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分散系中粒子直径在1~100nm的是A.澄清石灰水 B.食盐水 C.CuSO4溶液 D.Fe(OH)3胶体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HCO3、Fe(OH)3、FeCl2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B.CO2、SiO2、NO2均为酸性氧化物C.Na2CO3、NaHSO4、C60分别属于盐、酸、新型的含碳化合物D.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液态混合物中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C.分液时,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之后,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将浓溶液逐滴加到煮沸的溶液制备胶体4.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制备胶体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制备方法属于物理方法 B.烧杯中液体的颜色逐渐变浅C.可用丁达尔效应判断是否制得胶体 D.加热能促使该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减小5.以下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 B. C. D.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氯、氨水等均不能导电B.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因而常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否能发生丁达尔效应D.装碘的试剂瓶中残留的碘可以用酒精洗涤7.制作豆腐过程一般有如图步操作,其中操作⑤CaSO4或MgCl2作凝固剂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操作①与操作②的目的是为了更多的蛋白质溶解于水B.操作③属于固液分离,取其袋子内的固体作为操作④的原料C.在适宜温度下,操作⑤用MgCl2,作凝固剂可使蛋白质沉淀D.操作⑥使豆腐“成形”,此过程主要发生的是物理变化8.下列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是选项酸性氧化物碱盐混合物ANaOHNaCl氢氧化铁胶体B硫酸铜溶液C稀盐酸DCOA.A B.B C.C D.D二、填空题9.对比学习有利于发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化学兴趣小组以碱的性质为主题,进行如下实验探究:(1)小组同学将指示剂_______溶液分别滴入NaOH溶液、Ca(OH)2溶液中,溶液均由无色变为红色。(2)NaOH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_______色沉淀,Ca(OH)2也有相同的实验现象。(3)碱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的组成中都含有_______。(4)不同的碱也能表现出不同的性质。NaOH溶液和Ca(OH)2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但现象不同,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_______溶液。10.胶体做电泳实验时,胶体粒子向(阴、阳)极移动。11.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____。A.冷水 B.沸水C.N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2)现有甲、乙两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正确的是(填序号)。①甲同学的操作是:取一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②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3)Fe(OH)3胶体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4)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利用的胶体性质是。(5)Fe(OH)3胶体与Fe(OH)3沉淀的本质区别是(填序号)。A.胶粒直径大小不同B.颜色不同C.后者不稳定12.回答下列问题(1)取少量(红棕色)粉末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棕黄色。(2)在小烧杯甲中加入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加入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色,即可制得胶体。取胶体于烧杯中,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看到烧杯中产生_____效应。所得分散系与原溶液是不同的分散系,其本质原因是_____不同。(3)在制得的红褐色液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看到的现象为_____,写出与现象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4)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或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微粒能使胶体微粒沉淀下来。将胶体装入形管内,用石墨做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区附近颜色逐渐加深,这表明胶体微粒带_____(填“正”或“负”)电荷。(5)如溶液中含有少量的,要除去得到纯净的溶液,有下列实验方案:试剂②是_____(填化学式);“操作Ⅰ”为_____(填操作名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本质区别就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不同,澄清石灰水、食盐水、CuSO4溶液都属于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Fe(OH)3胶体属于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故选D。2.A解析:A.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HCO3、氯化铁与水反应生成Fe(OH)3、单质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故以上物质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A正确;B.NO2不能与酸和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故为不成盐氧化物,B错误;C.NaHSO4为盐类,C60为非金属单质,C错误;D.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粒子直径,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D错误;故选A。3.C解析:A.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相平,A错误;B.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于萃取碘水中的碘,B错误;C.分液时为了避免污染,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正确;D.将浓溶液逐滴加到煮沸的溶液会得到沉淀,D错误;故选C。4.C解析:A.该制备方法有氢氧化铁生成,属于化学方法,故A错误;B.烧杯中液体逐渐变为红褐色胶体,故B错误;C.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可用丁达尔效应判断是否制得胶体,故C正确;D.加热可使胶体聚沉,加热能促使该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增大,故D错误;选C。5.D解析:A.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能够生成CaCO3沉淀,CO2→CaCO3的转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A不选;B.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则CO→CO2的转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B不选;C.H2O2加热或加入二氧化锰分解生成O2,则H2O2→O2的转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C不选;D.Cu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则Cu→Cu(OH)2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D选;故选:D。6.D解析:A.液氯为非金属单质不能导电;氨水是电解质溶液,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A错误;B.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悬浮杂质,而杀菌消毒是氧化性的体现,氢氧化铁胶体不具备,B错误;C.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C错误;D.碘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装碘的试剂瓶中残留的碘可以用酒精洗涤,D正确;故选D。7.B解析:A.操作①即浸泡豆子与操作②即磨豆浆的目的是为了更多的蛋白质溶解于水,以提供豆浆的产量,A正确;B.操作③属于固液分离,袋内的固体为豆渣,流出的液体才是豆浆,故应取过滤出的液体作为操作④的原料,B错误;C.经过步骤④后得到蛋白质胶体,在适宜温度下,操作⑤用MgCl2,作凝固剂可使蛋白质沉淀,C正确;D.操作⑥使豆腐“成形”,此过程主要使失去更多的水分,故发生的是物理变化,D正确;故答案为:B。8.B解析:A.是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B.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是酸性氧化物;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是碱;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是盐;硫酸铜溶液是硫酸铜和水的混合物,故B正确;C.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是盐,故C错误;D.CO和酸、碱都不能反应,CO是不成盐氧化物;具有固定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选B。二、填空题9.(1)无色酚酞(2)蓝(3)氢氧根(4)Ca(OH)2解析:根据碱都含有氢氧根离子,能使酚酞变红,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进行分析。根据碱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的性质进行分析,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都为碱性溶液,加入酚酞显红色。(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钙同样和硫酸铜反应也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3)碱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10.阴解析:胶体中的胶粒带正电,做电泳实验时,胶体粒子向阴极移动。11.(1)B(2)①(3)FeCl3+3H2OFe(OH)3(胶体)+3HCl(4)用激光笔照射时,会有一道明亮的光路丁达尔效应(5)A解析:(1)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故B正确;(2)①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这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正确操作,故正确;②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不能继续加热,否则易发生胶体聚沉,故错误;(3)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有性质,可用来鉴别胶体,当用激光笔照射胶体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制得的是胶体;(5)Fe(OH)3胶体与Fe(OH)3沉淀的本质区别是胶粒直径大小不同,故选A;12.(1)(2)红褐色丁达尔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3)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4)正(5)过滤解析:(1)Fe2O3(红棕色)能够被盐酸溶解生成氯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故答案为:;(2)在小烧杯甲中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加入2mL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取Fe(OH)3胶体于烧杯中,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线垂直的角度,可以看到烧杯中会产生丁达尔效应。胶体与溶液的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故答案为:红褐色;丁达尔;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3)在制得的Fe(OH)3胶体(红褐色液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胶体会发生聚沉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氢氧化铁与硫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厂房装修工程合同管理及咨询服务
- 2025年系列自动遥测气象站项目建议书
- 秋季重点学科教学方案计划
- 秘书职业女性的挑战与机遇计划
- 幼儿表达能力提升计划
- 社区亲和力提升的途径计划
- 资金流动性管理策略计划
- 急诊科应急响应机制强化计划
- 艺术设计行业新年工作策略计划
- 营造积极班级气氛的实践计划
- 《电气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水平二(四年级第一学期)体育《小足球(18课时)》大单元教学计划
- 《关于时间管理》课件
- 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应用
- 环保合规与企业风险管理
- 预防深静脉血栓VTE持续改进QCC品管圈PDCA案例3例
- 水环境综合治理服务方案(技术标)
- 【原创】头脑特工队开的那些心理学脑洞
- 美甲艺术全套教学课件
- 中国古代餐具
- 上海市嘉定一中2023年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