。B.AlphaGo与“深蓝”的主要区别在于,AlphaGo能完全模仿人类大脑下棋。C.物理学家霍金因为反对发展人工智能,招致了科学界进步人士的一致批评。D.与目前的人工智能比,人更擅长在非程序性工作中做出复杂的判断和交流。5.根据“材料二”,在未来的几年,下列从业者中最有可能失业的一项是(3分)A.教师

B.保险推销员C.律师

D.商场收银员

材料三如果有一天,人类创造出了超人工智能,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呢?许多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人对此感到非常兴奋。很难想象会有什么问题是超级智能解决不了的。疾病、贫困、环境毁灭、各种不必要的苦难,这些都是超级智能可以应对解决的。最激动人心的一个设想是: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实现永生。仔细想想,我们的身体是原子构成的,衰老只是身体的组成物质用旧了,就像汽车开久了零件会用旧一样。如果人工智能可以操纵各种原子结构,就能拥有完美的修复技术,或者干脆直接生产新零件不断替换掉旧的,这辆车就能永远开下去。甚至,我们可以

——把大脑中所有的记忆数据直接转移到一个由超级智能制造出的全新的身体里。但是,在另一些人眼里,人工智能对人类构成的威胁甚至超过核武器。一次采访中,对“人工智能未来是否会自行思考、进化并给人类带来灾难”这个问题,比尔·盖茨的回答是:“我属于对超人工智能充满担忧的阵营。如果机器能替代人类做事,而没有发展为超级智能,那么只要管理好这些机器,善于利用,似乎没有太大危险。但在几十年的发展之后,人工智能很可能强大到需要警惕的阶段。”物理学巨匠霍金认为,成功研发人工智能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犯的最大错误,不幸的是,这也可能是最后一个错误。他说:“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将敲响人类灭绝的警钟。这项技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并且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自行重新设计。人类受限于缓慢的生物学进化速度,无法与之竞争和对抗,最终将被取代。”近日,包括霍金在内的数百名专家在一封公开信上联合签名,呼吁国际社会对人工智能研究进行合理监管,确保最前沿的研究不会失控。公开信指出,人工智能研究正快速取得进步,将对整个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专家们警告说:尽管现有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给世界带来了更多便利,但是也应该警惕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潜在伤害。科学家需要采取措施,预防最糟糕的结果出现。忧也罢,乐也罢,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从现有的实际应用,还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工智能都是一把双刃剑。(取材于吴君蒙、张孝文等相关文章)6.根据“材料三”,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换一个司机

B.换一条新路线C.换一辆新车

D.换一个新导航7.为什么说“无论是从现有的实际应用,还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工智能都是一把双刃剑”?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回答。(5分)参考答案:1.A2.B3.B4.D5.D6.C7.“双刃剑”在此比喻人工智能的研究应用有利也有弊。从现有的实际应用看,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人类完成一些程序性工作,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会造成许多人失业。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可以应对解决疾病、贫困、环境毁灭等难题,甚至帮助人类实现永生;但也可能取代人类,甚至导致人类灭绝。1.A项“不一定”“没有必然联系”有误。2.原文说“擅长某方面单一功能的叫弱人工智能”,B项不具有“擅长某一方面单一功能”这一特点,因此不属于弱人工智能。3.根据原文中的“硬件的发展和软件的创新都是以指数级增长的速度发生的,开端可能像蜗牛漫步,但是后期会跑得非常快”这一信息可以得出答案,即为B。

4.A.“花了19年才完成了全部计算”有误,B.“能完全模仿人类大脑”有误,C.“反对发展人工智能”“招致了科学界进步人士的一致批评”有误。5.原文说“假如你从事的是程序性的工作,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的,在自动化浪潮前,都有失业的危险”,D项的商场收银员的工作正是程序性的工作,因此有失业的危险。6.解答该题,首先要根据语境考虑,这里是以汽车为例来阐释观点,根据空前的“甚至,我们可以”和空后的“全新的身体”等信息,可以确定答案为C项。7.解答该题,首先要理解“双刃剑”一词的含义,然后根据题干“无论是从现有的实际应用,还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的要求,从这两方面来谈,每一方面都谈出人工智能的有利的一面和对人类不利的一面,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一卷《红楼》触百思王景山伴随周汝昌成长的年月不是军阀混战,就是外寇入侵。生于乱世又为一介村童,周汝昌竟有着与生俱来的强烈求知欲和过目不忘的聪慧。他从小就醉心文学艺术,凡能偶然入目的片言只字,他都如获至宝绝不放过。对得到的任何一本书更是精读细敲如嘬骨髓,写读后感、找错字……蝇头小字将书眉空白处填个严严实实。就在他踌躇满志准备进大学深造时,抗战爆发了,学业再次搁浅。1947年,他才又经过复试继续回燕大西语系完成学业。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令中外教授举座皆惊。似《文赋》这等涵盖广博且文字艰深的骈体文,即便翻译成白话文也不易,何况是译成英文。这年正值燕大开办中文系研究院,周汝昌在教授们的举荐下应考,成为被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此后,他又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也把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自谦不是书法家的周汝昌,幼少时即醉心欧楷笔法,20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兰亭》后,得右军真脉,遂平生作书多行草,其“横逸飞动、笔笔不苟、使转敷畅、作草如真”的周体法书,在众多书家中以势明法合意美之笔、英风俊骨之墨神采焕然。他曾多次慨叹,自己用于研究《兰亭序》和书法的工夫一点儿不比《红楼梦》少,研究成果受到启功、徐邦达、王学仲三大鉴定书家的肯定。本已在书法、翻译等领域颇有建树的周汝昌,怎么又步入了“研红”道路?原来,周汝昌少年时就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后来又从母亲手里看到古本《石头记》。然而促其真正步入“研红”之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数胡适先生的影响。1947年,时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一直进行《红楼梦》版本研究的四兄周祜昌自天津寄来的一函,说他新近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之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周汝昌查证。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兴奋之下,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并在《天津民国日报》副刊发表。看到文章的胡适之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成为现代红学史上的一段佳话。1953年9月,已在四川大学外文系任教的周汝昌出版了第一本个人专著《红楼梦新证》。这部洋洋洒洒40万言的红学著作,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周汝昌也由此奠定了在现代红学史上的地位。自此,周汝昌一路研红至今已整63载,出版涉及红学研究各个层面的专著47部。然而,周汝昌是在怎样一种身体状况下完成那一部接一部的鸿篇巨著呢?恐怕就鲜有人知了。从青年时双耳就逐渐失聪的他,戴着助听器还得别人在耳边高声吐字,左眼因视网膜脱落1975年就已失明,右眼则需靠两个高倍放大镜重叠一起方能看书写字,所以他已无法将字写在稿纸的方格内,而是在比一般标准稿纸大一倍的“稿纸”背面任意书写,那似红枣般大的字如牛耕田般不停歇地在圆桌上诞生。没过几年,手稿上的字已经大过核桃,而且常常串行重叠,只有多年做助手的女儿伦玲认得,将其在电脑上敲出存储。至近3年来,周汝昌右目仅存的那一丝视力也不复存在,盲写都成困难的他,继而改成了口述,女儿伦玲一个人忙不过来,独子建临提前退休加入进来协助姐姐专事录音记录……一身布衣的周汝昌,一生淡泊名利,唯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我喜欢‘国货’,喜欢民族节序风俗。我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这些方面,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了解这一切,很难理解我为何后来走上了红学道路,为何又如此地执著痴迷,甘受百般挫辱,而无悔意,也不怨尤。”周汝昌在其自传体色彩的著作《天·地·人·我》中这样写道。“聪明灵秀切吾师,一卷《红楼》触百思。此是中华真命脉,神明文哲史兼诗。”周汝昌作的这首诗,道出了他一生与《红楼梦》之缘。

(节选自《光明日报》,略有删改)【注】周汝昌,1918年4月14日生于天津,别号触味道人,我国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书法家,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堪为当代“红学泰斗”,平生有七十多部学术著作问世。(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周汝昌对《红楼梦》情有独钟,喜欢“国货”和民族风俗、建筑、音乐等,而有些人因此认为他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B.本文通过记述周汝昌的学术生涯,突出了他在学术研究上的辉煌成就,也表现出他精研学问、痴迷红学的执着追求的精神。C.尽管生于乱世,但周汝昌自幼好学,醉心文学艺术,勤于精读细敲,他日后取得的卓越成就与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不无关系。D.周汝昌毕生致力于欧楷笔法、唐人写经、右军《兰亭》,并创立了周体法书,他的很多书法研究成果受到鉴定书家的肯定。E.由于四兄周祜昌的指点,周汝昌在燕大图书馆发现了《咏芹诗》,并撰写文章发表,支持胡适的说法,受到了胡适的赏识。(2)周汝昌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请概括说明。(6分)(3)周汝昌步入“研红”道路,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4)周汝昌被称为“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当代“红学泰斗”。为什么他能在红学研究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参考答案:(1)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E不给分。(5分。多选不给分。D项“毕生致力于”有争议,居原文第三段可知。A项“有些人因此认为他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准确。将可能性当作必然性,把自己的主观推断当作客观事实,原文是“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E项“支持胡适的说法,受到了胡适的赏识”无中生有,原文第五段没有这样说,“由于四兄周祜昌的指点”也不太准确,原文是“四兄周祜昌嘱周汝昌查证”。)(2)①翻译方面:把《文赋》《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把《西风颂》以《离骚》文体译成中文。②书法方面:创立周体法书,研究成果受鉴定书家的肯定。③红学方面:《红楼梦新证》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出版红学研究专著47部。(6分。每点2分,概括出一方面并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或举出每一研究领域的两个例子来说明也可。照抄原文没有概括的视情况扣1—2分。注意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第二、三、六自然段内容,若有学生答案概括出“古典文学或诗词方面”,并举出最后一段的诗来说明,可给1分;没有概括只举例,或有概括没举例,不给分。)(3)①母亲的影响,常听母亲讲《红楼梦》故事,看到古本《石头记》;②胡适的影响。对胡适考证文章的查证让他兴奋,胡适与他书信交往;③对中华文化的喜爱,《红楼梦》是中华文明的真命脉。(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注意第四自然段的提示能找到前两点原因,而第三点要特别关注八、九自然段中周汝昌的自我解说。)(4)①个人的禀赋:与生俱来的强烈求知欲和过目不忘的聪慧。②他人的帮助:得到了解或研究红学的母亲、兄长及胡适的帮助。③执著的态度:对红学研究的专注、痴迷,甘受挫辱,失聪失明却坚持研究。④深厚的学识:在书法、诗词等中华文化上有精深造诣,奠定研究红学基础。(8分,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8分为止;答案中前面的角度概括没有答出不扣分,意思相近即可。有其他答案,若在文本中有依据,也可酌情给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参考答案:5.D【恨:遗憾、悔恨】6.C【其:都是第三人称代词,表领属,他们的;A.以:介词,因为/连词,表目的,来、用来;B.之:助词,的/代词,这件事;D.为:动词,认为/动词,担任、做……官】7.D【③错父“饮药死”不是导致错死亡的原因,⑥是错死时状况,不是原因】8.C【极力劝阻的目的不仅是担心儿子,而且是整个晁氏家族的安危,也怕祸及自身】9.(1)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共4分。错1处不扣分,每错漏2处扣1分,扣完为止】(2)

①你一掌权,就侵犯诸侯利益、分割诸侯土地,使别人的亲人疏远。【用事:掌权,1分;疏:使动用法,使……疏远,1分;大意,1分】②计划才刚刚实施,晁错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就)堵住了忠臣的嘴。【卒:通“猝”,突然,1分;杜:堵塞,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晁错,是颍川人。他凭着文学才能担任太常掌故。他为人严峻刚直苛刻。孝文帝的时候,下诏任命他做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因他善于论辩,得到太子宠幸,太子家号称他是“智囊”。多次向皇帝上书,在孝文帝时,又论述要削弱诸侯的事情,以及可以更改确定的一些法令,奏疏一共有三十篇。孝文帝没有听取他的建议,但觉得他是个奇才,提升他做中大夫。在这个时候,太子认为晁错的计策好,而袁盎等各个大功臣多不喜欢晁错。汉景帝即位,让晁错担任内史。晁错经常请求皇帝在秘密处听取他说的事情,皇帝总是听从,宠幸晁错胜过九卿,法令多由他修改敲定。晁错升任御史大夫(以后),呈请(查究)诸侯的罪过,削减他们的封地,收归他们支系亲属拥有的封地。奏疏呈上之后,皇帝命公卿、列侯、宗室集合议论,没有人敢反对,只有窦婴争议,因此同晁错有了矛盾。晁错所更改的法令有三十章,诸侯都大声叫嚷,疾恨晁错。晁错的父亲听到这件事,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你一掌权,就侵犯诸侯利益、分割诸侯土地,使别人的亲人疏远。很多人都责备怨恨你,你为的是什么呢?”晁错说:“本来就应该这样做的。不这样做,天子不得尊崇,王室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说:“刘家安宁了,可是晁家就危险了。我要离开你回家了。”于是喝毒药自杀了,说:“我不忍看到灾祸殃及到我”。死了十几天,吴、楚七国果然造反,以诛杀(乱臣)晁错为名义。等到窦婴和袁盎进宫劝说皇帝斩晁错时,皇帝很久都不说话。后来,皇帝就下令中尉去叫晁错。晁错当时穿着朝服,在东市被处斩。晁错死后,谒者仆射邓公是校尉,攻打吴、楚叛军担任将领。回到京城见皇上。皇上问他:“听到晁错已死的消息,吴、楚两地的叛乱停止了没有?”邓公说:“吴王几十年来都想谋反,(这次是)发怒于削夺他们的封地,(只是)借诛杀晁错为名,他们的本意并不在于晁错(而在于朝廷)。我担心天下的士人将要封住嘴巴不敢再进言了。”皇上问:“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忧虑诸侯强大了无能控制,所以请求削减他们的土地来提高朝廷的尊严,这是千秋万代的利益啊。计划才刚刚实施,晁错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就)堵住了忠臣的嘴。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于是景帝长长叹息,说:“你说得对。我也感到遗憾了!”太史公说:晁错在做太子家令的时候,屡次进言奏事不被采用;后来掌握大权,进行不少变革。诸侯发动叛乱的时候,不赶紧挽救国家的危局,却企图报个人的私仇,反而送了性命。俗话说:“改变古法,扰乱常理,不是断命也要垮台。”也许是说的晁错这种人吧!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乘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中庸》)【注】①矫:强的样子。(1)从这段文字看,“强”南北有别,南“强”

,北“强”

。(2)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孔子关于“强”的标准。参考答案:答案:(1)宽乘以教

死而不厌(2)①品德高尚,和顺而不随波逐流.②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③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④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考点】文言文阅读.【分析】(1)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2)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1)根据文中的句子“宽乘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意思是“用宽容顺从之道教育人,不报复那些对自己无礼的人,这是南方人的‘强’”,可知南“强”指“宽乘以教,不报无道”;“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中“死而不厌”是北方的“强”.(2)根据文中意思,“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是孔子关于“强”的标准.一共四句话,分别从四个方面来讲的.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即可.译文:子路问孔子:怎样才算是“强”呢?孔子说:你问的是南方人的“强”呢?还是北方人的“强”呢?或者是你自己的“强”呢?用宽容顺从之道教育人,不报复那些对自己无礼的人,这是南方人的“强”;是君子的都能够遵循此道.以盔甲当床,枕戈待旦,直至战死,也无丝毫怨恨,这是北方人的“强”;强者都尊崇此道.所以君子和气待人而又不同流合污,那才是真正的强者啊!国有国道,能守者,当是真强者.国道“中庸之道”得到遵循的时候,不改变个人的操守的人,那是真强者;国家“中庸之道”遭到破坏的时候,至死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和节操的人,当是真强者.”【点评】文言文阅读方法多种多样,现在介绍常见的比较有效的几种.(1)注释研读法.要学会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有些注释是提示性的,或交代文章出处,或简介作者生平,或提示时间背景,或解释题意、点明主旨;有些注释是诠释性的,对一些实词的本义或引申义、比喻义作交代,对一些虚词的用法作说明.读普及性的文言读物,要养成认真参看注释的习惯.(2)猜读法.有些词或句不易理解,而且注释也没有,一时由找不到详释细译的书,这时需要猜测它的意思.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而或长烟一空”,有的书只注释“而或”为“或者”,“长烟一空”未注,读者先要“猜”“长烟”是什么,认定系指“大片烟雾”或“大片云烟”;至于“一空”,不是“布满整个天空”,而是“完全消散”.这种方法即称“猜读”.(3)片段或全篇抄读法.在通读后,为帮助理解和记忆,可边读、边抄、边思、边记,摘段录句或照录全文,这也是许多人喜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4)注译简析抄读法.这是一种费时较多的读法,看上去比较笨,但实际上极有好处.抄一句原文;给生字注音;给生词释义;有时还可对词性和用法,以及句式做一些说明;然后翻译一遍.一小节或一段结束,对主要内容作一小结.如此坚持不懈,搞它二三十篇,必有助于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6.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遇春谓显曰:“今日之战,将军功,遇春弗如也。”(3分)

译文:

(2)张良臣伪以庆阳降,显往纳之。良臣蒲伏道迎,夜劫显营,突围免。(4分)

译文:

(3)分其禄为三:一以赡所杀吴富及马军之家:一以给其母妻,令功过无相掩。(3分)

译文:

参考答案: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美军继续向韩半岛派遺重要战略武器,意在朝鲜接连发起的挑衅发出强烈的警告信号,重申协防韩国的决心。B.2016年“招工难”问题再次引发人们热议。因为“外出务工工资不高”“外出工作压力大”“老家经济发展有潜力”等原因,多数农民工选择留乡发展。C.根据我国老龄社会的特点和我国的国情,结合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政府提出实行多元化退休政策的建议。D.近日,2016年中国慈善蓝皮书发布。报告显示去年中国慈善公益事业取得丰硕成果,总社会捐赠量达到近千亿余元。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项,成分残缺,缺少必要的介词可在“朝鲜接连发起的挑衅”前加“向”。B项,句式杂糅“因为……原因”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D项,不合事理近”和“余”矛盾保留一个。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B“因为……原因”两种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道德勇气是人类过道德生活的—个必要条件。道德勇气要求人类具有维护和践行道德的坚强意志力。如果一个人缺乏必要的道德勇气,(

),并且具有向善求善的道德情感,他也不可能勇敢地趋善避恶。缺乏道德勇气的人会在他们面对善恶选择问题的时候保持沉默。一旦这种行为变成一种习惯行为,他们就是患上了道德失语症。道德勇气是展示人类是否具有“意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人类修炼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表现。“意德”是人类基于他们的坚强道德意志力而形成的一种德性。拥有意德的人善恶分明,

,勇于捍卫善的尊严,敢于贬抑恶的存在价值,他们身上有一股

。纵然是在善恶进行激烈博弈或尖锐斗争的语境下,他们依然能够

,大义凛然地挺善抑恶。如果全社会的人普遍缺乏道德勇气,挺善抑恶就难以

,善恶不分则必然成为一种常态,社会道德风尚也不可能令人满意。道德勇气不足是一些人在面对善恶选择问题上不愿意或不敢发表意见的根源,也是他们患道德失语症的根源。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他知道辨别善恶的重要性B.虽然他知道鉴别善恶的重要性C.纵然他知道辨别善恶的重要性D.纵然他知道鉴别善恶的重要性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义无反顾

无私无畏

毛遂自荐

蔚然成风B.嫉恶如仇

浩然正气

挺身而出

蔚然成风C.嫉恶如仇

无私无畏

挺身而出

风靡一时D.义无反顾

浩然正气

毛遂自荐

风靡一时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道德勇气是衡量人类是否具有“意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人类修炼道徳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B.道徳勇气是人类修炼道徳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人类具有“意德”的一个重要指标。C.道德勇气是人类修炼道徳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人类是否具有“意德”的一个重要指标。D.道德勇气是衡量人类具有“意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人类修炼道徳修养的一个重要表现。参考答案:17.C

18.B

19.C【17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以语句复位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话题统一、内容前后勾连、事理相承、意境协调、句式一致等角度思考。本题比较四个选项就会发现,四个选项的区别主要在于“虽然”与“纵然”的区别和“鉴别”与“辨别”的区别。“虽然”常与“但是”连用,表示转折关系;“纵然”:即使,表假设关系。文段中括号的上文是“如果一个人……”表明所填句子应是表假设的句子,故应选“纵然”开头的句子,排除AB两项。“辨别”,指对不同的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鉴别”,是指分辨一些事物的真假好坏,多用于古物的鉴定和艺术作品的分辨识别。文段中说的是“道德情感”,因此应选使用“辨别”的句子。排除D项,答案为C项。【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应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嫉恶如仇: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文段中说“拥有意德的人善恶分明”,选“嫉恶如仇”更恰当。浩然正气:正大刚直的气势。无私无畏:指社会(人物)只有在无私的情况下,才能够(放开一切,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无私无畏”只能充当谓语、定语,不能充当宾语。故此处应选“浩然正气”。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挺身而出: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文段中指在善恶斗争的情况下要能够“大义凛然地挺善抑恶”,用“挺身而出”恰当。蔚然成风: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多指好的)。风靡一时:形容一种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风行。文段中指形成一种风气,应选“蔚然成风”。故此题答案为B项。【19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答题时应先分析原句,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审主干再查附加成分,找出语病,并加以修改,再仔细比对选项所给出的修改方案,找出答案。本题画线句子中“道德勇气是……一个重要表现”主宾搭配不当,应改为“道德勇气是……一个重要内容”;“展示人类是否具有‘意德’的一个重要指标”定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应改为“衡量人类是否具有‘意德’的一个重要指标”,再结合下文来看,横线后面是“‘意德’是……”,故“意德”应该出现在句子的后半部分。A项,语序不当;B项,不合逻辑,“是衡量人类具有‘意德’的一个重要指标”两面对一面;C项,修改正确;D项,不合逻辑,“是衡量人类具有‘意德’的一个重要指标”两面对一面;“道德勇气是……一个重要表现”主宾搭配不当。故此题答案为C项。【点睛】第2题考查近义成语辨析的能力。成语的测试重点是:感情色彩的误用,望文生义,适用对象弄错,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语境或逻辑错误。本题以选词填空的形式考查成语的使用能力,解答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9.找出下面文字中的四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4分)①“金庸的小说雅俗共赏,不但一些高层次的学者对作品的评价很高,一般的民众也非常喜欢。②金庸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能够促进教材的多元化。”③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葛晓音认为,“近年来中学语文课本不断改进,与统一教材配套的辅助读本也变得越来越丰富。④金庸小说的文笔很不错,可以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水平。”⑤对于葛教授的看法,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个学校的语文教师基本持赞同意见,认为说得非常有道理。⑥然而部分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对葛教授的看法却不以为然。

参考答案:【答案】序号修

见①将“不但一些高层次的学者对作品的评价很高,一般的民众也非常喜欢”前后句语序调换。②在“金庸作品入选中学语文”之后加上“课本”。④“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水平”一句中“激发水平”搭配不当,可以改为“激发兴趣”“提高水平”。⑤将“几个学校的语文教师”改为“几所学校的语文教师”或者“学校的几位语文教师”。

略10.下面是一位高中毕业生在“教师节”给自己高中老师发的短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虽已毕业一年,但学生仍时不时想恩师。感谢您曾送了我知识与智慧,也感谢您曾指出我的错误。是您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了我的前路。今天是“教师节”,遥寄鲜花一束,丁点心意,请您收下!参考答案:①“时不时想”改为“感念”②“送了”改为“惠赐”③“指出”改为“指正”④“前路”改为“前程”⑤“丁点心意”改为“一片心意”或者“区区此心”。【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恰当利用词语的感情色彩,正确使用书面用语和口语,正确使用敬辞和谦辞,正确选用传达话语的手段,根据场合、对象准确遣词造句。本题结合题干“高中毕业生在‘教师节’给自己高中老师发的短信的片段”分析,“时不时想”表述不简洁,改为“感念”。“送了”,不符合说话人的身份,改为“惠赠”。“指出”,提出论点看法,不符合语境,结合语境内容分析,应该是指出错误或缺点,以便改正,改为“指正”。“前路”,结合“照亮”分析,用词不当。“丁点心意”,口语化,结合“遥寄鲜花一束”分析,不合语境,应该改为“一片心意”。六、写作(60分,共1题)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微信、支付宝、滴滴打车等的出现,使电信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