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 选择性必修1第六单元 第17课 第二课时 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_第1页
【部编版】2024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 选择性必修1第六单元 第17课 第二课时 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_第2页
【部编版】2024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 选择性必修1第六单元 第17课 第二课时 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_第3页
【部编版】2024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 选择性必修1第六单元 第17课 第二课时 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_第4页
【部编版】2024版 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 选择性必修1第六单元 第17课 第二课时 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第二课时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课标·定位核心·导学1.了解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1.基层管理组织(1)关注“一个特点”:县以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2)把握“三个时期”:秦汉的什伍组织、北宋的保甲制、清朝的里甲制与保甲制合一2.社会救济和优抚(1)关注“一个目的”:维护封建统治(2)把握“两种形式”:政府主导、民间参与学习任务一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活动】阅读教材第二目,概括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的状况。1.基层组织(从【智选】中选出相对应的序号)时期基层组织秦汉乡里制度: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掌②;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里设里正。亭设亭长,负责传递④和维护治安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①、坊正、村正明朝实行③,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智选:①里正②教化③里甲制④政令2.社会治理: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时期社会治理秦汉建立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唐朝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相互监督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制明朝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清朝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概念释意]保甲制度它是中国封建王朝时代长期延续的一种社会统治手段,它的最本质特征是以“户”(家庭)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而不同于西方的以个人为单位。儒家的政治学说是把国家关系和宗法关系融合为一,家族观念被纳入君统观念之中。统治者通过保甲制度建立起了封建王朝对全国的严密控制。学习任务二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活动】阅读教材第三目,概括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是怎样变化的。1.实施原因和作用(1)原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2)作用: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2.救济与优抚措施时期社会救济优抚政策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隋唐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还鼓励民间自置义仓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北宋①宋朝的福田院②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③宗族通过设立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明清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3.特点: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政府救济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社会救济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图解历史]古代中国赈济的种类[教材开发]观察教材“东汉彩绘木鸠杖”图,思考图片反映了什么信息。反映了我国古代敬老爱老养老的传统。主题一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史料探究】1.问题探史——秦朝的基层治理史料秦建立后,民众迁徙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里耶秦简曾记载,秦洞庭郡迁陵县启陵乡徙往都乡的劾等17户民众缺少登记年龄的簿籍,都乡希望启陵乡协助查询。启陵乡回复劾等迁徙时有过文书通知都乡,启陵乡现没有记录,不知道劾等的年龄,请都乡自己询问。这份文书是启陵乡写给县廷的,迁陵县守丞批复给都乡负责人“以律令从事”,要求都乡应按照规定去查询登记年籍。……岳麓秦简中有《亡律》,对逃亡者的身份类型及“匿亡人”者有详细划分和法律处理规定。——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乡里社会演变与国家治理的历史考察》[研讨交流]根据史料,概括秦朝基层治理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成果展示]举措:实行乡里制;采取户籍制;创立文书制度;以律令规范行为。原因: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社会经济的发展;征发赋役的需要。2.史料证史——中国古代的基层社会治理史料中国古代的乡里组织,是王朝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的延伸,以达到直接或间接控制基层社会的目的,是“下县的皇权”。广泛存在于基层社会的宗族组织(族权)与地方势力(绅权),以及各类民间社会组织,填补了传统国家因受政治资源限制而留下的权力空白,在构建地方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乡村社会权力网络实际运作中,政权、族权、绅权相互联结、相互交融、彼此配合,使得中国古代社会具有不断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机制,国家治理体系更加稳固而难以瓦解。——摘编自杨国安《古代基层社会如何治理》[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成果展示]由乡里组织行使国家权力(维护皇权的社会秩序);政府与民间力量相结合;基层多种力量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具有浓厚的宗族色彩;基层治理具有自我修复功能,长期延续。【链接学术前沿】北朝的门阀豪族对部民的支配,唐中后期以来民间宗教兴起导致的正统与非法的神权体系交织,给国家政权带来了多重负面影响。宋以来乡绅势力的形成,实现了知识与经济实力结合并杂糅于官权。乡绅是一支特别的富民势力,他们对乡村社会中公共事业、事务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官民之间的介体,包括乡绅在内的中间力量成为维护政权意识形态与保证民众生存利益的双重代言人。——摘编自谷更有《中国古代乡村社会的权力体系论略》[观点解读]史料说明具有科举“功名”身份的乡绅,继续充当着中央权力和民间自治权力的中介。3.史家明史——明清时期的乡规民约史料明清时期,乡规民约受到统治阶层的高度关注。明成祖朱棣时期一度以国法的形式颁布乡规条例,赋予乡规民约以法律地位。清代高度集权的政治下,乡约完全沦为国家控制农村基层的工具,失去了原有的乡民自治内涵……历史上的乡规民约表面上源于乡土,在实际制定过程中却并无底层农民的实质参与,都是在地方精英(地主士绅)的主持下,以儒家伦理为基础,以维护封建宗法礼教的伦理纲常为目的所制定。尽管如此,乡规民约的内容仍然以淳朴民风、发展生产、维护治安、稳固秩序为主体,是古代农村社会管理的基本规范。——周铁涛《村规民约的历史嬗变与现代转型》[研讨交流]根据史料,概括明清时期乡规民约的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成果展示]受到统治阶层的高度关注;以国法的形式颁布(或与法律合流,赋予法律地位);沦为统治阶层的统治工具;由地方精英主持;以维护纲常伦理为目的;内容沿袭传统。【链接学术前沿】(明)军户、匠户等特种户籍一旦佥定,即世代相袭,不得脱籍。逃离原籍者,必须穷究勾追,依律问罪,仍令复业。……一里一甲之内,百姓必须“互相知丁,互知务业”,彼此了解每户丁数,从事士、农、工、商者各有几人。如有强窃盗贼、逃军、逃囚及生事恶人,里甲必须会集里人将其擒拿送官,违者加罪。……令基层普遍设立申明亭和旌善亭。每里推选一年高有德之人负责书写善恶,称老人。老人还负责向里民宣讲法律、圣谕,使民知法畏法,各守本分。——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观点解读]史料说明明朝控制基层的主要手段有重视制度建设,注重自我管理和监督,利用法律建设,推行基层教化,其主要任务是维护社会治安和征发赋役。【史论阐释】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优点维度表现历史脉络乡里制度是一脉相承,有所遵循的,它始终是作为乡村社会管理的组织制度而存在治理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士绅精英与村民群体共同致力于乡村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生产的发展,提高了乡村社会的管理绩效制度网络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国家层面形成的制度体系,而宗族制度和乡规民约则是乡村社会自我管理机制,其共同贯穿于乡村社会管理过程始终,对乡村社会的运行和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主题二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体系构建】【史料探究】1.问题探史——宋朝的社会救济史料宋朝时期,贫富差距扩大使得贫困问题凸显。政府根据居民财产状况界定,乡村拥有土地不足20亩或产业不足20亩等值的为“贫民”,以此为标准对乡村贫民的租赋、差役减免,对城市贫民的免役钱、房租减免;建立义仓等济贫仓储,养济院等济贫机构,安济坊、施药局等医疗救助和丧葬福利机构等。上述措施,大都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形成系列性的济贫法规。政府也鼓励精英和富民参与救济,颁布“安恤法”,对“鳏寡孤独、贫穷老疾”,令近亲、乡里养恤;出台“义仓法”,强制中上等税户交纳赈济贫民。——摘编自张文、康文籍《贫困认知与宋朝社会保障的逻辑转变》等[研讨交流]根据史料,概括宋朝政府施行社会救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具体说明宋朝开始社会救济的新变化。(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成果展示]特点:确定贫困标准分类救济;救济种类较齐全;设立专门机构管理;以法规制度为保障;救济的对象广泛。新变化: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2.史料证史——明清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史料明、清两朝继承并发展了历代王朝的社会保障制度。荒政方面,制定了严格的救灾程序,广泛设立常平仓、义仓和社仓等备荒仓储;在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方面,设有养济院、孤老院、惠民药局等救助机构;在养老政策上,颁布各种诏谕法令,承袭了免除老人赋役、赏给老人财物以及提高老人社会地位的种种做法。此外,明清时期还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动向——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这些机构在传统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摘编自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事业述论》[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成果展示]继承和发展了前代的制度成果;救助对象涵盖各类弱势群体;救助举措全面系统;政府和民间相结合。【链接学术前沿】明清时代统治者受儒家“仁爱”“仁慈权威”传统的政治文化观影响,提倡“以德治人”“人治”和“教化”。政府除了在立法上支持农民社会保障事业,而且还注重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调拨,鼓励民间和社会团体广泛捐赠。对于能在救济中有所作为的民间团体,不仅对捐赠数额特别大者立坊牌旌表,而且还拨给经费支持,如规模巨大的养济院、普济堂、栖流所、饭厂都得到过政府的经费支持,对参与社会保障事业的社会力量给予鼓励和奖赏,这在灾荒救济、济贫事业和育幼事业中都有体现。清朝学者沈之奇在《大清律集解附例》指出《大清律》已对养济院的养济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如“鳏、寡、孤、独,每月官给粮米三斗,每岁给绵布一正,务在存恤”。——摘编自张建民、周荣《明清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与运转——兼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观点解读]史料说明明清政府推行的社会保障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从立法角度支持保障事业,民间团体积极参与,主要关注弱势群体,体现了救济和教化的结合,有助于社会的稳定,缓和了社会矛盾。3.史家明史——中国古代的济贫实践史料我国古代社会有许多救助、济贫的思想,以国家的“民本”“仁政”和“大同”思想最为有名。《周礼》曰:“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先秦时期对“老弱群体”实施救助的始源,奠定了中华民族救济的实践基础,如齐桓公时期采用的“赈孤寡,收贫病”。汉朝为穷人设立了专门的收容机关。唐宋时期,出现专门救助贫穷老人、病人、残疾人及孤儿机构。元明清时期对“老弱群体”实施救济的措施得以完备,出现了“问责”条文,民间救助得以发展。元明两代以养济院为主,另外还设安乐堂、栖流所、惠民药局等救助机构。——摘编自诸葛至辉等《浅议我国古代的社会救助制度》[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济贫实践的主要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成果展示]产生早;以政府为主体兼有民间参与;设置专门机构;覆盖面广;措施逐渐完善。【链接学术前沿】我国的优抚政策和优抚思想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西周时期那些因年老或伤病退役的士兵,都能够享受国家对于鳏寡孤独的照顾。齐国管仲改革规定“君问其若有子弟师役而死者,父母为独,上必葬之”。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有相当部分的内容沿袭秦律,其中《户律》《傅律》《置后律》均对士兵依据爵位所能享受的各种优待政策进行了规定。唐初,官府规定,“其官人永业田及赐田,欲卖及贴赁者,皆不在禁限”。宋代优抚政策主要体现在优待现役军人及家属、安置退役士兵及家属以及抚恤伤亡军人三个方面,优抚是军费的一项重点支出。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在广西平定思田之乱后,他上疏朝廷乞求罢兵,即著名的《奏报田州思恩平复疏》。在其中,他提出朝廷“罢兵而行抚”的主张,陈列了十条优抚士兵的好处。——摘编自张涛《中国古代优抚政策与思想》[观点解读]史料说明中国古代优抚政策历史悠久,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也跟古代战争频繁、维系国家安定的需要、农耕经济的发达密切相关。【史论阐释】中国古代救济和优抚政策的特点(1)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2)政府制定相关法律和制度,并设立专门机构实施救助,体现出一定的社会文明。如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明朝《大明律》对救助鳏寡孤独有专门的律条规定;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明清的养济院。(3)社会救济方式多种多样。如政府设专门机构实施救助;宗族内部救济;慈善机构实施救济。(4)封建时代的社会救济主要由政府实施。宋朝以后,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5)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6)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家思想宣扬“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精神。【题组1】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1.《汉官仪》载:“亭长持二尺板以劾贼,索绳以收执贼。”据此可知,亭长的主要职责是 ()A.传递政令 B.裁决讼事C.躬亲教化 D.维护治安【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亭长的职责为“劾”“收执”盗贼之类的犯罪分子,以维护基层的治安,故选D;传递政令也是亭长的职责,但与“以劾贼,索绳以收执贼”无关,排除A;裁决讼事与“以劾贼,索绳以收执贼”无关,排除B;躬亲教化指亲自教育感化,与材料无关,排除C。【拓展延伸】乡、里的主要管理功能(1)教化民众,劝民行善。(2)规范乡民日常行为,维系婚丧、祭祀等方面的交往礼俗。(3)患难相恤,互帮互助。(4)解决日常纠纷,维持社会治安。(5)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2.唐朝的邻保制度规定:以四家为邻,五家为保,平时有远客来宿,以及保内有人外出,都要告诉保长。这体现出 ()A.基层民众自我管理B.基层组织发挥功效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D.社会治安问题严重【解析】选A。唐朝的邻保制度通过邻里相互监督来实现基层治理,这是民众自我管理的一种方式,故选A;材料并未强调基层组织的效能,排除B;材料中体现的是基层管理,政府并未直接接入,因此无法得出中央集权强化,排除C;邻保制度有助于地方秩序的稳定,排除D。3.(2024·台州高二检测)2022年,是王守仁诞辰550周年。作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他在社会基层治理方面的主要创举是 ()A.乡里制度 B.户帖制度C.十家牌法 D.邻保制度【解析】选C。十家牌法是古代基层管理方法,由明朝王守仁创造,故选C;乡里制度,是中国古代县以下的各级基层行政区划的制度,夏商周三代为该制度起源时期,秦汉之后不断发展演变,排除A;唐代已有户帖,它是发给百姓用于征税派役的文书,其功能在后代得以发展,排除B;唐朝时期已实行邻保制度,排除D。【补偿训练】此法编十家为一牌,开列各户籍贯、姓名、年貌、行业,日轮一家,沿门按牌审察,如果发现陌生的或者可疑的人员,要立即报告官府。上述办法体现了 ()A.乡里制与保甲制合一B.民众的自我管理C.唐代推行的“刮户”D.邻保制度的创立【解析】选B。据材料“十家为一牌”可知这是明朝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的十家牌法,“如果发现陌生的或者可疑的人员,要立即报告官府”体现了民众的自我管理,故选B;材料不能体现出乡里制与保甲制合一,排除A;“刮户”指通过人口核查,搜查逃避户口登记的人口,与主旨无关,排除C;材料体现的不是邻保制度,排除D。4.清代规定给每一户民众发给一张印牌,每张印牌上写明该户民众的具体信息,如姓名、人口、从事职业等。“出则注明所往,入则稽其所来。”上述做法依托的基层管理制度是 ()A.邻保制度 B.十家牌法C.保甲制 D.黄册制度【解析】选C。据材料“每一户民众发给一张印牌”等可知,这涉及以户为单位的治安管理制度,属于清朝的保甲制,故选C;邻保制度是唐代实施的,排除A;十家牌法是明代王守仁实施的,排除B;黄册制度是户籍管理体制,不涉及核查人口出入变动,排除D。【题组2】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5.汉朝把调节粮价、解决粮食问题上升到了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权稳定的高度。为此,汉政府 ()A.实行里甲制 B.创设义田C.设立养济院 D.建立常平仓制度【解析】选D。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有利于解决粮食问题,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权稳定,故选D;明朝实行里甲制,而且与粮食问题关系不大,排除A;义田是北宋时期创设的,排除B;养济院是明清时期设置的慈善机构,排除C。【补偿训练】(2023·宁德高二检测)汉代,以官营方式统一管理国有储粮的调运、中转、分配。储粮设施遍布全国,已有底层架空处理、周边设置通风槽等技术。这旨在 ()A.维系社会稳定B.消除自然灾害C.保障粮食高产 D.减轻百姓负担【解析】选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