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实施细则_第1页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实施细则_第2页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实施细则_第3页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实施细则_第4页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实施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实施细则TOC\o"1-2"\h\u28179第一章总则 3133731.1制定目的与依据 3228631.2适用范围 392381.3防治原则 329621第二章污染源排放控制 469572.1工业污染源控制 4120882.1.1生产工艺优化 4111212.1.2污染物排放标准 4180902.1.3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 4231712.2机动车污染源控制 4283772.2.1新车排放标准 42322.2.2黄标车淘汰 4249542.2.3车用燃料质量提升 5122152.3扬尘污染源控制 562982.3.1施工场地扬尘控制 5145472.3.2道路清扫保洁 516452.3.3堆场扬尘控制 556282.4其他污染源控制 5134862.4.1生活垃圾处理 533692.4.2农业污染源控制 5204662.4.3公共设施污染源控制 59495第三章燃煤污染控制 516893.1燃煤锅炉治理 5212333.1.1治理目标 582573.1.2治理措施 6211063.2燃煤电厂治理 666393.2.1治理目标 6255943.2.2治理措施 6133763.3燃煤工业炉窑治理 6185403.3.1治理目标 631673.3.2治理措施 6206843.4燃煤替代与清洁能源利用 6239713.4.1替代目标 6184203.4.2替代措施 614577第四章汽油品质与排放标准 7283824.1汽油品质提升 7103284.2车用尿素使用 7185184.3排放标准制定与实施 710380第五章城市扬尘污染防治 758985.1施工现场扬尘控制 8284505.1.1建立健全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制定具体可行的防治措施。 8187725.1.2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设置围挡,防止扬尘扩散。 8275795.1.3施工过程中,采用湿法作业,减少扬尘产生。 8103015.1.4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扫、洒水,保持场地清洁。 890925.1.5对易产生扬尘的物料进行覆盖,防止风吹扬尘。 829375.1.6运输车辆应采取封闭措施,防止物料沿途遗撒。 8168165.2道路清扫与洒水作业 888195.2.1建立道路清扫与洒水作业制度,明确作业频次、时间及标准。 8196805.2.2采用机械化清扫设备,提高清扫效率。 888745.2.3对重点区域、时段加大洒水频次,保证道路湿润。 8124265.2.4定期清洗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建筑物等,减少扬尘附着。 8281315.2.5强化道路养护,保持道路整洁,减少扬尘产生。 87365.3城市绿化与覆盖 858865.3.1加大绿化投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8293955.3.2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的植被,提高绿化效果。 888225.3.3对城市裸露地面进行覆盖,减少扬尘产生。 8263895.3.4加强绿化带的养护管理,保证绿化带整洁、湿润。 820005.3.5推广屋顶绿化、立体绿化等新型绿化方式,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8241415.4城市建筑废弃物处理 8254705.4.1建立建筑废弃物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主体,规范处理流程。 8250545.4.2鼓励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812985.4.3加强建筑废弃物运输管理,采取封闭、覆盖等措施,防止遗撒。 8102225.4.4规范建筑废弃物处置场地,保证处置场地符合环保要求。 891255.4.5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提高处理效率,减少污染。 89868第六章农业污染防治 848356.1农业废弃物处理 8105376.1.1建立农业废弃物回收体系 8258916.1.2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9170916.1.3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 929166.2农药与化肥使用控制 926716.2.1优化农药与化肥使用结构 9189976.2.2提高农药与化肥使用效率 9156516.2.3加强农药与化肥市场监管 9211926.3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9304546.3.1优化畜禽养殖布局 925066.3.2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能力 918326.3.3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监管 1045236.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0158016.4.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1072956.4.2推广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10179996.4.3发展绿色有机农业 1027045第七章气象与季节性污染防治 109607.1气象因素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10137737.1.1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10144597.1.2气象因素对大气污染的区域性特征 10225587.2雾霾天气应对措施 10275537.2.1雾霾天气预警机制 10239377.2.2雾霾天气应急响应措施 10142307.3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11152047.3.1应急预案制定 11220877.3.2应急响应措施 11157257.4季节性污染防治措施 1183157.4.1春季污染防治措施 11117707.4.2夏季污染防治措施 1184347.4.3秋季污染防治措施 11305587.4.4冬季污染防治措施 118468第八章环境监测与评估 12113168.1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1211518.2污染源监测与监管 1259668.3环境空气质量评估 12127358.4环境预警与信息发布 1314336第九章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13312109.1法律法规体系完善 13301709.2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 13158639.3罚则与责任追究 14284239.4社会监督与公众参与 1418449第十章国际合作与交流 14792610.1国际合作机制 141643210.2技术交流与引进 151816510.3国际先进经验借鉴 15786610.4跨国污染治理合作 15第一章总则1.1制定目的与依据为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制定本细则。1.2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我国境内大气污染防治活动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各级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均应遵守本细则。1.3防治原则(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强化源头控制,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坚持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原则,明确各级及有关部门的职责,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大气污染防治。(3)坚持区域协同、流域治理的原则,加强区域间合作,协调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4)坚持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的原则,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进步,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5)坚持严格执法、强化监管的原则,加大对大气污染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第二章污染源排放控制2.1工业污染源控制2.1.1生产工艺优化针对工业污染源,首先应从生产工艺入手,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污染物排放。企业需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实现清洁生产。2.1.2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各类工业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总量进行限制。企业需按照国家标准和地方规定,安装污染治理设施,保证污染物排放达标。2.1.3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加强对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保证设施正常运行,降低污染物排放。企业应建立健全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2.2机动车污染源控制2.2.1新车排放标准实施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限制高排放车辆的生产和销售。加大对新车排放标准的监管力度,保证新车符合环保要求。2.2.2黄标车淘汰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鼓励淘汰老旧高排放车辆,推广使用新能源和低排放车型。对黄标车实施限行、禁行等政策,减少其在城市道路上的行驶。2.2.3车用燃料质量提升提高车用燃料质量,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加强对车用燃料生产、销售、使用的监管,保证车用燃料符合国家标准。2.3扬尘污染源控制2.3.1施工场地扬尘控制加强对施工场地的监管,保证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扬尘控制措施。包括设置围挡、定期洒水、覆盖堆场等,减少扬尘排放。2.3.2道路清扫保洁提高城市道路清扫保洁水平,减少道路扬尘。采用机械化清扫、洒水降尘等方式,保证道路清洁。2.3.3堆场扬尘控制加强对堆场的监管,要求企业对堆场进行覆盖、喷淋等扬尘控制措施。对违规堆场依法予以查处,保证堆场扬尘排放得到有效控制。2.4其他污染源控制2.4.1生活垃圾处理加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加大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监管力度,保证垃圾处理过程中污染物排放达标。2.4.2农业污染源控制推广农业环保技术,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的管理,加大对违规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2.4.3公共设施污染源控制加强对公共设施的监管,保证其正常运行,减少污染物排放。对公共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其符合环保要求。第三章燃煤污染控制3.1燃煤锅炉治理3.1.1治理目标为降低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提高空气质量,应保证燃煤锅炉满足以下治理目标: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实现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浓度稳定达标。3.1.2治理措施(1)优化锅炉结构,淘汰小型、低效、高污染的燃煤锅炉,推广高效、清洁、环保型锅炉。(2)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尾气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3)对现有燃煤锅炉进行改造,提高燃烧效率和污染物去除效率。(4)加强锅炉运行管理,保证锅炉稳定达标排放。3.2燃煤电厂治理3.2.1治理目标实现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浓度稳定达标,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3.2.2治理措施(1)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小火电机组,优化电力结构。(2)推广高效、清洁的燃煤发电技术,提高燃煤电厂的污染物去除效率。(3)加强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设施建设,保证污染物排放浓度稳定达标。(4)实施电力行业环保监管,加大环保执法力度。3.3燃煤工业炉窑治理3.3.1治理目标降低燃煤工业炉窑污染物排放,提高炉窑运行效率。3.3.2治理措施(1)淘汰小型、高污染的燃煤工业炉窑,推广大型、高效、清洁的炉窑。(2)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尾气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3)对现有燃煤工业炉窑进行改造,提高燃烧效率和污染物去除效率。(4)加强炉窑运行管理,保证污染物排放浓度稳定达标。3.4燃煤替代与清洁能源利用3.4.1替代目标逐步减少燃煤消费,推广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3.4.2替代措施(1)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力度,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2)推广天然气、电力、生物质能等替代燃煤,减少燃煤污染。(3)优化能源利用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替代燃煤。(5)加强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清洁能源供应能力。第四章汽油品质与排放标准4.1汽油品质提升为有效防治大气污染,提高汽油品质是关键环节之一。汽油品质提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优化原油加工工艺,提高汽油中低硫、低烯烃、低芳烃含量,降低有害物质排放。(2)推广使用高效汽油清净剂,减少发动机内部积碳,提高燃烧效率。(3)加强油品质量监管,保证汽油质量符合国家标准。(4)鼓励研发新型汽油添加剂,降低尾气污染物排放。4.2车用尿素使用车用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尾气处理剂,能有效降低柴油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以下为车用尿素使用的主要措施:(1)加强对车用尿素生产企业的监管,保证产品质量。(2)推广使用车用尿素溶液,提高柴油车尾气处理效果。(3)完善车用尿素加注设施,方便车主使用。(4)加强对车用尿素市场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4.3排放标准制定与实施排放标准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以下是排放标准制定与实施的关键措施:(1)根据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需求,及时修订和完善排放标准。(2)加大排放标准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排放标准的认识。(3)建立健全排放标准实施监管体系,保证排放标准得到有效执行。(4)对违反排放标准的企业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形成震慑作用。(5)开展排放标准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提升我国排放标准水平。第五章城市扬尘污染防治5.1施工现场扬尘控制5.1.1建立健全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制定具体可行的防治措施。5.1.2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设置围挡,防止扬尘扩散。5.1.3施工过程中,采用湿法作业,减少扬尘产生。5.1.4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扫、洒水,保持场地清洁。5.1.5对易产生扬尘的物料进行覆盖,防止风吹扬尘。5.1.6运输车辆应采取封闭措施,防止物料沿途遗撒。5.2道路清扫与洒水作业5.2.1建立道路清扫与洒水作业制度,明确作业频次、时间及标准。5.2.2采用机械化清扫设备,提高清扫效率。5.2.3对重点区域、时段加大洒水频次,保证道路湿润。5.2.4定期清洗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建筑物等,减少扬尘附着。5.2.5强化道路养护,保持道路整洁,减少扬尘产生。5.3城市绿化与覆盖5.3.1加大绿化投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5.3.2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的植被,提高绿化效果。5.3.3对城市裸露地面进行覆盖,减少扬尘产生。5.3.4加强绿化带的养护管理,保证绿化带整洁、湿润。5.3.5推广屋顶绿化、立体绿化等新型绿化方式,提高城市绿化水平。5.4城市建筑废弃物处理5.4.1建立建筑废弃物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主体,规范处理流程。5.4.2鼓励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5.4.3加强建筑废弃物运输管理,采取封闭、覆盖等措施,防止遗撒。5.4.4规范建筑废弃物处置场地,保证处置场地符合环保要求。5.4.5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提高处理效率,减少污染。第六章农业污染防治6.1农业废弃物处理6.1.1建立农业废弃物回收体系为减少农业废弃物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我国应建立完善的农业废弃物回收体系,包括农作物秸秆、废弃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各级应加强组织协调,引导农民合理处置废弃物,保证废弃物得到有效回收和处理。6.1.2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加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如秸秆还田、秸秆生物质能利用、废弃农膜回收再利用等。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手段,鼓励农民和企业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大气污染风险。6.1.3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农业废弃物处理能力,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对废弃物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处理效率,保证废弃物得到无害化处理。6.2农药与化肥使用控制6.2.1优化农药与化肥使用结构根据作物需求,合理调整农药与化肥的使用结构,减少高毒、高风险农药的使用。推广生物农药、绿色农药等环保型农药,降低农药对大气环境的污染。6.2.2提高农药与化肥使用效率通过技术培训、科普宣传等方式,提高农民对农药与化肥使用的科学认识,减少过量使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等技术,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减少氨排放。6.2.3加强农药与化肥市场监管加强对农药与化肥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使用假冒伪劣农药与化肥的行为。严格农药与化肥的生产许可、销售许可制度,保证市场供应安全、环保的农药与化肥产品。6.3畜禽养殖污染防治6.3.1优化畜禽养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区域。加强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的划定和管理,引导畜禽养殖向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转移。6.3.2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能力加大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废弃物处理能力。推广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如粪便发酵、有机肥生产等,降低废弃物对大气环境的污染。6.3.3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监管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环境监管,保证废弃物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对畜禽养殖场进行定期监测,发觉问题及时整改,防止污染发生。6.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6.4.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根据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低碳农业。加大对特色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的扶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6.4.2推广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推广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6.4.3发展绿色有机农业鼓励农民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手段,促进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第七章气象与季节性污染防治7.1气象因素对大气污染的影响7.1.1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气象因素是影响大气污染程度的重要因素。气温、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条件直接影响污染物的扩散、迁移和转化。气温和湿度较高时,污染物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污染物;风向和风速则决定污染物的传播方向和速度。7.1.2气象因素对大气污染的区域性特征不同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的区域性特征明显。例如,在静稳天气下,污染物容易在局部区域积聚,导致污染程度加剧;而在强风天气下,污染物会被迅速带走,降低污染程度。7.2雾霾天气应对措施7.2.1雾霾天气预警机制建立健全雾霾天气预警机制,提前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采取相应防护措施。预警级别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分别对应轻、中和重度污染。7.2.2雾霾天气应急响应措施(1)加强污染源排放控制,限制高排放车辆行驶,暂停建筑施工等作业。(2)加强城市绿化,提高城市空气质量。(3)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佩戴口罩,注意防护。(4)加强公共交通保障,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7.3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7.3.1应急预案制定制定针对重污染天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级别、应急措施和责任单位。7.3.2应急响应措施(1)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警级别采取相应措施。(2)加强污染源排放控制,限制高排放车辆行驶,暂停建筑施工等作业。(3)加强城市绿化,提高城市空气质量。(4)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佩戴口罩,注意防护。(5)加强公共交通保障,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7.4季节性污染防治措施7.4.1春季污染防治措施(1)加强扬尘污染治理,提高道路清扫和保洁频率。(2)加强绿化带养护,提高绿化覆盖率。(3)加强春季火灾防控,减少污染物排放。7.4.2夏季污染防治措施(1)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减少臭氧。(2)加强餐饮业油烟治理,减少油烟排放。(3)加强绿化带养护,提高绿化覆盖率。7.4.3秋季污染防治措施(1)加强秸秆焚烧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2)加强城市绿化,提高城市空气质量。(3)加强秋季火灾防控,减少污染物排放。7.4.4冬季污染防治措施(1)加强燃煤污染治理,提高燃煤锅炉排放标准。(2)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3)加强冬季绿化,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第八章环境监测与评估8.1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为保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具体措施如下:(1)完善监测站点布局。结合城市规模、人口密度、产业结构等因素,合理设置监测站点,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2)提升监测设施水平。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提高监测数据的实时性和精确性。(3)加强监测队伍建设。培训专业监测人员,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4)实现数据共享。构建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平台,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流和合作。8.2污染源监测与监管污染源监测与监管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环节,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污染源普查。对各类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建立污染源档案,为污染源监管提供基础数据。(2)完善污染源监测体系。对重点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测,保证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3)强化污染源监管。建立健全污染源监管制度,对违规排放行为进行严厉查处。(4)推广清洁生产。引导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8.3环境空气质量评估环境空气质量评估是衡量大气污染防治效果的重要手段,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评估指标体系。(2)开展定期评估。对空气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及时掌握空气质量变化情况。(3)实施空气质量预警。当空气质量恶化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采取相应措施。(4)加强空气质量改善技术研究。不断优化空气质量改善技术,提高空气质量改善效果。8.4环境预警与信息发布环境预警与信息发布是提高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的重要途径,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健全预警体系。构建覆盖大气污染防治全过程的预警体系,保证预警信息及时、准确。(2)加强预警信息发布。通过多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提高公众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关注度。(3)强化预警信息应用。将预警信息与污染源监管、空气质量评估等环节相结合,提高预警效果。(4)开展宣传教育。利用预警信息发布契机,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第九章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9.1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为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目标,本章旨在对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完善,保证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立法工作,制定和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企业和社会各方的责任和义务。(2)修订和完善现有环保法律法规,提高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地位,增强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执行力。(3)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职责,保证法律法规的实施到位。(4)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使法律法规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有力保障。9.2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是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手段。以下措施:(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大气污染防治相关项目给予资金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2)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实施清洁生产,对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给予奖励。(3)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对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给予政策扶持。(4)建立大气污染防治信用体系,对守法企业给予信用评级,提高其市场竞争力。9.3罚则与责任追究为保证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需建立严格的罚则与责任追究制度:(1)对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企业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