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找春天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的散文。一个“找”字,说明春
天的景象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是早春时节。早春的景象与仲春、暮春有
所不同,文中可以看到:“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都在暗示春天才刚刚开
始,还没到春光烂漫的时候。课文通过对“我们”寻找春天的过程的描述,
文
本让我们感悟到春光的美好,体验到亲近大自然的乐趣。课文还配有一幅插
分
析图,画面中小女孩弯腰探寻,呼朋引伴,小男孩兴高采烈,循声而来,这
一呼一应之中,寻找的乐趣和发现的美好扑面而来,使人情不自禁地也想
加入这“找春天”的行列。
教学本课,教师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文图文结合,可引导学
生在反复阅读课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课外要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的
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1.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字,会写“春
学天、寻找”等7个词语。
目
标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课
教
时2
学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安
重课
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美好。排
时
<->=.^3(J1]靠….多T第一谛叶<“辞
址藻第®标〔
1.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生字,会写“春天、
寻找”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正确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师生同唱歌曲,想象歌曲呈现的画面。
2.(课件出示春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联系上学路上观察到的景象,说
一说春天有哪些独有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L导学:春天在什么地方呢?你们听!(教师配乐范读)出示自读提示,学
生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
读准字音。
2.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1)字音:“寻、掩、探、嫩、鹃”都是前鼻音,“遮、触”是翘舌音。
(2)识记方法。
①比一比,加一加,猜字谜。
♦比一比:脱一说袄一被探一深鹅一鹃解一触
♦加一加:女+古=姑加大+电=掩角+刀+牛=解角+虫=触木+土=杜
♦猜字谜识字:◊一羊长得丑——羞◊竹当货币来支付——符
②分类呈现,通过理解词义来加深对生字新词的识记。
A.(课件出示词语:棉袄、嫩芽、音符、杜鹃)引导学生明白这是一组表示
事物名称的词语,识记生字“袄、嫩、符、杜、鹃”。
袄(课件出示棉袄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各种棉袄,强调衣字旁的字
与衣服有关。
嫩、符(课件出示多种植物嫩芽图)让学生猜一猜、辨一辨,增加其感性
认识;(课件出示各种音符图)让学生认一认,如果学生较陌生,可稍加讲解,
然后把嫩芽图和音符图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点点嫩芽”和“音符”
有什么相似之处?再回到课文中,读一读“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
吧”这句话。
杜、鹃(课件出示杜鹃花、杜鹃鸟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识记字形。
B.(课件出示词语:探索、触到、遮遮掩掩、寻找)引导学生明白这是一组
动词,识记“探、触、遮、掩、寻”。
探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早春的小草,做“慢慢探出”的动作,体会“探”
中所内含的新奇感。
触引导学生用手指轻轻地触一触自己或同桌的脸颊,感受“触”的轻、快。
遮、掩、寻同桌合作做“遮、掩、寻找东西”的动作,识记字形。
3.回归课文,在朗读中强化识字。
(1)出示句子,检查自学生字的情况。
①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②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③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④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⑤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⑥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⑦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
花、杏花枝头笑...
(2)指名分别读句子,检查对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
(3)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三、明确要点,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齐读,并口头组词。
2.(课件出示生字的动漫笔顺)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各个笔画在田字格
中的位置,了解书写要点。
注意”和”的区别。“中”字第一笔竖在竖中线左
ZT边,最后一笔长竖在竖中线右边。
,_
70上小下大。为了使上下对称平衡,结构紧凑,“寸”的横要
.一^_一
寸稍微写长一点儿。
姑左右相平。注意“女”字做偏旁时字形的变化。
女字旁的提收笔在横中线上;“良”的最后一笔在书写时要
娘收敛点,不宜太舒展,捺写舒展,捺脚高。
I___
“口”字靠上,“土”中的两横注意排列均匀,最后一横延
吐伸至“口”的下部。
__________I__________
“木”字做偏旁时,捺要变成点;“卯”起笔要略低于“木”
和字,第三笔是撇,末笔竖收笔低。
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竹”横长盖下,第七笔的
[_笔画名称是“横折折折钩”,末两笔大体平行。
左窄右宽。“兆”字先写撇再写点、提,竖弯钩的弯稍短,
桃撇止于横中线上,点在横中线稍下。
上半部分舒展,包住下边。“木”的竖稍微写短一点儿,写
在竖中线上;“口”整体偏左。
__________I__________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集体评论后学生再练写,同桌互评。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扫清了字词障碍,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
了,快去试一试吧。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速度慢一点,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8名学生接力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听完后说说自己发现的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释疑解惑。
(1)课文的题目是“找春天”,课文中的孩子找到春天了吗?他们都找到
了些什么?课文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春天?
(2)分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长做好记录。
(3)由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及时予以鼓励、表扬。
4.教师提出问题,引导思考。
“我们”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我们”听到了春天的什么?“我们”闻到了
春天的什么?“我们”触到了春天的什么?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本课时所学知识,还可以通过师生互说共同复习所学知识。
2.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大自然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一一把自己的发现拍成
照片或用笔记录下来。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a”“”)
6,小3(7j拿■>第二讳时7加呻8a-
%媒第®标1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2.能说出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杀杷姬;
指导读好课文的语气和重音;能说出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巩固。
(1)玩“找春天”游戏:教师将写有14个会认生字的花形卡片打乱顺序后
放在一边;再将写有14个会认字拼音的叶形卡片打乱顺序后放在一边。教师说
出一个音节,让学生上台找出对应的拼音、汉字,并准确读三遍。
(2)指名用会写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朗读,其余学生写出相应词语,组内
互评互纠,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冲出冲动寻找姑娘姑妈吐丝柳枝坦荡桃花杏花桃红柳绿
2.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几个孩子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双手触摸,终于找到了春
天,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欣赏春天的美景吧。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1、2自然段,体会孩子们的心情。
(1)自由读第1、2自然段,思考:
①“我们”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去寻找春天的?(急切。)你是从哪些词语、
句子中体会到的?(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脱掉、冲出、奔向。)
②“春天来了!”这个句子为什么要说两遍?(连用两个感叹句,以欢呼起
笔,突出了春天到来时孩子们喜悦的心情。)
(2)朗读交流。
①谁来读这两个自然段?(指两名同学读)
②学生交流,说一说:他们俩谁读得好?为什么?
③教师指导:第1自然段用连续两个“春天来了!”表达了孩子们无比激动、
喜悦之情,朗读时语速稍快,声音响亮,读出孩子们兴奋的心情;第2自然段,
抓住“脱掉、冲出、奔向”等词语,引导学生体会“我们几个孩子”去寻找春天
时那份无比急切、激动、兴奋的心情,朗读时语速较快,重读这几个词语。
2.学习第3自然段,了解早春的特点。
(1)自由读,想一想:你喜欢这段话吗?为什么?
(2)学生交流汇报。
①这段话写得真有趣,把春天比作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A.指名做一做“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动作。
B.联系生活中害羞的小姑娘的情状,指名说说春天为什么像“害羞的小姑
娘”。(因为春天刚刚开始,一切呈现的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朦胧景象。)
②“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两个叠词用得好,既写出了早春景物变化细微
的特点,又让读者对“寻春之旅”充满了遐想。我还知道很多这样的词语,如:
蹦蹦跳跳、来来往往、开开心心等。
(3)指导朗读:朗读时头脑里要有“害羞的小姑娘”的画面,两个叠词读
得轻而缓。“找哇,找哇”,并列反复,重音落在“找”上,语气词“哇”要读
得气息深长,读出“找哇,找哇”所蕴含的耐心与期待之情。
3.学习第4〜8自然段,感悟春天的美好。
过渡:孩子们仔细地找哇找哇,春天这个害羞的小姑娘到底藏在哪里呢?
(1)学生自由朗读第4〜7自然段,想一想:孩子们在哪里找到了春天?春
天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自由交流。
①读读这4个自然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自主交流。
②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小草、野花、嫩芽、小溪等词语,引导学生结
合生活实际想象画面。
③启发深入思考:
A.为什么说探出头来的小草是春天的眉毛?(将草芽和眉毛的图片放到一
起,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短而细小。)
B.早开的野花是什么样子的?(抓住“一朵两朵”体会早开的野花十分稀少,
很难发现;再引导学生想象野花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样子,理解野花的明媚。)
C.树木吐出的点点嫩芽又是什么样子的?(将树木逢春初吐的芽苞图与音符
图做比较,体会树木吐出的一个个嫩芽就像一个个音符。)
D.“解冻的小溪”是什么样子的?(视频播放冰冻的小溪解冻,溪水欢快流
淌的片段,再播放婉转、悠扬的琴声的音频,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溪水活泼而不
张扬的特点。)
④学生齐读第4〜7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早春的画面。
朗读指导:第4〜7自然段,四段4个疑问句,均读出疑问的语气,突显出
孩子们找到春天后又惊奇又喜悦的心情。根据这组句式的特点,重音分别落在“眉
毛、眼睛、音符、琴声”4个词语上。怎么朗读好重音呢?
①用温柔绵长的声音把''眉毛"轻读、轻吐出来,“眉”的读音拖长,''毛"
读得轻而短,尾音上扬,表现出小草青青浅浅、稀稀疏疏的样子,给人以美好、
亲切的感受。
②早春的野花十分稀少,藏在草丛里很难发现。为了表达发现之后的喜悦之
情,可以把“眼”的读音拖长,“睛”读得轻而短,尾音上扬。
③用“音符”形容嫩芽,说明嫩芽初发,比较小。读这个词时,“符”的读
音可拉长,尾音上扬。
④读“琴声”时,“声”的读音拉长,尾音上扬,表现小溪的欢快。
小结:“我们”找哇,找哇,找到了春天的“小草、野花、嫩芽、小溪”,
还通过想象画面,把这些景物想象成春天的“眉毛、眼睛、音符、琴声”,多么
美妙啊!
⑤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口语训练。
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或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
像春天的眉毛啊!)
⑥合作朗读,男生读前半句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女生读后面想象的句子。
⑦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过渡:春天除了藏在小草、野花、嫩芽、小溪里,还会藏在什么地方呢?“我
们”还会找到更多春天的足迹吗?
(3)教师引导朗读第8自然段。
①学生自由读,同桌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触到了什么?
②重点探讨。
A.“看、听、闻、触”这几个动词有何作用?(这几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我
们”是如何找到春天的,同时也说明春天是有色彩、有声音、有形体的,生动、
形象。)
B.“荡、摇、叫、笑”表现了什么?(春天的活泼可爱和充满生机。)
C.句末的省略号有何作用?(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告诉大家春天已经到来,
就在我们身边,呼吁人们快去寻找春天,同时也与课题相呼应。)
③朗读指导:通过重读“看到、听到、闻到、触到”,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孩
子们急于分享、想大声告诉全世界的心情。
④内容拓展:由这几句话,老师想到了一些诗句,一起读一读吧。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莺。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红水暖鸭先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⑤春天只在这些地方吗?试着用“她在……”的句式说一说。
示例:春天来了!她在田野里长,在小树上摇,在菜地里笑,在小燕子嘴里
叫....
4.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然后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
三、课外实践,作业设计
1.以“我眼中的春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从下列任务中任选其一,然后组成小组开展活动。
读春天:朗读、积累有关春天的诗文。
说春天:结合生活实际,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
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画春天:把看到、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演春天:唱一唱春天的歌曲,演一演发生在春天的故事。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a"a,,)
(寻找春天——田野
草木花鸟新
找春天春天的样子——小草探头野花早开树木吐嫩芽小溪叮咚
春光无限好
.找到春天——看、听、闻、触:柳枝风筝喜鹊杜鹃桃花杏花
冷赦学重点片段实录5"鸿*+4+
♦寻找春天,感悟美好(教学重点)
师:春姑娘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
心观察,才能发现春姑娘的踪迹。当我们发现她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
喜,体会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再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哪儿找到了春
姑娘。(生读)小朋友已经知道春姑娘藏在哪儿了吗?
生1: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生2: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
生3: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就像是春天的音符。
生4: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
生5:春姑娘还藏在柳枝、风筝、喜鹊、杜鹃、桃花、杏花里。
师:(适时给予恰当的肯定和引导,并板书:小草、野花、嫩芽、小溪、柳
枝、风筝、喜鹊、杜鹃、桃花、杏花)春姑娘已经被同学们找到了,她很高兴能
和同学们见面,所以她带来了一首歌送给同学们。(播放歌曲《找春天》)让我
们一起用美美的声音读课文第4~8自然段,谢谢春姑娘给我们带来的美妙的歌
儿。
生:(激昂地)好。(富含感情地朗读)
师:“我们”已经找到了美丽的春姑娘,“我们”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
触到了春姑娘的什么?
生1:“我们”看到小草已经发芽了、花儿开了、柳枝绿了、溪水解冻了、
鸟儿们飞回来了。
生2:“我们”还看到桃花、杏花开了。小朋友们在春天里放起了风筝,他
们可开心啦!
师:你们的眼睛可真锐利!
生3:“我们”听到了鸟儿们清脆的叫声,还有溪水叮叮咚咚的流淌声,它
们好像在合唱呢!
生4:“我们”闻到了花儿、草儿、树儿散发出来的春天的香味儿,“我们”
甚至还闻到了鸟味儿。
生5:“我们”触到了春天的柳枝、溪水、花草,还有春天蒙蒙的细雨、柔
柔的微风。
师:你们说得棒极了!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吧!
赏析:这是个典型的“找春天”的教学活动,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紧
扣“找”字,设计精练合理的引导和精彩的鼓励话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能很明显地发挥出来。学生动脑、动口又动情,开
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如看、听、闻、触,运用自身的情感体验,入情入境,真真
切切地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可爱。教学中,教师创新地让学生质疑、解疑、释
疑,体现了教学的重点,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此片段教学,教师能娴熟地贯彻课
改精神,使学生、教材、老师三者之间发生共鸣,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语文能力。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的散文。教学
之初,我以歌曲导入,既调动了课堂气氛,又将''春天”这一主题自然引出,同
时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2.以读促思,以读悟情。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是加深学
生情感体验最好的方法,也是融理解和表达为一体的综合活动。教学中,我指导
学生多形式地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春光的美好,体验
亲近大自然的乐趣,领悟作者所表达出的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演示表演,快乐心境。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我引导学生通
过表演动作、演示课文来理解“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意思;通过出示眉毛和
草芽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其共同特点。这样寓教于乐的活动,既调节了课堂气
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找春天
A教学目标
1.认识“脱、袄、寻”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姑”等9个字,正确
读写“春天、寻找、姑娘”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文中感叹句、问句的语气和句子的重音。
3.能说出课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体会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
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A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文中感叹句、问句的语气和句子的重音。
2.能说出课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体会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
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A教学策略
1.识记字词
(1)归类识写生字。“掩、探、嫩”都是前鼻音,“嫩”的声母是n,“遮、
触”是翘舌音。“冲、姑、吐、娘、桃、柳”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荡、
杏、寻”都是上下结构的生字,要注意写好关键笔画,“荡”的下面是“汤”字,
要写紧凑,两撇要注意左短右长,“寻”的关键笔画是下面的横,要注意写长。
(2)多种方法理解词义。借助图片和联系生活理解:如“音符”,可以借
助图片加深理解。结合具体动作理解:如“遮掩”“触”“探”都是表示动作的
词语,可以通过演一演加深理解。
2.朗读教学
教学时,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读出早春的生机,读出早春带来的希望。如
第8自然段的排比句,用“看到、听到、闻到、触到”四个动词表现孩子们感受
到的春天,节奏要越来越快,音调也应该越来越高,读出孩子们发现春天的激动
之情。朗读的时候要根据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或轻快,或舒缓。
3.迁移运用
文中用了许多生动的拟人句,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拟人句式赞美春
天。春天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样子呢?可以让学生学着写几个这样的句子,从而锻
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悟能力。
A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A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A课时目标
1.认识“脱、袄、寻”等14个生字,会写“冲、姑、娘、吐、柳、桃”6
个字,正确读写“春天、姑娘、野花”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文中感叹句、问句的语气和句子的重音。
A教学过程
板块一歌曲导入,初识春天
1.唱歌曲,说春天。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跟唱。
(2)春天到了,谁知道有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背一背。
(3)谁能说说自己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
(4)今天,让我们跟着经绍珍爷爷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5)板书课题。
①学生和教师一起书空课题,教师提示“找”的写法(提手旁瘦一些,右边
斜钩长一些,还有一点不能丢)。教师强调“春”的写法(第四笔“撇”和第五
笔“捺”不要太靠近)。
②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2.聆听朗读,走进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看课文,边听,边圈画不认识的字。
(2)学生交流不认识的字,教师予以指导。
【设计意图】利用歌曲创设情境,调动各方面感官,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
的学习之中。紧扣“春”,注重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板块二字词闯关,学知练能
1.自读课文,圈画生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画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自主认读。
2.随文识字,认读字词。
(1)指名读第1〜3自然段。第一关:
课件出示:
tuoaoxunxiuquzheyan
脱袄寻羞寻古遮卷
①指名读带拼音的生字,师生评议。
②开火车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教师点拨,提示学生“遮”是翘舌音。
③交流字形,加强记忆。如,顺口溜识记:羞一一一只丑丑的小羊害羞了。
“寻”是一个朝左横躺着的加“寸”组成的。
(2)指名读第4〜8自然段。第二关:
课件出示:
tannenfujiedingchu
探出头嫩芽音符解冻叮叮咚咚触至U
①指名读带拼音的词语,学生互评。
②小组齐读去掉拼音的词语,教师评议。
③字谜识记:一只虫子长了脚。(触)
④认识杜鹃花。
3.归类呈现,理解词义。
(1)交流识记加点字的方法,并理解词义。(课件出示“棉袄、嫩芽、音
符”等词语)
(2)提示:这是一组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袄”是衣字旁,衣字旁的字
多与衣服有关,如''被、裙、衫”。
(3)观察图片,发现相似点。
把嫩芽和音符的图片放到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嫩
芽和音符的图片)
(4)指导朗读“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这句话。
(5)交流识记加点词的方法,并理解词义。
课件出示:
•小草从地下殍中头来。
•我们解到了她。
(6)提示:这是一组动词。教师先做慢慢“探出”的动作,再用手指轻轻
地触一触自己的脸颊,感受“探”的样子和“触”的轻、快。学生照样子做动作。
(7)指导学生朗读。
【设计意图】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较多,而且字形复杂,很容易读错。本环
节的随文识字和归类解词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字词的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课文
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板块三再读课文,朗读沟通
1.自读课文,读通读顺。
学生自由读课文,巩固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朗读第1、2自然段,感受找春天的“愉悦”。(课件出示课文第1、2
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读出了什么?
点拨:读出孩子们喜悦的心情,读出他们寻找春天的急切与快乐。
①指导读第1自然段。提示:连用两个感叹句,以欢呼起笔,饱含着惊喜。
②圈出第2自然段的动词:脱掉、冲出、奔向、寻找。
③指导多音字“冲”。用“冲”的两种读音组词造句,如“冲(chOng)向
下课了,孩子们冲向操场。如“冲(chbng)着",姐姐一边向我招手,一边冲
着我大喊。
④指导“野”的写法:左边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右边不要多加
一撇写成“矛”。
(2)继续思考:那怎么才能读出“我们”寻找春天的急切和喜悦呢?
点拨:朗读第1自然段,语速稍快,后面一句“春天来了”要读得更响亮一
止匕
—、O
读第2自然段,关键要重读“脱掉、冲出、奔向”,语速要稍快,注意节奏。
(3)教师范读,学生自主练读,同桌点评。
(4)指名读,分组读,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朗读
第1、2自然段,感受找春天的喜悦和急切,为第2课时的学习做铺垫。
板块四把握规律,练习写字
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生字“冲、姑、娘、吐、柳、桃”。
L指名说生字的笔顺,重点指导“柳、桃”右边部分的笔顺,“柳”的右边
是“卯”,不是“卬”,笔顺为:撇、竖提、竖撇、横折钩、竖;“桃”右边是
“兆”,笔顺为: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如“加一加、换偏旁、编儿歌、生字扩词”等。
(1)编儿歌:中字旁边两点水(冲)。
(2)加一加:女+古=姑;女+良=娘。
3.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且都应写得左窄右宽。
4.老师范写,提示书写要领,学生跟着书空。
(1)姑:左右相平。注意“女”字作偏旁时字形的变化。
(2)娘:女字旁的提收笔在横中线。“良”的最后一笔在书写时要收敛一
点,不宜太舒展。
(3)柳:“木”字作偏旁时,捺要变成点。“卯”的第三笔是撇。
(4)桃:左窄右宽。“兆”字先写撇再写点、提。
5.学生练写,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认写与识记相结合,观察字形,寻找规律,把握要领,然后范
写、练写,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2课时
A课时目标
1.巩固已学的字词,会写“寻、荡、杏”这3个字。
2.朗读课文,能读出文中感叹句、问句的语气和句子的重音。
3.能说出课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体会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
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A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巩固,走进春天
1.巩固词语。
(1)听写“春天、寻找、姑娘、野花、柳枝、桃花、杏花”这7个词语,
同桌互相检查。
(2)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教师点评。
(3)齐读词语。
2.填空感知。
课件出示:
春天来了!我们了她,我们了她,我们了她,我们了
她。
孩子们找到了春天吗?春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
进春的世界吧!
【设计意图】听写词语,以便落实上节课的词语书写目标,引导学生注意本
课的词语重点。
板块二品读重点,感受美好
1.朗读第3〜7自然段,感受早春的“害羞”。
(1)学习第3自然段。(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
①指名读,思考:小朋友们是怎样找春天的?
a.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动作理解词语“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b.仿写训练。
课件出示:
遮掩----遮遮掩掩躲藏----躲躲藏藏
摇晃——()蹦跳——()
c.联系上下文理解“害羞”。
d.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害羞”。说说什么时候你会害羞。
e.抓住“仔细”一词体会孩子们留心观察大自然的特点。
②指导朗读。
a.点拨:朗读时头脑里要有“害羞的小姑娘”的画面,“遮遮掩掩、躲躲藏
藏”要读得轻而缓。“找哇,找哇",重音落到“找”上,语气词“哇”要读得
气息深长,读出期待之情。
b.教师范读,学生自主练读,同桌点评。
c.指名读,分组读,师生评议。
(2)学习第4〜7自然段。
①读中思。
A.学生快速默读第4〜7自然段,并回答问题。
课件出示:
我们找到了(),它就像是春天的()。
B.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并板书。
课件出示:
我们找到了(探出头的小草),它就像是春天的(眉毛)。
我们找到了(早开的野花),它就像是春天的(眼睛)。
我们找到了(点点嫩芽),它就像是春天的(音符)。
我们找到了(叮咚的小溪),它就像是春天的(琴声)。
C.思考:孩子们仔细找哇找,在哪里找到了春天?
D.学生交流。“眉毛”“眼睛”“音符”“琴声”分别指的是什么?
E.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a.引导学生发现“小草”和“眉毛”的共同点。
b.出示春天野花图,启发学生理解“野花”是春天的“眼睛”。
c.出示音符图片,观察“嫩芽”和“音符”。
d.出示流水声,引导学生想象。
②读中品。
A.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B.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根据疑问句句式的特点,这四句话的重音分别落在“眉毛”“眼睛”“音符”
和“琴声”上,要读出孩子们找到春天后又惊奇又喜悦的心情。
a.用温柔绵长的声音把“眉毛”轻读、轻吐出来,“眉”的读音拖长,“毛”
读得轻而短,表现出小草稀稀疏疏的样子,给人美好、亲切的感受。
b.“眼睛”的“眼”读音拖长,“睛”读得轻而短,尾音上扬,突出找到野
花的喜悦之情。
c.“符”的读音可拉长,尾音上扬。
d.“声”的读音拉长,尾音上扬,表现小溪的欢快。
C.师生对读、男女生合作读、配乐齐读。
D.思考品味: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点拨: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多媒体动画,以体现“探、开、吐”的动态美,
以及“叮叮咚咚”的音乐美。(板书:美)
③读中说。
a.比较句子,学习句式。
b.课件出示第4〜7自然段,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用春风、柳枝、春雨等春天的景物,仿照这种句式练习说话。
课件出示:
(什么事物)(干什么),那是春天的(什么)吧?
示例:柳枝在河边随风起舞,那是春天婀娜的腰肢吧?迎春花在阳光下灿烂
地开放,那是春天的笑脸吧?燕子在空中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歌声吧?
2.朗读第8自然段,感受春天的“顽皮”。
(1)自由读,思考:“我们”是怎么找到春天的?
点拨:“看到”“听到”“闻到”“触到”四个动词告诉我们寻春的时候不
光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触摸。要读得越来越快,音
量越来越高,表现不断地发现春的美好的喜悦之情。
(2)学生练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3)继续思考:看着、听着、闻着、触摸着,孩子们又找到了什么呢?(课
件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四幅图)
提示:找到了“柳枝”“风筝”“鸟儿”“花儿”。(课件出示:她在柳枝
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
笑……)
①“她”是谁?读了课文,你觉得她是什么样子的呢?
点拨:她是春天。她像个小孩子,调皮、可爱、活泼、美丽……
②这些句子把春天当成了人来写,你能把春的活泼读出来吗?
点拨:朗读时,要根据文字内容变化节奏与音调。“荡秋千”要读得轻快,
“摇哇摇”要读得舒缓。
③春天只在这些地方吗?试着用“她在……”的句式说一说。
示例:她在小溪、池塘里游哇游;她在柳枝上荡哇荡。
3.自由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朗读、想象中与作者一起走进春的美妙世界,读说结
合,让学生读进去又跳出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板块三书写指导,拓展延伸
1.出小生字“寻、杏、荡”。
(1)让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的异同。
点拨:都是上下结构。但是,“寻”是上窄下宽,“杏”是上宽下窄,“荡”
是上扁下宽。
(2)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寻”,第四笔是长横,下面的“寸”要托得住上面的“三”;“杏”,上
面“木”的竖画要稍短,撇捺要舒展,包住下面的“口”;“荡”,上下结构,
第七笔要一气呵成。
(3)学生练习,师生评议。
2.以“春天的校园”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1)仔细观察春天的校园,把你感受最深的一处春景说出来。
(2)同桌互评,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本环节一方面落实了生字书写的目标,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学
习能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融合。
A板书设计
奔
冲
脱
、
出门找春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销保价合同范本
- 农村临时建房承包合同范本
- 书画采购合同范本
- 出版合同范本填写
- 书赠与合同范本
- 农庄装修合同范本
- 出资借款合同范本
- 分体机空调保养合同范本
- 企业合作运营合同范本
- 产品收款合同范本
- 人教版(PEP)五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Unit 1 My day 含答案
- 打深水井施工方案
- 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 统筹管理方案
- DB3206T 1083-2024机关会议服务人员操作技术规范
- 习作《我的家人 》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眼镜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温州医科大学
- 24年注安-其他安全-必背考点-王培山
- 《积极心理学(第3版)》 课件 第9章 积极的爱
- 中医淋巴排毒
- 第四届档案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试题库资料-上(选择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