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11T 20-2014 生态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建设规范_第1页
DB3311T 20-2014 生态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建设规范_第2页
DB3311T 20-2014 生态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建设规范_第3页
DB3311T 20-2014 生态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建设规范_第4页
DB3311T 20-2014 生态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建设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3311/T20—2014生态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建设规范2014-05-06发布2014-06-06实施丽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DB3311/T20-2014 1 13术语和定义 24基本原则 34.1生态平衡性原则 34.2休闲创新性原则 34.3养生规律性原则 34.4养老积极性原则 34.5经济循环原则 34.6技术先进原则 34.7场所精神原则 45生态环境 45.1自然生态环境 45.2人文生态环境 56.基地规划 56.1选址 66.2布局 76.3道路系统 76.4能源系统 86.5水处理系统 86.6废弃物处理系统 96.7公共服务设施 6.8景观绿化 7建筑设计 7.1基本要求 7.2公共建筑设计 7.3居住建筑设计 7.4信息化与智能化 7.5安全设计与标识 8综合管理 8.1管理制度 8.2公共参与 DB3311/T20-2014本标准由丽水市人民政府提出,由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丽水市民政局归口管理。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邝平正、吴玉韶、刘治彦、邱学明、周立军。IDB3311/T20-2014为适应丽水市发展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口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生态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建设适应未来需求,提高生态环境、规划和建筑与运营服务连接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制定本标准。1DB3311/T20-2014生态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建设规范本标准规定了丽水市内生态休闲养生(养老)基地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规划与建筑、综合管理等方面建设所需遵循的标准,给出了相应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南。本标准适用于丽水市各类生态休闲养生(养老)基地。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J11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7107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17093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GB18580~GB1858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19210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T5003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96住宅设计规范GB5017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8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337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2DB3311/T20-2014GB50368HJ633JGJ134JGJ/T163DB33/T1026住宅建筑规范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绿色建筑标准3术语和定义系统和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废热资源等)系统组成。场所精神场所精神由有形元素(场址、建筑物、景观、道路、物件等)与无形元素(记忆、口头叙述、书面3DB3311/T20-20144基本原则为保障服务提供的有效性与可持续发展,生态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应在不破坏自然生态和人文生4.2休闲创新性原则生态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建设、运营服务应借助能够体现当地特色的产业要素,运用适应当地发展现状的运营模式,围绕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特色建筑等特有资源,将休闲活动与文化创4.3养生规律性原则生态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建设、运营服务应效法自然,顺应四季昼夜的变化,衣着适当,饮食调4.4养老积极性原则生态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建设、运营服务应提供及时、细致、体贴、周到服务,同时注重老年人4.5经济资源循环性原则4.6技术先进原则4DB3311/T20-20144.7场所精神原则5生态环境f)绿地率:达到35%以上;5DB3311/T20-20145.1.10禁止使用对臭氧层产生破坏作用的CFC11类产品。5.2人文生态环境老)氛围;6DB3311/T20-2014规划)及相应法律法规的要求;g)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保护)。6.2选址6.2.4应考虑休闲养生(养老)对环境、交通、配套等因素的要求,避免噪声、光、土壤和水体等因素7DB3311/T20-20146.3布局a)方便休闲养生(养老),区域划分合理,功能明确;b)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和车辆停放,创造安全、安静、方便的休闲养生(养老)环境;c)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住者的污染和干扰;6.4道路系统6.4.4应设置充足的机动车停车位。应按不少于总停车位的5%设置无障碍机动车位,无障碍机动车位6.4.7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应采用透水地面,透水铺装率不应小于50%,并利8DB3311/T20-2014的提示标识以保护生物通道,线路设计符合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等专项设计要求。6.5能源系统6.6水处理系统a)提高水资源使用的效率,再生水利用率≥25%;b)办公楼、商场类建筑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20%,旅馆类建筑不低于15%,住宅类不低于b)选用节水、节能和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设备及器具,节水率不低于8%;9DB3311/T20-2014b)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排放标准达到国家标准和地6.7废弃物处理系统a)废弃物收集率应达到100%,分类率达到50%;b)收运密闭率宜达到100%,处理与处置率宜达到100%;c)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应达到50%。DB3311/T20-20146.8公共服务设施6.8.1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方面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等设计符合休闲养生(养老)专项设计要6.8.2根据休闲养生(养老)活动的需要,建立具有相应主题的休闲养生(养老)公共空间,周边设施建筑小品、坐椅等多种设施,体现基地休闲养生(养老)文化氛围。展示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体育设施等文体娱乐类休闲养生(养老)设施。6.9景观绿化的空间与视觉关系;应充分营造休闲养生(养老)的氛围,并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a)绿地率≥35%,绿地本身的绿化率≥7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m2;1)乔木量≥3株/100m2绿地;2)立体或复层种植群落占绿地面积≥30%,其中乔木植物群落占绿地面积≥20%;3)本地木本植物种类≥50种;4)对建筑外墙、场地围墙、围栏、棚顶、车库出入口、通风设施、道路护栏、建筑景观小品DB3311/T20-2014c)不宜采用大面积草坪,不盲目引进不适宜当地气候的名贵树种,引进异地动植物前应评估生态d)宜建立湿地系统,调节气候、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并作为污水深度净化的生态工程措施。6.9.5绿化设计应有利于改善场地声环境、光环境和热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a)宜有利于改善场地声环境,宜在噪声源周围种植高大乔木及灌木,形成植物隔声屏障;b)宜有利于改善场地光环境,宜种植高大乔木,降低建筑立面反射光引起的眩光污染;c)宜有利于改善场地热环境,宜在道路、广场和室外停车场周边及内部种植高大落叶乔木,冬天不影响日照,夏天为场地遮荫。遮荫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住区内广场的遮荫率不小于40%;2)公共建筑周边广场遮荫率不小于20%;室外停车位遮荫率不小于30%;3)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林荫率不小于75%。6.9.6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场地拥有的山地、水面、林地、温泉等自然资源,体现休闲养生(养老)的文化理念,并符合下列规定:a)景观小品的设计应优先考虑选择绿色环保的本地材料;b)利用足底按摩小径、水体等多种方式提供丰富的养生环境;c)水景设计应结合场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源条件、雨水利用方式、雨水调蓄要求等,综合考虑场地内水量平衡情况,结合雨水收集等设施确定合理的水景规模;不得采用市政自来水和地下井水,在无法提供非传统水源的用地内不应设计人工水景。6.9.7提倡使用绿色环保的本地材料,减少大面积硬质铺装,采用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的使用,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6.9.8基地内的景观绿化应在满足休闲养生(养老)的商业经营需要的同时,具备一定的社会开放性。6.9.9对建设工作所占用土地的地表土应进行分层剥离、保存和利用,可用于景观用土,节约后期生态恢复的成本。7建筑设计7.1.1基地内建筑形象应统一设计,与外部环境协调,体现地方特色;鼓励修建具有地标性质的建筑或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建筑。DB3311/T20-20147.1.2控制基地内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营造舒适宜人的休闲养生(养老)环境。7.1.3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7.1.4按照被动措施优先的原则,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等资源,确定合理的建筑布局、朝向、形体和间距,采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遮阳等措施,降低建筑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系统的负荷,提高室内舒适度。7.1.5居住建筑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5%,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低于建筑总用电量的2%。7.1.6遮阳构件、导光构件、导风构件、太阳能集热器、光伏组件等绿色建筑技术部件应与建筑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7.1.7建筑主体节能及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应符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以及浙江省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7.1.8建筑材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a)优先选用当地材料,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b)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宜使用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或可再生、可降解的材料和建筑产品;c)应选用对环境污染小、具有改善居室生态环境和保健功能,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和产品;d)宜选用已取得国家环境标志认可委员会批准、并被授予环境标志的建筑材料和产品。7.1.9建筑设计应考虑各种设备、管道的更换方便,尽量使用更换过程不损坏结构材料。7.1.10宜采用可调节外遮阳,改善室内热环境。7.1.12室内装修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a)宜采用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b)室内装修应与建筑施工相衔接,不得破坏建筑结构性能,不宜拆除建筑附属构件及设施;c)室内装修工程应进行科学合理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估;DB3311/T20-20147.1.16室内游离甲醛、苯、氨、氡和TVOC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7.2公共建筑设计7.2.3利用庭院式设计、连廊、公共游乐设施、体育设7.2.5基地不宜使用玻璃幕墙,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玻璃幕墙具有可开启部7.2.6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国家要求,6层以下不低于3级要求。DB3311/T20-20147.2.8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处理,降低新风负荷。7.2.13办公、宾馆类建筑75%以上的主要功能空间室内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b)一般工作场所应依次选择细管径直管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并应优先选择功率大于25W的荧7.3居住建筑设计7.3.1基地内的新建住宅应符合GB50096、GB/T50340、GB50368的规定。7.3.2建筑间距应满足GB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每套住房至少有1个居住空间满足房应布置在采光、通风较好的位置,冬至日满窗日照时间不低于2小时。7.3.3应满足安全、舒适、卫DB3311/T20-20147.3.5老年人居住建筑和养老机构的空间设计应以使用轮椅的尺度为标准,局部空间可以通过打通隔7.3.6供老年人及残障人士居住的用房、主要服务设施应与基地道路无障碍系统连接。7.3.7居住空间开窗具有良好的视野,且避免户间居住空间的视线干扰。当1套住宅设有2个及2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1个卫生间设有外窗。7.3.8居住空间能自然通风,通风开口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8%。7.3.9宜设置通风换气装置或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装置;采用集中采暖和(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设置能量回收系统(装置)。7.3.10卧室、起居室、书房冬季供暖的室内温度宜保持在16℃-20℃之间,夏季空调的室内温度宜保b)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70dB,户门的7.3.12居住区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1.5℃。7.4信息化与智能化置于基地的中心位置并远离锅炉房、变电站(室)等。管理中心的控制机房的建筑和结构应符合国家对DB3311/T20-20147.5安全设计与标识7.5.6供轮椅使用者通行的门扇,在门扇下方应安装高0.35m的防护板。建议增加其他一些条文,如7.5.8电气系统应设置短路保护和漏电保护装置,医疗用房和卫生间等做局部DB3311/T20-20147.5.10水景处水深度超过0.6m应设置防护设施。7.5.12标识设计应考虑老年人和残障人的特殊情况;轮椅使用者使用的停车位应设置在靠停车场出入7.5.14公共信息图符号标注明显,用语规范,环境友好。8综合管理8.1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