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科技培训方案TOC\o"1-2"\h\u9569第1章农业科技概述 341591.1农业科技发展简史 3185031.2农业科技的重要性 3133011.3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431885第2章农业生产新技术 4274082.1精准农业技术 4176802.1.1信息化管理技术 428522.1.2遥感技术 4119342.1.3精准施肥技术 5197762.2生物农业技术 5224212.2.1组织培养技术 5167892.2.2分子育种技术 5300902.2.3生物农药技术 574222.3绿色农业技术 5207622.3.1生态农业技术 561572.3.2生物防治技术 5126272.3.3节水灌溉技术 549452.3.4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615193第3章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 648423.1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6123333.2主要农业机械与设备 6296123.3农业自动化技术 6457第4章农田水利与节水技术 736734.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7168674.1.1工程规划与设计 7250264.1.2工程施工与管理 7164154.1.3工程验收与评价 7252894.2节水灌溉技术 867754.2.1喷灌技术 8188434.2.2滴灌技术 8230614.2.3微灌技术 8116804.3农田水利管理与维护 8184414.3.1管理制度与组织 835604.3.2水资源管理 8164914.3.3工程维护与检修 846524.3.4农田水利设施保护 816377第五章土壤管理与改良 8288205.1土壤类型与特性 818365.1.1沙土 917565.1.2粘土 9182565.1.3壤土 9270355.1.4草甸土 9125955.1.5盐碱土 96885.2土壤质量评价与监测 9149405.2.1土壤肥力评价 9246075.2.2土壤物理性质评价 9217415.2.3土壤化学性质评价 979185.2.4土壤生物性质评价 9306195.3土壤改良技术 10311615.3.1物理改良 10323535.3.2化学改良 102795.3.3生物改良 10291475.3.4水分管理 1029709第6章植物保护与病虫害防治 10292936.1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 1084736.1.1病虫害种类及分布特点 10116786.1.2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 10155216.1.3病虫害发生的周期性 10141626.2生物防治技术 10163266.2.1天敌生物防治 11117156.2.2微生物防治 11150876.2.3植物源农药防治 1116516.2.4生物信息素防治 1185816.3化学防治技术 1149636.3.1合理选择农药 111846.3.2适时适量用药 1129056.3.3轮换用药 11249036.3.4安全使用农药 1129946第7章育种与种子工程 11216607.1育种技术原理 1151157.2主要农作物育种方法 12286057.3种子生产与加工技术 1212487第8章农产品加工与储运 12191768.1农产品加工技术 1256928.1.1加工前的预处理 1348098.1.2热加工技术 13159898.1.3冷加工技术 13247518.1.4速冻技术 13119588.1.5腌制技术 13310268.2农产品储藏技术 13174028.2.1常温储藏 13197408.2.2低温储藏 13319268.2.3气调储藏 13139798.2.4辐射储藏 14291208.3农产品运输与物流 14320068.3.1农产品运输方式 14326478.3.2农产品包装技术 14152868.3.3农产品物流信息化 14271388.3.4农产品冷链物流 1427845第9章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 14227729.1农业信息化技术 1478619.1.1农业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 14142029.1.2农业信息传输与通信技术 14215729.1.3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1564089.2农业大数据分析 15184339.2.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1559459.2.2数据挖掘与分析 15228729.2.3数据可视化与展示 15304889.3农业智能化技术 15223199.3.1智能感知技术 1566149.3.2智能决策技术 15154409.3.3智能执行技术 1571729.3.4农业物联网技术 1621552第10章农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62452210.1农业环境保护概述 161300610.1.1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62501710.1.2农业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1619910.2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 162997910.2.1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概述 162581310.2.2关键技术介绍 161125810.3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与实践 172412810.3.1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17415210.3.2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 17第1章农业科技概述1.1农业科技发展简史自古以来,农业科技就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封建社会的铁犁牛耕,再到近现代的机械化生产,农业科技的发展历程可谓漫长而辉煌。20世纪初,以遗传学、生物学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科技开始崛起,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历经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生物技术等多个阶段,农业科技为全球粮食安全、农村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1.2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农业科技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它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业科技的发展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进而提升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农业科技还能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农业多功能性的拓展提供有力支持。1.3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生物技术、农业机械、信息技术等方面,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1)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日益完善,研发投入逐年增长,成果转化效率不断提高。(2)农业科技领域不断拓展。从传统的种植、养殖领域向农产品加工、农业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拓展。(3)农业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农业科技与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4)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日益紧密。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农业科技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推动农业科技“走出去”。(5)农业科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农业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助力农业现代化进程。第2章农业生产新技术2.1精准农业技术精准农业技术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先进手段的农业生产方式。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精确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提升农产品质量。2.1.1信息化管理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农业大数据分析、农业物联网、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等。这些技术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信息的实时收集、处理和分析,为农民提供决策依据。2.1.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地表信息,对农作物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土壤质量等进行监测,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2.1.3精准施肥技术精准施肥技术依据土壤肥力、作物需求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2.2生物农业技术生物农业技术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物体进行改良和利用的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抗病性和产量,降低农业生产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2.2.1组织培养技术组织培养技术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在人工培养基上,实现植物繁殖、遗传改良和病害防治。2.2.2分子育种技术分子育种技术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农作物进行遗传改良,提高作物的抗病性、抗逆性和产量。2.2.3生物农药技术生物农药技术以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为原料,开发具有杀虫、杀菌、除草等作用的生物农药,降低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2.3绿色农业技术绿色农业技术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为目标的一系列农业生产技术。2.3.1生态农业技术生态农业技术注重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采用合理轮作、间作、套作等耕作制度,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2.3.2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因子,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2.3.3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滴灌、喷灌等高效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业用水对环境的压力。2.3.4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通过对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第3章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3.1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经数十年的改革与创新,已取得了显著成果。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装备结构日益优化;二是农业机械化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机械化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逐步提升;三是农业机械化向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养殖业机械化等领域拓展。3.2主要农业机械与设备目前我国农业机械与设备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耕整地机械:如拖拉机、旋耕机、深松机等,用于土壤的翻耕、松土、平整等作业。(2)种植机械:如播种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实现作物的播种、施肥、喷药等作业。(3)田间管理机械:如中耕机、除草机、割晒机等,用于作物生长期的田间管理。(4)收获机械:如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收获机、甘蔗收割机等,实现作物的收获作业。(5)农产品加工机械:如粮食烘干机、磨粉机、榨油机等,用于农产品的加工处理。(6)畜牧机械:如饲料粉碎机、饲料混合机、挤奶机等,服务于畜牧业的养殖环节。(7)渔业机械:如增氧机、投饵机、捕捞机械等,提高渔业生产效率。3.3农业自动化技术农业自动化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旨在通过高新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以下为几种典型的农业自动化技术:(1)智能感知技术: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环境、病虫害情况等,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2)精准农业技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等,实现农田信息的精确获取与管理。(3)农业技术:研发具有自主行走、作业功能的农业,如植保无人机、采摘等,替代人工完成农业作业。(4)农业物联网技术: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农田、农机、农产品等要素连接起来,实现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的智能化。(5)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通过收集、分析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大量数据,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6)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调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加大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力度,将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第4章农田水利与节水技术4.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程。本节主要介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4.1.1工程规划与设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应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在规划与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水资源、土壤类型等因素,保证工程布局合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4.1.2工程施工与管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证施工安全、环保、高效。4.1.3工程验收与评价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应进行工程验收与评价。验收内容主要包括工程质量、工程效果、资金使用等方面,以保证工程达到预期效果。4.2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是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的关键措施。本节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节水灌溉技术。4.2.1喷灌技术喷灌技术是将水喷射到作物根系附近,形成细小水滴,模拟自然降雨的一种灌溉方式。喷灌具有节水、省工、适应性强等优点。4.2.2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将水通过管道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以水滴形式缓慢滴入土壤的一种灌溉方式。滴灌具有节水、节能、减少病虫害等优点。4.2.3微灌技术微灌技术是在作物生长关键期,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的一种灌溉方式。微灌具有节水、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优点。4.3农田水利管理与维护农田水利管理与维护是保证农田水利工程长期稳定运行、发挥效益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介绍农田水利管理与维护的内容和措施。4.3.1管理制度与组织建立健全农田水利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加强组织协调,保证工程正常运行。4.3.2水资源管理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证农田灌溉需求。4.3.3工程维护与检修定期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检查、维护和修缮,保证工程设施完好,延长工程使用寿命。4.3.4农田水利设施保护加强农田水利设施保护,防止破坏和污染,保证工程安全、环保、高效运行。第五章土壤管理与改良5.1土壤类型与特性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了解土壤类型及其特性对提高农业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地域辽阔,土壤类型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5.1.1沙土沙土质地轻,排水功能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如内蒙古、东北等地。5.1.2粘土粘土质地重,保水保肥能力强,但排水功能差,透气性较差。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如江苏、浙江等地。5.1.3壤土壤土质地介于沙土和粘土之间,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和排水功能。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地。5.1.4草甸土草甸土发育于河漫滩、湖盆边缘等地,质地较轻,肥力较高,适宜农作物生长。5.1.5盐碱土盐碱土含有较高浓度的盐分和碱性物质,对植物生长不利。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内陆盐碱地区。5.2土壤质量评价与监测土壤质量评价与监测是土壤管理与改良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2.1土壤肥力评价土壤肥力评价主要包括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的测定,以了解土壤养分的供应状况。5.2.2土壤物理性质评价土壤物理性质评价主要包括土壤质地、容重、孔隙度等指标的测定,以了解土壤的排水、透气等功能。5.2.3土壤化学性质评价土壤化学性质评价主要包括土壤酸碱度、电导率等指标的测定,以了解土壤的化学环境。5.2.4土壤生物性质评价土壤生物性质评价主要包括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等指标的测定,以了解土壤的生物活性。5.3土壤改良技术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和特性,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技术,有助于提高土壤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5.3.1物理改良物理改良主要通过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等方面进行,包括深翻、松土、施用有机肥等措施。5.3.2化学改良化学改良主要通过调整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等方面进行,包括施用石灰、硫磺、土壤调理剂等。5.3.3生物改良生物改良主要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微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包括种植绿肥、施用生物有机肥、微生物接种剂等。5.3.4水分管理水分管理是土壤改良的重要方面,合理灌溉和排水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包括滴灌、喷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及排水沟、暗管排水等排水技术。第6章植物保护与病虫害防治6.1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植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了解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农业生产损失。本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6.1.1病虫害种类及分布特点分析我国主要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分布特点,以及不同地区病虫害发生的差异。6.1.2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介绍气候、土壤、作物品种、栽培管理等因素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6.1.3病虫害发生的周期性阐述病虫害发生的周期性规律,包括季节性、年际变化等。6.2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生物资源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一种方法,具有环保、无污染、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6.2.1天敌生物防治利用病虫害的天敌生物进行防治,如捕食性昆虫、病原微生物等。6.2.2微生物防治使用具有防治作用的微生物,如苏云金杆菌、绿僵菌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6.2.3植物源农药防治开发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印楝素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6.2.4生物信息素防治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降低害虫种群密度。6.3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是利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一种方法。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遵循以下原则:6.3.1合理选择农药根据病虫害种类、作物品种和生育期,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6.3.2适时适量用药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适时、适量使用农药,降低农药使用量。6.3.3轮换用药合理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延缓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6.3.4安全使用农药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安全。通过以上植物保护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7章育种与种子工程7.1育种技术原理育种技术是通过对农作物进行遗传改良,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从而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及适应性的方法。育种技术原理主要包括遗传变异、选择与改良、交配与组合三个方面。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技术等手段诱导或利用遗传变异,创造丰富的遗传资源。根据育种目标,对变异材料进行选择与改良,筛选出优良品种。通过交配与组合,将不同品种的有益性状集成于一个新品种中。7.2主要农作物育种方法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育种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系统选育:通过对现有品种进行选择、改良,逐步积累有益基因,培育新品种。(2)杂交育种:将不同品种进行人工杂交,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再通过选择与改良,育成新品种。(3)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化学等诱变因素,诱导植物产生遗传变异,筛选出有益变异,培育新品种。(4)分子育种: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植物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对目标性状进行遗传改良。(5)生物技术育种: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手段,对植物进行遗传改良,培育新品种。7.3种子生产与加工技术种子生产与加工技术是保证优质种子质量、提高种子利用率的关键环节。(1)种子生产:种子生产主要包括良种繁育、种子田管理、种子收获与处理等环节。良种繁育要选择适宜的繁殖材料和基地,保证繁殖材料的纯度和质量。种子田管理要严格遵循农业技术规范,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种子收获与处理要保证种子成熟度适宜,降低种子含水量,防止霉变。(2)种子加工:种子加工主要包括种子清选、种子分级、种子包衣、种子包装等环节。种子清选要去除杂质、病斑、破损等不合格种子,提高种子净度。种子分级要根据种子大小、质量等指标进行,保证种子均匀一致。种子包衣可提高种子抗逆性、防治病虫害、提高发芽率。种子包装要采用合格的材料和工艺,保证种子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质量。通过以上育种与种子工程技术的应用,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为粮食生产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第8章农产品加工与储运8.1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环节。本章主要介绍农产品加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8.1.1加工前的预处理在农产品加工前,需对其进行预处理,包括清洗、去皮、去核、切割等,以保证加工过程中产品的卫生安全和提高加工效率。8.1.2热加工技术热加工技术是农产品加工中常见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烹饪、烘烤、蒸煮等。热加工技术可改善食品口感、延长保质期。8.1.3冷加工技术冷加工技术是指在低温条件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如冷藏、冷冻、真空冷冻干燥等。这些技术可以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新鲜度。8.1.4速冻技术速冻技术是一种迅速降低食品温度至18℃以下的加工方法,能有效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8.1.5腌制技术腌制技术是通过盐、糖、醋等调味品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以延长保质期、改善风味。常见的腌制产品有腌菜、腌肉等。8.2农产品储藏技术农产品储藏技术是保证农产品在产后稳定供应的重要手段。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农产品储藏技术。8.2.1常温储藏常温储藏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通风、调节湿度等手段,使农产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品质。8.2.2低温储藏低温储藏是指将农产品存放在低温环境下,如冷藏、冷冻等,以降低其生理活动和微生物活性,延长保质期。8.2.3气调储藏气调储藏是通过降低氧气浓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抑制农产品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生长,从而延长储藏期。8.2.4辐射储藏辐射储藏是利用射线对农产品进行处理,抑制其生理活动和杀灭微生物,达到延长保质期的目的。8.3农产品运输与物流农产品运输与物流是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的重要环节。以下介绍农产品运输与物流的相关内容。8.3.1农产品运输方式农产品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减少损耗。8.3.2农产品包装技术农产品包装技术是保护农产品、便于运输和销售的重要手段。包装材料应具备防潮、防震、透气等功能。8.3.3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通过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农产品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的信息共享。8.3.4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在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冷链物流包括冷藏、冷冻、低温运输等环节。第9章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9.1农业信息化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遥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进行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分析和利用的过程。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方面内容:9.1.1农业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农业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包括地面传感器、无人机遥感、卫星遥感等手段,实现对农田土壤、气象、作物长势等信息的实时监测。9.1.2农业信息传输与通信技术农业信息传输与通信技术主要涉及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包括互联网、移动通信、物联网等,为农业信息化提供快速、稳定的数据传输通道。9.1.3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农业政务、市场信息、科技推广、专家咨询等服务内容,为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9.2农业大数据分析农业大数据分析是指通过对农业生产、经营、市场等各环节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整合和分析,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下是农业大数据分析的关键技术:9.2.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是农业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转换等过程,保证数据质量。9.2.2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包括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用于挖掘农业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为农业决策提供支持。9.2.3数据可视化与展示数据可视化与展示技术通过图表、图像等形式直观地展示数据分析结果,便于农业生产者和决策者快速了解农业发展趋势和问题。9.3农业智能化技术农业智能化技术是指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的智能化控制。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方面内容:9.3.1智能感知技术智能感知技术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现对农田环境、作物生长等信息的实时监测,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9.3.2智能决策技术智能决策技术通过构建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模型等,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诊断、处方等环节的智能化决策。9.3.3智能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材料的课程设计
- 简单eda课程设计
- 煤化工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 管道课程设计教程
- 循迹汽车课程设计
- 医院建筑屋面卷材防水施工方案
- 深基坑施工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 2024年中国三相异步振动电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镜框型材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现场监理文明施工管理的方法及措施
- 幼儿园交通安全宣传课件PPT
- 门窗施工组织设计与方案
- 健身健美(课堂PPT)
- 钢筋统计表(插图有尺寸)
- (完整版)财务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人大版
-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培训系列教材(共44页).ppt
- 世界各地的新年习俗(课堂PPT)
- 生物矿化与仿生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 人教版“课标”教材《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具体目标和要求
- JJF 1827-2020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校准规范
- 物业项目月度绩效考核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