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5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单元形成性评价(二)(第二单元)_第1页
【部编版】2025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单元形成性评价(二)(第二单元)_第2页
【部编版】2025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单元形成性评价(二)(第二单元)_第3页
【部编版】2025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单元形成性评价(二)(第二单元)_第4页
【部编版】2025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单元形成性评价(二)(第二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单元形成性评价(二)(第二单元)(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23·浙江学考)史籍评述汉末一人物:“资益州(今四川成都)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乘间阻远,保据庸蜀,遂使西隅殊封,方外壅隔。”据此判断,这一人物是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刘秀【解析】选A。据材料“益州(今四川成都)”可知,刘备占据成都,建立蜀汉,与魏、吴鼎立,故选A;孙权建立吴,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排除B;曹操以河南许昌为据点,排除C;刘秀是东汉开国皇帝,与材料“汉末一人物”相悖,排除D。2.(2024·济南高一检测)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北方民族内迁形势图。该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社会转型华夏认同 B.政局动荡民族交融C.国家统一经济繁荣 D.专制强化版图定型【解析】选B。据图“匈奴”“鲜卑”“羯”“氐”“羌”可知,此为魏晋时期的“五胡内迁”,魏晋时期政权更迭,政局动荡,汉族与内迁少数民族逐步走向交融,故选B;社会转型华夏认同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A;魏晋时期只有西晋短暂统一,其余时期处于分裂状态,排除C;专制强化版图定型是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D。3.548年8月南朝侯景叛乱,仅率千余人过江直取建康。549年3月攻陷建康内城台城时竟已拥兵十万之众。这从侧面说明 ()A.佛教传播加剧矛盾 B.南朝阶级矛盾尖锐C.社会信仰体系崩塌 D.小农经济异常脆弱【解析】选B。侯景叛乱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这说明当时的阶级矛盾已经十分尖锐,因此起义的人数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大量增加,故选B;佛教属于思想文化的内容,侯景叛乱属于社会问题,排除A;当时儒家思想仍然占据主要地位,社会信仰体系并没有崩塌,排除C;小农经济属于农业方面的内容,侯景叛乱属于社会问题,排除D。4.下图所示为东汉至西晋时期,今浙江、福建两省设县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个)。这一变化反映了 ()A.南方经济实力超过了北方B.中央集权在不断地弱化C.北民南迁促进了南方开发D.南方政权更迭比较频繁【解析】选C。由柱状图可以看出,与东汉末年的185年相比,今浙江和福建两省在西晋时期的285年设县数量都有了大幅上升,这一变化反映出这期间北方战乱,北民南迁促进了南方的开发,南方人数大幅增加,所以设县数量因而大幅增加,故选C;西晋时期南方尚处于开始得到开发的时期,经济实力远不及北方,排除A;今浙江和福建两省在西晋时设县数量大幅增加,是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排除B;南方相对北方政权更加稳定,排除D。【深化点拨】东晋与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南方经济所占比重开始上升,但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只是出现了向南转移的趋势。5.(2024·北京高一检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史书记载,鲜卑族自称是黄帝后裔、匈奴自认为是夏朝后裔,这种现象说明 ()A.少数民族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可B.少数民族失去民族特性C.北方少数民族交融进程的完成D.少数民族全面彻底汉化【解析】选A。据材料“鲜卑族……后裔”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自己与中原汉族同族同宗,反映了少数民族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可,故选A;“失去”说法错误,少数民族仍保留其民族特性,排除B;少数民族认同中原文化,体现民族交融进程的加强,“完成”说法错误,排除C;“彻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补偿训练】匈奴人刘渊建立汉赵,尝言:“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倡导说汉语、改汉姓、易汉服。材料表明当时北方 ()A.汉匈和亲影响深远B.少数民族普遍汉化C.统一条件逐渐成熟D.民族之间交融发展【解析】选D。材料表明刘渊所代表的匈奴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很好,而孝文帝迁都后汉化的措施也表明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交流比较深入,才会有全面学习汉族文化的措施,所以两个信息都能表明民族间的交融与发展,故选D;材料与汉匈和亲关系无关,排除A;当时少数民族也并未普遍汉化,B也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中的两个信息与统一不属于一个范畴,排除C。6.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南到余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据此推断大运河的修建 ()A.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B.开始了南方的经济开发C.推动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D.导致了隋朝统治的灭亡【解析】选C。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所以推动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故选C;大运河属于水上交通的通道,并不能解决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排除A;南方经济的开发早已开始,排除B;题干信息反映出大运河的修建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隋朝的灭亡无关,排除D。7.(2024·菏泽高一检测)在中国古代,“南方”一词所指的地域范围不断变化。在汉代,主要指长江流域;到唐末,这一词语则相当于今天的福建、广东、广西。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B.北方人民的南迁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政治中心的南移【解析】选C。“南方”所指地域范围不断变化,主要从长江流域向今东南沿海等地区转移,这与唐朝相对于汉朝国家疆域的不断拓展有着直接关联,故选C;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北方人民的南迁是江南得到显著开发的主要原因,是伴随地域范围变化的影响而非原因,排除B;汉代和唐朝政治中心都在长安一带,并未南移,排除D。【补偿训练】据《唐国史补》载:“长安风俗,自贞元侈于游宴,其后或侈于书法图画,或侈于博奕,或侈于卜祝,或侈于服食。”这反映了唐都长安 ()A.崇奢享乐成为文化主流B.经济发展影响社会风气C.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D.市民阶层活动丰富多彩【解析】选B。材料表明唐长安人民社会生活内容丰富,游宴、书法绘画、博奕、服食等等,且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社会风气开放,说明唐朝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影响,故选B;材料并不能说享受成为了文化主流,排除A;材料未提到社会阶级的差异和贫富分化,排除C;材料并不只针对市民阶层,排除D。8.观察下表,指出引起这一时期全国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全国户数全国人口609890万户4600万626290万户1600万A.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B.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C.政权更迭与战乱频繁D.自然灾害与粮食减产【解析】选C。据材料“609”“626”可知,此时处于隋唐政权更迭时期,战争不断导致人们流离失所,全国户数、人口锐减,故选C;材料强调的是全国的人口,而不是南方或北方的人口,排除A;安史之乱爆发于755—76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D是次要原因,排除。9.(2023·湖南合格考)如图中的会盟碑立于西藏拉萨大昭寺门前,为唐穆宗时唐朝与某一少数民族会盟的遗物。该少数民族是 ()A.吐蕃 B.突厥 C.靺鞨 D.回纥【解析】选A。唐穆宗长庆年间(821—824年),唐朝与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此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该少数民族是吐蕃,A正确;唐朝通过武力征服了突厥,排除B;唐玄宗时,册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排除C;唐玄宗时,册封回纥首领怀仁可汗,排除D。【拓展延伸】唐朝时西藏、新疆、蒙古、东北地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并不一样唐朝与西藏和亲反映的是两个政权之间的友好往来关系,不是从属关系。直到元朝,西藏才正式归属中央管辖。唐朝时,除西藏外,其他地区已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只是管理的方式不同。中央对新疆地区的管控更严格,直接设管理机构,中央派出官吏管理;而蒙古和东北地区任用当地贵族管理,中央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力较弱。10.(2024·孝义高一检测)后周太祖郭威进行军事改革,限制地方武夫军事集团的权力,诛杀跋扈的将领,并重建文官系统和恢复律令。郭威的改革 ()A.避免了武将夺权现象发生B.意图消除藩镇割据的威胁C.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D.体现了重文轻武治国理念【解析】选B。据材料“限制地方武夫军事集团的权力,诛杀跋扈的将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代时期后周郭威实行军事改革,目的就是要消除自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威胁,故选B;武将夺权的现象还在发生,A表述过于绝对,排除;北宋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排除C;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是北宋时期实行的,排除D。11.清代史学家赵翼在论及某一时期的选官制度时曾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据此可知,该制度是 ()A.察举制 B.科举制C.禅让制 D.九品中正制【解析】选D。在九品中正制之下,其选官的标准是家世出身、门第高低,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等不公平现象的出现,故选D;察举制的标准是孝、廉,与社会等级无关,排除A;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才能,也与社会等级无关,排除B;禅让制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这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12.唐代科举制规定,士子应在本地参加府试获得解送资格,若要离开本籍,到其他府州参加府试以取得解送资格再到京师参加全国性考试,即冒籍。这一规定 ()A.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B.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C.促进了官僚政治日益成熟D.缘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解析】选D。唐朝时期不允许士子在本籍之外参与全国性的科举考试,这是由于当时地区发展不平衡,教育水平不一,冒籍不利于科举考试的公平竞争,D正确;这一规定有助于减少考试的不公平性,但并不一定能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性,排除A;这一规定是为了减少科举考试的不公平,并不是为了提升社会文化水平和促进官僚政治的日益成熟,排除B、C。【补偿训练】唐高宗时,宰相薛元超曾对他的亲友讲:“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这说明唐代 ()A.进士科为时人所钦羡B.婚姻择偶不再关注家世C.科举为入仕唯一途径D.三省长官不得编撰国史【解析】选A。题干大意是说唐高宗时的宰相薛元超平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通过科举考中进士,可见进士科地位非常高,为时人所钦羡,故选A;宰相薛元超以未能娶得高门望族家的女子为妻而遗憾,可见当时婚姻还是很关注家世门第的,而不是不再关注,排除B;唐朝时科举制尚未成为主要的入仕途径,更不是唯一的入仕途径,排除C;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13.(2022·重庆选择考)唐代宗始设枢密使,“初不置司局,但有屋三楹,贮文书而已。其职掌惟承受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据此可知,当时的枢密使 ()A.主要负责军事事务 B.类似皇帝秘书机构C.地位在中书省之上 D.下属机构较为完备【解析】选B。枢密使起初只是转呈奏章,并传达给中书门下实施,因此类似秘书机构,故选B。材料中并未体现枢密使主要负责军事事务,排除A;从材料中无法看出枢密使与中书省的地位大小,排除C;由材料可知,枢密使没有下设司局,下属机构不完备,排除D。14.(2024·成都高一检测)唐朝前期,统治者多次规范官员奏事的层级、程序和功能,注重皇帝与宰相及官僚机构之间的分工,皇帝原则上只处理军国大事或现行法律规章所无法涵盖的问题。这些举措 ()A.反映了中枢机构的调整B.降低了君主专制的程度C.避免了朝廷决策的失误D.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规范奏事程序和皇帝与官员分工,这些措施都有助于简化工作流程,节省时间,从而提高行政效率,故选D;这些举措是调整皇帝与中枢机构的分工,而非调整中枢机构,排除A;这些举措只提到皇帝的具体分工有哪些,并未提到皇帝的权力是否有所变化,因而不涉及君权,排除B;材料所述的分工举措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而行政效率的高低并不能影响决策失误与否,且决策失误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无法完全避免,排除C。15.《资治通鉴》记载:“玄宗之末……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反映了两税法()A.废除了人头税B.为均田制的实施提供了条件C.加剧土地兼并D.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解析】选D。唐玄宗后期,土地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减少,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于是改行两税法,以资产多少收税,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选D;清朝雍正时期,正式废除人头税,排除A;国家掌握大量无主荒地是均田制实施的条件,两税法是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系的产物,排除B;两税法按土地和资产收税,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土地兼并,排除C。16.右图为出自莫高窟第112窟的《伎乐图》,为《西方净土变相》的一部分,描绘的是伎乐天伴着仙乐翩翩起舞,展现其“反弹琵琶”的绝技。这反映出唐朝 ()A.儒学呈现繁盛之势B.道教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C.宗教成为绘画主题D.佛教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解析】选D。通过观察材料图片中的莫高窟壁画中描绘的西方净土中,伎乐天反弹琵琶的场面,这反映出唐代佛教的发展丰富了艺术创作,故选D;材料呈现的是佛教和艺术的结合,并非儒学繁盛之势,排除A;道教在民间的广泛传播与莫高窟中《西方净土变相》等佛教文化不符,排除B;仅从莫高窟壁画中的《伎乐图》不足以说明宗教是当时的绘画主题,排除C。【补偿训练】唐代画家吴道子一生绘制了大量的佛本生经变壁画,如“西方净土变”“降魔变”和“地狱变”等,他创造的人物奇踪异状,充满力量,极富阳刚美。据此可知,吴道子的绘画 ()A.注重对客观现实的描绘B.挑战了传统价值观念C.展现了盛唐的恢宏气象D.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解析】选D。“经变”是指描绘佛经内容或佛传故事的图画,材料“佛本生经变”“西方净土变”“降魔变”“地狱变”都是以佛教为内容的壁画,由此可知,吴道子的绘画从内容上受到佛教的影响,故选D;吴道子绘制的是宗教人物,且“奇踪异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描绘,排除A;吴道子绘画无法体现挑战了传统价值观念,排除B;壁画人物风格有阳刚美,无法体现恢宏大气,排除C。17.(2024·青岛高一检测)南北朝时期,儒学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学注重玄学义理,北学注重名物训诂。唐初,孔颖达兼采南北,撰成《五经正义》,高宗时颁行全国。这反映了 ()A.国家统一有利于文化整合B.儒学确立了思想统治地位C.“三教合归儒”的社会现实D.唐朝多元包容的文化现象【解析】选A。唐朝时期,国家实现统一,儒学整合了南北之学,形成了《五经正义》,说明国家统一有利于文化整合,故选A;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确立了统治地位,排除B;材料体现了儒学由南北各异到整合南北,并未阐述“三教合归儒”的社会现实,排除C;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孔颖达兼采南学、北学,整合了儒学思想,不能说明唐朝文化的多元包容性,排除D。18.(2024·成都高一检测)东晋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描述了王羲之与谢安等官员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饮酒作诗的情景。该作品 ()A.印证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反映了士族专权的政治特点C.兼具了艺术与史料价值D.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时代特征【解析】选C。据材料“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体现了《兰亭集序》的艺术价值,材料“描述了王羲之与谢安等官员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饮酒作诗的情景”表明其可用来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和贵族生活,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选C;“饮酒作诗的情景”无法体现经济重心转移情况,无法看出其专权,也无法体现民族交融,排除A、B、D。19.(2024·北京高一检测)中国古代某部农书记载了食物原料以及各种主副食的加工、烹任方法,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的肉食制作方法,体现出当时饮食文化胡汉融合的特征。这部农书是 ()A.《神农本草经》 B.《禹贡地域图》C.《齐民要术》 D.《史记》【解析】选C。北魏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而北魏处于北方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时期,其内容体现当时饮食文化胡汉融合的特征,故选C;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与“农书”不符,排除A;西晋杰出地图学家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排除B;《史记》是西汉司马迁创作的一部历史著作,排除D。20.下图中吐蕃大臣禄东赞(居中者)身穿的长袍,其面料是产自中亚的“撒答剌欺锦”,此锦是中亚人吸收唐代织造技术并结合当地技术,将“经锦”改为新式“纬锦”而成。这体现出 ()A.区域织造技术趋于一致B.中外技术的交流开始于唐代C.技术的交流具有多向性D.中亚是吐蕃与唐交流的桥梁【解析】选C。根据材料“面料是产自中亚的‘撒答剌欺锦’”“此锦是中亚人吸收唐代织造技术并结合当地技术……而成”,可知唐代吐蕃地区与中原和西域都存在广泛的技术交流,故选C;吐蕃的织造技术依然保留有当地的地域特色,排除A;中外技术交流在唐代之前已经通过丝绸之路出现,排除B;丝绸之路是中亚与唐朝交流的桥梁,排除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大题,共40分)21.中华民族是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认同。(华)夏作为民族名称的出现,正是夏、商、周三代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不仅具有同一性,而且高于其四周的部落集团,并不断地与其发生交往的结果,(华)夏正是与四周的夷、蛮、戎、狄的对称。——摘自邱久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材料二北族王朝在入主中原的过程中,他们有机会对汉文化取得相当深入的了解,同时却逐渐疏远,甚至完全断绝了与其原居地之间的联系。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北魏。……不论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他们与文化上亲缘人群之间的联系总之是断绝了。这种断绝意味着,这些王朝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被征服地的本土资源,也就是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在有些时候,甚至他们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也变得有点模糊了。——摘编自姚大力《追寻“我们”的根源——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意识》(1)根据材料一,概括“(华)夏作为民族名称”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华夏认同观念产生的时间。(5分)(2)阅读材料二,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例,说明北魏是如何“更多地依赖”“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的,并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扼要概述其历史意义。(7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原因,据材料一“夏、商、周三代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不仅具有同一性,而且高于其四周的部落集团,并不断地与其发生交往的结果”结合所学得出夏商周时期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的地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同一性(共同的生活方式亦可);夏、商、周的政治、经济、文化高于四周的部落集团;夏、商、周不断地与四周的部落集团交往。第二问时间,结合所学得出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产生,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第(2)题第一问说明,据材料二“甚至他们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也变得有点模糊了”结合所学得出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定门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第二问历史意义,结合所学得出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据材料二“甚至他们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也变得有点模糊了”结合所学得出使鲜卑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变得模糊。答案:(1)原因:夏商周时期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的地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同一性(共同的生活方式亦可);夏、商、周的政治、经济、文化高于四周的部落集团;夏、商、周不断地与四周的部落集团交往。时间:春秋战国。(2)说明: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定门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历史意义: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使鲜卑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变得模糊。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曹魏延康元年,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材料三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1)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汉至唐三种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6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的影响。(8分)【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每岁荐举孝廉”、材料二“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材料三“科举之善”概括作答。第(2)题由材料三“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能破朋党之私”“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概括作答。答案:(1)标准:汉朝以德行为标准;魏晋以门第为标准;唐朝以考试成绩为标准。(2)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